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翻掀式蒸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翻掀式蒸盘.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159271.6 (22)申请日 2016.03.02 (30)优先权数据 104130948 2015.09.18 TW (73)专利权人 天成元有限公司 地址 中国台湾高雄市左营区文康路129巷 40号3楼 (72)发明人 邱家正 (74)专利代理机构 佛山市顺德区荣粤专利代理 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9 代理人 王玉梅 (51)Int.Cl. A47J 36/2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可翻掀式蒸。
2、盘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翻掀式蒸盘, 用以解 决目前蒸盘使用便利性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 的可翻掀式蒸盘包含: 一框座, 该框座设有一连 通口; 及一遮盖, 该遮盖枢设于该框座中, 以由该 遮盖遮蔽该连通口或使该连通口裸露, 该遮盖具 有数个蒸气孔。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7页 CN 205682975 U 2016.11.16 CN 205682975 U 1.一种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框座, 该框座设有一连通口; 及 一遮盖, 该遮盖枢设于该框座中, 该遮盖具有数个蒸气孔; 该框座具有一底盘及一环墙, 该环墙连接该底盘的周缘, 该底盘具有一上表面及一。
3、下 表面, 该底盘与该环墙共同圈围形成一容室, 该底盘的上表面位于该容室中, 该连通口贯穿 该底盘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所述该框座设有一第一枢接部, 该遮盖设有一第二枢接部, 该遮盖由该第二枢接部枢 接于该框座的第一枢接部, 该遮盖分为数个板片, 该数个板片连接该第二枢接部以被分别 翻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连通口的最大口径大于该 底盘最大宽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遮盖的环周缘凸设有数个 辅助支撑部, 该数个辅助支撑部抵接该框座的底盘的上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第。
4、二枢接部包含数个串接 部及一枢轴, 该数个串接部分别连接该数个板片的端缘, 该枢轴贯穿该数个串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第一枢接部为二个定位 槽, 该二个定位槽设于该连通口的外周, 该枢轴由其中一端勾扣结合该二个定位槽之其一, 该枢轴的另一端穿伸于该二个定位槽之另一者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连通口呈对称形状并具有 一对称中心线, 该枢轴的二端分别连接于该对称中心线的二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连通口呈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
5、所述可翻掀式蒸盘另设 有一拨片, 该拨片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 该拨片的第一端结合于该遮盖, 该拨片的第二 端位于该容室外。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拨片设有一卡掣部, 该卡 掣部位于该拨片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该拨片由该卡掣部勾扣于该框座的环墙顶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环墙具有一内表面及一 外表面, 该环墙的内表面位于该容室中, 该环墙顶缘处的内表面设有一凹槽, 该卡掣部位于 该容室中的部位容设在该凹槽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环墙的外表面设有一定 位凸缘。 12.。
6、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该拨片设有一架物部, 该 架物部位于该卡掣部与该拨片的第二端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翻掀式蒸盘,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翻掀式蒸盘另设有一拨 片, 该拨片设有一卡掣部, 该卡掣部位于该拨片的二端之间, 该拨片由该卡掣部勾扣于该框 座的环墙顶缘; 该框座设有一第一枢接部, 该遮盖设有一第二枢接部, 该遮盖由该第二枢接 部枢接于该框座的第一枢接部, 该遮盖的第二枢接部至该拨片的卡掣部具有一第一间距, 该遮盖的第二枢接部至该框座的环墙与底盘连接处具有一第二间距, 该框座的环墙具有一 高度, 该第一间距的平方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间距的平方与。
7、该高度的平方和。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682975 U 2 可翻掀式蒸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理用具, 尤其是一种可架设在锅具上以蒸煮食材的可翻掀 式蒸盘。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来, 全球掀起一阵吃养生料理的热潮, 主张减少对食材过度地料理与调味, 提 倡少油、 少盐的料理。 0003 由于高温油炸、 油煎或烘烤等对食材的过度料理, 常使食材中的营养成分受到高 温破坏, 甚至烧焦食材局部而产生致癌物, 且该些料理方式亦相当难以保留食材所流出的 精华。 因此, 已有业者推出一种创新的烹调方式, 直接在汤锅上架设蒸盘, 并将生鲜食材放 置于该蒸盘。
8、上, 在熬汤的同时, 利用汤锅中不断产生的水蒸气将该蒸盘上的食材蒸熟, 而食 材所流出的精华亦可直接滴入汤锅中熬煮; 以最简易、 单纯的方式料理食材, 令食用者能现 蒸现吃, 以品尝出食材本身的鲜美滋味, 及享用营养丰富又美味的养生汤品。 此类的烹调方 式, 在中国、 港澳等地区称作 桑拿菜 , 而在韩国流行的 九层锅 也是类似概念的蒸煮料 理。 0004 惟, 使用现有的蒸盘架设于汤锅上时, 若想要舀汤、 加汤或在汤锅中加入欲熬煮的 食材等状况时, 都要把整个蒸盘连同摆放在蒸盘上的食材一并自汤锅上移开方可进行。 然 而, 在该蒸盘上放有食材的情况下, 该蒸盘的重量较重, 加上蒸盘与食材皆处于。
9、温热状态, 更使得搬移蒸盘的动作相当不易进行, 且易发生蒸盘倾斜以致食材滚落、 食材汤汁滴散至 桌面上、 烫伤等状况, 故使用的便利性及安全性仍有加以改善之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0005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翻掀式蒸盘, 可架设于汤锅上, 并依使用需求翻掀起局部, 即可露出与汤锅内部相连通的大开口, 故使用时不须移开整个蒸盘, 可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及安全性。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7 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式蒸盘, 包含: 一框座, 该框座设有一连通口; 及一遮盖, 该遮 盖枢设于该框座中, 该遮盖具有数个蒸气孔。 0008 所述该框座具有一底盘及一环墙, 该环墙连接该底。
10、盘的周缘, 该底盘具有一上表 面及一下表面, 该底盘与该环墙共同圈围形成一容室, 该底盘的上 表面位于该容室中, 该 连通口贯穿该底盘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0009 所述该连通口的最大口径可以大于该底盘最大宽度的一半。 0010 所述该遮盖的环周缘可以凸设有数个辅助支撑部, 该数个辅助支撑部抵接该框座 的底盘的上表面。 0011 所述该框座可以设有一第一枢接部, 该遮盖设有一第二枢接部, 该遮盖由该第二 枢接部枢接于该框座的第一枢接部, 该遮盖可以分为数个板片, 该数个板片连接该第二枢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205682975 U 3 接部以被分别翻掀。 0012 所述该第二枢接部包。
11、含数个串接部及一枢轴, 该数个串接部分别连接该数个板片 的端缘, 该枢轴贯穿该数个串接部。 0013 所述该第一枢接部可以为二个定位槽, 该二个定位槽设于该连通口的外周, 该枢 轴由其中一端勾扣结合该二个定位槽之其一, 该枢轴的另一端穿伸于该二个定位槽之另一 者中。 0014 所述该连通口可呈对称形状并具有一对称中心线, 该枢轴的二端分别连接于该对 称中心线的二端。 又, 该连通口较佳呈圆形。 0015 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式蒸盘, 可以另设有一拨片, 该拨片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 端, 该拨片的第一端结合于该遮盖, 该拨片的第二端位于该容室外。 0016 所述该拨片可以设有一卡掣部, 该卡掣部位。
12、于该拨片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之间, 该 拨片由该卡掣部勾扣于该框座的环墙顶缘。 0017 所述该环墙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 该环墙的内表面位于该容室中, 该环墙顶 缘处的内表面可以设有一凹槽, 该卡掣部位于该容室中的部位容设在该凹槽中。 又, 该环墙 的外表面可以设有一定位凸缘。 0018 所述该拨片可以设有一架物部, 该架物部位于该卡掣部与该拨片的第二端之间。 0019 所述该遮盖的第二枢接部至该拨片的卡掣部具有一第一间距, 该遮盖的第二枢接 部至该框座的环墙与底盘连接处具有一第二间距, 该框座的环墙具有一高度, 该第一间距 的平方可以大于或等于该第二间距的平方与该高度的平方和。 0020 本。
13、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 据此, 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式蒸盘可架设于汤锅上, 并依使用需求选择是否翻掀 遮盖, 达到提升使用便利性及安全性等功效。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搭配汤锅与锅盖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搭配汤锅与锅盖的组合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遮盖被翻掀后的组合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蒸煮食材的实施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供夹取蒸煮食材时的实施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翻。
14、掀起遮盖以供舀汤的实施示意图。 0029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搭配蒸笼蒸煮食材时的实施示意图。 0030 附图说明: 0031 1为框座; 1a为底盘; 1b为环墙; 11为连通口; 12为第一枢接部; 12a、 12b为定位槽; 13为蒸气孔; 14为定位凸缘; 15为凹槽; 2为遮盖 2a、 2b为板片; 21为第二枢接部; 211为串接 部; 212为枢轴; 22为蒸气孔; 23为辅助支撑部; 3为拨片 3a为第一端; 3b为第二端; 31为卡掣 部; 32为架物部; B为汤锅; C为锅盖; d1为第一间距; d2为第二间距; h为高度; H为热源; L为对 称中心线; M为蒸笼; 。
15、S为容室。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205682975 U 4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让本实用新型之上述及其他目的、 特征及优点能更明显易懂, 下文特举本实用 新型之较佳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 作详细说明如下。 0033 请参照第1、 2图, 其系本实用新型可翻掀式蒸盘的一实施例, 该可翻掀式蒸盘大致 上包含一框座1及一遮盖2, 该框座1可架设固定在一汤锅B中的默认位置, 该遮盖2枢设于该 框座1中, 一锅盖C设于该汤锅B的顶部。 0034 该框座1设有一连通口11, 以由该遮盖2遮蔽该连通口11或使该连通口11裸露。 在 本实施例中, 可选择在该框座1设一第一枢接部12, 。
16、该遮盖2则设有一第二枢接部21, 该遮盖 2由该第二枢接部21枢接于该框座1的第一枢接部12, 使该遮盖2可翻掀地枢设于该框座1 中。 据此, 该遮盖2未被翻掀时, 该遮盖2可遮盖该框座1的连通口11; 而该遮盖2被翻掀后, 该 框座1的连通口11即可裸露, 以便使用者从该可翻掀式蒸盘的上端通过该连通口11向该汤 锅B中取出或加入液体或固体。 0035 详言之, 该框座1可具有一底盘1a及一环墙1b, 该环墙1b连接该底盘1a的周缘, 该 底盘1a与该环墙1b共同圈围形成一容室S, 该环墙1b的高度可依设计需求改变, 以改变该容 室S的容积。 该底盘1a具有一上表面及一下表面, 该底盘1a的上。
17、表面位于该容室S中, 该底盘 1a的下表面则朝向该汤锅B, 该连通口11贯穿该底盘1a的上表面与下表面。 0036 在本实施例中, 该连通口11的最大口径大于该底盘1a最大宽度的一半, 以提升向 该汤锅B中取出或加入物质时的操作便利性。 该连通口11在该底盘1a上的设置位置及形状 均不限, 例如可设为圆形、 椭圆形、 菱形等几何形状, 或是动物、 植物、 知名地标等轮廓外形; 其中该连通口11较佳呈对称形状并具有一对称中心线L。 又, 该连通口11较佳设为圆形, 且 可选择使该连通口11的中心概与该底盘1a的中心相对位, 以最有效利用该底盘1a的空间。 0037 该框座1的第一枢接部12亦可选。
18、择设于该底盘1a, 该第一枢接部12可以为各种枢 接结构, 不以本实用新型图式所揭露的型态为限; 例如但不限制地, 本实施例选择将该第一 枢接部12设为二个定位槽12a、 12b, 该二个定位槽12a、 12b可以呈径向相对地设于该连通口 11的外周。 又, 该底盘1a可另设有数个蒸气孔13, 各该蒸气孔13贯穿该底盘1a的上表面与下 表面, 该数个蒸气孔13分布于该连通口11以外的位置。 0038 该框座1的环墙1b具有一内表面及一外表面, 该环墙1b的内表面位于该容室S中; 请配合参照第3图, 该框座1可选择在该环墙1b的外表面设一定位凸缘14, 使该可翻掀式蒸 盘可藉由该框座1的定位凸缘。
19、14抵接定位在该汤锅B的顶部, 使该框座1的底盘1a能接收来 自该汤锅B中的蒸气, 且不会被该汤锅B中的液体浸泡到。 0039 值得一提的是, 使该可翻掀式蒸盘能抵接定位在该汤锅B中的定位结构也可选择 设于该汤锅B的内环周面, 此为本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可以理解。 惟, 如本实施图式所示, 选择将该定位结构设于可翻掀式蒸盘, 即可以依据不同汤锅B尺寸设置对应的规格的可翻 掀式蒸盘, 并不会影响到汤锅B本身, 故同一规格的可翻掀式蒸盘能适用于同尺寸下任意品 牌的汤锅B, 实用性较佳。 0040 请再参照第1、 2图, 该遮盖2的第二枢接部21可以设在该遮盖2的环周缘, 使整个该 遮盖2可相对于该。
20、框座1被翻掀。 或者, 也可以如本实施例图式所示, 使该遮盖2的型态大致 上对应于该框座1的连通口11, 并将该遮盖2分为数个板片, 及使该数个板片连接该第二枢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205682975 U 5 接部21, 令该数个板片可被分别翻掀, 以提升使用便利性; 本实施例兹举二个板片2a、 2b为 例进行以下说明: 0041 该第二枢接部21包含数个串接部211及一枢轴212, 该数个串接部211分别连接在 该二个板片2a、 2b相邻的端缘, 该枢轴212贯穿该数个串接部211, 该枢轴212的二端分别连 接定位至该框座1的二定位槽12a、 12b。 在 本实施例中, 可选。
21、择使该枢轴212由其中一端勾 扣结合该框座1的定位槽12a, 该枢轴212的另一端则穿伸于该定位槽12b中, 使该二个板片 2a、 2b可分别相对于该枢轴212枢转, 且可便于拆卸清洁。 0042 又, 当该框座1的连通口11设为对称形状时, 该二个板片2a、 2b也可设为对称形状, 并将该枢轴212的二端分别连接于该对称中心线的二端, 使该二个板片2a、 2b可被分别翻 掀, 且被翻掀时该连通口11可裸露出相近大小的面积, 故使用者可选择较为邻近的板片翻 掀即可, 操作便利性佳。 0043 该遮盖2具有数个蒸气孔22, 使该遮盖2盖覆于该框座1的连通口11时, 来自该汤锅 B中的蒸气仍可通过。
22、该数个蒸气孔22而蒸煮摆置于该遮盖2上的食材。 又, 该遮盖2的环周缘 还可凸设有数个辅助支撑部23, 该数个辅助支撑部23可以抵接该框座1的底盘的1a上表面, 并由该数个辅助支撑部23增加该遮盖2抵接该底盘1a的面积, 使该遮盖2能更加稳固地盖覆 于该框座1的连通口11。 0044 欲翻掀该遮盖2时, 可以使用工具勾拉该遮盖2的环周缘, 或是将筷子斜插入该遮 盖2上的其中一个蒸气孔22, 并施力将该遮盖2掀起。 或者, 较佳选择使该可翻掀式蒸盘另设 有至少一拨片3, 该拨片3连接该遮盖2, 以供使用者通过该拨片3轻松翻掀该遮盖2。 即, 当该 遮盖2为单一板片时, 该拨片3的数量亦可以为单一。
23、个; 而该遮盖2具有如本实施例图式所示 的数个板片时, 则可使各该板片均连接一个拨片3, 供使用者依据使用需求通过各该拨片3 轻松翻掀对应的板片。 0045 详言之, 该拨片3具有一第一端3a及一第二端3b, 该拨片3的第一端3a结合于该遮 盖2, 该拨片3的第二端3b可选择设于该容室S外, 以便使用者握持, 提升操控该拨片3时的便 利性。 0046 该拨片3设有一卡掣部31, 该卡掣部31位于该拨片3的第一端3a与第二端3b之间, 该拨片3可以由该卡掣部31勾扣于该框座1的环墙1b顶缘。 其中,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 式蒸盘时, 若选择将该锅盖C盖合于该框座1的环墙1b顶缘, 则可另于该框。
24、座1的环墙1b顶缘 处的内表面设置对应于该拨片3数量的凹槽15, 以如第2、 3图所示, 供该拨片3将其卡掣部31 位于该容室S中的部位容设在对应的凹槽15中。 据此, 该拨片3由该卡掣部31勾扣于该框座1 的环墙1b顶缘时, 该卡掣部31并不会特别凸出于该框座1的环墙1b内表面, 故该锅盖C可维 持密合盖设于该框座1上。 又, 该拨片3还可设有一架物部32, 该架物部32位于该卡掣部31与 该拨片3的第二端3b之间。 0047 值得一提的是, 请参照第4图, 该遮盖2的第二枢接部21至该拨片3的卡掣部31具有 一第一间距d1; 该遮盖2的第二枢接部21至该框座1的环墙1b与底盘1a连接处具有。
25、一第二间 距d2; 该框座1的环墙1b具有一高度h。 本实施例还可选择使该第一间距d1的平方大于或等 于该第二间距d2的平方与该高度h的平方和。 据此, 当该遮盖2被掀起时, 该拨片3可以由其 卡掣部31附近的部位抵接该框座1的环墙1b顶缘, 不仅该遮盖2可维持倾斜而不会完全压在 食材上, 更可维持该拨片3的第二端3b始终位于该容室S外而不会沾染到该容室S中的食材。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205682975 U 6 故, 使用者利用该拨片3翻掀该遮盖2时, 该拨片3可维持清洁, 避免使用者碰触时把手弄脏, 同时也可避免食材被该拨片3间接污染。 0048 请参照第5图, 据由前述结构。
26、, 使用时, 可以在该汤锅B中添加汤底, 并将本实用新 型的可翻掀式蒸盘由该框座1的定位凸缘14抵接定位在该汤锅B的顶部, 维持该框座1的底 盘1a不被该汤锅B中的液体浸泡到。 另将欲蒸煮的食材置入该容室S中, 以铺设在该遮盖2 上。 续以一热源H对该汤锅B加热, 使该汤锅B中的液体升温至沸腾并产生水蒸气, 以蒸熟该 遮盖2上所铺设的食材, 且食材在蒸煮过程中所流出的汤液也能通过该遮盖2的蒸气孔22或 是该框座1的蒸气孔13而滴入该汤锅B中与汤底共同熬煮, 丝毫不浪费食材的精华, 且可以 使熬煮出来的汤更加美味。 在蒸煮食材的过程中, 该锅盖C较佳盖合在该框座1的环墙1b顶 缘, 藉以防止水蒸。
27、气大量外泄, 有助提升蒸熟食材的效率。 0049 请参照第6图, 当该遮盖2上所铺设的食材被蒸熟后, 使用者可将该锅盖C取下, 以 便向该容室S中夹取食材享用。 其中, 公筷或母匙等餐具还可放置或抵靠于该拨片3的架物 部32, 使用便利性极佳。 0050 请参照第7图, 在食用该遮盖2上食材的过程中, 使用者可以随时翻掀该遮盖2, 使 该框座1的连通口11裸露, 以便使用者将汤匙穿过该连通口11而向该汤锅B中舀取汤液饮 用, 或是补充高汤, 甚至是对该汤锅B中添加欲汆烫或熬煮的食材, 以复合桑拿菜与涮涮锅 等多重吃法。 0051 此外, 请参照第8图, 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式蒸盘还可搭配一习知的。
28、蒸笼M使用。 即, 可以将该蒸笼M架设于该汤锅B上, 另将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式蒸盘的遮盖2取下, 并架 设于该蒸笼M上; 据此, 该可翻掀式蒸盘可以加高该蒸笼M能蒸煮食材的空间, 使置放在该蒸 笼M中的食材能通过该可翻掀式蒸盘的框座1的连通口11而伸入其容室S中, 故即便是厚度 较高的食材, 也能完整地被置于蒸气环境中均匀蒸煮。 0052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可翻掀式蒸盘可架设于汤锅上, 并依使用需求选择是否 翻掀遮盖; 即, 当该遮盖被掀起时, 该可翻掀式蒸盘上可裸露出与汤锅内部相连通的大开 口, 以便舀汤、 加汤、 汆烫食材或对汤锅中加入欲熬煮的食材, 故使用时不须移开整个蒸盘, 可大。
29、幅提升使用便利性之外, 更能减少发生烫伤的状况, 亦有助提升使用安全性。 0053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揭示, 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 任 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之精神和范围之内, 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 修改仍属本实用新型所保护之技术范畴, 因此本实用新型之保护范围当视后附之申请专利 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205682975 U 7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7 页 8 CN 205682975 U 8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7 页 9 CN 205682975 U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7 页 10 CN 205682975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7 页 11 CN 205682975 U 11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5/7 页 12 CN 205682975 U 12 图7 说 明 书 附 图 6/7 页 13 CN 205682975 U 13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7/7 页 14 CN 205682975 U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