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583265.3 (22)申请日 2016.06.14 (73)专利权人 池州辰泰茶业有限公司 地址 247000 安徽省池州市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11号 (72)发明人 邓曜辰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代理人 金香云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包括机架、 箱体、 加热管、 风机、。
2、 温度传感器、 导热 铜板、 盛料筐、 过滤网、 控制器, 将原料放置于盛 料筐的过滤网上并手动平铺, 控制器控制加热管 工作对导热铜板加热, 由于盛料筐与导热铜板相 互接触, 从而对原料进行接触式加热, 同时, 风机 工作将冷风鼓入箱体, 冷风经加热管加热后, 先 后经过设置于导热铜板上的第一通风孔和设置 于盛料筐上的第二通风孔对原料进行烘干, 温度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热风温度, 从而控制加热管 的工作状态。 该装置结构简单, 通过接触式加热 和热风加热, 极大提高烘干效率, 且烘干均匀, 操 作简单快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205884604 U 2017.01.。
3、18 CN 205884604 U 1.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 箱体、 加热管、 风机、 温度传感器、 导 热铜板、 盛料筐、 过滤网、 控制器, 所述的箱体位于机架顶部, 所述的箱体与机架螺纹相连, 所述的加热管位于箱体内壁底部, 所述的加热管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风机位于箱体外 壁底部, 所述的风机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位于箱体外壁下端, 所述的温度传 感器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导热铜板位于箱体内壁且位于加热管顶部, 所述的导热铜板 与箱体螺纹相连且与加热管活动相连, 所述的盛料筐放置于导热铜板上端且位于箱体上 端, 所述的盛料筐与导热铜板活动相连且位。
4、于箱体卡扣相连, 所述的过滤网位于盛料筐内 壁底部, 所述的过滤网与盛料筐螺纹相连, 所述的控制器位于箱体外壁, 所述的控制器与箱 体螺纹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还设有保温板, 所述 的保温板位于箱体内壁, 所述的保温板与箱体螺纹相连。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铜板还设有若干第 一通风孔, 所述的第一通风孔贯穿导热铜板, 所述的第一通风孔均布于导热铜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料筐还设有若干第二 通风孔, 所述的第二通风孔位于盛料筐底部, 所述的第二通风孔贯穿盛料筐, 所述。
5、的第二通 风孔均布于盛料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盛料筐还设有拉手, 所述 的拉手位于盛料筐外壁上端左右两侧, 所述的拉手与盛料筐螺纹相连。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884604 U 2 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干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袋泡茶横跨茶饮料、 保健品、 药茶三大黄金行业, 既可品茗, 又能保健, 又可养生, 随着人们养生意识的增强, 在茶饮料市场迅速扩大之后, 以茶为原料, 传统中草药为主要成 分的保健茶已成为个大市场的新亮点, 为提高草药与茶叶。
6、的浸出效率, 厂家往往将草药与 茶叶磨碎, 并通过造粒机进行造粒成型, 再进行烘干处理, 现有烘干机多采用加热管远红外 间接烘干原料, 不仅烘干效率低, 而且烘干不均匀。 鉴于以上缺陷, 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茶叶 高效烘干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 提供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来解决远红 外间接烘干原料导致烘干效率低和烘干不均匀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包括机 架、 箱体、 加热管、 风机、 温度传感器、 导热铜板、 盛料筐、 过滤网、 控制器, 所述的箱体位于机 架顶部, 所述的箱体与机架螺。
7、纹相连, 所述的加热管位于箱体内壁底部, 所述的加热管与箱 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风机位于箱体外壁底部, 所述的风机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温度传感 器位于箱体外壁下端,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与箱体螺纹相连, 所述的导热铜板位于箱体内壁 且位于加热管顶部, 所述的导热铜板与箱体螺纹相连且与加热管活动相连, 所述的盛料筐 放置于导热铜板上端且位于箱体上端, 所述的盛料筐与导热铜板活动相连且位于箱体卡扣 相连, 所述的过滤网位于盛料筐内壁底部, 所述的过滤网与盛料筐螺纹相连, 所述的控制器 位于箱体外壁, 所述的控制器与箱体螺纹相连。 0005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0006 进一步的, 所述的。
8、箱体还设有保温板, 所述的保温板位于箱体内壁, 所述的保温板 与箱体螺纹相连。 0007 进一步的, 所述的导热铜板还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 所述的第一通风孔贯穿导热 铜板, 所述的第一通风孔均布于导热铜板。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的盛料筐还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 所述的第二通风孔位于盛料筐 底部, 所述的第二通风孔贯穿盛料筐, 所述的第二通风孔均布于盛料筐。 0009 进一步的, 所述的盛料筐还设有拉手, 所述的拉手位于盛料筐外壁上端左右两侧, 所述的拉手与盛料筐螺纹相连。 0010 与现有技术相比, 该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工作时, 将原料放置于盛料筐的过滤网上 并手动平铺, 控制器控制加热。
9、管工作对导热铜板加热, 由于盛料筐与导热铜板相互接触, 从 而对原料进行接触式加热, 同时, 风机工作将冷风鼓入箱体, 冷风经加热管加热后, 先后经 过设置于导热铜板上的第一通风孔和设置于盛料筐上的第二通风孔对原料进行烘干, 温度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5884604 U 3 传感器用于实时监测热风温度, 从而控制加热管的工作状态。 该装置结构简单, 通过接触式 加热和热风加热, 极大提高烘干效率, 且烘干均匀, 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0011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0012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导热铜板俯视图 0013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盛料筐俯视图 0014 机架 1。
10、 箱体 2 0015 加热管 3 风机 4 0016 温度传感器 5 导热铜板 6 0017 盛料筐 7 过滤网 8 0018 控制器 9 保温板 201 0019 第一通风孔 601 第二通风孔 701 0020 拉手 702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如图1、 图2、 图3所示, 一种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包括机架1、 箱体2、 加热管3、 风机4、 温度传感器5、 导热铜板6、 盛料筐7、 过滤网8、 控制器9, 所述的箱体2位于机架1顶部, 所述的 箱体2与机架1螺纹相连, 所述的加热管3位于箱体2内壁底部, 所述的加热管3与箱体2螺纹 相连, 所述的风机4位于箱体2外壁底部, 所述的风机。
11、4与箱体2螺纹相连,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 5位于箱体2外壁下端, 所述的温度传感器5与箱体2螺纹相连, 所述的导热铜板6位于箱体2 内壁且位于加热管3顶部, 所述的导热铜板6与箱体2螺纹相连且与加热管3活动相连, 所述 的盛料筐7放置于导热铜板6上端且位于箱体2上端, 所述的盛料筐7与导热铜板6活动相连 且位于箱体2卡扣相连, 所述的过滤网8位于盛料筐7内壁底部, 所述的过滤网8与盛料筐7螺 纹相连, 所述的控制器9位于箱体2外壁, 所述的控制器9与箱体2螺纹相连, 所述的箱体2还 设有保温板201, 所述的保温板201位于箱体2内壁, 所述的保温板201与箱体2螺纹相连, 所 述的导热铜板6还。
12、设有若干第一通风孔601, 所述的第一通风孔601贯穿导热铜板6, 所述的 第一通风孔601均布于导热铜板6, 所述的盛料筐7还设有若干第二通风孔701, 所述的第二 通风孔701位于盛料筐7底部, 所述的第二通风孔701贯穿盛料筐7, 所述的第二通风孔701均 布于盛料筐7, 所述的盛料筐7还设有拉手702, 所述的拉手702位于盛料筐7外壁上端左右两 侧, 所述的拉手702与盛料筐7螺纹相连, 该茶叶高效烘干装置, 工作时, 将原料放置于盛料 筐7的过滤网8上并手动平铺, 控制器9控制加热管3工作对导热铜板6加热, 由于盛料筐7与 导热铜板6相互接触, 从而对原料进行接触式加热, 同时, 。
13、风机4工作将冷风鼓入箱体2, 冷风 经加热管3加热后, 先后经过设置于导热铜板6上的第一通风孔601和设置于盛料筐7上的第 二通风孔701对原料进行烘干, 温度传感器5用于实时监测热风温度, 从而控制加热管3的工 作状态。 该装置结构简单, 通过接触式加热和热风加热, 极大提高烘干效率, 且烘干均匀, 操 作简单快捷。 0022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 发, 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 所做出的种种变换, 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5884604 U 4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205884604 U 5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205884604 U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