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行穴播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行穴播器.pdf(14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442693.9 (22)申请日 2017.04.25 (73)专利权人 张朝书 地址 8430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 区阿克苏市六团双城镇老供销科院内 阿拉尔市天典农机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72)发明人 张朝书 (74)专利代理机构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 所 65105 代理人 陈亮 周星莹 (51)Int.Cl. A01C 7/00(2006.01) A01C 7/18(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双行穴播器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
2、播种机械技术领域, 是 一种双行穴播器, 其包括中心轴、 左定盘、 右定 盘、 中盘架套、 左压环、 右压环、 左穴播总成和右 穴播总成, 中盘架套包括中架盘和中架套, 中架 盘位于中架套中部外侧并与中架套相固定或连 为一体。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 使用方便, 其通过中架盘固定左、 右两个穴播总成, 通过调 整两个穴播总成相对位置能够实现棉花的双行 交错高密度播种及双行并排高密度播种, 同时本 实用新型还便于拆装, 相应主要部件的通用性 好, 能够用于常用种植模式穴播器, 降低了因种 植模式变化设备闲置给使用者带来的经济损失, 具有便于制造、 组装方便、 传动稳定、 可靠耐用、 易于改装。
3、使用的特点。 权利要求书3页 说明书6页 附图4页 CN 207135476 U 2018.03.27 CN 207135476 U 1.一种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心轴、 左定盘、 右定盘、 中盘架套、 左压环、 右压 环、 左穴播总成和右穴播总成, 中盘架套包括中架盘和中架套, 中架盘位于中架套中部外侧 并与中架套相固定或连为一体, 中架套套装在中心轴外部并通过左右轴承与中心轴相连 接, 中架套左右两边的中心轴上分别固定有左定盘、 右定盘, 左压环套装在左定盘外部并能 转动, 右压环套装在右定盘外部并能转动, 左穴播总成通过左压环固定在中架盘左侧, 左穴 播总成外部设有左播种鸭嘴, 。
4、右穴播总成通过右压环固定在中架盘右侧, 右穴播总成外部 设有右播种鸭嘴, 左穴播总成和右穴播总成能够调整相对位置使左播种鸭嘴、 右播种鸭嘴 正对设置或交错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压环、 中架盘、 右压环上分别设有 螺栓通孔并通过螺栓通孔和连接螺栓固定连接在一起, 左压环、 中架盘左侧压紧在左穴播 总成的左右两端, 中架盘右侧、 右压环压紧在右穴播总成的左右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穴播总成包括左轮圈体和左取 种圈, 左轮圈体外侧圆周上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左播种鸭嘴, 对应各左播种鸭嘴位置的左 取种圈上分别安装有拐臂式取种装置,。
5、 中架套左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左内定盘, 左内定盘与 左定盘通过左卡头装置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作业时转动的中架盘保持静止, 左内定盘右侧固 定安装有能够带动拐臂式取种装置实现取种的左拨动装置; 右穴播总成包括右轮圈体和右 取种圈, 右轮圈体外侧圆周上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右播种鸭嘴, 对应各右播种鸭嘴位置的 右取种圈上分别安装有拐臂式取种装置, 中架套右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右内定盘, 右内定盘 与右定盘通过右卡头装置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作业时转动的中架盘保持静止, 右内定盘左侧 固定安装有能够带动拐臂式取种装置实现取种的右拨动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拐臂式取种装置包括取种转块和拐 。
6、臂转轴, 左取种圈或右取种圈上设有转块座孔, 取种转块安装在转块座孔内并能够转动, 取 种转块的外侧设有取种孔, 取种转块的体内设有转块轴孔, 对应转块轴孔位置的左取种圈 或右取种圈上设有枢轴安装孔; 拐臂转轴包括转块枢轴和驱动拐臂, 转块枢轴安装在枢轴 安装孔内, 转块枢轴中部与取种转块相固定, 转块枢轴的一端与左取种圈或右取种圈之间 安装有取种扭簧, 转块枢轴的另一端固定有驱动拐臂, 该驱动拐臂能够被左拨动装置或右 拨动装置推动使取种孔取种并将所取种子倾倒至转块座孔内, 对应各转块座孔位置的左轮 圈体或右轮圈体上分别设有出种孔, 转块座孔通过出种孔与对应位置的左播种鸭嘴或右播 种鸭嘴内腔相。
7、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内定盘的左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左 填种装置, 左填种装置包括左扇形座板和左拨种刷块, 左扇形座板通过螺钉和调节长孔固 定安装在左内定盘上, 左拨种刷块上部固定安装在左扇形座板上, 右内定盘的右侧下部固 定安装有右填种装置, 右填种装置包括右扇形座板和右拨种刷块, 右扇形座板通过螺钉和 调节长孔固定安装在右内定盘上, 右拨种刷块上部固定安装在右扇形座板上, 左拨种刷块 下部、 右拨种刷块下部分别均布有上大下小的锥状刷头; 或/和, 左拨动装置、 右拨动装置分 别为呈倒C状的拨齿块, 拨齿块的前端位于中架盘的前中部, 拨齿块的后端位于中架盘的后。
8、 中部, 拨齿块的前下部、 下端、 后下部位置的外缘处均设有拨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内定盘的左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左 填种装置, 左填种装置包括左扇形座板和左拨种刷块, 左扇形座板通过螺钉和调节长孔固 权 利 要 求 书 1/3 页 2 CN 207135476 U 2 定安装在左内定盘上, 左拨种刷块上部固定安装在左扇形座板上, 右内定盘的右侧下部固 定安装有右填种装置, 右填种装置包括右扇形座板和右拨种刷块, 右扇形座板通过螺钉和 调节长孔固定安装在右内定盘上, 右拨种刷块上部固定安装在右扇形座板上, 左拨种刷块 下部、 右拨种刷块下部分别均布有上大下小的锥状。
9、刷头; 或/和, 左拨动装置、 右拨动装置分 别为呈倒C状的拨齿块, 拨齿块的前端位于中架盘的前中部, 拨齿块的后端位于中架盘的后 中部, 拨齿块的前下部、 下端、 后下部位置的外缘处均设有拨齿。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取种圈、 右取种圈分别包括不少于 两个的取种座块, 各取种座块的一端分别有燕尾卡槽, 各取种座块的另一端分别有燕尾卡 块, 各取种座块中部分别设有转块座孔, 各取种座块通过燕尾卡块和相邻取种座块的燕尾 卡槽首尾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 取种座块上设有种座固定孔, 取种座块通过种座固定孔和 种座螺栓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左轮圈体或右轮圈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4。
10、或5或6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取种圈、 右取种圈分别包括 不少于两个的取种座块, 各取种座块的一端分别有燕尾卡槽, 各取种座块的另一端分别有 燕尾卡块, 各取种座块中部分别设有转块座孔, 各取种座块通过燕尾卡块和相邻取种座块 的燕尾卡槽首尾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 取种座块上设有种座固定孔, 取种座块通过种座固 定孔和种座螺栓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左轮圈体或右轮圈体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播种鸭嘴包括左 翼定嘴和左翼动嘴, 左翼定嘴包括左定嘴头和左定嘴本体, 左定嘴头前端有左定嘴出种口, 左定嘴头前部下端设有左定嘴铰套, 左定嘴头后端与左定嘴。
11、本体前端连为一体, 左定嘴本 体的后端延伸至左定嘴头左后方并有左定嘴进种口, 左翼动嘴包括左动嘴头和左尾翼, 左 动嘴头下部后端与左尾翼右部上端相固定或连为一体, 左尾翼的左下部有向左下方延伸的 翼片, 翼片中部设有加强肋, 左动嘴头套装在左定嘴头外部, 左动嘴头包括左动嘴左板、 左 动嘴右板和左动嘴下板, 左动嘴左板的前部有呈三角形的左破膜尖角, 左动嘴右板的前部 有呈三角形的右破膜尖角, 左动嘴下板后端设有左动嘴铰套, 左动嘴铰套通过铰轴与左定 嘴铰套铰接安装在一起, 左动嘴下板的前上端压紧在左定嘴头的上板前部下端并使左定嘴 出种口关闭, 左定嘴出种口后方的左定嘴头上板内壁上设有前窄后宽的。
12、聚种凹槽, 聚种凹 槽的前端靠近左定嘴出种口; 右播种鸭嘴与左播种鸭嘴结构相同, 右播种鸭嘴包括右定嘴 头和右定嘴本体, 右定嘴头的上板内壁上设有前窄后宽的聚种凹槽, 右定嘴本体的后端延 伸至右定嘴头右后方并有右定嘴进种口, 右翼动嘴包括右动嘴头和右尾翼, 右翼动嘴的左 右板前部分别有呈三角形的破膜尖角, 右尾翼的右下部有向右下方延伸的翼片, 翼片中部 设有加强肋。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播种鸭嘴包括左翼定嘴和左翼动 嘴, 左翼定嘴包括左定嘴头和左定嘴本体, 左定嘴头前端有左定嘴出种口, 左定嘴头前部下 端设有左定嘴铰套, 左定嘴头后端与左定嘴本体前端连为一体, 。
13、左定嘴本体的后端延伸至 左定嘴头左后方并有左定嘴进种口, 左翼动嘴包括左动嘴头和左尾翼, 左动嘴头下部后端 与左尾翼右部上端相固定或连为一体, 左尾翼的左下部有向左下方延伸的翼片, 翼片中部 设有加强肋, 左动嘴头套装在左定嘴头外部, 左动嘴头包括左动嘴左板、 左动嘴右板和左动 嘴下板, 左动嘴左板的前部有呈三角形的左破膜尖角, 左动嘴右板的前部有呈三角形的右 破膜尖角, 左动嘴下板后端设有左动嘴铰套, 左动嘴铰套通过铰轴与左定嘴铰套铰接安装 权 利 要 求 书 2/3 页 3 CN 207135476 U 3 在一起, 左动嘴下板的前上端压紧在左定嘴头的上板前部下端并使左定嘴出种口关闭, 左。
14、 定嘴出种口后方的左定嘴头上板内壁上设有前窄后宽的聚种凹槽, 聚种凹槽的前端靠近左 定嘴出种口; 右播种鸭嘴与左播种鸭嘴结构相同, 右播种鸭嘴包括右定嘴头和右定嘴本体, 右定嘴头的上板内壁上设有前窄后宽的聚种凹槽, 右定嘴本体的后端延伸至右定嘴头右后 方并有右定嘴进种口, 右翼动嘴包括右动嘴头和右尾翼, 右翼动嘴的左右板前部分别有呈 三角形的破膜尖角, 右尾翼的右下部有向右下方延伸的翼片, 翼片中部设有加强肋。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行穴播器, 其特征在于左播种鸭嘴包括左翼定嘴和左翼动 嘴, 左翼定嘴包括左定嘴头和左定嘴本体, 左定嘴头前端有左定嘴出种口, 左定嘴头前部下 端设有左定嘴铰。
15、套, 左定嘴头后端与左定嘴本体前端连为一体, 左定嘴本体的后端延伸至 左定嘴头左后方并有左定嘴进种口, 左翼动嘴包括左动嘴头和左尾翼, 左动嘴头下部后端 与左尾翼右部上端相固定或连为一体, 左尾翼的左下部有向左下方延伸的翼片, 翼片中部 设有加强肋, 左动嘴头套装在左定嘴头外部, 左动嘴头包括左动嘴左板、 左动嘴右板和左动 嘴下板, 左动嘴左板的前部有呈三角形的左破膜尖角, 左动嘴右板的前部有呈三角形的右 破膜尖角, 左动嘴下板后端设有左动嘴铰套, 左动嘴铰套通过铰轴与左定嘴铰套铰接安装 在一起, 左动嘴下板的前上端压紧在左定嘴头的上板前部下端并使左定嘴出种口关闭, 左 定嘴出种口后方的左定嘴。
16、头上板内壁上设有前窄后宽的聚种凹槽, 聚种凹槽的前端靠近左 定嘴出种口; 右播种鸭嘴与左播种鸭嘴结构相同, 右播种鸭嘴包括右定嘴头和右定嘴本体, 右定嘴头的上板内壁上设有前窄后宽的聚种凹槽, 右定嘴本体的后端延伸至右定嘴头右后 方并有右定嘴进种口, 右翼动嘴包括右动嘴头和右尾翼, 右翼动嘴的左右板前部分别有呈 三角形的破膜尖角, 右尾翼的右下部有向右下方延伸的翼片, 翼片中部设有加强肋。 权 利 要 求 书 3/3 页 4 CN 207135476 U 4 双行穴播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播种机械技术领域, 是一种双行穴播器。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棉花种植模式的不断改变,。
17、 对于棉花品质和产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需要通过 农业机械实现棉花的双行交错高密度种植以及双行并排高密度种植, 现有播种棉花的播种 设备无法满足此要求, 一方面是由于已有播种设备上相关安装部件对穴播器外形有尺寸方 面的限制, 现有穴播器外形尺寸较大、 功能较为单一, 无法满足上述使用要求, 另一方面是 由于购买适合不同种植模式的多台播种设备, 会导致用户投入的设备成本过高, 且仅能满 足双行交错高密度播种或双行并排高密度播种二者模式之一的设备因用途较为单一, 实际 使用时会因用户需求变化导致部分播种设备急缺、 另外部分播种设备又会闲置, 造成不同 播种设备的作业时间不均衡, 严重时甚至会耽误春播。
18、农时。 此外, 现有穴播器的专用零部件 较多、 零部件通用性差, 如果种植模式发生新的变化, 已购设备又会造成闲置, 给使用者造 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行穴播器, 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 其能有效解决 现有播种设备无法同时满足双行交错高密度播种以及双行并排高密度播种的需求, 致使部 分播种设备急缺、 耽误农时, 部分播种设备又作业时间不均衡、 造成闲置, 以及设备购买成 本、 作业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4 本实用新型还进一步解决了现有穴播器的专用零部件较多、 零部件通用性差, 如 种植模式变化, 已购设备会造成闲置, 给使用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问。
19、题。 0005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双行穴播器, 包括中心轴、 左定盘、 右定盘、 中盘架套、 左压环、 右压环、 左穴播总成和右穴播总成, 中盘架套包括中架 盘和中架套, 中架盘位于中架套中部外侧并与中架套相固定或连为一体, 中架套套装在中 心轴外部并通过左右轴承与中心轴相连接, 中架套左右两边的中心轴上分别固定有左定 盘、 右定盘, 左压环套装在左定盘外部并能转动, 右压环套装在右定盘外部并能转动, 左穴 播总成通过左压环固定在中架盘左侧, 左穴播总成外部设有左播种鸭嘴, 右穴播总成通过 右压环固定在中架盘右侧, 右穴播总成外部设有右播种鸭嘴, 左穴播总成和右。
20、穴播总成能 够调整相对位置使左播种鸭嘴、 右播种鸭嘴正对设置或交错设置。 0006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07 上述左压环、 中架盘、 右压环上可分别设有螺栓通孔并通过螺栓通孔和连接螺栓 固定连接在一起, 左压环、 中架盘左侧压紧在左穴播总成的左右两端, 中架盘右侧、 右压环 压紧在右穴播总成的左右两端。 0008 上述左穴播总成可包括左轮圈体和左取种圈, 左轮圈体外侧圆周上分布有不少于 两个的左播种鸭嘴, 对应各左播种鸭嘴位置的左取种圈上分别安装有拐臂式取种装置, 中 说 明 书 1/6 页 5 CN 207135476 U 5 架套左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左内。
21、定盘, 左内定盘与左定盘通过左卡头装置相连接并能够相对 作业时转动的中架盘保持静止, 左内定盘右侧固定安装有能够带动拐臂式取种装置实现取 种的左拨动装置; 右穴播总成包括右轮圈体和右取种圈, 右轮圈体外侧圆周上分布有不少 于两个的右播种鸭嘴, 对应各右播种鸭嘴位置的右取种圈上分别安装有拐臂式取种装置, 中架套右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右内定盘, 右内定盘与右定盘通过右卡头装置相连接并能够相 对作业时转动的中架盘保持静止, 右内定盘左侧固定安装有能够带动拐臂式取种装置实现 取种的右拨动装置。 0009 上述拐臂式取种装置可包括取种转块和拐臂转轴, 左取种圈或右取种圈上设有转 块座孔, 取种转块安装在转块。
22、座孔内并能够转动, 取种转块的外侧设有取种孔, 取种转块的 体内设有转块轴孔, 对应转块轴孔位置的左取种圈或右取种圈上设有枢轴安装孔; 拐臂转 轴包括转块枢轴和驱动拐臂, 转块枢轴安装在枢轴安装孔内, 转块枢轴中部与取种转块相 固定, 转块枢轴的一端与左取种圈或右取种圈之间安装有取种扭簧, 转块枢轴的另一端固 定有驱动拐臂, 该驱动拐臂能够被左拨动装置或右拨动装置推动使取种孔取种并将所取种 子倾倒至转块座孔内, 对应各转块座孔位置的左轮圈体或右轮圈体上分别设有出种孔, 转 块座孔通过出种孔与对应位置的左播种鸭嘴或右播种鸭嘴内腔相连通。 0010 上述左内定盘的左侧下部可固定安装有左填种装置, 。
23、左填种装置包括左扇形座板 和左拨种刷块, 左扇形座板通过螺钉和调节长孔固定安装在左内定盘上, 左拨种刷块上部 固定安装在左扇形座板上, 右内定盘的右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右填种装置, 右填种装置包括 右扇形座板和右拨种刷块, 右扇形座板通过螺钉和调节长孔固定安装在右内定盘上, 右拨 种刷块上部固定安装在右扇形座板上, 左拨种刷块下部、 右拨种刷块下部分别均布有上大 下小的锥状刷头; 或/和, 左拨动装置、 右拨动装置可分别为呈倒C状的拨齿块, 拨齿块的前 端位于中架盘的前中部, 拨齿块的后端位于中架盘的后中部, 拨齿块的前下部、 下端、 后下 部位置的外缘处均设有拨齿。 0011 上述左取种圈、 右。
24、取种圈可分别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取种座块, 各取种座块的一端 分别有燕尾卡槽, 各取种座块的另一端分别有燕尾卡块, 各取种座块中部分别设有转块座 孔, 各取种座块通过燕尾卡块和相邻取种座块的燕尾卡槽首尾依次固定连接在一起, 取种 座块上设有种座固定孔, 取种座块通过种座固定孔和种座螺栓固定安装在相应的左轮圈体 或右轮圈体上。 0012 上述左播种鸭嘴可包括左翼定嘴和左翼动嘴, 左翼定嘴包括左定嘴头和左定嘴本 体, 左定嘴头前端有左定嘴出种口, 左定嘴头前部下端设有左定嘴铰套, 左定嘴头后端与左 定嘴本体前端连为一体, 左定嘴本体的后端延伸至左定嘴头左后方并有左定嘴进种口, 左 翼动嘴包括左动嘴头和。
25、左尾翼, 左动嘴头下部后端与左尾翼右部上端相固定或连为一体, 左尾翼的左下部有向左下方延伸的翼片, 翼片中部设有加强肋, 左动嘴头套装在左定嘴头 外部, 左动嘴头包括左动嘴左板、 左动嘴右板和左动嘴下板, 左动嘴左板的前部有呈三角形 的左破膜尖角, 左动嘴右板的前部有呈三角形的右破膜尖角, 左动嘴下板后端设有左动嘴 铰套, 左动嘴铰套通过铰轴与左定嘴铰套铰接安装在一起, 左动嘴下板的前上端压紧在左 定嘴头的上板前部下端并使左定嘴出种口关闭, 左定嘴出种口后方的左定嘴头上板内壁上 设有前窄后宽的聚种凹槽, 聚种凹槽的前端靠近左定嘴出种口; 右播种鸭嘴与左播种鸭嘴 结构相同, 右播种鸭嘴包括右定嘴。
26、头和右定嘴本体, 右定嘴头的上板内壁上设有前窄后宽 说 明 书 2/6 页 6 CN 207135476 U 6 的聚种凹槽, 右定嘴本体的后端延伸至右定嘴头右后方并有右定嘴进种口, 右翼动嘴包括 右动嘴头和右尾翼, 右翼动嘴的左右板前部分别有呈三角形的破膜尖角, 右尾翼的右下部 有向右下方延伸的翼片, 翼片中部设有加强肋。 0013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 使用方便, 其通过中架盘固定左、 右两个穴播总成, 通过调整两个穴播总成相对位置能够实现棉花的双行交错高密度播种及双行并排高密度 播种,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便于拆装, 相应主要部件的通用性好, 能够用于常用种植模式穴播 器, 降低了因种。
27、植模式变化设备闲置给使用者带来的经济损失, 具有便于制造、 组装方便、 传动稳定、 可靠耐用、 易于改装使用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5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 附图3为附图1中左播种鸭嘴的主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 附图4为附图3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附图5为附图3中左翼定嘴的C向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6为附图3中左翼动嘴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0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 1为中心轴, 2为左定盘, 3为右定盘, 4为左压环, 5为右压环, 6为中架盘, 7为中架套, 。
28、8为左播种鸭嘴, 9为右播种鸭嘴, 10为连接螺栓, 11为左轮圈体, 12 为左取种圈, 13为左内定盘, 14为左拨动装置, 15为右轮圈体, 16为右取种圈, 17为右内定 盘, 18为右拨动装置, 19为取种转块, 20为转块座孔, 21为取种孔, 22为转块轴孔, 23为枢轴 安装孔, 24为转块枢轴, 25为驱动拐臂, 26为取种扭簧, 27为出种孔, 28为左扇形座板, 29为 左拨种刷块, 30为右扇形座板, 31为右拨种刷块, 32为定盘卡块, 33为楔形卡块, 34为导引斜 面, 35为燕尾卡槽, 36为燕尾卡块, 37为左定嘴头, 38为左定嘴本体, 39为左定嘴铰套, 。
29、40为 左定嘴进种口, 41为左尾翼, 42为左动嘴左板, 43为左动嘴右板, 44为左动嘴下板, 45为左破 膜尖角, 46为右破膜尖角, 47为左动嘴铰套, 48为聚种凹槽, 49为右定嘴头, 50为右定嘴本 体, 51为右尾翼。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 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 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22 在本实用新型中, 为了便于描述, 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 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 如: 前、 后、 上、 下、 左、 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 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0023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
30、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4 如附图1、 2所示, 该双行穴播器包括中心轴1、 左定盘2、 右定盘3、 中盘架套、 左压环 4、 右压环5、 左穴播总成和右穴播总成, 中盘架套包括中架盘6和中架套7, 中架盘6位于中架 套7中部外侧并与中架套7相固定或连为一体, 中架套7套装在中心轴1外部并通过左右轴承 与中心轴1相连接, 中架套7左右两边的中心轴1上分别固定有左定盘2、 右定盘3, 左压环4套 装在左定盘2外部并能转动, 右压环5套装在右定盘3外部并能转动, 左穴播总成通过左压环 说 明 书 3/6 页 7 CN 207135476 U 7 4固定在中架盘6左侧, 左穴播总成外部设有左播种。
31、鸭嘴8, 右穴播总成通过右压环5固定在 中架盘6右侧, 右穴播总成外部设有右播种鸭嘴9, 左穴播总成和右穴播总成能够调整相对 位置使左播种鸭嘴8、 右播种鸭嘴9正对设置或交错设置。 中架套7通过左右轴承安装在中心 轴1上, 实际使用时, 最好使用内卡簧和中心轴1台肩定位通过左右轴承限定中架套7的轴向 位置, 不但能够保证中架套7的可靠定位, 而且便于拆卸; 中心轴1左右两端最好设置润滑脂 注入孔, 以便向左右轴承添加润滑脂, 中心轴1左右两边的轴颈上可设有在机架上定位的平 面或卡台, 左定盘2、 右定盘3可以分别通过螺母固定在中心轴1两边的轴颈上; 中架套7转动 时稳定、 灵活、 摩擦小, 不。
32、但提高了中架盘6的稳定性, 而且能够减小中心轴1及中架套7的磨 损、 延长穴播器使用寿命; 通过中架盘6固定安装左穴播总成和右穴播总成, 能够显著缩减 小穴播器的宽度尺寸, 使其能够适应现有播种设备上相关安装部件对穴播器外形尺寸的需 求; 通过左定盘2、 右定盘3分别向左穴播总成、 右穴播总成供种, 取种量较为精确、 播种质量 稳定、 使用效果较好, 左右两边穴播总成相对独立取种及播种, 能够提高设备可靠性、 避免 空穴或断行, 保证了后期出苗率; 左、 右穴播总成分别通过压环固定在中架盘6上不但固定 牢固可靠, 而且便于实现快速拆卸及安装。 通过改变左穴播总成和右穴播总成的相对位置, 使左播。
33、种鸭嘴8、 右播种鸭嘴9正对设置或交错设置, 能够实现棉花的双行交错高密度播种 或双行并排高密度播种, 有效解决了现有播种设备无法同时满足双行交错高密度播种以及 双行并排高密度播种的需求, 致使部分播种设备急缺、 耽误农时, 部分播种设备又作业时间 不均衡、 造成闲置, 以及设备购买成本、 作业成本较高的问题。 0025 可根据实际需要, 对上述双行穴播器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0026 如附图1、 2所示, 左压环4、 中架盘6、 右压环5上分别设有螺栓通孔并通过螺栓通孔 和连接螺栓10固定连接在一起, 左压环4、 中架盘6左侧压紧在左穴播总成的左右两端, 中架 盘6右侧、 右压环5压紧在。
34、右穴播总成的左右两端。 左穴播总成、 右穴播总成上最好不设置螺 栓通孔, 不会影响穴播总成内部装置, 通过拧紧连接螺栓10压紧固定左穴播总成、 右穴播总 成, 不但牢固可靠, 而且拆卸更加快捷方便。 当需要实现双行交错播种模式与双行并排播种 模式的切换时, 通过拧松连接螺栓10即可调整一边的穴播总成的位置, 实现左播种鸭嘴8、 右播种鸭嘴9相对位置的切换, 之后拧紧连接螺栓10即可。 此外, 最好在左压环4与左穴播总 成、 右压环5与右穴播总成之间, 或者左穴播总成、 右穴播总成与中架盘6两侧之间的接触面 处分别设置径向定位台, 以实现左右两个穴播总成的准确角度定位。 0027 如附图1、 2。
35、所示, 左穴播总成包括左轮圈体11和左取种圈12, 左轮圈体11外侧圆周 上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左播种鸭嘴8, 对应各左播种鸭嘴8位置的左取种圈12上分别安装有 拐臂式取种装置, 中架套7左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左内定盘13, 左内定盘13与左定盘2通过左 卡头装置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作业时转动的中架盘6保持静止, 左内定盘13右侧固定安装有 能够带动拐臂式取种装置实现取种的左拨动装置14; 右穴播总成包括右轮圈体15和右取种 圈16, 右轮圈体15外侧圆周上分布有不少于两个的右播种鸭嘴9, 对应各右播种鸭嘴9位置 的右取种圈16上分别安装有拐臂式取种装置, 中架套7右部通过轴承安装有右内定盘17, 右 。
36、内定盘17与右定盘3通过右卡头装置相连接并能够相对作业时转动的中架盘6保持静止, 右 内定盘17左侧固定安装有能够带动拐臂式取种装置实现取种的右拨动装置18。 实际使用 时, 安装左内定盘13、 右内定盘17的轴承最好分别为两个, 并且靠近左右两个定盘的外侧轴 承使用卡簧定位安装在中架套7上, 不但能够保证左内定盘13、 右内定盘17的可靠定位, 而 说 明 书 4/6 页 8 CN 207135476 U 8 且便于拆卸; 左穴播总成、 右穴播总成的结构相同, 实际使用时, 最好使二者的取种圈、 拐臂 式取种装置等零部件能够实现完全互换使用, 穴播器的制造、 组装及维修会更加方便。 当种 植。
37、模式变化时, 拆卸本实用新型后, 取出左穴播总成、 右穴播总成中的取种圈、 内定盘、 拨动 装置等核心部件, 配合带正置普通鸭嘴的轮圈体即可用于单行穴播器, 实现了设备主要部 件的有效利用, 不会造成已购设备的闲置, 显著降低了使用者的经济损失、 继而降低了播种 设备的购置成本。 左卡头装置、 右卡头装置为现有公知公用的限位卡定装置, 左内定盘13的 右部设有锁块环槽, 锁块环槽的上部设有定盘卡块32, 左卡头装置包括卡头座、 卡头转轴、 凸头卡块和卡块扭簧, 对应中心轴1后上方的左定盘2中部设有卡头座, 卡头座前方的左定 盘2上设有卡头通孔, 凸头卡块的后部有卡块轴孔, 凸头卡块通过卡块轴孔。
38、、 卡头转轴安装 在卡头座上, 凸头卡块的前部设有楔形卡块33, 楔形卡块33的后部有沿前左后右方向倾斜 的导引斜面34, 楔形卡块33穿过卡头通孔并伸至左定盘2右侧, 卡头转轴上安装有能够使楔 形卡块33前端顶紧在定盘卡块32后端面上的卡块扭簧, 右卡头装置与左卡头装置结构相 同。 0028 如附图1、 2所示, 拐臂式取种装置包括取种转块19和拐臂转轴, 左取种圈12或右取 种圈16上设有转块座孔20, 取种转块19安装在转块座孔20内并能够转动, 取种转块19的外 侧设有取种孔21, 取种转块19的体内设有转块轴孔22, 对应转块轴孔22位置的左取种圈12 或右取种圈16上设有枢轴安装孔。
39、23; 拐臂转轴包括转块枢轴24和驱动拐臂25, 转块枢轴24 安装在枢轴安装孔23内, 转块枢轴24中部与取种转块19相固定, 转块枢轴24的一端与左取 种圈12或右取种圈16之间安装有取种扭簧26, 转块枢轴24的另一端固定有驱动拐臂25, 该 驱动拐臂25能够被左拨动装置14或右拨动装置18推动使取种孔21取种并将所取种子倾倒 至转块座孔20内, 对应各转块座孔20位置的左轮圈体11或右轮圈体15上分别设有出种孔 27, 转块座孔20通过出种孔27与对应位置的左播种鸭嘴8或右播种鸭嘴9内腔相连通。 作业 时, 左拨动装置14或右拨动装置18通过驱动拐臂25带动取种转块19克服取种扭簧26。
40、弹力转 动, 取种孔21旋转至转块座孔20之外时, 种子进入取种孔21内, 当驱动拐臂25离开左拨动装 置14或右拨动装置18时, 取种转块19在取种扭簧26弹力作用下回位并将取种孔21内的种子 倒入转块座孔20内实现取种。 因取种扭簧26与穴播器种子腔内的种子完全分离, 其使用寿 命较长并且便于维修更换。 0029 如附图1、 2所示, 左内定盘13的左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左填种装置, 左填种装置包括 左扇形座板28和左拨种刷块29, 左扇形座板28通过螺钉和调节长孔固定安装在左内定盘13 上, 左拨种刷块29上部固定安装在左扇形座板28上, 右内定盘17的右侧下部固定安装有右 填种装置, 右填。
41、种装置包括右扇形座板30和右拨种刷块31, 右扇形座板30通过螺钉和调节 长孔固定安装在右内定盘17上, 右拨种刷块31上部固定安装在右扇形座板30上, 左拨种刷 块29下部、 右拨种刷块31下部分别均布有上大下小的锥状刷头; 或/和, 左拨动装置14、 右拨 动装置18分别为呈倒C状的拨齿块, 拨齿块的前端位于中架盘6的前中部, 拨齿块的后端位 于中架盘6的后中部, 拨齿块的前下部、 下端、 后下部位置的外缘处均设有拨齿。 左拨种刷块 29、 右拨种刷块31最好采用橡胶或树脂等弹性材料制作, 通过锥状刷头能够将种子拨入取 种孔21内, 防止播种出现空穴和漏播, 并将多余种子拨离取种孔21的开。
42、口处, 从而能够提高 取种数量的精确度; 拨齿能够使与其接触的驱动拐臂25抖动, 从而带动对应的取种转块19 抖动, 促进种子进入取种孔21内, 保证取种的可靠性。 说 明 书 5/6 页 9 CN 207135476 U 9 0030 如附图1、 2所示, 左取种圈12、 右取种圈16分别包括不少于两个的取种座块, 各取 种座块的一端分别有燕尾卡槽35, 各取种座块的另一端分别有燕尾卡块36, 各取种座块中 部分别设有转块座孔20, 各取种座块通过燕尾卡块36和相邻取种座块的燕尾卡槽35首尾依 次固定连接在一起, 取种座块上设有种座固定孔, 取种座块通过种座固定孔和种座螺栓固 定安装在相应的。
43、左轮圈体11或右轮圈体15上。 各取种座块通过燕尾卡槽35和燕尾卡块36连 接, 组装及维修拆装方便, 而且固定取种座块的种座螺栓数量明显减少, 显著降低了穴播器 的制造维护成本。 0031 如附图1、 3、 4、 5、 6所示, 左播种鸭嘴8包括左翼定嘴和左翼动嘴, 左翼定嘴包括左 定嘴头37和左定嘴本体38, 左定嘴头37前端有左定嘴出种口, 左定嘴头37前部下端设有左 定嘴铰套39, 左定嘴头37后端与左定嘴本体38前端连为一体, 左定嘴本体38的后端延伸至 左定嘴头37左后方并有左定嘴进种口40, 左翼动嘴包括左动嘴头和左尾翼41, 左动嘴头下 部后端与左尾翼41右部上端相固定或连为一。
44、体, 左尾翼41的左下部有向左下方延伸的翼 片, 翼片中部设有加强肋, 左动嘴头套装在左定嘴头37外部, 左动嘴头包括左动嘴左板42、 左动嘴右板43和左动嘴下板44, 左动嘴左板42的前部有呈三角形的左破膜尖角45, 左动嘴 右板43的前部有呈三角形的右破膜尖角46, 左动嘴下板44后端设有左动嘴铰套47, 左动嘴 铰套47通过铰轴与左定嘴铰套39铰接安装在一起, 左动嘴下板44的前上端压紧在左定嘴头 37的上板前部下端并使左定嘴出种口关闭, 左定嘴出种口后方的左定嘴头37上板内壁上设 有前窄后宽的聚种凹槽48, 聚种凹槽48的前端靠近左定嘴出种口; 右播种鸭嘴9与左播种鸭 嘴8结构相同, 。
45、右播种鸭嘴9包括右定嘴头49和右定嘴本体50, 右定嘴头49的上板内壁上设 有前窄后宽的聚种凹槽48, 右定嘴本体50的后端延伸至右定嘴头49右后方并有右定嘴进种 口, 右翼动嘴包括右动嘴头和右尾翼51, 右翼动嘴的左右板前部分别有呈三角形的破膜尖 角, 右尾翼51的右下部有向右下方延伸的翼片, 翼片中部设有加强肋。 翼片中部设有加强肋 能够提高翼片强度, 最好在左动嘴下板44与左尾翼41连接处的中部也设置加强肋, 所述各 加强肋可通过冲压而成; 左翼动嘴、 右翼动嘴的左右板上设置破膜尖角便于切破薄膜; 聚种 凹槽48用于导向由定嘴出种口排出的种子, 种子落下并沿聚种凹槽48落入种穴内, 不易飞 散, 能够提高种子的聚中率。 0032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 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 效果, 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 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说 明 书 6/6 页 10 CN 207135476 U 10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11 CN 207135476 U 1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12 CN 207135476 U 12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3 CN 207135476 U 13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4 CN 207135476 U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