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将内屏蔽与阴极射线管的框壳连接起来的连接夹。 阴极射线管,特别是障板型射线管,具有供安装障板用的框壳,此框壳不仅用来安装障板,还用来安装内屏蔽,以屏蔽地磁场的影响。
由于框壳和内屏蔽的结构特性,整体制造它们是不可能的,因此,它们是分别制造的,它们的结合是在装配工序过程中进行的。连接夹是在装配工序中将框壳和内屏蔽连接起来所需要的零件,连接夹必须满足下述三个条件。第一,连接夹必须具有足够的联结能力,在外力的作用下,内屏蔽不应产生振荡或振动;第二,连接夹应有较好的生产效率;第三,连接夹应易于连接内屏蔽和框壳。
如图1所示,传统的连接夹结构包括有:一自身具有弹性、形状为V形的、提供弹性地部分A;一对从提供弹性部分A向相反方向对称延伸的台肩S;一对从台肩S延伸的柄部B。当内屏蔽I与框壳F迭置结合到一起时,使固定孔H与框壳F相配合,然后,将连接夹插入此固定孔,应使框壳和内屏蔽连接于提供弹性的部分A和台肩S之间。
这种传统的连接夹的一个实例已公开于公开号为昭55-154041的日本专利申请中,另一实例是公告号为昭62-13787的日本专利申请。
图2表示出公开号为昭55-154041的日本专利中的一种连接夹,依照这种装置,借助于将一些弹性支撑部件插入障板框壳和磁屏蔽部件中所形成的那些孔里,将夹持障板的障板框壳和屏蔽外磁场的磁屏蔽部件固定到一起。这些弹性支撑部件是这样构成的,它们具有V形结构;在其每边的中部有向内伸出的压下部分21;一导入端部分25延伸到具有一锐角的弯曲部22;V形连接夹的各后端部24延伸至另一对弯曲部23,这对弯曲部23从外面被配置到压下部分21,此连接夹被用于彩色显象管中。
图3说明了已有技术的另一实例,即公告号为昭62-13787的日本专利,该装置用于障板型彩色显象管中。这种装置呈一V形簧件的形式,该装置有一弯部31,一对颈部32卡接在一支持框架和一屏蔽部件的那些孔中。在此颈部32的前后,各配有第一和第二台肩33和34,其中第一台肩部分33位于弯部31和颈部32之间,第二台肩部分34的宽度大于第一台肩部分33的宽度。
上述两种已有技术的实例都是着重于前述三个条件中的两个条件,也就是说,它们着眼于连接夹的联结能力和生产率,但却忽略了连接夹的实用性。
上述两例的连接夹呈平缓的V形形状,连接夹是手工安装的。由于工人手抓的部分,也就是V形连接夹的两端部是斜坡形的,因此,它们容易从工人手中滑出。如果在抓连接夹时它从工人手中滑脱,则连接夹会因其本身的弹性而弹出,从而延误加工并造成元件丢失。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上述传统装置的缺点而提出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屏蔽连接夹,它具有很强的联结能力、高生产效率、良好的实用性,以及可节省原材料的优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内屏蔽连接夹包括:一头部,使其形状适于按压;一对带尖端的压下部分,这些尖端距所述头部的底角有一定距离,该压下部分还具有离开所述头部的对称中心线而向外扩张的锐角;一对由该压下部分延伸而成的台肩部分,这对台肩部分具有朝向梯形头部的对称中心线向内张开的钝角;一些由所述台肩部分向下延伸而成的腿部。这种结构的优点是其腿部的端部平缓地向外弯曲,尽管这并不是一种绝对的前提条件。
通过参考附图以及对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将能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它一些优点。
图1是一传统框壳连接夹的透视图,和其使用状态;
图2是一剖面图,表示利用一传统连接夹时,在一框壳和屏蔽之间的一种联结状况。
图3是一剖面图,表示利用另一种传统连接夹时,在一框壳和一内屏蔽之间的一种联结状况。
图4是一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5是一剖面图,表示利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夹时,在一框壳和一内屏蔽之间的一种联结状况;
图6a到6c是一些剖面图,示意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夹插入固定孔的过程;
图7a和7b是一透视图和一剖面图,示意表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以及连接夹插入固定孔的过程;
图8a到8c是示意表示本发明第三到第五实施例的一些剖面图。
图4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夹的一透视图。从图中可看到这连接夹的一个头部1大致呈梯形,但梯形头部1的底边并不是位于一严格的水平线上。从图5的透视图还可看到当连接夹固定在一内屏蔽和一框壳的那些孔中时,该梯形头部的底边,也就是此头部与压下部分2相重迭的共有部分,是与该内屏蔽的上表面相接触的,因此,该梯形头部的左右底角的角度就取决于所述连接夹的联结状态。
压下部分2的下部延伸有一定长度,然后,再弯成钝角而形成一些台肩部分3。该台肩部分3的下部再向下延伸而形成一些腿部4,不过腿部4却不必严格地与连接夹的对称中心线平行。
图6a到6c表示本发明的连接夹配合进内屏蔽和框壳上所形成的那些固定孔中的过程,首先,如图6a所示,将两腿部4向内按压,并在这种状态将连接夹插入那些固定孔中。随后,如图6b所示,连接夹的头部1被推下,从而使内屏蔽和框壳固定于头部1的底部和台肩部分3之间,如图6c所示那样。本发明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在于这样一个事实:内屏蔽和框壳之间的连接可以很容易地实现。
如果腿部4的端部离开对称中心线向外平缓地弯曲,则上述连接过程的第一步将大大减轻。另外,如果腿部4的一个腿做得长于另一个腿,则连接过程的第一步也能减轻,图7a即表示了具有这样一种特征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透视图,图7b则表示了这种连接夹插入那些固定孔的过程,这种情况下,长腿4首先插入那些固定孔,然后,在如图7b的弓形箭头所示方向弯转后,插入短腿4。
在上述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施加弹性的部分是头部1的左右上角部分。
图8a到8c还给出了本发明的另几个实施例。图8a所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从整体来看是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只是第三实施例的连接夹的两腿部4是在游离状态彼此相接触的。由于这样一种结构,腿部4的整个长度上都施加弹性力从而可更为牢固地连接内屏蔽和框壳,而第一及第二实施例由于其两腿部是张开的,所以施加弹性力的部位是头部1的左右上角。
图8b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从整体来看,和第一实施例相似,只是头部1不是梯形,而是半月形。然而这样一种结构,却使得施加弹性力的部分是半月形头部的整个弧形部分。也就是说,在半月形头部的情况下,部件的弯曲应力是分布于整个弧形部分,而在梯形头部的情况下,连接期间所产生的部件的弯曲应力则是集中于左右上角上。因此,实施例四的最终效果是从材料力学的角度来看,增强了连接夹的强度和可靠性。
图8c所示第五实施例是前述第三和第四实施例的组合。从图中可看到,两腿部的下端是彼此相接触的,且其头部呈半月形。按照这第五实施例,可以获得第三实施例的连接牢固的优点,以及第四实施例的弯曲强度和可靠性的优点。
本发明连接夹的优点可以总括如下,首先,利用这种连接夹,可以更容易在连接内屏蔽与框壳。第二,这种连接夹的连接力是很强的,第三,从材料力学观点,这种连接夹的强度和可靠性是很高的。此外,本发明连接夹的质量大约只是此说明书中所述已有技术连接夹的2/3,因此,用一较小的连接夹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从而可以节省材料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