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pdf

上传人:a1 文档编号:7094448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4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841554.4

申请日:

20141226

公开号:

CN104472271A

公开日:

2015040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9/14,A01G9/24

主分类号:

A01G9/14,A01G9/24

申请人:

东莞品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温煜平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东城西路181号金澳大厦二期521室

优先权:

CN201410841554A

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代理人:

刘林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其顶盖上开设的天窗包括活动口、主旋转轴、上玻璃板、下玻璃板,主旋转轴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下玻璃板相铰连,上、下玻璃板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栓与电动机的驱动端相连接,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下落槽、蜡块、输入/输出电源线,输入/输出电源线上连接的导电片在金属外壳内呈上下正对设置,输入电源线上位于金属外壳内的部位通过蜡块与金属外壳的顶壁相粘接。本设计不仅环保性较好,便于自然调温,而且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所述温室(1)顶盖的中部开设有天窗,温室(1)顶盖的四周与温室(1)的侧壁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窗包括活动口(2)、主旋转轴(3)、上玻璃板(4)与下玻璃板(5),所述温室(1)顶盖上位于活动口(2)左右两端的部位分别开设有与活动口(2)相通的左旋转槽(31)、右旋转槽(32),活动口(2)的中部设置有主旋转轴(3),该主旋转轴(3)的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槽(31)、右旋转槽(32)旋转配合,主旋转轴(3)的上侧部通过铰链(33)与上玻璃板(4)的一侧相铰连,主旋转轴(3)的下侧部通过铰链(33)与下玻璃板(5)的一侧相铰连,上玻璃板(4)的另一侧、下玻璃板(5)的另一侧各通过一个固定栓(71)与温室(1)顶盖上设置的电动机(7)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电动机(7)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8)电路连接,且控制器(6)位于温室(1)的内部;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与蜡块(64),输入电源线(62)的一端与电动机(7)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61)左壁上开设的下落槽(65)后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下落槽(65)的底部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的部位通过蜡块(64)与金属外壳(61)的顶壁相粘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8)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片(66),输出导电片(66)的背面通过绝缘管(67)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输出导电片(66)正面的正上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68),输入导电片(68)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玻璃板(4)、下玻璃板(5)的面积之和占温室(1)的顶盖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培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具 体适用于增强温室的环保性、实现自然调温,并具备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优点。

背景技术

目前,植物培育所用的温室一般采用竹竿、砖头、木材、水泥或塑料制作,其采 光、通风的效果较差,导致温室内的温度、湿度只能依赖空调或喷头调控,而不能充 分利用大自然资源,环保性较差。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为CN2682811Y,授权公告日为2005年3月9日的实用新 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由门、上墙体、下墙体和屋顶组成,上墙体和屋顶由透明材 料制成,所述的屋顶内侧悬挂有喷水装置,下墙体内设有远红外覆膜,左右两侧下墙 体的底部设有排风通道,所述的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虽然该温室通过采用太阳 能电池板、喷水装置、远红外覆膜增强了温室的温度、湿度的调节功能,具备一定的 环保性,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陷:

首先,该实用新型需要在在现有的温室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远红外覆膜以及新 的喷水装置,与原始温室相比,不仅改动太大,结构复杂,而且操作难度较高;

其次,该实用新型虽然采用了多个利用自然能源的设备,但其所采用的太阳能电 池板、远红外覆膜成本均较高,增加了该设计的应用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操作难度较高、成本较高的缺 陷与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难度较低、成本较低的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 温室。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所述温室顶盖的中部开设有天窗,温室顶盖的四周与温室的侧壁相连接;

所述天窗包括活动口、主旋转轴、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所述温室顶盖上位于活 动口左右两端的部位分别开设有与活动口相通的左旋转槽、右旋转槽,活动口的中部 设置有主旋转轴,该主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槽、右旋转槽旋转配合,主旋转轴 的上侧部通过铰链与上玻璃板的一侧相铰连,主旋转轴的下侧部通过铰链与下玻璃板 的一侧相铰连,上玻璃板的另一侧、下玻璃板的另一侧各通过一个固定栓与温室顶盖 上设置的电动机的驱动端相连接,所述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且控制器 位于温室的内部;

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源线、输出电源线与蜡块,输入电源线的一端 与电动机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左壁上开设的下落槽后延伸至 金属外壳的内部,下落槽的底部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输入电源线上位于金属外 壳内的部位通过蜡块与金属外壳的顶壁相粘接,输出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 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的内部,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 片,输出导电片的背面通过绝缘管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输出导电片正面的正上 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输入导电片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上玻璃板、下玻璃板的面积之和占温室的顶盖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 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中温室顶盖开设的天窗包括活动口、 主旋转轴、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主旋转轴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下玻璃板相铰连, 上、下玻璃板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栓与与温室顶盖上设置的电动机的驱动端相连接,电 动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使用时,上玻璃板、下玻璃板一来能给温室的内部 提供直射的阳光,二来当温室内温度较高时,电动机可以抽开固定栓,失去固定栓的 固定后,上玻璃板、下玻璃板各绕铰链向下旋转,此时,上玻璃板、下玻璃板之间形 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便于流动空气对温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不仅环保性较好,而 且能够降低培育成本。此外,本设计只需对温室的顶盖作出改变即可,不仅结构简单、 改动较小,而且操作难度较低。因此,本发明不仅环保性较好、能实现自然调温,而 且结构简单、操作难度较低。

2、本发明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中的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输入电 源线、输出电源线、蜡块与下落槽,使用时,火灾导致的高温会升高金属外壳的温度, 高温的金属外壳会融化与其相粘接的蜡块,当蜡块融化后,输入电源线沿着下落槽落 下,下落的输入电源线带动其上连接的输入导电片与位于其正下方的输出导电片相接 触,以搭接成电路,从而导通电动机、电源,以自动开启电动机,非常便于实施,而 且结构十分简单,价格较低,性价比较高。因此,本发明不仅实用性较强,而且成本 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左视图。

图中:温室1、活动口2、主旋转轴3、左旋转槽31、右旋转槽32、铰链33、上 玻璃板4、下玻璃板5、控制器6、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蜡 块64、下落槽65、输出导电片66、绝缘管67、输入导电片68、电动机7、固定栓71、 电源8。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所述温室1顶盖的中部开 设有天窗,温室1顶盖的四周与温室1的侧壁相连接;

所述天窗包括活动口2、主旋转轴3、上玻璃板4与下玻璃板5,所述温室1顶盖 上位于活动口2左右两端的部位分别开设有与活动口2相通的左旋转槽31、右旋转槽 32,活动口2的中部设置有主旋转轴3,该主旋转轴3的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槽31、右 旋转槽32旋转配合,主旋转轴3的上侧部通过铰链33与上玻璃板4的一侧相铰连, 主旋转轴3的下侧部通过铰链33与下玻璃板5的一侧相铰连,上玻璃板4的另一侧、 下玻璃板5的另一侧各通过一个固定栓71与温室1顶盖上设置的电动机7的驱动端 相连接,所述电动机7通过控制器6与电源8电路连接,且控制器6位于温室1的内 部;

所述控制器6包括金属外壳61、输入电源线62、输出电源线63与蜡块64,输入 电源线62的一端与电动机7电路连接,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61左 壁上开设的下落槽65后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下落槽65的底部与金属外壳61 的底壁相连接,输入电源线62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的部位通过蜡块64与金属外壳 61的顶壁相粘接,输出电源线63的一端与电源8电路连接,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 延伸至金属外壳61的内部,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片66,输出导电 片66的背面通过绝缘管67与金属外壳61的底壁相连接,输出导电片66正面的正上 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68,输入导电片68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62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上玻璃板4、下玻璃板5的面积之和占温室1的顶盖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至四 分之三。

使用中,当温室1内的温度升高时(植物培育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提 高室温,同时,为了培育的必要,温室1内的常温也维持较高的数值),会升高金属 外壳61的温度,高温的金属外壳61会融化与其相粘接的蜡块64,当蜡块64融化后, 输入电源线62会沿着下落槽65落下,下落的输入电源线62带动其上连接的输入导 电片68与位于其正下方的输出导电片66相接触,以搭接成电路,从而导通电动机7 与电源8,启动的电动机7抽开固定栓71,失去固定栓71的固定后,上玻璃板4、下 玻璃板5各绕铰链33向下旋转,此时,上玻璃板4、下玻璃板5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 的空间,便于流动空气对温室1内的温度进行调节,不仅环保性较好,而且能够降低 培育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 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 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410841554.4 (22)申请日 2014.12.26 A01G 9/14(2006.01) A01G 9/24(2006.01) (71)申请人 东莞品派实业投资有限公司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莞城东城西路 181 号金澳大厦二期 521 室 (72)发明人 温煜平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代理人 刘林 (54) 发明名称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57) 摘要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其顶盖 上开设的天窗包括活动口、 主旋转轴、 上玻璃板、 下玻璃板, 主旋转。

2、轴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 下玻璃 板相铰连, 上、 下玻璃板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栓与电 动机的驱动端相连接, 电动机通过控制器与电源 电路连接 ; 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 下落槽、 蜡 块、 输入 / 输出电源线, 输入 / 输出电源线上连接 的导电片在金属外壳内呈上下正对设置, 输入电 源线上位于金属外壳内的部位通过蜡块与金属外 壳的顶壁相粘接。 本设计不仅环保性较好, 便于自 然调温, 而且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4472271 A (43)申。

3、请公布日 2015.04.01 CN 104472271 A 1/1 页 2 1.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所述温室 (1) 顶盖的中部开设有天窗, 温室 (1) 顶盖的四周与温室 (1) 的侧壁相连接,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天窗包括活动口 (2) 、 主旋转轴 (3) 、 上玻璃板 (4) 与下玻璃板 (5) , 所述温室 (1) 顶 盖上位于活动口 (2) 左右两端的部位分别开设有与活动口 (2) 相通的左旋转槽 (31) 、 右旋 转槽 (32) , 活动口 (2) 的中部设置有主旋转轴 (3) , 该主旋转轴 (3) 的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槽 (31) 、 右旋转槽 (32) 旋转。

4、配合, 主旋转轴 (3) 的上侧部通过铰链 (33) 与上玻璃板 (4) 的一侧 相铰连, 主旋转轴 (3) 的下侧部通过铰链 (33) 与下玻璃板 (5) 的一侧相铰连, 上玻璃板 (4) 的另一侧、 下玻璃板 (5) 的另一侧各通过一个固定栓 (71) 与温室 (1) 顶盖上设置的电动机 (7) 的驱动端相连接, 所述电动机 (7) 通过控制器 (6) 与电源 (8) 电路连接, 且控制器 (6) 位 于温室 (1) 的内部 ; 所述控制器 (6) 包括金属外壳 (61) 、 输入电源线 (62) 、 输出电源线 (63) 与蜡块 (64) , 输 入电源线 (62) 的一端与电动机 (7。

5、) 电路连接, 输入电源线 (62) 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 (61) 左壁上开设的下落槽 (65) 后延伸至金属外壳 (61) 的内部, 下落槽 (65) 的底部与金属外壳 (61) 的底壁相连接, 输入电源线 (62) 上位于金属外壳 (61) 内的部位通过蜡块 (64) 与金属 外壳 (61) 的顶壁相粘接, 输出电源线 (63) 的一端与电源 (8) 电路连接, 输出电源线 (63) 的 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 (61) 的内部, 输出电源线 (63) 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片 (66) , 输 出导电片 (66) 的背面通过绝缘管 (67) 与金属外壳 (61) 的底壁相连接, 输出导电。

6、片 (66) 正 面的正上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 (68) , 输入导电片 (68) 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 (62) 的另一端 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其特征在于 : 所述上玻 璃板 (4) 、 下玻璃板 (5) 的面积之和占温室 (1) 的顶盖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三。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4472271 A 2 1/3 页 3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培育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具 体适用于增强温室的环保性、 实现自然调温, 并具备结构简单、 成本较低的优点。 背景。

7、技术 0002 目前, 植物培育所用的温室一般采用竹竿、 砖头、 木材、 水泥或塑料制作, 其采光、 通风的效果较差, 导致温室内的温度、 湿度只能依赖空调或喷头调控, 而不能充分利用大自 然资源, 环保性较差。 0003 中国专利, 授权公告号为 CN2682811Y, 授权公告日为 2005 年 3 月 9 日的实用新型 专利公开了一种温室, 由门、 上墙体、 下墙体和屋顶组成, 上墙体和屋顶由透明材料制成, 所 述的屋顶内侧悬挂有喷水装置, 下墙体内设有远红外覆膜, 左右两侧下墙体的底部设有排 风通道, 所述的屋顶上设有太阳能电池板。虽然该温室通过采用太阳能电池板、 喷水装置、 远红外覆。

8、膜增强了温室的温度、 湿度的调节功能, 具备一定的环保性, 但其仍旧具有以下缺 陷 : 0004 首先, 该实用新型需要在在现有的温室上设置太阳能电池板、 远红外覆膜以及新 的喷水装置, 与原始温室相比, 不仅改动太大, 结构复杂, 而且操作难度较高 ; 0005 其次, 该实用新型虽然采用了多个利用自然能源的设备, 但其所采用的太阳能电 池板、 远红外覆膜成本均较高, 增加了该设计的应用难度。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复杂、 操作难度较高、 成本较高的缺 陷与问题, 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操作难度较低、 成本较低的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0007 为实现。

9、以上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所述温室顶盖的中部开设有天窗, 温室顶盖的四周与温室的侧壁相连接 ; 0008 所述天窗包括活动口、 主旋转轴、 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 所述温室顶盖上位于活动 口左右两端的部位分别开设有与活动口相通的左旋转槽、 右旋转槽, 活动口的中部设置有 主旋转轴, 该主旋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槽、 右旋转槽旋转配合, 主旋转轴的上侧部通过 铰链与上玻璃板的一侧相铰连, 主旋转轴的下侧部通过铰链与下玻璃板的一侧相铰连, 上 玻璃板的另一侧、 下玻璃板的另一侧各通过一个固定栓与温室顶盖上设置的电动机的驱动 端相连接, 所述电动机通过控。

10、制器与电源电路连接, 且控制器位于温室的内部 ; 0009 所述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 输入电源线、 输出电源线与蜡块, 输入电源线的一端与 电动机电路连接, 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左壁上开设的下落槽后延伸至金属外 壳的内部, 下落槽的底部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 输入电源线上位于金属外壳内的部位 通过蜡块与金属外壳的顶壁相粘接, 输出电源线的一端与电源电路连接, 输出电源线的另 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的内部, 输出电源线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片, 输出导电片的背面 通过绝缘管与金属外壳的底壁相连接, 输出导电片正面的正上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 输入 说 明 书 CN 104472271 A 。

11、3 2/3 页 4 导电片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的另一端相连接。 0010 所述上玻璃板、 下玻璃板的面积之和占温室的顶盖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 三。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0012 1、 本发明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中温室顶盖开设的天窗包括活动口、 主旋转轴、 上玻璃板与下玻璃板, 主旋转轴的上下两侧分别与上、 下玻璃板相铰连, 上、 下玻 璃板的另一侧通过固定栓与与温室顶盖上设置的电动机的驱动端相连接, 电动机通过控制 器与电源电路连接, 使用时, 上玻璃板、 下玻璃板一来能给温室的内部提供直射的阳光, 二 来当温室内温度较高时, 电动机可以抽开固定栓,。

12、 失去固定栓的固定后, 上玻璃板、 下玻璃 板各绕铰链向下旋转, 此时, 上玻璃板、 下玻璃板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 便于流动空 气对温室内的温度进行调节, 不仅环保性较好, 而且能够降低培育成本。此外, 本设计只需 对温室的顶盖作出改变即可, 不仅结构简单、 改动较小, 而且操作难度较低。 因此, 本发明不 仅环保性较好、 能实现自然调温, 而且结构简单、 操作难度较低。 0013 2、 本发明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中的控制器包括金属外壳、 输入电源 线、 输出电源线、 蜡块与下落槽, 使用时, 火灾导致的高温会升高金属外壳的温度, 高温的金 属外壳会融化与其相粘接的蜡块, 当蜡。

13、块融化后, 输入电源线沿着下落槽落下, 下落的输入 电源线带动其上连接的输入导电片与位于其正下方的输出导电片相接触, 以搭接成电路, 从而导通电动机、 电源, 以自动开启电动机, 非常便于实施, 而且结构十分简单, 价格较低, 性价比较高。因此, 本发明不仅实用性较强, 而且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4 图 1 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 2 是图 1 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 3 是图 2 的左视图。 0017 图中 : 温室 1、 活动口 2、 主旋转轴 3、 左旋转槽 31、 右旋转槽 32、 铰链 33、 上玻璃板 4、 下玻璃板5、 控制器6、 金属外壳61、。

14、 输入电源线62、 输出电源线63、 蜡块64、 下落槽65、 输 出导电片 66、 绝缘管 67、 输入导电片 68、 电动机 7、 固定栓 71、 电源 8。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参见图 1 图 3, 一种顶盖内设置有通风设施的温室, 所述温室 1 顶盖的中部开设 有天窗, 温室 1 顶盖的四周与温室 1 的侧壁相连接 ; 0020 所述天窗包括活动口 2、 主旋转轴 3、 上玻璃板 4 与下玻璃板 5, 所述温室 1 顶盖上 位于活动口 2 左右两端的部位分别开设有与活动口 2 相通的左旋转槽 31、 右旋转槽 3。

15、2, 活 动口 2 的中部设置有主旋转轴 3, 该主旋转轴 3 的两端分别与左旋转槽 31、 右旋转槽 32 旋 转配合, 主旋转轴 3 的上侧部通过铰链 33 与上玻璃板 4 的一侧相铰连, 主旋转轴 3 的下侧 部通过铰链 33 与下玻璃板 5 的一侧相铰连, 上玻璃板 4 的另一侧、 下玻璃板 5 的另一侧各 通过一个固定栓 71 与温室 1 顶盖上设置的电动机 7 的驱动端相连接, 所述电动机 7 通过控 制器 6 与电源 8 电路连接, 且控制器 6 位于温室 1 的内部 ; 说 明 书 CN 104472271 A 4 3/3 页 5 0021 所述控制器 6 包括金属外壳 61、。

16、 输入电源线 62、 输出电源线 63 与蜡块 64, 输入电 源线 62 的一端与电动机 7 电路连接, 输入电源线 62 的另一端穿经金属外壳 61 左壁上开设 的下落槽 65 后延伸至金属外壳 61 的内部, 下落槽 65 的底部与金属外壳 61 的底壁相连接, 输入电源线62上位于金属外壳61内的部位通过蜡块64与金属外壳61的顶壁相粘接, 输出 电源线 63 的一端与电源 8 电路连接, 输出电源线 63 的另一端延伸至金属外壳 61 的内部, 输出电源线63的另一端连接有输出导电片66, 输出导电片66的背面通过绝缘管67与金属 外壳 61 的底壁相连接, 输出导电片 66 正面的。

17、正上方设置有输入导电片 68, 输入导电片 68 的背面与输入电源线 62 的另一端相连接。 0022 所述上玻璃板4、 下玻璃板5的面积之和占温室1的顶盖的面积的三分之一至四分 之三。 0023 使用中, 当温室 1 内的温度升高时 ( 植物培育过程中易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提 高室温, 同时, 为了培育的必要, 温室1内的常温也维持较高的数值), 会升高金属外壳61的 温度, 高温的金属外壳61会融化与其相粘接的蜡块64, 当蜡块64融化后, 输入电源线62会 沿着下落槽 65 落下, 下落的输入电源线 62 带动其上连接的输入导电片 68 与位于其正下方 的输出导电片 66 相接触, 以搭。

18、接成电路, 从而导通电动机 7 与电源 8, 启动的电动机 7 抽开 固定栓 71, 失去固定栓 71 的固定后, 上玻璃板 4、 下玻璃板 5 各绕铰链 33 向下旋转, 此时, 上玻璃板 4、 下玻璃板 5 之间形成有空气流动的空间, 便于流动空气对温室 1 内的温度进行 调节, 不仅环保性较好, 而且能够降低培育成本。 0024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 限, 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 皆应纳入权 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说 明 书 CN 104472271 A 5 1/1 页 6 图 1 图 2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CN 104472271 A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