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偷打电话的装置,尤其是防止利用连续敲击挂机开关代替脉冲拔号而偷打电话的装置。 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内的电话,总是供特定范围内的人使用的,为了防止他人偷打电话,人们采取了多种措施来防止电话使用费无节制的增加,例如:给话机设置“锁0”装置,或是索性制做一个封闭盒将拨号盘或键锁住,实际上无论选择上述哪种方式去锁,都难以防止用机人不用拨号键拨号,而利用连续敲击挂机开关代替脉冲拨号来偷打电话,例如:均匀快速敲击10次挂机开关,该开关连续开断10次,也就等同于拨号电路发出10个脉冲,同理,其余1~9九个号码对应于挂机开关的连续开断次数,以致偷打长途或市内电话成为轻而易举的事。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并提供一种防止偷打电话的装置,它不仅能够防止利用敲击挂机开关来代替拨号,而且不影响正常的拨号通话。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并提供一种防止偷打电话的装置,它不仅容易制做、成本低、而且电耗很小。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偷打电话的装置,包括设在整流电源与拨号电路之间的挂机开关,其特殊之处在于:可控硅与挂机开关相串接,并设有使可控硅及时断电、延时导通的控制电路。
而且在控制电路的挂机开关的断开位上,串联着由电容、电阻构成的放电回路,在挂机开关的导通位上,分别串联的电容、基极偏置电阻、三极管地基-射极和电阻、二极管、三极管的集-射极均经挂机开关与整流电源相接,另一个二极管的负极与可控硅的控制端相接,两二极管的正极相接。
而且,设有与三极管复合相接的另一个三极管。
按本技术方案,如果连续敲击挂机开关,当其处于导通位(a点),电容充电并有偏置电流经三极管基极到发射极,即三极管导通,此时电流从电阻、二极管流经三极管集-射极,于是将两个二极管的正极(c点)钳制在较低的电位。因此达不到触发可控硅的要求。随着电容充电完毕,二极管正极(c点)电位上升,使得可控硅导通,即拨号电路经上述过程后延时得电。当挂机开关处于断开位时(b点),电容、挂机开关和电阻构成放电回路,电容随即对电阻放电。这样,如果欲利用连续敲击挂机开关来拨号,由于控制电路具有及时断电和延时导通的功能,使得拨号电路不能随敲击速度和次数及时响应,同时又不会影响正常拨号通话。由上述构成还不难看出,本装置还具有制做容易、成本低和电耗极小等优点,适于在电话机内应用或制成独立的装置。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另一种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参照图1,本装置包括设在整流电源1与拨号电路11之间的挂机开关2,作开关用的可控硅10与挂机开关2相串联,并设有使可控硅10及时断电、延时导通的控制电路。在挂机开关2的断开位上(与b点搭接),串联着由电容4、电阻3构成的放电回路。在挂机开关2的导通位上,分别串联的电容4、偏置电阻5、三极管6的基-射极和电阻9、二极管7、三极管6的集-射极均经挂机开关2与整流电源1相接,另一个二极管8(可以是稳压管,其联接方式与前述相反)的负极与可控硅10的控制端相接,两二极管7、8的正极相接。
本装置还可以如图2所示,在三极管6上再复合另一个三极管6′,即两个三极管6、6′的集电极同时与二极管7的负极相接,三极管6的基极与偏置电阻5相接,其发射极与另一个三极管6′的基极相接。除此以外,图2所示电路的其余部分与图1相同。
本装置的电路可设在电话机内的电路板上,并可以采用分离元件或集成电路,还可以采用独立于电话机外的盒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