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7041880 上传时间:2019-09-22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3.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11268572.8

申请日:

20171205

公开号:

CN108055997A

公开日:

20180522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22/55,A01G9/029

主分类号:

A01G22/55,A01G9/029

申请人: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发明人:

劳方业,齐永文,樊丽娜,何慧怡,胡斐

地址:

510316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路10号

优先权:

CN201711268572A

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胡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属于植物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是利用格子盘配套底框,并添加基质,对组培苗进行假植培养;所述格子盘是将硬质塑料薄片每隔一定距离沿垂直边沿开设切口,然后将硬质塑料薄片的切口对切口按十字型卡入连接,制作得到格子盘。本发明方法所用基质少,易操作,成本低,假植密度是常规穴盘、塑料袋假植的13.4和7.1倍。本发明方法中每株小苗的根系是分开的,大田移栽时根系不会受伤;整个格子盘可以实现水肥共享,有利于缓冲环境的激烈变化,提高成活率;湿、温较易调控。本发明方法有利于健康种苗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促进甘蔗糖业的持续发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是利用格子盘配套底框,并添加基质,对组培苗进行假植培养;所述格子盘是将硬质塑料薄片每隔一定距离沿垂直边沿开设切口,然后将硬质塑料薄片的切口对切口按十字型卡入连接,制作得到格子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硬质塑料包括PVC、PET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硬质塑料薄片厚度为0.1-0.3mm,宽为5-6cm,长根据底框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硬质塑料薄片每隔1.5-2.0cm沿垂直边沿开设深为2.5-3cm,宽为0.1-0.3mm的切口,制作格子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格子盘的每个格子中种植1株组培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添加基质的方法是:在底框中铺上3-4cm基质,接着放入格子盘,并把格子盘的下缘按入基质直至接触底框,让基质填充每个格子下端,然后将组培苗放入格子中,每格1株组培苗,然后用基质填满格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质为粉碎的塘坭、菜田坭、稻田坭、或种植基质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培苗为高4-6cm、根长1-2cm的甘蔗组培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时,控制温度为30±2℃,相对湿度为80-90%,光强度为5000-10000LX。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的场所为露天环境、人工大棚,或人工气候箱的至少一种。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甘蔗是中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目前,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通常在种植几年后,由于多种病原物反复侵染并且在植株内的积累,导致质量和产量不断下降,出现品种退化的现象。随着人们对植物病毒病害的深入认识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植物脱毒技术应运而生。甘蔗是应用脱毒技术最早的作物之一,据研究,种植经过组培脱毒繁殖起来的种苗——健康种苗,可使蔗产量增加20~40%,蔗糖分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宿根年限延长2~3年。在巴西、澳大利亚、美国等甘蔗主产国,种植健康种苗已经相当普遍。我国近十多年来也大力研究推广种植甘蔗健康种苗,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甘蔗健康种苗是以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为依托,在人工控制下,以工厂化生产方式快速繁殖种苗,生产时间不受限制,方便快捷。但甘蔗组培苗生产技术要求较高,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的全局。目前快速繁殖技术环节已相当成熟,反而假植环节成了“颈瓶”。一般来说,组培苗在假植前是在一个无菌、光温湿最适宜的密闭环境下生长的,生命力相对较弱,如果将组培苗直接移栽大田是很难成活的,所以需要经过假植这一步。就甘蔗而言,传统的假植方法是将组培苗用塑料袋栽种在温室大棚里40-50天,植株长到10-15厘米就可定值大田。但在假植初期,小苗对光温湿的要求很苛刻,控制不好,成活率很低,这是甘蔗组培苗生产最难掌控的一环。此外,假植占用地方大,环境因素如光、温、水等不易控制,也会影响成活率,遇上低温或高温,“全军覆没”很常见。可见,假植是甘蔗健康种苗生产中的关键环节。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假植的研究明显加强,主要从假植基质、光、温、水、肥等方面展开,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下面这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1.假植占用地方过大,温度难以控制,遇上低温或高温天气,成活率很低;2.假植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过高;3.假植苗的运输成本高。因此制约了健康种苗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是利用格子盘配套底框,并添加基质,对组培苗进行假植培养,所述格子盘是将硬质塑料薄片每隔一定距离沿垂直边沿开设切口,然后将硬质塑料薄片的切口对切口按十字型卡入连接,制作得到格子盘。

优选的,硬质塑料包括PVC、PET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硬质塑料薄片厚度为0.1-0.3mm,宽为5-6cm,长根据底框调整。

优选的,硬质塑料薄片每隔1.5-2.0cm沿垂直边沿开设深为2.5-3cm,宽为0.1-0.3mm的切口,制作格子盘。本发明所用的基质是穴盘假植的1/4,袋装假植的1/6.58。

优选的,格子盘的每个格子中种植1株组培苗。本发明的假植密度是穴盘假植的13.4倍,袋装假植的7.1倍。

优选的,添加基质的方法是:在底框中铺上3-4cm基质,接着放入格子盘,并把格子盘的下缘按入基质直至接触底框,让基质填充每个格子下端,然后将组培苗放入格子中,每格1株组培苗,然后用基质填满格子。

本发明填充基质的方法效率高,人工成本与穴盘假植持平,却只有袋装假植的1/5。

优选的,所述的基质为粉碎的塘坭、菜田坭、稻田坭、或种植基质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组培苗为高4-6cm、根长1-2cm的甘蔗组培苗。

优选的,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时,控制温度为30±2℃,相对湿度为80-90%,光强度为5000-10000LX。

优选的,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的场所为露天环境、人工大棚,或人工气候箱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时,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40-50天后移植大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中利用特制的格子盘放入底框中进行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所述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1.假植密度大,每平方米可以假植甘蔗组培苗高达4436株,是常规穴盘和袋装假植密度的13.4和7.1倍。而且甘蔗组培苗每株的根系是分开的,移植方便,且根系移植时不会受伤,提高甘蔗组培苗移植大田的成活率高。

2.整个格子盘的格子之间通过薄片条切口和格子底部相通,几百个格子实现“一体化”,有利于水肥“共享”,也有利于缓冲环境的激烈变化,提高小苗的假植成活率。

3.本发明格子盘占用空间小,湿、温相对较易调节控制,必要时可更使用湿、温调控器,甚至可以将本发明的格子盘连同底框一并放入人工气候箱培养。

4.操作简单,假植成本和运输成本比传统方法明显降低;此外,格子盘可以方便拆卸和重复使用,相比穴盘和袋装成本更低。

综上,本发明是一种假植密度大,水肥“共享”,湿、温易控,移植方便,成活率高,成本低廉的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方法,本发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制作格子盘的薄片;

图2制作格子盘;

图3格子盘;

图4底框及种植基质;

图5格子盘按入种植基质;

图6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示图;

图7甘蔗组培苗常规穴盘假植;

图8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图8B)与常规穴盘假植(图8A)比较;

图9甘蔗组培苗常规袋装假植所用的塑料袋;

图10格子盘与常规塑料袋比较;

图11常规穴盘与常规塑料袋比较;

图12甘蔗组培苗常规袋装假植苗,其中两根棍子之间距离为1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限于此。

实施例1

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格子盘的制作,参见图1-5。选用厚度0.2mm,宽5cm,长分别32cm和42cm PVC薄片材料,每隔1.5cm垂直薄片边沿开设深为2.5cm,宽为0.2mm的口子(图1);遵循一定次序,切口对切口按“十”字型两两相卡入,做成长方体格子(图2);通过薄片条的上、下切口格子相互联通,全部格子形成相通的统一整体;最后得到由494个长方体格子组成的格子盘(图3)。

采用上述格子盘实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上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格子盘及塑料底框。

2)按要求准备好种植基质塘泥。

3)在底框上铺上一层3.5cm的基质(图4),然后在基质层上放上格子盘,轻轻把格子盘的下缘均匀压入基质3.5cm(图5)。

4)种苗:将植株4-6cm高、根长1-2cm的Badila甘蔗组培苗分成单株,小心把小苗头部放入格子盘格子内,每格1株(图6),并用基质填满格子,然后浇足定根水(图8B)。

5)把假植好的小苗格子盘及其底框摆放在温度30±2℃,相对湿度80-90%,光强度5000-10000LX的环境中。

6)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一般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40-50天后移植大田。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的格子盘实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实施例1的格子盘及塑料底框。

2)按要求准备好种植基质塘泥。

3)在底框上铺上一层3.5cm的基质,然后在基质层上放上格子盘,轻轻把格子盘的下缘均匀压入基质3.5cm。

4)种苗:将植株4-6cm高、有根的Badila甘蔗组培苗分成单株,小心把小苗头部放入格子盘格子,每格1株,并用基质填满格子压实,然后浇足定根水。

5)把整盘苗用透明塑料薄膜盖好,直接放入人工气候箱中,设置温度30±2℃,相对湿度80-90%,光强度5000-10000LX。

6)5-7天后转移到箱外,温度30±2℃,相对湿度80-90%,光强度5000-10000LX。

7)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一般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40-50天后移植大田。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1的格子盘实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实施例1的格子盘。

2)按要求准备好种植基质塘泥。

3)把格子盘及其底框摆放在温室的水泥地板上,把基质填入格子盘,去掉多余的基质后,适当浇水让基质下沉。

4)种苗:将植株4-6cm高、有根的Badila甘蔗组培苗分成单株,小心把小苗头部放入格子盘格子内,并用基质填满格子,然后浇足定根水。

5)把用透明塑料薄膜把新种植的小苗盖好,设置温度30±2℃,相对湿度80-90%,光强度5000-10000LX。

6)3-5天后透明塑料薄膜拿掉,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一般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40-50天后移植大田。

实施例4

采用实施例1的格子盘实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准备实施例1的格子盘。

2)按要求准备好种植基质塘泥。

3)把格子盘及其底框摆放在温室的水泥地板上,把基质填入格子盘,去掉多余的基质后,适当浇水让基质下沉。

4)种苗:将植株4-6cm高、有根的粤甘28号组培苗分成单株,小心把小苗头部放入格子盘格子内,并用基质填满格子压实,然后浇足定根水。

5)用透明塑料薄膜把新种植的小苗盖好,设置温度30±2℃,相对湿度80-90%,光强度5000-10000LX。

6)3-5天后透明塑料薄膜拿掉,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一般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40-50天后移植大田。

下面对实施例中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的在基质用量、人工成本、单位密度等方面与常规假植方法的进行比较。

甘蔗组培苗常规假植方法包括穴盘假植和塑料袋假植。其中甘蔗组培苗常规穴盘假植一般是采用53cm×28cm×5cm(50穴,每穴体积45.6cm3)的穴盘假植(图7),由于穴盘中每穴面积大,且穴与穴之间有0.5cm距离,导致甘蔗组培苗假植密度小(见图8,本发明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图8B)与常规穴盘假植(图8A)比较)。另外,穴盘中穴与穴之间的侧面是分离的,不联通的,只是在穴的底部有一个排水孔。因此,不利于水肥调控,穴中的基质容易干枯,影响到假植的成活率及小苗的质量。

甘蔗组培苗的常规塑料袋假植,一般采用6.5cm×7.50cm(体积74cm3)。由于每个塑料袋面积大,导致甘蔗组培苗假植密度小(见图9,图10,本发明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与塑料袋假植比较)。常规塑料袋假植密度相对比穴盘假植高(见图11,图12),但基质装袋较难,栽种、转移、摆放不太方便,人工成本居高。

分别统计常规穴盘假植(图7)、常规塑料袋假植方法(图12)和本发明的高密度假植方法(图6)中的基质用量、人工成本、单位密度数据,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高密度假植方法与常规假植方法的比较

表1结果显示:假植时,本发明的高密度假植方法是先在底框铺上3-4cm基质,接着把格子盘轻轻按下,让基质填充每个格子下端2/3,把小苗放入格子上端后,填满基质,效率高,所用基质只有穴盘假植的1/4,袋装假植的1/6.58,而人工成本与穴盘假植持平,却只有袋装假植的1/5,在假植密度上是穴盘假植的13.4倍,袋装假植的7.1倍。此外,本发明的假植方法所用的格子盘可以方便拆卸和重复使用,格子盘放置在结实的底框中可以方便运输,组培苗进行定值时,可直接将小苗连土一起取出,也可将格子拆卸,小苗连土一起取出,使用方便,同时不损伤组培苗。可见,本发明是一种效率高、成本低的甘蔗组培苗假植实用方法。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pdf(13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711268572.8 (22)申请日 2017.12.05 (71)申请人 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 (广州甘蔗 糖业研究所) 地址 510316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石榴岗 路10号 (72)发明人 劳方业 齐永文 樊丽娜 何慧怡 胡斐 (74)专利代理机构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胡辉 (51)Int.Cl. A01G 22/55(2018.01) A01G 9/029(2018.01) (54)发明名称 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57。

2、)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 植方法, 属于植物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领 域。 本发明方法是利用格子盘配套底框, 并添加 基质, 对组培苗进行假植培养; 所述格子盘是将 硬质塑料薄片每隔一定距离沿垂直边沿开设切 口, 然后将硬质塑料薄片的切口对切口按十字型 卡入连接, 制作得到格子盘。 本发明方法所用基 质少, 易操作, 成本低, 假植密度是常规穴盘、 塑 料袋假植的13.4和7.1倍。 本发明方法中每株小 苗的根系是分开的, 大田移栽时根系不会受伤; 整个格子盘可以实现水肥共享, 有利于缓冲环境 的激烈变化, 提高成活率; 湿、 温较易调控。 本发 明方法有利于健康种苗在生。

3、产上的推广应用, 促 进甘蔗糖业的持续发展。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6页 CN 108055997 A 2018.05.22 CN 108055997 A 1.一种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是利用格子盘配套底框, 并添加基质, 对组培苗进行假植培养; 所述格子盘是将硬质塑料薄片每隔一定距离沿垂直边沿开设切 口, 然后将硬质塑料薄片的切口对切口按十字型卡入连接, 制作得到格子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硬质塑料包括PVC、 PET中的至 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硬质塑料薄片厚度为0.1- 0.3m。

4、m, 宽为5-6cm, 长根据底框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硬质塑料薄片每隔1.5-2.0cm 沿垂直边沿开设深为2.5-3cm, 宽为0.1-0.3mm的切口, 制作格子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格子盘的每个格子中种植1株 组培苗。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添加基质的方法是: 在底框中铺上3-4cm基质, 接着放入格子盘, 并把格子盘的下缘按入基质直至接触底框, 让 基质填充每个格子下端, 然后将组培苗放入格子中, 每格1株组培苗, 然后用基质填满格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

5、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基质为粉碎的塘坭、 菜 田坭、 稻田坭、 或种植基质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述组培苗为高4-6cm、 根长1- 2cm的甘蔗组培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 时, 控制温度为302, 相对湿度为80-90, 光强度为5000-10000LX。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 的场所为露天环境、 人工大棚, 或人工气候箱的至少一种。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8055997 A 。

6、2 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植物种苗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 密度假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甘蔗是中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 目前,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 通常在种植几年后, 由于多种病原物反复侵染并且在植株内的积累, 导致质量和产量不断下降, 出现品种退化 的现象。 随着人们对植物病毒病害的深入认识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不断发展完善, 植物 脱毒技术应运而生。 甘蔗是应用脱毒技术最早的作物之一, 据研究, 种植经过组培脱毒繁殖 起来的种苗健康种苗, 可使蔗产量增加2040, 蔗糖分提高0.5个百分点以上, 宿根 年限延长2。

7、3年。 在巴西、 澳大利亚、 美国等甘蔗主产国, 种植健康种苗已经相当普遍。 我国 近十多年来也大力研究推广种植甘蔗健康种苗, 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0003 甘蔗健康种苗是以组织培养技术原理为依托, 在人工控制下, 以工厂化生产方式 快速繁殖种苗, 生产时间不受限制, 方便快捷。 但甘蔗组培苗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任何一个 环节处理不当, 都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的全局。 目前快速繁殖技术环节已相当成熟, 反而假植 环节成了 “颈瓶” 。 一般来说, 组培苗在假植前是在一个无菌、 光温湿最适宜的密闭环境下生 长的, 生命力相对较弱, 如果将组培苗直接移栽大田是很难成活的, 所以需要经过假植这一 步。 。

8、就甘蔗而言, 传统的假植方法是将组培苗用塑料袋栽种在温室大棚里40-50天, 植株长 到10-15厘米就可定值大田。 但在假植初期, 小苗对光温湿的要求很苛刻, 控制不好, 成活率 很低, 这是甘蔗组培苗生产最难掌控的一环。 此外, 假植占用地方大, 环境因素如光、 温、 水 等不易控制, 也会影响成活率, 遇上低温或高温,“全军覆没” 很常见。 可见, 假植是甘蔗健康 种苗生产中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研究人员针对假植的研究明显加强, 主要从假植基质、 光、 温、 水、 肥等方面展开, 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下面这些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 1.假植占用地 方过大, 温度难以控制, 遇上低温或高温天。

9、气, 成活率很低; 2.假植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过 高; 3.假植苗的运输成本高。 因此制约了健康种苗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0005 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 一种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 是利用格子盘配套底框, 并添加基质, 对组培苗进 行假植培养, 所述格子盘是将硬质塑料薄片每隔一定距离沿垂直边沿开设切口, 然后将硬 质塑料薄片的切口对切口按十字型卡入连接, 制作得到格子盘。 0007 优选的, 硬质塑料包括PVC、 PET中的至少一种。 0008 优选的, 硬质塑料薄片厚度为0.1-0.3mm, 宽为5-。

10、6cm, 长根据底框调整。 0009 优选的, 硬质塑料薄片每隔1.5-2.0cm沿垂直边沿开设深为2.5-3cm, 宽为0.1- 0.3mm的切口, 制作格子盘。 本发明所用的基质是穴盘假植的1/4, 袋装假植的1/6.58。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8055997 A 3 0010 优选的, 格子盘的每个格子中种植1株组培苗。 本发明的假植密度是穴盘假植的 13.4倍, 袋装假植的7.1倍。 0011 优选的, 添加基质的方法是: 在底框中铺上3-4cm基质, 接着放入格子盘, 并把格子 盘的下缘按入基质直至接触底框, 让基质填充每个格子下端, 然后将组培苗放入格子中, 每 。

11、格1株组培苗, 然后用基质填满格子。 0012 本发明填充基质的方法效率高, 人工成本与穴盘假植持平, 却只有袋装假植的1/ 5。 0013 优选的, 所述的基质为粉碎的塘坭、 菜田坭、 稻田坭、 或种植基质中的至少一种。 0014 优选的, 所述组培苗为高4-6cm、 根长1-2cm的甘蔗组培苗。 0015 优选的, 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时, 控制温度为302, 相对湿度为80- 90, 光强度为5000-10000LX。 0016 优选的, 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的场所为露天环境、 人工大棚, 或人工气候箱 的至少一种。 0017 优选的, 进行甘蔗组培苗的假植培养时, 每天喷雾式浇。

12、水一次, 10-15天薄施复合 肥一次, 40-50天后移植大田。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0019 本发明中利用特制的格子盘放入底框中进行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 所述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0020 1.假植密度大, 每平方米可以假植甘蔗组培苗高达4436株, 是常规穴盘和袋装假 植密度的13.4和7.1倍。 而且甘蔗组培苗每株的根系是分开的, 移植方便, 且根系移植时不 会受伤, 提高甘蔗组培苗移植大田的成活率高。 0021 2.整个格子盘的格子之间通过薄片条切口和格子底部相通, 几百个格子实现 “一 体化” , 有利于水肥 “共享” , 也有利于缓冲环境的激烈变化, 提高。

13、小苗的假植成活率。 0022 3.本发明格子盘占用空间小, 湿、 温相对较易调节控制, 必要时可更使用湿、 温调 控器, 甚至可以将本发明的格子盘连同底框一并放入人工气候箱培养。 0023 4.操作简单, 假植成本和运输成本比传统方法明显降低; 此外, 格子盘可以方便拆 卸和重复使用, 相比穴盘和袋装成本更低。 0024 综上, 本发明是一种假植密度大, 水肥 “共享” , 湿、 温易控, 移植方便, 成活率高, 成 本低廉的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方法, 本发明方法较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5 图1制作格子盘的薄片; 0026 图2制作格子盘; 0027 图3格子盘; 002。

14、8 图4底框及种植基质; 0029 图5格子盘按入种植基质; 0030 图6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示图; 0031 图7甘蔗组培苗常规穴盘假植; 0032 图8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图8B)与常规穴盘假植(图8A)比较;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8055997 A 4 0033 图9甘蔗组培苗常规袋装假植所用的塑料袋; 0034 图10格子盘与常规塑料袋比较; 0035 图11常规穴盘与常规塑料袋比较; 0036 图12甘蔗组培苗常规袋装假植苗, 其中两根棍子之间距离为1米。 具体实施方式 0037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但不限于此。 0038 实施例1 00。

15、39 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格子盘的制作, 参见图1-5。 选用厚度0.2mm, 宽5cm, 长分别 32cm和42cm PVC薄片材料, 每隔1.5cm垂直薄片边沿开设深为2.5cm, 宽为0.2mm的口子(图 1); 遵循一定次序, 切口对切口按 “十” 字型两两相卡入, 做成长方体格子(图2); 通过薄片条 的上、 下切口格子相互联通, 全部格子形成相通的统一整体; 最后得到由494个长方体格子 组成的格子盘(图3)。 0040 采用上述格子盘实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1 1)准备上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格子盘及塑料底框。 0042 2)按要求准备好种植基质。

16、塘泥。 0043 3)在底框上铺上一层3.5cm的基质(图4), 然后在基质层上放上格子盘, 轻轻把格 子盘的下缘均匀压入基质3.5cm(图5)。 0044 4)种苗: 将植株4-6cm高、 根长1-2cm的Badila甘蔗组培苗分成单株, 小心把小苗头 部放入格子盘格子内, 每格1株(图6), 并用基质填满格子, 然后浇足定根水(图8B)。 0045 5)把假植好的小苗格子盘及其底框摆放在温度302, 相对湿度80-90, 光强 度5000-10000LX的环境中。 0046 6)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 一般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 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 40- 50天后移植大田。 004。

17、7 实施例2 0048 采用实施例1的格子盘实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9 1)准备实施例1的格子盘及塑料底框。 0050 2)按要求准备好种植基质塘泥。 0051 3)在底框上铺上一层3.5cm的基质, 然后在基质层上放上格子盘, 轻轻把格子盘的 下缘均匀压入基质3.5cm。 0052 4)种苗: 将植株4-6cm高、 有根的Badila甘蔗组培苗分成单株, 小心把小苗头部放 入格子盘格子, 每格1株, 并用基质填满格子压实, 然后浇足定根水。 0053 5)把整盘苗用透明塑料薄膜盖好, 直接放入人工气候箱中, 设置温度302, 相 对湿度80-90, 光强度5。

18、000-10000LX。 0054 6)5-7天后转移到箱外, 温度302, 相对湿度80-90, 光强度5000-10000LX。 0055 7)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 一般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 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 40- 50天后移植大田。 0056 实施例3 0057 采用实施例1的格子盘实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8055997 A 5 0058 1)准备实施例1的格子盘。 0059 2)按要求准备好种植基质塘泥。 0060 3)把格子盘及其底框摆放在温室的水泥地板上, 把基质填入格子盘, 去掉多余的 基质后, 适当。

19、浇水让基质下沉。 0061 4)种苗: 将植株4-6cm高、 有根的Badila甘蔗组培苗分成单株, 小心把小苗头部放 入格子盘格子内, 并用基质填满格子, 然后浇足定根水。 0062 5)把用透明塑料薄膜把新种植的小苗盖好, 设置温度302, 相对湿度80-90, 光强度5000-10000LX。 0063 6)3-5天后透明塑料薄膜拿掉, 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 一般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 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 40-50天后移植大田。 0064 实施例4 0065 采用实施例1的格子盘实现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 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6 1)准备实施例1的格子盘。 0067 。

20、2)按要求准备好种植基质塘泥。 0068 3)把格子盘及其底框摆放在温室的水泥地板上, 把基质填入格子盘, 去掉多余的 基质后, 适当浇水让基质下沉。 0069 4)种苗: 将植株4-6cm高、 有根的粤甘28号组培苗分成单株, 小心把小苗头部放入 格子盘格子内, 并用基质填满格子压实, 然后浇足定根水。 0070 5)用透明塑料薄膜把新种植的小苗盖好, 设置温度302, 相对湿度80-90, 光 强度5000-10000LX。 0071 6)3-5天后透明塑料薄膜拿掉, 根据小苗的生长情况, 一般每天喷雾式浇水一次, 10-15天薄施复合肥一次。 40-50天后移植大田。 0072 下面对实。

21、施例中甘蔗组培苗的高密度假植方法的在基质用量、 人工成本、 单位密 度等方面与常规假植方法的进行比较。 0073 甘蔗组培苗常规假植方法包括穴盘假植和塑料袋假植。 其中甘蔗组培苗常规穴盘 假植一般是采用53cm28cm5cm(50穴, 每穴体积45.6cm3)的穴盘假植(图7), 由于穴盘中 每穴面积大, 且穴与穴之间有0.5cm距离, 导致甘蔗组培苗假植密度小(见图8, 本发明甘蔗 组培苗高密度假植(图8B)与常规穴盘假植(图8A)比较)。 另外, 穴盘中穴与穴之间的侧面是 分离的, 不联通的, 只是在穴的底部有一个排水孔。 因此, 不利于水肥调控, 穴中的基质容易 干枯, 影响到假植的成活。

22、率及小苗的质量。 0074 甘蔗组培苗的常规塑料袋假植, 一般采用6.5cm7.50cm(体积74cm3)。 由于每个 塑料袋面积大, 导致甘蔗组培苗假植密度小(见图9, 图10, 本发明甘蔗组培苗高密度假植与 塑料袋假植比较)。 常规塑料袋假植密度相对比穴盘假植高(见图11, 图12), 但基质装袋较 难, 栽种、 转移、 摆放不太方便, 人工成本居高。 0075 分别统计常规穴盘假植(图7)、 常规塑料袋假植方法(图12)和本发明的高密度假 植方法(图6)中的基质用量、 人工成本、 单位密度数据, 结果如下表1所示。 0076 表1 高密度假植方法与常规假植方法的比较 0077 说 明 书。

23、 4/5 页 6 CN 108055997 A 6 0078 0079 表1结果显示: 假植时, 本发明的高密度假植方法是先在底框铺上3-4cm基质, 接着 把格子盘轻轻按下, 让基质填充每个格子下端2/3, 把小苗放入格子上端后, 填满基质, 效率 高, 所用基质只有穴盘假植的1/4, 袋装假植的1/6.58, 而人工成本与穴盘假植持平, 却只有 袋装假植的1/5, 在假植密度上是穴盘假植的13.4倍, 袋装假植的7.1倍。 此外, 本发明的假 植方法所用的格子盘可以方便拆卸和重复使用, 格子盘放置在结实的底框中可以方便运 输, 组培苗进行定值时, 可直接将小苗连土一起取出, 也可将格子拆卸。

24、, 小苗连土一起取出, 使用方便, 同时不损伤组培苗。 可见, 本发明是一种效率高、 成本低的甘蔗组培苗假植实用 方法。 0080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 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 修饰、 替代、 组合、 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 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8055997 A 7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8 CN 108055997 A 8 图3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9 CN 108055997 A 9 图5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10 CN 108055997 A 10 图7 图8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11 CN 108055997 A 11 图9 图10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2 CN 108055997 A 12 图11 图12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3 CN 108055997 A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