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709500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41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0108370.4

申请日:

1990.09.10

公开号:

CN1056960A

公开日:

1991.12.11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5.3.8|||保护期延长|||著录事项变更变更项目:共同专利权人变更前:东亚机械工业株式会社变更后:无|||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2G1/08

主分类号:

H02G1/08

申请人:

堀井清之; 东亚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发明人:

堀井清之; 大隅角治

地址:

日本东京都

优先权:

1990.05.18 JP 128288/90; 1990.05.18 JP 128289/90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郑中军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中附壁旋流单元接至通道,通道中有压力释放口,由移动式压缩气体源经所说的附壁旋流单元的附壁隙供给压缩气体,导体或引导线由所说附壁旋流单元的引入口端插入并使其穿入该通道。即使是穿入长而细且又有多个弯道的通道,穿管操作仍得以高速平稳地完成。

权利要求书

1: 借连接附壁旋流单元至通道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在通道中设置压力释放口,由移动式的压缩气体源经所说附壁旋流单元的附壁隙供入压缩气体,从所说附壁旋流单元的引入口端插入所说的电缆或导线。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附壁旋流单元包括:第一部件有引入口端,在所说入口另一头的外圆周端有竖直或倾斜表面和有一连接法兰;第二部件有排气口,在所说排气口另一头的内圆周端有倾斜或弯曲表面,它有较所说排气口更大的孔,面对所说第一部件外圆周端的竖直或倾斜表面并形成一附壁隙,倾斜表面呈锥形由内圆周端的所说倾斜或弯曲表面向排气孔口方向逐渐变细,在外圆周端表面有一环形凹槽和有一连接法兰;可取下的外圆周管形部件有流通部分,包围着所说第一部件在外圆周端的紧直或倾斜表面和所说第二部件在外圆周端表面的环形凹槽,它的两端与所说第一和第二部件的连接法兰密切接触,并构成与所说的流通部分连通的流通分配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压缩气体源是压缩空气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穿入通道的是光纤。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穿入通道的是带连接端的光纤。

说明书


本发明一般涉及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更确切地讲,涉及使电缆或导线,如光导纤维,易于有效地穿入长而细的通道的新方法,该通道可长达100米,并带有多个弯道。

    通常总是需要把导体穿入管线或在建筑物、厂矿和通信设备内有小直径的其它管道中。对导体穿管所使用的方法有各种各样。

    如用于穿入电缆或导线的已知方法一般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用压缩气体的,另一种是不用压缩气体的。前一种用施加压缩气体于通道内把导体穿入通道的方法已经公知。后一种以手工把导体穿入带聚乙烯管或其它装置的通道中的方法也是公知的。

    但是在前一种方法中对管径有大的限制。管径越小,电缆或导线的穿管越是困难。反之,若管径较大则要提高压缩气体的压力,增加了安全的问题。在把电缆或导线穿入长距离的管或是有多个弯道的管中时,导体不可避免地要与管内壁接触,由此使得导体的穿管异常困难。

    另一方面,由于把导体手工地穿入通道时,要把导体穿入长距离的管中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即使是短距离地穿管也要费很大的气力。

    近来,用光纤作为导体的情况日渐增加,但是按惯用的把导体穿入上述通道的方法,实际上难于平稳又对光纤无任何损伤地把其穿入给定的通道中。甚至以利用压缩气体的方法,把带连接端的光纤穿入通道也是不可能的。由此,在困难的穿管操作之后,又不得不在工作现场用显微镜进行更加困难的操作,这样的操作即使对熟练者来说也是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由本发明的发明人所开发的附壁旋流(coanda  spi-ral  flow)用于穿电缆或导线入管中的操作法被提了出来。

    然而在把电缆或导线穿入有附壁旋流的管内的惯用方法中,用于产生附壁旋流的装置中的气流控制是困难的,同时一般在通道中产生气流摩擦和回流,其结果使得电缆或导线不能完全穿过通道。为了改进操作的效率和保证容易和方便地借附壁旋流把电缆或导线穿过通道,不得不提出各种各样的改进措施。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开发由附壁旋流把电缆穿入管中的惯用方法且允许其达到实际应用的程度而提出能把光纤或其它电缆、导线方便且高效率地穿入长而细的通道中之改进方法,该通道长达约100米且有多个弯道。

    本发明另外的目的、特有的性能和优点将从参照附图的详细说明中清楚地看出来。

    图1是本发明的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3、4和5是说明能用于本发明的附壁旋流单元的断面图。

    图6是表明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本发明的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加以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是基于电缆或导线以附壁旋流传送的原理,该附壁旋流由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试验并使之得以成为实际使用的技术。

    附壁旋流的特点是在气流的轴向流和围绕该轴向流的气流之间的速度和密度有极大的差异,且表现出较陡的速度分布。如湍流度为0.09,小于湍流0.2的一半,表明这附壁旋流与湍流有大差别的情况。而且由轴向矢量和径向矢量合成单一的附壁旋流。

    附壁旋流是会聚于管中轴线的气流,它有小湍流度的优良特性且由于传送体的自动振动而能防止与管壁的强烈碰撞和接触。

    如图1,在本发明的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中,附壁旋流单元(3)通过柔性软管(2)或其它装置接至给定的通道(1)。诸如移动式的压缩气体源(5a)或(5b)经由附壁隙(4)将压缩气体以把电缆或导线穿入的方向通入通道(1)。在这种情况下,给定的导体或引导线(7)插入附壁旋流单元(3)的引入口端(6)。

    在本发明中,在通道(1)中设置一压力释放口是重要的。在导体或引导线(7)穿过通道(1)之前借该压力释放口的释压可以控制压缩气体的回流的产生且使其以平稳的方式通过。对压力释放口的所在位置没有什么特别的限制,但是考虑到在工作现场易于操作,把它设置在连接通道(1)和附壁旋流单元(3)之间,如柔性软管(2)处为好。

    导体或引导线(7)借附壁旋流被传送至柔性软管(2)和通道(1),且以高速通过。

    本发明的特点之一是采用移动式压缩气体源(5a)或(5b),如可用适当的空气或氮气瓶(5a)或空气压缩机(5b)。有例如大约50-180kg/cm2内压力的气瓶(5a),可保持供给附壁旋流单元(3)的压缩气体的压力近于2-10kg/cm2。

    对于附壁旋流单元(3),由本发明的发明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型式,可以根据使用需要选用它们中的任何一种。图2是图1中该装置放大了的图样,作为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该单元在其对通道的排气口(8)和插入电缆或引导线(7)的引入口端(6)之间有环状的附壁隙(4)、在其附近的倾斜表面(9)和压缩气体的流通分配腔(10)。另外,也可使用如图3和4中所表明的有复合式单元结构的单元。

    如图5所示的分为三个部件的该单元可以被利用;第一部件(A)有引入口端(6),在所说入口另一头的外圆周端上有倾斜表面(11)或竖直表面以及有一连接法兰(12);第二部件(B)有排气口(8),在所说排气口(8)另一头的内圆周端有倾斜表面(13)或弯曲的表面,其内孔较所说排气口(8)更大,与第一部件(A)外圆周端的倾斜表面(11)或竖直表面相对并形成一附壁隙(4),倾斜表面(9)呈锥形由内圆周端的所说倾斜表面(13)或弯曲表面向排气口(8)方向逐渐变细,在外圆周端表面有一环形凹槽(14)和一连接法兰(15);可取下的外圆周管形部件(C)有流通部分(16),包围着所说第一部件在外圆周端的倾斜表面(11)或竖直表面和所说第二部件(B)在外圆周端表面的环形凹槽(14),它有与所说的部件(A)和(B)的连接法兰(12)和(15)密切接触的两端,并构成与所说流通部分(16)连通的流通分配腔(10)。如图5所示的附壁旋流单元(3)是非常合宜的单元,它可以在要把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任何工作现场随时加以装配起来。在本实施例中也有把压缩气体送至流通分配腔(10)的管道(17)。

    把倾斜表面(9)的锥角设置在近于20°-70°的各种情况下,附壁旋流得以形成,在引入口端(6)产生强的真空吸力。

    在穿管操作时,或电导线、光纤或其它导体、塑料绳或其它引线可直接穿过通道(1)。在各种情况下,通道长达约150米而不必受通常室内通道为25-30米长度的限制,且可一次穿过。

    下面对各实施例加以说明。

    例1

    如图6所示,聚乙烯索穿入总长为25米的通道(1),该通道(1)为l1=5米,l2=5米,l3=5米和l4=10米,本例中的通道(1)应用直径为22米冷拔(CD)管,聚乙烯索的直径为3毫米。

    通道(1)在连接箱(18)处接至柔性软管(2),如图5所示的附壁旋流单元(3)接至所说的柔性软管(2)。该柔性软管(2)有1.5米长。

    附壁旋流单元(3)配有一空气过滤器(19),一开闭阀(20)和压力计(21),以及由压缩机供给压缩空气。

    所使用压缩空气的压力为6kg/cm2,穿过25米长的通道(1)仅用几秒钟。穿管过程平稳。此时3毫米直径的压力释放口开在柔性软管(2)的所说连接箱附近,使可先于穿管操作释放压力。经多次穿管试验无压缩空气回流。

    在本例中,附壁旋流单元(3)的倾斜表面的倾角,如图5所示在内圆周端的倾斜表面(13)的锥形角设置为60°,而附壁隙的间隙为0.18毫米。

    例2

    穿管操作类似于例1采用150kg/cm2的氮氯瓶,在6kg/cm2的压力下穿管操作非常平稳地得以完成。

    例3

    3毫米直径的聚乙烯索以类似于例2的方法穿入直径为22毫米有25米长的管道中,穿管操作仅几秒钟就完成了。

    例4

    2.8毫米直径带连接端的光缆以类似于例1的方式穿入25米长的管道,该管道有22毫米的管径。对光纤无任何损伤在近两分钟时间内穿管平稳地完成了。

    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对于其类型、直径、管径、长度或导体、引导线和通道的细节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变更。

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电缆或导线穿入通道的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中附壁旋流单元接至通道,通道中有压力释放口,由移动式压缩气体源经所说的附壁旋流单元的附壁隙供给压缩气体,导体或引导线由所说附壁旋流单元的引入口端插入并使其穿入该通道。即使是穿入长而细且又有多个弯道的通道,穿管操作仍得以高速平稳地完成。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