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形偏转线圈制造方法及相关的显象管.pdf

上传人:a2 文档编号:707946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8.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89108231.X

申请日:

1989.10.24

公开号:

CN1042267A

公开日:

1990.05.16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1994.12.7|||保护期延长|||专利权人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专利权人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1J9/236; H01J29/70; H01J29/66

主分类号:

H01J9/236; H01J29/70; H01J29/66

申请人:

菲利浦光灯制造公司

发明人:

尼古拉斯·杰里特·温克; 弗朗西斯卡斯·科尼利斯·阿德里安纳斯·雅各布斯·雅各斯; 弗朗西斯卡斯·玛丽亚·皮特勒斯·派; 阿斯·杜马林克

地址:

荷兰艾恩德霍芬

优先权:

1988.10.27 NL 8802641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何耀煌;肖掬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在间隙形绕线空间中连续绕制扩张型偏转线圈的方法,该偏转线圈在其最宽端的凸缘形连接部沿相对于纵轴的横方向延伸。由于至少将一对相对称的针在线圈前端以相对于凸缘形连接部平面的横向插入绕线空间中,并且,至少将另一对相对称的针在线圈前端以相对于纵向各匝的平面的横方向插入绕线空间中,所以,为线圈设计者提供利用额外调制的可能性,例如,用于进一步减小东-西光栅失真。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连续地绕制用于显象管的、从后端向前端沿一纵轴张开的鞍形偏转线圈的方法,所述偏转线圈的前端有沿相对于纵轴的横方向延伸的凸缘形连接部,该线圈的纵向各匝分成若干,其中 一股中所需匝数绕在绕线空间的模子周围; 然后在该线圈的前端将至少两根针插入线空间;这些针分别被置放在相对于与包含有沿所说线圈股边界的纵轴的虚平面对称的至少两个位置上; 此后,将在后线圈股的所需匝数绕在模子周围和针的周围,以使所说后线圈股上的各匝环绕前一股的各匝,而且这两股由在它们一部分长度方向上的一个孔隙所分开, 其特征在于, 在线圈的前端将至少一对针插入横断凸缘形连接部分平面的绕线空间;以及在线圈的前端将至少另一对针插入横断线圈纵向匝平面的绕线空间。
2: 包括偏转装置的显象管,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从后端向前端张开的鞍形偏转线圈,这两个偏转线圈相对于所述装置纵轴对称地排列,每个线圈在其前端具有一凸缘形连接部,并在线圈后端具有另一连接部分,在这两个部分之间有两个纵向部分沿一窗口的各侧延伸,这两纵向部分分成若干纵向股,在线圈的前端各股和凸缘形连接部分之间的过渡段由一线性面标出,其特征在于,线性面的位置应使若干个第一线性面横断凸缘形连接部分的平面,而若干个第二线性面横断纵向股的平面。
3: 如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显象管,其特征在于:至少将两个鞍形偏线圈对称于该装置的纵轴排列,以便在激励时产生垂直偏转场。
4: 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显象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对于该装置的纵轴对称安装的鞍形线圈具有线性过渡面,这些面横断凸缘形连接部平面,并位于相对于纵轴的大约30°的角度位置。
5: 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显象管,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对于该装置的纵轴对称安装的鞍形线圈具有另一些过渡面,这些面横断各匝的纵向部分的平面,并分别位于相对于纵轴的大约15°,40°,50°和60°的角度位置。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连续地绕制用于显象管的、从后端朝前端向外张开的鞍形偏转线圈的方法,所述线圈的前端部有沿相对于纵轴的横方向延伸的凸缘形连接部,所述线圈的纵向各匝分成若干股,一股中的每一匝环绕前几股的各匝,而每一对相邻股在其一部分长度范围内至少被一个孔隙所分开,而该孔隙是这样构成的:在相邻两股中的前一股已绕完所要求匝数后、在所述线圈前端部、沿着该两股间的边界、在对称于纵轴的至少两个位置上将针插入绕线空间中,此后,环绕所述针缠绕第二股。本发明还涉及显象管的偏转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相对于纵轴对称地环绕该装置并从后端朝前端向外张开的鞍形偏转线圈,每个线圈的前端带有相对于显象管轴在横向上延伸的凸缘形连接部,而在所述两偏转线圈之间,两纵向部分沿窗口两侧延伸。

    上述方法通常用来绕制鞍形线圈。在该方法中,可以通过在设计时确定开口空间的位置以及绕制时选择每一段的匝数,来影响线圈的性能。在很多情形下,这提供了使所述线圈所产生的磁通分布适合于所提要求的可能性。然而,实验证明,这种可能性并不适合于所有情形,特别是在进行较精确的校正时。这样的校正是必须的,例如,当要降低一字排列式彩色显象管中的东西光栅误差时。

    对使用电磁偏转部件的彩色显象管的性能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尤其是它们用于监视器时。例如,提出了光栅形状方面的严格要求。

    在常规的电视接收机或监视器中,光栅是通过使电子束扫描显象管的荧光屏而构成的。可能出现的(几何)光栅误差是南北光栅误差(在光栅的上部和下部的误差)和东西光栅误差(在光栅的左侧和右侧的误差)。在具有一字排列式电子枪的彩色显象管中,东西光栅误差明显地表现为显示屏上扫描光栅的左右边界的枕形或桶形失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方式改进本文起始段中所述类型的方法,即,给予线圈设计者以额外的影响所产生的磁通分布的可能性。

    为此,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如下特征:至少将一对相对称的针在线圈前端以相对于凸缘形连接部平面的横方向插入绕线空间中,该方法还具有如下特征:至少将另一对相对称的针在线圈前端以相对于线圈的纵向各匝的平面的横方向插入绕线空间中。

    本发明的方法对绕制场偏转线圈及行偏转线圈都是适用的。

    在本发明的方法中,在把针以相对于线圈凸缘形连接部的平面的横方向插入绕线空间中所述前端附近位置的情况下,与把针以相对于各匝的纵向部分的平面的横方向插入所述前端附近位置的情况相比,在插针处线圈纵向部分与凸缘形连接部之间的过渡段处于不同的轴向位置(前者更接近前面)。由于在所述过渡段的更靠前的位置上局部地产生较强的偏转场分量,所以,产生了额外的场调制。这种场调制随所述过渡段的额外产生场分量的径向位置而定。这提供了这样一种可能性,例如,通过在绕制时有选择地使用针的定位方向,而使鞍形场偏转线圈在其前端附近的各匝具有这样的分布,以致一旦激磁时,产生特强的六极分量,以此降低东西光栅畸变。

    对机器制造者来说,这意味着他可省去某些迄今为止一直需要的光栅校正磁体或光栅校正电路。

    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的包括偏转装置的显象管的偏转线圈具有如下特征:各匝的纵向部分分成若干股,每个纵向股与前端凸缘形连接部之间的过渡段设计成线性面,所述线性面要么横断凸缘形连接部的平面,要么横断各匝纵向部分的平面。

    根据本发明,包括使用两个这种偏转线圈的偏转装置的显象管的最佳实施例具有如下特征:安装所述偏转线圈,以便在激磁时产生垂直偏转场。

    另一个最佳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对于该装置的纵轴对称安装的鞍形线圈具有线性过渡面,所述过渡面横断凸缘形连接部的平面并位于相对于纵轴的大约30°的角度位置。

    再一个最佳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相对于该装置的纵轴对称安装的鞍形线圈具有另一线性过渡面,这些过渡面横断各匝的纵向部分的平面并分别位于相对于纵轴大约为15°,40°,50°和60°的角度位置。

    下面将参考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附图中,

    图1是包括偏转装置的显象管的一部分的纵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透视立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偏转线圈的透视后视图;

    图4是图3偏转线圈的剖面的图解后视图;

    图5是本发明方法所用的绕线夹具的剖面。

    图1示出了包括用于产生三束电子束的电子枪系统2的彩色显象管1,其中,所述三束电子束指向显示屏3,后者具有由红、绿和蓝荧光元素构成的重复图案。电磁偏转装置4与显象管同轴地安装在电子枪系统2与显示屏3之间电子束路径周围。该偏转装置4包括漏斗形合成材料的线圈支架5,该支架把使电子枪3产生的电子束以水平方向偏转的行偏转装置6、7支撑在其内壁上。端部张开的行偏转线圈6、7是鞍形的,并在其最宽端有前凸缘8、9,该凸缘基本上在显象管轴线10的横方向上。线圈6、7在其最窄端包含连接每个线圈6、7的轴向导线束的连接导线束11、12,而且,后者排列成基本上平行于显象管1的外表面。在所展示的情况下,线圈6、7是具有“卧式”后凸缘和“立式”前凸缘的类型。另一选择是,线圈6、7可以是带有立式后凸缘和立式前凸缘的类型。

    线圈支架5的外侧支撑着两个用于使电子枪系统3产生的电子束在垂直方向偏转的鞍形场偏转线圈14、15。铁磁性环状磁芯13包围这两个线圈组件。在所展示情况下,场偏转线圈是带有立式前凸缘16、17和卧式后凸缘的类型。另一选择是,场偏转线圈的类型可以是带有立式后凸缘和立式前凸缘的类型。

    图2以立视图形式示出了场偏转线圈,即,从图1右侧所视的场偏转线圈。该线圈包含许多例如由铜导线构成的线圈并带有后端部18和前端部或凸缘17,在所述前、后端部之间两个有效部分21、22沿着窗口19的两侧延伸。从图1显而易见的是,前端部17是“立式”的,以致其导线比起“卧式”时距离被偏转的电子束更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后端部18是“卧式”的。很清楚,使用具有立式后部或卧式后部的线圈是一个结构参数,后者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无关。在术语“鞍形”偏转线圈中包含了所有可能的实施例。线圈15从后向前张开,使之适合于显象管的漏斗形部分5。

    电子束垂直偏转所需磁通量基本上全部在有效部分21、22中产生。端部18和17所产生磁通量基本上不影响偏转。每个有效部分21、22在前端附近有些孔隙。这些孔隙将线圈15分成若干股,更清楚的情况示于图3,该实例所示的场偏转线圈15有六股。一股中每一匝环绕在位于更里面(更靠近窗口19)的股的各匝。通过选择前端附近的孔隙的数量、位置和形状以及每股中的匝数,线圈设计者便可在相当大和精确的程度上对在有效部分21、22中产生的磁通分布进行控制。非常有利的是,可以改变有效线圈部分与凸缘间的过渡段的轴向位置。这种选择自由度使设计者在绕制期间对所产生的磁通的分布产生相当大的影响。现参考图4和图5描述绕线操作本身。图4为绕线操作期间的图2所示线圈横截面的部分后视图。绕线是在图5所示夹具50中下凹的绕线空间进行的,其中,夹具50构成了绕线机的一部分。为简化图5,绕线机未予示出。夹具50包括两半部分51和52,绕线空间53下凹在它们之间,该绕线空间以形状和待绕线圈外部边界一致的边壁54、55为界。

    在绕线时,首先绕制内线圈股27,例如,围绕限定窗口19形状的芯杆绕制。一旦绕完所述股27所要求的匝数,基本上同时将大致垂直于线圈平面的两根针37插入这一股与下一股29之间的边界上的绕线空间中。下一股29的第一匝围绕针37,从而在有效部分21中的股27和股29之间形成孔隙23。达到第二股29所需匝数后,以类似方式将大致垂直于线圈表面的针39插入这一股与下一股之间的边界上的绕线空间中,而在这些针旁边绕第三股31的第一匝。这便形成孔隙25。绕线过程连续进行,换言之,导线从一股到下一股不中断地缠绕。

    孔隙23和25大致为三角形状。该多边形的一个边与相关孔隙之前的一股的最后一匝相重合,而另一个边与该孔隙之后的一股的第一匝相重合。一股的最后一匝的偏向决定于该股前面若干匝的位置,该偏向通常不是严格线性化的,而是有些弯曲。在图4的实例中,在形成股31之后,针41也与各匝的平面垂直地插入绕线空间,此后绕制股33。

    接着插入的针43不是大致垂直于各匝的平面,而是大致垂直于所述凸缘,下面将参考图5予以说明。各匝轴向部分和凸缘部分之间的过渡段将更加靠近外部,以便能实现场调制。例如,在场偏转线圈中,针43可置于大约30°的径向位置上,以便局部产生正六极分量(以减小东西光栅畸变)。在场偏转线圈的这种设计中,可将针37、39、41和45(未涉及的各针)置于相对于纵轴大约60°,50°,40°和15°的角度位置上。

    此外,本发明的绕线方法用于绕制行偏转线圈也是有益的。

    当必须产生具有不同特性的磁场时,当然,可以将针插在不同位置。针的个数可不同于该实例中所给的个数。参考图4和图5所描述的线圈相对于X-E平面是对称的,即,位于该平面左右两侧的孔隙23,25是彼此的映象,位于该平面两侧的各股部分中的匝数是相同的。

    

鞍形偏转线圈制造方法及相关的显象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鞍形偏转线圈制造方法及相关的显象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鞍形偏转线圈制造方法及相关的显象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鞍形偏转线圈制造方法及相关的显象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鞍形偏转线圈制造方法及相关的显象管.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在间隙形绕线空间中连续绕制扩张型偏转线圈的方法,该偏转线圈在其最宽端的凸缘形连接部沿相对于纵轴的横方向延伸。由于至少将一对相对称的针在线圈前端以相对于凸缘形连接部平面的横向插入绕线空间中,并且,至少将另一对相对称的针在线圈前端以相对于纵向各匝的平面的横方向插入绕线空间中,所以,为线圈设计者提供利用额外调制的可能性,例如,用于进一步减小东-西光栅失真。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基本电气元件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