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的切换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的切换装置.pdf(2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621277395.0 (22)申请日 2016.11.26 (73)专利权人 禹州市宇胜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地址 461670 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山货乡 楼陈村 (72)发明人 朱祥然 (74)专利代理机构 郑州铭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 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4 代理人 武顺营 (51)Int.Cl. A01D 45/02(2006.01) A01D 41/02(2006.01) A01D 41/12(2006.01) A01D 41/127(2006.01) A01D 。
2、69/06(2006.01) B60K 17/04(2006.01) B60K 23/00(2006.01) (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的切换装置 (57)摘要 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的切换装置, 属于农业 机械领域, 包括第一玉米收获机, 第二玉米收获 机, 车架, 动力装置, 传动装置, 行走装置, 切换装 置, 转向装置, 控制装置; 所述的第一玉米收获机 安装在车架的前端; 所述的第二玉米收获机安装 在车架的后端; 所述的车架安装在第一玉米收获 机和第二玉米收获机之间; 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 在车架上; 所述的传动装置安装在车架上; 。
3、所述 的行走装置安装在车架下部; 所述的切换装置安 装在车架顶部; 所述的转向装置安装在切换装置 上; 所述的控制装置安装在切换装置上; 具有本 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工作时不用掉头, 节 省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能够松动土壤的优 点。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12页 附图12页 CN 206564841 U 2017.10.20 CN 206564841 U 1.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的切换装置, 包括第一玉米收获机, 第二玉米收获机, 车架, 动 力装置, 传动装置, 行走装置, 切换装置, 转向装置, 控制装置; 所述的第一玉米收获机安装 在车架的前端, 与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第二。
4、玉米收获机安装在车架的后端, 与传动装置连 接; 所述的车架安装在第一玉米收获机和第二玉米收获机之间; 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在车 架上, 与传动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 所述的传动装置安装在车架上, 与第一玉米收获机、 第 二玉米收获机、 动力装置、 行走装置和切换装置连接; 所述的行走装置安装在车架下部, 与 传动装置和转向装置连接; 所述的切换装置安装在车架顶部, 与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转向 装置安装在切换装置上, 与行走装置连接; 所述的控制装置安装在切换装置上, 与动力装置 连接,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方向切换架, 自锁装置; 方向切换架与所述的车架 铰接, 能够在车架上前后翻。
5、转; 所述的方向切换架翻转到车架后方时会压住第一传动开关 的第一按压端上, 翻转到车架前方时会压住第二传动开关的第二按压端; 所述的自锁装置 有两个, 分别安装在车架顶部上方的 右前方和左后方, 分别能够在所述的方向切换架翻转 到车架前、 后方时将其锁定。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64841 U 2 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的切换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 背景技术 0002 玉米收获机是以成熟玉米植株为对象的农作物收获机械, 其主要部件有拨禾装 置、 摘穗装置、 剥皮装置、 集穗装置, 秸秆粉碎装置等; 工作时, 拨禾。
6、装置将锁接触到的玉米 植株扶持、 引导至摘穗装置, 摘穗装置通常带有相向旋转的摘穗辊, 玉米植株在摘穗辊的挤 压下通过摘穗辊之间的缝隙被送至秸秆粉碎装置进行粉碎, 玉米穗由于无法通过摘穗辊的 间隙而被摘穗辊从玉米植株上摘下送至剥皮装置, 剥皮装置将玉米穗进行剥皮后送至集穗 装置; 其中小型玉米收获机因为价格便宜, 被我国北方农村地区广泛应用; 目前的小型玉米 收获机普遍没有行走机构, 使用时需要先把小型玉米收获机悬挂在农用车辆如拖拉机上, 开着拖拉机进入田地进行收获工作; 由于小型玉米收获机每次只能收获一行或者两行玉 米, 导致拖拉机需要在田地里进行多次掉头; 当地块面积较小或者地块形状较窄时。
7、, 拖拉机 掉头会比较困难, 需要更多的时间才能掉头成功, 降低了工作效率; 此外, 拖拉机将田地中 的土壤碾轧得过于紧密和坚硬, 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发明内容 0003 针对现有的小型玉米收获机存在以上问题, 本发明提出一种小型玉米收获机, 其 特征在于: 包括第一玉米收获机, 第二玉米收获机, 车架, 动力装置, 传动装置, 行走装置, 切 换装置, 转向装置, 控制装置; 所述的第一玉米收获机安装在车架的前端, 与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第二玉米收获机安装在车架的后端, 与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车架安装在第一玉米 收获机和第二玉米收获机之间; 所述的动力装置安装在车架上, 与传动装置和控。
8、制装置连 接; 所述的传动装置安装在车架上, 与第一玉米收获机、 第二玉米收获机、 动力装置、 行走装 置和切换装置连接; 所述的行走装置安装在车架下部, 与传动装置和转向装置连接; 所述的 切换装置安装在车架顶部, 与传动装置连接; 所述的转向装置安装在切换装置上, 与行走装 置连接; 所述的控制装置安装在切换装置上, 与动力装置连接。 0004 所述的第一玉米收获机安装在车架的前护板上, 第一玉米收获机上设置有第一工 作动力输入轴, 与设置在传动装置第一传动箱上的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连接。 0005 所述的第二玉米收获机安装在车架的后护板上, 第二玉米收获机上设置有第二工 作动力输入轴, 与。
9、设置在传动装置第二传动箱上的第二工作动力输出轴连接。 0006 所述的车架包括顶板, 前护板, 后护板, 右支架, 左支架, 上梁, 下梁; 所述的顶板上 设置有方向切换架安装孔、 副车轴第一安装孔、 传动开关安装孔, 方向切换架安装孔位于横 向中心线的左右两端, 副车轴安装孔位于纵向中心上靠近后护板处, 传动开关安装孔以顶 板中心对称分布; 所述的前护板位于车架前端, 与第一玉米收获机连接; 所述的后护板位于 车架后端, 与第二玉米收获机连接; 所述的右支架上靠近前护板的位置设置有主车轴第一 安装孔; 所述的左支架上靠近前护板的位置设置有主车轴第二安装孔; 所述的上梁与顶板 说 明 书 1/。
10、12 页 3 CN 206564841 U 3 平行, 位于顶板和下梁之间, 两端分别与前护板和后护板连接, 上梁上设置有副车轴第二安 装孔, 与副车轴第一安装孔对应; 所述的下梁与顶板平行, 位于上梁下方, 两端分别与前护 板和后护板连接, 下梁上设置有副车轴第三安装孔、 行走动力中继轮安装孔、 行走动力中继 轴安装孔, 副车轴第三安装孔与副车轴第二安装孔对应, 行走动力中继轮安装孔位于下梁 纵向中心线上靠近前护板处, 行走动力中继轴安装孔与行走动力中继轮安装孔垂直。 0007 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发动机, 变速箱; 所述的发动机安装在所述的顶板和所述的 上梁之间, 发动机上设置有油门信号接收。
11、器、 发动机动力输出轴, 油门信号接收器与设置在 控制装置上的油门控制器连接, 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设置在变速箱上的变速箱动力输入轴 连接; 所述的变速箱安装在发动机和所述的上梁之间, 变速箱上设置有变速箱动力输入轴、 变速箱动力输出轴, 变速箱动力输入轴与设置在发动机上的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连接, 变速 箱动力输出轴右端与设置在传动装置第一传动箱上的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连接, 变速箱动 力输出轴左端与设置在传动装置第二传动箱上的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连接。 0008 所述的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箱, 第一传动开关, 第二传动箱, 第二传动开关, 行 走动力中继轴; 所述的第一传动箱安装在动力装置的右边, 。
12、能够将动力装置的动力传动给 第一玉米收获机和行走动力中继轴; 所述的第一传动开关安装在第一传动箱上, 与切换装 置连接; 所述的第二传动箱安装在动力装置的左边, 能够将动力装置的动力传动给第二玉 米收获机和行走动力中继轴; 所述的第二传动开关安装在第二传动箱上, 与切换装置连接; 所述的行走动力中继轴安装在所述的行走动力中继轴安装孔中, 其右端与所述的第一行走 动力输出轴连接, 其左端与所述的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连接; 所述的行走动力中继轴上设 置有行走动力中继轮, 安装在所述的行走动力中继轮安装槽中, 与行走装置连接。 0009 所述的第一传动箱包括第一传动箱体, 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 第一工。
13、作动力输出 轴, 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 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 第一离合器组, 第一传动齿轮组; 所述的第 一传动箱体包围着第一离合器组和第一传动齿轮组; 所述的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安装在第 一传动箱体的第一左板上, 与变速箱动力输出轴右端和第一离合器组连接; 所述的第一工 作动力输出轴安装在第一传动箱体的第一右板上, 与第一离合器组、 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 一玉米收获机上的第一工作动力输入轴连接; 所述的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安装在第一传动 箱的第一右板上, 与第一传动齿轮组和第一离合器组连接; 所述的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安 装在第一传动箱体的第一左板上, 与第一离合器组和行走动力输入轴的右端连接; 所。
14、述的 第一离合器组能够使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与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之间、 第一行走动力传动 轴与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之间同步连通或者断开; 所述的第一传动齿轮组包括互相咬合的 第一主动齿轮和第一从动齿轮, 第一主动齿轮安装在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上, 第一从动齿 轮安装在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上。 0010 所述的第一传动箱体包括第一前板, 第一后板, 第一左板, 第一右板, 第一顶板, 第 一底板; 第一前板上设置有第一拨叉转轴第一安装孔; 第一后板上设置有与第一拨叉转轴 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一拨叉转轴第二安装孔; 第一左板上设置有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安装 孔、 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安装孔、 第一复位拉簧第一挂。
15、环; 第一右板上设置有与第一传动动 力输入轴安装孔对应的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安装孔、 与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安装孔对应的 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安装孔; 第一顶板上设置有第一拨叉伸出孔。 0011 所述的第一离合器组包括第一动力输入离合器, 第一动力输出离合器, 第一拨叉, 说 明 书 2/12 页 4 CN 206564841 U 4 第一拨叉转轴, 第一复位拉簧; 所述的第一动力输入离合器安装在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与 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之间; 所述的第一动力输出离合器安装在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与第一 行走动力输出轴之间; 所述的第一拨叉安装在第一拨叉转轴上, 其顶端向上伸出到第一传 动箱体外部, 其上。
16、部与第一动力输入离合器滑动连接, 其下部与第一动力输出离合器滑动 连接, 其下端与第一复位拉环连接; 所述的第一拨叉转轴与第一拨叉铰接, 其一端安装在第 一传动箱体第一前板上的第一拨叉转轴第一安装孔中, 另一端安装在第一传动箱体第一后 板上的第一拨叉转轴第二安装孔中; 所述的第一复位拉环一端与第一拨叉下端设置的第一 复位拉簧第二挂环连接, 另一端与第一传动箱体第一左板上的第一复位拉簧第一挂环连 接。 0012 所述的第一拨叉包括第一拨杆, 第一顶接件, 第一底接件; 所述的第一拨杆上设置 有第一拨叉安装孔、 第一上部滑接槽、 第一下部滑接槽, 第一拨叉安装孔套装在第一拨叉转 轴上, 第一上部滑。
17、接槽套装在第一动力输入离合器上, 第一下部滑接槽套装在第一动力输 出离合器上; 所述的第一拨杆有两个, 其上端安装在第一顶接件上, 其下端安装在第一底接 件上; 所述的第一顶接件安装在第一拨杆的上端, 与第一传动开关连接; 所述的第一底接件 安装在第一拨杆的下端, 第一底接件上设置有第一复位拉簧第二挂环。 0013 所述的第一传动开关包括换向延长杆, 第一伸出杆, 第一按压端; 所述的换向延长 杆一端与第一拨叉的第一顶接件连接, 另一端折向车架横向中心线的另一侧, 与第一伸出 杆连接; 所述的第一伸出杆下端与换向延长杆连接, 上端从所述的传动开关安装孔中伸出 到所述的车架顶板上方, 与第一按压。
18、端的下端连接; 所述的第一按压端是尖端朝上的半个 椭圆球体, 被切换装置向下压时能够向车架外侧偏转。 0014 所述的第二传动箱包括第二传动箱体, 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 第二工作动力输出 轴, 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 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 第二离合器组, 第二传动齿轮组; 所述的第 二传动箱体包围着第二离合器组和第二传动齿轮组; 所述的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安装在第 二传动箱体的第二右板上, 与变速箱动力输出轴左端和第二离合器组连接; 所述的第二工 作动力输出轴安装在第二传动箱体的第二左板上, 与第二离合器组、 第二传动齿轮组和第 二玉米收获机上的第二工作动力输入轴连接; 所述的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安。
19、装在第一传动 箱的第二左板上, 与第二传动齿轮组和第二离合器组连接; 所述的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安 装在第二传动箱体的第二右板上, 与第二离合器组和行走动力输入轴的左端连接; 所述的 第二离合器组能够使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与第二工作动力输出轴之间、 第二行走动力传动 轴与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之间同步连通或者断开; 所述的第二传动齿轮组包括第二主动齿 轮, 中继传动齿轮, 中继传动齿轮轴, 第二从动齿轮; 所述的第二主动轮安装在第二工作动 力输出轴上, 与中继传动齿轮咬合; 所述的中继传动齿轮安装在中继传动齿轮轴上, 与第二 从动齿轮咬合; 所述的中继传动齿轮轴安装在第二传动箱体的第二左板上; 所述的。
20、第二从 动齿轮安装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上。 0015 所述的第二传动箱体包括第二前板, 第二后板, 第二右板, 第二左板, 第二顶板, 第 二底板; 第二前板上设置有第二拨叉转轴第一安装孔; 第二后板上设置有与第二拨叉转轴 第一安装孔对应的第二拨叉转轴第二安装孔; 第二右板上设置有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安装 孔、 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安装孔、 第二复位拉簧第一挂环; 第二左板上设置有与第二传动动 力输入轴安装孔对应的第二工作动力输出轴安装孔、 中继传动齿轮轴安装孔、 与第二行走 说 明 书 3/12 页 5 CN 206564841 U 5 动力输出轴安装孔对应的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安装孔; 第二顶板上。
21、设置有第二拨叉伸出 孔。 0016 所述的第二离合器组包括第二动力输入离合器, 第二动力输出离合器, 第二拨叉, 第二拨叉转轴, 第二复位拉簧; 所述的第二动力输入离合器安装在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与 第二工作动力输出轴之间; 所述的第二动力输出离合器安装在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与第二 行走动力输出轴之间; 所述的第二拨叉安装在第二拨叉转轴上, 其顶端向上伸出到第二传 动箱体外部, 其上部与第二动力输入离合器滑动连接, 其下部与第二动力输出离合器滑动 连接, 其下端与第二复位拉环连接; 所述的第二拨叉转轴与第二拨叉铰接, 其一端安装在第 二传动箱体第二前板上的第二拨叉转轴第一安装孔中, 另一端安装在第。
22、二传动箱体第二后 板上的第二拨叉转轴第二安装孔中; 所述的第二复位拉环一端与第二拨叉下端设置的第二 复位拉簧第二挂环连接, 另一端与第二传动箱体第二左板上的第二复位拉簧第一挂环连 接。 0017 所述的第二拨叉包括第二拨杆, 第二顶接件, 第二底接件; 所述的第二拨杆上设置 有第二拨叉安装孔、 第二上部滑接槽、 第二下部滑接槽, 第二拨叉安装孔套装在第二拨叉转 轴上, 第二上部滑接槽套装在第二动力输入离合器上, 第二下部滑接槽套装在第二动力输 出离合器上; 所述的第二拨杆有两个, 其上端安装在第二顶接件上, 其下端安装在第二底接 件上; 所述的第二顶接件安装在第二拨杆的上端, 与第二传动开关连。
23、接; 所述的第二底接件 安装在第二拨杆的下端, 第二底接件上设置有第二复位拉簧第二挂环。 0018 所述的第二传动开关包括第二伸出杆, 第二按压端; 所述的第二伸出杆下端与第 二拨叉的第二顶接件连接, 上端从所述的传动开关安装孔中伸出到所述的车架顶板上方, 与第二按压端的下端连接; 所述的第二按压端是尖端朝上的半个椭圆球体, 被切换装置向 下压时能够向车架外侧偏转。 0019 所述的行走装置包括主行走机构, 副行走机构; 所述的主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的 车架下部, 靠近第一玉米收获机; 所述的副行走机构安装在所述的下梁下方, 靠近第二玉米 收获机。 0020 所述的主行走机构包括主车轴, 主车轮。
24、; 所述的主车轴右端安装在所述的主车轴 第一安装孔中, 左端安装在所述的主车轴第二安装孔中; 所述的主车轴上设置有主车轴轮, 主车轴轮与所述的行走动力中继轮连接; 所述的主车轮有两个, 分别安装在主车轴两端。 0021 所述的主车轮包括轮毂, 轮辐, 轮圈, 铲片; 所述的轮毂内侧设置有主车轴安装孔, 外侧与轮辐连接; 所述轮辐内端安装在轮毂上, 外端安装在轮圈上; 所述轮圈环绕着轮辐的 外端, 其表面设置有缺口, 缺口位于铲片之间; 所述的铲片安装在轮圈上, 其位置与轮辐对 应。 0022 所述的副行走机构包括副车轮, 副车轴, 减震弹簧; 所述的副车轮安装在副车轴下 端; 所述的副车轴安装。
25、在所述的副车轴第一安装孔、 所述的副车轴第二安装孔、 所述的副车 轴第三安装孔中, 其下端与副车轮铰接, 中部与减震器下端连接, 上端与转向装置连接; 所 述的减震弹簧套装在副车轴上, 其下端与副车轴连接, 上端与所述的下梁连接。 0023 所述的切换装置包括方向切换架, 自锁装置; 方向切换架与所述的车架铰接, 能够 在车架上前后翻转; 所述的方向切换架翻转到车架后方时会压住第一传动开关的第一按压 端上, 翻转到车架前方时会压住第二传动开关的第二按压端; 所述的自锁装置有两个, 分别 说 明 书 4/12 页 6 CN 206564841 U 6 安装在车架顶部上方的 右前方和左后方, 分别。
26、能够在所述的方向切换架翻转到车架前、 后 方时将其锁定。 0024 所述的方向切换架包括U形旋架, 横向固定架; 所述的U形旋架开口端与所述的车 架铰接, 闭合端设置有控制装置安装面; 所述的横向固定架安装在U形旋架上, 横向固定架 上设置有转向臂限位孔。 0025 所述的自锁装置包括锁体, 锁芯, 弹簧, 拉杆; 所述的锁体设置有一个末端带有台 阶的锁腔, 锁腔一端开口较大与锁芯前段形状对应, 另一端开口较小与锁芯后段形状对应; 所述的锁芯前段为光滑下斜的刀形, 后段为圆柱形, 前、 后段相接处形成有台阶; 所述的锁 芯安装在所述的锁腔中, 其后端从锁腔中伸出; 所述的弹簧一端安装在锁腔中,。
27、 一端与锁腔 末端的台阶连接, 另一端与锁芯上的台阶连接; 所述的拉杆安装在锁芯的后端, 与锁芯垂 直。 0026 所述的转向装置包括调整臂, 翻转臂, 转向臂, 转向把手; 所述的调整臂长度等于 所述的副车轴中心到所述的车架中心的距离, 其一端与所述的副车轴固定连接, 另一端与 翻转臂沿竖直方向铰接; 所述的翻转臂一端与调整臂沿竖直方向铰接, 另一端与转向臂沿 水平方向铰接; 所述的转向臂安装在所述的转向臂限位孔中, 其一端与翻转臂沿水平方向 铰接, 另一端与转向把手连接; 所述的转向把手安装在转向臂的末端。 0027 所述的转向把手是两把, 分别安装在转向臂的上方和下方。 0028 所述的。
28、控制装置上设有油门控制器, 发动机上的油门信号接收器连接, 能够控制 发动机的转速。 0029 有益效果 003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工作时不用掉头, 节省工作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能够松 动土壤。 附图说明 0031 图1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0032 1.第一玉米收获机, 2.第二玉米收获机, 3.车架, 4.动力装置, 5.传动装置, 6.行走 装置, 7.切换装置, 8.转向装置, 9.控制装置。 0033 图2是本发明的右视图 0034 1.第一玉米收获机, 2.第二玉米收获机, 3.车架, 4.动力装置, 5.传动装置, 6.行走 装置, 7.切换装置, 8.转向装置, 9.控。
29、制装置。 0035 图3是第一玉米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6 1.第一玉米收获机, 11. 第一工作动力输入轴。 0037 图4是第二玉米收获机的结构示意图 0038 2.第二玉米收获机, 21. 第二工作动力输入轴。 0039 图5是车架结构示意图 0040 31.顶板, 32.前护板, 33.后护板, 34.右支架, 35.左支架, 36.上梁, 37.下梁, 311. 方向切换架安装孔, 312.副车轴第一安装孔, 313.传动开关安装孔, 341.主车轴第一安装 孔, 351.主车轴第二安装孔, 372.行走动力中继轮安装孔, 373.行走动力中继轴安装孔。 0041 图6是车架结构。
30、示意图 说 明 书 5/12 页 7 CN 206564841 U 7 0042 361.副车轴第二安装孔, 371.副车轴第三安装孔。 0043 图7是动力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4 41.发动机, 42.变速箱, 43.油门信号接收器, 44.发动机动力输出轴, 45.变速箱动 力输入轴, 46.变速箱动力输出轴。 0045 图8是传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46 51.第一传动箱, 52.第一传动开关, 53.第二传动箱, 54.第二传动开关, 55.行走动 力中继轴, 551.行走动力中继轮。 0047 图9是第一传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8 511.第一传动箱体。 0049 图10是第一。
31、传动箱体的拆分示意图 0050 5111.第一前板, 5112.第一后板, 5113.第一左板, 5114.第一右板, 5115.第一顶 板, 5116.第一底板, 51111.第一拨叉转轴第一安装孔, 51121.第一拨叉转轴第二安装孔, 51131.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安装孔, 51132.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安装孔, 51133.第一复位 拉簧第一挂环, 51141.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安装孔, 51142.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安装孔, 51151.第一拨叉伸出孔。 0051 图11是第一传动齿轮组的主视图 0052 513.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 514.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 5171.第一主动。
32、齿轮, 5172. 第一从动齿轮。 0053 图12是第一离合器组的结构示意图 0054 512.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 513.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 514.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 515.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 5161.第一动力输入离合器, 5162.第一动力输出离合器, 5163. 第一拨叉, 5164.第一拨叉转轴, 5165.第一复位拉簧。 0055 图13是第一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0056 51631.第一拨杆, 51632.第一顶接件, 51633.第一底接件, 51634.第一拨叉安装 孔, 51635.第一上部滑接槽, 51636.第一下部滑接槽, 51637.第一复位拉簧第二挂环。
33、。 0057 图14是第一传动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0058 521.换向延长杆, 522.第一伸出杆, 523.第一按压端。 0059 图15是第二传动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0060 531.第二传动箱体。 0061 图16是第二传动箱体的拆分示意图 0062 5311.第二前板, 5312.第二后板, 5313.第二右板, 5314.第二左板, 5315.第二顶 板, 5316.第二底板, 53111.第二拨叉转轴第一安装孔, 53121.第二拨叉转轴第二安装孔, 53131.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安装孔, 53132.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安装孔, 53133.第二复位 拉簧第一挂环, 53141.第二。
34、工作动力输出轴安装孔, 53142.中继传动齿轮轴安装孔, 53143. 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安装孔, 53151.第二拨叉伸出孔。 0063 图17是第二传动齿轮组的主视图 0064 533.第二工作动力输出轴, 534.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 5371.第二主动齿轮, 5372. 中继传动齿轮, 5373.中继传动齿轮轴, 5374.第二从动齿轮。 0065 图18是第二离合器组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6/12 页 8 CN 206564841 U 8 0066 532.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 533.第二工作动力输出轴, 534.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 535.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 5361.。
35、第二动力输入离合器, 5362.第二动力输出离合器, 5363. 第二拨叉, 5364.第二拨叉转轴, 5365.第二复位拉簧。 0067 图19是第二拨叉的结构示意图 0068 53631.第二拨杆, 53632.第二顶接件, 53633.第二底接件, 53634.第二拨叉安装 孔, 53635.第二上部滑接槽, 53636.第二下部滑接槽, 53637.第二复位拉簧第二挂环。 0069 图20是第二传动开关的主视图 0070 541.第二伸出杆, 542.第二按压端。 0071 图21是主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72 61.主行走机构, 611.主车轴, 612.主车轮, 6111.主车。
36、轴轮。 0073 图22是主车轮的结构示意图 0074 6121.轮毂, 6122.轮辐, 6123.轮圈, 6124.铲片, 6125.缺口。 0075 图23是副行走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76 621.副车轮, 622.副车轴, 623.减震弹簧。 0077 图24是方向切换架的结构示意图 0078 711.U形旋架, 712.横向固定架, 713.控制装置安装面, 714.转向臂限位孔。 0079 图25是自锁装置的剖面图 0080 721.锁体, 722.锁芯, 723.弹簧, 724.拉杆, 725.锁腔。 0081 图26是转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82 81.调整臂, 82.翻转。
37、臂, 83.转向臂, 84.转向把手。 0083 图27是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84 9.控制装置, 91.油门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85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3, 本例中选用市售的两行悬挂玉米收获机作为第一玉米收获机1, 将第一玉米收获机1上 的动力收入轴作为第一工作动力输入轴11。 0086 如图4, 本例中选用市售的两行悬挂玉米收获机作为第一玉米收获机2, 将第一玉 米收获机2上的动力收入轴作为第一工作动力输入轴21。 0087 如图5, 图6, 本例中选用市售的厚度50毫米的45号钢板, 将其制成顶板31, 前护板 3。
38、2, 后护板33, 右支架34, 左支架35, 上梁36, 下梁37; 将顶板31, 前护板32, 后护板33, 右支架 34, 左支架35焊接成框架; 在顶板31中央靠近后护板33的位置钻一个直径50毫米的通孔作 为副车轴第一安装孔312; 在顶板31的左前部和右后部各铣一个长条形通孔作为传动开关 安装孔313; 选用内径50毫米的304不锈钢管, 截取长55毫米的两段, 分别焊接在顶板31横向 中心线的左右两端作为方向切换架安装孔311; 在右支架34上靠近前护板32的位置钻直径 40毫米的通孔作为主车轴第一安装孔341; 在左支架35上靠近前护板32的位置钻直径40毫 米的通孔作为主车轴。
39、第二安装孔351; 在上梁36上与副车轴第一安装孔312对应的位置钻直 径50毫米的通孔作为副车轴第二安装孔361; 将下梁37置于上梁36的下方并与上梁36平行, 一端焊接在前护板32上, 另一端焊接在后护板33上; 在下梁37上与副车轴第二安装孔361对 说 明 书 7/12 页 9 CN 206564841 U 9 应的位置钻直径50毫米的通孔作为副车轴第三安装孔371; 在下梁37靠近前护板32的位置 铣出长方形的通孔作为行走动力中继轮安装孔372; 在下梁37侧面与行走动力中继轮安装 孔372对应的位置钻一个直径24毫米的通孔作为行走动力中继轴安装孔373; 以上作为车架 6。 00。
40、88 如图7, 本例中选用市售的拖拉机的发动机和变速箱分别作为发动机41, 变速箱 42; 将发动机41上的油门信号接收装置作为油门信号接收其43; 将发动机41的动力输出轴 作为发动机动力输出轴44, 将变速箱的动力输入轴作为变速箱动力输入轴45; 将变速箱的 动力输出轴作为变速箱动力输出轴46; 将发动机41安装在变速箱42上方, 并将发动机动力 输出轴44与变速箱动力输入轴45连接; 以上作为动力装置4。 0089 如图13, 本例中选用市售的废钢经铸造热处理制作成第一拨杆51631; 在第一拨杆 51631中部钻直径10毫米的通孔作为第一拨叉安装孔51634; 在第一拨杆51631上部。
41、铣长条 形通孔作为第一上部滑接槽51635; 在第一拨杆51631下部铣长条形通孔作为第一下部滑接 槽51636; 本例中选用截面长50毫米宽50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长度120毫米作为第一顶接 件51632; 本例中选用截面长40毫米宽16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长度120毫米作为第一底接 件51633; 本例中选用截面直径8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长度8毫米在其侧面钻出直径4毫米 的通孔作为第一复位拉簧第二挂环51637; 将第一复位拉簧第二挂环51637焊接在第一底接 件51633侧面, 将两个第一拨杆51631的下端焊接在第一底接件51633上端面, 并将该两个第 一拨杆516。
42、31的上端焊接在第一顶接件51632的下端面; 以上作为第一拨叉5163。 0090 如图12, 本例中选用行业通用的离合器作为第一动力输入离合器5161, 第一动力 输出离合器5162; 本例中选用截面直径为24毫米合金钢, 截取制成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 512, 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513, 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514, 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515; 本例中 选用截面直径为10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长度260毫米作为第一拨叉转轴5164; 本例中选 用市售的直径15毫米长度50毫米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作为第一复位拉簧5165; 将第一动力 输入离合器5161安装在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512与第一工。
43、作动力输出轴513之间, 将第一动 力输出离合器5162安装在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514与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515之间, 将第一 拨叉安装孔51634安装在第一拨叉转轴5164上, 将第一复位拉簧5165安装在第一复位拉簧 第二挂环51637上; 以上作为第一离合器组516。 0091 如图11, 本例中选用直径26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齿轮作为第一主动齿轮5171; 本例中选用直径24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齿轮作为第一从动齿轮5172; 第一主动齿轮 5171安装在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513上, 第一从动齿轮5172安装在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514 上, 第一主动齿轮5171与第一从动齿轮51。
44、72互相咬合; 以上作为第一传动齿轮组517。 0092 如图9, 图10, 本例中选用市售的厚度10毫米45号钢板, 将其制成第一前板5111, 第 一后板5112, 第一顶板5115, 第一底板5116; 本例中选用市售的厚度20毫米的45号钢板, 将 其制成第一左板5113, 第一右板5114; 在第一前板5111上中间略偏向第一左板5313的位置 钻直径10毫米的通孔作为第一拨叉转轴第一安装孔51111; 在第一后板5112上与第一拨叉 转轴第一安装孔51111对应的位置钻直径10毫米的通孔作为第一拨叉转轴第二安装孔 51112; 在第一左板5113中间靠上的位置直径24毫米的通孔作为。
45、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安装 孔51131, 在中间靠下的位置钻直径24毫米的通孔作为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安装孔51132; 本例中选用截面直径8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长度8毫米在其侧面钻出直径4毫米的通孔作 说 明 书 8/12 页 10 CN 206564841 U 10 为第一复位拉簧第一挂环51133; 将第一复位拉簧第一挂环51133焊接在第一左板5113上的 第一行走动力输出轴安装孔51132下方; 在第一右板5114上与第一传动动力输入轴安装孔 51131对应的位置钻直径24毫米的通孔作为第一工作动力输出轴安装孔51141、 在与第一行 走动力输出轴51132对应的位置钻直径24毫米。
46、的通孔作为第一行走动力传动轴安装孔 51142; 在第一顶板上与第一拨杆51631对应的位置铣出长条形通孔作为第一拨叉伸出孔 51151; 以上焊接起来作为第一传动箱体511。 0093 如图19, 本例中选用市售的废钢经铸造热处理制作成第二拨杆53631; 在第二拨杆 53631中部钻直径10毫米的通孔作为第二拨叉安装孔53634; 在第二拨杆53631上部铣长条 形通孔作为第二上部滑接槽53635; 在第二拨杆53631下部铣长条形通孔作为第二下部滑接 槽53636; 本例中选用截面长50毫米宽50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长度120毫米作为第二顶接 件53632; 本例中选用截面长40毫。
47、米宽16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长度120毫米作为第二底接 件53633; 本例中选用截面直径8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长度8毫米在其侧面钻出直径4毫米 的通孔作为第二复位拉簧第二挂环53637; 将第二复位拉簧第二挂环53637焊接在第二底接 件53633侧面, 将两个第二拨杆53631的下端焊接在第二底接件53633上端面, 并将该两个第 二拨杆53631的上端焊接在第二顶接件53632的下端面; 以上作为第二拨叉5363。 0094 如图14, 本例中选用截面长50毫米宽50毫米的45号钢, 截取250毫米, 将一端车成 截面直径32毫米的圆柱, 作为换向延长杆521; 本例中选用截。
48、面直径32毫米的45号刚截取长 度180毫米, 作为第一伸出杆522; 本例中选用废钢铸造成半个椭圆球体进行打磨后作为第 一按压端523; 将第一伸出杆522下端垂直焊接在换向延长杆521的长方体平面上; 将第一按 压端523安装在第一伸出杆522的上端; 以上作为第一传动开关52。 0095 如图18, 本例中选用行业通用的离合器作为第二动力输入离合器5361, 第二动力 输出离合器5362; 本例中选用截面直径为24毫米合金钢, 截取制成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 532, 第二工作动力输出轴533, 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534, 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535; 本例中 选用截面直径为10毫米的304不。
49、锈钢, 截取长度260毫米作为第二拨叉转轴5364; 本例中选 用市售的直径15毫米长度50毫米的圆柱螺旋拉伸弹簧作为第二复位拉簧5365; 将第二动力 输入离合器5361安装在第二传动动力输入轴532与第二工作动力输出轴533之间, 将第二动 力输出离合器5362安装在第二行走动力传动轴534与第二行走动力输出轴535之间, 将第二 拨叉安装孔53634安装在第二拨叉转轴5364上, 将第二复位拉簧5365安装在第二复位拉簧 第二挂环53637上; 以上作为第二离合器组536。 0096 如图17, 本例中选用直径15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齿轮作为第二主动齿轮5371; 本例中选用直径100毫米厚度20毫米的普通齿轮作为中继传动齿轮5372; 本例中选用截面 直径为24毫米的304不锈钢, 截取制成中继传动齿轮轴5373; 本例中选用直径150毫米厚度 20毫米的普通齿轮作为第二从动齿轮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