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及建 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沙土寄植园林苗木除了本土的保水肥能力差之外,其通透性好,温度 变化快,供水供肥快,但是不能持久,苗木寄植难以成活,即便苗木带土寄植 也难以保障定植移栽所需土球的规格要求,树木起苗后容易造成失水萎蔫,造成 苗木定植难以成活的损失。a.已授权专利:CN201310534510.2《一种苗木移植 土球凝固剂》,其中:有机营养剂25%-30%、蛋白凝胶10%-20%、重粘土 5%-15%、聚丙烯酰胺(PAM)2%-4%、海藻酸钠2%-5%、聚乙烯醇2%-5%、 硼砂1%-2%、游离氨基酸2%-4%,其余为水。其描述为:可以有效改善土壤 质地和土壤结构,快速粘结根部土壤,形成致密的团粒结构,使根部土球快速 形成,起苗快,运输过程不易破碎,有效提高了苗木土球质量。b.已公开专利: CN201410744017.8《一种小苗移植土球凝固剂》和CN201410744373.X,其配 方为熟石灰:20~40份;糯米浆:5~15份;水:5~20份;粘土:50~70份。其 作用被描述为:改善了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快速粘结小苗根部土壤,形成致 密的团粒结构等。c.已公开专利:CN201610217354.0《土球固定剂及其建造方 法和使用方法》,该土球固定剂包括添加剂A;所述添加剂A的原料包括组分 A、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丙烯酸盐和助剂A,其中所述组分A与所述天然高分 子化合物的重量份数比为100:0~50,所述组分A与所述丙烯酸盐的摩尔比 为1:0.1~2,所述组分A与所述助剂A的重量份数比为100:0.4~1。所述 土球固定剂能够有效的改善土壤质地和土壤结构。
以上a专利所用组合可以增加一些土壤有机物质,对土壤结构改善有一定 作用,但难以达到和一定深度范围土壤充分混合,试验证明,这些有机无机浆状 物不易渗透浸入土层,重粘土比例小,在有机无机混合物质中重粘土才占 5%~15%,即便混入土层中,所占比例更小,对质地无明显改变。因此,该方 法对苗木土球形成难有实效。b专利两个的成分几乎一样,在苗木需要取土球 范围内放入,调制的浆状物更本没有可能渗入土层内部,况且石灰量如此大, 碱性很重,苗木无法承受,甚至于会死亡。c专利,所述改变土壤质地,是不 正确的,改变质地只能通过无机土粒粘砂比的改变来实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沙土中配土寄植 树苗的土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构造一种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沙土50-70 份,黏土15-35份、海泡石2.5-6份。
本发明所述的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其中,所述原料还包括堆渣肥,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堆渣肥为3-5份。
本发明所述的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其中,所述原料还包括泥炭, 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泥炭为1-5份。
本发明所述的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其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 沙土55-65份,所述黏土20-30份、所述海泡石3-5份、所述堆渣肥3-5份、 所述泥炭1-5份。
构造一种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的建造方法,包括将沙土55-65份, 黏土20-30份、海泡石3-5份、堆渣肥3-5份、泥炭1-5份,充分混合为配制 土。
本发明所述的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的建造方法,其中,根据寄植树 苗胸径大小,配制出对应的土球,所述胸径小于20cm时,所述胸径乘以7为 所述土球大小,所述胸径为20-30cm时,所述胸径乘以6为所述土球大小,所 述土球厚度取所述土球直径的70%-80%,再增大种植穴直径15%-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通过苗木寄 植前种植穴内沙土和黏土比例的改变来调整质地,通过堆渣肥的混入待其腐烂 后成为有机胶体或辅之以加入少量泥炭来增加土粒的粘接性,改善了土壤质地 和结构,使土壤松紧适度,有利于苗木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 明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 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 性可以包含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 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 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 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及建造方法 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包括下述重量份的原料:沙土50-70份, 黏土15-35份、海泡石2.5-6份;沙土疏松孔大,通透性强,缺乏粘性;黏土 因不同区域成分差异大,但有一定粘结性,单独存在干燥时呈紧固状态;海泡 石{理论化学式为Mg8[Si2O30](OH)4·12H2O}是一种具层链状结构的含水富 镁硅酸盐黏土矿物,有很强的粘结性能,以往仅在铸造上用于型砂粘结剂,此处 用其对沙土的强化粘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堆渣肥,按重量 份数计,所述堆渣肥为3-5份;堆渣肥腐熟后既有一定粘性,又有一定疏松土 壤的性能,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降低容重,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协调水、 气矛盾。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按重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泥炭,按重量 份数计,所述泥炭为1-5份;泥炭则主要降低土壤硬度,增加土壤松软性。
更进一步地,当按重量份数计,所述沙土55-65份,所述黏土20-30份、 所述海泡石3-5份、所述堆渣肥3-5份、所述泥炭1-5份;各原料的选用及配 比经过科学设计,以使各种原料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采用 这种配比,各种原料的成分相互作用和补充,能够改善了土壤质地和结构,使 土壤松紧适度,有利于苗木生长。
本发明提供的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建造方法,包括:将沙土55-65 份,黏土20-30份、海泡石3-5份、堆渣肥3-5份、泥炭1-5份,充分混合为 配制土。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包括根据寄植树苗胸径大小,配制出对应的土球, 所述胸径小于20cm时,所述胸径乘以7为所述土球大小,所述胸径为20-30cm 时,所述胸径乘以6为所述土球大小,所述土球厚度取所述土球直径的 70%-80%,再增大种植穴直径15%-25%;通过此方法建造苗木,苗木再次移植 时,根系携带土球完整,提高成活率。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一部分配制土用于垫底至现有寄植苗主根尖;
将苗圃地苗木根系带土移入种植穴;
将剩余的配制土回填至种苗根系周围,踏实夯紧,让原带土根系与配制土 紧密接触,至与原地面平齐,若地势比较低矮或苗木怕水分浸渍则进行浅窝堆 栽;
寄植树苗栽好后用灌溉水将树木窝内或堆内土充分灌溉湿透;
茎基至种植穴或种植堆边缘地面覆盖地膜,防止土面蒸发失水、保温、防 雨水或地表径流冲刷损失窝内黏土和有机胶体;
树苗寄植过程中的土壤消毒杀菌、树枝修剪、是否进行树干输液补水及营 养液,以及寄植苗木成活以后的管理,均按常规方法进行;树苗在寄植期间, 窝内土壤的灌水施肥,揭开地膜操作,然后立即将地膜覆盖还原。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美国红枫幼苗寄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计美国红枫幼苗在寄植地培养至胸径8cm时移栽定植,则将需要 土球直径56cm,土球厚度需约40cm,因此种植穴直径取68cm,穴深50cm;
(2)将沙土65份、黏土23份、海泡石3份、堆渣肥5份、泥炭4份, 充分混合为配制土;
(3)一部分配制土用于垫底至现有寄植苗主根尖;
(4)将苗圃地苗木根系带土移入种植穴;
(5)将剩余的配制土回填至种苗根系周围,踏实夯紧,让原带土根系与 配制土紧密接触,至与茎基部原地面平齐栽植;
(6)寄植树苗栽好后用灌溉水将树木窝内土充分灌溉湿透;
(7)茎基至种植穴或种植堆边缘地面覆盖地膜,防止土面蒸发失水、保 温、防雨水或地表径流冲刷损失窝内黏土和有机胶体。
(8)美国红枫树苗寄植过程中的土壤消毒杀菌、树枝修剪、是否进行树 干输液补水及营养液,以及寄植苗木成活以后的管理,均按常规方法进行。在 其寄植期间,窝内土壤的灌水施肥,揭开地膜操作,然后立即将地膜覆盖还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银杏树幼苗寄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划银杏树幼苗在寄植地培养至胸径6cm时移栽定植,则将需要土 球直径42cm,土球厚度需约33cm,因此种植穴直径取50cm,穴深40cm;
(2)将沙土60份、黏土25份、海泡石5份、堆渣肥5份、泥炭5份, 充分混合为配制土;
(3一部分配制土用于垫底至现有寄植苗主根尖;
(4)将苗圃地苗木根系带土移入种植穴;
(5)将剩余的配制土回填至种苗根系周围,踏实夯紧,让原带土根系与 配制土紧密接触,至与原地面平齐,若地势比较低矮或苗木怕水分浸渍则进行 浅窝堆栽;
(6)寄植树苗栽好后用灌溉水将树木窝内或堆内土充分灌溉湿透;
(7)茎基至种植穴或种植堆边缘地面覆盖地膜,防止土面蒸发失水、保 温、防雨水或地表径流冲刷损失窝内黏土和有机胶体。
(8)银杏树苗寄植过程中的土壤消毒杀菌、树枝修剪、是否进行树干输 液补水及营养液,以及寄植苗木成活以后的管理,均按常规方法进行。在其寄 植期间,窝内土壤的灌水施肥,揭开地膜操作,然后立即将地膜覆盖还原。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香樟树幼苗寄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划香樟树寄植地树苗培养胸径10cm将其移栽定植,土球直径达到 70cm,土球厚度取58cm,则种植穴直径取85cm,种植穴深度掘土至70cm;
(2)将沙土55份、黏土30份、海泡石5份、堆渣肥5份、泥炭5份, 充分混合为配制土;
(3)一部分配制土用于垫底至现有寄植苗主根尖;
(4)将苗圃地苗木根系带土移入种植穴;
(5)将剩余的配制土回填至种苗根系周围,踏实夯紧,让原带土根系与 配制土紧密接触,至与原地面平齐,若地势比较低矮或苗木怕水分浸渍则进行 浅窝堆栽;
(6)寄植树苗栽好后用灌溉水将树木窝内或堆内土充分灌溉湿透;
(7)茎基至种植穴或种植堆边缘地面覆盖地膜,防止土面蒸发失水、保 温、防雨水或地表径流冲刷损失窝内黏土和有机胶体。
(8)香樟树苗寄植过程中的土壤消毒杀菌、树枝修剪、是否进行树干输 液补水及营养液,以及寄植苗木成活以后的管理,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香樟树 苗在寄植期间,窝内土壤的灌水施肥,揭开地膜操作,然后立即将地膜覆盖还 原。
对比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美国红枫幼苗寄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计美国红枫幼苗在寄植地培养至胸径8cm时移栽定植,则将需要 土球直径56cm,土球厚度需约40cm,因此种植穴直径取68cm,穴深50cm;
(2)将沙土40份、黏土41份、海泡石7份、堆渣肥6份、泥炭7份, 充分混合为配制土;
(3)一部分配制土用于垫底至现有寄植苗主根尖;
(4)将苗圃地苗木根系带土移入种植穴;
(5)将剩余的配制土回填至种苗根系周围,踏实夯紧,让原带土根系与 配制土紧密接触,至与茎基部原地面平齐栽植;
(6)寄植树苗栽好后用灌溉水将树木窝内土充分灌溉湿透;
(7)茎基至种植穴或种植堆边缘地面覆盖地膜,防止土面蒸发失水、保 温、防雨水或地表径流冲刷损失窝内黏土和有机胶体。
(8)美国红枫树苗寄植过程中的土壤消毒杀菌、树枝修剪、是否进行树 干输液补水及营养液,以及寄植苗木成活以后的管理,均按常规方法进行。在 其寄植期间,窝内土壤的灌水施肥,揭开地膜操作,然后立即将地膜覆盖还原。
对比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银杏树幼苗寄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划银杏树幼苗在寄植地培养至胸径6cm时移栽定植,则将需要土 球直径42cm,土球厚度需约33cm,因此种植穴直径取50cm,穴深40cm;
(2)将沙土45份、黏土42份、海泡石3份、堆渣肥6份、泥炭6份, 充分混合为配制土;
(3一部分配制土用于垫底至现有寄植苗主根尖;
(4)将苗圃地苗木根系带土移入种植穴;
(5)将剩余的配制土回填至种苗根系周围,踏实夯紧,让原带土根系与 配制土紧密接触,至与原地面平齐,若地势比较低矮或苗木怕水分浸渍则进行 浅窝堆栽;
(6)寄植树苗栽好后用灌溉水将树木窝内或堆内土充分灌溉湿透;
(7)茎基至种植穴或种植堆边缘地面覆盖地膜,防止土面蒸发失水、保 温、防雨水或地表径流冲刷损失窝内黏土和有机胶体。
(8)银杏树苗寄植过程中的土壤消毒杀菌、树枝修剪、是否进行树干输 液补水及营养液,以及寄植苗木成活以后的管理,均按常规方法进行。在其寄 植期间,窝内土壤的灌水施肥,揭开地膜操作,然后立即将地膜覆盖还原。
对比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香樟树幼苗寄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计划香樟树寄植地树苗培养胸径10cm将其移栽定植,土球直径达到 70cm,土球厚度取58cm,则种植穴直径取85cm,种植穴深度掘土至70cm;
(2)将沙土75份、黏土14份、海泡石2份、堆渣肥2份、泥炭6份, 充分混合为配制土;
(3)一部分配制土用于垫底至现有寄植苗主根尖;
(4)将苗圃地苗木根系带土移入种植穴;
(5)将剩余的配制土回填至种苗根系周围,踏实夯紧,让原带土根系与 配制土紧密接触,至与原地面平齐,若地势比较低矮或苗木怕水分浸渍则进行 浅窝堆栽;
(6)寄植树苗栽好后用灌溉水将树木窝内或堆内土充分灌溉湿透;
(7)茎基至种植穴或种植堆边缘地面覆盖地膜,防止土面蒸发失水、保 温、防雨水或地表径流冲刷损失窝内黏土和有机胶体。
(8)香樟树苗寄植过程中的土壤消毒杀菌、树枝修剪、是否进行树干输 液补水及营养液,以及寄植苗木成活以后的管理,均按常规方法进行。香樟树 苗在寄植期间,窝内土壤的灌水施肥,揭开地膜操作,然后立即将地膜覆盖还 原。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寄植3年起挖的苗木、对比例1-3寄植3年起挖的苗 木与通过一般寄植方法寄植方法寄植3年起挖的苗木,进行土球与树木生长对 照实验,结果如下表:
项目 土球形状 胸径增量(cm/3a) 树高增量(m/a) 实施例1 较完整,碰触易散落 3.6 1.25 对比例1 粘结性强,过于紧固 2.9 0.91 美国红枫幼苗一般寄植方法 松散,几乎不带土 2.8 0.86 实施例2 密实完整,稳固性好 2.3 0.68 对比例2 粘结性强,干时紧固 1.9 0.52 银杏树幼苗一般寄植方法 疏散,带土很少 1.7 0.46 实施例3 密实完整,搬运稳固 2.5 0.71 对比例3 较疏散,受力碰触易散 2.0 0.58 香樟树幼苗一般寄植方法 松泡,易散落 1.9 0.53
由表数据可知,实施例1-3寄植3年起挖苗木时,均形成较为完整的土球, 且生产较好,该结果表明,由于本发明提供的配制土中的有效搭配,改善了土 壤质地和结构,使土壤松紧适度,有利于苗木生长,并且形成的土球形状完整, 有利于搬运。
实施例1-3的生长效果高于对比例1和2,对比例1和2提供的配制土的 各原料配比不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范围内,该结果表明,沙土过少而黏土等 成分过多则树木根部配土粘结性强,干时紧固,虽然土球为完整,但苗木生长 受限;而沙土过多则土壤较疏散,受力碰触易散,水肥不足,苗木生长受限;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配制土的各原料配比,能够有效提高苗木的生长和土 球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此土 球的质地、结构、松紧适度、稳定性得到了有效的提高;由本发明实施例提供 的一种沙土中配土寄植树苗的土球建造方法,该方法技术简单,操作容易,能 够有效地制备出优异的土球。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 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