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及抑藻活性的测定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及抑藻活性的测定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0962144.4 (22)申请日 2016.11.04 (71)申请人 淮海工学院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苍梧 路59号淮海工学院海洋学院孙颖颖转 (72)发明人 孙颖颖 郭赣林 浦寅芳 位义迎 苏振霞 (74)专利代理机构 连云港润知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55 代理人 刘喜莲 (51)Int.Cl. A01N 43/16(2006.01) A01P 13/00(2006.01) (54)发明名称 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及抑藻活性 的测定方法 (。
2、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 藻用途, 该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所抑制的藻类为赤 潮微藻。 所述的赤潮微藻选自 : 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 akashiwo) 、 东海原甲藻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或者球形棕囊藻 (Phaeocystis globsa) 。 所述的甘油糖脂类化合 物选自: 1-O-棕榈酸-3-O-D-吡喃半乳糖甘油 脂、 1-O-十八烷酸-3-O-D-吡喃半乳糖甘油 脂、 1-O-棕榈酸-2-O-油酸-3-O-D-吡喃半乳 糖甘油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 物的抑藻活性的测定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甘油糖 脂。
3、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其抑藻效果好, 拓宽其化 合物的应用领域。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06561653 A 2017.04.19 CN 106561653 A 1.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 其特征在于: 该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所抑制的藻 类为赤潮微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赤潮 微藻选自: 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 akashiwo) 、 东海原甲藻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或者球形棕囊藻 (Phaeocystis globsa) 。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油糖脂。
4、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甘油糖脂 类化合物选自: 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 乳糖甘油脂、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 其特征在于: 使用时, 用甲醇 溶解甘油糖脂类化合物, 制得浓度为3-10 g/L的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液。 5.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活性的测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用于测定如权 利要求14任何一项所述的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 其步骤如下: (1) 用适量甲醇分别溶解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
5、: 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 油脂、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 乳糖甘油脂, 制备到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液, 浓度均为5 g/L; (2) 将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液加入到指数生长期的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终浓度依次为 0.4 g/mL、 2 g/mL、 10 g/mL和50 g/mL, 得实验组培养瓶; 设定添加甲醇的对照组; 并设 定添加重铬酸钾的阳性对照组, 终浓度分别为0.5 g/mL、 1 g/mL、 2 g/mL、 4 g/mL、 8 g/mL和16 g/mL, 得对照组培养瓶; (3) 。
6、所有培养瓶放置在光照智能培养箱中, 静置培养3-5d; 培养结束后, 计数藻细胞数 量, 通过计算藻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测定得到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 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活性的测定方法, 其特点是: 步 骤 (3) 所述的静置培养, 培养时间为4d, 光照强度3000 lx, 温度20 C。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561653 A 2 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及抑藻活性的测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海洋生化工程领域, 具体涉及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赤潮微藻的抑藻用 途; 本发明还公开了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
7、藻活性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甘油糖脂主要存在于植物界和微生物中, 是植物叶绿体类囊膜和细菌原生质膜的 主要组成成分, 参与细胞识别、 信号传导等活动, 具有抗氧化、 抗病毒、 抗菌、 抗肿瘤、 抗炎、 抗动脉粥样硬化和溶血等多种生物活性。 近年来, 发现很多大型海藻中含有甘油糖脂。 例 如, 海带 (Laminaria japonica) 、 昆布 (Ecklonia kurome) 、 褐藻Ectocarpus fasciculatus、 半叶马尾藻 (Sargassum hemiphyllum) 、 叶托马尾藻 (Sargassum carpophyllum) 、 铁钉菜 (I。
8、shige okamurai) 、 墨角藻 (Fucus vesiculosus) 、 铜藻 (Sargassum horneri) 、 围氏马尾藻 (Sargassum wightii) 、 鼠尾藻 (Sargassum thunbergii) 、 圈扇藻 (Zonaria diesingiana) 、 羊栖菜 (Sargassum fusiforme) 、 微劳马尾 藻 (Sargassum fulvellum) 、 海蒿子 (Sargassum pallidum) 和海黍子 (Sargassum muticum) 等褐藻, 红藻Chondiria dasyphylla、 麒麟菜 (Euc。
9、heuma muricatum)、 长枝沙菜 (Hypnea charoides) 、 略大凹顶藻 (Laurencia majuscula) 、 三列凹顶藻 (Laurencia tristicha) 、 树 枝软骨藻 (Chondria armata) 、 粗枝软骨藻 (Chondria crasscaulis) 、 龙须菜 (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 伊谷草(Ahnfeltia tobuchiensis)、 江蓠 (Gracilaria verrucoca) 和坛 紫菜 (Porphyra haitanensis) 等红藻, 以及瘤枝藻 (Tydemania。
10、 expeditionis) 、 裂片石莼 (Ulva fenestrata) 、 绿藻Codium iyengarii和总状厥藻 (Caulerpa racemosa) 等绿藻。 然 而, 国内外大型海藻甘油糖脂的生物活性研究较少, 且主要集中在抗病毒、 抗菌、 抗肿瘤和 抗炎等方面。 目前, 大型海藻甘油糖脂抑藻活性的研究很少。 0003 浒苔 (Ulva prolifera) 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大型海藻, 易引发 “绿潮” , 是一种廉价 的海洋生物质资源。 本项目组的前期研究, 初次从浒苔中分离纯化到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 物, 分别为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1-。
1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 甘油脂和1-O-棕榈酸-2-O-油酸-3-O-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均为半乳糖甘油酯 (Monogalactosyl diacylglycerol, MGDG) 。 目前, 尚未见此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赤潮异 弯藻、 东海原甲藻和球形棕囊藻的抑藻活性研究。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 的新的抑藻用途。 0005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活性 的测定方法。 0006 本发明建立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浓度与其对3种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之间 的关系,。
12、 并确定每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每种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6561653 A 3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法来实现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 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 其特点是: 该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所抑制的藻类为赤潮微藻。 本发明所述的赤潮微藻优选自: 赤潮异弯藻 (Heterosigma akashiwo) 、 东海原甲藻 (Prorocentrum donghaiense) 或者球形棕囊藻 (Phaeocystis globsa) 。 所述的甘油糖脂类 化合物优选自: 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
13、糖甘油脂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0008 本发明所述的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 其特点是: 使用时, 用甲醇溶解甘油 糖脂类化合物, 制得浓度为3-10 g/L的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液。 0009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活性的测定方法, 其特点是: 该方 法用于测定如以上技术方案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 其步骤如 下: (1) 用适量甲醇分别溶解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 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 油脂、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
14、半乳糖甘油脂、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 乳糖甘油脂, 制备到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液, 浓度均为5 g/L; (2) 将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液加入到指数生长期的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终浓度依次为 0.4 g/mL、 2 g/mL、 10 g/mL和50 g/mL, 得实验组培养瓶; 设定添加甲醇的对照组; 并设 定添加重铬酸钾的阳性对照组, 终浓度分别为0.5 g/mL、 1 g/mL、 2 g/mL、 4 g/mL、 8 g/mL和16 g/mL, 得对照组培养瓶; (3) 所有培养瓶放置在光照智能培养箱中, 静置培养3-5d; 培养结束后, 计数藻细胞数 量, 通过计。
15、算藻细胞的生长抑制率, 测定得到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 用。 0010 步骤 (3) 所述的静置培养, 优选的培养时间为4d, 光照强度3000 lx, 温度20 C。 计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6561653 A 4 算藻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的公式如下: 生长抑制率= (Nt-N0) / (t-t0) , 式中, Nt和N0分别为实验开始t0和结束t时刻的藻细胞数 量。 0011 从而建立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浓度与其对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之间的关系以 及重铬酸钾浓度与其对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之间的关系, 并推算出每种甘油糖脂类化 合物和重铬酸钾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
16、制效应浓度EC50-96h。 进一步, 与重铬酸钾对赤潮微 藻生长的EC50-96h相比较, EC50-96h值较小者具有抑制该种赤潮微藻的应用能力。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公开了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新的抑藻用途, 其抑藻效果 好, 为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新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方向。 本发明还公开了甘油糖脂类化合物 的抑藻活性的测定方法, 该方法设计合理, 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0013 图1、 图2、 图3为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3种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培养体系 终体积为20 mL, 图中数值为3个平行样的平均值) ; 图4为重铬酸钾对3种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 (培养体系终体积为。
17、20 mL, 图中数值为 3个平行样的平均值) 。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以下参照附图, 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 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 一步地理解本发明, 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 0015 实施例1, 参照图1-图4, 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实验一: 0.1 g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解于20 mL甲醇 (分析纯) 中, 制备到浓度为5 g/L母液。 分别 移取不同体积的母液, 加入到指数生长期的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使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终 浓度依次为0.4 g/mL、 2 g/mL、 10 g/mL和50 g/mL (最大移取体积不超过培养体系体积 的1%) 。 同时移取相。
18、同体积的甲醇到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作为对照组, 以消除甲醇对赤潮微 藻生长的影响。 此外, 设定重铬酸钾为阳性对照组, 即移取不同体积的重铬酸钾水溶液, 加 入到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终浓度分别为0.5 g/mL、 1 g/mL、 2 g/mL、 4 g/mL、 8 g/mL和 16 g/mL。 所有培养瓶放置在光照智能培养箱中, 光照强度3000 lx, 温度20 C, 静置培养。 每日摇瓶3次, 以避免藻细胞附壁。 培养4d后, 计数藻细胞数量。 结果表明, 3种甘油糖脂类化 合物对3种赤潮微藻的生长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 且对赤潮微藻的抑制作用随甘油糖脂 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50。
19、 g/mL时, 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仅显 著抑制了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强烈地抑制了球 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对赤潮 异弯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重铬酸钾对3种赤潮微藻的生长也表 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 且对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8.0 g/mL 时, 重铬酸钾仅显著抑制了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进一步, 推算出每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和重 铬酸钾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96h。 比较发现, 1-O。
20、-十八烷酸-3-O- -D-吡喃 半乳糖甘油脂对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EC50-96h均明显小于重铬酸钾对此2种赤潮 微藻生长的EC50-96h;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对球形棕囊藻生长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6561653 A 5 的EC50-96h小于重铬酸钾对此种赤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这表明, 在治理球形棕囊藻和东海 原甲藻 (或球形棕囊藻) 赤潮微藻上,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或1-O-棕 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比重铬酸钾更具有应用潜力。 0016。
21、 实施例2, 2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实验二: (1) 0.05 g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解于10 mL甲醇 (分析纯) 中, 制备到浓度为5 g/L母液; (2) 分别移取1.6 L、 8.0 L、 40 L和200 L母液, 加入到指数生长期的赤潮微藻培养 液中, 培养体系终体积为20 mL。 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终浓度依次为0.4 g/mL、 2 g/mL、 10 g/mL和50 g/mL (最大移取体积为培养体系终体积的1%) 。 同时移取相同体积的甲醇到赤 潮微藻培养液中, 作为对照组, 以消除甲醇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 此外, 将0.025 g重铬酸 钾 (分析纯) 溶解于5 m。
22、L蒸馏水中, 浓度为5 g/L。 分别移取2.0 L、 4.0 L、 8.0 L、 16 L、 32 L和64 L重铬酸钾水溶液, 加入到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培养体系终体积为20 mL。 重铬 酸钾终浓度分别为0.5 g/mL、 1 g/mL、 2 g/mL、 4 g/mL、 8 g/mL和16 g/mL (最大移取 体积为培养体系终体积的0.32%) 。 每个培养瓶设定3个平行样; (3) 所有培养瓶放置在光照智能培养箱中, 光照强度3000 lx, 温度20 C, 静置培养。 每 日摇瓶3次, 以避免藻细胞附壁。 培养4d后, 计数藻细胞数量。 结果表明, 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 物对3种赤潮。
23、微藻的生长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 且对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甘油糖 脂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50 g/mL时, 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仅显著抑制了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率为60.0%; 1-O-十八烷酸- 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强烈地抑制了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2种赤潮 微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0.0%和72.2%;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 脂对赤潮异弯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此2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 制率依次为65.8%和80.0%。 重铬酸钾对3种赤。
24、潮微藻的生长也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 且对 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8.0 g/mL时, 重铬酸钾仅显著抑制了 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率为53.8%。 进一步, 推算出每种甘油糖脂 类化合物和重铬酸钾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96h(表1) 。 比较发现, 1-O-十八 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对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EC50-96h均明显小于重 铬酸钾对此2种赤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 脂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EC50-96h小于重铬酸钾对此种赤潮微。
25、藻生长的EC50-96h。 这表明, 在治 理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 (或球形棕囊藻) 赤潮微藻上,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 乳糖甘油脂 (或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比重铬酸钾更具有应 用潜力。 0017 表1 重铬酸钾和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3种赤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重铬酸钾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赤潮异弯藻36.180.0186 球形棕囊藻38.355.414.024.5 东海原甲藻5。
26、.0037.02.2810.0 注意:“” 表示未计算出; 表中数值为3个平行样的平均值。 0018 实施例3, 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实验三: (1) 0.1 g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解于20 mL甲醇 (分析纯) 中, 制备到浓度为5 g/L母液; (2) 分别移取8 L、 40 L、 200 L和1000 L母液, 加入到指数生长期的赤潮微藻培养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6561653 A 6 液中, 培养体系终体积为100 mL。 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终浓度依次为0.4 g/mL、 2 g/mL、 10 g/mL和50 g/mL (最大移取体积为培养体系终体积的1%) 。
27、。 同时移取相同体积的甲醇到 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作为对照组, 以消除甲醇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 此外, 将0.05 g重铬 酸钾 (分析纯) 溶解于10 mL蒸馏水中, 浓度为5 g/L。 分别移取10 L、 20 L、 40 L、 80 L、 160 L和320 L重铬酸钾水溶液, 加入到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培养体系终体积为100 mL。 重 铬酸钾终浓度分别为0.5 g/mL、 1 g/mL、 2 g/mL、 4 g/mL、 8 g/mL和16 g/mL (最大移 取体积为培养体系终体积的0.32%) 。 每个培养瓶设定3个平行样; (3) 所有培养瓶放置在光照智能培养箱中, 光照强度3。
28、000 lx, 温度20 C, 静置培养。 每 日摇瓶3次, 以避免藻细胞附壁。 培养4d后, 计数藻细胞数量。 结果表明, 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 物对3种赤潮微藻的生长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 且对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甘油糖 脂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50 g/mL时, 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仅显著抑制了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率为58.8%; 1-O-十八烷酸- 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强烈地抑制了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2种赤潮 微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7.3%和68.6%; 1-O-棕榈酸-2-O-油酸-3-O-。
29、 -D-吡喃半乳糖甘油 脂对赤潮异弯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此2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 制率依次为62.4%和77.3%。 重铬酸钾对3种赤潮微藻的生长也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 且对 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8 g/mL时, 重铬酸钾仅显著抑制了东 海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率为52.2%。 进一步, 推算出每种甘油糖脂类 化合物和重铬酸钾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C50-96h(表2) 。 比较发现, 1-O-十八烷 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对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EC50-96h均明显小于重铬 酸钾对此2种赤。
30、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EC50-96h小于重铬酸钾对此种赤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这表明, 在治理 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 (或球形棕囊藻) 赤潮微藻上,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 糖甘油脂 (或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比重铬酸钾更具有应用 潜力。 0019 表2 重铬酸钾和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3种赤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重铬酸钾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31、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赤潮异弯藻37.081.6192 球形棕囊藻39.656.915.526.3 东海原甲藻5.9838.82.9911.6 注意:“” 表示未计算出; 表中数值为3个平行样的平均值。 0020 实施例4, 一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抑藻用途实验四: (1) 0.5 g甘油糖脂类化合物溶解于100 mL甲醇 (分析纯) 中, 制备到浓度为5 g/L母液; (2) 分别移取40 L、 200 L、 1000 L和5000 L母液, 加入到指数生长期的赤潮微藻培 养液中, 培养体系终体积为500 mL。 甘油糖脂类化合物的终浓度依次为0.4 。
32、g/mL、 2 g/ mL、 10 g/mL和50 g/mL (最大移取体积为培养体系终体积的1%) 。 同时移取相同体积的甲 醇到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作为对照组, 以消除甲醇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影响。 此外, 将0.1 g重 铬酸钾 (分析纯) 溶解于20 mL蒸馏水中, 浓度为5 g/L。 分别移取50 L、 100 L、 200 L、 400 L、 800 L和1600 L重铬酸钾水溶液, 加入到赤潮微藻培养液中, 培养体系终体积为500 mL。 重铬酸钾终浓度分别为0.5 g/mL、 1 g/mL、 2 g/mL、 4 g/mL、 8 g/mL和16 g/mL (最 说 明 书 5/6 页。
33、 7 CN 106561653 A 7 大移取体积为培养体系终体积的0.32%) 。 每个培养瓶设定3个平行样; (3) 所有培养瓶放置在光照智能培养箱中, 光照强度3000 lx, 温度20 C, 静置培养。 每 日摇瓶3次, 以避免藻细胞附壁。 培养4d后, 计数藻细胞数量。 结果表明, 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 物对3种赤潮微藻的生长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 且对赤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甘油糖 脂类化合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50 g/mL时, 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仅 显著抑制了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率为53.7%; 1-O-十八烷酸-3- O-。
34、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强烈地抑制了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2种赤潮微 藻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4.6%和63.8%;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对赤潮异弯藻和东海原甲藻的生长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对此2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 率依次为60.1%和73.6%。 重铬酸钾对3种赤潮微藻的生长也表现出选择性抑制作用, 且对赤 潮微藻生长的抑制作用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在8 g/mL时, 重铬酸钾仅显著抑制了东海 原甲藻的生长, 对此种赤潮微藻的生长抑制率为50.1%。 进一步, 推算出每种甘油糖脂类化 合物和重铬酸钾对赤潮微藻生长的半抑制效应浓度E。
35、C50-96h(表3) 。 比较发现, 1-O-十八烷 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对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生长的EC50-96h均明显小于重铬 酸钾对此2种赤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EC50-96h小于重铬酸钾对此种赤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这表明, 在治理 球形棕囊藻和东海原甲藻 (或球形棕囊藻) 赤潮微藻上, 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 糖甘油脂 (或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比重铬酸钾更具有应用 潜力。 0021 表3 重铬酸。
36、钾和3种甘油糖脂类化合物对3种赤潮微藻生长的EC50-96h 重铬酸钾1-O-棕榈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1-O-十八烷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1-O-棕榈酸-2-O-油酸-3-O- -D-吡喃半乳糖甘油脂 赤潮异弯藻39.782.4195 球形棕囊藻40.657.816.727.8 东海原甲藻6.1439.73.2712.4 注意:“” 表示未计算出; 表中数值为3个平行样的平均值。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6561653 A 8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6561653 A 9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6561653 A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