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打草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便携式打草机.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735625.1 (22)申请日 2017.06.23 (73)专利权人 胡娅婷 地址 332000 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甘棠南 路14号203室 (72)发明人 胡娅婷 (51)Int.Cl. A01D 34/9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便携式打草机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打草机, 其技 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支撑杆、 设于支撑杆一端的动 力装置、 以及设于支撑杆另一端的传动轮, 动力 装置与传动轮之间传动连接, 传动轮上同轴安装 有刀片。
2、, 动力装置上设置有手持组件, 手持组件 包括呈上下位分布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有手持间隙, 手持间隙中安装有握持杆, 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 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第二连接板滑移安装在第 一连接板上; 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 固定板, 第二固定板滑移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 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连接板和第二 固定板滑移动作以在不同位置固定的限位组件。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07099696 U 2018.03.16 CN 207099696 U 1.一种便携式打草机, 包括支撑杆(1)、 设于支撑杆(1)一端的动力装置(2)。
3、、 以及设于 支撑杆(1)另一端的传动轮(3), 所述动力装置(2)与传动轮(3)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轮 (3)上同轴安装有刀片(4), 所述动力装置(2)上设置有手持组件(5), 所述手持组件(5)包括 呈上下位分布的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 所述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 (52)之间形成有手持间隙(53), 所述手持间隙(53)中安装有握持杆(55),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支撑板(51)包括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二连接板(512), 第二连接板(512)滑 移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11)上; 所述第二支撑板(52)包括第一固定板(521)和第二固定板 (522),。
4、 所述第二固定板(522)滑移安装在第一固定板(521)上; 所述第一支撑板(51)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连接板(512)和第二固定板(522)滑移动作 以在不同位置固定的限位组件(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连接板(511)的端部开设 有第一滑槽(513), 所述第二连接板(512)的端部连接有与第一滑槽(513)滑移配合的第一 滑板(514), 所述第一固定板(521)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滑槽(523), 所述第二固定板(522)的 端部连接有与第二滑槽(523)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板(5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所述限位组件。
5、(8)包括设置在第一 连接板(511)上的安装块(81), 所述安装块(81)中设有安装腔(82), 所述安装腔(82)中转动 安装有驱动轴(83), 所述驱动轴(83)上同轴安装有齿轮(84), 所述第一滑板(514)上沿其长 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用于与齿轮(84)啮合的齿纹(85), 所述安装块(81)上设有用于限制驱动 轴(83)旋转动作的限位部(9), 所述第二连接板(512)和第二固定板(522)之间设置有联动 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所述联动部(10)包括开设于第一连 接板(511)的下表面以与第一滑槽(513)相通的第一条形槽(101)、 以。
6、及开设于第二连接板 (512)的上表面以与第二滑槽(523)相通的第二条形槽(102), 所述第一滑板(514)上安装有 条形块(103), 所述条形块(10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条形槽(101)和第二条形槽(102)连 接在第二滑板(524)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所述限位部(9)包括滑动套接在驱 动轴(83)上的齿盘(91), 所述驱动轴(83)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滑条(92), 所述齿盘(91)上 设有与滑条(92)嵌合的通槽(93), 所述安装块(81)上开设有供齿盘(91)嵌合的齿槽(9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于齿。
7、盘(91)嵌合于齿槽(94)中时, 所述齿槽(94)中设有用于提供齿盘(91)远离齿槽(94)一侧弹力的弹力弹簧(95), 所述安装 块(81)上设有限制齿盘(91)轴向滑移动作的锁紧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所述锁紧部包括滑动安装在安装块 (81)上的限位块(11), 所述限位块(11)的端面可压紧于齿盘(91)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连接板(512)和第二固定 板(522)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6)。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所述第二连接板(512)上设置有背 带(7)。 10.根据权利。
8、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打草机, 其特征是: 所述动力装置(2)包括设置在支撑 杆(1)一端的罩壳(21)、 安装在罩壳(21)内的电动机(22)、 以及用于提供电动机(22)电能的 权 利 要 求 书 1/2 页 2 CN 207099696 U 2 蓄电池(23), 所述电动机(22)的输出轴与传动轮(3)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蓄电池(23)上设置 有充电口(24)。 权 利 要 求 书 2/2 页 3 CN 207099696 U 3 便携式打草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打草设备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打草机。 背景技术 0002 在园艺领域中, 打草机的使用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0。
9、003 传统的打草机工作人员需要通过双手握持手柄来对该打草机进行草坪的修剪, 但 在对灌木内的草坪进行修剪时, 灌木内的草坪面积狭小, 由于打草机体型的问题, 通过双手 操作导致使用十分不灵活。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现有技术中的打草机如图1所示, 包括支撑杆、 设于支撑杆一端 的动力装置、 以及设于支撑杆另一端受控于动力装置的传动轮, 传动轮上同轴安装有刀片, 其中, 在动力装置上设有呈上下位分布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 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 撑板之间形成有手持间隙, 手持间隙中设置有握持杆。 0005 工作人员将手臂伸入到手持间隙中, 并握持在握持杆上, 通过将第一支撑板和第 二支撑。
10、板的端部抵触在肩膀上, 此时, 工作人员在对灌木内的草坪进行修剪时, 单手即可对 该打草机进行操作, 操作灵活; 但上述打草机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长度固定, 导致对 臂展工作人员的适应性较差, 因此存在一定的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0006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打草机, 具有 使用适用性高的特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8 一种便携式打草机, 包括支撑杆、 设于支撑杆一端的动力装置、 以及设于支撑杆另 一端的传动轮, 所述动力装置与传动轮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轮上同轴安装有刀片, 所述 动力装置上。
11、设置有手持组件, 所述手持组件包括呈上下位分布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 板,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有手持间隙, 所述手持间隙中安装有握持杆, 所 述第一支撑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第二连接板滑移安装在第一连接板上; 所述 第二支撑板包括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 所述第二固定板滑移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 所 述第一支撑板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滑移动作以在不同位置固定的限 位组件。 000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工作人员将手臂伸入到手持间隙中, 并握持在握持杆上, 通过 将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端部抵触在肩膀上, 其中, 第二连接板以及第二固定板能在 第一连接板和。
12、第一固定板上滑动, 从而通过限位组件调节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固定 位置以调节握持杆距离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距离, 以适应不同臂展工作人员的使 用, 具有使用适用性高的特点。 0010 优选的,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滑槽,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端部连接有 与第一滑槽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板, 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滑槽, 所述第二固定 说 明 书 1/4 页 4 CN 207099696 U 4 板的端部连接有与第二滑槽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板。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第二连接板能在第一连接板上滑动, 第二固定板能在第一固 定板上滑动, 通过第一滑槽、 第一滑板、 第二滑槽和第。
13、二滑板之间的滑动配合, 以保证第二 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滑动的顺畅性。 0012 优选的,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上的安装块, 所述安装块中设有安 装腔, 所述安装腔中转动安装有驱动轴, 所述驱动轴上同轴安装有齿轮, 所述第一滑板上沿 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用于与齿轮啮合的齿纹, 所述安装块上设有用于限制驱动轴旋转动 作的限位部, 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联动部。 001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转动驱动轴以带动齿轮转动, 第一滑板上的齿纹与齿轮啮合, 由于第一滑板能在齿轮的带动下沿着第一滑槽滑动, 其中, 通过联动部以使第二固定板能 联动滑动, 并且通过限位部限制驱动轴转动以。
14、使得第一滑板在第一滑槽中不同位置上进行 停留, 达到调节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滑出距离的目的。 0014 优选的, 所述联动部包括开设于第一连接板的下表面以与第一滑槽相通的第一条 形槽、 以及开设于第二连接板的上表面以与第二滑槽相通的第二条形槽, 所述第一滑板上 安装有条形块, 所述条形块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条形槽和第二条形槽连接在第二滑板 上。 001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在第一滑板沿着第一滑槽滑动, 通过条形块的作用下相应使 得第二滑板沿着第二滑槽滑动, 达到第一滑板和第二滑板联动的目的。 0016 优选的, 所述限位部包括滑动套接在驱动轴上的齿盘, 所述驱动轴上沿其轴向方 向设有滑条,。
15、 所述齿盘上设有与滑条嵌合的通槽, 所述安装块上开设有供齿盘嵌合的齿槽。 001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齿盘能沿着驱动轴轴向滑动, 在齿盘嵌合在齿槽中时, 由于滑 条与通槽的配合限制齿盘的周向转动, 由此达到了限制驱动轴周向转动的目的。 0018 优选的, 于齿盘嵌合于齿槽中时, 所述齿槽中设有用于提供齿盘远离齿槽一侧弹 力的弹力弹簧, 所述安装块上设有限制齿盘轴向滑移动作的锁紧部。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齿盘嵌合在齿槽中时, 通过锁紧部将齿盘压紧在齿槽中后弹 力弹簧被压缩而积聚弹性势能, 当松开锁紧部时, 弹力弹簧将驱动齿盘从齿槽中弹出, 以便 于工作人员转动驱动轴进行调节。 002。
16、0 优选的, 所述锁紧部包括滑动安装在安装块上的限位块, 所述限位块的端面可压 紧于齿盘的表面。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限位块滑动安装在安装块上, 并通过限位块端部与齿盘表面 压紧达到限制齿盘从齿槽中松脱的目的, 操作简单、 方便。 0022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 002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弧形槽更加贴合工作人员的肩膀位置, 以提高该打草机操作 的稳定性。 0024 优选的, 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背带。 002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弧形槽更加贴合工作人员的肩膀位置, 以提高该打草机操作 的稳定性。 0026 优选的, 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支。
17、撑杆一端的罩壳、 安装在罩壳内的电动机、 以 及用于提供电动机电能的蓄电池, 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与传动轮之间传动连接, 所述蓄电 说 明 书 2/4 页 5 CN 207099696 U 5 池上设置有充电口。 0027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 蓄电池带动的电动机噪音小, 并且蓄电池能通过充电口进行 充电, 提高使用的便捷性。 0028 综上所述, 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9 通过限位组件调节第二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固定位置以调节握持杆距离第二 连接板和第二固定板的距离, 以适应不同臂展工作人员的使用, 具有使用适用性高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背景技术中打草机的结。
18、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3 图4为实施例的侧视图; 0034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 0035 附图标记: 1、 支撑杆; 2、 动力装置; 21、 罩壳; 22、 电动机; 23、 蓄电池; 24、 充电口; 25、 太阳能板; 3、 传动轮; 4、 刀片; 5、 手持组件; 51、 第一支撑板; 511、 第一连接板; 512、 第二 连接板; 513、 第一滑槽; 514、 第一滑板; 52、 第二支撑板; 521、 第一固定板; 522、 第二固定板; 523、 第二滑槽; 524、 第二滑板; 53、 。
19、手持间隙; 54、 固定块; 55、 握持杆; 6、 弧形槽; 7、 背带; 8、 限位组件; 81、 安装块; 82、 安装腔; 83、 驱动轴; 84、 齿轮; 85、 齿纹; 9、 限位部; 91、 齿盘; 92、 滑 条; 93、 通槽; 94、 齿槽; 95、 弹力弹簧; 10、 联动部; 101、 第一条形槽; 102、 第二条形槽; 103、 条 形块; 11、 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7 如图2所示, 一种便携式打草机, 包括支撑杆1、 设于支撑杆1一端的动力装置2、 以 及设于支撑杆1另一端的传动轮3, 动力装置2与。
20、传动轮3之间传动连接, 传动轮3上安装有刀 片4, 刀片4与传动轮3之间同轴心设置, 由此, 刀片4能在动力装置2的驱动下转动以对草坪 进行修剪。 0038 结合图2和图4所示, 动力装置2包括设置在支撑杆1一端的罩壳21、 安装在罩壳21 内的电动机22、 以及设置在罩壳21上用于提供电动机22电能的蓄电池23, 电动机22的输出 轴通过软轴连接在传动轮3上用以驱动传动轮3转动, 蓄电池23上设置有充电口24。 值得说 明的是, 罩壳21上设置有太阳能板25, 太阳能板25通过充电电路连接于蓄电池23。 0039 结合图2和图5所示, 动力装置2上设置有手持组件5, 手持组件5包括呈上下位分。
21、布 的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 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的端部连接在罩壳21上, 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之间形成有手持间隙53, 手持间隙53的两侧均安装有固定块 54, 两个固定块5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支撑板51和第二支撑板52的侧边上, 两个固定块 54之间连接有握持杆55。 0040 第一支撑板51包括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二连接板512, 第一连接板511的端部开设 有第一滑槽513, 第一滑槽513沿第一连接板511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连接板512的端部连接 有与第一滑槽513滑移配合的第一滑板514, 第一滑板514沿第二连接板512的长度方向延 说 明 书 。
22、3/4 页 6 CN 207099696 U 6 伸, 以使第二连接板512滑移安装在第一连接板511上; 0041 第二支撑板52包括第一固定板521和第二固定板522, 第一固定板521的端部开设 有第二滑槽523, 第二滑槽523沿第一固定板521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固定板522的端部连接 有与第二滑槽523滑移配合的第二滑板524, 第二滑板524沿第二固定板522的长度方向延 伸, 以使第二固定板522滑移安装在第一固定板521上; 0042 第二连接板512和第二固定板522的端部开设有弧形槽6。 0043 第二连接板512上设置有背带7。 0044 结合图3和图5所示, 第一支撑。
23、板51上设有用于限制第二连接板512和第二固定板 522滑移动作以在不同位置固定的限位组件8。 0045 限位组件8包括设置在第一连接板511上的安装块81, 安装块81中设有安装腔82, 安装腔82中转动安装有驱动轴83, 驱动轴83的端部凸出于安装块81外, 其中, 驱动轴83上同 轴安装有齿轮84, 第一滑板514上沿其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用于与齿轮84啮合的齿纹85, 安 装块81上设有用于限制驱动轴83旋转动作的限位部9, 第二连接板512和第二固定板522之 间设置有联动部10。 0046 联动部10包括开设于第一连接板511的下表面以与第一滑槽513相通的第一条形 槽101、 以及。
24、开设于第二连接板512的上表面以与第二滑槽523相通的第二条形槽102, 第一 滑板514上安装有条形块103, 条形块103的另一端分别穿过第一条形槽101和第二条形槽 102连接在第二滑板524上。 0047 限位部9包括滑动套接在驱动轴83上的齿盘91, 驱动轴83上沿其轴向方向设有滑 条92, 滑条92延伸至安装块81处, 齿盘91上设有与滑条92嵌合的通槽93, 安装块81上开设有 供齿盘91嵌合的齿槽94, 于齿盘91嵌合于齿槽94中时, 齿槽94中设有用于提供齿盘91远离 齿槽94一侧弹力的弹力弹簧95, 安装块81上设有限制齿盘91轴向滑移动作的锁紧部。 本实 施例中, 锁紧部。
25、包括滑动安装在安装块81上的限位块11, 限位块11的端面可压紧于齿盘91 的表面。 0048 工作过程: 0049 工作人员将手臂伸入到手持间隙53中, 并握持在握持杆55上, 通过将第一支撑板 51和第二支撑板52的端部抵触在肩膀上; 0050 其中, 将齿盘91从齿槽94中脱离, 通过转动驱动轴83, 驱动轴83带动齿轮84转动, 齿轮84与齿纹85啮合, 从而第二连接板512以及第二固定板522能在第一连接板511和第一 固定板521上滑动, 在调节好第二连接板512和第二固定板522的固定位置后, 通过将齿盘91 嵌合在齿槽94中并滑动限位块11, 将限位块11的端部压紧于齿盘91的。
26、表面达到限制驱动轴 83转动的目的, 通过调节握持杆55距离第二连接板512和第二固定板522的距离, 以适应不 同臂展工作人员的使用, 具有使用适用性高的特点。 005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 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 围,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说 明 书 4/4 页 7 CN 207099696 U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8 CN 207099696 U 8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9 CN 207099696 U 9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10 CN 207099696 U 10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11 CN 207099696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