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pdf

上传人:罗明 文档编号:7084095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07.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0479930.4

申请日:

20150807

公开号:

CN105052391B

公开日:

20170111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D45/10

主分类号:

A01D45/10

申请人:

广西北流市智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发明人:

曹燕容,江海,苏锋,梁海,谢宝莲

地址:

537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市城北一路一里金富公寓B栋1002号

优先权:

CN201510479930A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工作时牵引车将本装置拖至田间,在液压马达的驱动下,升降丝杆使顶架上升,直至与甘蔗收获机送料时向匹配的高度,液压缸活塞杆处于收回状态,于是料斗处于水平状态,料斗门关闭料斗,随后甘蔗收获机将收下的甘蔗填充至料斗中,直至将料斗装满,料斗装满后液压马达动作是料斗降低位置高度,料斗被托运至仓库,随后工作人员打开料斗门,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使料斗绕着其与顶架的交接点转动,甘蔗便顺着倾斜的料斗滑出,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甘蔗收获车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的问题,同时具有操作简单,卸货方便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脚轮(4)固定于底架(5)的两侧,形成底架(5)在田间行走时的移动自由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架(5)的上侧固定液压马达(3),液压马达(3)的输出轴端连接升降丝杆(2),所述升降丝杆(2)与顶架(8)形成移动副,通过丝杠螺母副的驱动,顶架(8)沿着升降丝杆(2)上下移动,在顶架(8)的中部铰接顶升液压缸(9),所述顶升液压缸(9)的活塞杆与料斗(10)的底部铰接,料斗(10)的一端与顶架(8)铰接,在料斗(10)的尾部连接了料斗门(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架(8)为中部加工了两根横梁,以保证顶架(8)的强度和刚性,顶架(8)的一端顶部加工有两个铰耳,用于与料斗(10)的铰接。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尤其是甘蔗收获设备。

背景技术

甘蔗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重要经济农作物.是我国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其种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和福建等省区。我国的甘蔗种植生产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长期以来基本上一直是依靠人工来完成,非常耗时费力,特别是甘蔗的收割工序是甘蔗生产过程中需要人力最大的环节。

近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甘蔗收割机通过引进和研究开发,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

目前仍没有合适的机型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而国外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程度很高,澳大利

亚1979 年实现甘蔗收获机械化,巴西在2005 年80%的甘蔗实现了机械化收获,古巴甘蔗收获机械化达到73%,现阶段我国甘蔗收获主要采用人工砍蔗、机械装运方式。目前,国内现有的甘蔗收获机主要有整杆式和切段式两种。整杆式甘蔗收获机需在其后悬挂甘蔗收集装

置来实现甘蔗收集功能,但目前国内的甘蔗收集装置多采用悬挂式,且普遍存在容积小、效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整杆式甘蔗收获机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解决了传统甘蔗收获车体积庞大、人工劳动强度大、笨重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脚轮固定与底架的两侧,形成底架在田间行走时的移动自由度,在所述底架的上侧固定液压马达,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端连接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与顶架形成移动副,通过丝杠螺母副的驱动,顶架沿着升降丝杆上下移动,在顶架的中部铰接顶升液压缸,所述顶升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与料斗的底部铰接,料斗的另一端与顶架铰接,在料斗的尾部连接了料斗门。

所述顶架为中部加工了两根横梁,以保证顶架的强度和刚性,顶架的一端顶部加工有两个铰耳,用于与料斗的铰接。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1、本装置由多个零件组成,结构简单,模块化好,便于快速生产和安装,拆卸式结构便于装卸,尤其长距离运输时不必占据过大的空间,同时零部件形状简单便于维修。

2、本装置可以在田间由牵引机构牵引移动,料斗的升降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的牵引机构作业时填装收割好的甘蔗。

3、 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本装置设计了自动卸料的机构,卸料时顶升液压缸使料斗倾斜加速卸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料斗门;2-升降丝杆;3-液压马达;4-脚轮;5-底架;6-液压管;7-牵引挂钩;8-顶架;9-顶升液压缸;10-料斗。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主视图。其中A处为顶架移动方向标识,B为料斗卸料时转向方向标识。

图3是顶架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3所示,工作时牵引车将本装置拖至田间,在液压马达3的驱动下,升降丝杆2使顶架8上升,直至与甘蔗收获机送料时向匹配的高度,顶升液压缸9活塞杆处于收回状态,于是料斗10处于水平状态,料斗门1关闭料斗,随后甘蔗收获机将收下的甘蔗填充至料斗10中,直至将料斗10装满,料斗10装满后液压马达3动作是料斗10降低位置高度,料斗10被托运至仓库,随后工作人员打开料斗门1,顶升液压缸9活塞杆伸出使料斗10绕着其与顶架8的交接点转动,甘蔗便顺着倾斜的料斗10滑出,从而完成本装置的工作过程。

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便于拆卸和携带,价格低廉。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对于所属领域额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者变动,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10479930.4 (22)申请日 2015.08.07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5052391 A (43)申请公布日 2015.11.18 (73)专利权人 广西北流市智创科技开发有限公 司 地址 5374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北流 市城北一路一里金富公寓B栋1002号 (72)发明人 曹燕容 江海 苏锋 梁海 谢宝莲 (51)Int.Cl. A01D 45/10(2006.01) (56)对比文件 CN 204888008 U,20。

2、15.12.23,权利要求1 2. CN 203618376 U,2014.06.04,全文. CN 204077848 U,2015.01.07,全文. JP H10215633 A,1998.08.18,全文. BR MU8902265 U2,2011.06.21,全文. US 6960056 B2,2005.11.01,全文. 审查员 田鑫一 (54)发明名称 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 工 作时牵引车将本装置拖至田间, 在液压马达的驱 动下, 升降丝杆使顶架上升, 直至与甘蔗收获机 送料时向匹配的高度, 液压缸活塞杆处于收回状 态, 于是料斗。

3、处于水平状态, 料斗门关闭料斗, 随 后甘蔗收获机将收下的甘蔗填充至料斗中, 直至 将料斗装满, 料斗装满后液压马达动作是料斗降 低位置高度, 料斗被托运至仓库, 随后工作人员 打开料斗门, 液压缸活塞杆伸出使料斗绕着其与 顶架的交接点转动, 甘蔗便顺着倾斜的料斗滑 出, 本装置解决了传统甘蔗收获车效率低下、 劳 动强度大的问题, 同时具有操作简单, 卸货方便 的优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页 CN 105052391 B 2017.01.11 CN 105052391 B 1.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 脚轮 (4) 固定于底架 (5) 的两侧, 形成底架 (5) 在田间行走 时。

4、的移动自由度, 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底架 (5) 的上侧固定液压马达 (3) , 液压马达 (3) 的输 出轴端连接升降丝杆 (2) , 所述升降丝杆 (2) 与顶架 (8) 形成移动副, 通过丝杠螺母副的驱 动, 顶架 (8) 沿着升降丝杆 (2) 上下移动, 在顶架 (8) 的中部铰接顶升液压缸 (9) , 所述顶升液 压缸 (9) 的活塞杆与料斗 (10) 的底部铰接, 料斗 (10) 的一端与顶架 (8) 铰接, 在料斗 (10) 的 尾部连接了料斗门 (1)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架 (8) 为中部加工 了两根横梁, 以保证顶架 (8)。

5、 的强度和刚性, 顶架 (8) 的一端顶部加工有两个铰耳, 用于与料 斗 (10) 的铰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052391 B 2 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设备, 尤其是甘蔗收获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甘蔗是我国南方的一种重要经济农作物 是我国制糖工业的主要原料。 其种植区 域主要分布于广西、 广东、 海南和福建等省区。 我国的甘蔗种植生产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长期以来基本上一直是依靠人工来完成, 非常耗时费力, 特别是甘蔗的收割工序是甘蔗生 产过程中需要人力最大的环节。 0003 近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甘蔗收割机通过引进和。

6、研究开发, 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 0004 目前仍没有合适的机型得到大面积推广使用。 而国外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程度很 高, 澳大利 0005 亚1979 年实现甘蔗收获机械化, 巴西在2005 年80的甘蔗实现了机械化收获, 古巴甘蔗收获机械化达到73, 现阶段我国甘蔗收获主要采用人工砍蔗、 机械装运方式。 目 前, 国内现有的甘蔗收获机主要有整杆式和切段式两种。 整杆式甘蔗收获机需在其后悬挂 甘蔗收集装 0006 置来实现甘蔗收集功能, 但目前国内的甘蔗收集装置多采用悬挂式, 且普遍存在 容积小、 效率低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整杆式甘蔗收获机的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提供一种拖。

7、行式甘蔗收获箱车, 解决了传统甘蔗收获车体积庞大、 人工劳 动强度大、 笨重导致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8 一种拖行式甘蔗收获箱车, 脚轮固定与底架的两侧, 形成底架在田间行走时的移 动自由度, 在所述底架的上侧固定液压马达, 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端连接升降丝杆, 所述升降 丝杆与顶架形成移动副, 通过丝杠螺母副的驱动, 顶架沿着升降丝杆上下移动, 在顶架的中 部铰接顶升液压缸, 所述顶升液压缸的活塞杆的与料斗的底部铰接, 料斗的另一端与顶架 铰接, 在料斗的尾部连接了料斗门。 0009 所述顶架为中部加工了两根横梁, 以保证顶架的强度和刚性, 顶架的一端顶部加 工有两个铰耳, 用于与料斗的铰接。

8、。 0010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 0011 1、 本装置由多个零件组成, 结构简单, 模块化好, 便于快速生产和安装, 拆卸式结 构便于装卸, 尤其长距离运输时不必占据过大的空间, 同时零部件形状简单便于维修。 0012 2、 本装置可以在田间由牵引机构牵引移动, 料斗的升降功能可以适应不同的牵引 机构作业时填装收割好的甘蔗。 0013 3、 明显的一个特征是本装置设计了自动卸料的机构, 卸料时顶升液压缸使料斗 倾斜加速卸料。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105052391 B 3 附图说明 0014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1-料斗门; 2-升降丝杆; 3-液压马达; 。

9、4-脚轮; 5- 底架; 6-液压管; 7-牵引挂钩; 8-顶架; 9-顶升液压缸; 10-料斗。 0015 图2是本发明装置的主视图。 其中A处为顶架移动方向标识, B为料斗卸料时转向方 向标识。 0016 图3是顶架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0018 如图13所示, 工作时牵引车将本装置拖至田间, 在液压马达3的驱动下, 升降丝 杆2使顶架8上升, 直至与甘蔗收获机送料时向匹配的高度, 顶升液压缸9活塞杆处于收回状 态, 于是料斗10处于水平状态, 料斗门1关闭料斗, 随后甘蔗收获机将收下的甘蔗填充至料 斗10中, 直至将料斗10装满, 。

10、料斗10装满后液压马达3动作是料斗10降低位置高度, 料斗10 被托运至仓库, 随后工作人员打开料斗门1, 顶升液压缸9活塞杆伸出使料斗10绕着其与顶 架8的交接点转动, 甘蔗便顺着倾斜的料斗10滑出, 从而完成本装置的工作过程。 0019 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 体积小, 便于拆卸和携带, 价格低廉。 0020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 对于所属领域额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上述基础上还可以做 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者变动, 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之中。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105052391 B 4 图 1 图 2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5 CN 105052391 B 5 图 3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6 CN 105052391 B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