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塞,尤其是一种通过一种密封方法将电力电缆或电话电缆固定在其所穿过的套筒端口处的插塞。 在现有技术中,如法国专利申请2466887作过这样的记载,它提供了一种用来围护电力电缆或电话电缆的套管接头,这种套管接头使得电缆和与其穿过的套管端口之间形成密封联结。
这种套管接头中填充了某种密封材料,如聚氨酯泡沫。但经验表明,这样获得的密封性能并不十分理想。
此外,这种套管接头不能很好地保证电缆在管端的轴向固定。
再者,使用这种套管接头,电缆在管端固定后难以拆卸,因此维修时不便更换新电缆或其他不同直径的电缆。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方案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插塞,通过采用一种密封方法,这种插塞能够将电力电缆或电话电缆固定在其所穿过的套管端口处,它除了能良好地密封电缆与管端开口地空隙处,还能保证电缆在端口处的轴向固定。此外,该插塞易于拆除、替换,从而便于更换电缆。
依照本发明,一种以密封方法将电力电缆或电话电缆固定在其所穿过的管端的插塞,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由两个套接固定电缆的套筒组成的空心体;至少有两个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空心体内的夹紧圈,夹紧圈均设有供电缆穿过的中心孔,当两个套筒相互夹紧固定时,夹紧圈沿径向固定卡住电缆;两个夹紧圈之间形成的空腔可用密封材料填充;该插塞的特征还在于:所述空心体能以一种可移动且密封的方式固定在电缆穿过的套管端口上。
装配空心体的两个套筒时,两个夹紧圈的中心孔紧夹在电缆上,从而能切实保证电缆在插塞中的轴向固定。
此外,填充在两个夹紧圈形成的空腔中及电缆周围的密封材料能保证电缆和插塞之间的可靠密封。
再者,由于插塞是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电缆穿过的管套端口上,因此它容易从端口取下便于更换电缆。
依照本发明,另一个可供选择的较好的插塞是:固定在电缆穿过的管子尾端上的插塞还带有一套筒,该套筒插入所述管端,套筒的外径与管子的内径相同,套筒尾端上的其他构件可以通过一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空心体的一端。
依照本发明,一种最佳的可供选择的插塞是:套筒的尾端设有一凸缘,而空心体在其邻接端有一与套筒凸缘啮合的环形凹槽。
更理想的是套筒的内面设有一能完全封闭筒的盖板,该盖板的边缘有逐渐变薄且易脆的环形圈,它与套筒的内表面接触,电缆穿过套筒时,打碎盖板即可。
管子里不放置电缆时,套筒的盖板密封住管子尾端,因此潮气无法渗入管内。如果需要在管内放置电缆,只需要拆掉盖板,用插塞套住电缆,并在插塞中注入密封材料,然后将电缆固定在管子的尾端。
依照本发明,另一个可供选择的方案是:一种用来固定在从壁伸出的、横截面呈环形的连接体上的插塞,其特征在于:空心体在其外表面至少设有两道环形凹槽,凹槽中没有○形密封圈以保证空心体外表面和所述连接体内表面之间的密封。
更好的是,空心体的一靠近尾端处设有一用以支承于联接体自由端的凸缘,靠近另一尾端处设有一环形槽,槽内可拆卸地安放有一呈圆弧状的楔,该楔将空心体紧靠所述壁的内表面固定。
所述的凸缘和楔可通过易拆卸的方式把插塞轴向固定在联接体上。
本发明其他特性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进一步得到体现。
图1是根据本发明用插塞套住电缆并将其固定在管子尾端的纵向剖面图;
图2是图1沿Ⅱ-Ⅱ平面的剖面图;
图3是插塞固定在管子上的平面图(部分示出);
图4是根据本发明另一可供选择的插塞平面图;
图5是图4示出的插塞的端视图;
图6是安设在联接体中的插塞和电缆的纵向剖面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固定在管子上的另一可供选择的插塞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8是安装在电缆接头防护套筒的联接体中的另一可供选择的插塞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9是与图8相似的涉及另一个插塞实施例的纵向剖视图;
图10是上述电缆接头防护套筒的局部平面图,后者的上半壳体已去掉,示出了本发明的三个插塞。
如图1至3所示实施例,插塞1套接在电缆上,电缆沿管3延伸,例如电缆被包在其内,插塞1以一密封方法固定在管3的尾端4处,管3有一圆形开口。
插塞1包括:一基本圆柱形空心体5,空心体5由两个绕电缆2固定设置的塑料套筒5a、5b(参见图2和图3)组成,两个沿径向设置在所述空心体上凹槽8、9中的夹紧圈6、7,两个夹紧圈分别设有供电缆2穿过的中心孔10、11。当两个套筒5a、5b相互夹紧固定时,中心孔10、11和电缆2径向支承紧固。
卡在电缆2上的两个夹紧圈6、7之间形成一个空腔12,用密封材料来填充,密封材料经空心体5壁上所设孔口13注入空腔12中。此外,空心体5以可拆卸而且密封的方式固定在电缆2进入管3的通道圆形端口4处。
夹紧圈6、7在法国专利申请2582854中作过特别描述,两者是由塑性材料制成且开有环形槽,环形槽能使其保持径向弹性从而使得夹紧圈6、7的中心孔10、11和电缆外表面之间保持密封。
参见图1,插塞还包括一个由塑性材料制成的套筒14,套筒套入管3的尾端4,其外径与管子3的内径相同。在套筒14和管3的内表面通过粘结剂可密封地粘结在一起。套筒14包括环绕其端部的固定部件,它们以一种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在空心体5的邻接端上。
具体地说,套筒14在其尾端设有一凸缘15,空心体5包括在其邻接端的环形凹槽16,环形凹槽16做成的形状使其与套筒14上的凸缘15相啮合。此外,在环形槽16和凸缘15之间还设有密封垫17。然而,套筒14在凸缘15的后部还设有第二凸缘18,凸缘18设置在电缆2穿过管3的尾端4处。凸缘15和18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19,邻接环形槽16的空心体5的端缘20与环形间隙19啮合。
此外,在图1中还可以看出,套筒14里面设有一能完全封闭套筒的盖板21(用虚线表示)(当管内不好放置电缆时),盖板21由窄而易碎的环圈22与套筒14的内表面相接,因此可以很容易拉碎盖板21将电缆2穿过套筒放入管3内。
如图2和图3所示,空心体5的两个套筒5a、5b的两侧均设有突起部分23a、23b,它们相互支承,其上分别设有斜面24a、24b,两个斜面均相对突起23a、23b的接触平面P而倾斜。斜面24a、24b与横截面基本呈c状并包含与两个凸起斜面24a、24b互补的两个相反的斜面25a、25b的装配件25相贴合。通过对装配件25施加作用力,两者能相互贴合,从而使两个突起部分相互夹紧。
两个装配件25亦可由螺栓来替代联接突起部分23a、23b。
图2中还可看出:在突起部分23a和23b之间没有密封垫。
如上所述,如要将插塞1固定在管子3的尾端,应当采用以下步骤:假定已经将套筒14放置在管子的尾端4处,套筒14以密封方式封盖住管子3的尾端来保证管内防潮、防尘。如要将电缆2放入管3中,只需要拽动盖板21上的接头21a,使得盖板21与套筒14的内表面接触的环圈22碎裂,拆掉盖板21,即可将电缆2置入管3中。
装有其中心孔10、11的直径均与电缆直径2相同的两个夹紧圈6、7的两个套筒5a、5b固定套接在电缆2上。在套筒5a、5b相互夹紧之前,须把两个套筒的端槽16与套筒14的凸缘15啮合在一起。然后只需在插塞1的两侧将装配件25安装卡住突出部分23a、23b即可。
最后,从插塞的孔口13处注入密封材料从而填充由两个夹紧圈6、7形成的空腔12,使密封材料环绕电缆2周围。
如果需要将电缆2从管3中取出,更换新电缆或其他不同直径的电缆时,只需拆除两个套筒5a、5b,然后用一个新插塞重复上述操作即可。
在图4和图5中,一种插塞30用来固定如图6所示的从壁32伸出的环形横截面联接体31。
如图1至图3示出的实施例,插塞30是圆柱形状,它包括两个由螺栓34联接的套筒33a、33b(见图5)。
由两个套筒33a、33b组成的圆柱空心体,在其里侧设有如图1至图3所述的实施例中的两个夹紧圈6、7完全相同的夹紧圈35、36,夹紧圈35、36沿径向延伸且弹性卡在电缆2上。
夹紧圈35、36两者之间构成的空腔37可用密封材料填充。
圆柱状空心体30的外表面上有两道环形凹槽38、39,凹槽中分别安装有○形密封圈40、41,以确保空心体30的外表面和联接体31的圆柱状内表面31a之间的密封。在图6中还可以看出:空心体30在靠近其尾端42处设有一凸缘43,该凸缘是用来顶靠在联接体31的自由尾端31b;在靠近另一尾端44处,空心体30还设有一环形凹槽45,凹槽45内设置有呈圆弧状的弹性楔或环46。因此可以用可拆卸的方式将空心体30紧靠壁32的内表面32a固定。
此外,在为放置密封垫40、41而设置的两个凹槽38、39之间,空心体30的外表面还有一环形凹槽47,该凹槽47通过孔48与两夹紧圈35、36形成的内腔37相连。联接体31上设有向环形槽47和空腔注入密封材料的孔49。
以密封方式通过插塞30将电缆2固定在联接体31中,应采取以下步骤:
两个套筒33a、33b固定套在电缆2上,○形密封圈40和41放置在插塞30外表面上的槽38、39中。然后仅需把插塞放入联接体31中,直至插塞凸缘43倚靠在联接体31的自由尾端31b。
借助沟槽45内的啮合的环46,把插塞30紧靠壁32固定。在操作过程的最后,把密封材料注入插塞30的开口49,并填充插塞和接体31的内表面之间形成的凹槽47和空腔37。
如同图1至图3示出的实施例,插塞30能从联接体31中取出,因而可以将原电缆取出更换成新电缆或其他不同直径的电缆。
如图7所示实施例,插塞50不同于图1中所示的插塞。
插入电缆2穿过的管3中的套筒51,其外表面设有一系列环形槽52。这些槽52的纵向剖面呈锯齿状,以便于套筒51与管3粘接。
此外,在这个实例中,套筒51是由两个半壳体沿轴向平面对称装配而成的。
还有,套筒51在靠近凸缘54处设有一包含连接件56的通道孔口55,在其中可设置一个放气阀。(图中未示出),从而可以测量管子3中存留气体的多少并将其抽吸出管内。
如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插塞60、61固定在从壁63伸出的环形横截面联接体62上,壁63为单个或多个电缆接头的防护套筒的尾端。空心体64、65有一光滑的外表面66,空心体的外径与联接体62的内径相同。
联接体62的内表面至少包括两条矩形横截面环形槽67,槽中设置有柔性材料做成的具有相应横截面的密封垫68,以确保空心体64、65的外表面66和联接体62的内表面之间的密封。
在图8所示实施例中,空心体64由两个半壳体64a、64b以空心体的X-X′轴平面为对称装配而成。这两个半壳体64a、64b由置于空心体64两相对端的螺栓69互相夹紧。
在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空心体65由两端设有环形凹槽70的单一管体组成。空心体65的尾端有夹持装置71,夹持装置71分两部分71a,71b,它们通过夹紧螺栓69,垂直于管体65的X-X′轴相互夹紧装配。
每个夹持装置71分别在邻接管体65的一侧设有一呈圆弧状且朝管体65的X-X′轴变的凸缘80,凸缘80与管体上的环形凹槽70相啮合。当夹持装置71的两个部件71a、71b如图9所示互相装配时,两条成圆弧状的凸缘80形成一条连续圆形凸缘。
如上所述,壁63是电缆2接头防护套筒的端壁。该套筒包括两个半壳体63a、63b,它们互相对称于套筒的X-X′轴平面装配。所述套筒的每一端壁63至少包括一个伸向套筒内侧且安装有插塞60或61的环形横截面联接体62。
在图8和图9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个联接体62由两个部件62a、62b构成。每个联接体部件62a、62b和其他联接体部件铸造成单一体。它们对称于套筒的两个壳体63a、63b的X-X′轴平面装配。
从图中还可以看出:插塞60、61的空心体64、65分别设有两个径向相对的管状突起81、82。它们分别与形成于联接体上的对应部分62a、62b处的孔口83、84啮合。
当两个半壳体63a、63b对称于X-X′轴装配时,由于管状件81、82卡接于孔口83、84上,所以空心体64或65沿轴向设置在联接体62中。
在图8和图9示出的实施例中,两个管状突起81、82分别是由将把树脂注入到空心体64、65里侧的管81和安装在滑动活塞83a的管82构成,活塞83a装配杆84a,杆84a可伸出管外,能够指示出空心体内树脂的填充程度。
在图10中,示出了三个电缆2、2a、2b防护套筒的下半壳体63b。
至此,半壳体63b支承了三个联接体部件如62b,其中装有三个插塞61、61a、61b。在上壳体(图10中未示出)安装在下壳体63b之上后,这三个插塞61、61a、61b固定在套筒的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