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pdf

上传人:54 文档编号:7093892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6.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055091.3

申请日:

20150203

公开号:

CN104641899A

公开日:

201505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A01G13/02

主分类号:

A01G1/00,A01G13/02

申请人:

中国烟草总公司广东省公司,广东烟草梅州市有限公司,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烟草韶关市有限公司南雄市分公司

发明人:

陈泽鹏,谢平华,王维,宋丹妮,王政仁,谢俊喜,阮阳,李俊业

地址:

51061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林和东路128号

优先权:

CN201510055091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任重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包括土壤打孔形成孔穴、将烟苗移栽至孔穴、在孔穴口罩上透光拱顶保护罩、烟苗生长至其顶端的叶片即将接触保护罩的顶部时取走保护罩等步骤,期间不需要施肥和浇水;所述保护罩的罩体的深度为8~12cm,罩体的直径为18~20cm,所述罩沿的宽度为1~2c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烟苗移栽方法,不使用地膜,解决了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避免了繁琐的破膜和掏苗的操作,减少因为掏苗操作带来的病害传播,为烟苗安全度过寒冷以及其他极端天气提供充分的保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土壤打孔,形成孔穴;S2.将培育的烟苗移栽至孔穴,适量填土,浇透定耕水;S3.在孔穴口罩上透光拱顶保护罩,用土固定所述保护罩;S4.烟苗生长至其顶端的叶片即将接触保护罩的顶部时取走保护罩,期间不需要施肥和浇水,然后,用土填平孔穴,按照常规方法培育烟株;其中,S2所述培育的烟苗为长至“五叶一芯”时的烟苗;S3所述的透光拱顶保护罩是采用透光材料制备得到的,所述保护罩包括具有容置腔的罩体,罩体连接罩顶和罩沿,罩体、罩顶和罩沿为一体结构,所述罩沿贴触孔穴口边沿土壤;所述保护罩的罩体的深度为8~12cm,直径与所述孔穴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罩沿的宽度为1~2cm;所述用土固定所述保护罩是用土掩埋所述罩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孔穴的孔径为8~10cm,深度为18~2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孔穴的底部设置为锥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罩体的直径为比所述孔穴的孔径大10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罩体的直径为18~20cm。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烟苗栽培技术,更具体地,提供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土壤温度、保水保土、保肥、提高肥效,通常在地面覆盖薄膜(地膜),地膜具有护根促长等作用。但是在田地内覆盖的大量的塑料薄膜很难回收,作物收获后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和损害,尤其是随着塑化剂风波的漫延,地膜无法沉降是否会导致土壤中塑化剂含量过高而影响人们的健康的问题令人十分担忧。

目前,地膜大量应用于烟苗的栽培方面。移栽是烟草生产方面的关键环节。烟农们常把移栽列为烟草生产的五大关之一,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烟苗对温度特别敏感原因,如果是环境气温低于8℃左右时,容易造成烟苗早花,导致减收和质量下降,所以移栽过程中通常采用地膜覆盖。一般根据移栽时间要求,适时对地块进行深耕、细耙、高起垄,移栽烟苗,盖上地膜,地膜贴着土壤。当天打塘,当天移栽,当天盖膜。这种方式移栽,烟苗的生长空间非常有限,地膜很快就会妨碍烟苗生长,所以需要破膜和掏苗,在烟苗上方破一个5~6厘米的孔,将烟苗的叶子掏出来。这种操作方式比较繁琐,时间期限要求比较严格(不然容易发生烟苗贴近地膜发生烧苗),掏苗的操作又容易造成病害的传播和烟苗的损伤。

烤烟“井窖”式小苗移栽是一种地膜烟苗移栽的新方式,先起垄覆盖地膜,在覆盖有地膜的垄面按规定间距打井窖,然后将烟苗放入孔中,用少量细土盖上烟苗根部基质,烟苗叶片不能伸出孔外,当烟苗的叶片完全长出孔外后,再用湿土封孔和地膜口,其它管理与常规地膜烟相同。这种方式是先将垄面和地膜同时打孔,烟苗在“井窖”中生长。只有在不打孔的土壤位置保存地膜覆盖,“井窖”的口敞开的形式不利于保温保水保肥,效果有限。

事实上,破膜和掏苗后的时期大约是每年的2月底至三月初,烟苗还经常会遇到一些极端天气(霜冻和冰灾等),现有的栽培方法无法避免极端天气对烟苗的损伤,造成减收和烟叶质量下降。

再者,无论是传统的膜下移栽还是“井窖”式移栽,都是使用地膜,由于地膜很薄,经过一段时间的风吹日晒后,根本无法回收,与其他作物地膜栽培一样,无法解决的问题是地膜残留在土壤中,无法回收,难以降解,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和损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烟苗移栽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栽培方法,针对性解决烟苗移栽过程中的增温抗寒问题并克服地膜覆盖造成的土壤污染缺陷。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提供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土壤打孔,形成孔穴;

S2.将培育的烟苗移栽至孔穴,适量填土,浇透定耕水;

S3.在孔穴口罩上透光拱顶保护罩,用土固定所述保护罩;

S4.烟苗生长至其顶端的叶片即将接触保护罩的顶部时取走保护罩,期间不需要施肥和浇水,然后,用土填平孔穴,按照常规方法培育烟株;

其中,S2所述培育的烟苗为长至“五叶一芯”时的烟苗;

S3所述的透光拱顶保护罩是采用透光材料制备得到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罩体,罩体连接罩顶和罩沿,罩体、罩顶和罩沿为一体结构,所述罩沿贴触孔穴口的边沿。

所述保护罩可以采用现有的塑料一次性碗等现有产品的制作材料制作而成,也可以通过成型加工制备得到,优选地,所述保护罩的罩体的深度为8~12cm,直径与所述孔穴的直径相适配,所述罩沿的宽度为1~2cm;所述用土固定所述保护罩是用土掩埋所述罩沿。

所述用土固定所述保护罩是用土掩埋所述罩沿,实现固定,保证保护罩不被随便移动或者被风吹走。

优选地,S1所述孔穴的孔径约为8~10cm,深度约为18~20cm;优选孔穴底部设置为锥形,锥形底孔穴便于烟苗的固定和填土;

优选地,所述罩体的直径比孔穴的直径大10cm以上。优选地,所述罩体的直径为18~20cm。

优选地,S1所述孔穴与孔穴之间(株距)的间隔为 45~55cm;行距的间隔为1.1~1.2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罩沿贴触孔穴口的一面设有锥钉;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罩体上设有加强筋,加强筋从罩顶延伸至罩沿,并探出罩沿形成锥钉,所述锥钉与加强筋一体化形成。

优选地,所述锥钉为2~3个。

优选地,所述罩顶外部设有提手,方便回收所述保护装置时提拉使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保护罩包括若干罩单元和连接所述若干罩单元的连接结构,所述罩单元包括具有容置腔的罩体,罩体连接罩顶和罩沿,罩体、罩顶和罩沿为一体结构,所述罩沿贴触“井窖”口的边沿;所述连接所述若干罩单元的连接结构包括设置于各罩顶上的连接点和连接各连接点的连接杆。

可选地,所述设置于各罩顶上的连接点和连接各连接点的连接杆为一体化制成。

可选地,所述设置于各罩顶上的连接点为短的塑料柱,所述连接杆与各连接点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相适配地套接于所述塑料柱,所述塑料柱上设置有阻碍连接套脱离连接柱的结构。

可选地,所述设置于各罩顶上的连接点为孔结构,所述连接杆可以穿过该孔结构与罩顶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突破现有技术大力推广的烟苗地膜覆盖栽培方法(膜下小苗移栽)的局限,提供了一种新的烟苗移栽方法,与膜下小苗移栽相比较,本发明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有益效果:

1.避免了使用地膜,克服了使用地膜导致的破坏土壤、污染环境等后果。现有技术膜下小苗移栽,使用的地膜经风吹日晒后残破,很难回收,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对土壤造成了污染和损害。本发明采用的保护装置容易回收,不会与土壤纠结难分,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破坏土壤、污染环境等后果。

2.本发明保护罩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节约物资成本。

3.减少了破膜和掏苗的繁琐操作,同时也避免了破膜和掏苗后繁重的浇水施肥工作,节约人工成本。

现有的膜下移栽为了避免烟苗接触地膜发生“烧苗”现象,需要密切关注烟苗生长并及时将地膜破开一个洞口,将烟苗从洞口掏出来。将地膜破开的洞口的尺寸大小的把握对小苗安全及生长至关重要(请见《对烟叶膜下小苗移栽技术的思考》,烟草在线专稿作者:杨洪武,2013年6月19日),而对于绷紧的地膜要控制好破开洞口的尺寸是非常难的,这种操作非常的繁琐,而且时间上要求非常严,操作不当就会发生烧苗等严重问题。将烟苗从地膜中掏出来之后,只有地膜仍旧覆盖的部分可以继续保持保水保肥的功能,因为烟苗生长的土壤部分已经没有了地膜保护,破膜掏苗后就需要进行常规培养所需要的水分和肥料的供给。

本发明对烟苗移栽的时间、移栽后生长的空间需求进行针对性的认真研究,精确设计规格大小的的保护罩所形成的空间可以保证烟苗移栽后比现有的地膜移栽方法多出生长时间约20天左右,保证移栽的烟苗从“五叶一芯”开始成长至当烟苗顶端的叶片即将接触到罩顶时,正好是气温回暖时节,揭开保护罩后与回暖的气候和烟苗“出罩”的生长时期无缝对接,揭开所述保护装置即可,经济适用。

而烟苗在保护罩中生长期间,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浇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保水和保肥,操作上简单易行,这阶段实现“一劳永逸”。

4.本发明烟苗的生长空间大,避免了破膜和掏苗的操作对烟苗造成的损伤和病害传播。如前所述,现有膜下移栽所需要的破膜和掏苗通过人工完成,掏苗过程中对烟苗的损伤很难避免。掏苗操作中,掏完一棵烟苗接着掏另一棵烟苗,容易人为造成病害的传播。本发明保护罩下烟苗独棵成长,能有效避免受蚜虫等危害,烟苗之间的病害传播的可能性也大大减少,而且本发明摈弃了破膜和掏苗操作,避免了人为损伤烟苗和人为病害传播。

5.烟苗在保护的状态下生长的时间显著延长,充分保障烟苗安全度过极端天气。烟苗的移栽通常在春节前,现有膜下移栽为避免烧苗进行破膜和掏苗操作,而破膜和掏苗操作完成后,烟苗已然暴露于各种天气环境中,而此时还未到气候真正回暖季节,现有膜下移栽的方法无法保障烟苗顺利度过霜冻\冰灾等极端灾害天气(从移栽至3月上中旬这段时间容易发生)。

6.节水保肥效果更为显著。本发明只需要浇定根水,整个移栽的其他期间锁肥效果良好,保护罩内凝华的水珠回流至土壤中,不需要另外浇水施肥。

7.移栽期集中。本发明节水效果更为显著,即使是干旱地区,移栽时也不需要依据水源排队安排移栽,大大缩短移栽期,并按照节令顺利完成所有移栽工作。

8.保温效果与地膜相比,更加显著。本发明设计的深孔移栽方法,将烟苗移栽于合理大小的孔穴中,利用地热保温,同时在孔穴口设置保护罩,很好地“锁住”孔穴中产生的地热,经实验检测,保护罩条件下烟苗生长空间温度可以提高3℃左右,很好地保证烟苗的生长,避免因为低温导致的早花以及烟叶质量下降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 本发明移栽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2烟苗移栽在孔穴中。

图3孔穴上罩上保护罩。

图4本发明保护罩保水情况图。

图5现有膜下移栽后烟苗顶膜以及需要严格期限和尺寸条件下破膜的实际情况图。

图6本发明栽培方法与现有膜下移栽方法培育的烟苗同期对比情况图。

图7为现有技术使用的地膜无法回收污染土壤和环境的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基于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本发明实施例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2014年11月25日播种,2015年1月10日移栽,设四个处理对比:

两个处理为采用本发明移栽方法,移栽工艺流程示意图见附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土壤打孔,形成孔穴;

S2.将培育的烟苗移栽至孔穴,适量填土,浇透定耕水,移栽后见附图2所示;

S3.在孔穴口罩上透光拱顶保护罩,用土固定所述保护罩,见附图3所示;

S4.烟苗生长至其顶端的叶片即将接触保护罩的顶部时取走保护罩,期间不需要施肥和浇水,然后,用土填平孔穴,按照常规方法培育烟株;

其中,S1所述孔穴的孔径约为8~10cm,深度约为18~20cm;优选孔穴底部设置为锥形,锥形底孔穴便于烟苗的固定和填土;

S2所述培育的烟苗为长至“五叶一芯”时的烟苗;

S3所述的透光拱顶保护罩是采用透光材料制备得到的,包括具有容置腔的罩体,罩体连接罩顶和罩沿,罩体、罩顶和罩沿为一体结构,所述罩沿贴触孔穴口的边沿。所述保护罩的罩体的深度为8~12cm,罩体的直径为18~20cm,所述罩沿的宽度为1~2cm。所述用土固定所述保护罩是用土掩埋所述罩沿,实现固定,保证保护罩不被随便移动或者被风吹走。

S1所述孔穴与孔穴之间(株距)的间隔和行距参照现有常规,优选地,所述孔穴与孔穴之间(株距)的间隔为 45~55cm;行距的间隔为1.1~1.2m。

另外两个为对比处理,为采用现有常规的膜下移栽。

四个处理,移栽后,本发明方法两个处理,保护罩中剩余大量空间供烟苗生长,不需要破膜和掏苗,见附图4所示,保护罩内凝华了大量水滴,可见保护罩锁住了大量水份,这些形成水滴,返回土壤。另外两个对比处理,膜下移栽的烟苗已经顶膜了,见附图5所示,不马上进行破膜掏苗的话,烟苗就要被灼伤。

本发明方法两个处理的保护罩方便回收,可重复利用。而如附图6所示为现有技术使用的地膜无法回收污染土壤和环境的情况。

附图6显示了本发明方法处理和对比处理的烟苗生长情况,左为现有“井窖”式膜下移栽,中间为普通膜下移栽,右为本发明透光拱顶移栽。

同期移栽,烟苗生长指标如表1所示(2014年11月25日播种,2015年1月10日移栽,1月27日检测数据。其中正常移栽为现有技术的常规移栽,不设“井窖”或孔穴):

表1

实施例2

    参照实施例1所述的本发明移栽方法,2007年11月22日播种,2008年1月7日移栽,移栽后刚好遇到冰灾天气。现有栽培方法移栽的烟苗大量被冻死,导致减产,存活下来的烟苗容易发生早花和烟叶质量下降。本发明移栽方法移栽的烟苗在保护罩中生长至3月10日揭开保护罩,顺利度过冰灾天气。后续跟踪监控,该批烟苗未发生早花现象,收获的烟叶质量上乘。

本发明大量实验证明,采用本发明移栽方法,避免了使用地膜,克服了使用地膜导致的破坏土壤、污染环境等后果。本发明方法中涉及的保护罩可以回收重复利用,节约物资成本。减少了破膜和掏苗的繁琐操作,同时也避免了破膜和掏苗后繁重的浇水施肥工作,节约人工成本,避免了人为损伤烟苗和人为病害传播。

本发明充分保证烟苗移栽后的生长空间和时间,可以保证烟苗移栽后比现有的地膜移栽方法多出生长时间约20天左右,保证移栽的烟苗从“五叶一芯”开始成长至当烟苗顶端的叶片即将接触到罩顶时,正好是气温回暖时节,揭开保护罩后与回暖的气候和烟苗“出罩”的生长时期无缝对接,揭开所述保护装置即可,经济适用。而烟苗在保护罩中生长期间,不需要施肥,也不需要浇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保水和保肥,操作上简单易行,这阶段实现“一劳永逸”。并保障烟苗顺利度过霜冻\冰灾等极端灾害天气(从移栽至3月上中旬这段时间容易发生)。

本发明方法节水保肥效果更为显著。本发明只需要浇定根水,整个移栽的其他期间锁肥效果良好,保护罩内凝华的水珠回流至土壤中,不需要另外浇水施肥,即使是干旱地区,移栽时也不需要依据水源排队安排移栽,大大缩短移栽期,并按照节令顺利完成所有移栽工作。保温效果与地膜相比,更加显著,保护罩条件下烟苗生长空间温度可以提高3℃左右,很好地保证烟苗的生长,避免因为低温导致的早花以及烟叶质量下降等问题。

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烟苗的透光拱顶移栽方法。包括土壤打孔形成孔穴、将烟苗移栽至孔穴、在孔穴口罩上透光拱顶保护罩、烟苗生长至其顶端的叶片即将接触保护罩的顶部时取走保护罩等步骤,期间不需要施肥和浇水;所述保护罩的罩体的深度为812cm,罩体的直径为1820cm,所述罩沿的宽度为12cm。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烟苗移栽方法,不使用地膜,解决了地膜残留在土壤中难以降解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避免了繁琐的破膜和掏苗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