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pdf

上传人:zhu****_FC 文档编号:7042723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55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0986632.9

申请日:

20170808

公开号:

CN207322238U

公开日:

2018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31/02

主分类号:

A01G31/02

申请人:

江门市城市绿苑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郑炜,刘敏,关斯明

地址:

529040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滘头滘兴南路22号2幢4楼401

优先权:

CN201720986632U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利宇宁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植篮和承托架,承托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培植篮上设置有翻边,培植篮置入开口中并通过翻边支撑在承托架上。本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的培植篮卡接于承托架的开口中,培植篮通过由篮体顶部延伸出的翻边抵接在承托架的支撑板上侧,转移和运输时可根据需要,通过机械爪夹接翻边或其他固定方式来移动其中的若干个培植篮以及其中的植物,在移动家养的植物或在工业中进行植物的大量运输时,操作起来都更加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植篮和承托架,承托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培植篮上设置有翻边,培植篮置入开口中并通过翻边支撑在承托架上,承托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所述开口,培植篮容置于支撑板的开口中,培植篮包括篮体,篮体的侧壁顶部向外折叠延伸为所述翻边,翻边的下侧抵接在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篮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入水气的引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培植盒,培植盒由与培植篮对应的培植单元组成,所述培植单元由设置于培养盒中的隔板分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培植单元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出水气的排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架还包括设置于下侧的与培植篮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壁上开设有用于交换水气的流通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培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背景技术

基质栽培是目前流行的无土栽培方式,其核心是将植物种植在可代替自然土壤的人工介质中,用固体基质(介质)固定植物根系,通过滴灌法给植物供给营养液,使植物通过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气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基质种类很多,常用的无机基质有蛭石、珍珠岩、岩棉、沙、聚氨酯等;有机基质有泥炭、稻壳炭、树皮等,因此基质栽培又分为岩棉栽培、沙培等。采用这种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植物以其健康卫生、格调高雅、观赏性强、绿色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共同青睐。

但目前培养固体基质栽培植物的装置,其培植容器一般与用于支撑培植容器的结构固连在一起,使得其培植装置整体体积较大且无法拆分进行移动,在需要移动家养的固体基质栽培植物或在工业中进行固体基质栽培植物的大量运输时,不够方便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移动栽培的植物的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包括培植篮和承托架,承托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培植篮上设置有翻边,培植篮置入开口中并通过翻边支撑在承托架上,承托架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上开设有 所述开口,培植篮容置于支撑板的开口中,培植篮包括篮体,篮体的侧壁顶部向外折叠延伸为所述翻边,翻边的下侧抵接在支撑板上。

优选地,所述篮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入水气的引入孔。

优选地,包括培植盒,培植盒由与培植篮对应的培植单元组成,所述培植单元由设置于培养盒中的隔板分隔而成。

优选地,所述培植单元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出水气的排出孔。

优选地,所述承托架还包括设置于下侧的与培植篮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壁。

优选地,所述限位壁上开设有用于交换水气的流通口。

有益效果是:本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的培植篮卡接于承托架的开口中,培植篮通过由篮体顶部延伸出的翻边抵接在承托架的支撑板上侧,转移和运输时可根据需要,通过机械爪夹接翻边或其他固定方式来移动其中的若干个培植篮以及其中的植物,在移动家养的植物或在工业中进行植物的大量运输时,操作起来都更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为培植篮、承托架与培养盒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培养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承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培植篮的正视图;

图5为培植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包括培养盒1、培植篮2 和用于支撑培植篮2的承托架3,培养盒1包括培植单元12,培植篮2对应放置在培植单元12中。培植单元12由设置于培养盒1中的隔板11分隔而成,承托架3包括设置有开口的支撑板31,培植篮2卡接于支撑板31的开口中,支撑板31抵接在隔板11上,并使承托架3卡接在培养盒1上。

优选地,如图3至5所示,培植篮2包括篮体21,篮体2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入水气的引入孔22,篮体21的侧壁顶部向外折叠延伸为翻边23,翻边23的下侧抵接在支撑板31上,使培植篮2灵活地设置于承托架3上:在移动家养的植物时,直接将培植篮2从承托架3中托出再移动到目标地点即可,方便快捷;在工业中进行大批量的运输时,只需要操作机械手夹持培植篮2的翻边23,就能将培植篮2迅捷地进行移动和运输。

承托架3还包括设置于下侧的与培植篮2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壁32,限位壁32上开设有使水气通过的流通口34,将培植篮2安置于承托架3上再一起放入培养盒1中,然后将培养液倒入培植单元12,使培植篮2浸入水中,水通过流通口34和进液孔22流入培植篮2,并滋养植物植株。

如图1至2所示,培植单元12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出水气的排出孔13,更换培养液时,只需要将排出孔13打开,将培植单元12中的水排出。

实施例2,如图1所示,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包括培养盒1、培植篮2和用于支撑培植篮2的承托架3,培养盒1包括培植单元12,培植篮2对应放置在培植单元12中。培植单元12由设置于培养盒1中的隔板11分隔而成。承托架3包括设置有开口的支撑板31,培植篮2卡接于支撑板31的开口中,支撑板31抵接在隔板11上,并使承托架3卡接在培养盒1上。

优选地,如图3至5所示,培植篮2包括篮体21,篮体21的底部开设有用 于导入水气的引入孔22,承托架3还包括设置于下侧的与培植篮2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壁32,限位壁32的底部向内延伸为卡位环33,篮体21的底部抵接在卡位环33上,这样培植篮2被限制在承托架3中,并使培植篮2灵活设置于承托架3上,方便其进行移动。

限位壁32上开设有使营养液通过的流通口34,将培植篮2安置于承托架3上再一起放入培养盒1中,然后将培养液倒入培植单元12,使培植篮2浸入水中,水通过流通口34和引入孔22流入培植篮2,并滋养植物植株。

如图1至2所示,培植单元12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入水气的排出孔13,水过多时,只需要将用于导出水气的排出孔13打开,将培植单元12中的水排出。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实施例。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0986632.9 (22)申请日 2017.08.08 (73)专利权人 江门市城市绿苑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529040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滘头滘 兴南路22号2幢4楼401 (72)发明人 郑炜 刘敏 关斯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利宇宁 (51)Int.Cl. A01G 31/02(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 置, 其特征在。

2、于, 包括培植篮和承托架, 承托架上 开设有若干个开口, 培植篮上设置有翻边, 培植 篮置入开口中并通过翻边支撑在承托架上。 本组 合式植物培植装置的培植篮卡接于承托架的开 口中, 培植篮通过由篮体顶部延伸出的翻边抵接 在承托架的支撑板上侧, 转移和运输时可根据需 要, 通过机械爪夹接翻边或其他固定方式来移动 其中的若干个培植篮以及其中的植物, 在移动家 养的植物或在工业中进行植物的大量运输时, 操 作起来都更加方便快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4页 CN 207322238 U 2018.05.08 CN 207322238 U 1.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培植。

3、篮和承托架, 承托架上开设有若干 个开口, 培植篮上设置有翻边, 培植篮置入开口中并通过翻边支撑在承托架上, 承托架包括 支撑板, 支撑板上开设有所述开口, 培植篮容置于支撑板的开口中, 培植篮包括篮体, 篮体 的侧壁顶部向外折叠延伸为所述翻边, 翻边的下侧抵接在支撑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篮体的底部开设 有用于导入水气的引入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包括培植盒, 培植盒 由与培植篮对应的培植单元组成, 所述培植单元由设置于培养盒中的隔板分隔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

4、其特征在于: 所述培植单元底部开 设有用于导出水气的排出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托架还包括设 置于下侧的与培植篮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壁上开设有 用于交换水气的流通口。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322238 U 2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植物培植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基质栽培是目前流行的无土栽培方式, 其核心是将植物种植在可代替自然土壤的 人工介质中, 用固体基质(介质。

5、)固定植物根系, 通过滴灌法给植物供给营养液, 使植物通过 基质吸收营养液和氧气的一种无土栽培方式。 基质种类很多, 常用的无机基质有蛭石、 珍珠 岩、 岩棉、 沙、 聚氨酯等; 有机基质有泥炭、 稻壳炭、 树皮等, 因此基质栽培又分为岩棉栽培、 沙培等。 采用这种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植物以其健康卫生、 格调高雅、 观赏性强、 绿色 环保等优点得到了国内外消费者的共同青睐。 0003 但目前培养固体基质栽培植物的装置, 其培植容器一般与用于支撑培植容器的结 构固连在一起, 使得其培植装置整体体积较大且无法拆分进行移动, 在需要移动家养的固 体基质栽培植物或在工业中进行固体基质栽培植物的大量运。

6、输时, 不够方便快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 提供一种便于移动栽培的植物的组 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0005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包括培植 篮和承托架, 承托架上开设有若干个开口, 培植篮上设置有翻边, 培植篮置入开口中并通过 翻边支撑在承托架上, 承托架包括支撑板, 支撑板上开设有 所述开口, 培植篮容置于支撑 板的开口中, 培植篮包括篮体, 篮体的侧壁顶部向外折叠延伸为所述翻边, 翻边的下侧抵接 在支撑板上。 0006 优选地, 所述篮体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入水气的引入孔。 0007 优选地, 包括培植盒。

7、, 培植盒由与培植篮对应的培植单元组成, 所述培植单元由设 置于培养盒中的隔板分隔而成。 0008 优选地, 所述培植单元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出水气的排出孔。 0009 优选地, 所述承托架还包括设置于下侧的与培植篮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壁。 0010 优选地, 所述限位壁上开设有用于交换水气的流通口。 0011 有益效果是: 本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的培植篮卡接于承托架的开口中, 培植篮通 过由篮体顶部延伸出的翻边抵接在承托架的支撑板上侧, 转移和运输时可根据需要, 通过 机械爪夹接翻边或其他固定方式来移动其中的若干个培植篮以及其中的植物, 在移动家养 的植物或在工业中进行植物的大量运输时, 操作起来都更。

8、加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其中: 0013 图1为培植篮、 承托架与培养盒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说 明 书 1/2 页 3 CN 207322238 U 3 0014 图2为培养盒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为承托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为培植篮的正视图; 0017 图5为培植篮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包括培养盒1、 培植篮2 和用于支 撑培植篮2的承托架3, 培养盒1包括培植单元12, 培植篮2对应放置在培植单元12中。 培植单 元12由设置于培养盒1中。

9、的隔板11分隔而成, 承托架3包括设置有开口的支撑板31, 培植篮2 卡接于支撑板31的开口中, 支撑板31抵接在隔板11上, 并使承托架3卡接在培养盒1上。 0019 优选地, 如图3至5所示, 培植篮2包括篮体21, 篮体2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入水气 的引入孔22, 篮体21的侧壁顶部向外折叠延伸为翻边23, 翻边23的下侧抵接在支撑板31上, 使培植篮2灵活地设置于承托架3上: 在移动家养的植物时, 直接将培植篮2从承托架3中托 出再移动到目标地点即可, 方便快捷; 在工业中进行大批量的运输时, 只需要操作机械手夹 持培植篮2的翻边23, 就能将培植篮2迅捷地进行移动和运输。 0020 。

10、承托架3还包括设置于下侧的与培植篮2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壁32, 限位壁32上开设 有使水气通过的流通口34, 将培植篮2安置于承托架3上再一起放入培养盒1中, 然后将培养 液倒入培植单元12, 使培植篮2浸入水中, 水通过流通口34和进液孔22流入培植篮2, 并滋养 植物植株。 0021 如图1至2所示, 培植单元12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出水气的排出孔13, 更换培养液时, 只需要将排出孔13打开, 将培植单元12中的水排出。 0022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 一种组合式植物培植装置, 包括培养盒1、 培植篮2和用于支 撑培植篮2的承托架3, 培养盒1包括培植单元12, 培植篮2对应放置在培植单元。

11、12中。 培植单 元12由设置于培养盒1中的隔板11分隔而成。 承托架3包括设置有开口的支撑板31, 培植篮2 卡接于支撑板31的开口中, 支撑板31抵接在隔板11上, 并使承托架3卡接在培养盒1上。 0023 优选地, 如图3至5所示, 培植篮2包括篮体21, 篮体21的底部开设有用 于导入水气 的引入孔22, 承托架3还包括设置于下侧的与培植篮2的侧壁贴合的限位壁32, 限位壁32的 底部向内延伸为卡位环33, 篮体21的底部抵接在卡位环33上, 这样培植篮2被限制在承托架 3中, 并使培植篮2灵活设置于承托架3上, 方便其进行移动。 0024 限位壁32上开设有使营养液通过的流通口34,。

12、 将培植篮2安置于承托架3上再一起 放入培养盒1中, 然后将培养液倒入培植单元12, 使培植篮2浸入水中, 水通过流通口34和引 入孔22流入培植篮2, 并滋养植物植株。 0025 如图1至2所示, 培植单元12底部开设有用于导入水气的排出孔13, 水过多时, 只需 要将用于导出水气的排出孔13打开, 将培植单元12中的水排出。 0026 以上实施例不局限于该实施例自身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结合成新的 实施例。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 凡未脱离本 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 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内。 说 明 书 2/2 页 4 CN 207322238 U 4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4 页 5 CN 207322238 U 5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4 页 6 CN 207322238 U 6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3/4 页 7 CN 207322238 U 7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4/4 页 8 CN 207322238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