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pdf

上传人:62****3 文档编号:7052854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47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0933087.1

申请日:

20171009

公开号:

CN107736239A

公开日:

20180227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31/00,A01G31/02

主分类号:

A01G31/00,A01G31/02

申请人:

连云港樊荡河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建军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东路现代农业园区

优先权:

2017103618635

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李明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该生产方法包括:接纳种植单元加入合作组织;对种植单元的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后,进行蔬菜生产;对蔬菜生产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标准化管理范围包括蔬菜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环节。本发明针对不同种植单元的分散、不同污染状态的土壤的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后进行蔬菜种植,无需在原有土壤的污染降解过程中设置转换期或停产,在保证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从而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为蔬菜产品实现快速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营打下基础,为快速解决国内蔬菜安全问题提出可行方案。

权利要求书

1.一种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接纳种植单元加入合作组织;对所述种植单元的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后,进行蔬菜生产;对所述蔬菜生产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所述标准化管理范围包括蔬菜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环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行蔬菜生产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对所述生产设施下方的土壤进行修复;所述土壤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设定的第一标准后,直接在土壤中栽培蔬菜或者在所述土壤中混合栽培基质后在土壤中栽培蔬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蔬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包括:采用地面挖掘槽或地面上方支槽的方式设立栽培槽后,在栽培槽内铺设栽培基质以形成栽培基质层;或者采用平面叠加的方式铺设栽培基质以形成栽培基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属的蔬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层与土壤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蔬菜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基质的主体为固态基质。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蔬菜生产方法进行蔬菜生产组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种植单元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或受邀加入合作组织或合作组织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合作组织或其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评估所述种植单元的资质条件后,与种植单元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相关细则,以使种植单元成为合作组织的有效组成部分,服从合作组织管理,获得合理收益;采用所述蔬菜生产方法,对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并进行蔬菜生产;合作组织制定总体生产计划后,种植单元按照所述生产计划分解执行,进行蔬菜生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蔬菜生产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单元按照所述合作组织制定的蔬菜生产管理规程和组织管理方法进行生产和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蔬菜生产组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a.合作组织制定种植单元准入准则;b.种植单元服从并遵守合作组织制定的管理规范;c.合作组织提供蔬菜生产流程、品质要求标准;d.合作组织对所有种植单元进行质量管理行为;e.合作组织对于生产资料进行统一有效管理;f.合作组织对种植单元建立以计件加权计酬为要件的收益分配体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蔬菜种植生产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

背景技术

依据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蔬菜年消费量已达8.5亿吨以上,由于传统蔬菜供应体系条块分割严重,难以实现蔬菜品质的有效管理,蔬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难题。

推动蔬菜产品实现品牌化是解决蔬菜安全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而要实现蔬菜产品的品牌化,必须先解决蔬菜快速标准化、规模化生产以及与蔬菜标准化生产相关的蔬菜生产成本控制、商业模式建立等问题。当前中国蔬菜95%以上仍然由农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蔬菜种植单元生产。而这些种植单元由于土壤、空气、水等环境质量不同,难以快速规模化进行蔬菜标准化生产。

常规的蔬菜生产方法生产的蔬菜产品质量极大受制于普遍存在的土壤污染问题。土壤污染的降解转换需要很长的时间,目前以个体、家庭为主的蔬菜种植单元等待土壤污染降解转换完成的时间成本过高,这就使土壤污染问题成为无解的难题。

这些问题都极大限制了蔬菜生产标准化的推进,进而影响蔬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运营的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以采用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蔬菜的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接纳种植单元加入合作组织;对所述种植单元的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后,进行蔬菜生产;对所述蔬菜生产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所述标准化管理范围包括蔬菜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环节。

可选地,所述进行蔬菜生产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生产设施下方的土壤进行修复;所述土壤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设定的第一标准后,直接在土壤中栽培蔬菜或者在所述土壤中混合栽培基质后在土壤中栽培蔬菜。

可选地,所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包括:采用地面挖掘槽或地面上方支槽的方式设立栽培槽后,在栽培槽内铺设栽培基质以形成栽培基质层;或者采用平面叠加的方式铺设栽培基质以形成栽培基质层。

可选地,所述栽培基质层与土壤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可选地,所述栽培基质的主体为固态基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蔬菜生产方法进行蔬菜生产组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种植单元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或受邀加入合作组织或合作组织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合作组织或其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评估所述种植单元的资质条件后,与种植单元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相关细则,以使种植单元成为合作组织的有效组成部分,服从合作组织管理,获得合理收益;采用所述蔬菜生产方法,对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并进行蔬菜生产;合作组织制定总体生产计划后,种植单元按照所述生产计划分解执行,进行蔬菜生产。

可选地,所述种植单元按照所述合作组织制定的蔬菜生产管理规程和组织管理方法进行生产和管理。

可选地,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a.合作组织制定种植单元准入准则;b.种植单元服从并遵守合作组织指定的内部管理规范;c.合作组织提供蔬菜生产流程、品质要求标准;d.合作组织对所有种植单元进行质量管理行为,包括日常巡视、批次检测、随机检测、第三方检测或其他质量监督管理措施;e.合作组织对于生产资料进行统一有效管理;f.合作组织对种植单元建立以计件加权计酬为要件的收益分配体系。

因此,本发明针对不同种植单元的分散、不同污染状态的土壤的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后进行蔬菜种植,无需在原有土壤的污染降解过程中设置转换期或停产,在保证了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蔬菜生产的低成本、标准化。从而为蔬菜产品实现快速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营打下基础,为快速解决国内蔬菜安全问题提出可行方案。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蔬菜生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面挖掘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面上方支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平地叠加设置栽培基质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蔬菜生产的组织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栽培槽;2、栽培基质层;3、土壤;4、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起源于中国,该技术具有投资小、改造周期短、技术难度低、无次生环境污染、蔬菜产品品质高等优势,可以成为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最优技术方案选择。但是传统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存在栽培基质使用3到5年需要更换的问题。

本发明的着眼点在于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前期投资小、改造周期短等优势,对于分散、不同污染状态土壤的生产设施,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改造的方式进行蔬菜生产,执行统一的生产管理方法,从而可以生产出统一标准的高品质蔬菜。从而为快速规模化的高品质蔬菜生产与跟进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实现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采用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种植技术,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接纳种植单元加入合作组织。

步骤S120:对种植单元的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后,进行蔬菜生产。

步骤S130:对所种植的蔬菜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该标准化管理范围包括蔬菜的生长环境、生产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环节。

由于要实现高品质蔬菜的标准化生产,使得分散的种植单位,比如农户或者小型的种植场,能够以同样的标准生产出高品质的蔬菜,种植环境是重要因素。本方案中,原有的土壤可能是受到污染的,且土壤受污染程度不统一、难以满足标准蔬菜种植的标准。此时,需要先对土壤等生产设施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在可以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栽培基质中进行蔬菜生产。

在对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时,栽培基质铺设在栽培槽中,栽培槽可以有多种形式。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栽培槽为地面挖掘槽的形式。如图3所示,栽培槽为地面上方支槽的形式。其中,栽培槽主要目的是承载栽培基质,因此不限于一定长度、宽度、材质或形式。如图2所示,在地面挖掘槽中,槽底可以以斜坡的方式向槽面延伸。如图3所示,采用地面上方支槽的方式设立栽培槽时,槽宽可以为10-130厘米,槽深为10-30厘米,在栽培槽上铺设栽培基质。

如图4所示,栽培基质也可以以地面叠加的形式铺设在地面上。

栽培基质采用就近、就便、低成本原则选择合适材质混合制作,可选的材质可以包括但是不限于:酒糟、中药渣、泥炭、椰糠、石棉、作物秸秆、锯末、菇渣、河砂、蛭石、珍珠岩、炉渣、畜粪、有机肥。示例性的,可以采用泥炭、蛭石和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蔬菜生产的同时进行原有土壤的修复,土壤修复过程即原有土壤的污染物降解过程,在土壤修复到一定程度后,不再使用无土栽培方式,而是重新使用原有土壤进行蔬菜生产,既可以保证蔬菜的标准化生产,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蔬菜生产的低成本、标准化。

对旧有土壤进行修复时,当旧有土壤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设定的第一标准后,就可以使用修复后的土壤进行蔬菜生产。具体地,可以在修复后的土壤中直接种植蔬菜,也可以在修复后的土壤中混合栽培基质后在土壤中种植蔬菜。

其中,设定的第一标准是合作组织根据相应种植标准要求设定的标准。第一标准可以直接该相应种植标准中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为稍高于该相应种植标准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所修复的土壤进行检测时,达到该设定的第一标准的土壤即可以进行蔬菜种植。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原有土壤的表面铺设隔离层。隔离层可以使栽培基质层与下方土壤隔离,以有效隔绝下方污染土壤对于栽培基质所生产蔬菜产品的质量影响。隔离层可以采用薄膜或编织布或其它形式。本发明设立隔离层后,同时进行对原有土壤的修复以及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从而可以在进行土壤修复的过程中不中断蔬菜生产,且便于基于不同的区域和土壤环境执行相同的蔬菜生产和管理标准。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待旧有土壤修复后可以改为土壤种植,可进一步简化技术细节,提高技术的可复制性与容错能力,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该标准化管理为按照无公害蔬菜或绿色蔬菜标准或有机蔬菜标准或行业或企业制定标准进行统一标准的管理。该统一标准包括:种植环境、农药、肥料、生产管理等标准等等。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对蔬菜的生长环境、生长过程及生产组织进行标准化管理外,还参照国家划定或企业自主制定的第一蔬菜等级标准及第一蔬菜等级标准相应使用准则进行农药与制剂管理;并且依据国家划定或企业自主制定的第二蔬菜等级标准及第二蔬菜等级标准相应使用准则使用蔬菜生产肥料。

例如,依据第二蔬菜等级标准,使用蔬菜生产肥料时,选择固态有机肥用量占比在30%---90%之间。

由于统一采用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与土壤修复同时进行的方式,位于各地的合作农民或者种植场可以具有相同生产性能的蔬菜栽培平台、相同的生产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相同的施肥和农药管理,因此可以从技术上保证这些合作农民或种植场生产的蔬菜产品的质量均可以达到相同的质量管理标准,从而为蔬菜产品大规模的实现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营提供可靠技术基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能够规避土壤污染制约,快速生产高品质蔬菜,并对农村众多种植户进行标准化管理,在不中断蔬菜生产的同时将众多零散的,不同品质的土壤修复成高品质的土壤,进而为进行统一的管理销售,实现高品质蔬菜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建立基础,继而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的低成本、标准化、可快速推广的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模式,以实现蔬菜产品品牌化。

在上述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的基础上,参见图5,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蔬菜生产的组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10:种植单元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或受邀加入合作组织或合作组织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合作组织或其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评估种植单元的资质条件后,与种植单元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相关细则,以使种植单元成为合作组织的有效组成部分,服从合作组织管理,获得合理收益。

其中,合作相关细则包括:合作组织与种植单元之间的关系,彼此的合作机制,相应的奖惩措施等。

该步骤主要是为了建立合作体系,从制度上保证种植单元能够得到统一的指导,执行统一的标准,并且进行统一的行动,即在利用了上述蔬菜生产方法中的蔬菜栽培平台进行统一生产后,再进行统一组织,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组织化、集约化的蔬菜生产。本发明中的种植单元包括单独:个体农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生态园或者种植场及其他独立蔬菜生产组织。

该步骤涉及确定合作之前的资质评估与签订合作协议两个环节。

其中,资质评估包括:种植单元的设施条件是否完好,以保证正常高效生产;空气、水源环境等外部环境是否符合国家无公害、绿色食品或其他相关标准;生产设施所有权是否确定以及与生产设施所有权相关的中长期生产计划是否存在变化的风险;生产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基本生产技能等实际考量条件。

签订合作协议是为了建立合作体系,确定合作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缩小合作风险。从制度上保证种植单元能够得到统一的指导,执行统一的标准,并且进行统一的行动,承担一定的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

步骤S220:采用上述蔬菜生产方法,对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并进行蔬菜生产。

在该步骤中,改造费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例如,在初期由合作组织承担,合作体系稳定后由加盟种植单元自身或经其他方式实现第三方承担。改造过程由合作组织监督管理,对改造后的设施生产环境进行监测与数据备案,完善生产设施生产过程管理相关设备、生产资料、农用工具资源登记、管理规程张贴以及生产设施的定置管理等,完成相关生产技术规程的人员培训,落实现场生产责任人等工作以保证所生产蔬菜产品具有统一的、合格的质量标准。

步骤S230:合作组织制定总体生产计划后,种植单元按照生产计划分解执行,进行蔬菜生产。

合作组织为保证蔬菜供应品种的综合性平衡,必然需要根据消费市场需求变化,提前制定蔬菜生产计划。在生产管理中,将总的生产计划依据现实条件分解到各种植单元具体执行。

这种分解生产计划的过程可以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国内一直存在的农产品滞销状况。因此,通过该步骤,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或者根据天气变化,统一协调整体合作组织的生产,避免出现一窝蜂式的生产,以及与自然条件和种植条件相违背的生产,从而满足市场的需求。

进一步的,该组织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还具有规范化生产规程管理、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监督措施以及相配套的内部物资流通体系,相应的,步骤S240和S250具体包括:种植单元按照合作组织制定的蔬菜生产管理规程和组织管理方法进行生产和管理。

进一步地,该组织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还具有规范化的质量、以及监督措施,采购营销体系,具体包括:

a.合作组织制定种植单元准入准则。

b.种植单元服从并遵守合作组织制定的内部管理规范。

c.合作组织提供蔬菜生产流程、品质要求标准。

d.合作组织对所有种植单元进行质量管理行为,包括日常巡视、批次检测、随机检测、第三方检测或其他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e.合作组织对于生产资料进行统一有效管理;例如,可以对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进行统购统销。

f.合作组织对种植单元建立以计件加权计酬为要件的收益分配体系。例如计件加权计酬规则包括根据以质量管理、市场价格为加权项进行计酬。

因此,基于以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蔬菜生产和土壤修复同时进行,建立合作体系,通过统一的管理、监督、采购营销,使得种植单元通过合作组织成为了整体,其生产的管理、质量、营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具有了可比较的标准。这种模式通过共同投入、协同管理,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种植单元合作组织。合作组织采用以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蔬菜生产和土壤修复同时进行的方案,并进行可靠的质量管理、生产管理。

进一步的,合作体系还能够进行生产经验信息、生产力的共享和风险互助,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风险抵抗力。

例如,共享蔬菜生产中同类蔬菜生产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例如,某些情况下临近种植单元的劳动力共享,质量监督;此外,还可以设立风险互助金,以便在遇到自然灾害的时候能够获得帮助。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某地农场进行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同时进行原有土壤进行改造。改造的旧有设施为日光温室,温室内生产面积约一亩,原有设施每年的蔬菜产量在40000斤左右。制定的改造方案是栽培槽为挖掘槽,栽培槽尺寸1.3米宽、0.2米深、长8.5米。栽培基质采用木薯渣、中药渣、蛭石、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隔离层采用编织布。初期一亩地改造投资8000元,劳动力由种植单元承担。改造施工过程10天左右完成。改造完成后,种植单元当季种植青梗菜,在相同管理条件下,生产周期与普通种植一样,产量略有增加,改造后的生产面积青梗菜外观质量更好,叶片更加深绿。改种黄瓜,一个月后,在未追肥情况下,黄瓜秧苗普遍比普通种植更加健康粗壮。

按合作组织现有措施,蔬菜质量可以有效控制在国家绿色蔬菜质量标准以上,蔬菜直接生产成本按当年回收改造资金计算,每斤蔬菜的出园价格比普通蔬菜高0.2元(8000元/40000斤)左右,进而采用农超对接方案,终端销售价格可以和普通蔬菜相媲美,市场潜力巨大。截至目前,我们认为本无土栽培改造方案单位种植面积投入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保护范围。

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低成本、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pdf(1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0933087.1 (22)申请日 2017.10.09 (66)本国优先权数据 201710361863.5 2017.05.19 CN (71)申请人 连云港樊荡河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 地址 222000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新坝 东路现代农业园区 (72)发明人 陈建军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 公司 32200 代理人 李明 (51)Int.Cl. A01G 31/00(2018.01) A01G 31/02(2006.01) (54)发明名。

2、称 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 法 (57)摘要 一种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 织方法, 该生产方法包括: 接纳种植单元加入合 作组织; 对种植单元的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 术改造, 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后, 进行蔬菜生产; 对蔬菜生产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 理, 标准化管理范围包括蔬菜的生长环境、 生产 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环节。 本发明针对不同种植 单元的分散、 不同污染状态的土壤的采用无土栽 培技术改造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 后进行蔬菜种植, 无需在原有土壤的污染降解过 程中设置转换期或停产, 在保证蔬菜的标准化生 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从而为推动农。

3、业产业升 级, 为蔬菜产品实现快速标准化、 规模化生产与 品牌化运营打下基础, 为快速解决国内蔬菜安全 问题提出可行方案。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图2页 CN 107736239 A 2018.02.27 CN 107736239 A 1.一种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方法包括: 接纳种植单元加 入合作组织; 对所述种植单元的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 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 境后, 进行蔬菜生产; 对所述蔬菜生产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所述标准化管理范围包括蔬菜的生长环境、 生产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环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蔬菜生产方法, 其特。

4、征在于, 所述进行蔬菜生产后, 所述方法 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所述生产设施下方的土壤进行修复; 所述土壤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设定的第一标准后, 直接在土壤中栽培蔬菜或者在所述 土壤中混合栽培基质后在土壤中栽培蔬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蔬菜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土栽培技术改造包括: 采用地面挖掘槽或地面上方支槽的方式设立栽培槽后, 在栽培槽内铺设栽培基质以形成栽 培基质层; 或者采用平面叠加的方式铺设栽培基质以形成栽培基质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属的蔬菜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栽培基质层与土壤之间设置 有隔离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蔬菜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5、述栽培基质的主体为固态基 质。 6.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蔬菜生产方法进行蔬菜生产组织的方法, 包 括如下步骤: 种植单元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或受邀加入合作组织或合作组织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 合作组织或其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评估所述种植单元的资质条件后, 与种植单元签订 合作协议, 明确合作相关细则, 以使种植单元成为合作组织的有效组成部分, 服从合作组织 管理, 获得合理收益; 采用所述蔬菜生产方法, 对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并进行蔬菜生产; 合作组织制定总体生产计划后, 种植单元按照所述生产计划分解执行, 进行蔬菜生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蔬菜生产组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种。

6、植单元按照所述合作组织制定的蔬菜生产管理规程和组织管理方法进行生产 和管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蔬菜生产组织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a.合作组织制定种植单元准入准则; b.种植单元服从并遵守合作组织制定的管理规范; c.合作组织提供蔬菜生产流程、 品质要求标准; d.合作组织对所有种植单元进行质量管理行为; e.合作组织对于生产资料进行统一有效管理; f.合作组织对种植单元建立以计件加权计酬为要件的收益分配体系。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7736239 A 2 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

7、一种蔬菜种植生产领域, 具体地涉及一种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 方法及其组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依据国家商务部数据显示, 2016年中国蔬菜年消费量已达8.5亿吨以上, 由于传统 蔬菜供应体系条块分割严重, 难以实现蔬菜品质的有效管理, 蔬菜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食品 安全问题的重要难题。 0003 推动蔬菜产品实现品牌化是解决蔬菜安全问题的重要解决方案, 而要实现蔬菜产 品的品牌化, 必须先解决蔬菜快速标准化、 规模化生产以及与蔬菜标准化生产相关的蔬菜 生产成本控制、 商业模式建立等问题。 当前中国蔬菜95以上仍然由农户、 家庭农场、 合作 社等小规模分散经营的蔬菜种植单元生产。 而这些。

8、种植单元由于土壤、 空气、 水等环境质量 不同, 难以快速规模化进行蔬菜标准化生产。 0004 常规的蔬菜生产方法生产的蔬菜产品质量极大受制于普遍存在的土壤污染问题。 土壤污染的降解转换需要很长的时间, 目前以个体、 家庭为主的蔬菜种植单元等待土壤污 染降解转换完成的时间成本过高, 这就使土壤污染问题成为无解的难题。 0005 这些问题都极大限制了蔬菜生产标准化的推进, 进而影响蔬菜产品规模化、 品牌 化运营的实现。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及其组织方法, 以采 用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蔬菜的标准化、 规模化生产。 0007 为达此目的, 本发明采。

9、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 一种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 所述方法包括: 接纳种植单元加入合作组 织; 对所述种植单元的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 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 境后, 进行蔬菜生产; 对所述蔬菜生产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所述标准化管理范围包括蔬 菜的生长环境、 生产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环节。 0009 可选地, 所述进行蔬菜生产后, 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0 对所述生产设施下方的土壤进行修复; 所述土壤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设定的第一 标准后, 直接在土壤中栽培蔬菜或者在所述土壤中混合栽培基质后在土壤中栽培蔬菜。 0011 可选地, 所述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

10、术改造包括: 采用地面挖掘槽或地面上方支 槽的方式设立栽培槽后, 在栽培槽内铺设栽培基质以形成栽培基质层; 或者采用平面叠加 的方式铺设栽培基质以形成栽培基质层。 0012 可选地, 所述栽培基质层与土壤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0013 可选地, 所述栽培基质的主体为固态基质。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蔬菜生产方法进行蔬菜生产组织的方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107736239 A 3 法, 包括如下步骤: 种植单元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或受邀加入合作组织或合作组织下属组织 或授权组织; 合作组织或其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评估所述种植单元的资质条件后, 与种植 单元签订合作协。

11、议, 明确合作相关细则, 以使种植单元成为合作组织的有效组成部分, 服从 合作组织管理, 获得合理收益; 采用所述蔬菜生产方法, 对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并进行蔬菜生 产; 合作组织制定总体生产计划后, 种植单元按照所述生产计划分解执行, 进行蔬菜生产。 0015 可选地, 所述种植单元按照所述合作组织制定的蔬菜生产管理规程和组织管理方 法进行生产和管理。 0016 可选地, 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0017 a.合作组织制定种植单元准入准则; b.种植单元服从并遵守合作组织指定的内部 管理规范; c.合作组织提供蔬菜生产流程、 品质要求标准; d.合作组织对所有种植单元进行 质量管理行为,。

12、 包括日常巡视、 批次检测、 随机检测、 第三方检测或其他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e.合作组织对于生产资料进行统一有效管理; f.合作组织对种植单元建立以计件加权计酬 为要件的收益分配体系。 0018 因此, 本发明针对不同种植单元的分散、 不同污染状态的土壤的采用无土栽培技 术改造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蔬菜种植环境后进行蔬菜种植, 无需在原有土壤的污染降解过 程中设置转换期或停产, 在保证了蔬菜的标准化生产的同时降低了成本, 实现了蔬菜生产 的低成本、 标准化。 从而为蔬菜产品实现快速规模化生产与品牌化运营打下基础, 为快速解 决国内蔬菜安全问题提出可行方案。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

13、施例中的蔬菜生产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面挖掘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地面上方支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平地叠加设置栽培基质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蔬菜生产的组织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0024 附图标记说明: 0025 1、 栽培槽; 2、 栽培基质层; 3、 土壤; 4、 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 此处所描 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 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 为了便于 描述, 附图中仅示出了与。

14、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0027 “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 起源于中国, 该技术具有投资小、 改造周期短、 技术难 度低、 无次生环境污染、 蔬菜产品品质高等优势, 可以成为蔬菜标准化生产的最优技术方案 选择。 但是传统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存在栽培基质使用3到5年需要更换的问题。 0028 本发明的着眼点在于利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前期投资小、 改造周期短等优 势, 对于分散、 不同污染状态土壤的生产设施, 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改造的方式进行蔬菜生 产, 执行统一的生产管理方法, 从而可以生产出统一标准的高品质蔬菜。 从而为快速规模化 的高品质蔬菜生产与跟进的标准化管理提供了实现的。

15、可能性。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107736239 A 4 0029 本发明的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采用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种植技术, 并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0030 步骤S110: 接纳种植单元加入合作组织。 0031 步骤S120: 对种植单元的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 形成符合统一标准的 蔬菜种植环境后, 进行蔬菜生产。 0032 步骤S130: 对所种植的蔬菜进行统一的标准化管理, 该标准化管理范围包括蔬菜 的生长环境、 生产过程及生产组织管理环节。 0033 由于要实现高品质蔬菜的标准化生产, 使得分散的种植单位, 比如农户或者小型 的种植场, 能够以同样的。

16、标准生产出高品质的蔬菜, 种植环境是重要因素。 本方案中, 原有 的土壤可能是受到污染的, 且土壤受污染程度不统一、 难以满足标准蔬菜种植的标准。 此 时, 需要先对土壤等生产设施进行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改造, 在可以进行有机生态型 无土栽培的栽培基质中进行蔬菜生产。 0034 在对生产设施进行无土栽培技术改造时, 栽培基质铺设在栽培槽中, 栽培槽可以 有多种形式。 具体而言, 如图2所示, 栽培槽为地面挖掘槽的形式。 如图3所示, 栽培槽为地面 上方支槽的形式。 其中, 栽培槽主要目的是承载栽培基质, 因此不限于一定长度、 宽度、 材质 或形式。 如图2所示, 在地面挖掘槽中, 槽底可以以。

17、斜坡的方式向槽面延伸。 如图3所示, 采用 地面上方支槽的方式设立栽培槽时, 槽宽可以为10-130厘米, 槽深为10-30厘米, 在栽培槽 上铺设栽培基质。 0035 如图4所示, 栽培基质也可以以地面叠加的形式铺设在地面上。 0036 栽培基质采用就近、 就便、 低成本原则选择合适材质混合制作, 可选的材质可以包 括但是不限于: 酒糟、 中药渣、 泥炭、 椰糠、 石棉、 作物秸秆、 锯末、 菇渣、 河砂、 蛭石、 珍珠岩、 炉渣、 畜粪、 有机肥。 示例性的, 可以采用泥炭、 蛭石和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 0037 本发明实施例中, 在蔬菜生产的同时进行原有土壤的修复, 土壤修复过程即原有。

18、 土壤的污染物降解过程, 在土壤修复到一定程度后, 不再使用无土栽培方式, 而是重新使用 原有土壤进行蔬菜生产, 既可以保证蔬菜的标准化生产, 又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实现蔬菜生 产的低成本、 标准化。 0038 对旧有土壤进行修复时, 当旧有土壤的土壤环境质量达到设定的第一标准后, 就 可以使用修复后的土壤进行蔬菜生产。 具体地, 可以在修复后的土壤中直接种植蔬菜, 也可 以在修复后的土壤中混合栽培基质后在土壤中种植蔬菜。 0039 其中, 设定的第一标准是合作组织根据相应种植标准要求设定的标准。 第一标准 可以直接该相应种植标准中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也可以根据需要选取为稍高于该相应种 植标。

19、准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对所修复的土壤进行检测时, 达到该设定的第一标准的土壤 即可以进行蔬菜种植。 0040 如图3所示,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原有土壤的表面铺设隔离层。 隔离层可以使栽培 基质层与下方土壤隔离, 以有效隔绝下方污染土壤对于栽培基质所生产蔬菜产品的质量影 响。 隔离层可以采用薄膜或编织布或其它形式。 本发明设立隔离层后, 同时进行对原有土壤 的修复以及采用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 从而可以在进行土壤修复的过程中不中断蔬菜生 产, 且便于基于不同的区域和土壤环境执行相同的蔬菜生产和管理标准。 0041 进一步的,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 待旧有土壤修复后可以改为土壤种植, 可。

20、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107736239 A 5 进一步简化技术细节, 提高技术的可复制性与容错能力, 以进一步降低成本。 0042 该标准化管理为按照无公害蔬菜或绿色蔬菜标准或有机蔬菜标准或行业或企业 制定标准进行统一标准的管理。 该统一标准包括: 种植环境、 农药、 肥料、 生产管理等标准等 等。 004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 除对蔬菜的生长环境、 生长过程及生产组织进行标准化管理 外, 还参照国家划定或企业自主制定的第一蔬菜等级标准及第一蔬菜等级标准相应使用准 则进行农药与制剂管理; 并且依据国家划定或企业自主制定的第二蔬菜等级标准及第二蔬 菜等级标准相应使用准则使用蔬菜生。

21、产肥料。 0044 例如, 依据第二蔬菜等级标准, 使用蔬菜生产肥料时, 选择固态有机肥用量占比在 30-90之间。 0045 由于统一采用了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生产蔬菜与土壤修复同时进行的方式, 位于各地的合作农民或者种植场可以具有相同生产性能的蔬菜栽培平台、 相同的生产产品 质量标准以及相同的施肥和农药管理, 因此可以从技术上保证这些合作农民或种植场生产 的蔬菜产品的质量均可以达到相同的质量管理标准, 从而为蔬菜产品大规模的实现标准化 生产与品牌化运营提供可靠技术基础。 0046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低成本、 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 能够规避土壤污染制约, 快 速生产高品质蔬菜, 并对农村。

22、众多种植户进行标准化管理, 在不中断蔬菜生产的同时将众 多零散的, 不同品质的土壤修复成高品质的土壤, 进而为进行统一的管理销售, 实现高品质 蔬菜的规模化, 集约化生产建立基础, 继而可以建立起一整套的低成本、 标准化、 可快速推 广的高品质蔬菜产业发展模式, 以实现蔬菜产品品牌化。 0047 在上述标准化的蔬菜生产方法的基础上, 参见图5,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蔬菜生产的 组织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0048 步骤S210: 种植单元根据自身条件申请或受邀加入合作组织或合作组织下属组织 或授权组织, 合作组织或其下属组织或授权组织评估种植单元的资质条件后, 与种植单元 签订合作协议, 明确合作。

23、相关细则, 以使种植单元成为合作组织的有效组成部分, 服从合作 组织管理, 获得合理收益。 0049 其中, 合作相关细则包括: 合作组织与种植单元之间的关系, 彼此的合作机制, 相 应的奖惩措施等。 0050 该步骤主要是为了建立合作体系, 从制度上保证种植单元能够得到统一的指导, 执行统一的标准, 并且进行统一的行动, 即在利用了上述蔬菜生产方法中的蔬菜栽培平台 进行统一生产后, 再进行统一组织, 以最大程度的实现组织化、 集约化的蔬菜生产。 本发明 中的种植单元包括单独: 个体农户、 家庭农场、 专业合作社、 生态园或者种植场及其他独立 蔬菜生产组织。 0051 该步骤涉及确定合作之前的。

24、资质评估与签订合作协议两个环节。 0052 其中, 资质评估包括: 种植单元的设施条件是否完好, 以保证正常高效生产; 空气、 水源环境等外部环境是否符合国家无公害、 绿色食品或其他相关标准; 生产设施所有权是 否确定以及与生产设施所有权相关的中长期生产计划是否存在变化的风险; 生产操作人员 是否具备基本生产技能等实际考量条件。 0053 签订合作协议是为了建立合作体系, 确定合作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 缩小合作风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107736239 A 6 险。 从制度上保证种植单元能够得到统一的指导, 执行统一的标准, 并且进行统一的行动, 承担一定的责任, 并获得相应的报。

25、酬。 0054 步骤S220: 采用上述蔬菜生产方法, 对生产设施进行改造并进行蔬菜生产。 0055 在该步骤中, 改造费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例如, 在初期由合作组织承担, 合 作体系稳定后由加盟种植单元自身或经其他方式实现第三方承担。 改造过程由合作组织监 督管理, 对改造后的设施生产环境进行监测与数据备案, 完善生产设施生产过程管理相关 设备、 生产资料、 农用工具资源登记、 管理规程张贴以及生产设施的定置管理等, 完成相关 生产技术规程的人员培训, 落实现场生产责任人等工作以保证所生产蔬菜产品具有统一 的、 合格的质量标准。 0056 步骤S230: 合作组织制定总体生产计划后, 。

26、种植单元按照生产计划分解执行, 进行 蔬菜生产。 0057 合作组织为保证蔬菜供应品种的综合性平衡, 必然需要根据消费市场需求变化, 提前制定蔬菜生产计划。 在生产管理中, 将总的生产计划依据现实条件分解到各种植单元 具体执行。 0058 这种分解生产计划的过程可以从根本上逐步解决国内一直存在的农产品滞销状 况。 因此, 通过该步骤, 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 或者根据天气变化, 统一协调整体合作组织的 生产, 避免出现一窝蜂式的生产, 以及与自然条件和种植条件相违背的生产, 从而满足市场 的需求。 0059 进一步的, 该组织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还具有规范化生产规程管理、 过程中的质量 检测监督措施。

27、以及相配套的内部物资流通体系, 相应的, 步骤S240和S250具体包括: 种植单 元按照合作组织制定的蔬菜生产管理规程和组织管理方法进行生产和管理。 0060 进一步地, 该组织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还具有规范化的质量、 以及监督措施, 采购营 销体系, 具体包括: 0061 a.合作组织制定种植单元准入准则。 0062 b.种植单元服从并遵守合作组织制定的内部管理规范。 0063 c.合作组织提供蔬菜生产流程、 品质要求标准。 0064 d.合作组织对所有种植单元进行质量管理行为, 包括日常巡视、 批次检测、 随机检 测、 第三方检测或其他质量监督管理措施。 0065 e.合作组织对于生产资料进。

28、行统一有效管理; 例如, 可以对农药、 化肥等生产资 料, 进行统购统销。 0066 f.合作组织对种植单元建立以计件加权计酬为要件的收益分配体系。 例如计件加 权计酬规则包括根据以质量管理、 市场价格为加权项进行计酬。 0067 因此, 基于以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蔬菜生产和土壤修复同时进行, 建立合作体系, 通 过统一的管理、 监督、 采购营销, 使得种植单元通过合作组织成为了整体, 其生产的管理、 质 量、 营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具有了可比较的标准。 这种模式通过共同投入、 协同管理, 建立 了一种全新的种植单元合作组织。 合作组织采用以无土栽培技术进行蔬菜生产和土壤修复 同时进行的方案, 。

29、并进行可靠的质量管理、 生产管理。 0068 进一步的, 合作体系还能够进行生产经验信息、 生产力的共享和风险互助, 以提高 生产效率和风险抵抗力。 说 明 书 5/6 页 7 CN 107736239 A 7 0069 例如, 共享蔬菜生产中同类蔬菜生产遇到的问题, 以及解决方案; 例如, 某些情况 下临近种植单元的劳动力共享, 质量监督; 此外, 还可以设立风险互助金, 以便在遇到自然 灾害的时候能够获得帮助。 0070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在某地农场进行无土栽培技术生产的同时进 行原有土壤进行改造。 改造的旧有设施为日光温室, 温室内生产面积约一亩, 原有设施每年 的蔬菜产。

30、量在40000斤左右。 制定的改造方案是栽培槽为挖掘槽, 栽培槽尺寸1.3米宽、 0.2 米深、 长8.5米。 栽培基质采用木薯渣、 中药渣、 蛭石、 珍珠岩按一定比例混合, 隔离层采用编 织布。 初期一亩地改造投资8000元, 劳动力由种植单元承担。 改造施工过程10天左右完成。 改造完成后, 种植单元当季种植青梗菜, 在相同管理条件下, 生产周期与普通种植一样, 产 量略有增加, 改造后的生产面积青梗菜外观质量更好, 叶片更加深绿。 改种黄瓜, 一个月后, 在未追肥情况下, 黄瓜秧苗普遍比普通种植更加健康粗壮。 0071 按合作组织现有措施, 蔬菜质量可以有效控制在国家绿色蔬菜质量标准以上。

31、, 蔬 菜直接生产成本按当年回收改造资金计算, 每斤蔬菜的出园价格比普通蔬菜高0.2元(8000 元/40000斤)左右, 进而采用农超对接方案, 终端销售价格可以和普通蔬菜相媲美, 市场潜 力巨大。 截至目前, 我们认为本无土栽培改造方案单位种植面积投入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0072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 不能认定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仅限于此, 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 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 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由所 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保护范围。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107736239 A 8 图1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1/2 页 9 CN 107736239 A 9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2/2 页 10 CN 107736239 A 1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