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226289.8 (22)申请日 2017.03.09 (73)专利权人 广州市土根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从化鳌头镇大 凼村马岭南闸队31号 (72)发明人 刘友梅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 44229 代理人 朱林辉 (51)Int.Cl. A01C 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57)摘要 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包括第一盒体、 第 二盒体和第三盒体, 第一盒体的内部设有凹。
2、槽, 凹槽与第二盒体的底部卡合连接, 第二盒体内部 设有横杆, 横杆的底部设有若干根竖齿, 横杆的 两端均设有拨片, 第二盒体的两侧均设有开槽, 拨片与开槽卡合连接, 第二盒体的盒壁表面设有 若干个开孔, 第二盒体的顶部设有第三盒体, 第 三盒体的底部设有网格孔, 第一盒体的一端粘贴 有标示贴, 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转角处均设有 刻度。 本实用新型可以选取多个检测盒做等量有 机肥和土壤混合条件下, 注入不同体积水后种子 的发芽率, 通过种子的发芽率, 人员便可以很准 确的得出有机肥与水的最适配比, 提高种子的发 芽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06564794 U 201。
3、7.10.20 CN 206564794 U 1.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包括第一盒体(1)、 第二盒体(2)和第三盒体(3), 其特征在 于, 所述第一盒体(1)的内部设有凹槽(14), 所述凹槽(14)与第二盒体(2)的底部卡合连接, 所述第二盒体(2)内部设有横杆(10), 所述横杆(10)的底部设有若干根竖齿(11), 所述横杆 (10)的两端均设有拨片(9), 所述第二盒体(2)的两侧均设有开槽(5), 所述拨片(9)与开槽 (5)卡合连接, 所述第二盒体(2)的盒壁表面设有若干个开孔(6), 所述第二盒体(2)的顶部 设有第三盒体(3), 所述第三盒体(3)的底部设有网格孔(4),。
4、 所述第一盒体(1)的一端粘贴 有标示贴(8), 所述第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的转角处均设有刻度(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盒体(2)的内 部铺设有有机肥层(13), 所述有机肥层(13)的顶部铺设有土壤层(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槽(14)的槽壁粘 贴有硅胶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盒体(1)、 第二 盒体(2)和第三盒体(3)均为透明亚克力板材质制成。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6564794 U 2 一种有机。
5、肥育苗监测盒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有机肥育苗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背景技术 0002 有机肥主要来源于植物和(或)动物, 施于土壤以提供植物营养为其主要功能的含 碳物料。 经生物物质、 动植物废弃物、 植物残体加工而来, 消除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 富含 大量有益物质, 包括: 多种有机酸、 肽类以及包括氮、 磷、 钾在内的丰富的营养元素。 不仅能 为农作物提供全面营养, 而且肥效长, 可增加和更新土壤有机质, 促进微生物繁殖, 改善土 壤的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 是绿色食品生产的主要养分。 0003 但是在使用有机肥和土壤进行育苗时, 有机肥与水的配比如果没有。
6、科学的依据, 则会影响到种子的发芽率, 且过多的施撒有机肥, 甚至会出现烧苗的现象, 也会造成肥料的 浪费。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 盒, 可以选取多个检测盒做等量有机肥和土壤混合条件下, 注入不同体积水后种子的发芽 率, 通过种子的发芽率, 人员便可以很准确的得出有机肥与水的最适配比, 提高种子的发芽 率, 合理的使用有机肥, 进行生态可持续绿色种植。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 盒, 包括第一盒体、 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 所述第一盒体的内部设有凹槽, 所述凹槽与第。
7、二 盒体的底部卡合连接, 所述第二盒体内部设有横杆, 所述横杆的底部设有若干根竖齿, 所述 横杆的两端均设有拨片, 所述第二盒体的两侧均设有开槽, 所述拨片与开槽卡合连接, 所述 第二盒体的盒壁表面设有若干个开孔, 所述第二盒体的顶部设有第三盒体, 所述第三盒体 的底部设有网格孔, 所述第一盒体的一端粘贴有标示贴, 所述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的转角 处均设有刻度。 0006 进一步, 所述第二盒体的内部铺设有有机肥层, 所述有机肥层的顶部铺设有土壤 层。 0007 进一步, 所述凹槽的槽壁粘贴有硅胶条。 0008 进一步, 所述第一盒体、 第二盒体和第三盒体均为透明亚克力板材质制成。 0009 综。
8、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可以选取多个检测盒做等量有 机肥和土壤混合条件下, 注入不同体积水后种子的发芽率, 通过种子的发芽率, 人员便可以 很准确的得出有机肥与水的最适配比,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合理的使用有机肥, 进行生态可 持续绿色种植。 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6564794 U 3 0011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横杆与竖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2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土壤层和有机肥层铺设的结构示意图; 0013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凹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4 图中, 1, 第。
9、一盒体; 2, 第二盒体; 3, 第三盒体; 4, 网格孔; 5, 开槽; 6, 开孔; 7, 刻度; 8, 标示贴; 9, 拨片; 10, 横杆; 11, 竖齿; 12, 土壤层; 13, 有机肥层; 14, 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6 如图1至图4所示, 一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包括第一盒体1、 第二盒体2和第三盒体 3, 第一盒体1的内部设有凹槽14, 凹槽14与第二盒体2的底部卡合连接, 第二盒体2内部设有 横杆10, 横杆10的底部设有若干根竖齿11, 横杆10的两端均设有拨片9, 第二盒体2的两侧均 设有开槽。
10、5, 拨片9与开槽5卡合连接, 第二盒体2的盒壁表面设有若干个开孔6, 第二盒体2的 顶部设有第三盒体3, 第三盒体3的底部设有网格孔4, 第一盒体1的一端粘贴有标示贴8, 第 一盒体1和第二盒体2的转角处均设有刻度7。 0017 进一步, 第二盒体2的内部铺设有有机肥层13, 有机肥层13的顶部铺设有土壤层 12。 0018 进一步, 凹槽14的槽壁粘贴有硅胶条, 可以使得第二盒体2与第一盒体1的凹槽14 卡合固定时, 注入第一盒体1内的水不会流入凹槽14内。 0019 进一步, 第一盒体1、 第二盒体2和第三盒体3均为透明亚克力板材质制成, 使得光 照可以穿过第一盒体1、 第二盒体2和第三。
11、盒体3, 为种子的发芽提供光照。 0020 该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的工作原理为: 在育苗的过程中, 水和肥料的配比是比较 重要的, 在检测有机肥用水稀释后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时, 首先选取多个有机肥育苗检测 盒, 然后在第二盒体2的内部铺设一层厚度相同的有机肥层13, 然后在有机肥层13的顶部铺 设相同厚度的土壤层12, 其中有机肥层13和土壤层12的铺设厚度可以依据第二盒体2的刻 度进行铺设, 随后将第二盒体2的底部置于第一盒体1的凹槽14内, 然后在检测盒的第一盒 体1内注入不同量的水, 其中第一盒体1内的注水量可以参照第一盒体1的刻度进行注入, 然 后第一盒体1内的水便可以顺着开孔6注入第二。
12、盒体2的内部, 然后人员往复拨动拨片9, 带 动横杆10底部的竖齿11在第二盒体2内移动, 使得有机肥层13、 土壤层12和水进行混合, 然 后将第三盒体3放置在第二盒体2的顶部, 然后人员利用竹签插入网格孔4的内部, 使得第二 盒体2内的有机肥层13和土壤层12拨开, 然后将种子通过网格孔4放入有机肥层13和土壤层 12的内部, 然后抽出竹签, 使得有机肥层13和土壤层12将土壤盖住, 随后重复上述操作, 将 每个网格孔4底部的有机肥层13和土壤层12的内部都放入种子, 随后人员用记号笔在标示 贴8上写上该检测盒第一盒体1内的注入水量即可, 然后便可以将多个检测盒放置在培养室 内即可, 在相。
13、同的环境中观察不同检测盒内种子的发芽率, 选择3-5个种子发芽率较高的检 测盒, 然后将这个检测盒内的注水量进行记录, 随后将这个盒子内的注水量相加除以检测 盒的个数, 便可以求的最适宜的注水量, 然后计算该注水量的体积与检测盒内有机肥的体 积的比值, 便可以检测出该有机肥在用于该种种子培育的最适注水量。 0021 该种有机肥育苗监测盒, 可以选取多个检测盒做等量有机肥和土壤混合条件下, 注入不同体积水后种子的发芽率, 通过种子的发芽率, 人员便可以很准确的得出有机肥与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6564794 U 4 水的最适配比, 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合理的使用有机肥, 进行生态可持续绿色种植。 0022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可根据以上技术方案以及构思, 做出其他各种相应 的改变以及变形, 而所有的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 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6564794 U 5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6 CN 206564794 U 6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7 CN 206564794 U 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