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073941A43申请公布日20141001CN104073941A21申请号201410280321122申请日20140620D02G3/0420060171申请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地址200336上海市长宁区仙霞路350号72发明人吴湘济曹延娟辛斌杰刘海波74专利代理机构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代理人李明洁54发明名称一种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一种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纺纱线由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的单纤维线密度为03312TEX,单纤维长度为2330MM;所述棉纤维采用。
2、长绒棉单纤维线密度为01502TEX,长度为3340MM,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的混纺比为20508050。本发明通过控制纤维的长度和单纤维线密度,在细纱时利用紧密纺纱工艺/环锭纺纱工艺的纤维转移机理,实现了纱线强力和抗菌功能的合理搭配;充分利用纺织原料,降低成本,提高了纤维的可纺性,获得符合要求的抗菌类纤维制品。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4页附图1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073941ACN104073941A1/2页21一种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
3、混纺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的单纤维线密度为03312TEX,单纤维长度为2330MM;所述棉纤维采用长绒棉单纤维线密度为01502TEX,长度为3340MM,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比为2080505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为50,单纤维线密度为11TEX,单纤维长度为28MM;所述棉纤维为新疆棉235,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为50,单纤维线密度为017TEX,单纤维长度为3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为3。
4、0,单纤维线密度为11TEX,单纤维长度为28MM;所述棉纤维为新疆棉235,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为70,单纤维线密度为017TEX,单纤维长度为35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为3050,棉纤维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为5070。5一种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步骤,各个步骤的温度控制在2332;各个步骤的相对湿度要求梳棉步骤为6065,并条和粗纱步骤为6065,细纱步骤为5560,络筒步骤为7075;其中配棉按照权利要求1所。
5、限定的单纤维密度、长度以及混纺比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对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与棉纤维进行配棉;清花棉卷定量设定为干重360G/M420G/M,豪猪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设定为450R/MIN600R/MIN,综合打手设定为650R/MIN950R/MIN,风扇转速设定为12001400R/MIN;梳棉梳棉机A186,生条干重设定为18G/5M25G/5M,道夫速度设定为16R/MIN22R/MIN,锡林速度设定为260R/MIN310R/MIN,刺辊速度设定为750R/MIN850R/MIN;并条并条机A272F二并,并条机FA317,采用三道并条,并合数为8根,前罗拉速度设定为240R/MIN300R。
6、/MIN,保证通道的光洁;粗纱粗纱机A456,粗纱干定量设定为4G/10M6G/10M,粗纱的捻系数为60120;权利要求书CN104073941A2/2页3细纱细纱机FA507,采用紧密纺纱工艺或者环锭纺纱工艺,细纱的捻系数为320400;络筒自动络筒机A0338,络筒速度设定为1000M/MIN1200R/MIN。权利要求书CN104073941A1/4页4一种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纺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背景技术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穿着的功能性、特别是对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服装兴趣更加浓厚。近年来,随着新型纤维的不断。
7、问世,对功能性纱线及织物的要求也越来强烈,特殊的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混纺纱就是一例。0003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是利用绿色环保手段将木、竹、棉短绒等原料制成溶液再经过铜离子溶液处理后,湿法纺丝制成的。这种纤维吸湿性良好,对抑制金黄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作用显著。0004但是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强力相对较低,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如果用单一的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制成的纱线纺织面料制作服装的话,一是由于纱线的强力不够,织造效率低下,二是价格会居高不下,市场接受度小。0005也有人尝试利用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与木、竹、棉等天然纤维进行混纺,由于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与其它纤维的纤维细度、。
8、长度和混纺比例选择不当,造成混纺纱线中的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与其它纤维基本处于夹杂在一起、杂乱无序的排列状态,混纺的纱线强力仍然不够理想,并且由于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有的被其它纤维包裹在纱线的内部,没有充分分布在混纺纱线外侧与人体和外界接触,又影响了混纺纱线的抗菌效果。发明内容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效果好,织造效率高且成本较低的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的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及其制备方法。0007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0008一种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所述混纺纱线由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和棉纤维混纺而成,其特征在于0009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的单纤维线。
9、密度为03312TEX,单纤维长度为2330MM;0010所述棉纤维采用长绒棉单纤维线密度为01502TEX,长度为3340MM,0011所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的混纺比为2050,棉纤维混纺的混纺比为5080。0012上述配比的混纺纱中,各种纤维之间具有较大长度、单纤维线密度等纤维性能参数差异,需要控制特定的纺纱工艺条件,才能获得符合质量要求的混纺纱线。本发明提供的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由于控制了纤维的长度和单纤维线密度,在细纱时利用紧密纺纱工艺/环锭纺纱工艺的纤维转移机理长而细的纤维优先向内部转移,粗而短的纤维倾向于外层。从而使抗菌效果优异的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分布在纱线的外侧,而强。
10、力较高的棉纤维在纱线的中心区域。二者的搭配充分利用纺织原料,降低成本,提高了纤维的说明书CN104073941A2/4页5可纺性,获得符合要求的抗菌类纤维制品。0013进一步的,优选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3050,棉纤维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为5070。0014一种用于制备上述铜离子络合纤维混纺纱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0015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配棉、清花、梳棉、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步骤,0016各个步骤的温度控制在2332;0017各个步骤的相对湿度要求梳棉步骤为6065,并条和粗纱步骤为6065,细纱步骤为5560,络筒步骤为7075;0018其中0019配棉0020按照权利要。
11、求1所限定的单纤维密度、长度以及混纺比的工艺参数范围内对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与棉纤维进行配棉;0021清花0022遵循“短流程、低速度、多松少打,以梳代打,薄喂入、轻定量、大隔距,多混和”的工艺原则,保证纤维得到充分混和,减少纤维损伤,棉卷定量设定为干重360G/M420G/M,豪猪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设定为450R/MIN600R/MIN,综合打手设定为650R/MIN950R/MIN,风扇转速设定为12001400R/MIN;0023梳棉0024采用低速度,紧隔距,大转移,柔性梳理,减少落杂的工艺原则,提高锡林刺辊速比,以加快对纤维的梳理转移,做好四块一整,减少棉网出现云斑,避免棉结产生,保。
12、证通道光洁,使得成条顺畅,选用梳棉机A186,生条干重设定为18G/5M25G/5M,道夫速度设定为16R/MIN22R/MIN,锡林速度设定为260R/MIN310R/MIN,刺辊速度设定为750R/MIN850R/MIN;0025并条0026并条机A272F二并,并条机FA317,采用三道并条,并合数为8根,前罗拉速度设定为240R/MIN300R/MIN,保证通道的光洁;0027粗纱0028粗纱工序主要是分担细纱机的牵伸压力,在工艺配置时适当放大罗拉隔距,在确保细纱机不出硬头的前提下,增加粗纱的捻系数,注意控制粗纱的张力,避免产生附加不匀,采用了封闭式锭翼,皮辊、皮圈的质量处理也要注意,。
13、以稳定质量;0029粗纱机A456,粗纱干定量设定为4G/10M6G/10M,粗纱的捻系数为60120;0030细纱0031在细纱工序为了保证成品质量,工艺以二大隔距,小后区欠伸,中加压,中硬度胶辊,小钳口隔距为原则,减少纱的毛羽,降低细纱断头,提高成纱质量。0032细纱机FA507,采用紧密纺纱工艺或者环锭纺纱工艺,细纱的捻系数为320400;0033络筒0034自动络筒机A0338,络筒速度设定为1000M/MIN1200R/MIN。0035络筒工序中采用合理清纱参数,合理引纱速度,减少纱线毛羽,防止条干恶化的原说明书CN104073941A3/4页6则,提高自络筒的效率,保证自络筒后的纱。
14、线能满足客户的用纱要求。003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00371、通过控制两种纤维组分的长度、单纤维线密度等纤维性能参数的较大差异性,利用紧密纺纱工艺/环锭纺纱工艺的纤维内外转移机理,从而使得混纺后的纱线中,具有抗菌保健功能的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自然分布在纱线外侧,而强力较高的棉纤维自然分布在纱线中心区域,实现了纱线强力和抗菌功能的合理搭配。00382、解决了目前混纺纱线存在的制造成本高、强力不足,抗菌效果差的缺陷。附图说明0039图1为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线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0040下面结合实施案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说明0041案例10042配棉0043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
15、混纺比为50,单纤维线密度为11TEX,单纤维长度为28MM,0044棉纤维选用新疆棉235,混纺比为50,单纤维线密度为017TEX,单纤维长度为35MM,均匀度865。0045清花0046棉卷定量干重设定为380G/M,豪猪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设定为500R/MIN,综合打手设定为900R/MIN,风扇转速设定为1380R/MIN。0047梳棉0048梳棉机A186,生条定量干重设定为20G/5M,道夫速度设定为18R/MIN,锡林速度设定为274R/MIN,刺辊速度设定为759R/MIN。0049并条0050并条机A272F二并,并条机FA317。采用三道并条,并合数为8根,前罗拉速度设定。
16、为250R/MIN。0051粗纱0052粗纱机A456,粗纱干定量设定为48G/10M,捻系数设定为68。0053细纱0054细纱机FA507,捻系数设定为360。0055络筒0056自动络筒机A0338,络筒速度设定为1100M/MIN。0057案例20058配棉0059选取的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混纺比为30,单纤维线密度为11TEX,单纤维长度为28MM,0060选取的棉纤维新疆棉235,在混纺纱线中的混纺比为70,单纤维线密度为说明书CN104073941A4/4页7017TEX,单纤维长度为35MM,均匀度865。0061清花0062棉卷定量380G/M,豪猪开棉机梳针打手转速500R。
17、/MIN,综合打手900R/MIN,风扇转速1380R/MIN。0063梳棉0064梳棉机A186,生条定量20G/5M,道夫速度18R/MIN,锡林速度274R/MIN,刺辊速度759R/MIN。0065并条0066并条机A272F二并,并条机FA317。采用三道并条,并合数为8根,前罗拉速度设定为250R/MIN。0067粗纱0068粗纱机A456,粗纱定量为48G/10M,捻系数为68。0069细纱0070细纱机FA507,捻系数为360。0071络筒0072自动络筒机A0338,络筒速度1100M/MIN。0073应用本发明纺制的上述铜离子络合纤维素纤维混纺纱织造的织物,具有优异的抗菌。
18、效果和服用性能。案例1的布样编号为WJ201222381,案例2的布样编号为WJ201222382,根据GB2094432008纺织品抗菌性能的评价检测报告00740075根据标准要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抑菌率70,或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60,即可认定该样品具有抗菌作用。0076应用本发明案例一纺制的20TEX的单纱,运用电子单纱强力测试仪测试纱线强力。测试前参数设定为夹持长度500MM,试验次数50,预加张力05CN/TEX,拉伸速度为500MM/MIN,环境条件为温度202;相对湿度为652。测得纱线平均强力为196CN,远高于现有混合纱线强度。说明书CN104073941A1/1页8图1说明书附图CN104073941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