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pdf

上传人:r5 文档编号:705972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8.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6114740.7

申请日:

1996.11.20

公开号:

CN1182652A

公开日:

1998.05.27

当前法律状态:

终止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终止(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授权公告日:2002.1.16|||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B21H3/02

主分类号:

B21H3/02

申请人:

王榕生;

发明人:

王榕生; 林瑞良

地址:

350001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蒙古营巷21号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福州市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林天凯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其中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钢筋端头处理成一回转体,以至多保留钢筋轴向移动自由度的方式夹持钢筋,将钢筋端头插入由至少三个滚丝轮内切成的回转体形空腔中,藉着转动与至少三个滚丝轮连接的转盘并藉着在转盘和钢筋之间施加轴向进给力,使滚丝轮在钢筋端头外圆面滚压螺纹。这种以冷压方式加工钢筋端头连接螺纹,具有保留钢筋本体表面硬化层并可二次硬化螺纹外表面,螺纹牙底径较大等优点。

权利要求书

1: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藉着基材理圆器将钢筋端头处理成一回转体, 以至多保留钢筋轴向移动自由度的方式夹持钢筋, 将钢筋端头插入由至少三个滚丝轮(1)内切成的回转体形空腔中, 藉着转动与至少三个滚丝轮(1)连接的转盘(2)并藉着在转盘(2)和钢筋之 间施加轴向进给力,使滚丝轮(1)在钢筋端头外周面滚压螺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轴向进给力是藉着滚丝轮(1)齿纹相对于钢筋轴心线的倾斜并藉着转动与 钢筋端头咬合的滚丝轮(1)所产生的轴向分力来获得。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 的轴向进给力是经由推动支座在导轨上并咬卡住钢筋的卡盘(4)来施加。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钢 筋端头处理成回转体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一种包括上模座(6)和下模座(7)并且上模腔(61)和下模腔(71)的断面 最终可组合成一整圆的模具结构, 将钢筋端头放入所说整圆口径与其相适配的模具结构的模腔中, 藉着压合上、下模座(6、7)使钢筋端头与最终的整圆模腔相共轭, 处理上、下模结合产生的模边。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 模边的步骤为, 拉离上、下模座(6、7),使钢筋端头相对模腔转动90°, 再次压合上、下模座(6、7),使钢筋端头与最终的整圆模腔相共轭。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 使钢筋端头相对模腔转动90°系通过转动钢筋端头来获得。
7: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装置,包括基材理圆器和螺纹制备器,其特征在 于,螺纹制备器包括至少三个以具有回转体形内切空腔而分布的滚丝轮(1),与 滚丝轮(1)连接并且芯部具有通孔的转盘(2),驱动转盘(2)旋转的驱动器(3), 咬卡钢筋的卡盘(4)以及底座(5),滚丝轮(1)齿部具有可施行轴向进给的压入锥。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 滚丝轮(1)等径、等螺旋升角并沿同一圆周均布。
9: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 (5)上部具有下导轨,卡盘(4)通过与下导轨配对的上导轨而支承在底座(5)上。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基材 理圆器是一种冷压理圆装置,包括上模座(6)、下模座(7)、模框,以及使上、 下模座(6、7)合拢和分开的施压装置(8),上模腔(61)和下模腔(71)最终可组 合成一整圆。

说明书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现场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建筑施工现场中,经常对两根钢筋施行机械连接。现有技术中,较多地采用螺纹连接方式,无论是锥螺纹还是圆柱螺纹,均采用切削加工的制造方式,而切削加工直接导致钢筋外径的缩小,受力截面的变小,并且钢筋表皮硬化层在切削中被去除,取而代之的是较软的内层,这些都使钢筋承载能力下降。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所加工的螺纹承载能力较强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藉着基材理圆器将钢筋端头处理成一回转体,以至多保留钢筋轴向自由度的方式夹持钢筋,将钢筋端头插入由至少三个滚丝轮内切成的回转体形空腔中,藉着转动与至少三个滚丝轮连接的转盘并藉着在转盘和钢筋之间施加轴向进给力,使滚丝轮在钢筋端头外周面滚压螺纹。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所说的轴向进给力是藉着滚丝轮齿纹相对于钢筋轴心线的倾斜并藉着转动与钢筋端头咬合地滚丝轮所产生的轴向分力来获得。

    所说的轴向进给力是经由推动支座在导轨上的转盘来施加。

    所说的轴向进给力也可以是经由推动支座在导轨上并咬卡住钢筋的卡盘来施加。

    将钢筋端头外周处理成回转体(如圆锥形或圆柱形)的方式很多,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切削加工的方式。这些现有技术都可应用在本发明中。但我们以为,采用如下步骤将钢筋端头处理成回转体的方式是较好的:

    准备一种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并且上模腔和下模腔的断面最终可组合成一整圆的模具结构,将钢筋端头放入所说整圆口径与钢筋端头相适配的模具结构的模腔中,藉着压合上、下模座使钢筋端头与最终的整圆模腔相共轭,处理上、下模贴合所产生的模边。

    处理模边的方式很多,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切除的方式。

    申请人以为,这种处理模边的步骤是较好的:拉离上、下模座,使钢筋端头相对模腔转动90°,再次压合上、下模座,使钢筋端头与最终的整圆模腔相共轭。

    所说使钢筋端头相对模腔转动90°系通过转动钢筋端头来获得。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装置,包括基材理圆器和螺纹制备器,其结构要点为:螺纹制备器包括至少三个以具有回转体形内切空腔而分布的滚丝轮、与滚丝轮连接并且芯部具有通孔的转盘、驱动转盘旋转的驱动器,咬卡钢筋的卡盘以及底座,滚丝轮齿部具有可施行轴向进给的压入锥。

    所有滚丝轮等径、等螺旋升角并沿同一圆周均布。

    底座上部具有下导轨,卡盘通过与下导轨配对的上导轨而支承在底座上。

    底座上部具有下导轨,驱动器和转盘通过与下导轨配对的上导轨而支承在底座上。

    基材理圆器最好是一种冷压理圆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模框以及使上、下模座合拢和分开的施压装置,上模腔和下模腔最终可组合成一整圆。

    所说施压装置可以是一种螺旋结构,也可以是一种液压装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以冷压方式加工钢筋端头的连接螺纹,不但保留了钢筋表皮硬化层,而且在冷压过程中,钢筋端头表面又经2次硬化;同时,无切屑的冷压加工,不仅不会缩小钢筋外径,并且钢筋外周的肋片与钢筋本体经重新压圆揉合,反而使钢筋端头的外径有稍许增大,从而使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牙底径与钢筋本体的外径相近,实验数据表明,经本发明所述的这种冷压方法加工出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中径与钢筋本体的外径相等。因此,使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和装置所现场加工的钢筋端头连接螺纹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

    附图1是本发明所述钢筋端头连接螺纹制造装置中螺纹制备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表示压入锥形状的示意图

    附图3是A向视图

    附图4是B-B剖视图

    附图5是本发明所述钢筋端头连接螺纹制造装置中基材理圆器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尽的描述。

    最佳实施例: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准备一种由上模座6和下模座7组合成的并且上模腔61和下模腔71最终可组合成一整圆的模具结构,

    将钢筋端头放入所说整圆口径与其相适配的模具结构的模腔中,

    藉着压合上、下模座6、7使钢筋端头与最终的整圆模腔相共轭,

    拉离上、下模座6、7,转动钢筋端头使其相对模腔旋转90°,

    再次压合上、下模座6、7,使钢筋端头与最终的整圆模腔相共轭,

    以卡盘4卡咬钢筋,并只保留钢筋轴向自由度,

    将钢筋端头插入由至少三个滚丝轮1内切成的喇叭形空腔中,

    转动与至少三个滚丝轮1连接的转盘2,

    推动支座在导轨上的卡盘4以获得初始的轴向进给力,

    藉着滚丝轮1与钢筋端头的螺纹咬接,并藉着所有滚丝轮同向、同螺旋升角相对工件旋转产生的轴向分力以获得轴向进给力,这样,就可以不用另行再施加轴向进给力,即可获得钢筋端头的连接螺纹。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装置,由基材理圆器和螺纹制备器组成。

    参照附图1,附图3和附图4,螺纹制备器,由滚丝头1、转盘2、驱动器3、卡盘4以及底座5等组成,三个等径齿纹为螺旋线的滚丝轮1等周均布在转盘2上,并同向、同螺纹升角;转盘2实际上是一种三爪卡盘,每卡爪21同通过螺栓22与它固接的夹板23将滚丝轮1夹持支承在二者之间,滚丝轮1可自转,转盘2芯部具有可通过钢筋的通孔,转盘2后端与驱动器3输出端连接;驱动器3下部与底座5固接,用以卡咬钢筋的卡盘4也是一种三爪卡盘,卡盘4支承在尾座9上,尾座9下部具有上导轨,该上导轨与底座5上部的下导轨配对。尾座9底部固接有一齿条91,与齿条91啮合的齿轮92通过轴93而支承在底座5上,轴93一端通过爪式离合器与手把94连接,当与滚丝轮1实现咬合的钢筋通过转动的转盘2可获得轴向进给力时,可以将手把94拉出,与轴93脱离接触。

    参照附图5,基材理圆器,包括具有上模腔61的上模座6、具有下模腔71的下模座7、模框以及施压装置8。施压装置8是一种液压千斤顶,位于下模座7下方,顶杆81与下模座7接触:模框由上板10和滑柱11组成,滑柱11下端与液压千斤顶固接,上端则通过螺纹结构与上板10紧固联接,上、下模座6通过两侧部的滑槽与滑柱11滑动联接,并被夹持在左、右两滑柱11之间。提杆12与上模座6紧固连接;上、下模座6、7贴合情况下,上、下模腔61、71横断面组成一整圆确定该整圆的口径时应考虑到所压工件的弹性模量。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筋端头连接螺纹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装置,其中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钢筋端头处理成一回转体,以至多保留钢筋轴向移动自由度的方式夹持钢筋,将钢筋端头插入由至少三个滚丝轮内切成的回转体形空腔中,藉着转动与至少三个滚丝轮连接的转盘并藉着在转盘和钢筋之间施加轴向进给力,使滚丝轮在钢筋端头外圆面滚压螺纹。这种以冷压方式加工钢筋端头连接螺纹,具有保留钢筋本体表面硬化层并可二次硬化螺纹外表面,螺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基本上无切削的金属机械加工;金属冲压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