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克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7079123 上传时间:2019-09-24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777.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02132990.7

申请日:

20020919

公开号:

CN1402978A

公开日:

20030319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43/707,A01N43/80,A01N47/00

主分类号:

A01N43/707,A01N43/80,A01N47/00

申请人:

王正权

发明人:

王正权

地址:

116100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西南窑101号

优先权:

CN02132990A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科技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龙锋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含有克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涉及农药组合物,尤其是农田除草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克草胺A和除草剂B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有效成分占总重量1~90%。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扩大杀草谱,能有效防除农田单双子叶杂草,改善除草性能,减轻药害,增加产量,增强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书

1、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是:包含有效成分为2-乙基-N-(乙氧甲基)-α-氯代乙酰替苯胺A和除草剂B按重量比1∶0.005~5配制的混合物,其中除草剂B选自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均三嗪(B1)、4,6-二异丙胺基-2-甲硫基均三嗪(B2)、4-氨基-6-(1,1-二甲基乙基)-3-甲硫基-1,2,4-三嗪-5-(4H)-酮(B3)、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基-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噻酚羧酸甲酯(B4)、1-甲基-4-乙氧羰基-5-[(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吡唑(B5)、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B6)、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B7)、环胺磺隆(B8)、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1H-嘧啶啉-2-基]-5-乙基-3-吡啶羧醺酸(B9)、2-{[(4-氯-6-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乙酯(B10)、2-{7-氟-3,4-二氢-3-氧-4-(2-丙炔)-2H-1,4-苯并恶嗪-6-基}-4,5,6,7-四氢-1H-异吲哚-1,3(2H)-二酮(B11)、N-[(2,6-二氟苯基)-5-(1,3,4,5,6,-六氢-1,3-二氧-2H-异吲哚-2-基)苯氧基]乙酸(B12)、2-[(4-乙氧基-6-甲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B13)中的一种或两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是:含有总重量1~90%的有效成分混合物,加工成可湿性粉剂、悬浮剂、乳油或颗粒剂。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重量比为A∶B=1∶0.1~3.0,除草剂B选自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均三嗪(B1)、4,6-二异丙胺基-2-甲硫基均三嗪(B2)、4-氨基-6-(1,1-二甲基乙基)-3-甲硫基-1,2,4-三嗪-5-(4H)-酮(B3)中的一种。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重量比为A∶B=1∶0.005~0.5,除草剂B选自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基-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噻酚羧酸甲酯(B4)、1-甲基-4-乙氧羰基-5-[(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吡唑(B5)、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B6)、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B7)、环胺磺隆(B8)、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1H-嘧啶啉-2-基]-5-乙基-3-吡啶羧醺酸(B9)、2-{[(4-氯-6-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乙酯(B10)、2-{7-氟-3,4-二氢-3-氧-4-(2-丙炔)-2H-1,4-苯并恶嗪-6-基}-4,5,6,7-四氢-1H-异吲哚-1,3(2H)-二酮(B11)、N-[(2,6-二氟苯基)-5-(1,3,4,5,6,-六氢-1,3-二氧-2H-异吲哚-2-基)苯氧基]乙酸(B12)、2-[(4-乙氧基-6-甲胺基-1,3,5-三嗪-2-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B13)中的一种。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重量比优选A∶B=1∶0.005~0.2。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是:除草剂B最优选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均三嗪(B1),重量比为A∶B=1∶0.5~2.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为2-乙基-N-(乙氧甲基)-α-氯代乙酰替苯胺A和除草剂B的三元混合物,除草剂B为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B7)和1-甲基-4-乙氧羰基-5-[(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吡唑(B5)或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B6)或环胺磺隆(B8)两种混合物,重量比为A∶B7∶B5(B6或B8)=1∶0.001~0.05∶0.01~0.5。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除草剂组合物,其特征是:有效成分重量比优选A∶B7∶B5(B6或B8)=1∶0.001~0.01∶0.01~0.1。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组合物,尤其是农田除草剂组合物。

(二)背景技术

2-乙基-N-(乙氧甲基)-α-氯代乙酰替苯胺,通用名克草胺 (kechor),属于酰胺类除草剂中的一种,除草机理是抑制敏感植物 的蛋白质合成,用于土壤处理、为选择性芽前除草剂,由原油制备的 乳油、可湿性粉剂、悬浮剂可用于水稻插秧田、大豆、玉米、花生等 作物田,主要防除牛毛毡、稗草及狗尾、马唐、鸭舌草等一年生禾本 科杂草,但杀草谱有限,对于农田常见的阔叶杂草如苋菜、马齿苋、 苍耳、打碗花等的防治效果不理想。另外,一些除草剂对阔叶杂草有 较好的防除作用,但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除效不理想,若想综合除草, 先后单一进行施药劳动强度大,用药量大,药物残留量相对也大,对 作物药害大,成本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草剂组合物,扩大杀草谱,改善除草 性能,减轻药害,增加产量,增强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减少对环境 的污染,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除草剂组合物,包含有效成分为2-乙基 -N-(乙氧甲基)-α-氯代乙酰替苯胺A和除草剂B按重量比A∶B=1∶ 0.005~5的混合物,其中除草剂B选自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 -1,3,5-均三嗪(莠去津B1)、4,6-二异丙胺基-2-甲硫基均三嗪(扑草 净B2)、4-氨基-6-(1,1-二甲基乙基)-3-甲硫基-1,2,4-三嗪-5-(4H) -酮(嗪草酮B3)、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基-2-基]氨基羰基氨 基磺酰基]-噻酚羧酸甲酯(噻磺隆B4)、1-甲基-4-乙氧羰基-5-[(4, 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吡唑(吡嘧磺隆B5)、 2-{[(4,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 酯(苄嘧磺隆B6)、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基磺 酰基]苯甲酸甲酯(甲磺隆B7)、环胺磺隆(金秋B8)、2-[4,5-二氢 -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1H-嘧啶啉-2-基]-5-乙基-3-吡啶羧醺酸 (普杀特B9)、2-{[(4-氯-6-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 苯甲酸乙酯(豆磺隆B10)、2-{7-氟-3,4-二氢-3-氧-4-(2-丙炔)-2H-1, 4-苯并恶嗪-6-基}-4,5,6,7-四氢-1H-异吲哚-1,3(2H)-二酮(速 收B11)、N-[(2,6-二氟苯基)-5-(1,3,4,5,6,-六氢-1,3-二氧-2H-异吲哚-2- 基)苯氧基]乙酸(阔叶清B12)、2-[(4-乙氧基-6-甲胺基-1,3,5-三嗪-2- 基)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胺苯磺隆B13)中的一种或 两种。

有效成分重量比为A∶B=1∶0.1~3.0,除草剂B选自2-氯-4-乙 胺基-6-异丙胺基-1,3,5-均三嗪(B1)、4,6-二异丙胺基-2-甲硫基均三 嗪(B2)、4-氨基-6-(1,1-二甲基乙基)-3-甲硫基-1,2,4-三嗪-5- (4H)-酮(B3)中的一种。优选有效成分重量比为A∶B1=1∶0.5~2.0, 除草剂B最优选2-氯-4-乙胺基-6-异丙胺基-1,3,5-均三嗪(B1)。

有效成分重量比为A∶B=1∶0.005~0.5,优选A∶B=1∶0.005~0.2, 除草剂B选自3-[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基-2-基]氨基羰基氨基 磺酰基]-噻酚羧酸甲酯(B4)、1-甲基-4-乙氧羰基-5-[(4,6-二甲氧基 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吡唑(B5)、2-{[(4,6-二甲氧基 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B6)、2-[(4-甲 氧基-6-甲基-1,3,5-三嗪-2-基)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B7)、环 胺磺隆(B8)、2-[4,5-二氢-4-甲基-4-(1-甲基乙基)-5-氧-1H-嘧啶啉 -2-基]-5-乙基-3-吡啶羧醺酸(B9)、2-{[(4-氯-6-甲氧基-2-嘧啶基)氨基] 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乙酯(B10)、2-{7-氟-3,4-二氢-3-氧-4-(2- 丙炔)-2H-1,4-苯并恶嗪-6-基}-4,5,6,7-四氢-1H-异吲哚-1,3(2H) -二酮(B11)、N-[(2,6-二氟苯基)-5-(1,3,4,5,6 ,-六氢-1,3-二氧-2H-异吲 哚-2-基)苯氧基]乙酸(B12)、2-[(4-乙氧基-6-甲胺基-1,3,5-三嗪-2-基) 氨基甲酰基氨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B13)中的一种。

有效成分为2-乙基-N-(乙氧甲基)-α-氯代乙酰替苯胺A和除草 剂B的三元混合物,除草剂B为2-[(4-甲氧基-6-甲基-1,3,5-三嗪 -2-基)脲基磺酰基]苯甲酸甲酯(B7)和1-甲基-4-乙氧羰基-5-[(4, 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吡唑(B5)或2-{[(4, 6-二甲氧基嘧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甲基}苯甲酸甲酯(B6) 或环胺磺隆(B8)两种混合物,重量比为A∶B7∶B5(B6或B8)=1∶ 0.001~0.05∶0.01~0.5,优选A∶B7∶B5(B6或B8)=1∶0.001~0.01∶ 0.01~0.1。

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按常规制剂制备方法制成可湿性粉剂、悬 浮剂、乳油、粉剂或颗粒剂等剂型,其中含有有效成分1~90%(重 量百分比)。

可采用的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 性剂。包括硫酸盐类的脂肪醇硫酸盐、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 烷基醇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钙,磺酸盐类的烷基磺酸钠、烷基苯磺酸盐、 烷基萘磺酸盐、烷基丁二酸磺酸盐、单烷基苯基聚氧乙烯基醚丁二酸 磺酸钠、脂肪醇环氧乙烷加成物磺酸盐、烷基酚甲醛缩合物环氧乙烷 加成物磺酸盐、脂肪醇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聚氧乙烯基醚、失水山 梨醇脂肪酸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聚氧乙烯基醚、烷基酚甲醛缩合物 聚氧乙烯基醚、磺化蓖麻醇盐、季铵盐衍生物、环氧乙烷与壬基或辛 基苯酚的缩合物为主的产品或通过酯化不游离的羟基与环氧乙烷、硫 酸脂及磺酸的碱金属及碱土金属盐,如磺酰琥珀酯二壬基及二辛基钠 以及诸如木质素磺酸钠和钙的高分子磺酸衍生物的碱和碱土金属盐 缩合而成可溶性的无水山梨醇的羧酸酯等。可以举例的有农乳2000 号系列、石油磺酸钠、十二烷基磺酸钠、拉开粉、月桂醇聚氧乙烯基 醚磺酸钠、吐温系列等。

可湿性粉剂中含有各活性组分的混合物、惰性载体和填料及一种 或多种润湿剂和分散剂。载体通常为矿物质惰性物质如陶土、高岭土、 膨润土、滑石粉、硅藻土等。该发明的除草组合物的可湿性粉剂通常 含有重量百分比0.5~90%(较优为5-80%)的活性组分混合物。

悬浮剂是将水溶性较差的活性组分与乳化剂、分散剂、润湿剂等 一起在水中不断搅拌,使之均匀分散和悬浮,以便喷雾使用。可根据 需要适当加入增稠剂、防冻剂、消泡剂等。适宜的悬浮剂包含重量百 分比0.1~90%(较优为0.5~60%)的活性成分。上限由活性组分在溶 剂中的溶解限度来决定。

乳油是将除草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溶解在如丁醇、环己酮、二甲基 甲酰胺、二甲苯或高沸点的芳香族或烃类中的某一种溶剂中,再添加 一种或多种乳化剂制备而成。乳油中含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0.1~90%,较优为5~80%。

粉剂是将有效成分与细颗类的呈分散状的固体物质如滑石粉、天 然黏土和高岭土、皂土、叶蜡石或硅藻土经磨粉加工而制的。粉剂中 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0.1~50%,较优为2~40%。

颗类剂是将有效成分喷洒在具有吸附性能的颗类状惰性物质表 面或将有效成分用聚乙烯醇、聚丙烯酸钠等黏合剂或矿物油黏附到砂 子、高岭土等载体物质表面或颗类状惰性物质表面,也可以用通常制 造颗类肥料的方法将有效成分加工成颗类剂。水中可分散的颗类剂其 有效成分重量百分比为5~90%,优选10~25%。

本发明的特点是:化合物(A)与某些特定的阔叶杂草除草剂化合 物(B)组成的除草组合物,所表现出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常见的阔叶 杂草的效力或活力水平超出了各组分活性的叠加,产生增效作用。

为了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扩大杀草谱,一次性施药达到防除目 的,并且大幅度减少了每种活性物质的施用剂量,增强对下茬作物的 安全性,通过室内生物活性测定,选了有效成分的合理配比,进行工 业化生产,反复田间药效试验,不断优化有效成分的配方,确定完成 本发明,是农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和阔叶杂草优良的除草剂。具有重 要的生态学意义,它可以延缓杂草抗药性的产生及群落演替,对保护 环境也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用于作物苗前施用或苗后早期施用,术语“苗前施用” 表示在作物杂草长出土壤表面以前,对种植田的土壤用选定的药剂进 行喷施处理。“苗后早期施用”表示在杂草1-2叶期在作物种植田进 行茎叶喷雾处理。处理的方法可通过使用已加工好的组合物制剂或在 使用前将不同活性组分混合而加以进行。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为剂型制备例,实施例2~6为生物实施例。

实施例1:

a.悬浮剂:在混合容器中投入279kg纯度86%的克草胺A和333 kg莠去津B1(纯度90%),90kg乳化剂0201B、0203,75kg分散 剂拉开粉,25kg渗透剂,比重调节剂10kg,增稠剂10kg,稳定剂 15kg,防冻剂12kg,水313.5kg混合后经粉碎、在胶体磨中研磨 到粒径5微米以下研磨、强化均质,抽样分析各项指标符合产品标准, 即为产品。

b.可湿性粉剂:将323kg克草胺和220kg扑草净(B2)40.7kg 润湿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67.9kg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706.2kg、高 岭土在超微粉碎机中研磨加工而成。

c.乳油:将865kg克草胺和60kg阔叶清(B12)溶于740kg溶 剂环己酮、185kg乳化剂乙氧基化的壬基酚中而成。

d.颗粒剂:由150kg克草胺、12kg苄嘧磺隆、1.2kg甲磺隆、 195.8kg木质素磺酸钠、97.9kg月桂基磺酸钠、97.9kg聚乙烯醇和 97.9kg高岭土制成。 杂草防效(%)计算如下:

杂草防效(%)=(X-Y)/Y*100

    X:未处理对照的杂草鲜重

    Y:药剂处理后的杂草鲜重

联合作用的判别采用快速而实用的Colby法。设E为化合物间 混用的预期杂草防效(%),X、Y分别为化合物单用时杂草防效(%)。 则:

    两种化合物混用时:E=X+Y-X*Y/100

    三种化合物混用时:E=(X*Y+X*Z+Y*Z)/100 当实测防效大于预期防效E时,说明产生了增效作用。

实施例2克草胺与莠去津、扑草净、嗪草酮混用对玉米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 地点:沈阳;播种:2001年4月2日;施药:播后苗前;调查;药后20天(鲜重法);实验:大田; 药剂  施药量(g.ai/ha)     马唐     马唐     苋菜      苋菜     茼麻       茼麻  Aig/ha  实际防效% Colby法预期防效%  实际防效% Colby预期防效%  实际防效% Colby预期防效% 克草胺A  325  69.7  51.0  32.2 克草胺A  646  76.6  57.1  37.9 莠去津B1  480  46.3  70.3  32.2 莠去津B1  640  56.1  77.4  44.3 扑草净B2  300  71.0  67.2  44.3 扑草净B2  450  72.5  73.0  54.4 扑草净B2  600  75.0  78.0  60.8 嗪草酮B3  112  60.0  71.6  47.6 嗪草酮B3  224  76.5  83.5  56.2 嗪草酮B3  336  81.8  89.0  70.8 克草胺A+莠去津B1  325+480  96.7  82.7  92.5  85.4  57.9  54.0 克草胺A+莠去津B1  325+640  95.7  85.8  98.3  88.6  68.4  62.2 克草胺A+莠去津B1  646+480  95.9  86.9  96.0  87.2  63.3  57.9 克草胺A+莠去津B1  646+640  96.4  89.3  100  90.2  72.3  65.4 克草胺A+扑草净B2  646+300  100  92.7  88.5  85.8  67.8  65.4 克草胺A+扑草净B2  646+450  100  93.3  91.3  88.4  72.8  71.7 克草胺A+扑草净B2  646+600  100  93.9  95.5  90.5  88.2  75.7 克草胺+  646+112  100  90.0  100  94.2  69.8  67.5 克草胺+赛克津  646+224  100  94.3  100  96.6  72.8  72.8 克草胺+赛克津  646+336  100  95.6  100  97.8  88.2  81.9 CK  0  0  0  0  0  0  0.0 结论:1、克草胺与莠去津特混用时的实际防效均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克草胺与莠去津混用有增效作用。

  2、克草胺与扑草净混用时的实际防效均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克草胺与扑草净混用有增效作用。

  3、克草胺与嗪草酮混用时的实际防效均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克草胺与嗪草酮混用有增效作用。

实施例3克草胺+苄嘧磺隆、克草胺+吡嘧磺隆、克草胺+金秋、克草胺+苄嘧磺隆+甲磺隆、克草胺+吡嘧磺

             隆+甲及克草胺+金秋+甲磺隆混用对移栽稻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 地点:沈阳;播种:2001年3月2日;施药:播后苗前;调查;药后40天(鲜重法);实验:大田; 药剂 施药量(g.ai/ha) 单子叶杂 草1 双子叶杂 草2 莎草3 实际平均防效 预期防效(Colby法) 水稻增产率 克草胺A  160.0  94.2  32.6  32.0  52.9  8.0 甲磺隆B7  1.2  12.3  85.2  84.8  60.8 苄嘧磺隆B6  12.0  8.9  54.6  12.4  25.3  6.2 苄嘧磺隆B6  22.5  21.1  91.6  83.0  65.2  12.2 吡嘧磺隆B5  7.5  12.8  63.0  63.2  46.3  7.6 吡嘧磺隆B5  15.0  26.0  93.0  90.4  69.8  23.8 金秋B8  7.5  22.3  61.8  60.0  48.0  23.8 金秋B8  15.0  25.4  93.0  90.1  69.5  23.8 克草胺A+苄嘧磺隆B6  160+22.5  96.2  99.4  95.5  97.0  83.6  38.0 克草胺A+吡嘧磺隆B5  160+15  99.0  100  98.0  99.0  85.8  41.0 克草胺A+金秋B8  160+15  97.6  98.6  97.2  97.8  85.6  39.7 克草胺A+苄嘧磺隆B6+甲 磺隆B7  160+12+1.2  98.0  100  98.2  98.7  60.9  40.7 克草胺A+吡嘧磺隆B5+甲 磺隆B7  160+7.5+1.2  100  100  99.7  99.9  84.8  42.6 克草胺A+金秋B8+甲磺隆 B7  160+7.5+1.2  99.3  100  99.4  99.6  86.8  42.6 CK  0.0  0.0  0.0  0.0  0.0  0.0 1:稗草、2、矮慈菇、鸭舌草、眼子菜:马唐;2:异型莎草 结论:克草胺+苄嘧磺隆、克草胺+吡嘧磺隆、克草胺+金秋,克草胺+苄嘧磺隆+甲磺隆、克草胺+吡嘧磺隆+甲磺隆,克草胺+金秋+甲磺隆混用

  时的实际防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克草胺与诸有效成分之间混用有增效作用。 实施例4克草胺与噻磺隆、豆磺隆、速收及普杀特混用对大豆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 地点:沈阳;播种:2001年6月21日;施药:播后苗前;调查;药后40天(鲜重法);实验:大田; 药剂  施药量(g.ai/ha)  单子叶杂草1 双子叶杂草2  实际平均防效 预期防效(Colby法)  大豆鲜重抑制率 克草胺A  750  80.1  56.3  68.3  0.0 克草胺A  1125  94.6  68.8  82.4  0.0 噻磺隆B4  6.75  2.3  76.3  39.3  0.0 噻磺隆B4  13.5  3.5  91.0  47.3  0.0 速收B11  30.0  45.0  65.0  55.1  0.0 豆磺隆B10  10.0  3.0  87.2  45.0  0.0 普杀特B9  30.0  65.3  76.8  71.0  0.0 克草胺A+噻磺隆B4  750+6.75  95.7  96.8  96.7  80.7  0.0 克草胺A+噻磺隆B4  750+13.5  96.2  100.0  98.6  83.2  0.0 克草胺A+噻磺隆B4  1125+6.75  100.0  98.4  99.2  89.2  0.0 克草胺A+噻磺隆B4  1125+13.5  100.0  100.0  100.0  90.6  0.0 克草胺A+速收B11  750+30  97.1  98.6  98.4  92.0  0.0 克草胺A+豆磺隆10  1125+10  96.6  100.0  97.8  90.2  0.0 克草胺A+普杀特B9  750+30  98.3  99.6  99.5  90.8  0.0 CK  0.0  0.0  0.0  0.0  0.0  0.0 1:稗草、马唐;2:反枝苋、蓼 结论:克草胺分别与噻磺隆、速收、豆磺隆或普杀特混用时的实际防效均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克草胺与诸有效成分混用有增效作用。

        实施例5克草胺与胺苯磺隆混用对移栽油菜田杂草的防治效果(%) 地点:沈阳;播种:2001年5月20日;施药:播后苗前;调查;药后40天(鲜重法);实验:大田; 药剂  施药量  (g.ai/ha)  单子叶杂草1  双子叶杂草2  实际平均防效 预期防效(Colby法)  油菜鲜重抑制率 克草胺A  750  81.0  52.0  67.2  0.0 克草胺A  1125  95.2  65.0  80.2  0.0 胺苯磺隆B13  10.1  10.2  85.5  48.1  0.0 胺苯磺隆B13  15.0  15.0  90.1  53.0  0.0 克草胺A+胺苯磺隆B13  750+10  97.3  96.5  97.2  83.0  0.0 克草胺A+胺苯磺隆B13  750+15  98.6  97.3  98.6  84.7  0.0 克草胺A+胺苯磺隆B13  1125+10  100.0  98.6  99.5  89.6  0.0 克草胺A+胺苯磺隆B13  1125+15  100.0  100.0  100.0  90.6  0.0 CK  0.0  0.0  0.0  0.0  0.0  0.0 1:稗草、看麦娘;2:反枝苋、猪秧秧、蓼 结论:克草胺与胺苯磺隆混用时的实际防效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克草胺与胺苯磺隆混用有增效作用。

                        实施例6克草胺与阔草清混用对玉米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 地点:沈阳;播种:2001年3月2日;施药:播后苗前;调查;药后40天(鲜重法);实验:大田; 药剂 施药量(g.ai/ha)  单子叶杂草1  双子叶杂草2  实际平均防效 预期防效(Colby法) 玉米鲜重抑制率 克草胺A 750  94.6  57.8  76.2  0.0 克草胺A 1125  98.0  85.0  92.2  0.0 阔草清B12 30.0  0.0  82.0  41.1 阔草清B12 60.0  0.0  96.0  48.1 克草胺+阔草清 750+30  94.3  97.3  95.8  86.0  0.0 克草胺+阔草清 750+60  95.8  98.6  97.2  87.6  0.0 克草胺+阔草清 1125+30  100.0  98.0  99.0  95.3  0.0 克草胺+阔草清 1125+60  100.0  100  100.  95.8  0.0 CK 0.0  0.0  0.0  0.0  0.0  0.0 1:稗草、马唐;2:反枝、蓼 结论:克草胺与阔草清混用时的实际防效均高于其混用预期理论防效,证明克草胺与阔草清混用有增效作用。

含有克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含有克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含有克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含有克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有克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含有克草胺的除草剂组合物,涉及农药组合物,尤其是农田除草剂组合物。其有效成分为克草胺A和除草剂B中的一种或两种化合物的混合物,有效成分占总重量190。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物扩大杀草谱,能有效防除农田单双子叶杂草,改善除草性能,减轻药害,增加产量,增强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