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109487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10211012.8

申请日:

20160405

公开号:

CN105831294A

公开日:

20160810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06,A23F3/08

主分类号:

A23F3/06,A23F3/08

申请人:

林云权

发明人:

林云权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道泽霞街33幢60号

优先权:

CN201610211012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富天文博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代理人:

刘寿椿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生产工艺为: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38kV/cm,脉宽为30~40μs,脉冲频率为5Hz~30Hz,进行脉冲处理5min~15min;在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养青5h~8h;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下碳焙5min~10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焙5.5h~8.5h,接着调节温度为125℃~130℃焙烤3min~8min,即得碳焙好的乌龙茶叶。本发明提供的生产工艺,通过改进摇青、养青、碳焙步骤,制备出浓香型的乌龙茶产品,其香气浓郁,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序:采用脉冲摇青的工序;采用控制CO浓度/O浓度比率进行养青的工序;采用分阶段温控碳焙的工序;其中所述脉冲摇青具体为: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38kV/cm,脉宽为30~40μs,脉冲频率为5Hz~30Hz,进行脉冲处理5min~15min;其中所述养青具体为:在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养青5h~8h;其中所述分阶段温控碳焙具体为: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下碳焙5min~10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焙5.5h~8.5h,接着调节温度为125℃~130℃焙烤3min~8min,即得碳焙好的乌龙茶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叶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乌龙茶叶为铁观音、黄金桂、色种、大红袍、水仙、肉桂、单枞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摇青的工作温度为25℃~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摇青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CO浓度/O浓度比率为0.007~0.0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养青中养青结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2%~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焙好的乌龙茶叶的含水量为6%~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阶段温控碳焙后还包括在80℃~9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2h~3h的步骤。 10.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种生产工艺生产而成。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乌龙茶是中国的特色茶和优势茶,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乌龙茶一般分为清香茶、浓香茶,其中浓香茶因其口感醇厚、香气持久,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而乌龙茶生产工艺中摇青、养青和焙烤是生产浓香型乌龙茶的关键步骤。摇青大多通过机械力造成叶细胞损伤,使茶多酚酶促氧化,诱发香气,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的品质,这种方法存在生产效率低、废品率高、酶促氧化能力低、增香效果差的问题,需要一种新型的摇青方法使得乌龙茶叶中茶多酚酶高速氧化,促进茶叶香气的生成,达到大幅增香的目的。养青促进酶解氧化过程继续进行,大幅增加茶叶中可合成香类的物质,有助于形成乌龙茶的高香。而焙烤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以便更好地保藏贮存,并提高茶叶的香气,而且具有去油腻的效果。

中国专利CN201310059017.X公开了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包括采青→摊青→萎凋→凉青→摇青/静凉→炒青→包揉→烘培→成品封装,其中:所述摇青/静凉工序中包括2-4次的摇青和静凉的反复,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3min,静凉90min;第二次摇青时间为2-5min,静凉2h;第三次摇青时间为10-20min,静凉4h;第四次摇青时间为25-30min,静凉5h。但是该专利仅通过改变摇青的次数和时间来进行摇青,没有改变摇青方式的本质,仍然采用机械摇青,提高酶促氧化的作用有限,对于乌龙茶叶品质的提高无大帮助。

中国专利CN201010552289.X公开了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生产工艺,包括晒茶、发酵、摇青、杀青、挤压、翻炒、烘干、包装步骤;所述的发酵步骤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室内温度保持在16-18℃,发酵时间2-4hr;第二阶段: 室内温度保持在22-23℃,发酵时间4-6hr;第三阶段:室内温度保持在16-18℃,发酵时间3-4hr。但是该专利的分阶段发酵方式在低温下进行,其发酵程度较差,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提高乌龙茶的香气能力较差。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浓香型乌龙茶,以其香气浓郁的特点,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还需要提供制备这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通过改进摇青、养青、碳焙步骤,制备出浓香型的乌龙茶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工序:采用脉冲摇青的工序;采用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进行养青的工序;采用分阶段温控碳焙的工序;其中所述脉冲摇青具体为: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38kV/cm,脉宽为30~40μs,脉冲频率为5Hz~30Hz,进行脉冲处理5min~15min;其中所述养青具体为:在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养青5h~8h;其中所述分阶段温控碳焙具体为: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下碳焙5min~10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焙5.5h~8.5h,接着调节温度为125℃~130℃焙烤3min~8min,即得碳焙好的乌龙茶叶。

进一步地,乌龙茶叶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

进一步地,乌龙茶叶为铁观音、黄金桂、色种、大红袍、水仙、肉桂、单枞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地,脉冲摇青的工作温度为25℃~45℃。

进一步地,脉冲摇青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

进一步地,CO2浓度/O2浓度比率为0.007~0.019。

进一步地,养青中养青结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2%~18%。

进一步地,碳焙好的乌龙茶叶的含水量为6%~10%。

进一步地,分阶段温控碳焙后还包括在80℃~9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2h~3h的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浓香型乌龙茶,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艺生产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采用脉冲摇青,改变了传统的摇青方式,这种方法顺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方式的趋势,有利于控制茶叶摇青过程的参数,便于机械化操作,减少传统摇青过程中人工因素产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并且采用脉冲摇青的方式能够短时、精准地作用于乌龙茶叶,提高了乌龙茶叶中茶多酚酶的氧化过程,有效降低乌龙茶叶的苦味、涩味,提高了乌龙茶叶的香气;

2.本发明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进行养青处理,是对摇青过程的延续,由于乌龙茶叶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的浓度直接影响了乌龙茶发酵过程的充分性,直接影响乌龙茶叶的香味或者苦涩味的产生,采用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能够方便、直观地掌握茶叶的发酵程度,非常有利于所制乌龙茶叶品质的保证和生产工艺的便捷性;

3.本发明采用分阶段温控碳焙,有利于充分利用碳焙的温度和时间,影响乌龙茶叶中香气的变化,通过先短时高温碳焙使乌龙茶叶产生浓郁的焦香和米香,再通过长时稍低温度对乌龙茶叶进行碳焙,保证乌龙茶叶充分、有效地产生持久的香气,最后通过再次短时高温碳焙的方式,降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提高乌龙茶叶香气的持久性和乌龙茶叶的贮存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实施例1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包括以下工序:

鲜叶:挑选采摘新鲜的一芽三叶的大红袍。

晒青: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摇青:将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在25℃的温度条件下,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脉宽为30μs,脉冲频率为5Hz,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进行脉冲处理5min。

养青: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为0.007,养青5h,养青结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2%。

炒青:在72℃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炒青处理20min。

揉捻:将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0min~40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炭焙: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碳焙5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05℃继续碳焙5.5h~8.5h,接着调节温度为125℃焙烤3min,即得碳焙好的、含水量为6%的乌龙茶叶。

静置:在8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2h。

机焙:在1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机焙30min。

毛茶:即得毛茶。

实施例2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包括以下工序:

鲜叶:挑选采摘新鲜的一芽四叶的黄金桂。

晒青: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摇青:将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在45℃的温度条件下,调节电场强度为38kV/cm,脉宽为40μs,脉冲频率为30Hz,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进行脉冲处理15min。

养青: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为0.019,养青8h,养青结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8%。

炒青:在76℃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炒青处理40min。

揉捻:将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40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炭焙:在温度为130℃的条件下碳焙10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10℃继续碳焙8.5h,接着调节温度为130℃焙烤8min,即得碳焙好的、含水量为10%的乌龙茶叶。

静置:在9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3h。

机焙:在13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机焙60min。

毛茶:即得毛茶。

实施例3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包括以下工序:

鲜叶:挑选采摘新鲜的一芽三叶的铁观音。

晒青: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摇青:将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在35℃的温度条件下,调节电场强度为29kV/cm,脉宽为35μs,脉冲频率为18Hz,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进行脉冲处理10min。

养青: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为0.013,青6.5h,养青结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5%。

炒青:在74℃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炒青处理30min。

揉捻:将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5min,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炭焙:在温度为127℃的条件下碳焙7.5min,然后调节温度为107℃继续碳焙7h,接着调节温度为127℃焙烤5.5min,即得碳焙好的、含水量为8%的乌龙茶叶。

静置:在8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2.5h。

机焙:在12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机焙45min。

毛茶:即得毛茶。

实验例

选择30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感官评价人员,对实施例1~3所制的浓香型乌龙茶,与普通市售乌龙茶进行感官品质指标审评,审评标准见表1所示,审评结果见表2所示。

表1感官评价标准

表2感官评价结果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211012.8 (22)申请日 2016.04.05 (71)申请人 林云权 地址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梧田街 道泽霞街33幢60号 (72)发明人 林云权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富天文博兴知识产权代 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2 代理人 刘寿椿 (51)Int.Cl. A23F 3/06(2006.01) A23F 3/08(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 工。

2、艺, 生产工艺为: 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 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38kV/cm, 脉宽为30 40 s, 脉冲频率为5Hz30Hz, 进行脉冲处理5min 15min; 在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养青5h 8h; 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下碳焙5min 10min, 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 焙5.5h8.5h, 接着调节温度为125130焙 烤3min8min, 即得碳焙好的乌龙茶叶。 本发明 提供的生产工艺, 通过改进摇青、 养青、 碳焙步 骤, 制备出浓香型的乌龙茶产品, 其香气浓郁, 具 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CN 105831294 A 。

3、2016.08.10 CN 105831294 A 1.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工序: 采用脉冲摇青的工序; 采用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进行养青的工序; 采用分阶段温控碳焙的工序; 其中所述脉冲摇青具体为: 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 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 38kV/cm, 脉宽为3040 s, 脉冲频率为5Hz30Hz, 进行脉冲处理5min15min; 其中所述养青具体为: 在温度为3555的条件下养青5h8h; 其中所述分阶段温控碳焙具体为: 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下碳焙5min10min, 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焙5.5h8.5h。

4、, 接着调节温度为125130焙烤 3min8min, 即得碳焙好的乌龙茶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乌龙茶叶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 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乌龙茶叶为铁观音、 黄金桂、 色 种、 大红袍、 水仙、 肉桂、 单枞中的任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摇青的工作温度为254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脉冲摇青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CO2浓度/O2浓度比率为0.007 0.019。 7.根据权利要求。

5、1所述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养青中养青结束后乌龙茶叶的含 水量1218。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碳焙好的乌龙茶叶的含水量为 61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产工艺, 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阶段温控碳焙后还包括在80 9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2h3h的步骤。 10.一种浓香型乌龙茶, 其特征在于, 采用权利要求19所述的任一种生产工艺生产而 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831294 A 2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茶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乌龙茶是中国。

6、的特色茶和优势茶, 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 乌龙茶一般分为清香茶、 浓香茶, 其中浓香茶因其口感醇厚、 香气持久, 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0003 而乌龙茶生产工艺中摇青、 养青和焙烤是生产浓香型乌龙茶的关键步骤。 摇青大 多通过机械力造成叶细胞损伤, 使茶多酚酶促氧化, 诱发香气, 形成茶所特有的香高味醇的 品质, 这种方法存在生产效率低、 废品率高、 酶促氧化能力低、 增香效果差的问题, 需要一种 新型的摇青方法使得乌龙茶叶中茶多酚酶高速氧化, 促进茶叶香气的生成, 达到大幅增香 的目的。 养青促进酶解氧化过程继续进行, 大幅增加茶叶中可合成香类的物质, 有助于形成 乌龙。

7、茶的高香。 而焙烤是为了再次清除茶叶中的水分, 以便更好地保藏贮存, 并提高茶叶的 香气, 而且具有去油腻的效果。 0004 中国专利CN201310059017.X公开了一种浓香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包括采青摊青 萎凋凉青摇青/静凉炒青包揉烘培成品封装, 其中: 所述摇青/静凉工序中 包括2-4次的摇青和静凉的反复, 第一次摇青时间为2-3min, 静凉90min; 第二次摇青时间为 2-5min, 静凉2h; 第三次摇青时间为10-20min, 静凉4h; 第四次摇青时间为25-30min, 静凉 5h。 但是该专利仅通过改变摇青的次数和时间来进行摇青, 没有改变摇青方式的本质, 仍然 采用。

8、机械摇青, 提高酶促氧化的作用有限, 对于乌龙茶叶品质的提高无大帮助。 0005 中国专利CN201010552289.X公开了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生产工艺, 包括晒茶、 发酵、 摇青、 杀青、 挤压、 翻炒、 烘干、 包装步骤; 所述的发酵步骤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室内温 度保持在16-18, 发酵时间2-4hr; 第二阶段: 室内温度保持在22-23, 发酵时间4-6hr; 第 三阶段: 室内温度保持在16-18, 发酵时间3-4hr。 但是该专利的分阶段发酵方式在低温下 进行, 其发酵程度较差, 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提高乌龙茶的香气能力较差。 0006 因此, 需要提供一种浓。

9、香型乌龙茶, 以其香气浓郁的特点, 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 还需要提供制备这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通过改进摇青、 养青、 碳焙步骤, 制备出浓 香型的乌龙茶产品。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浓香型乌龙茶及其生产工艺。 0008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9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包括以下工序: 采用脉冲摇青的工序; 采用控制 CO2浓度/O2浓度比率进行养青的工序; 采用分阶段温控碳焙的工序; 其中所述脉冲摇青具体 为: 将乌龙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 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38kV/cm, 脉宽为3040 s, 脉 冲频率为5Hz3。

10、0Hz, 进行脉冲处理5min15min; 其中所述养青具体为: 在温度为3555 的条件下养青5h8h; 其中所述分阶段温控碳焙具体为: 在温度为125130的条件 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05831294 A 3 下碳焙5min10min, 然后调节温度为105110继续碳焙5.5h8.5h, 接着调节温度为 125130焙烤3min8min, 即得碳焙好的乌龙茶叶。 0010 进一步地, 乌龙茶叶为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 0011 进一步地, 乌龙茶叶为铁观音、 黄金桂、 色种、 大红袍、 水仙、 肉桂、 单枞中的任一 种。 0012 进一步地, 脉冲摇青的工作温度为2545。。

11、 0013 进一步地, 脉冲摇青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 0014 进一步地, CO2浓度/O2浓度比率为0.0070.019。 0015 进一步地, 养青中养青结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218。 0016 进一步地, 碳焙好的乌龙茶叶的含水量为610。 0017 进一步地, 分阶段温控碳焙后还包括在8090的温度条件下保温2h3h的步 骤。 0018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 在于提供一种浓香型乌龙茶, 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生产工 艺生产而成。 0019 本发明的优点是: 0020 1.本发明采用脉冲摇青, 改变了传统的摇青方式, 这种方法顺应大规模工业化生 产方式的趋势, 有利于控制茶叶摇青过程的参数。

12、, 便于机械化操作, 减少传统摇青过程中人 工因素产生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并且采用脉冲摇青的方式能够短时、 精准地作用于乌龙 茶叶, 提高了乌龙茶叶中茶多酚酶的氧化过程, 有效降低乌龙茶叶的苦味、 涩味, 提高了乌 龙茶叶的香气; 0021 2.本发明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进行养青处理, 是对摇青过程的延续, 由于乌龙 茶叶的发酵过程中产生的CO2的浓度直接影响了乌龙茶发酵过程的充分性, 直接影响乌龙 茶叶的香味或者苦涩味的产生, 采用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 能够方便、 直观地掌握茶叶 的发酵程度, 非常有利于所制乌龙茶叶品质的保证和生产工艺的便捷性; 0022 3.本发明采用。

13、分阶段温控碳焙, 有利于充分利用碳焙的温度和时间, 影响乌龙茶 叶中香气的变化, 通过先短时高温碳焙使乌龙茶叶产生浓郁的焦香和米香, 再通过长时稍 低温度对乌龙茶叶进行碳焙, 保证乌龙茶叶充分、 有效地产生持久的香气, 最后通过再次短 时高温碳焙的方式, 降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 提高乌龙茶叶香气的持久性和乌龙茶叶的贮 存时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 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0024 实施例1 0025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0026 包括以下工序: 0027 鲜叶: 挑选采摘新鲜的一芽三叶的大红袍。 0028 晒青:。

14、 将采摘的新鲜茶叶, 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 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0029 摇青: 将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 在25的温度条件下, 调节电场强度为20kV/cm, 脉 说 明 书 2/4 页 4 CN 105831294 A 4 宽为30 s, 脉冲频率为5Hz, 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 进行脉冲处理5min。 0030 养青: 在温度为35的条件下, 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为0.007, 养青5h, 养青结 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2。 0031 炒青: 在72的温度条件下, 进行炒青处理20min。 0032 揉捻: 将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0min40min, 至叶片揉卷成条。

15、索状。 0033 炭焙: 在温度为125的条件下碳焙5min, 然后调节温度为105继续碳焙5.5h 8.5h, 接着调节温度为125焙烤3min, 即得碳焙好的、 含水量为6的乌龙茶叶。 0034 静置: 在8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2h。 0035 机焙: 在12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机焙30min。 0036 毛茶: 即得毛茶。 0037 实施例2 0038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0039 包括以下工序: 0040 鲜叶: 挑选采摘新鲜的一芽四叶的黄金桂。 0041 晒青: 将采摘的新鲜茶叶, 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 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0042 摇青: 将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 在45。

16、的温度条件下, 调节电场强度为38kV/cm, 脉 宽为40 s, 脉冲频率为30Hz, 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 进行脉冲处理15min。 0043 养青: 在温度为55的条件下, 控制CO2浓度/O2浓度比率为0.019, 养青8h, 养青结 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8。 0044 炒青: 在76的温度条件下, 进行炒青处理40min。 0045 揉捻: 将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40min, 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0046 炭焙: 在温度为130的条件下碳焙10min, 然后调节温度为110继续碳焙8.5h, 接着调节温度为130焙烤8min, 即得碳焙好的、 含水量为10的乌龙茶叶。 00。

17、47 静置: 在90的温度条件下静置3h。 0048 机焙: 在130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机焙60min。 0049 毛茶: 即得毛茶。 0050 实施例3 0051 一种浓香型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0052 包括以下工序: 0053 鲜叶: 挑选采摘新鲜的一芽三叶的铁观音。 0054 晒青: 将采摘的新鲜茶叶, 均匀地摊放在萎凋槽上, 常温下自然萎凋20小时。 0055 摇青: 将茶叶放入脉冲电场中, 在35的温度条件下, 调节电场强度为29kV/cm, 脉 宽为35 s, 脉冲频率为18Hz, 采用锯齿波脉冲波形, 进行脉冲处理10min。 0056 养青: 在温度为45的条件下, 控制CO2浓度。

18、/O2浓度比率为0.013, 青6.5h, 养青结 束后乌龙茶叶的含水量15。 0057 炒青: 在74的温度条件下, 进行炒青处理30min。 0058 揉捻: 将茶叶盛进专用工具内手工揉捻35min, 至叶片揉卷成条索状。 0059 炭焙: 在温度为127的条件下碳焙7.5min, 然后调节温度为107继续碳焙7h, 接 着调节温度为127焙烤5.5min, 即得碳焙好的、 含水量为8的乌龙茶叶。 说 明 书 3/4 页 5 CN 105831294 A 5 0060 静置: 在85的温度条件下静置2.5h。 0061 机焙: 在12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机焙45min。 0062 毛茶: 即得毛茶。 0063 实验例 0064 选择30名经过专业培训的感官评价人员, 对实施例13所制的浓香型乌龙茶, 与 普通市售乌龙茶进行感官品质指标审评, 审评标准见表1所示, 审评结果见表2所示。 0065 表1感官评价标准 0066 0067 表2感官评价结果 0068 0069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来说, 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4/4 页 6 CN 105831294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