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中央控制的电信交换设备的电路装置,特别是PCM(脉冲编码调制)时分多路复用通信制-电话交换设备。其中设置了一个供联接接通用的中央连接组件和一个对连接组件进行控制并对必要的电路特性进行处理用的程控中央处理机均为双份的,以实现备用电路工作的可能性(备用-运行)。其中为大量分散联接组各装备-分连接组件,用于对外侧与中继线-和/或用户线相联接,并给大量分散联接组件各装置一个分散可编程序的控制设备,以从这些线路中接收电路特性,以对这些电路特性进行预处理和把这些电路特性进一步传送到中央处理机并发送电路特性到这些线路上。其中在联接组内的任何一个联接组内地任何一个分连接组件在其内侧通过两组以组的方式相互分开的联接导线组分别与两个并联设置的连接组件的一个连接组件的联接导线和另一个连接组件的联接导线相接通,其中为了实现对上述电路特性的处理,如传送程序-和接线软件,在以控制设备为一方和当时进行运行状态准备,也就是准备运行的处理机为另一方之间的数据交换。每个控制设备的联接数据是由处理机经过分配给它的连接组件到分散控制设备,以实现进行准备状态,也就是在它的控制之下,其中配有集中器处理机的集中器在安置在它们上面的电话局处与至少两个联接组的分连接组件相联,以实现通过联接组中的一个或另一个逐步展开建立联接过程。 在杂志“电信报导”第5卷(1982年)第4号(英文版本)第262页中已经公开了这样一类的电路装置。同一份杂志但是1981年德文版的书内,特别是第7、19和49页给出了与此有关的细节,在第19页给出描述了外部联接组的分连接组件(LTU)。在内部它们与两份中央连接组件相联(“连接网”),在外侧通过联接单元(LTU/DIU)与数字传送系统的模拟线路也就是模拟信道相联。在所说英文版本内描述了集中器,这些集中器设置在电话局处与至少两个联接组的分连接组件相联,每个建立联接的过程通过一个或者另外一个联接组逐步展开。从建立联接过程的整体上而言,临时可以使用两个联接组,在上述杂志所述的德语版本中的第8页描述了通过双份连接组件在进行准备状态下,始终接通两个控制信道,引入了数据联接。在这种公知的情况下,为了保险的原因,中央连接组件和中央处理机都是双份的。从这样的一类电话局的总体上考虑,双份配置的耗费并不是特别重要的,因为它仅涉及少量的备用部件。外部联接组和配属给它们的备用部件,例如分散的控制设备和分连接组件数量较大,而且涉及的范围也较广,因此,没有设两份,在中断一个联接组的情况下(例如,分连接组件,它的分散控制设备或它的电源)仅涉及联接用户线,集中器中断线及联接导线的总体中一个相对小的部分,而临时的运行中断也仅限一个联接组。在描述公知的接线设备时也已经指出了这一点。
在所谈及控制信道时,涉及前面所谈到的联接数据,这些联接数据不仅实现在联接组内相应拨号信息的处理及在中央处理机内的数据交换,而且还实现从中央处理机传送程序的连接软件到分散控制设备的数据交换。在以中央处理机为一方和与分散控制设备为另一方之间的数据交换是逐步展开的,这样使分散控制设备处在准备运行的状态下并且始终处在处理机的控制下。在所说杂志的德语版本的第25页上,详细地描述了为了起动接线运行状态,中央处理机是如何通过这些控制信道将程序和固定数据向分散控制设备加载的。对每个分散分控制设备都需要执行。这样的加载步骤这种加载步骤的执行不仅在接通的情况下(开始接线运行的状态下),而且在备用电路的状态下都是必要的。当两个并联连接组件中的一个和两个中央处理机中的一个工作时,这就是说由一个相应的中央连接组件配属的中央处理机不断地进行接线运行,而不是使用这个中央连接单元和这个中央处理机,而是用另一个中央连接组件和另外的一个中央处理机继续工作时,也要执行加载过程。
在出现干扰或故障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不能预见的情况下,使用备用电路是必要的。然而,经常出现的干扰和故障仅是整个接线装置的一部分,例如,仅是中央连接组件的一部分或是连接组件的特定功能部分,或出现在中央处理机或它们是个别出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这就是说在大部分情况下,有必要使用备用电路,相应的备用电路的措施可以产生短时间的延迟。这是因为同备用电路相联的上述谈到的包括大量数据的加载过程,每一分散控制设备都要执行加载过程这就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为这个加载过程必须完整地逐步执行完,在此之后接线运行才能开始或再次开始,备用电路的措施有时会造成过长的运行中断的不利的结果。
此外还存在这种运行情况,这时程序软件必须被修改,特别地在分散控制设备内的软件这就是说程序软件必须被更新。同样也存在这种运行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存储在分散控制设备的运行数据必须被修改,或者这些必须被修改的运行数据也存储在集中器内的集中器处理机内。这些运行数据可以是用户联接数据和包含各个不同用户在操作技术方面职权的说明,进而还有用户联接位置数据和诸如此类的内容。这就存在着补充运行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逐步展开对联接组内的分散控制设备的加载步骤,在必要的情况下,也需对所说的集中器的处理机进行逐步加载。
发明的任务是在前述给出的那类电路装置中对于给出一类的加载过程和备用电路措施形成更有利的运行条件并避免与此有关的不利的长时间的运行中断。并且还能实现为联接集中器以所描述的方式进行加载步骤和采用备用电路措施时尽可能地维持连续进行的运行准备。
发明所提出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措施解决的,形成两类联接组,每一个集中器分别与第一类的任一联接组相联并与第二类的任一联接组相联,
为了用程序信息和/或联接数据给控制设备加载和为了在必要时也用联接数据给集中器的处理机加载,
首先将具有两个联接组的每一个联接组分别接通到两个连接组件的通路,仅限制一路被接通,
其中第一类的联接组与两个连接组件中的第一个连接组件保持接通,而第二类的联接组与两个连接组中的第二个连接组件保持接通,
与及第一和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通过相应的联接数据和与第一和第二连接组件的相配的处理机保持联接,
其次,借助于属于第一类的联接组的帮助逐步建立进一步的建立联接过程,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当时还与正在运行的处理机保持联系。
进而另外一个处理机逐步实现对属于另一类(例如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加载过程,实现加载以后,
首先相应的已经加载的控制设备通过最后谈及的处理机,为了新联接可以将建立联接的数据传送到集中器处理机内,
其次,因此新联接的建立联接过程通过最后谈及的处理机逐步实现了。
在由中央处理机更换程序、联接数据和结构数据时,发明还能达到完全避免接线设备的完全中断和与此有关的必要的正在形成的加载步骤;而且能避免已经接通的正在建立过程中的联接被中断。进而接线运行能通过上述类型的更换完美无缺地继续进行,特别是对正在建立过程(由用户到用户已经接通了,通信正在进行)的完美无缺地接通了(联接正处在建立阶段)或者应当被接通(用户拿起听筒并且要开始拨号),等待拨号音和等待一与自由拨号特征接收器的联接了。
发明进一步构造的目的是,从接线运行状态考虑,另外一个处理机承担了总是正在运行的功能,该处理机的负担减轻了和在于,最初处在运行状态的一个处理机,在通过另外一个处理机对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加载以后,在通过另一个处理机承接和接线运行的运行处理器功能以后和在此功能有关的实现对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进行闭锁使其不能得到建立联接数据以后,从另外一个处理机得到所说的新信息和数据的加载。而后第一处理机使用这些信息和数据对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进行加载,中断送向这些控制设备的联接数据,而后另外一个处理机向这些控制设备接通联接数据,最后再次封锁联接集中器的建立联接数据。
对另一个处理机,也就是考虑到在接线运行时承受运行功能的那个处理机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它不必须用信息和数据对第一类属的全部联接组的控制设备进行加载,它仅仅预先对第一处理机进行加载,这就是说传送所说的新数据和信息到这个处理机,该处理机是在开始时还继续停留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该处理机对全部第一类的联接组的全部控制设备进行加载。由此出发还存在进一步的优点,虽然仅以背景有进一步联系,这些虽后还要谈到。在中央处理机的相应的存储器内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和当前的处理机相联,对该处理机来说,从存储技术而言是可以交换数据的,都已标记出来。以这样的方式在一处理机内设有标记出来的控制设备对相应的处理机而言,临时是不能被接通的,这也包括了用新信息和数据的加载过程。考虑到用新信息和数据给控制设备加载对处理机而言存在两种基本情况。一处理机可以对它可以接通的标记出来的控制设备不是依次接着一个的加以控制,以便对它们传送新的信息和数据,也就是说从总体上而言,可以接通的标记出来的控制设备同时加以控制并且把新信息和数据同时发送给它们,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在控制器内也同时被接收。这些在考虑到第一类的控制设备的上述谈及的加载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当这样的加载通过所说的另外一个处理机执行时,在该微处理机内除了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之外,根据所说数据联接接通了第一类的控制设备是可以接通的那些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也必须标记出以实现用新的信息和数据以存储技术进行加载。这里另一个处理机执行用新信息和数据的加载过程,而且这是必要的方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依次一个一个地对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进行加载;这是因为前面所描述的全部在另外一个处理机内在存储技术上可以接通的标记出来的控制设备的同时加载过程,在该情况下是不能执行的,因为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在另一处理机由在存储技术上作为可以接通的已经标记出来了。根据上述进一步的描述,上述描述的方法可以同时执行加载过程。所说的处理机可以在它内部的可以接通的标记出来的控制设备,也就是说第一类仅仅是这类属的控制设备从整个存储技术上同时加以控制和同时发送新的信息和数据到这些控制设备,这些控制数据在这些控制设备内也能同时被接收,用新的信息和数据对第一类的控制器的加载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大大地缩短了。
在插图中给出了一个发明的实施例,这仅仅是给出了在本质上为了理解它的必要的组成部分,但是并不仅仅局限在上述的这些部分上。
中央连接组件K1和K2分别配有调整装置KE1和KE2。每个连接组件各设置有中央处理机ZW1和ZW2和它们有关的输入-输出-控制部件G1和G2分别通过所属的导线系统Z1和Z2联在一起,进而又配置了大量的连接组LTG1至LTGn它们通过联接导线组Z1/1至Ln与两个连接组件相联,每个连接导线组都包括了大量可以识别的单独联接导线,也就是联接信道对,这些导线组以公知的方式作为PCM(脉冲编码调制)一信道系统实现的,连接组件可以按时分多路复用通信制建造,并包括了空分连接级和时分连接级。如前所述,中央处理机ZW1和ZW2是并联设置的,而且它们中的任一个总是处在运行的工作状态,它们分别通过与自己接通的连接组件联接的数据与联接组的任一个相联,总是与联接组中任一个的分散控制设备相联。这类联接数据的运行方式已经在德国专利公开说明书3106903(VPA81P6209)中详细地阐述过。在德国专利公开说明书3128365(VPA81P6257)也详细地讨论了中央处理机和联接组的分散控制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这些数据处理经过缓冲存储器MB1和MB2,这些缓冲存储器分别包括了存储器部分ML1和ML2供数据使用和存储器部分MK1和MK2供连接组件调整信息使用,这类缓冲存储器的构造和工作方式已经在德国公开说明书3106868(VPA81P6207)和3106879(VPA81P6208)中详细叙述过。这些进而又在德国公开说明书3609889(VPA86P1187)指出,其中叙述了在其它公开说明书描述的按时分多路复用通信制工作的电话交换系统的共同工作,它是与集中器的共同工作相联系,进而又给出了描述了一个集中器通过两个导线系统分别与两个不同的联接组相联这就是说在外侧用它的分连接组件。此外电话交换系统的构造和功能作为前面已经列举的公知的技术也已经在上面提到的杂志“通信报导”(“telcom report”)详细地给出和描述了。
在插图中也给出了一个中央控制的电信交换设备,它是按PCM-时分多路复用通信制构造和工作的,它是作为电话交换设备。一个作为联接接通用的中央连接组件配制了一个不在其控制下的对必要的电路特征进行加工的程控中央处理机。这样的总的相同电路共设置两份,以实现备用电路工作的可能性、进而又设置了大量的分散联接组LTG1至LTGn、每个联接组包括了一个分连接组件,例如GS1至联接导线V1/V2的外侧联接线和用户联接导线和进而联接到用户T,T1,TX。(最后两联接到集中器C1在它的一侧又与联接组LTG1和LTG2相联)
每个联接组,例如LTG1包括了分散的可编程控制设备,例如GP1。每个GP1又配置了一个存储器,例如GR1。该存储器存储编程信息及运行数据。这里这些可以处理到用户电话号码-用户电话机位置-配属数据、也可能是一定工作方式的数据,诸如一个用户有权使用或类似数据等等。
分散编程控制设备,例如LTG1除了其它任务外还可以从可列举的用户线路和联接导线接收电路特性,进而对电路特性进行预处理以处理完的形式通过导线送到中央处理机。除此之外,这些控制设备还可以将从中央处理机得到的控制信息作为电路特征发送到所列举的导线上。
正如已经简述的,在任一联接组例如LTG1内的任一个分连接组件,例如GS1在其内侧通过两组导线例如L1/1和L1/2(在图中是GS1的右侧)一方面与一中央连接组件K1的连接组件联接导线相联,而另一方面与另一中央连接组件K2相联,同样以中央处理机为一方和分散控制设备为另一方的之间的数据联系,也已经说过,这些数据连接在前面已经谈到的电路特征处理的意义上是用来作为数据交换及用来传输程序软件和接线软件。这些数据交换是从任一处理机通过分配给它的连接组件到分散控制设备作运行准备,也就是在处理机的控制下(比较上述文献处)。
集中器G1至G5也已经谈过,每个集中器例如C1具有两个集中器处理器例如a和b(比较DE-OS 3609889)每个集中器通过两个导线系统例如Ka和Kb信道系统和两个不同的联接组例如LTG1和LTG2相联。在联接组内设置了联接设备|DIU|和进而与用户导线相联和联接导线再相联和集中器中继线相联的诸如此类的这些联接设备(比较DE-OS3607903,在“电信报导”中用“DIU”和“G1S”标出)在相应的联接组内进而与分连接组件相联,接通设备就其目地和意义而言是集中器内部的连接组件,通过它任何一个集中器用户例如T1,T能与集中器中继线的每一个相联,任一集中器进而又包括用户联接设备d(与DIU类似)。
这里有两类不同类的联接组,第一类的联接组仅是具有全部标号(LTG1至LTGn)中具有奇数阿拉伯标号的联接组,(例如LTG1、LTG3等等)。而另一类的联接组仅仅是全部标号中具有偶数阿拉伯编号的联接组,(例如LTG2、LTG3等等)。这就形成了两种类的联接组,这种划分类属当然也可以以任何其它方式进行,任何集中器分别与第一种的联接线可以任意地选取第一类的联接组和第二类的联接组并且固定下来,唯一要保证的是,集中器必须和第一类的任一个联接组联和与第二类的任一联接组相联。
用编程信息和/或运行数据给控制设备加载所叙述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后者可能是关于用户个人用的用户电话机位置-用户电话号码-配属数据,进而是关于用户个人的确定特定运行方式和这一类的数据,运行数据,特别是前面谈过的联接数据还要存放在相应的存储器内,例如存放在集中器处理机的Pa和Pb内,集中器处理机要使用这些联接数据工作。
为了用编程信息和/或联接数据给控制设备加载当然也同样为给集中器处理机用联接数据加载,上述已经谈到每个联接组的两个接到两个连接组件中的接通仅限制为一个能接通,这里仅留下第一类联接组(例如LTG1、LTG3等等)和两个连接组件中的第一个(例如K1)相联,这里仅保留了通过联接导线L1/1形成的链路,另一方面切断了通过接联导线L1/2和L2/1形成链路,第二类的联接组保留着和两个连接组件中的第二个相接通,也就是保留着通过联接导线L2/2形成的链路,而通过联接导线L2/1形成的联系链路也被切断,这些最好这样理解,从物理的意义上来说这些联线虽然仍存在着,但它们已经不能再使用了,例如使用软件措施使他们不能接通了。
通过前面描写的措施仅有联接组的一半可能通过一个连接组件和一个处理机相联,而联接组的另一半通过另一个连接组件仅与另一个处理机相联系,进一步建立联接的过程借助于第一类所属的联接组的帮助逐步展开的,它们的控制设备目前还和引导运行的第一处理机(例如ZW1)相联系。为新联接的建立联接的数据是通过一个集中器形成的,在集中器内的所配属的两个联接组现与集中器相联接、该数据并进一步被传送,致使和目前还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相联接,从这样的想法出发,用户设备主要地或基本地与集中器相联接(也就是很少或根本不与联接组直接相联),这样为相应的用户作操作准备只有很少或者根本不受限制。
当正在运行的处理机进而通过一所属的联接组为建立联接过程使用时,而另外一个处理机逐渐实现建立属于另外类属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加载过程,例如正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是处理机ZW1,建立联接将通过配属的联接组件K1逐渐展开、整个集中器例如C1通过第一类的联接组例如LTG1通过相应的导线系统例如Ka和通过它的联接组件ab逐步建立联接,而同时,另外一个处理机例如ZW2通过它的联接组件K2和第二类联接组例如LTG2建立联系并且逐步实现以上所描述的加载过程,加载过程不仅是联接组内的存储器而且还通过联接组这就是说通过它的控制设备,把已经提到的数据还加载到集中器处理器a和b中的相应存储器Pa和Pb内,这些是在相应集中器在不断地接线过程中实现的。这些是借助于集中器处理机例如a的帮助而逐渐实现它的接线过程,加载的过程也可以通过另外一集中器处理机b逐步实现。
通过执行处理机的加载实现了对相应控制设备也就是它们相应存储器的成功的加载,相应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通过最后谈到的处理机可以把为新的联接而准备的产生联接数据传送到以此相对的集中器处理机,上述描述的例子主要是谈到,处理机ZW2加载到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是优先进行的,例如LYG2/GP2加载的过程不仅延伸到第二类的联接组和它的存储器例如GR2,而且正如前面已经简述的还延展到集中器处理器。
现在所描述的加载过程是通过不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逐渐实现的,这样做就使得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可以将为新的联接用的建立联接数据传送到集中器处理机内,更确切地说集中器处理机借助于一个中央处理机或另外一个中央处理机的帮助通过中央联接组件或通过另外一个中央联接组件逐渐建立临时的新的联系。在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整个控制设备进行的加载过程结束后,所有的集中器随后通过第二类的联接组建立新的联系。
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为新联接的产生联接数据已经不能传送到集中器处理机,为新联接的产生联接数据可以是完全新开始的建立联接过程的数据和或已经在建立过程中存在的联接的数据,对于后者建立联接的过程已经开始了,最初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器通过第一类的联接的控制设备正如前面谈到的已经不能使用了,随后该处理机不再运行第一类的联接组。
首先对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进行加载的处理机为了给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内相应存储器加载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加载步骤,这也可以按照一设计的样本预先规定该处理机通过相应的数据交换,以公知的方式与这些联接组的控制设备进行联系,当这些控制设备已经得到加载以后,预先进行加载的第二个处理机使得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再次可以从已经联接上的集中器组得到为新联接使用的产生联接数据,实现加载过程的第二个处理机也转送相应的数据到原来处在运行状态的另外一个处理机,随后那个随着最后的更新也建立了联接。
正如已经阐明的,在当时的分散控制设备的相应存储器成功的进行加载以后,最初仅是第二类的联接组和相应的对此进行加载的中央处理机而随后是到目前为止进行运行状态的中央处理机都同时参与了临时地逐步展开的建立联接过程、在通过相应的处理机成功的加载以后、处理机和此相应的连接组件建立联系、与此同时新的联系也还通过另外的连接组件临时地建立了,第一类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以上述描述的方式不能得到为新联接而使用的联接数据,首先进一步新的联接数据仅通过第二类的联接组建立了,然而通过第一类联接组并处在建立过程中的联系直至最后有效的接通已经确定下来,近而这种联系正在接通或者已经接通了,直至它们的断开,联系的断开可以通过外部相应的使用用户造成的也可以用一与时间有关的固定的时间间隔造成的,这里最大的时间间隔可以这样测算,这一时间点开始,这时不是加载的过程已经结束了就是第一类的联接组已经无法得到为新闻接使用的产生联接数据。
通过它首先对一类在上面谈到的是第二类的控制设备进行加载以后的处理机,在第一类的联接组如前所述不再运行时,按照上述设计的样本,也就是联接数据接通了这个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并用它们进行所描述的加载,在加载以后使得这些控制设备再次可以得到为新联接使用的产生联接数据、从这种联系来看最初处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转换为不再运行的状态,这是一种对专业人员而言通常使用的方式,实行对所有的联接组进行加载的处理机传送该加载相应的新信息和数据也到最初处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该处理机将信息和数据存储起来。
正如前面已经阐明的,处理机进一步把上述谈到的信息和数据交给第二类的全部联接组后,它还以相应的方式对组内控制设备的处理机的指定存储器进行加载后,它才将信息传送给最初处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该处理机就将这新的信息和数据通过相应的存储使它们成为自己的存储,根据另外一个有特别意义的设计样本,该样本和前述的设计样本有所区别,通过另外一个处理机C该处理机并不是最初处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对第二类的控制设备进行所描述的加载以后,通过另外一个处理机,涉及到进行已经谈到的接收接线运行的处理机功能以后,并通过与此接收有关的关闭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使其不能接收从相应原集中器想要向联接组发出的产生联接数据以后,由最初不处在运行状态下的那个处理机的存储的新信息和数据前面已提及首先向最初处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传送,而且仅是那个处理机向这个处理机传送;在这种情况下新的信息和数据并不直接从一个处理机向第一类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传送信息,这时该处理机即最初处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机使用这样的方式接收新的信息和数据并存储起来,它随后同时控制第一类的全部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并同时把新的信息和数据传送给它们。这些信息和数据以公知的方式存储在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的相应的存储器内。
根据该设计样本另一个处理器减轻了使用新的信息和数据对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进行加载的任务。这些新的数据直接由另一处理器向处在运行状态下的处理器传送,更确切地说,在通过使用另一个处理器对第二类的控制设备实现加载以后在通过另一个处理机接收有关的接线运行的处理机功能之后,和在与此接收有关关闭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使其不能接收与第一类联接组相联系的集中器的产生联接的数据,原先处在运行状态下的微处理机承担和实现将新信息和新数据继续传送到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的任务,这里它控制设备的同时也传送新信息和数据同时到这些控制设备。
当另外一个处理机为了逐步实现接线运行而已经接收了运行状态功能时,最初在运行状态的一个处理机现在已经不在运行了,并逐步使用新的信息和数据实现了第一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加载过程,有重要意义的是同时性和下面的事实。另外一个处理机在建立联接过程中受最大的负载,而不是加载的过程,进而所谈的处理机可以同时实现为第一类的联接组的全部控制设备的加载过程,因为第一类全部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仅仅是这些-以存储技术而言对该处理机是可以使用的,和标记出来的。正如前面已经谈到的,它可以同时控制它们。
处理机ZW1和ZW2各有一个存储器1Za和2Za,在存储器内考虑到它们和可以得到控制设备(G9……)信息和数据的交换瞬间的地址在存储技术上必须记下来以便得到它,例如能通过存储相应的地址或各使用一个标志位设置已经存储了的地址,进而这些处理机各有一个存储器1Zc和2Zc供所说的(新)信息和各有一个存储器1Zd和2Zd供所说的(新)数据及各有一个写入和读出设备1Zb和2Zb实现存入(写入)和取出(读出)这些地址,标志位,信息和数据,这是由任一伙伴处理机已经加载的或正加载的,及在LTG1和LTG2,联接组控制设备内的相应存储器(GR1)和GR2,使用新信息和数据给相应的存储器GR1和GR2加载时,读写设备也控制联接组和它们的控制设备。所列举的存储器1Zc和2Zc和1Zd和2Zd还可以相应的方式细分以达到分别接收信息和数据,考虑到在上述描述的过程中,信息和数据必须和新的信息和数据交换,新的信息和数据到目前为止在接线范围内原用的信息和数据分别地存储起来。
在目前为止的整个描写过程涉及信息和数据的交换和使用新的信息和数据给联接组的控制设备加载。这些加载还可以越过控制设备,并且事先规定,以此同时还使用这些新的信息和数据给集中器处理机加载。
中央处理机逐步的加载可以有意地修改现存的信息和数据,以后还会有同样的情况,特别当出现错误的时候,这就要求把所谓的存储引入最新的绝对没有错误状况,这样的加载可以预先设定仅在中央处理机之间进行。例如当一个处理机对通过另一个类,例如新类型的处理对更换了。在这种情况须预先设定。另外一个处理机可以和最初的交换处理机进行更换,这发生在借助于属于第一类联接组的帮助逐渐产生进一步的建立联接过程之后,并发生在另一个处理机逐渐对第二类的联接组的控制设备的加载过程之前。此外还预先设定,在关闭第一联接组的控制设备之后和从另外一个处理机得到所说新的信息和数据加载之前第一个处理机可以和第二个交换处理机进行更换。这也可能发生在事先给定的时间之前进行更换。这些更换在于用联接到它们位置而把目前使用的处理机切断和分开,并在给定的时间间隔接通新的处理机,在所说的时间间隔涉及到描述加载步骤各个单一步的依照本发明的功能过程。在更换中央处理机时功能过程将到目前为止的信息和数据存储起来,在更换处理机以后所描述的方式实现加载,当更换处理机时,已存在了新的信息和数据,并且被加载是符合实际情况的。这些信息和数据仅仅能进入所谈到的另外的功能过程中也把这些信息和数据交付给所谈到的一个处理机。
用新的信息和数据使处理机ZW1和ZW2相互加载(例如另一处理机ZW2向一个处理机ZW1加载等,可以通过输入-输出-处理机G1和G2与中央处理机ZW1和ZW2之间的直接通路接入Z来实现,这直接通路也可以短时间的提供并且仅在必要的情况下接通。
这里必须指出的是,在集中器处理机内存储一个程序,通过该程序集中器处理机对于加载前后的运行状况都是相容的,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用一个相应的存储的程序配给在集中器处理机内的相应程序存储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