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91102805.6
1991.04.27
CN1066348A
1992.11.18
撤回
无权
|||公开
H02N2/00
广东工学院;
杨宜民
510090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广东省高等学校专利事务所
曾宪洲;林德纬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微型驱动器,它针对现有驱动器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仿生学原理设计,如虫类爬行,并以压电之件作为控制元件,由单片机产生控制信号,完成上述仿生驱动,其控制精度可达0.1μm。本发明的直线微型驱动器适应于车、磨、铣等各种机床的精密进给驱动,亦适应于集成电路和超导元件加工以及光学仪器、生物和医学仪器等技术领域的各种高精度定位和驱动的设备。
1: 一种直线驱动器,包括电源控制器和驱动器,驱动器由固定部件(导轨)1和可动部件2: 输出轴3组成,其特征在于可动部件的前端、后端及中间设有可控形体的可变元件。动作时,由电源控制器控制可动部件前端、后端可控元件,将可动部件前端、后端固定于固定部件上,再控制前端可控元件复原,使可动部件前端与固定部件松开,同时使中间可控元件6形变(伸长或缩短),使可动部件前端向前伸出(或缩后),然后控制前端可控元件4使可动部件前端固定固定部件上,同时,控制后端可控元件5复原,使可动部件后端与固定部件松开和控制中间可控元件6复原,完成驱动器向前(或缩后)步进一步的动作。 2、如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可动部件的可控形体的可变元件采用PZT。3: 如权利要求书2,其特征在于可动部件的前端、后端可控元件PZT4: 5采用电压控制,中间可控元件PZT6采用电流控制。 4、如权利要求2,其特征在于可动部件2前端、后端可控元件PZT4、5通过可动部件2上以圆弧缺口最薄点7为支点的作 用臂8作用于固定部件上。5: 如权利要求2,其特征在于可动部件2的中间可控元件PZT6被置于应变圈(或腔)9中,应变圈(或腔)9上的应变点10采用圆弧缺口。6: 如权利要求5,其特征在于可动部件2中间应变圈(或腔)9的应变点10上,装有应变电阻11,并反馈给电源控制器13,控制中间可控元件PZT6的形变,进一步提高步长的精度。7: 如权利要求2、3、4、5、6,其特征在于与可动部件2上的抓爪12由摩擦材料做成。
《直线驱动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线驱动器.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直线微型驱动器,它针对现有驱动器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仿生学原理设计,如虫类爬行,并以压电之件作为控制元件,由单片机产生控制信号,完成上述仿生驱动,其控制精度可达0.1m。本发明的直线微型驱动器适应于车、磨、铣等各种机床的精密进给驱动,亦适应于集成电路和超导元件加工以及光学仪器、生物和医学仪器等技术领域的各种高精度定位和驱动的设备。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