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968103.6 (22)申请日 2017.08.04 (73)专利权人 夏津圣树源农业有限公司 地址 253211 山东省德州市夏津县苏留庄 镇后屯村 (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内) (72)发明人 蒋军林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11548 代理人 李静 (51)Int.Cl. A23F 3/06(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干机, 尤其涉及一种 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2、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 题是提供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搅拌式茶 叶炒干机, 包括有底座、 支架、 收集箱、 把手、 炒干 箱、 出料管、 阀门、 搅拌装置等; 底座顶部设有支 架和收集箱, 支架位于收集箱的左右两侧, 收集 箱前部设有把手, 支架上端设有炒干箱, 炒干箱 底部左右两侧嵌有电热丝, 炒干箱底部中心连接 有出料管, 收集箱位于出料管正下方, 出料管上 设有阀门, 炒干箱内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 本 实用新型达到了茶叶加工品质好, 耗电小, 噪音 小的效果, 装置操作简单, 安全稳定, 可靠性强。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6页 附。
3、图3页 CN 207476869 U 2018.06.12 CN 207476869 U 1.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包括有底座 (1) 、 支架 (2) 、 收集箱 (3) 、 把手 (4) 、 炒干箱 (5) 、 出料管 (6) 、 阀门 (7) 、 搅拌装置 (8) 、 进料管 (9) 、 封口装置 (10) 和电热丝 (11) , 底座 (1) 顶部设有支架 (2) 和收集箱 (3) , 支架 (2) 位于收集箱 (3) 的左右两侧, 收集箱 (3) 前部设有把手 (4) , 支架 (2) 上端设有炒干箱 (5) , 炒干箱 (5) 底部左右两侧嵌有电热丝 (11) , 。
4、炒干箱 (5) 底部中心连接有出料管 (6) , 收集箱 (3) 位于出料管 (6) 正下方, 出料管 (6) 上设有阀门 (7) , 炒干箱 (5) 内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 (8) , 炒干箱 (5) 顶部左侧连接有进料 管 (9) , 进料管 (9) 上设有封口装置 (10)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搅拌装置 (8) 包括有圆 柱壳体 (80) 、 电机 (81) 、 第一转轴 (82) 、 第一锥齿轮 (83) 、 第一轴承座 (84) 、 第二转轴 (85) 、 第二锥齿轮 (86) 和搅拌杆 (87) , 炒干箱 (5) 内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壳。
5、体 (80) , 圆柱壳体 (80) 内 底部中心设有电机 (81) , 电机 (81) 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 (82) , 第一转轴 (82) 上连接有第 一锥齿轮 (83) , 圆柱壳体 (80) 下部左右两壁对称设有第一轴承座 (84) , 第一轴承座 (84) 上 安装有第二转轴 (85) , 左方的第二转轴 (85) 左部与右方的第二转轴 (85) 右部均设有搅拌杆 (87) , 左方的第二转轴 (85) 右端与右方的第二转轴 (85) 左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 (86) , 第二 锥齿轮 (86) 与第一锥齿轮 (83) 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
6、于, 封口装置 (10) 包括有滑 轨 (100) 、 滑块 (101) 、 弹簧 (102) 、 挡板 (103) 、 绳子 (106) 和卡杆 (107) , 炒干箱 (5) 顶部设有 滑轨 (100) , 滑轨 (100) 位于进料管 (9) 的右方, 滑轨 (100) 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 (101) , 滑块 (101) 左侧与进料管 (9) 右侧之间连接有弹簧 (102) , 滑块 (101) 顶部设有挡板 (103) , 进料管 (9) 左右两壁对称开有第一通孔 (104) , 挡板 (103) 穿过第一通孔 (104) , 挡板 (103) 左部开有 第二通孔 (105) , 第。
7、二通孔 (105) 位于进料管 (9) 左方, 进料管 (9) 顶部左端连接有绳子 (106) , 绳子 (106) 下端连接有卡杆 (107) , 卡杆 (107) 穿过第二通孔 (105) 。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 (12) 、 第三转轴 (13) 、 涡轮 (14) 、 第三轴承座 (15) 、 第四转轴 (16) 、 蜗杆 (17) 和摇手 (18) , 炒 干箱 (5) 内顶部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座 (12) , 第二轴承座 (12) 上安装有第三转轴 (13) , 第三转 轴 (13) 下端与圆柱壳体 (80) 顶部连接, 第。
8、三转轴 (13) 上连接有涡轮 (14) , 炒干箱 (5) 右壁上 部设有第三轴承座 (15) , 第三轴承座 (15) 上安装有第四转轴 (16) , 第四转轴 (16) 左部连接 有蜗杆 (17) , 蜗杆 (17) 位于涡轮 (14) 前方, 蜗杆 (17) 与涡轮 (14) 啮合, 第四转轴 (16) 右端连 接有摇手 (18)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有连杆 (20) 和定 向轮 (21) , 底座 (1) 顶部左右两侧开有凹槽 (19) , 收集箱 (3) 底部连接有连杆 (20) , 连杆 (20) 下端设有定向轮 (21) , 。
9、定向轮 (21) 位于凹槽 (19) 内, 定向轮 (21) 底部与凹槽 (19) 内底部接 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其特征在于, 底座 (1) 的材质位于 Q235钢。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476869 U 2 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干机, 尤其涉及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背景技术 0002 炒青是一道极为细致的工艺, 决定茶叶制成後品质的好坏, 而其成败完全依赖炒 茶师父的敏锐度及经验, 是难以大量生产的一门高度艺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 因为乌龙茶对分解脂肪的作用较强, 可以帮助解。
10、除油腻, 帮助消化。 0003 茶叶的加工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完成, 为了减少人力, 人们通常采用机器设备进行 加工, 而现有的炒干机存在茶叶加工品质差, 耗电大, 噪音大的缺点, 因此亟需研发一种茶 叶加工品质好, 耗电小, 噪音小的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1)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炒干机存在茶叶加工品质差, 耗电大, 噪音大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0006 (2) 技术方案 0007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包括有 底座、 支架、 收集箱、 把手、 炒干箱。
11、、 出料管、 阀门、 搅拌装置、 进料管、 封口装置和电热丝, 底 座顶部设有支架和收集箱, 支架位于收集箱的左右两侧, 收集箱前部设有把手, 支架上端设 有炒干箱, 炒干箱底部左右两侧嵌有电热丝, 炒干箱底部中心连接有出料管, 收集箱位于出 料管正下方, 出料管上设有阀门, 炒干箱内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 炒干箱顶部左侧连接有 进料管, 进料管上设有封口装置。 0008 优选地, 搅拌装置包括有圆柱壳体、 电机、 第一转轴、 第一锥齿轮、 第一轴承座、 第 二转轴、 第二锥齿轮和搅拌杆, 炒干箱内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壳体, 圆柱壳体内底部中心设有 电机, 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上连。
12、接有第一锥齿轮, 圆柱壳体下部左右两壁 对称设有第一轴承座, 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转轴, 左方的第二转轴左部与右方的第二 转轴右部均设有搅拌杆, 左方的第二转轴右端与右方的第二转轴左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 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0009 优选地, 封口装置包括有滑轨、 滑块、 弹簧、 挡板、 绳子和卡杆, 炒干箱顶部设有滑 轨, 滑轨位于进料管的右方, 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 滑块左侧与进料管右侧之间连接有 弹簧, 滑块顶部设有挡板, 进料管左右两壁对称开有第一通孔, 挡板穿过第一通孔, 挡板左 部开有第二通孔, 第二通孔位于进料管左方, 进料管顶部左端连接有绳子, 绳子下端连接有 。
13、卡杆, 卡杆穿过第二通孔。 0010 优选地, 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 第三转轴、 涡轮、 第三轴承座、 第四转轴、 蜗杆和摇 手, 炒干箱内顶部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座, 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三转轴, 第三转轴下端与圆 柱壳体顶部连接, 第三转轴上连接有涡轮, 炒干箱右壁上部设有第三轴承座, 第三轴承座上 说 明 书 1/6 页 3 CN 207476869 U 3 安装有第四转轴, 第四转轴左部连接有蜗杆, 蜗杆位于涡轮前方, 蜗杆与涡轮啮合, 第四转 轴右端连接有摇手。 0011 优选地, 还包括有连杆和定向轮, 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开有凹槽, 收集箱底部连接有 连杆, 连杆下端设有定向轮, 定向轮。
14、位于凹槽内, 定向轮底部与凹槽内底部接触。 0012 优选地, 底座的材质位于Q235钢。 0013 工作原理: 当人们需要炒茶时, 打开封口装置, 通过进料管, 将茶叶送入炒干箱内, 启动电热丝加热, 使得电热丝对茶叶进加热, 同时启动搅拌装置工作, 进而对茶叶进行搅 拌, 使得茶叶进行均匀的烘炒, 茶叶加工完成后, 人们打开阀门, 使得茶叶从出料管落入收 集箱内, 然后将收集箱拉出, 方便人们对收集箱内的茶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0014 因为搅拌装置包括有圆柱壳体、 电机、 第一转轴、 第一锥齿轮、 第一轴承座、 第二转 轴、 第二锥齿轮和搅拌杆, 炒干箱内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壳体, 圆柱壳体。
15、内底部中心设有电 机, 电机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 第一转轴上连接有第一锥齿轮, 圆柱壳体下部左右两壁对 称设有第一轴承座, 第一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二转轴, 左方的第二转轴左部与右方的第二转 轴右部均设有搅拌杆, 左方的第二转轴右端与右方的第二转轴左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 第 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 所以当电热丝对茶叶进行加热时, 人们启动电机工作, 电机带 动第一转轴和第一锥齿轮转动, 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和第二转轴转动, 使得搅拌杆对茶叶 进行搅拌, 让茶叶可以均匀的烘炒。 0015 因为封口装置包括有滑轨、 滑块、 弹簧、 挡板、 绳子和卡杆, 炒干箱顶部设有滑轨, 滑轨位于进料管的右方,。
16、 滑轨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 滑块左侧与进料管右侧之间连接有弹 簧, 滑块顶部设有挡板, 进料管左右两壁对称开有第一通孔, 挡板穿过第一通孔, 挡板左部 开有第二通孔, 第二通孔位于进料管左方, 进料管顶部左端连接有绳子, 绳子下端连接有卡 杆, 卡杆穿过第二通孔, 所以当需要将茶叶加入炒干箱内时, 人们将卡杆拔出, 在弹簧的特 性作用下, 使得滑块向右运动, 进而带动挡板向右运动, 此时人们便可以将茶叶加入炒干箱 内, 茶叶加入完毕后, 人向左推动挡板, 当第二通孔位于进料管左方时, 人们将卡杆穿过第 二通孔, 从而将挡板卡住, 可以减少炒干箱内的热量流失, 绳子可以让卡杆不容易丢失。 001。
17、6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 第三转轴、 涡轮、 第三轴承座、 第四转轴、 蜗杆和摇手, 炒干箱内顶部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座, 第二轴承座上安装有第三转轴, 第三转轴下端与圆柱 壳体顶部连接, 第三转轴上连接有涡轮, 炒干箱右壁上部设有第三轴承座, 第三轴承座上安 装有第四转轴, 第四转轴左部连接有蜗杆, 蜗杆位于涡轮前方, 蜗杆与涡轮啮合, 第四转轴 右端连接有摇手, 所以在对茶叶进行搅拌时, 人们转动摇手, 摇手带动第四转轴和蜗杆转 动, 进而带动涡轮和第三转轴转动, 从而带动搅拌装置转动, 使得搅拌装置对茶叶进行搅拌 时, 可以让茶叶烘炒的更均匀, 提高装置的品质。 0017 因为还包括有连。
18、杆和定向轮, 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开有凹槽, 收集箱底部连接有连 杆, 连杆下端设有定向轮, 定向轮位于凹槽内, 定向轮底部与凹槽内底部接触, 所以人们拉 动收集箱时, 定向轮能让人们更轻松的拉动收集箱, 凹槽可以让人们更精准的将收集箱放 至出料管正下方, 避免茶叶掉落在收集箱之外的地方。 0018 因为底座的材质位于Q235钢, 所以底板的硬度高, 可以稳定的支撑装置, 保证装置 的稳定性, 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9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 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 说 明 书 2/6 页 4 CN 207476869 U 4 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 属于本领。
19、域的公知常识, 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 械装置, 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20 (3) 有益效果 0021 本实用新型达到了茶叶加工品质好, 耗电小, 噪音小的效果, 搅拌装置可以对茶叶 进行搅拌, 让茶叶可以均匀的进行烘炒, 使得茶叶的品质提高, 封口装置可以减少炒干箱内 的热量流失, 装置操作简单, 安全稳定, 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0022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实用新型搅拌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
20、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部分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 附图中的标记为: 1-底座, 2-支架, 3-收集箱, 4-把手, 5-炒干箱, 6-出料管, 7-阀 门, 8-搅拌装置, 80-圆柱壳体, 81-电机, 82-第一转轴, 83-第一锥齿轮, 84-第一轴承座, 85- 第二转轴, 86-第二锥齿轮, 87-搅拌杆, 9-进料管, 10-封口装置, 100-滑轨, 101-滑块, 102- 弹簧, 103-挡板, 104-第一通孔, 105-第二通孔, 106-绳子, 107-卡杆, 11-电热丝, 12-第二轴 承座, 13-第三转轴, 14-涡轮, 15-第三轴承座, 16-第四转轴,。
21、 17-蜗杆, 18-摇手, 19-凹槽, 20-连杆, 21-定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9 实施例1 0030 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底座1、 支架2、 收集箱3、 把手4、 炒干 箱5、 出料管6、 阀门7、 搅拌装置8、 进料管9、 封口装置10和电热丝11, 底座1顶部设有支架2和 收集箱3, 支架2位于收集箱3的左右两侧, 收集箱3前部设有把手4, 支架2上端设有炒干箱5, 炒干箱5底部左右两侧嵌有电热丝11, 炒干箱5底部中心连接有出料管6, 收集箱3位于出料 管6正下方, 出料管6上设有阀门。
22、7,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8, 炒干箱5顶部左侧连 接有进料管9, 进料管9上设有封口装置10。 0031 实施例2 0032 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底座1、 支架2、 收集箱3、 把手4、 炒干 箱5、 出料管6、 阀门7、 搅拌装置8、 进料管9、 封口装置10和电热丝11, 底座1顶部设有支架2和 收集箱3, 支架2位于收集箱3的左右两侧, 收集箱3前部设有把手4, 支架2上端设有炒干箱5, 炒干箱5底部左右两侧嵌有电热丝11, 炒干箱5底部中心连接有出料管6, 收集箱3位于出料 管6正下方, 出料管6上设有阀门7,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8,。
23、 炒干箱5顶部左侧连 接有进料管9, 进料管9上设有封口装置10。 0033 搅拌装置8包括有圆柱壳体80、 电机81、 第一转轴82、 第一锥齿轮83、 第一轴承座 84、 第二转轴85、 第二锥齿轮86和搅拌杆87,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壳体80, 圆柱壳体 80内底部中心设有电机81, 电机81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82, 第一转轴82上连接有第一锥 说 明 书 3/6 页 5 CN 207476869 U 5 齿轮83, 圆柱壳体80下部左右两壁对称设有第一轴承座84, 第一轴承座84上安装有第二转 轴85, 左方的第二转轴85左部与右方的第二转轴85右部均设有搅拌杆87, 左方的。
24、第二转轴 85右端与右方的第二转轴85左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86, 第二锥齿轮86与第一锥齿轮83啮 合。 0034 实施例3 0035 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底座1、 支架2、 收集箱3、 把手4、 炒干 箱5、 出料管6、 阀门7、 搅拌装置8、 进料管9、 封口装置10和电热丝11, 底座1顶部设有支架2和 收集箱3, 支架2位于收集箱3的左右两侧, 收集箱3前部设有把手4, 支架2上端设有炒干箱5, 炒干箱5底部左右两侧嵌有电热丝11, 炒干箱5底部中心连接有出料管6, 收集箱3位于出料 管6正下方, 出料管6上设有阀门7,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8, 。
25、炒干箱5顶部左侧连 接有进料管9, 进料管9上设有封口装置10。 0036 搅拌装置8包括有圆柱壳体80、 电机81、 第一转轴82、 第一锥齿轮83、 第一轴承座 84、 第二转轴85、 第二锥齿轮86和搅拌杆87,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壳体80, 圆柱壳体 80内底部中心设有电机81, 电机81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82, 第一转轴82上连接有第一锥 齿轮83, 圆柱壳体80下部左右两壁对称设有第一轴承座84, 第一轴承座84上安装有第二转 轴85, 左方的第二转轴85左部与右方的第二转轴85右部均设有搅拌杆87, 左方的第二转轴 85右端与右方的第二转轴85左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86,。
26、 第二锥齿轮86与第一锥齿轮83啮 合。 0037 封口装置10包括有滑轨100、 滑块101、 弹簧102、 挡板103、 绳子106和卡杆107, 炒干 箱5顶部设有滑轨100, 滑轨100位于进料管9的右方, 滑轨10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01, 滑块 101左侧与进料管9右侧之间连接有弹簧102, 滑块101顶部设有挡板103, 进料管9左右两壁 对称开有第一通孔104, 挡板103穿过第一通孔104, 挡板103左部开有第二通孔105, 第二通 孔105位于进料管9左方, 进料管9顶部左端连接有绳子106, 绳子106下端连接有卡杆107, 卡 杆107穿过第二通孔105。 0038。
27、 实施例4 0039 一种搅拌式茶叶炒干机, 如图1-5所示, 包括有底座1、 支架2、 收集箱3、 把手4、 炒干 箱5、 出料管6、 阀门7、 搅拌装置8、 进料管9、 封口装置10和电热丝11, 底座1顶部设有支架2和 收集箱3, 支架2位于收集箱3的左右两侧, 收集箱3前部设有把手4, 支架2上端设有炒干箱5, 炒干箱5底部左右两侧嵌有电热丝11, 炒干箱5底部中心连接有出料管6, 收集箱3位于出料 管6正下方, 出料管6上设有阀门7,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搅拌装置8, 炒干箱5顶部左侧连 接有进料管9, 进料管9上设有封口装置10。 0040 搅拌装置8包括有圆柱壳体80、 电机8。
28、1、 第一转轴82、 第一锥齿轮83、 第一轴承座 84、 第二转轴85、 第二锥齿轮86和搅拌杆87,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壳体80, 圆柱壳体 80内底部中心设有电机81, 电机81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82, 第一转轴82上连接有第一锥 齿轮83, 圆柱壳体80下部左右两壁对称设有第一轴承座84, 第一轴承座84上安装有第二转 轴85, 左方的第二转轴85左部与右方的第二转轴85右部均设有搅拌杆87, 左方的第二转轴 85右端与右方的第二转轴85左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86, 第二锥齿轮86与第一锥齿轮83啮 合。 0041 封口装置10包括有滑轨100、 滑块101、 弹簧102、 挡。
29、板103、 绳子106和卡杆107, 炒干 说 明 书 4/6 页 6 CN 207476869 U 6 箱5顶部设有滑轨100, 滑轨100位于进料管9的右方, 滑轨10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01, 滑块 101左侧与进料管9右侧之间连接有弹簧102, 滑块101顶部设有挡板103, 进料管9左右两壁 对称开有第一通孔104, 挡板103穿过第一通孔104, 挡板103左部开有第二通孔105, 第二通 孔105位于进料管9左方, 进料管9顶部左端连接有绳子106, 绳子106下端连接有卡杆107, 卡 杆107穿过第二通孔105。 0042 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12、 第三转轴13、 涡轮14。
30、、 第三轴承座15、 第四转轴16、 蜗杆17 和摇手18,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座12, 第二轴承座12上安装有第三转轴13, 第 三转轴13下端与圆柱壳体80顶部连接, 第三转轴13上连接有涡轮14, 炒干箱5右壁上部设有 第三轴承座15, 第三轴承座15上安装有第四转轴16, 第四转轴16左部连接有蜗杆17, 蜗杆17 位于涡轮14前方, 蜗杆17与涡轮14啮合, 第四转轴16右端连接有摇手18。 0043 还包括有连杆20和定向轮21, 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开有凹槽19, 收集箱3底部连接 有连杆20, 连杆20下端设有定向轮21, 定向轮21位于凹槽19内, 定向轮21底部与。
31、凹槽19内底 部接触。 0044 底座1的材质位于Q235钢。 0045 工作原理: 当人们需要炒茶时, 打开封口装置10, 通过进料管9, 将茶叶送入炒干箱 5内, 启动电热丝11加热, 使得电热丝11对茶叶进加热, 同时启动搅拌装置8工作, 进而对茶 叶进行搅拌, 使得茶叶进行均匀的烘炒, 茶叶加工完成后, 人们打开阀门7, 使得茶叶从出料 管6落入收集箱3内, 然后将收集箱3拉出, 方便人们对收集箱3内的茶叶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0046 因为搅拌装置8包括有圆柱壳体80、 电机81、 第一转轴82、 第一锥齿轮83、 第一轴承 座84、 第二转轴85、 第二锥齿轮86和搅拌杆87, 炒干。
32、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圆柱壳体80, 圆柱壳 体80内底部中心设有电机81, 电机81输出轴连接有第一转轴82, 第一转轴82上连接有第一 锥齿轮83, 圆柱壳体80下部左右两壁对称设有第一轴承座84, 第一轴承座84上安装有第二 转轴85, 左方的第二转轴85左部与右方的第二转轴85右部均设有搅拌杆87, 左方的第二转 轴85右端与右方的第二转轴85左端均设有第二锥齿轮86, 第二锥齿轮86与第一锥齿轮83啮 合, 所以当电热丝11对茶叶进行加热时, 人们启动电机81工作, 电机81带动第一转轴82和第 一锥齿轮83转动, 从而带动第二锥齿轮86和第二转轴85转动, 使得搅拌杆87对茶叶进行搅 。
33、拌, 让茶叶可以均匀的烘炒。 0047 因为封口装置10包括有滑轨100、 滑块101、 弹簧102、 挡板103、 绳子106和卡杆107, 炒干箱5顶部设有滑轨100, 滑轨100位于进料管9的右方, 滑轨100上滑动式连接有滑块101, 滑块101左侧与进料管9右侧之间连接有弹簧102, 滑块101顶部设有挡板103, 进料管9左右 两壁对称开有第一通孔104, 挡板103穿过第一通孔104, 挡板103左部开有第二通孔105, 第 二通孔105位于进料管9左方, 进料管9顶部左端连接有绳子106, 绳子106下端连接有卡杆 107, 卡杆107穿过第二通孔105, 所以当需要将茶叶加入。
34、炒干箱5内时, 人们将卡杆107拔出, 在弹簧102的特性作用下, 使得滑块101向右运动, 进而带动挡板103向右运动, 此时人们便 可以将茶叶加入炒干箱5内, 茶叶加入完毕后, 人向左推动挡板103, 当第二通孔105位于进 料管9左方时, 人们将卡杆107穿过第二通孔105, 从而将挡板103卡住, 可以减少炒干箱5内 的热量流失, 绳子106可以让卡杆107不容易丢失。 0048 因为还包括有第二轴承座12、 第三转轴13、 涡轮14、 第三轴承座15、 第四转轴16、 蜗 杆17和摇手18, 炒干箱5内顶部中心设有第二轴承座12, 第二轴承座12上安装有第三转轴 说 明 书 5/6 。
35、页 7 CN 207476869 U 7 13, 第三转轴13下端与圆柱壳体80顶部连接, 第三转轴13上连接有涡轮14, 炒干箱5右壁上 部设有第三轴承座15, 第三轴承座15上安装有第四转轴16, 第四转轴16左部连接有蜗杆17, 蜗杆17位于涡轮14前方, 蜗杆17与涡轮14啮合, 第四转轴16右端连接有摇手18, 所以在对茶 叶进行搅拌时, 人们转动摇手18, 摇手18带动第四转轴16和蜗杆17转动, 进而带动涡轮14和 第三转轴13转动, 从而带动搅拌装置8转动, 使得搅拌装置8对茶叶进行搅拌时, 可以让茶叶 烘炒的更均匀, 提高装置的品质。 0049 因为还包括有连杆20和定向轮2。
36、1, 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开有凹槽19, 收集箱3底部 连接有连杆20, 连杆20下端设有定向轮21, 定向轮21位于凹槽19内, 定向轮21底部与凹槽19 内底部接触, 所以人们拉动收集箱3时, 定向轮21能让人们更轻松的拉动收集箱3, 凹槽19可 以让人们更精准的将收集箱3放至出料管6正下方, 避免茶叶掉落在收集箱3之外的地方。 0050 因为底座1的材质位于Q235钢, 所以底板的硬度高, 可以稳定的支撑装置, 保证装 置的稳定性, 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51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方式是通过控制器来自动控制, 控制器的控制电路通过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简单编程即可实现, 属于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37、 并且本实用新型主要用来保护机 械装置, 所以本实用新型不再详细解释控制方式和电路连接。 0052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 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 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 应当指出的是,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 改进及替代, 这些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因此, 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说 明 书 6/6 页 8 CN 207476869 U 8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9 CN 207476869 U 9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10 CN 207476869 U 10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11 CN 207476869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