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7110571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75.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025313.1

申请日:

20160114

公开号:

CN105661484A

公开日:

2016061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L31/00,A23L33/00,A01G1/04,C05G1/00

主分类号:

A23L31/00,A23L33/00,A01G1/04,C05G1/00

申请人:

金寨县利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吴善良

地址:

237300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上畈村

优先权:

CN201610025313A

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鞠翔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涉及灵芝应用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清洗和液体菌种的制备—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烘干—粉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实用,高质量高效率,产品营养丰富,淀粉含量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充分发挥灵芝粉的功效。

权利要求书

1.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清洗和液体菌种的制备——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烘干——粉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其具体的工艺步骤为:1)灵芝菌袋培养基的制备培养基制备主要是将玉米、小麦、大豆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装袋灭菌,制成适合灵芝菌丝生长为培养基。培养基材料的选择主料为玉米、小麦或大豆混合培养基,营养丰富,淀粉含量高,颗粒较大,透气性好,发菌快,通过比较,玉米培养基20天,菌丝就可发满袋。培养料配方大豆、王米、小麦和石膏粉。备料与装袋玉米、小麦和大豆原料经过清洗清泡蒸煮熟而不烂即可。经过冷却后加入石膏等辅助原料,即可装袋了,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g重,套上套环,塞上盖子,将聚丙烯袋浸泡在由包括枸杞子10-15g,谷精草10-15g,菟丝子15-20g,半夏8-10g,橘仁8-10g,花茶4-5粒组成的液体中,加热至70℃,沥干,埋于草木灰中,散上石灰和猪粪,发酵20小时后,喷洒混合液即成;所述的混合液具体制备包括选取莲藕500-600g加入装有20-25kg水的罐体中蒸煮3小时,取50-60g白芍和10-20g枸杞放入罐体内继续蒸煮1小时,取60-70g漂白粉、50-60g五倍子,混合,继续加热1小时,得到液体,加入硝铵,硝铵与液体比重为1:100-500;培养基灭菌与冷却以玉米或小麦及大豆为原料的培养基要经高压灭菌才行,常压不易灭菌彻底,一般0.15MPa的压力下,3h即可,经快速冷却后就可接种。2)灵芝菌丝体接种与培养方法同其它食用菌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注【按国家食品加工卫生标准】3)灵芝菌丝粉加工技术烘干技术在烘干方面,使传统的烘房改革为CT-C型系列热风循环烘箱,配用低噪音/耐高温轴流风机和自动控温系统,整个循环系统全封闭,使烘箱的热效率从传统的烘房3%-7%提高到目前35%-45%,最高可达50%。CT-C型热风循环烘箱采用电加热和气加热两种功能.烘干采用了两门、四车、九十六托盘分层烘干、自动控温在原基础,30KW一组控制,改为五组多控电加热烘干。膨化技术温度控制在120℃±2℃,采用不锈钢材质,并用调速电机,因而使操作性能大大提高,温度可在转速的高低调节之下控制所需温度,保证了色泽、味及产品质量,不同的培养基的烘干菌丝配比,粗粉为3-4mm配水进行膨化,将膨化后合格物料进行细粉。粉碎调味技术将膨化后物料进行超微粉碎,细度达到150~200目,将粉碎后的合格产品送到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调味,调味过程中加入配合料,装料的筒体在主动轴的带动下,作周而复始的平移、转动和翻滚复合运动,促使物料沿着筒体作三向复合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互相流动、扩散、积聚,以达到均匀即可;配合料包括8g草乌、13g生川乌、15g附子、5g半夏、8g川芎、18g杜仲、8g青风藤、18g海风藤、18g鸡血藤、18g当归、18g红花、18g小茴香、8g桃树枝、8g柳枝、8g桑枝、23g透骨草、3g食用盐,研磨成粉,搅拌混合即可;装粉技术将调好味达到细度的淡黄色粉剂进行包装,每袋10g。采用自动包装智能电脑控制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配方①玉米99%、石膏粉1%、②小麦99%、石膏粉1%、③玉米50%、小麦49%、石膏粉1%、④大豆49%、玉米49%石膏粉1%⑤大豆33%、王米33%、小麦32%,石膏粉1%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料配方优先选用第五组。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烘干盘底上打2.5cm的小孔4500个。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灵芝应用领域,具体涉及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灵芝是我国古老的药膳食品,距今约有数干年的历史,【本草纲目】李时 珍曰“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 延年神仙、疗虚劳、治痔等”。【现代医学证明】可以有效净化血液,消除 血液中的胆固醇,脂肪和血栓,提高人体免疫性,及其它不纯物质,使血流 成份保持畅通,细胞再生,保持青春活力。然而,这样珍贵的中药材多年来 仅停留在研究和医疗应用阶段。用于促进人类健康的保健食品开发生产国内 不多,为了使灵芝的药效不仅起到治疗作用,还要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发 挥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出的灵芝菌丝 粉多糠含量多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清洗和液体菌 种的制备——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 培养——烘干——粉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其具体的工艺 步骤为:

1)灵芝菌袋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制备主要是将玉米、小麦、大豆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装袋灭 菌,制成适合灵芝菌丝生长为培养基。

培养基材料的选择

主料为玉米、小麦或大豆混合培养基,营养丰富,淀粉含量高,颗粒较 大,透气性好,发菌快,通过比较,玉米培养基20天,菌丝就可发满袋。

培养料配方

大豆、王米、小麦和石膏粉。

备料与装袋

玉米、小麦和大豆原料经过清洗清泡蒸煮熟而不烂即可。经过冷却后加 入石膏等辅助原料,即可装袋了,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g重,套上套环, 塞上盖子,将聚丙烯袋浸泡在由包括枸杞子10-15g,谷精草10-15g,菟丝子 15-20g,半夏8-10g,橘仁8-10g,花茶4-5粒组成的液体中,加热至70℃,沥 干,埋于草木灰中,散上石灰和猪粪,发酵20小时后,喷洒混合液即成;

所述的混合液具体制备包括选取莲藕500-600g加入装有20-25kg水的罐 体中蒸煮3小时,取50-60g白芍和10-20g枸杞放入罐体内继续蒸煮1小时,取 60-70g漂白粉、50-60g五倍子,混合,继续加热1小时,得到液体,加入硝铵, 硝铵与液体比重为1:100-500;

培养基灭菌与冷却

以玉米或小麦及大豆为原料的培养基要经高压灭菌才行,常压不易灭菌 彻底,一般0.15MPa的压力下,3h即可,经快速冷却后就可接种。

2)灵芝菌丝体接种与培养

方法同其它食用菌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注【按国家食品加工卫生 标准】

3)灵芝菌丝粉加工技术

烘干技术

在烘干方面,使传统的烘房改革为CT-C型系列热风循环烘箱,配用低噪音 /耐高温轴流风机和自动控温系统,整个循环系统全封闭,使烘箱的热效率从 传统的烘房3%-7%提高到目前35%-45%,最高可达50%。CT-C型热风循环烘箱采 用电加热和气加热两种功能.烘干采用了两门、四车、九十六托盘分层烘干、 自动控温在原基础,30KW一组控制,改为五组多控电加热烘干。

膨化技术

温度控制在120℃±2℃,采用不锈钢材质,并用调速电机,因而使操作 性能大大提高,温度可在转速的高低调节之下控制所需温度,保证了色泽、 味及产品质量,不同的培养基的烘干菌丝配比,粗粉为3-4mm配水进行膨化, 将膨化后合格物料进行细粉。

粉碎调味技术

将膨化后物料进行超微粉碎,细度达到150~200目,将粉碎后的合格产 品送到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调味,调味过程中加入配合料,装料的筒体在主 动轴的带动下,作周而复始的平移、转动和翻滚复合运动,促使物料沿着筒 体作三向复合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互相流动、扩散、积聚,以达到均匀即可; 配合料包括8g草乌、13g生川乌、15g附子、5g半夏、8g川芎、18g杜仲、8g青 风藤、18g海风藤、18g鸡血藤、18g当归、18g红花、18g小茴香、8g桃树枝、 8g柳枝、8g桑枝、23g透骨草、3g食用盐,研磨成粉,搅拌混合即可;

装粉技术

将调好味达到细度的淡黄色粉剂进行包装,每袋10g。采用自动包装智能 电脑控制包装。

进一步技术:所述的培养料配方

①玉米99%、石膏粉1%、

②小麦99%、石膏粉1%、

③玉米50%、小麦49%、石膏粉1%、

④大豆49%、玉米49%石膏粉1%

⑤大豆33%、王米33%、小麦32%,石膏粉1%。

进一步技术:所述的培养料配方优先选用第五组。

进一步技术:所述的烘干盘底上打2.5cm的小孔4500个。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工艺流程简单实用,高质量高效率,产品营养丰富, 淀粉含量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充分发挥灵芝粉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清洗和液体菌种的 制备——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 ——烘干——粉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其具体的工艺步骤 为:

2)灵芝菌袋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制备主要是将玉米、小麦、大豆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装袋灭 菌,制成适合灵芝菌丝生长为培养基。

培养基材料的选择

主料为玉米、小麦或大豆混合培养基,营养丰富,淀粉含量高,颗粒较 大,透气性好,发菌快,通过比较,玉米培养基20天,菌丝就可发满袋。

培养料配方

大豆、王米、小麦和石膏粉。

备料与装袋

玉米、小麦和大豆原料经过清洗清泡蒸煮熟而不烂即可。经过冷却后加 入石膏等辅助原料,即可装袋了,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g重,套上套环, 塞上盖子,将聚丙烯袋浸泡在由包括枸杞子10g,谷精草10g,菟丝子15g,半 夏8g,橘仁8g,花茶4粒组成的液体中,加热至70℃,沥干,埋于草木灰中, 散上石灰和猪粪,发酵20小时后,喷洒混合液即成;

所述的混合液具体制备包括选取莲藕500g加入装有20kg水的罐体中蒸煮 3小时,取50g白芍和10g枸杞放入罐体内继续蒸煮1小时,取60g漂白粉、50g 五倍子,混合,继续加热1小时,得到液体,加入硝铵,硝铵与液体比重为1:100;

培养基灭菌与冷却

以玉米或小麦及大豆为原料的培养基要经高压灭菌才行,常压不易灭菌 彻底,一般0.15MPa的压力下,3h即可,经快速冷却后就可接种。

2)灵芝菌丝体接种与培养

方法同其它食用菌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注【按国家食品加工卫生 标准】

3)灵芝菌丝粉加工技术

烘干技术

在烘干方面,使传统的烘房改革为CT-C型系列热风循环烘箱,配用低噪音 /耐高温轴流风机和自动控温系统,整个循环系统全封闭,使烘箱的热效率从 传统的烘房3%-7%提高到目前35%-45%,最高可达50%。CT-C型热风循环烘箱采 用电加热和气加热两种功能.烘干采用了两门、四车、九十六托盘分层烘干、 自动控温在原基础,30KW一组控制,改为五组多控电加热烘干。

膨化技术

温度控制在120℃±2℃,采用不锈钢材质,并用调速电机,因而使操作 性能大大提高,温度可在转速的高低调节之下控制所需温度,保证了色泽、 味及产品质量,不同的培养基的烘干菌丝配比,粗粉为3-4mm配水进行膨化, 将膨化后合格物料进行细粉。

粉碎调味技术

将膨化后物料进行超微粉碎,细度达到150~200目,将粉碎后的合格产 品送到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调味,调味过程中加入配合料,装料的筒体在主 动轴的带动下,作周而复始的平移、转动和翻滚复合运动,促使物料沿着筒 体作三向复合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互相流动、扩散、积聚,以达到均匀即可; 配合料包括8g草乌、13g生川乌、15g附子、5g半夏、8g川芎、18g杜仲、8g青 风藤、18g海风藤、18g鸡血藤、18g当归、18g红花、18g小茴香、8g桃树枝、 8g柳枝、8g桑枝、23g透骨草、3g食用盐,研磨成粉,搅拌混合即可;

装粉技术

将调好味达到细度的淡黄色粉剂进行包装,每袋10g。采用自动包装智能 电脑控制包装。

实施例2: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原料清洗和液体菌种的 制备——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 ——烘干——粉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其具体的工艺步骤 为:

3)灵芝菌袋培养基的制备

培养基制备主要是将玉米、小麦、大豆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装袋灭 菌,制成适合灵芝菌丝生长为培养基。

培养基材料的选择

主料为玉米、小麦或大豆混合培养基,营养丰富,淀粉含量高,颗粒较 大,透气性好,发菌快,通过比较,玉米培养基20天,菌丝就可发满袋。

培养料配方

大豆、王米、小麦和石膏粉。

备料与装袋

玉米、小麦和大豆原料经过清洗清泡蒸煮熟而不烂即可。经过冷却后加 入石膏等辅助原料,即可装袋了,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g重,套上套环, 塞上盖子,将聚丙烯袋浸泡在由包括枸杞子15g,谷精草15g,菟丝子20g,半 夏10g,橘仁10g,花茶5粒组成的液体中,加热至70℃,沥干,埋于草木灰中, 散上石灰和猪粪,发酵20小时后,喷洒混合液即成;

所述的混合液具体制备包括选取莲藕600g加入装有25kg水的罐体中蒸煮 3小时,取60g白芍和20g枸杞放入罐体内继续蒸煮1小时,取70g漂白粉、60g 五倍子,混合,继续加热1小时,得到液体,加入硝铵,硝铵与液体比重为1:500;

培养基灭菌与冷却

以玉米或小麦及大豆为原料的培养基要经高压灭菌才行,常压不易灭菌 彻底,一般0.15MPa的压力下,3h即可,经快速冷却后就可接种。

2)灵芝菌丝体接种与培养

方法同其它食用菌基本一致,此处不再赘述。注【按国家食品加工卫生 标准】

3)灵芝菌丝粉加工技术

烘干技术

在烘干方面,使传统的烘房改革为CT-C型系列热风循环烘箱,配用低噪音 /耐高温轴流风机和自动控温系统,整个循环系统全封闭,使烘箱的热效率从 传统的烘房3%-7%提高到目前35%-45%,最高可达50%。CT-C型热风循环烘箱采 用电加热和气加热两种功能.烘干采用了两门、四车、九十六托盘分层烘干、 自动控温在原基础,30KW一组控制,改为五组多控电加热烘干。

膨化技术

温度控制在120℃±2℃,采用不锈钢材质,并用调速电机,因而使操作 性能大大提高,温度可在转速的高低调节之下控制所需温度,保证了色泽、 味及产品质量,不同的培养基的烘干菌丝配比,粗粉为3-4mm配水进行膨化, 将膨化后合格物料进行细粉。

粉碎调味技术

将膨化后物料进行超微粉碎,细度达到150~200目,将粉碎后的合格产 品送到三维运动混合机进行调味,调味过程中加入配合料,装料的筒体在主 动轴的带动下,作周而复始的平移、转动和翻滚复合运动,促使物料沿着筒 体作三向复合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互相流动、扩散、积聚,以达到均匀即可; 配合料包括8g草乌、13g生川乌、15g附子、5g半夏、8g川芎、18g杜仲、8g青 风藤、18g海风藤、18g鸡血藤、18g当归、18g红花、18g小茴香、8g桃树枝、 8g柳枝、8g桑枝、23g透骨草、3g食用盐,研磨成粉,搅拌混合即可;

装粉技术

将调好味达到细度的淡黄色粉剂进行包装,每袋10g。采用自动包装智能 电脑控制包装。

进一步技术:所述的培养料配方

①玉米99%、石膏粉1%、

②小麦99%、石膏粉1%、

③玉米50%、小麦49%、石膏粉1%、

④大豆49%、玉米49%石膏粉1%

⑤大豆33%、王米33%、小麦32%,石膏粉1%。

进一步技术:所述的培养料配方优先选用第五组。

进一步技术:所述的烘干盘底上打2.5cm的小孔4500个。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 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 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025313.1 (22)申请日 2016.01.14 A23L 31/00(2016.01) A23L 33/00(2016.01) A01G 1/04(2006.01) C05G 1/00(2006.01) (71)申请人 金寨县利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37300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汤家汇镇 上畈村 (72)发明人 吴善良 (74)专利代理机构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代理人 鞠翔 (54) 发明名称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57) 摘要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涉及灵芝应用领域, 包括以下步骤 : 原料清洗和液。

2、体菌种的制备处 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 养烘干粉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本 发明的优点在于 : 工艺流程简单实用, 高质量高 效率, 产品营养丰富, 淀粉含量高, 具有很好的保 健功能, 充分发挥灵芝粉的功效。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CN 105661484 A 2016.06.15 CN 105661484 A 1.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清洗和液体菌种的制备 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烘干粉 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 其具体的工艺步骤为: 1)灵芝菌袋培养基的制。

3、备 培养基制备主要是将玉米、 小麦、 大豆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装袋灭菌, 制成适合灵 芝菌丝生长为培养基。 培养基材料的选择 主料为玉米、 小麦或大豆混合培养基, 营养丰富, 淀粉含量高, 颗粒较大, 透气性好, 发 菌快, 通过比较, 玉米培养基20天, 菌丝就可发满袋。 培养料配方 大豆、 王米、 小麦和石膏粉。 备料与装袋 玉米、 小麦和大豆原料经过清洗清泡蒸煮熟而不烂即可。 经过冷却后加入石膏等辅助 原料, 即可装袋了,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g重,套上套环,塞上盖子,将聚丙烯袋浸泡 在由包括枸杞子10-15g, 谷精草10-15g, 菟丝子15-20g, 半夏8-10g, 橘仁。

4、8-10g, 花茶4-5粒 组成的液体中, 加热至70, 沥干, 埋于草木灰中, 散上石灰和猪粪, 发酵20小时后, 喷洒混 合液即成; 所述的混合液具体制备包括选取莲藕500-600g加入装有20-25kg水的罐体中蒸煮3小 时, 取50-60g白芍和10-20g枸杞放入罐体内继续蒸煮1小时, 取60-70g漂白粉、 50-60g五倍 子, 混合, 继续加热1小时, 得到液体, 加入硝铵, 硝铵与液体比重为1:100-500; 培养基灭菌与冷却 以玉米或小麦及大豆为原料的培养基要经高压灭菌才行, 常压不易灭菌彻底, 一般 0.15MPa的压力下,3h即可, 经快速冷却后就可接种。 2)灵芝菌。

5、丝体接种与培养 方法同其它食用菌基本一致, 此处不再赘述。 注 【按国家食品加工卫生标准】 3)灵芝菌丝粉加工技术 烘干技术 在烘干方面, 使传统的烘房改革为CT-C型系列热风循环烘箱,配用低噪音/耐高温轴流 风机和自动控温系统,整个循环系统全封闭,使烘箱的热效率从传统的烘房3-7提高到 目前35-45,最高可达50。 CT-C型热风循环烘箱采用电加热和气加热两种功能.烘干 采用了两门、 四车、 九十六托盘分层烘干、 自动控温在原基础,30KW一组控制,改为五组多控 电加热烘干。 膨化技术 温度控制在1202, 采用不锈钢材质, 并用调速电机, 因而使操作性能大大提高, 温度可在转速的高低调节。

6、之下控制所需温度, 保证了色泽、 味及产品质量, 不同的培养基的 烘干菌丝配比, 粗粉为3-4mm配水进行膨化,将膨化后合格物料进行细粉。 粉碎调味技术 将膨化后物料进行超微粉碎, 细度达到150200目, 将粉碎后的合格产品送到三维运 动混合机进行调味, 调味过程中加入配合料, 装料的筒体在主动轴的带动下, 作周而复始的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105661484 A 2 平移、 转动和翻滚复合运动, 促使物料沿着筒体作三向复合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互相流动、 扩散、 积聚, 以达到均匀即可; 配合料包括8g草乌、 13g生川乌、 15g附子、 5g半夏、 8g川芎、 18g 。

7、杜仲、 8g青风藤、 18g海风藤、 18g鸡血藤、 18g当归、 18g红花、 18g小茴香、 8g桃树枝、 8g柳枝、 8g桑枝、 23g透骨草、 3g食用盐, 研磨成粉, 搅拌混合即可; 装粉技术 将调好味达到细度的淡黄色粉剂进行包装, 每袋10g。 采用自动包装智能电脑控制包 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培养料配方 玉米99、 石膏粉1、 小麦99、 石膏粉1、 玉米50、 小麦49、 石膏粉1、 大豆49、 玉米49石膏粉1 大豆33、 王米33、 小麦32, 石膏粉1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

8、培养料配方优先 选用第五组。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烘干盘底上打 2.5cm的小孔4500个。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105661484 A 3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灵芝应用领域, 具体涉及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灵芝是我国古老的药膳食品, 距今约有数干年的历史,【本草纲目】 李时珍曰 “主治 耳聋、 利关节、 保神、 益精气、 坚筋骨、 好颜色、 久服轻身不老、 延年神仙、 疗虚劳、 治痔等” 。 【现代医学证明】 可以有效净化血液, 消除血液中的胆固醇, 脂肪和血栓, 提高。

9、人体免疫性, 及其它不纯物质, 使血流成份保持畅通, 细胞再生, 保持青春活力。 然而, 这样珍贵的中药材 多年来仅停留在研究和医疗应用阶段。 用于促进人类健康的保健食品开发生产国内不多, 为了使灵芝的药效不仅起到治疗作用, 还要为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生产出的灵芝菌丝粉多糠 含量多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5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清洗和液体菌种的制 备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烘干 粉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 其。

10、具体的工艺步骤为: 0006 1)灵芝菌袋培养基的制备 0007 培养基制备主要是将玉米、 小麦、 大豆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装袋灭菌, 制成适 合灵芝菌丝生长为培养基。 0008 培养基材料的选择 0009 主料为玉米、 小麦或大豆混合培养基, 营养丰富, 淀粉含量高, 颗粒较大, 透气性 好, 发菌快, 通过比较, 玉米培养基20天, 菌丝就可发满袋。 0010 培养料配方 0011 大豆、 王米、 小麦和石膏粉。 0012 备料与装袋 0013 玉米、 小麦和大豆原料经过清洗清泡蒸煮熟而不烂即可。 经过冷却后加入石膏等 辅助原料, 即可装袋了,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g重,套上套环,。

11、塞上盖子,将聚丙烯袋 浸泡在由包括枸杞子10-15g, 谷精草10-15g, 菟丝子15-20g, 半夏8-10g, 橘仁8-10g, 花茶4- 5粒组成的液体中, 加热至70, 沥干, 埋于草木灰中, 散上石灰和猪粪, 发酵20小时后, 喷洒 混合液即成; 0014 所述的混合液具体制备包括选取莲藕500-600g加入装有20-25kg水的罐体中蒸煮 3小时, 取50-60g白芍和10-20g枸杞放入罐体内继续蒸煮1小时, 取60-70g漂白粉、 50-60g五 倍子, 混合, 继续加热1小时, 得到液体, 加入硝铵, 硝铵与液体比重为1:100-500; 0015 培养基灭菌与冷却 说 明。

12、 书 1/5 页 4 CN 105661484 A 4 0016 以玉米或小麦及大豆为原料的培养基要经高压灭菌才行, 常压不易灭菌彻底, 一 般0.15MPa的压力下,3h即可, 经快速冷却后就可接种。 0017 2)灵芝菌丝体接种与培养 0018 方法同其它食用菌基本一致, 此处不再赘述。 注 【按国家食品加工卫生标准】 0019 3)灵芝菌丝粉加工技术 0020 烘干技术 0021 在烘干方面, 使传统的烘房改革为CT-C型系列热风循环烘箱,配用低噪音/耐高温 轴流风机和自动控温系统,整个循环系统全封闭,使烘箱的热效率从传统的烘房3-7提 高到目前35-45,最高可达50。 CT-C型热风。

13、循环烘箱采用电加热和气加热两种功能. 烘干采用了两门、 四车、 九十六托盘分层烘干、 自动控温在原基础,30KW一组控制,改为五组 多控电加热烘干。 0022 膨化技术 0023 温度控制在1202, 采用不锈钢材质, 并用调速电机, 因而使操作性能大大提 高, 温度可在转速的高低调节之下控制所需温度, 保证了色泽、 味及产品质量, 不同的培养 基的烘干菌丝配比, 粗粉为3-4mm配水进行膨化,将膨化后合格物料进行细粉。 0024 粉碎调味技术 0025 将膨化后物料进行超微粉碎, 细度达到150200目, 将粉碎后的合格产品送到三 维运动混合机进行调味, 调味过程中加入配合料, 装料的筒体在。

14、主动轴的带动下, 作周而复 始的平移、 转动和翻滚复合运动, 促使物料沿着筒体作三向复合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互相 流动、 扩散、 积聚, 以达到均匀即可; 配合料包括8g草乌、 13g生川乌、 15g附子、 5g半夏、 8g川 芎、 18g杜仲、 8g青风藤、 18g海风藤、 18g鸡血藤、 18g当归、 18g红花、 18g小茴香、 8g桃树枝、 8g 柳枝、 8g桑枝、 23g透骨草、 3g食用盐, 研磨成粉, 搅拌混合即可; 0026 装粉技术 0027 将调好味达到细度的淡黄色粉剂进行包装, 每袋10g。 采用自动包装智能电脑控制 包装。 0028 进一步技术: 所述的培养料配方 002。

15、9 玉米99、 石膏粉1、 0030 小麦99、 石膏粉1、 0031 玉米50、 小麦49、 石膏粉1、 0032 大豆49、 玉米49石膏粉1 0033 大豆33、 王米33、 小麦32, 石膏粉1。 0034 进一步技术: 所述的培养料配方优先选用第五组。 0035 进一步技术: 所述的烘干盘底上打2.5cm的小孔4500个。 0036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工艺流程简单实用, 高质量高效率, 产品营养丰富, 淀粉含量 高, 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充分发挥灵芝粉的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 创作特征、 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 下面结 合具体实施例,。

16、 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说 明 书 2/5 页 5 CN 105661484 A 5 0038 实施例1: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清洗和液体菌种的制备 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烘干粉 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 其具体的工艺步骤为: 0039 2)灵芝菌袋培养基的制备 0040 培养基制备主要是将玉米、 小麦、 大豆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装袋灭菌, 制成适 合灵芝菌丝生长为培养基。 0041 培养基材料的选择 0042 主料为玉米、 小麦或大豆混合培养基, 营养丰富, 淀粉含量高, 颗粒较大, 透气性 好, 发菌快, 通过比较, 玉米培养基20天, 菌丝就可发满袋。 00。

17、43 培养料配方 0044 大豆、 王米、 小麦和石膏粉。 0045 备料与装袋 0046 玉米、 小麦和大豆原料经过清洗清泡蒸煮熟而不烂即可。 经过冷却后加入石膏等 辅助原料, 即可装袋了,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g重,套上套环,塞上盖子,将聚丙烯袋 浸泡在由包括枸杞子10g, 谷精草10g, 菟丝子15g, 半夏8g, 橘仁8g, 花茶4粒组成的液体中, 加热至70, 沥干, 埋于草木灰中, 散上石灰和猪粪, 发酵20小时后, 喷洒混合液即成; 0047 所述的混合液具体制备包括选取莲藕500g加入装有20kg水的罐体中蒸煮3小时, 取50g白芍和10g枸杞放入罐体内继续蒸煮1小时, 。

18、取60g漂白粉、 50g五倍子, 混合, 继续加热 1小时, 得到液体, 加入硝铵, 硝铵与液体比重为1:100; 0048 培养基灭菌与冷却 0049 以玉米或小麦及大豆为原料的培养基要经高压灭菌才行, 常压不易灭菌彻底, 一 般0.15MPa的压力下,3h即可, 经快速冷却后就可接种。 0050 2)灵芝菌丝体接种与培养 0051 方法同其它食用菌基本一致, 此处不再赘述。 注 【按国家食品加工卫生标准】 0052 3)灵芝菌丝粉加工技术 0053 烘干技术 0054 在烘干方面, 使传统的烘房改革为CT-C型系列热风循环烘箱,配用低噪音/耐高温 轴流风机和自动控温系统,整个循环系统全封闭。

19、,使烘箱的热效率从传统的烘房3-7提 高到目前35-45,最高可达50。 CT-C型热风循环烘箱采用电加热和气加热两种功能. 烘干采用了两门、 四车、 九十六托盘分层烘干、 自动控温在原基础,30KW一组控制,改为五组 多控电加热烘干。 0055 膨化技术 0056 温度控制在1202, 采用不锈钢材质, 并用调速电机, 因而使操作性能大大提 高, 温度可在转速的高低调节之下控制所需温度, 保证了色泽、 味及产品质量, 不同的培养 基的烘干菌丝配比, 粗粉为3-4mm配水进行膨化,将膨化后合格物料进行细粉。 0057 粉碎调味技术 0058 将膨化后物料进行超微粉碎, 细度达到150200目,。

20、 将粉碎后的合格产品送到三 维运动混合机进行调味, 调味过程中加入配合料, 装料的筒体在主动轴的带动下, 作周而复 始的平移、 转动和翻滚复合运动, 促使物料沿着筒体作三向复合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互相 说 明 书 3/5 页 6 CN 105661484 A 6 流动、 扩散、 积聚, 以达到均匀即可; 配合料包括8g草乌、 13g生川乌、 15g附子、 5g半夏、 8g川 芎、 18g杜仲、 8g青风藤、 18g海风藤、 18g鸡血藤、 18g当归、 18g红花、 18g小茴香、 8g桃树枝、 8g 柳枝、 8g桑枝、 23g透骨草、 3g食用盐, 研磨成粉, 搅拌混合即可; 0059 装粉技。

21、术 0060 将调好味达到细度的淡黄色粉剂进行包装, 每袋10g。 采用自动包装智能电脑控制 包装。 0061 实施例2: 灵芝菌丝粉生产工艺, 包括以下步骤: 原料清洗和液体菌种的制备 处理配料装袋灭菌冷却接种菌丝体培养烘干粉 碎调料膨化粉碎包装, 其具体的工艺步骤为: 0062 3)灵芝菌袋培养基的制备 0063 培养基制备主要是将玉米、 小麦、 大豆等原材料经过处理加工后装袋灭菌, 制成适 合灵芝菌丝生长为培养基。 0064 培养基材料的选择 0065 主料为玉米、 小麦或大豆混合培养基, 营养丰富, 淀粉含量高, 颗粒较大, 透气性 好, 发菌快, 通过比较, 玉米培养基20天, 菌丝。

22、就可发满袋。 0066 培养料配方 0067 大豆、 王米、 小麦和石膏粉。 0068 备料与装袋 0069 玉米、 小麦和大豆原料经过清洗清泡蒸煮熟而不烂即可。 经过冷却后加入石膏等 辅助原料, 即可装袋了,用聚丙烯袋,每袋装干料500g重,套上套环,塞上盖子,将聚丙烯袋 浸泡在由包括枸杞子15g, 谷精草15g, 菟丝子20g, 半夏10g, 橘仁10g, 花茶5粒组成的液体 中, 加热至70, 沥干, 埋于草木灰中, 散上石灰和猪粪, 发酵20小时后, 喷洒混合液即成; 0070 所述的混合液具体制备包括选取莲藕600g加入装有25kg水的罐体中蒸煮3小时, 取60g白芍和20g枸杞放入。

23、罐体内继续蒸煮1小时, 取70g漂白粉、 60g五倍子, 混合, 继续加热 1小时, 得到液体, 加入硝铵, 硝铵与液体比重为1:500; 0071 培养基灭菌与冷却 0072 以玉米或小麦及大豆为原料的培养基要经高压灭菌才行, 常压不易灭菌彻底, 一 般0.15MPa的压力下,3h即可, 经快速冷却后就可接种。 0073 2)灵芝菌丝体接种与培养 0074 方法同其它食用菌基本一致, 此处不再赘述。 注 【按国家食品加工卫生标准】 0075 3)灵芝菌丝粉加工技术 0076 烘干技术 0077 在烘干方面, 使传统的烘房改革为CT-C型系列热风循环烘箱,配用低噪音/耐高温 轴流风机和自动控温。

24、系统,整个循环系统全封闭,使烘箱的热效率从传统的烘房3-7提 高到目前35-45,最高可达50。 CT-C型热风循环烘箱采用电加热和气加热两种功能. 烘干采用了两门、 四车、 九十六托盘分层烘干、 自动控温在原基础,30KW一组控制,改为五组 多控电加热烘干。 0078 膨化技术 0079 温度控制在1202, 采用不锈钢材质, 并用调速电机, 因而使操作性能大大提 说 明 书 4/5 页 7 CN 105661484 A 7 高, 温度可在转速的高低调节之下控制所需温度, 保证了色泽、 味及产品质量, 不同的培养 基的烘干菌丝配比, 粗粉为3-4mm配水进行膨化,将膨化后合格物料进行细粉。 。

25、0080 粉碎调味技术 0081 将膨化后物料进行超微粉碎, 细度达到150200目, 将粉碎后的合格产品送到三 维运动混合机进行调味, 调味过程中加入配合料, 装料的筒体在主动轴的带动下, 作周而复 始的平移、 转动和翻滚复合运动, 促使物料沿着筒体作三向复合运动从而实现物料的互相 流动、 扩散、 积聚, 以达到均匀即可; 配合料包括8g草乌、 13g生川乌、 15g附子、 5g半夏、 8g川 芎、 18g杜仲、 8g青风藤、 18g海风藤、 18g鸡血藤、 18g当归、 18g红花、 18g小茴香、 8g桃树枝、 8g 柳枝、 8g桑枝、 23g透骨草、 3g食用盐, 研磨成粉, 搅拌混合。

26、即可; 0082 装粉技术 0083 将调好味达到细度的淡黄色粉剂进行包装, 每袋10g。 采用自动包装智能电脑控制 包装。 0084 进一步技术: 所述的培养料配方 0085 玉米99、 石膏粉1、 0086 小麦99、 石膏粉1、 0087 玉米50、 小麦49、 石膏粉1、 0088 大豆49、 玉米49石膏粉1 0089 大豆33、 王米33、 小麦32, 石膏粉1。 0090 进一步技术: 所述的培养料配方优先选用第五组。 0091 进一步技术: 所述的烘干盘底上打2.5cm的小孔4500个。 009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 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 人员应该了解,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 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 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 这些变 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 等效物界定。 说 明 书 5/5 页 8 CN 105661484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