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0760770.0 (22)申请日 2015.11.10 A01G 13/00(2006.01) (71)申请人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地址 210014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钟灵街 50 号 (72)发明人 刘邮洲 刘永锋 乔俊卿 梁雪杰 (74)专利代理机构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代理人 杨文晰 孙忠浩 (54) 发明名称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防治 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 步骤如下 : 播种时, 将枯草。
2、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与 育苗基质按质量比 1:10-100 混合后播种 ; 定植 时, 在定植沟或穴中均匀撒施 PTS-394 可湿性粉 剂 ; 定植后 10-15 天, 再用 PTS-394 可湿性粉剂稀 释后灌根, 用以防治作物土传病害 ; 本发明打破 现有生物药剂田间使用混乱的现状, 针对枯草芽 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构建田间高效使用 技术, 达到既稳定高效防治作物土传病害, 又能防 止药害, 降低用药成本, 改善生态环境。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8页 CN 1053092。
3、45 A 2016.02.10 CN 105309245 A 1/1 页 2 1.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 其特征在 于, 具体步骤如下 : A) 播种时, 将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与育苗基质按质量比1:10-100混合后 播种 ; B) 定植时, 在定植沟或穴中均匀撒施 PTS-394 可湿性粉剂, 4-6 克 / 棵 ; C)定植后 10-15 天,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用水按 1:100-1000 的质量比稀释后灌根, 500ml/ 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
4、 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物土传病害是指 : 茄果类蔬菜青枯病、 枯萎病、 辣椒立枯病、 草莓根 腐病。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5309245 A 2 1/8 页 3 利用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 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生防菌剂田间使用技术, 特别是一种利用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 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设施蔬菜在我国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有着重要的地位, 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 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江苏省近几年设施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 400 万亩左右, 占蔬菜种植总面积的 20。然而高产、。
5、 连作的设施蔬菜种植布局同时也为各种病害提供了 充裕的营养和繁殖条件, 近年来由设施蔬菜土传病害 ( 茄果类蔬菜青枯病、 枯萎病、 辣椒立 枯病、 草莓根腐病等 ) 频繁暴发, 严重威胁设施蔬菜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0003 土传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施蔬菜连续耕作导致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结构被 破坏, 土著有益菌大幅度减少, 土壤中病原菌菌量逐年增加, 进而导致土壤养分比例和数量 严重失调 ( 杨秀荣等 ,2008)。目前, 生产上防治设施蔬菜土传病害主要依靠化学农药, 但 防治效果一直不理想, 土传病害发生依然严重, 同时化学防治易造成设施生态环境污染, 增 加蔬菜农产品有毒化学物质的残留, 。
6、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近年来使用生物防治技 术控制土传病害, 达到生态修复的策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科研人员的关注, 并初见成效。 Janvier 等 (2007 年 ) 研究表明,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群落分布和抑制病原菌能力呈正相 关 ; 随着土壤中有益菌密度的增加,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的繁 殖受到抑制, 病害发生率明显下降 ; Pankhurst 等 (2008 年 ) 发现根际土壤中若存在大量有 益细菌和真菌, 对小麦纹枯菌(Rhizoctonia solani)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吴凤芝(2009年) 等研究发现, 提高土壤微生物。
7、群落的多样性可降低黄瓜角斑病、 白粉病、 霜霉病和枯萎病的 病情指数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 提高黄瓜产量。 0004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006 年以来开展设施环境中重要土传病害病 原菌的种类、 生物学特性和发病规律的研究, 以几种重要土传病害 ( 茄果类蔬菜青枯病、 枯 萎病、 辣椒立枯病、 草莓根腐病等)为靶标, 建立生防菌资源库, 获得一株高效生防菌-枯草 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PTS-394( 中国专利 201110339098.X), 并制备相应的生防 菌剂, 同时在此基础上, 研制开发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优化其发酵工艺 。
8、( 中 国专利 201310081080.3) ; 目前该菌株已于 2013 年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 普通微生物中心 (CGMCC), 保藏编号为 CGMCC No.8085。该菌株在实验室, 对枯萎病和青枯 病等多种病原菌均表现出较好的防治作用, 但是近年来在田间推广应用时, 农户往往各自 凭经验使用 PTS-394 可湿性粉剂, 用药时期、 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混乱, 没有统一标准, 多 数情况下只在定植时灌根或拌土或喷雾处理, 播种时和定植后一般不用药, 亩用药量 10-40 公斤均有, 造成各地田间土传病害防治效果不稳定 (40-85 ), 甚至还发生苗期药害。目 前, 如。
9、何田间高效使用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已成为制约该菌剂推广应用的重 要因素。 说 明 书 CN 105309245 A 3 2/8 页 4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目前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缺乏实际可行的田间高效使用技术 ( 用药时期、 用药方式和用药剂量 ), 造成其田间防治土传病害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提供一种利用枯草芽 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防治作物土传病害的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 0006 A)播种前, 将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与育苗基质按质量比1:10-100混 合后, 再按照常规方法进行播种 ; 0007 B) 定植前, 在定。
10、植沟或穴中均匀撒施 PTS-394 可湿性粉剂, 4-6 克 / 棵 ; 0008 C) 定植后 10-15 天,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用水按 1:100-1000 的质量比稀释后灌 根, 500ml/ 棵 ; 0009 本发明所述可湿性粉剂为 200 亿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0010 本发明所述的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使用技术可用于防治茄果类蔬菜青枯病、 枯萎病、 辣椒立枯病、 草莓根腐病等多种作物土传病害。 0011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 在作物播种至收获期间, 构建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 粉剂防治多种作物土传病害田间高效使用技术, 达到。
11、利用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稳定高效 防治作物土传病害 ; 减少化学药剂用药量、 降低用药成本 ; 同时改善生态环境、 减少化学药 剂在农产品中残留量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实施例 1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活菌量检测 0013 制备方法采用中国专利201110339098.X说明书实施例4所公开的方法, 即按照下 列重量百分比备料 : 枯草芽孢杆菌PTS-394活菌原粉 : 40; NNO(亚甲基二萘磺酸钠) : 7; 聚乙二醇 : 3 ;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 5 ; 轻质碳酸钙 : 45 ; 0014 制备过程 : 将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活菌原。
12、粉等按上述比例置于混合器中, 混合 均匀后, 经气流粉碎机粉碎至 325 目过筛, 包装, 即成 200 亿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 粉剂。 0015 将成品置于常温下、 阴凉处保藏, 分别于当天、 6个月、 12个月、 18个月和24个月后 采用平板稀释法, 检测可湿性粉剂中活菌含量。每次取样 5 份, 每稀释处理重复 3 皿 ; 检测 结果如表 1 所示 : 0016 表 1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产品活菌量检测 0017 104cfu/g106cfu/g108cfu/g109cfu/g1010cfu/g 0018 当天多多250312 6 个月多多24929。
13、2 12 个月多多213282 说 明 书 CN 105309245 A 4 3/8 页 5 18 个月多多181192 24 个月多多127131 0019 由表1可见, 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1年贮藏期内菌落数变化不大,但 超过 1 年, 菌落数开始缓慢减少 ; 两年后菌落数下降为 1.31010cfu/g ; 这一表明 : 枯草芽 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保质期可长达两年,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检定所对生物农 药 “贮存稳定性及温度、 贮存条件对产品生物活性的影响” (http:/www.chinapesticide. 农业部第 10 号令第四章 : 特殊新农。
14、药登记 ( 微生物农药 )。 0020 实施例 2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治设施番茄青枯病试验 0021 试验时间 : 2010-2012, 两次重复。 0022 试验地点 :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沙河镇设施番茄大棚内进行。 0023 试验品种 : 当地主栽品种, 京番一号。 0024 试验药剂 : 实施例 1 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 对照药剂为 50多菌灵, 购自 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0025 育苗基质 : 蔬菜育苗基质 ( 连云港恒奥达肥料科技有限公司 )。 0026 试验方法 : 选取番茄青枯病自然发病较重的 4 个温室大棚为试验大棚, 试。
15、验用苗 按常规操作, 经穴盘育苗和定植两个阶段。播种时将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和 育苗基质分别按 1:5、 1:10、 1:50、 1:100 和 1:200 的五个不同质量比进行混合, 同时设清水 对照, 常规穴盘落种 ; 穴盘规格 10x5 孔, 0.8 厚度, 底径 3.2x1.7 ; 落种后 40 天调查出苗率、 苗长和苗鲜重。 0027 定植时在定植沟中分别按照 2 克 / 棵苗、 4 克 / 棵苗、 6 克 / 棵苗、 8 克 / 棵苗和 10 克 / 棵苗五个不同用量撒施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然后再移栽番茄苗 ; 定 植后 10-15 天,。
16、 分别按照质量比 1:50、 1:100、 1:1000、 1:2000 四个比例用水稀释枯草芽孢 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 每棵苗灌根 500 毫升 ; 每个处理小区约 400 棵苗, 重复 2 次, 处理小区随机分布 ; 同时设立清水对照 ; 当对照小区番茄苗发病时调查各处理的发病 情况, 计算防效。 0028 发病率调查小区发病株数 / 调查总株数 x100 ; 0029 防效 ( 处理小区的发病率 - 对照小区的发病率 )/ 对照小区的发病率 ; 0030 试验结果见表 2 和表 3 : 0031 表2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和育苗基质不同比例混合后番茄苗。
17、的出苗 率和生长 0032 影响 0033 处理种子数出苗数出苗率苗长 (cm)苗鲜重 (g) 1:51057167.62b18.6b3.9b 1:101059085.71a26.8a5.0a 说 明 书 CN 105309245 A 5 4/8 页 6 1:501059590.48a27.5a5.4a 1:1001059489.52a25.1a5.1a 1:2001059590.48a20.4ab3.9b 清水对照 1059590.48a20.5ab3.8b 0034 注 : 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明呈显著性差异。 0035 表3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定植及定植后不同施用量对番茄。
18、青枯病的 防治 0036 效果 0037 处理1:501:1001:10001:2000 2 克 / 棵苗 66.07b60.53b42.22b21.72b 4 克 / 棵苗 85.57a85.21a79.53a67.08a 6 克 / 棵苗 87.95a87.34a81.59a71.44a 8 克 / 棵苗 88.19a87.95a81.93a72.14a 10 克 / 棵苗 87.99a87.20a80.05a69.27a 0038 注 : 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明呈显著性差异。 0039 由表 2 可见,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和育苗基质进行混合时, 1:5 比例 的处理。
19、有药害, 出苗率仅为 67.62, 与清水对照处理相比呈显著性差异。1:200 比例的处 理出苗率、 苗长和苗鲜重均与清水对照处理相当 ; 1:10、 1:50 和 1:100 的 3 个处理出苗率在 85.71-90.48, 也与清水对照处理相当, 但是苗长和苗鲜重均呈显著性增长, 表明枯草芽 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和育苗基质进行混合时 1:10、 1:50 和 1:100 比例对番茄植株具 有显著的促生作用。 0040 表 3 的结果表明 : 定植时以 2 克 / 棵苗的用量撒施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 粉剂, 防治番茄青枯病的效果较低, 仅为 21.72-66.0。
20、7。施用量 8-10 克 / 棵苗的处理与 4-6 克 / 棵苗的处理相比防效增加不显著, 考虑生产者用药成本负担, 优选 4-6 克 / 棵苗的 用量 ; 定植后 10-15 天, 1:50-1:1000 的三个比例用水稀释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 剂进行灌根, 防治青枯病效果显著 ; 而以 1:2000 比例稀释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 剂进行灌根, 防效下降很多。考虑生产者用药成本负担, 优选使用 1:100-1000 的比例稀释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后灌根。 0041 因此 : A、 播种前, 将实施例1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
21、湿性粉剂与育苗基质 按照 1:10-100 的比例均匀混合 ; 0042 B、 定植前在起好的定植沟或穴中按照 4-6 克 / 棵苗的比例均匀撒施枯草芽孢杆 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本实施例中定植密度为 3000 棵 / 亩, 因此定植时枯草芽孢杆菌 说 明 书 CN 105309245 A 6 5/8 页 7 PTS-394 可湿性粉剂每亩用量 12-18 公斤 ; 0043 C、 定植后 10-15 天, 按照 1:100-1000 的比例用水稀释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 性粉剂进行灌根, 每棵苗灌根 500 毫升。 0044 实施例3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
22、剂田间防治设施辣椒青枯病和番茄枯萎 病试验 0045 试验时间 : 2012-2015 三年试验 ; 0046 试验地点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华冲镇设施辣椒、 番茄大棚内进行 ; 0047 试验品种 : 当地主栽品种, 苏椒 17 号和京番一号 ; 0048 试验药剂 : 实施例 1 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 对照药剂为 50 多菌灵, 购自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0049 育苗基质 : 播种育苗有机基质 ( 镇江培蕾基质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0050 试验方法 : 选取辣椒青枯病和番茄枯萎病自然发病较重的 2 个温室大棚为试验大 棚, 试验用苗按常规操作, 。
23、经穴盘育苗和定植两个阶段。播种时将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 湿性粉剂和育苗基质按 1:50 的比例进行混合, 常规落种 ; 定植时在定植沟中按照 6g/ 棵的 用量撒施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后, 再移栽辣椒或番茄苗 ; 定植后隔15天, 按照 1:100 的比例用水稀释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 每棵苗灌根 500 毫升 ; 每个处理小区约 400 棵苗, 重复 2 次, 处理小区随机分布 ; 对比药剂 50多菌灵使用方法相 同, 按产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 ; 同时设立清水对照组。 0051 对照小区辣椒或番茄苗发病时调查发病情况, 计算防效, 0。
24、052 发病率调查小区发病株数 / 调查总株数 x100 ; 0053 防效 ( 处理小区的发病率 - 对照小区的发病率 )/ 对照小区的发病率 ; 0054 试验结果如表 4 所示 : 0055 表4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田间对辣椒青枯病和番茄枯萎病的防效测 定 0056 0057 0058 注 : 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明呈显著性差异。 0059 由表 4 可见, 对照病田中辣椒青枯病和番茄枯萎病的发病率高, 分别为 62.13和 54.08。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使用技术对辣椒青枯病和番茄枯萎病田 间防效分别为81.81和85.98, 而化学药剂多菌灵的。
25、防效分别为21.68和48.72, 枯 说 明 书 CN 105309245 A 7 6/8 页 8 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使用技术的防效明显高于常规化学药剂多菌灵。 0060 试验结果表明 :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使用技术能有效防治辣椒 青枯病和番茄枯萎病。 0061 实施例4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田间对辣椒立枯病苗期防效测定试验 0062 试验时间 : 2013 年 1 月 ; 0063 试验地点 :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黄码镇进行 ; 0064 试验品种 : 当地主栽品种, 苏椒 15 号 ; 0065 试验药剂 : 实施例 1 获。
26、得的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 对照药剂为 50 百菌清, 购自江苏百灵农化有限公司 ; 0066 育苗基质 : 长农有机基质, 购自淮安市清浦区长农有机基质肥厂 ; 0067 试验方法 : 试验用苗按常规操作, 播种时将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和 育苗基质分别按质量比1:1、 1:10、 1:100和1:200的比例进行混合 ; 同时设立对照药剂组和 清水对照组 ; 药剂组使用 50百菌清, 使用方法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按产品说明书推荐 剂量与基质混合。 0068 常规穴盘落种, 穴盘规格96孔, 0.6厚度, 底径4.8x2.1 ; 落种后4。
27、0天调查发病率, 计算防效 ; 0069 发病率发病株数 / 调查总株数 x100 ; 0070 防效 ( 处理发病率 - 对照发病率 )/ 对照发病率 ; 0071 试验结果见表 5 : 0072 表 5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对苗期辣椒立枯病防效测定结果 0073 0074 0075 注 : 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明呈显著性差异。 0076 由表 5 可见, PTS-394 可湿性粉剂与基质 1:1 混合对植株有药害, 虽然辣椒立枯 病发病率很低, 但是植株受药害影响, 生长停滞, 失去价值 ; PTS-394 可湿性粉剂与基质 说 明 书 CN 105309245 A。
28、 8 7/8 页 9 1:200 混合处理对辣椒立枯病的防效与对照药剂百菌清相当 ; PTS-394 可湿性粉剂与基质 1:10-1:100 混合, 对辣椒立枯病的防效为 74.70-85.30, 明显高于对照化学药剂百菌清 的防效 (54.66 ) ; 试验结果表明 : PTS-394 可湿性粉剂与基质按质量比 1:10-100 混合处 理能有效防治苗期辣椒立枯病。 0077 实施例 5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防治草莓根腐病的效果试验 0078 试验时间 :2015 年 8 月 ; 0079 试验地点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溧水植物基地 ; 0080 试验品种 : 红颊,。
29、 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直接提供草莓苗 ; 0081 试验药剂 : 实施例 1 获得的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 对照药剂为 10 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购自先正达股份有限公司, 是生产上防治根腐病的常见化学药剂。 0082 试验方法 : 定植时在定植沟中分别按照 4g/ 棵和 6g/ 棵的用量撒施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移栽草莓苗 ; 定植后隔 15-20 天, 再分别按照 1:100 和 1:500 的两个 比例用水稀释枯草芽孢杆菌PTS-394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 每棵苗灌根500毫升 ; 同时设立 对照药剂和清水对照 ; 对照药剂为 10苯。
30、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使用方法同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按产品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 ; 每个处理小区约 300 棵苗, 重复 2 次, 处 理小区随机分布 ; 对照小区辣椒或番茄苗发病时调查发病情况, 计算防效 : 0083 发病率调查小区发病株数 / 调查总株数 x100 ; 0084 防效 ( 处理小区的发病率 - 对照小区的发病率 )/ 对照小区的发病率 ; 0085 试验结果见表 6 : 0086 表 6 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对草莓根腐病的田间防效测定结果 0087 0088 0089 注 : 同一列不同小写字母表明呈显著性差异。 0090 由表 6 可见, 定植时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 4-6g/ 棵、 定植后 1:100 的 比例灌根处理对草莓根腐病的防效为 73.21-79.88, 明显高于化学药剂 10苯醚甲环唑 水分散粒剂的防效。定植后 1:500 的比例灌根处理, 防效下降为 67.33-76.39, 仍与对照 说 明 书 CN 105309245 A 9 8/8 页 10 化学药剂呈显著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 : 构建的枯草芽孢杆菌 PTS-394 可湿性粉剂田间使 用技术可有效防治草莓根腐病。 说 明 书 CN 105309245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