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是有关使用压接端子使电线构成分支回路的多层分线盒。 实用新案公开公报昭61-36965号和昭61-36966号已揭示了使用电线与压接端子的分线盒。
对于一端有压接部分1,另一端有连接部分的接线端子的设置面积来说,压接部分的设置面积比起连接部分的设置面积要大得多。因而由上下多层构成的分线盒中,如将下压接层6上使用的接线端子的连接部分26延长,贯穿上压接层,当这一连接部分是作为连接器的接线端子使用的场合,就必须要避开在上压接层上使用的接线端子。因而连接器接线端子之间的间隔就要增大,因此,空间利用系数降低。而且,为了改善空间利用系数,不仅要使元件的尺寸减小,而且要使另一方配合的连接器尺寸相适应也很麻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在上压接层4上使用的接线端子的压接部分14,相对于其连接部分24沿着该电线5的走线方向X有一偏移,从而防止其与下压接层6上使用地接线端子的连接部分26相接触。而且在上压接层4上使用的接线端子的压接部分14,相对于其连接部分24沿着电线5的横方向Y有一偏移,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
实施例
第一图所示的分线盒是由并列多个连接器插入框架7的上盖8(第1图A图所示部分),和由绝缘板9、下压接端子2′、电线5构成的下压接层(第1图B图所示部分),和底盖10(第1图C图所示部分)上下组装而构成,并在连接器插入框架7上与另一方的连接器(图中未表示出)相连接而使用。也就是说,组装好的连接器插入框架7的内部,是将上压接层4上使用的接线端子2的连接部分24(参见第3图),与下压接层6上使用的接线端子2′的连接部分26(参见第1图B),作为连接器的接线端子组装起来,并与另一方连接器的端子电气连接。
这些接线端子2、2′的压接部分1、14是与电线5压接而构成分支回路的。第1图A,第2图、第3图所示的接线端子2,其一端具有和众所周知的压接端子同样的压接部分14,在另一端具有一个与该压接部分并行而延伸的连接部分24,这些压接部分与连接部分之间由曲折部分11连结。还有,压接部分14的构成是由两个刀刃之间的缝隙形成,如所周知,刀刃将电线5的包覆层破开而与芯线导体压接,因而起到电气连接的作用。
另一方面,一般地说,只要连接部分和连接器端子是同样的构造,那么哪个阴阳构造都可以。第3图所示的连接部分24是由平板状的端头构成,沿长度的方向延伸,右侧边与上述缝隙的延长线重合。也就是沿下述的Y方向、即电线5的横方向,连接部分24的中心线要错开一些。还有,曲折部分11是由压接部分14与连接部分24分别相对折成直角,其结果是连接部分24相对于压接部分14,沿着电线5的走线方向X有一偏移。另一方面,第1图B所示的接线端子2′的连接部分26,在与压接部分16同一平面内延伸而压入绝缘板9内。这个压接部分16如图所示在绝缘板9的下面与电线5压接,形成下压接层6,而上部的连接部分26如第2图所示插通在上盖8上所设的端子插入通孔12,突出于连接器插入框架中。再则,反过来在绝缘板9的上面所设的横沟13,是当分线盒组装好的时候,为使上压接层4的接线端子的压接部分14的前端插入而设置的。第2图中虚线所示的矩形部分,是从底面所看到的连接器插入框架部分,其中有多根电线5沿着该框架的长度方向Y并列,X方向是表示走线的方向。还有,端子插入通孔12沿着Y方向排列,以2列沿X方向并列。
如上所述,将接线端子的连接部分26插通在这些端子插入通孔12中,如图所示上压接层的压接部分14,由于有曲折部分11而各自向X方向有一偏移,因此不会与插入端子插入通孔12上的连接部分26相接触。从而使得下压接层的连接部分26插通插入通孔12′更为容易,这个插入通孔12′与上压接层连接部分24插入的端子插入通孔12相邻接,这样使得空间利用系数极大改善。再者,在第2图中所有的端子插入通孔12都是设置在电线5、5之间的中间部分,因此当把来自下压接层的连接部分26插入端子插入通孔12时,没有电线干扰问题。为此,上压接层的压接部分14比其曲折部分11,沿着Y方向有一偏移。如果没有这个Y方向的偏移,则电线5的走线就会在其他列端子插入孔12的上面通过,就会产生电线与连接部分26互相干扰。
如以上所详细叙述的,本发明中的具有上下多层的分线盒中,上压接层的压接部分相对于连接部分沿X以及Y方向偏移,因而使分线盒内分支回路的空间利用系数极大改善,使更合理的设计成为可能。
附图的简要说明
每一附图均展示了本发明的实施列,第1图是分线盒的分解斜视图,第2图展示了上压接层的底面部分放大图,第3图展示了上压接层上使用的接线端子的放大斜视图。引用标号含义如下:
2、接线端子 4、上压接层
5、电线 6、下压接层
7、连接器插入框架 8、上盖
9、绝缘板 10、底盖
11、曲折部分 12、端子插入通孔
13、横沟 14、压接部分
16、压接部分 24、连接部分
26、连接部分
X:走线方向 Y: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