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10440418.3 (22)申请日 2016.06.20 (65)同一申请的已公布的文献号 申请公布号 CN 106068826 A (43)申请公布日 2016.11.09 (73)专利权人 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 地址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桑园路 19号 (72)发明人 史嵩 付乾坤 周纪磊 荐世春 刘虎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代理人 纪艳艳 (51)Int.Cl. A01C 7/20(2006.01) (56)对比文件。
2、 CN 205694205 U,2016.11.23,权利要求1- 6. CN 101422102 A,2009.05.06,说明书第1-3 页, 图1-4. CN 101496468 A,2009.08.05,说明书第1-2 页, 图1-3. CN 102349376 A,2012.02.15,全文. CN 2330154 Y,1999.07.28,全文. SU 1519545 A1,1989.11.07,全文. 史嵩.气压组合孔式玉米精量排种器设计与 试验. 农业工程学报 .2014,第30卷(第5期),第 10-18页. 审查员 刘黎黎 (54)发明名称 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57。
3、)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吸式排种器的二次 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 种盘包括盘体, 在盘体上设置有安装孔、 定位孔、 充种型孔、 搅种槽及清种槽; 盘体中心设置有安 装孔, 安装孔外围设置有定位孔; 盘体周边均匀 分布有多个充种型孔, 每个充种型孔内侧对应设 置有搅种槽; 盘体背面设置有与排种器的清种轮 啮合的清种槽, 清种槽与充种型孔位置对应。 该 排种盘能够在作业过程中将静止的种堆扰动起 来, 降低种间阻力, 使单个种子脱离种堆的束缚, 易于吸附在排种盘上, 搅种槽能够将未被吸附的 种子带至一定高度落下, 使漏充的种孔获得二次 充种的机会, 从而有效的提高排种器的充。
4、种性 能, 避免漏播和空穴。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106068826 B 2018.01.19 CN 106068826 B 1.一种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包括盘体, 其特征在于: 在盘体上设置有安装孔、 定位孔、 充种型孔、 搅种槽及清种槽; 盘体中心设置有安装孔, 安装孔外围设置有定位孔; 盘 体周边均匀分布有多个充种型孔, 每个充种型孔内侧对应设置有搅种槽; 盘体背面设置有 与排种器的清种轮啮合的清种槽, 清种槽与充种型孔位置对应; 搅种槽在盘体边缘均匀分 布, 搅种槽边缘包括依次连接的曲线AF、 曲线AB、 曲线BC、 曲线CD、 曲线ED和曲线EF, 曲。
5、线AF、 曲线AB、 曲线EF和曲线DE均为圆弧, 曲线AF与充种型孔同心设置, 曲线CD为二次投种拟合曲 线, 曲线BC为过渡曲线, 其中 二次投种拟合曲线的公式如下: ,R为渐开线的基圆半径, R= 72.5mm到92.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其特征在于: 搅种槽的底面长度大 于种子平均长度的2倍, 搅种槽底面宽度大于种子的平均长度, 搅种槽的深度为种子平均厚 度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其特征在于: 充种型孔为30-40个, 充种型孔在盘体边缘均匀分布, 且充种型孔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
6、动排种盘, 其特征在于: 清种槽整体呈矩形, 其中一边为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其特征在于: 定位孔有2 个, 位于安装孔两侧, 两个定位孔到安装孔中心的距离相等。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068826 B 2 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种盘,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气吸式排种器的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 排种盘, 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气吸式排种器因其高速、 精密的特点, 成为了大粒种子精密播种技术的重点发展 方向。 充种是气吸式排种器工作过程的第一个环节, 也是后续各环节的基础。。
7、 其工作原理是 利用扰种装置将种子扰动至 “沸腾” 状态, 以降低种间阻力, 而后利用气流在排种盘上的充 种型孔两侧形成压力差, 将种子吸附在排种盘上, 种子随排种盘转动脱离密集堆积的种群, 并由排种器排出。 如果该环节失败, 即使后续环节顺利, 也必然会造成空穴、 漏播。 0003 随着播种机作业速度和排种器转速的提升, 充种型孔处气流力作用时间缩短、 种 子充填几率降低, 易造成漏播甚至出现连续空穴, 严重影响播种机作业质量。 因此, 充种性 能是限制气吸式排种器作业速度提升的 “瓶颈” 。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大粒种子气吸式精密排种器在高速作业情况下充种时间短, 容易造成种 孔漏。
8、充而形成漏播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气吸式排种器的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 盘。 0005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包括盘体, 在盘体上设置有安装孔、 定位孔、 充 种型孔、 搅种槽及清种槽; 盘体中心设置有安装孔, 安装孔外围设置有定位孔; 盘体周边均 匀分布有多个充种型孔, 每个充种型孔内侧对应设置有搅种槽; 盘体背面设置有与排种器 的清种轮啮合的清种槽, 清种槽与充种型孔位置对应。 0007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搅种槽在盘体边缘均匀分布, 搅种槽边缘包括 依次连接的曲线AF、 曲线AB、 曲线BC、 曲线CD、 曲线ED和曲线EF。
9、, 曲线AF、 曲线AB、 曲线EF和曲 线DE均为圆弧, 曲线AF与充种型孔同心设置, 曲线CD为二次投种拟合曲线, 曲线BC为过渡曲 线, 其中 0008 二次投种拟合曲线的公式如下: 0009,R为渐开线的基圆半径, R =72.5mm到92.5mm。 0010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搅种槽的底面长度大于种子平均长度的2倍, 搅 种槽底面宽度大于种子的平均长度, 搅种槽的深度为种子平均厚度的1/2。 0011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充种型孔为30-40个, 充种型孔在盘体边缘均匀 分布, 且充种型孔截面为圆形。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068826 B。
10、 3 0012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清种槽整体呈矩形, 其中一边为圆弧状。 0013 上述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定位孔有2个, 位于安装孔两侧, 两个定位孔到 安装孔中心的距离相等。 001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排种盘能够在作业过程中将静止的种堆扰动起来, 降低种 间阻力, 使单个种子脱离种堆的束缚, 易于吸附在排种盘上, 搅种槽能够将未被吸附的种子 带至一定高度落下, 使漏充的种孔获得二次充种的机会, 从而有效的提高排种器的充种性 能, 避免漏播和空穴。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
11、的后视示意图; 0018 图3是本发明搅种槽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本发明三维效果图。 0020 图中: 1、 盘体, 2、 充种型孔, 3、 搅种槽, 4、 定位孔, 5、 安装孔, 6、 清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 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 对 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 参考图1、 图2及图,4, 一种二次辅助吸种自扰动排种盘, 包括盘体1, 在盘体1上设 置有安装孔5、 定位孔4、 充种型孔2、 搅种槽3及清种槽6; 盘体1中心设置有安装孔5, 安装孔5 外围设置有定位孔4; 盘体1周边均匀分布有多个充种型孔2, 每个。
12、充种型孔2内侧对应设置 有搅种槽3; 盘体1背面设置有清种槽6, 清种槽6与充种型孔2位置对应。 0023 参考图3, 搅种槽3在盘体1边缘均匀分布, 搅种槽3边缘包括依次连接的曲线AF、 曲 线AB、 曲线BC、 曲线CD、 曲线ED和曲线EF, 曲线AF、 曲线AB、 曲线EF和曲线DE均为圆弧, 曲线AF 与充种型孔2同心设置, 曲线CD为二次投种拟合曲线, 曲线BC为过渡曲线, 其中二次投种拟 合曲线的公式如下: 0024,R为渐开线的基圆半径, R =72.5mm到92.5mm。 0025 本实施例中, 搅种槽3的底面长度大于种子平均长度的2倍, 搅种槽3底面宽度大于 种子的平均长度。
13、, 搅种槽3的深度为种子平均厚度的1/2。 这种尺寸可以保证一到两粒种子 被带出种堆一定距离后落下, 防止无种子带出或种子带出后不能下落。 0026 本实施例中, 充种型孔2为30-40个, 充种型孔2在盘体1边缘均匀分布, 且充种型孔 2截面为圆形。 排种器工作时, 盘体1顺时针转动, 充种型孔2随盘体1转动, 经过盘体1底部种 堆时, 将种子吸附在充种型孔2上面, 充种型孔2数目由排种盘转速和排种粒距共同确定。 0027 本实施例中, 清种槽6整体呈矩形, 其中一边为圆弧状, 清种槽6与排种器的清种轮 啮合, 工作时, 为防止碎种子及杂质颗粒等卡在充种型孔2内影响充种, 通过清种轮与清种 。
14、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068826 B 4 槽6的啮合将碎种子及杂质颗粒顶出。 0028 本实施例中, 定位孔4有2个, 位于安装孔5两侧, 两个定位孔4到安装孔5中心的距 离相等。 排种盘工作时, 排种器轴法兰盘上的定位销插入定位孔4内, 当排种器轴转动时, 通 过法兰盘上的定位销带动盘体1转动, 从而完成吸种、 带种转动和投种等动作。 0029 本发明能够在作业过程中随排种器轴转动, 在转动至种堆内时, 搅种槽3可增大盘 体1的搅动能力, 将种子堆搅动至 “沸腾” 状态, 降低种间阻力, 使单个种子易于脱离种堆的 束缚而被吸附在充种型孔2上, 每个搅种槽3都可将种堆中的一。
15、到两粒种子带出, 并在脱离 种堆一定距离后落下, 如果充种型孔2在前面过程中未吸附上种子, 种子下落过程中会经过 充种型孔2并完成二次充种, 降低漏充率。 0030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是本发明的具体个案, 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 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 等效实施方式。 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 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 等同变化与改型, 皆应落入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068826 B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106068826 B 6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106068826 B 7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106068826 B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