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338600.X (22)申请日 2016.12.07 (73)专利权人 普洱绿青农业生物科技开发有限 公司 地址 665000 云南省普洱市思茅区茶苑路 茶苑茗筑小区2幢1层6号 (72)发明人 李明东 (74)专利代理机构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代理人 叶健 (51)Int.Cl. A01K 31/18(2006.01) A01K 31/2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恒。
2、温控湿功能 的幼鸡圈舍, 包括圈舍本体, 所述圈舍本体上方 设置有顶棚, 顶棚与圈舍本体之间设置有保温隔 板, 所述保温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 顶棚内部设 置有横向放置的通风管道, 所述通风口上端与通 风管道连通, 且通风口下端设置有小风机, 通风 管道左端设置有大风机, 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湿 度传感器, 所述顶棚截面为梯形, 且顶棚的上表 面和前、 后两端面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顶棚 上方设置有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用于储存 电能的蓄电池, 所述圈舍本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装 置和悬挂在保温隔板下方的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 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结构设计合理, 具有恒温控 湿功能, 提高幼鸡的存活率,。
3、 降低损失。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6354193 U 2017.07.28 CN 206354193 U 1.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包括圈舍本体(1), 其特征在于: 所述圈舍本体 (1)上方设置有顶棚(2), 顶棚(2)与圈舍本体(1)之间设置有保温隔板(3), 保温隔板(3)完 全覆盖在圈舍本体(1)上表面, 所述保温隔板(3)上设置有通风口(9), 顶棚(2)内部设置有 横向放置的通风管道(12), 且通风管道(12)左端通向顶棚(2)外侧, 所述通风口(9)上端与 通风管道(12)连通, 且通风口(9)下端设置有小风机(10), 通风管道(12)。
4、左端设置有大风机 (13), 所述通风口(9)内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1), 所述湿度传感器(11)设置在小风机(10)下 方, 所述顶棚(2)截面为梯形, 且顶棚(2)的上表面和前、 后两端面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7), 顶棚(2)上方设置有与太阳能电池板(7)电性连接用于储存电能的蓄电池(8), 所述圈 舍本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6)和悬挂在保温隔板(3)下方的温度传感器(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 置(6)为热水管道, 且热水管道呈 “S” 形分布在圈舍本体(1)内壁四周, 所述圈舍本体(1)左 侧设置有锅炉(5)和。
5、水泵(4), 且加热装置(6)通过水泵(4)与锅炉(5)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锅炉 (5)为电加热锅炉, 且锅炉(5)与蓄电池(8)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风口 (9)至少设置有三组, 且在横向上等距离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其特征在于: 所述加热装 置(6)外侧设置有固定在圈舍本体(1)上的防护网。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354193 U 2 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
6、用新型属于幼鸡圈舍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 舍。 背景技术 0002 中国鸡文化源远流长, 内涵丰富多彩。 在甘肃天水西山坪大地湾一期文化中, 已经 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 家鸡我国甲骨文中有 “鸡” 字, 说明我国远在3000多年前就认识鸡, 养鸡在我国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 有文字可查的历史至少也有3000多年, 是世界上最早养 鸡的国家之一, 也是最早发现鸡有多种药用价值的国家。 0003 在幼鸡养殖过程中, 由于幼鸡体积小、 抵抗力差, 因此对外界环境要求极高, 稍有 不慎便会带来损失, 需要严格控制圈舍中的温度和湿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
7、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以解决上述背景 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 圈舍, 包括圈舍本体, 所述圈舍本体上方设置有顶棚, 顶棚与圈舍本体之间设置有保温隔 板, 保温隔板完全覆盖在圈舍本体上表面, 所述保温隔板上设置有通风口, 顶棚内部设置有 横向放置的通风管道, 且通风管道左端通向顶棚外侧, 所述通风口上端与通风管道连通, 且 通风口下端设置有小风机, 通风管道左端设置有大风机, 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湿度传感器, 所述湿度传感器设置在小风机下方, 所述顶棚截面为梯形, 且顶棚的上表面和前、 后两。
8、端面 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顶棚上方设置有与太阳能电池板电性连接用于储存电能的蓄电 池, 所述圈舍本体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和悬挂在保温隔板下方的温度传感器。 0006 优选的, 所述加热装置为热水管道, 且热水管道呈 “S” 形分布在圈舍本体内壁四 周, 所述圈舍本体左侧设置有锅炉和水泵, 且加热装置通过水泵与锅炉连通。 0007 优选的, 所述锅炉为电加热锅炉, 且锅炉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0008 优选的, 所述通风口至少设置有三组, 且在横向上等距离排列。 0009 优选的, 所述加热装置外侧设置有固定在圈舍本体上的防护网。 0010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该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
9、圈舍, 通过多组通风 口的设计, 能够对圈舍中不同地方进行控制, 保证圈舍中湿度均匀, 适宜幼鸡生长; 通过加 热装置设计, 由于圈舍采用水加热, 加热更加均匀, 且能够达到幼鸡生长适宜的温度, 同时 采用电加热锅炉进行加热, 没有污染产生, 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用于圈舍的加热, 更加 环保。 该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结构设计合理, 具有恒温控湿功能, 提高幼鸡的存 活率, 降低损失。 附图说明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6354193 U 3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圈舍本体的左视图; 0013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圈舍本体的内。
10、部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圈舍本体、 2顶棚、 3保温隔板、 4水泵、 5锅炉、 6加热装置、 7太阳能电池板、 8 蓄电池、 9通风口、 10小风机、 11湿度传感器、 12通风管道、 13大风机、 14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6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
11、一种具有恒温控湿功能的幼鸡圈舍, 包括圈舍 本体1, 所述圈舍本体1上方设置有顶棚2, 顶棚2与圈舍本体1之间设置有保温隔板3, 保温隔 板3完全覆盖在圈舍本体1上表面, 所述保温隔板3上设置有通风口9, 所述通风口9至少设置 有三组, 且在横向上等距离排列, 顶棚2内部设置有横向放置的通风管道12, 且通风管道12 左端通向顶棚2外侧。 0017 进一步, 所述通风口9上端与通风管道12连通, 且通风口9下端设置有小风机10, 所 述每组通风口9下方的小风机10能够单独工作, 通风管道12左端设置有大风机13, 大风机13 用于圈舍本体1内部的正常通风, 所述通风口9内安装有湿度传感器11,。
12、 湿度传感器11中的 信号传递给微电脑, 当湿度传感器11检测到周围湿度过高时, 微电脑驱动对应的小风机10 工作, 所述湿度传感器11设置在小风机10下方, 所述顶棚2截面为梯形, 且顶棚2的上表面和 前、 后两端面均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7, 顶棚2上方设置有与太阳能电池板7电性连接用于储 存电能的蓄电池8, 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能够环保。 0018 进一步, 所述圈舍本体1内部设置有加热装置6和悬挂在保温隔板3下方的温度传 感器14, 温度传感器14将信号传递给微电脑, 所述加热装置6为热水管道, 且热水管道呈 “S” 形分布在圈舍本体1内壁四周。 0019 进一步, 所述圈舍本体1左侧设。
13、置有锅炉5和水泵4, 且加热装置6通过水泵4与锅炉 5连通, 通过温度传感器14检测圈舍本体1内部温度, 当温度低于指定温度时, 微电脑控制锅 炉5提高加热温度, 所述锅炉5为电加热锅炉, 锅炉5内部带有相应的加热系统, 能够接收微 电脑发出的加热信号, 且锅炉5与蓄电池8电性连接, 所述加热装置6外侧设置有固定在圈舍 本体1上的防护网, 防止幼鸡靠近时, 加热装置6烫伤幼鸡。 0020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354193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6354193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6354193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