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刨粒器.pdf

上传人:e2 文档编号:7096254 上传时间:2019-09-25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294.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620725143.3

申请日:

20160705

公开号:

CN206100967U

公开日:

201704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F11/06,A01F12/18

主分类号:

A01F11/06,A01F12/18

申请人: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发明人:

周楠,陈毅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68号

优先权:

CN201620725143U

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代理人:

郑满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刨粒器。玉米刨粒器,包括机壳及其形成的储存空间,机壳包括:上盖、下盖、卡扣、刀片,上盖背身增加凸型文理,上下盖分别设有凹凸设计,符合手部轮廓,使得摩擦力增大,玉米粒的根部恰好对齐刀片的刀口部位,利用刀片的刀削作用及手的推力实现将玉米从棒身上剥离,剥离后的玉米粒在机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被推进存储空间,并在停止剥玉米后可以从机器末端将玉米倒入其他容器中。较之传统,本实用新型操作起来更加方便,且节省时间。

权利要求书

1.玉米刨粒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1)、下盖(3)、卡扣装置(2)、刀片(4)、连接片(5)、金属扣(6),所述上盖(1)和下盖(3)通过卡扣装置(2)相互连接,上盖(1)和下盖(3)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7),所述连接片(5)为两片,连接片(5)一端垂直设置在刀片(4)上并与刀片(4)形成“[”形,连接片(5)另一端嵌入设置在下盖(3)上并通过金属扣(6)与下盖(3)相固定,所述刀片(4)、连接片(5)和下盖(3)之间形成有入口槽(11),当刀片(4)剥离下玉米粒时,玉米粒经由入口槽(11)进入储存空间(7);所述上盖(1)设置有凹陷部(9),所述下盖(3)设置有嵌入部(8),所述凹陷部(9)和嵌入部(8)配合连接;所述凹陷部(9)和嵌入部(8)均向储存空间(7)一侧弯曲并形成有弧形面(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刨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背向储存空间(7)一侧外表面设有凸型纹理。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刨粒器,尤其涉及一种玉米刨粒器。

背景技术

剥玉米粒,是很多人头疼的事情,用刀切,很容易将玉米粒切断,影响美观。用手,有点无从下手,累人的很而不见成绩。而现在的玉米刨粒器质量一般,使用容易坏,上盖设计不合理不容易使力,易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玉米刨粒器的缺点。设计了一种玉米刨粒器,不仅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而且使用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上盖、下盖、卡扣装置、刀片、连接片、金属扣,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卡扣装置相互连接,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所述连接片为两片,连接片一端垂直设置在刀片上并与刀片形成“[”形,连接片另一端嵌入设置在下盖上并通过金属扣与下盖相固定,所述刀片、连接片和下盖之间形成有入口槽,当刀片剥离下玉米粒时,玉米粒经由入口槽进入储存空间。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所述上盖背向储存空间一侧外表面设有凸型纹理。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上盖设置有凹陷部,所述下盖设置有嵌入部,所述凹陷部和嵌入部配合连接。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凹陷部和嵌入部均向储存空间一侧弯曲并形成有弧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整体部件不多,所以结构简单,利用恰当的位置关系,使得玉米粒更好的剥离,且剥离的玉米粒又不会撒落在外面,所以设计 巧妙,且实用方便,上盖背身增加凸型纹理增大摩擦力,解决了原始玉米刨粒器不易抓住、易滑的缺点,同时微括弧形的上盖更符合手部轮廓,上下盖两侧手抓处凹凸设计,符合人体力学,并且通过卡扣设计,上盖和下盖贴合牢固不易分离,底部凹槽设计,贴合玉米,使得玉米更加容易刨粒。刀片的切削作用实现将玉米从棒身上剥离,玉米脱粒后在玉米刨粒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被推进由储存空间中。其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人力推动机器,借助刀片的切削作用,实现玉米脱粒,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玉米刨粒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玉米刨粒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上盖1、下盖3、卡扣装置2、刀片4、连接片5、金属扣6,所述上盖1和下盖3通过卡扣装置2相互连接,上盖1和下盖3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7,所述连接片5为两片,连接片5一端垂直设置在刀片4上并与刀片4形成“[”形,连接片5另一端嵌入设置在下盖3上并通过金属扣6与下盖3相固定,所述刀片4、连接片5和下盖3之间形成有入口槽11,当刀片4剥离下玉米粒时,玉米粒经由入口槽11进入储存空间7;整体部件不多,结构简单,使得玉米粒更好的剥离,且剥离的玉米粒又不会撒落在外面,设计巧妙,且实用方便,整体体积不大所占用空间不多,平时剥玉米粒非常麻烦,如今只需将刀片4对准玉米粒之间的缝隙,同时移动玉米刨粒器即可剥离玉米粒,即刀片4的切削作用实现将玉米从棒身上剥离,玉米脱粒后在玉米刨粒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被推进由储存空间7中。其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人力推动机器,借助刀片4 的切削作用,实现玉米脱粒,省时省力。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盖1背向储存空间7一侧外表面设有凸型纹理,可以增大摩擦力,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玉米刨粒器不易脱离操作。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盖1设置有凹陷部9,所述下盖3设置有嵌入部8,所述凹陷部9和嵌入部8配合连接,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上盖1和下盖3不易分离。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凹陷部9和嵌入部8均向储存空间7一侧弯曲并形成有弧形面10,弧形面10的存在使得设计更加贴合人体的手部,更易使劲,使得玉米刨粒更加方便,同时弧形面10的存在增大了手部与玉米刨粒器之间的摩擦力。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玉米刨粒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玉米刨粒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玉米刨粒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米刨粒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米刨粒器.pdf(5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0725143.3 (22)申请日 2016.07.05 (73)专利权人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 学源街68号 (72)发明人 周楠 陈毅 (74)专利代理机构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代理人 郑满玉 (51)Int.Cl. A01F 11/06(2006.01) A01F 12/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玉米刨粒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玉米刨粒器。 玉米刨 粒器, 包括机壳及其形成的储。

2、存空间, 机壳包括: 上盖、 下盖、 卡扣、 刀片, 上盖背身增加凸型文理, 上下盖分别设有凹凸设计, 符合手部轮廓, 使得 摩擦力增大, 玉米粒的根部恰好对齐刀片的刀口 部位, 利用刀片的刀削作用及手的推力实现将玉 米从棒身上剥离, 剥离后的玉米粒在机器向前的 推动力作用下将被推进存储空间, 并在停止剥玉 米后可以从机器末端将玉米倒入其他容器中。 较 之传统, 本实用新型操作起来更加方便, 且节省 时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1页 CN 206100967 U 2017.04.19 CN 206100967 U 1.玉米刨粒器, 其特征在于: 包括上盖(1)、 下盖(3)、 卡扣。

3、装置(2)、 刀片(4)、 连接片 (5)、 金属扣(6), 所述上盖(1)和下盖(3)通过卡扣装置(2)相互连接, 上盖(1)和下盖(3)之 间形成有储存空间(7), 所述连接片(5)为两片, 连接片(5)一端垂直设置在刀片(4)上并与 刀片(4)形成 “” 形, 连接片(5)另一端嵌入设置在下盖(3)上并通过金属扣(6)与下盖(3)相 固定, 所述刀片(4)、 连接片(5)和下盖(3)之间形成有入口槽(11), 当刀片(4)剥离下玉米粒 时, 玉米粒经由入口槽(11)进入储存空间(7); 所述上盖(1)设置有凹陷部(9), 所述下盖(3) 设置有嵌入部(8), 所述凹陷部(9)和嵌入部(8。

4、)配合连接; 所述凹陷部(9)和嵌入部(8)均向 储存空间(7)一侧弯曲并形成有弧形面(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刨粒器,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盖(1)背向储存空间(7)一侧 外表面设有凸型纹理。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100967 U 2 玉米刨粒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刨粒器, 尤其涉及一种玉米刨粒器。 背景技术 0002 剥玉米粒, 是很多人头疼的事情, 用刀切, 很容易将玉米粒切断, 影响美观。 用手, 有点无从下手, 累人的很而不见成绩。 而现在的玉米刨粒器质量一般, 使用容易坏, 上盖设 计不合理不容易使力, 易滑。 发明内容。

5、 0003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玉米刨粒器的缺点。 设计了一种玉米刨粒器, 不 仅结构简单、 设计巧妙, 而且使用方便。 0004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包括上盖、 下盖、 卡扣装置、 刀片、 连接片、 金属扣, 所述上盖和下盖通过卡扣装置相互连接, 上盖和下盖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 所述连接片为 两片, 连接片一端垂直设置在刀片上并与刀片形成 “” 形, 连接片另一端嵌入设置在下盖上 并通过金属扣与下盖相固定, 所述刀片、 连接片和下盖之间形成有入口槽, 当刀片剥离下玉 米粒时, 玉米粒经由入口槽进入储存空间。 0005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所述上盖背向储存空间一侧外表面设有凸。

6、型纹理。 0006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上盖设置有凹陷部, 所述下盖设置有嵌入部, 所述凹陷部和嵌 入部配合连接。 0007 作为一种改进, 所述凹陷部和嵌入部均向储存空间一侧弯曲并形成有弧形面。 0008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整体部件不多, 所以结构简单, 利用恰当的位置关系, 使 得玉米粒更好的剥离, 且剥离的玉米粒又不会撒落在外面, 所以设计 巧妙, 且实用方便, 上 盖背身增加凸型纹理增大摩擦力, 解决了原始玉米刨粒器不易抓住、 易滑的缺点, 同时微括 弧形的上盖更符合手部轮廓, 上下盖两侧手抓处凹凸设计, 符合人体力学, 并且通过卡扣设 计, 上盖和下盖贴合牢固不易分离, 底部凹。

7、槽设计, 贴合玉米, 使得玉米更加容易刨粒。 刀片 的切削作用实现将玉米从棒身上剥离, 玉米脱粒后在玉米刨粒器向前的推动力作用下将被 推进由储存空间中。 其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人力推动机器, 借助刀片的切削作用, 实现 玉米脱粒, 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0009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玉米刨粒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0011 如图1所示, 为本实用新型玉米刨粒器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该实施例包括上盖1、 下 盖3、 卡扣装置2、 刀片4、 连接片5、 金属扣6, 所述上盖1和下盖3通过卡扣装置2相互连接, 上 说 明 书 1/2 页。

8、 3 CN 206100967 U 3 盖1和下盖3之间形成有储存空间7, 所述连接片5为两片, 连接片5一端垂直设置在刀片4上 并与刀片4形成 “” 形, 连接片5另一端嵌入设置在下盖3上并通过金属扣6与下盖3相固定, 所述刀片4、 连接片5和下盖3之间形成有入口槽11, 当刀片4剥离下玉米粒时, 玉米粒经由入 口槽11进入储存空间7; 整体部件不多, 结构简单, 使得玉米粒更好的剥离, 且剥离的玉米粒 又不会撒落在外面, 设计巧妙, 且实用方便, 整体体积不大所占用空间不多, 平时剥玉米粒 非常麻烦, 如今只需将刀片4对准玉米粒之间的缝隙, 同时移动玉米刨粒器即可剥离玉米 粒, 即刀片4的。

9、切削作用实现将玉米从棒身上剥离, 玉米脱粒后在玉米刨粒器向前的推动力 作用下将被推进由储存空间7中。 其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人力推动机器, 借助刀片4 的 切削作用, 实现玉米脱粒, 省时省力。 0012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上盖1背向储存空间7一侧外表面设有凸型纹 理, 可以增大摩擦力, 使得在使用的过程中玉米刨粒器不易脱离操作。 0013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上盖1设置有凹陷部9, 所述下盖3设置有嵌入 部8, 所述凹陷部9和嵌入部8配合连接, 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稳固, 上盖1和下盖3不易分离。 0014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 所述凹陷部9和嵌入部8均向。

10、储存空间7一侧弯曲 并形成有弧形面10, 弧形面10的存在使得设计更加贴合人体的手部, 更易使劲, 使得玉米刨 粒更加方便, 同时弧形面10的存在增大了手部与玉米刨粒器之间的摩擦力。 0015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 一步详细说明。 所应理解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 并不用于限 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做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 换、 改进等, 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6100967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5 CN 206100967 U 5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