连续电池充电器.pdf

上传人:r7 文档编号:711135 上传时间:2018-03-07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3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4101235.2

申请日:

1994.01.28

公开号:

CN1102015A

公开日:

1995.04.2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9.12.8|||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1M10/44; H01M10/42

主分类号:

H01M10/44; H01M10/42

申请人:

特木特克株式会社;

发明人:

折井胜己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3.03.08 JP 70792/93; 1993.09.28 JP 263054/93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汪瑜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连续电池充电器,具有电池插入室、入口通插入室的充电室、于充电室内排成一列间隔等于电池直径且能使电池移动的多对正负电极、向电极提供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部、推压插入电池至充电室头一对电极之间的同时也使充电室电极的电池沿电极排列方向移1个电池尺寸的压杆以及连通充电室出口并存放由充电室移来电池的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使用者的操作,只需插入已放电电池和按动压杆即可。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续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1)能从外部插入已放电电池的电池插入室;(2)入口与该电池插入室连通,且沿所定方向具有延伸空间的充电室;(3)沿该充电室内的上述所定方向排成一列、间隔设置成与电池直径相同、且兼有使电池能移动的引导功能的多对正电极和负电极;(4)向上述电极供给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部;(5)推压上述电池插入室中所插入的电池,使其移至上述充电室的头一对电极之间的同时,也使上述充电室电极间的电池沿上述所定方向移1个电池尺寸的压杆;(6)与上述充电室的出口连通、并存放由上述充电室移来的电池的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使充电室的空间为朝上下方向延伸的空间。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压杆靠操作力驱动时按下电池插入室的电池的压下部,形成于压杆的前端。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旋转引出件,该件被设置在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内,能在闭合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处于闭合位置时,收在上述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内,通过其开口部接受由充电室移来的电池,处于开启位置时,则显露出其开口部,以便从外部通过其开口部取出电池。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续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操作旋转的旋钮装在旋转引出件上。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充电室中配置用于使电池在充电中位置稳定的片簧。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对多个如碱性锰干电池那样可充电的干电池连续进行充电的连续电池充电器。

    以往,为了对电池充电,是将规定个数的电池插入充电器,经过规定时间后取出。

    然而,这需要使用者具有数量方面和时间方面的概念,因此充电器的使用方法较麻烦。

    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使用方法简单,任何时候都能取出充电电池的连续电池充电器。

    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能容易取出充电电池的连续电池充电器。

    本发明的连续电池充电器具有:(1)能从外部插入已放电电池的电池插入室;(2)入口与该电池插入室连通、且沿所定方向具有延伸空间的充电室;(3)沿该充电室内的上述所定方向排成一列,间隔设置成与电池直径相同、且兼有能使电池移动地引导功能的多对正电极和负电极;(4)向上述电极供给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部;(5)推压上述电池插入室中所插入的电池,使其移至上述充电室的头一对电极之间的同时,也使上述充电室电极间的电池沿上述所定方向移1个电池尺寸的压杆;(6)与上述充电室的出口连通,并存放由上述充电室移来的电池的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因此,对于使用者来说,其操作只需插入已放电电池和按动压杆即可,使用方法变得很简单。还有,通过将已充好电电池存放在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内,任何时候都可以取出已充好电电池。

    本发明的连续电池充电器具有旋转引出件,该件被设置在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内,能在闭合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旋转,处于闭合位置时,收在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内,通过开口部接受由充电室移来的电池,处于开启位置时,则显露出其开口部,以便从外部通过其开口部取出电池。于是,将旋转引出件旋转至开启位置,显露其开口部,便能容易地取出充好电的电池。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连续电池充电器的外观图;

    图2为图1(a)中A-A′向剖面图;

    图3表示图1实施例的卸下前盖后的状态;

    图4为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连续电池充电器的外观图;

    图5表示图4实施例的卸下前盖后的状态;

    图6为图4(b)中B-B′向剖面图。

    图1至图3表示本发明一实施例,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正视图及侧视图;图2为其A-A'向剖面图;图3为卸下其前盖后状态的正视图及俯视图。

    图1中,外壳本体1的前面能向上拉开地装有前盖口。而且,外壳本体1的后面固定着后盖3。前盖2的上部设有电池插入口4,电池插入口4与外壳本体1上部所设的电池插入室5(见图2)相连。外壳本体1的上部能压下地装上压杆6。

    图2和图3中,压杆6可旋转地装在固定于外壳本体1的轴7上,因螺旋弹簧8作用朝图2顺时针方向靠,并在图2位置以未图示的定位器定位。压杆6的前端,形成与由外部插入电池插入室5的电池9搭接的压下部6a。

    电池插入室5的下方形成以间壁10隔开的充电室11,其入口(上部)连通电池插入室5,且具有向垂直下方延伸的空间。充电室11内设有多对正电极12和负电极13,垂直向下方排成一列,间隔等于电池9的直径。用电极安装部件14将正电极12和负电极13装在外壳本体1上。用导电片簧材料制作正电极12,如图3(a)虚线所示,中心部具有纵向凹部12a。通过电池9的正极在该凹部12a上接触、滑动,电池9被引导、垂直向下移动。即,电极12、13不仅具有对电池9充电的功能,而且因有凹部12a而兼有能使电池9移动的引导功能。

    充电室11的背后空间,配置向电极12、13供给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部15。对应电极12、13的配对数设置充电电路部15的输出端子,并用未图示的引线接至电极12、13的端部16。充电电路部15的下方空间为插件收容部17,这里收容的插件(未图示),可插入向充电电路部15供给电源的插座。

    充电室11的下方形成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18,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18与充电室11的出口(下部)连通,存放由充电室11移来的电池9。

    接着,说明图1-图3所示实施例的工作。已放电电池9从电池插入口4插入电池插入室5后,压杆6反抗螺旋弹簧8沿图2的箭号方向压下,压杆6的压下部6a便将电池9向下方压。压杆6的行程,直到碰及与间壁10形成为一体的压杆挡块19为止,等于1个电池9的直径。从而,电池9移至充电室11的头一对电极12、13之间,位于充电室11的电极12、13之间的电池9分别移至下一对电极12、13之间,位于充电室11最后一对电极12、13之间的电池9落入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18。电池9在充电室11的电极12、13中依次移动过程中被充电。然后存放在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18,直至被取出。

    如上所述,使用者只需把已放电电池9插入电池插入室5后按压杆6,不必监视以后的充电状态,所以使用方法简单。又因为已充好电的电池9存放在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18,使用时随时都能简便地取出。

    另外,压杆6可以不用手动操作,而做成用开关操作的电动驱动(马达驱动等)。而且,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18的开启闭合,不单靠向上拉开前盖2,还可换成其他各种方法。再者,图示实施例中,电池9的移动方向为垂直向下,但也可以是水平方向等。

    图4-图6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图4(a)、(b)、(c)分别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连续电池充电器的俯视图、主视图及侧视图;图5为卸去其前盖后的状态的主视图;图6是图4(b)中B-B′向剖面图。

    图4中,外壳本体21的前面装有前盖22且能向上拉开。而且,在外壳本体21的后面固定着后盖23。前盖22的上部设有电池插入口24,且电池插入口24为外壳本体21上部所设电池插入室25(见图6)的入口。外壳本体21的上部可按下地安装压杆26。前盖22的电池插入口24的下方设置窗口28,以便能看见外壳本体21内的电池27。

    外壳本体21的下部形成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29,已充好电电池存放室29中设置旋转引出件30,该引出件可借助于轴31旋转。

    图5和图6中,压杆26可旋转地装在固定于外壳本体21的轴32上,且因螺旋弹簧33的作用而朝图6的顺时针方向靠,停在图6位置上。压杆26的前端形成压下部26a,它与由外部插入电池插入室25的电池27搭接。

    电池插入室25的下方形成以间壁34隔开的充电室35,其入口(上部)与电池插入室25连通,并具有向垂直下方延伸的空间。充电室35内,如图5所示,多对正电极36和负电极37沿垂直下方排成一列,且电极对的间隔等于电池27的直径。用电极安装件38将正电极36和负电极37装在外壳本体21上。用导电片簧材料制作正电极36,它具有纵向凹部(未图示)。通过电池27的正极与该凹部接触、滑动,电池27被引导向垂直下方移动。亦即,电极36、37不仅具有对电池27充电的功能,且由于有凹部而兼有使电池27移动的引导功能。为了使电池7的位置稳定,间壁34的凹陷中央部安装2列片簧39。如图6所示,因片簧39总是将电池27稍微推上,向前盖22方向压,从而稳定电池27在充电中的位置。

    向电极36、37供给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部40配置在充电室35背后的空间。对应电极36、37的配对数设置充电电路部40的输出端子,并用未图示的引线接至电极36、37。充电电路部40下方的空间为插件收容部41,其内收容充电电路部40的供电源的插座上所插入的插件(未图示)。

    形成于充电室35下方的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29与充电室35的出口(下部)连通。设于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29的旋转引出件30,装在轴31上,以便在闭合位置与开启位置之间旋转,截面为扇形,其圆弧边缘部为开得很大的开口部42。旋转引出件30处于闭合位置时,收容在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29内,通过开口部42接受从充电室35落下的电池27;处于开启位置时,开口部42显露在图6的双点划线位置上,以便从外部通过开口部42取出电池27。另外,为了在开启位置时也能接收电池27,旋转引出件30的一部分位于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29内。电池27的重量,使旋转引出件30无论在闭合位置或是在开启位置都稳定。43为操作旋转的旋钮,44是通过与外壳本体21的底部端搭接来决定开启位置的定位器,45是压杆挡块。

    以下,说明图4-图6所示实施例的工作。已放电电池27从电池插入口24插入电池插入室25后,压杆26被反抗螺旋弹簧33的弹力而压下,压杆26的压下部26a向下推压电池27。压杆26的行程,直到碰及与间隔34形成为一体的压杆挡块45为止,等于1个电池27(直径)尺寸。这样,电池27移至充电室35的头一对电极36、37之间,位于充电室35的、电极36、37之间的电池27分别移至下一对电极36、37之间,位于充电室35的最后对电极36、37之间的电池27落到旋转引出件30内。电池27在充电室35的电极36、37间依次移动过程中被充电。然后存放在旋转引出件30中,直至取出为止。

    取出电池27时,只要把握旋钮43,使旋转引出件30拉出至面前,旋转引出件30便旋转至图6双点划线所示开启位置。由于开启位置上显露出大的开口部42,所以能容易地取出电池27。

    如上所述,使用者只需把已放电电池27插入电池插入室25后按压杆26,不必监视以后的充电状态,使用方法简单。又因为已充好电的电池27存放在已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29内的旋转引出件30中,所以使用时随时都能简便地取出。而且,由于让旋转引出件30转到面前来取出电池27,所以容易取出电池27。

    另外,压杆26可以不用手动操作,而做成用开关操作的电动驱动。还有,图4-图6所示实施例中,电池27的移动方向为垂直向下,但也可以为水平方向等。

连续电池充电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连续电池充电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连续电池充电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电池充电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电池充电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连续电池充电器,具有电池插入室、入口通插入室的充电室、于充电室内排成一列间隔等于电池直径且能使电池移动的多对正负电极、向电极提供充电电压的充电电路部、推压插入电池至充电室头一对电极之间的同时也使充电室电极的电池沿电极排列方向移1个电池尺寸的压杆以及连通充电室出口并存放由充电室移来电池的充好电电池的存放室。使用者的操作,只需插入已放电电池和按动压杆即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