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pdf

上传人:v**** 文档编号:7040329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64.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721511054.X

申请日:

20171114

公开号:

CN207400243U

公开日:

20180525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M1/04,A01M1/00

主分类号:

A01M1/04,A01M1/00

申请人: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

发明人:

马麟,高海燕,姜凯

地址:

134600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鸭绿江大街189号

优先权:

CN201721511054U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内套杆的顶端,所述底板上表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与下壳体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伸入上壳体内并安装有扇叶;所述下壳体内中心处设有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灯的外侧设有防护罩,所述底板上放置有水槽。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发电,安装使用方便,利用防护罩避免害虫污染灯管,可以上下调节高度使得诱虫灯位于虫害区的中间高度,保证诱虫灯照射到更大的范围,提高诱虫效率;通过气流将靠近的害虫吹落进入水中,提高了害虫的捕获效率。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7),所述底板(7)固定在内套杆(4)的顶端,所述底板(7)上表面通过固定杆(3)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通过支撑杆(2)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固定板(10)的中心处与下壳体(14)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14)上部通过法兰与上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1)上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转轴伸入上壳体(11)内并安装有扇叶(18);所述下壳体(14)内中心处设有灯座(15),所述灯座(15)上安装有诱虫灯(21),所述诱虫灯(21)的外侧设有防护罩(20),所述底板(7)上放置有水槽(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8)位于诱虫灯(21)的正下方,所述防护罩(20)的顶部固定有磁铁(19),所述磁铁(19)吸合固定在下壳体(14)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0)上还固定有蓄电池(1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蓄电池(13)电性连接于电机(12)和诱虫灯(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杆(4)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柱(6)的内部,所述支撑柱(6)上设有锁紧螺母(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17),所述上壳体(11)的顶部还设有防雨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14)的下表面设有出风口(16),所述出风口(16)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导向围板(9)。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杀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背景技术

传统除虫主要使用农药,不仅带来了蔬菜和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问题,使农业生态环境受到污染,而且也危及到人体的健康安全和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且农药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经研究发现,昆虫都具有趋光性,尤其是晚上,昆虫看到灯光后都向灯光方向飞去,聚集在灯光的周围飞,人们利用昆虫趋光这一特性制作了各种各样的诱虫灯。

现有的诱虫灯通常采用紫外线灯管来诱虫,再配合高压电网来灭虫,只能等着害虫靠近电网才能进行灭虫,而且电网对体积较大或较小的害虫不能进行有效击杀,对害虫的捕获效率较低,害虫的尸体会散落在周边,影响环境卫生,同时杀死的害虫粘在高压电网、灯管上,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包括:

底板,所述底板固定在内套杆的顶端,所述底板上表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与下壳体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上部通过法兰与上壳体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伸入上壳体内并安装有扇叶;

所述下壳体内中心处设有灯座,所述灯座上安装有诱虫灯,所述诱虫灯的外侧设有防护罩,所述底板上放置有水槽。

优选的,所述水槽位于诱虫灯的正下方,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有磁铁,所述磁铁吸合固定在下壳体的下表面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上还固定有蓄电池,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蓄电池电性连接于电机和诱虫灯。

优选的,所述内套杆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柱的内部,所述支撑柱上设有锁紧螺母。

优选的,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还设有防雨棚。

优选的,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设有出风口,所述出发出风口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导向围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上下调节内套杆,可以实现诱虫灯高度的调整,进而适应发生虫害的不同高度的林木,使得诱虫灯位于虫害区的中间高度,保证诱虫灯照射到更大的范围,提高诱虫效率;

2、通过电机驱动扇叶形成气流,气流在导向围板的作用集中在诱虫灯外周并向下方的水槽吹动,可以将靠近的害虫吹落进入水中,提高了害虫的捕获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下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电路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电池板、2支撑杆、3固定杆、4内套杆、5锁紧螺母、6支撑柱、7底板、8水槽、9导向围板、10固定板、11上壳体、12电机、13蓄电池、14下壳体、15灯座、16出风口、17进风口、18扇叶、19磁铁、20防护罩、21诱虫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包括:

底板7,所述底板7固定在内套杆4的顶端,所述底板4上表面通过固定杆3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一侧通过支撑杆2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1,所述固定板10的中心处与下壳体14的外周固定连接,所述下壳体14上部通过法兰与上壳体11固定连接,所述上壳体11上安装有电机12,所述电机12的转轴伸入上壳体11内并安装有扇叶18;

所述下壳体14内中心处设有灯座15,所述灯座15上安装有诱虫灯21,所述诱虫灯21的外侧设有防护罩20,所述底板7上放置有水槽8。

所述水槽8位于诱虫灯21的正下方,水槽8中装有三分之二高度的水,通过诱虫灯21吸引害虫,将落在水中的害虫溺死,所述防护罩20的顶部固定有磁铁119,所述磁铁19吸合固定在下壳体14的下表面上,由于诱虫灯21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害虫尸体及分泌物粘附在灯管上难以清理,通过防护罩20可以避免害虫直接接触灯管,防护罩20采用透明PVC材料制成,不会降低诱虫灯20的诱虫效果,通过磁铁19方便拆卸防护罩20进行清理。

所述固定板10上还固定有蓄电池1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蓄电池13电性连接于电机12和诱虫灯21,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进行发电,使用方便,安装位置不受电线的限制,为方便电机12和诱虫灯21的工作,采用光控开关进行自动化控制,进入夜晚时,光控开关启动,对电机12和诱虫灯21进行供电,开始诱虫灭虫,工作人员只需定期清理水槽8即可,减少人工管理。

所述内套杆4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柱6的内部,所述支撑柱6上设有锁紧螺母5,通过上下调节内套杆14,可以实现诱虫灯21高度的调整,进而适应发生虫害的不同高度的林木,使得诱虫灯21位于虫害区的中间高度,保证诱虫灯21照射到更大的范围,提高诱虫效率。

所述上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17,所述上壳体11的顶部还设有防雨棚,通过防雨棚防止雨水打湿上壳体11内的电机12以及灯座15,提高安全保障,当电机12驱动扇叶18转动时,空气从进风口17进入,吹向下壳体14上的出风口16。

所述下壳体14的下表面设有出风口16,所述出发出风口16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导向围板9,当气流从出风口16吹出时,通过导向围板9,使得气流集中在靠近诱虫灯21的外周区域,进而可以将飞向幼虫灯21的害虫吹入水槽8中,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

具体的,使用时,通过内套杆4的伸缩调节诱虫灯21的位置高度,使得诱虫灯21位于虫害林木的一半高度处,当进入夜晚时,在光控开关的作用下,对电机12和诱虫灯21进行供电,害虫被诱虫灯21发出的光线吸引,当害虫接近防护罩20时,电机12带动扇叶18产生的气流将害虫吹落至水槽8中,利用水将害虫溺死,工作人员只需定期清理水槽8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721511054.X (22)申请日 2017.11.14 (73)专利权人 吉林省临江林业局 地址 134600 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市鸭绿江 大街189号 (72)发明人 马麟 高海燕 姜凯 (51)Int.Cl. A01M 1/04(2006.01) A01M 1/0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 虫灯, 包括: 底板, 所述底板固定在内套杆的顶 端, 所述底板上表面通过固定杆固定。

2、连接有固定 板, 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太阳能 电池板, 所述固定板的中心处与下壳体的外周固 定连接, 所述上壳体上安装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 转轴伸入上壳体内并安装有扇叶; 所述下壳体内 中心处设有灯座, 所述灯座上安装有诱虫灯, 所 述诱虫灯的外侧设有防护罩, 所述底板上放置有 水槽。 本实用新型采用太阳能发电, 安装使用方 便, 利用防护罩避免害虫污染灯管, 可以上下调 节高度使得诱虫灯位于虫害区的中间高度, 保证 诱虫灯照射到更大的范围, 提高诱虫效率; 通过 气流将靠近的害虫吹落进入水中, 提高了害虫的 捕获效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 CN 20740024。

3、3 U 2018.05.25 CN 207400243 U 1.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其特征在于, 包括: 底板 (7) , 所述底板 (7) 固定在内套杆 (4) 的顶端, 所述底板 (7) 上表面通过固定杆 (3) 固 定连接有固定板 (10) , 所述固定板 (10) 的一侧通过支撑杆 (2) 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 (1) , 所 述固定板 (10) 的中心处与下壳体 (14) 的外周固定连接, 所述下壳体 (14) 上部通过法兰与上 壳体 (11) 固定连接, 所述上壳体 (11) 上安装有电机 (12) , 所述电机 (12) 的转轴伸入上壳体 (11) 内并安装有扇叶 (18)。

4、 ; 所述下壳体 (14) 内中心处设有灯座 (15) , 所述灯座 (15) 上安装有诱虫灯 (21) , 所述诱 虫灯 (21) 的外侧设有防护罩 (20) , 所述底板 (7) 上放置有水槽 (8)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槽 (8) 位于 诱虫灯 (21) 的正下方, 所述防护罩 (20) 的顶部固定有磁铁 (19) , 所述磁铁 (19) 吸合固定在 下壳体 (14) 的下表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板 (10) 上 还固定有蓄电池 (13) ,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 (1) 通过。

5、蓄电池 (13) 电性连接于电机 (12) 和诱虫 灯 (21)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套杆 (4) 的 底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柱 (6) 的内部, 所述支撑柱 (6) 上设有锁紧螺母 (5) 。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壳体 (11) 的 顶部设置有进风口 (17) , 所述上壳体 (11) 的顶部还设有防雨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 (14) 的 下表面设有出风口 (16) , 所述出风口 (16) 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导向围板 (9) 。。

6、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7400243 U 2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杀虫装置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背景技术 0002 传统除虫主要使用农药, 不仅带来了蔬菜和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使农业生态 环境受到污染, 而且也危及到人体的健康安全和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 且农药在生产过程 中对环境也造成了大量的污染; 经研究发现, 昆虫都具有趋光性, 尤其是晚上, 昆虫看到灯 光后都向灯光方向飞去, 聚集在灯光的周围飞, 人们利用昆虫趋光这一特性制作了各种各 样的诱虫灯。 0003 现有的诱虫灯通常采用紫外线灯管来诱。

7、虫, 再配合高压电网来灭虫, 只能等着害 虫靠近电网才能进行灭虫, 而且电网对体积较大或较小的害虫不能进行有效击杀, 对害虫 的捕获效率较低, 害虫的尸体会散落在周边, 影响环境卫生, 同时杀死的害虫粘在高压电 网、 灯管上, 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 提出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包 括: 0006 底板, 所述底板固定在内套杆的顶端, 所述底板上表面通过固定杆固定连接有固 定板, 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通过支撑杆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 所述固定板的中。

8、心处与下壳体 的外周固定连接, 所述下壳体上部通过法兰与上壳体固定连接, 所述上壳体上安装有电机, 所述电机的转轴伸入上壳体内并安装有扇叶; 0007 所述下壳体内中心处设有灯座, 所述灯座上安装有诱虫灯, 所述诱虫灯的外侧设 有防护罩, 所述底板上放置有水槽。 0008 优选的, 所述水槽位于诱虫灯的正下方, 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有磁铁, 所述磁铁 吸合固定在下壳体的下表面上。 0009 优选的, 所述固定板上还固定有蓄电池,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通过蓄电池电性连接 于电机和诱虫灯。 0010 优选的, 所述内套杆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柱的内部, 所述支撑柱上设有锁紧螺 母。 0011 优选的, 。

9、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 所述上壳体的顶部还设有防雨棚。 0012 优选的, 所述下壳体的下表面设有出风口, 所述出发出风口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 导向围板。 0013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4 1、 通过上下调节内套杆, 可以实现诱虫灯高度的调整, 进而适应发生虫害的不同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7400243 U 3 高度的林木, 使得诱虫灯位于虫害区的中间高度, 保证诱虫灯照射到更大的范围, 提高诱虫 效率; 0015 2、 通过电机驱动扇叶形成气流, 气流在导向围板的作用集中在诱虫灯外周并向下 方的水槽吹动, 可以将靠近的害虫吹落进入水中, 提高了害虫的捕。

10、获效率。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下壳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的电路模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 1太阳能电池板、 2支撑杆、 3固定杆、 4内套杆、 5锁紧螺母、 6支撑柱、 7底板、 8 水槽、 9导向围板、 10固定板、 11上壳体、 12电机、 13蓄电池、 14下壳体、 1。

11、5灯座、 16出风口、 17 进风口、 18扇叶、 19磁铁、 20防护罩、 21诱虫灯。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 完整地描述, 显然, 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 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 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 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 如图1-5所示, 一种森林病虫害防治诱虫灯, 包括: 0024 底板7, 所述底板7固定在内套杆4的顶端, 所述底板4上表面通过固定杆3固定连接 有固定板10, 所述固定。

12、板10的一侧通过支撑杆2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1, 所述固定板10的中 心处与下壳体14的外周固定连接, 所述下壳体14上部通过法兰与上壳体11固定连接, 所述 上壳体11上安装有电机12, 所述电机12的转轴伸入上壳体11内并安装有扇叶18; 0025 所述下壳体14内中心处设有灯座15, 所述灯座15上安装有诱虫灯21, 所述诱虫灯 21的外侧设有防护罩20, 所述底板7上放置有水槽8。 0026 所述水槽8位于诱虫灯21的正下方, 水槽8中装有三分之二高度的水, 通过诱虫灯 21吸引害虫, 将落在水中的害虫溺死, 所述防护罩20的顶部固定有磁铁119, 所述磁铁19吸 合固定在下壳体14的下。

13、表面上, 由于诱虫灯21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 害虫尸体及分泌物粘 附在灯管上难以清理, 通过防护罩20可以避免害虫直接接触灯管, 防护罩20采用透明PVC材 料制成, 不会降低诱虫灯20的诱虫效果, 通过磁铁19方便拆卸防护罩20进行清理。 0027 所述固定板10上还固定有蓄电池13, 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通过蓄电池13电性连接 于电机12和诱虫灯21, 通过太阳能电池板1进行发电, 使用方便, 安装位置不受电线的限制, 为方便电机12和诱虫灯21的工作, 采用光控开关进行自动化控制, 进入夜晚时, 光控开关启 动, 对电机12和诱虫灯21进行供电, 开始诱虫灭虫, 工作人员只需定期清理水槽8。

14、即可, 减少 人工管理。 0028 所述内套杆4的底端活动连接于支撑柱6的内部, 所述支撑柱6上设有锁紧螺母5, 通过上下调节内套杆14, 可以实现诱虫灯21高度的调整, 进而适应发生虫害的不同高度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7400243 U 4 林木, 使得诱虫灯21位于虫害区的中间高度, 保证诱虫灯21照射到更大的范围, 提高诱虫效 率。 0029 所述上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进风口17, 所述上壳体11的顶部还设有防雨棚, 通过 防雨棚防止雨水打湿上壳体11内的电机12以及灯座15, 提高安全保障, 当电机12驱动扇叶 18转动时, 空气从进风口17进入, 吹向下壳体14上。

15、的出风口16。 0030 所述下壳体14的下表面设有出风口16, 所述出发出风口16的外周设置有环形的导 向围板9, 当气流从出风口16吹出时, 通过导向围板9, 使得气流集中在靠近诱虫灯21的外周 区域, 进而可以将飞向幼虫灯21的害虫吹入水槽8中, 提高害虫的捕获效率。 0031 具体的, 使用时, 通过内套杆4的伸缩调节诱虫灯21的位置高度, 使得诱虫灯21位 于虫害林木的一半高度处, 当进入夜晚时, 在光控开关的作用下, 对电机12和诱虫灯21进行 供电, 害虫被诱虫灯21发出的光线吸引, 当害虫接近防护罩20时, 电机12带动扇叶18产生的 气流将害虫吹落至水槽8中, 利用水将害虫溺。

16、死, 工作人员只需定期清理水槽8即可。 0032 最后应说明的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 并不用于限制本 实用新型,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来说,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 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 所作的任何修改、 等同替换、 改进等, 均 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7400243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3 页 6 CN 207400243 U 6 图2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2/3 页 7 CN 207400243 U 7 图4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3/3 页 8 CN 207400243 U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