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操作并带有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 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装置或一种转动操作并带有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它可用于各种电气设备,诸如音响设备或影像设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制造复合装置或转动操作并带有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的方法。
美国专利第5,180,050号公布了一种按钮旋转开关,其中,安装在一壳体里的、可作轴向和旋转运动的开关致动器通过一轴向无效运动接头驱动一在致动器轴线上的旋转开关。一偏离该轴线的按钮开关与一自致动器径向延伸的半圆板啮合,并在致动器的轴向运动下被驱动,而该致动器可在任何旋转位置上。作为一种选择,该板具有孔隙,以记录在在选定的致动器旋转位置上的按钮开关,以便不能在选定的位置上进行按钮操作。致动器是由光导透明塑料制成的,以便利用来自壳体里的灯泡照亮在开关旋钮上的指示器。在其轴向移动并给予触感的过程中,一与壳体模制成一体的可弯曲地棘爪与该板啮合。
在美国专利第5,180,050号里,可由一共同旋钮操纵按钮开关部分和旋转开关部分。该旋钮安装在一杆的端部,而该杆与按钮开关部分的控制按钮和旋转开关部分的控制轴连接。该杆具有一台肩,和分别向台肩的相反两侧延伸的一较大直径部分和一较小直径部分。杆的较小直径部分通过在壳体壁上的一孔延伸进入该壳体。杆的较大直径部分位于壳体内。壳体壁上的孔在横截面上小于杆的较大直径部分。当杆位于正常位置时,杆的台肩紧靠着壳体壁。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一种改进的复合装置或一种改进的、旋转操作的、带有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制造一种复合装置或旋转操作的、带有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旋转操作的、带有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它包括一套筒,该套筒具有横截面为圆形、延伸通过套筒壁的孔,而在套筒里的该孔具有一形成小直径部分的上部和一形成大直径部分的下部;一延伸通过套筒里的孔的操纵轴,该操纵轴具有一形成小直径部分的上部和一形成大直径部分的下部,操纵轴可相对套筒沿圆周方向转动和相对套筒轴向移动,操纵轴的小直径部分向上延伸通过在套筒上的孔的小直径部分,而操纵轴的大直径部分在直径上大于在套筒上的孔的小直径部分;一转动零件部分,它包括一转动件;将转动件连接在操纵轴下部、允许转动件与操纵轴一起转动、而在操纵轴轴向移动时保持不动的装置;一固定底板;一固定在转动件下表面上的第一接触件;以及一具有弹性的、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第二接触件,第二接触件位于第一接触件下面并与第一接触件接触,当转动件转动时,第二接触件在第一接触件上相对滑动;以及一按钮开关部分,它位于转动零件部分下面并与操纵轴的下端接触。当因操纵轴的轴向运动而受到操纵轴下端的加压时,按钮开关部分工作。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建立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上,提供一种转动操作的、带有一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其中,套筒在其孔的小直径部分和大直径部分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而操纵轴在其小直径部分和大直径部分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当操纵轴在其正常位置处时,套筒的台肩和操纵轴的台肩互相接触。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建立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上,提供一种转动操作的、带有一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其中,操纵轴具有向下延伸的、在位置上相对操纵轴的中心是对称的销钉,向下延伸的销钉与转动件上的凹槽互相配合。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是提供一种制造一转动操作的、带有一按钮开关的电子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按钮开关部分和转动零件部分的固定底板预先组装成一开关块;将一倒置的U型固定件作为参照物,从倒置的U型固定件的下面顺序地装入一套筒、一操纵轴、一转动件和开关块;弯折倒置的U型固定件的腿的边缘,使其与开关块的下表面接触,从而将套筒、操纵轴、转动件和开关块组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是提供一复合装置,它包括一可沿圆周方向转动并可轴向移动的共用轴;一转动操作的电子器件,它包括一转动件并可响应转动件的转动而被驱动;一连接在转动操作电子器件上的转动件和共用轴的锁定连接,以便允许转动件响应共用轴的转动而转动,而在共用轴轴向运动时保持不动;一按钮开关,包括一可轴向移动件,以便响应可轴向移动件的轴向移动而被驱动;以及连接可轴向移动件和共用轴的装置,以便允许可轴向移动件响应共用轴的轴向移动而轴向移动;其中,锁定连接包括共用轴和在转动操作电子器件里的转动件之一上的、轴向延伸的销钉,该轴向延伸的销钉与在共用轴和转动件之另一上的凹槽配合,该轴向延伸的销钉位于偏离共用轴转动中心的位置上。
图1是背景技术中的合成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的C型垫圈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1中的B-B线的剖视图;
图4是背景技术中的合成装置的剖视图,其中一按钮被压下;
图5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按钮开关的、旋转操作的电子器件的剖视图;
图6是沿图5中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沿图5中的C-C线的剖视图;
图8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按钮开关的、旋转操作的电子器件的剖视图,它处于操作轴被压下的位置上;
图9是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带按钮开关的、旋转操作的电子器件的剖视的零件分解图;
图10是图9中的一开关块的零件分解图。
为了较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描述一现有技术中的合成装置。
图1显示了一现有技术中的合成装置,它包括一金属制的操作轴101。操作轴101延伸通过在一套筒102里的的圆柱形孔102A,而套筒102形成一装置壳体的上部。操作轴101可相对套筒102的壁沿圆周转动。操作轴101还可相对套筒102的壁向上和向下移动。换句话说,操作轴101可相对套筒102的壁轴向移动。
操作轴101的上端101E形成一较大的直径部分,它可作为按钮。按钮101E位于装置壳体的外侧。操作轴101有一中间直径的圆柱部分101A,它从上端(大直径部分)101E向下延伸。在中间直径圆柱部分101A和上端(大直径部分)101E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操作轴101的中间圆柱部分101A通过孔102A的上端延伸进入套筒102的圆柱形孔102A,并与其配合。
用模制树脂制的转动件103在装置壳体里延伸。转动件103有一圆盘部分103A和一圆柱部分103B。圆盘部分103A的外径大于圆柱部分103B的外径。圆柱部分103B自圆盘部分103A同轴向上延伸。转动件103的圆柱部分103B通过孔102的下端延伸进入套筒102中的圆柱形孔102A,并与其配合。转动件103可相对套筒102的壁沿圆周转动。一接触板104固定在转动件103的圆盘部分103A的下表面上。接触板104可随转动件103一起转动。
转动件103的圆柱部分103B具有一阶梯孔103C,它轴向延伸通过圆柱部分103B的壁。阶梯孔103C的上部在横截面上大于其下部。在阶梯孔103C的上部和下部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阶梯孔103C的下部有一非圆形的横截面。
操作轴101具有自中间直径圆柱部分101A向下延伸的、尺寸较小的阶梯部分101B。在中间直径圆柱部分101A和尺寸较小的阶梯部分101B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延伸进入在转动件103的圆柱部分103B内的阶梯孔103C。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的上部区域在横截面上大于其下部区域。在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的上部和下部区域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的下部区域具有非圆形的横截面。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的下部区域在形状上与转动件103的圆柱形部分103B中的阶梯孔103C的下部相同。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的下部区域在横截面上略微小于阶梯孔103C的下部。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的下部区域延伸通过阶梯孔103C的下部。由此,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的下部区域与转动件103上限定阶梯孔103C下部的那部分啮合。由于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下部区域的横截面和阶梯孔103C下部的横截面均是非圆形的,因此转动件103可与操作轴101一起沿圆周转动。尺寸较小的阶梯轴部分101B的下部区域可相对转动件103的圆柱部分103B轴向移动。因此,操作轴101可相对转动件103轴向移动。
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的下表面有一与在转动件103圆柱部分103B里的阶梯孔103C连通的中心凹槽。操纵轴101的下部从转动件103圆柱部分103B里的阶梯孔103C延伸进入在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里的凹槽。在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的凹槽里的操纵轴101的下部有一圆环形延伸的槽101D,一垫片或夹子105与其固定配合。如图2所示,垫片105具有字母C的形状。当操纵轴101在其最上位置(正常位置)时,C型垫片105紧靠着转动件103的壁,该壁形成在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里的中心凹槽的底部。因此,C型垫片105防止操纵轴101与转动件103分离。
套筒102的下端形成一向外延伸的凸缘,一固定的底板106与其接触。固定底板106位于套筒102的下面。转动件103在套筒102的凸缘和固定底板106的向内突出之间可转动地被支承。
如图3所示,接触板104具有内环接触件104A和条形接触件104B。条形接触件104B自内环接触件104A径向向外延伸。因此,内环接触件104A和条形接触件104B互相电气连接。条形接触件104B沿圆周方向等角度互相间隔。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的壁在条形接触件104B之间的空隙中露出。如上所述,转动件103是由模制树脂制成的。因此,各条形接触件104B由绝缘区域互相隔开。
如图1所示,接触板104与固定底板106的壁轴向隔开一给定间隔。三个弹性接触臂107A、107B和107C自固定底板106延伸。如图3所示,弹性接触臂107A、107B和107C分别具有端部108A、108B和108C。由于弹性接触臂107A的弹性,弹性接触臂107A的端部108A紧抵着接触板104的内环接触件104A。在接触板104转动过程中,也即在操纵轴101转动过程中;弹性接触臂107A的端部108A保持与接触板104的内环接触件104A的接触。由于弹性接触臂107B的弹性,弹性接触臂107B的端部108B紧抵着接触板104的条形接触件104B或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的壁。在接触板104的转动过程中,也即在操纵轴101转动过程中,弹性接触臂107B的端部108B顺序地和交替地与接触板104的条形接触件104B和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的壁接触,从而在弹性接触臂107A和107B之间可产生第一电子脉冲信号。由于弹性接触臂107C的弹性,弹性接触臂107C的端部108C紧抵着接触板104的一个条形接触件104B或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的壁。在接触板104转动过程中,即操纵轴101转动过程中,弹性接触臂107C的端部108C顺序地和交替地与接触板104的条形接触件104B和转动件103圆盘部分103A的壁接触,从而在弹性接触臂107A和107C之间产生一第二电子脉冲信号。弹性接触臂107B端部108B的位置相对接触板104在圆周方向上偏离弹性接触臂107C的端部108C的位置。因此,第一电子脉冲信号的相位不同于第二电子脉冲信号的相位。
转动件103、接触板104和弹性接触臂107A、107B和107C组成一转动编码器109。
开关底板110在固定底板106的下面延伸。开关底板110紧靠固定底板106。在开关底板110的上表面上设有一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和一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的中心在操纵轴101轴线的延长线上。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的下部边缘放置在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上。这样,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电气连接。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是由弹性金属板制成的。如下面所要说明的,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可移动至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接触或脱离接触。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和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组成一按钮开关113。一中间板114安装在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和操纵轴101的下端之间。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按照中间板114的轴向运动,即操纵轴101的轴向运动而变形。
当操纵轴101在其最上位置(正常位置)时,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保持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电气分离。当操纵轴101从其最上位置(正常位置)轴向移动到其最低位置时,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变形,从而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接触,同时保持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的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通过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电气连接。因此,对应操纵轴101的轴向移动,在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和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之间产生一开/关信号或一二进制信号。
开关底板110支承终端116A、116B和116C,它们分别与弹性接触臂107A、107B和107C电气连接。开关底板110还支承着其它的终端(未画出),它们分别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和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电气连接。
一固定件115具有一大致倒置的U字形。固定件115的上端具有向内延伸的、与套筒102向外延伸的凸缘的上表面接触的凸缘115A。固定件115的下部具有向内延伸的、紧抵着开关底板110的下表面的凸缘115B。套筒102向外延伸的凸缘、固定底板106和开关底板110在固定件115的上凸缘115A和下凸缘115B之间被固定在一起。固定件115和开关底板110形成装置壳体的下部。套筒102向外延伸的凸缘、固定底板106和开关底板110在固定件115的腿之间的区域内延伸。
当启动按钮101E使操纵轴101转动时,转动件103和接触板104转动。因此,弹性接触臂107A、107B和107C的终端108A、108B和108C相对接触板104的内环接触件104A和条形接触件104B滑动。这样,产生第一脉冲信号和第二脉冲信号,并由弹性接触臂107A、107B和107C传送给终端116A、116B和116C。一般来说,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维持与中心固定接触件的分离,与操纵轴101的转动无关。因此,按钮开关113在操纵轴101转动过程中保持不动。
如图4所示,当启动按钮101E轴向压下操纵轴101时,操纵轴101的下端101C通过中间板114向下压下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于是,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12变形,使其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1A接触,同时保持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1B的接触。这样,在操纵轴101的轴向压力下,按钮开关113从断开状态变为连通状态。转动件103保持不动,与操纵轴101的轴向移动无关。因此,在操纵轴101轴向加压过程中,转动编码器保持不动。
在图1-4所示的现有技术的复合装置里,将C型垫片105安装在操纵轴101的槽101D里是非常费力的。为了允许操纵轴101相对转动件103的轴向移动,在操纵轴101的小尺寸的阶梯部分101B和转动件103限定阶梯孔103C的下部的部分之间提供一个给定的间隙。该间隙在操纵轴101转动以启动转动编码器109时提供一个游隙角。该游隙角在操纵轴101反向转动时是显著的。
图5显示了按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复合装置或带有一按钮开关的可转动操作的电子器件。图5所示的复合装置包括一(例如)用金属模铸造而成的套筒21。套筒21形成装置壳体的上部。套筒21具有一延伸通过其壁的、大致圆柱形的孔22。套筒21的上端具有一向内延伸的凸缘。套筒21的下端具有一向外延伸的凸缘。套筒21的圆柱形孔22具有小直径部分22A和大直径部分22B。小直径部分22A成为圆柱形孔的上端。大直径部分22B在小直径部分22A的下面延伸。在圆柱形孔22的小直径部分22A和大直径部分22B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22C。
一大致圆柱形的操纵轴23同轴地延伸通过在套筒21里的圆柱形孔22。操纵轴23(例如)是由金属制成的。操纵轴23可相对套筒21的壁沿圆周方向转动。操纵轴23可相对套筒21的壁向上或向下移动。换句话说,操纵轴23可相对套筒21的壁沿轴向方向移动。
操纵轴23的上部23A形成一可作为按钮的小直径部分。操纵轴23的该小直径部分23A向上延伸出套筒21之外。操纵轴23的中间部分23B形成一在小直径部分23A下面延伸的大直径部分。在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A和大直径部分23B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23E。操纵轴23中间部分23B的直径大于套筒21的圆柱形孔22的小直径部分22A的直径。操纵轴23的大直径部分23B与在套筒21里的圆柱形孔的大直径部分22B滑动配合。操纵轴23的下部23C形成在大直径部分23B下面延伸的小直径部分。在大直径部分23B和小直径部分23C之间的分界处有一台肩。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C向下延伸出套筒21的圆柱形孔22之外。
由模制树脂制成的转动件24在装置壳体里延伸。转动件24有一圆盘部分24A和一圆柱部分24B。圆盘部分24A的外径大于圆柱部分24B的外径。圆柱部分24B自圆盘部分24A同轴向上延伸。转动件24的圆柱部分24B通过孔22的下端延伸进入套筒21的圆柱形孔22,并与其配合。转动件24可相对套筒21的壁沿圆周方向转动。接触板4固定在转动件24的圆盘部分24A的下表面上。使用一插入物、利用一适当的工艺、诸如模制工艺使接触板4与转动件24连接。接触板4可与转动件24一起转动。
转动件24的圆柱部分24B有一轴向延伸的、横截面为圆形的中心孔24C。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C可滑动地延伸通过转动件24的圆柱部分24B的中心孔24C。具体地说,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C可相对转动件24圆柱部分24B的壁轴向移动。换句话说,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C可相对转动件24圆柱部分24B的壁向上和向下移动。
如图5和6所示,操纵轴23具有自大直径部分的下表面向下延伸的、偏离中心的销钉23D;而大直径部分的下表面形成在大直径部分23B和小直径部分23C之间的台肩。偏离中心的销钉23D相对操纵轴23轴向延伸。偏离中心的销钉23D自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C径向外延伸。各偏离中心的销钉23D具有圆形横截面。偏离中心的销钉23D的位置相对操纵轴23的中心是对称的。
如图5和6所示,转动件24的圆柱部分24B有自其上表面延伸的偏离中心的凹槽24D。各偏离中心的凹槽24D具有圆形横截面。偏离中心的凹槽24D的位置相对转动件24的中心是对称的。偏离中心的凹槽24D自转动件24圆柱部分24B内的中心孔24C径向向外延伸。操纵轴23的偏离中心的销钉23D分别与转动件24圆柱部分24B里的偏离中心的凹槽24D滑动配合。操纵轴23的偏离中心的销钉23D可相对转动件24的壁轴向移动。换句话说,操纵轴23的偏离中心的销钉23D可相对转动件24的壁向上和向下移动。
延伸进入转动件24里的偏离中心的凹槽24D的操纵轴23的偏离中心的销钉23D在操纵轴23和转动件24之间形成一锁定连接或锁定啮合。由于销钉23D和凹槽24D成偏置结构,锁定啮合(锁定连接)允许转动件24与操纵轴23一起转动。此外,锁定啮合(锁定连接)允许操纵轴23相对转动件24轴向移动。
转动件24圆盘部分24A的下表面上有一与转动件24圆柱部分24B里的中心孔24C连通的中心凹槽。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C自转动件24圆柱部分里的中心孔24C延伸进入在转动件24的圆盘部分24A里的中心凹槽。
如上所述,套筒21的下端有一向外延伸的凸缘。一固定底板6与套筒21向外延伸的凸缘接触。固定底板6在套筒21的下面。转动件24在套筒21向外延伸的凸缘和固定底板6的向内突出之间被可转动地支承。
如图7所示,接触板4具有一内环接触件4A和条形接触件4B。条形接触件4B自内环接触件4A径向向外延伸。因此,内环接触件4A和条形接触件4B互相电气连接。条形接触件4B沿圆周方向等角度间隔。转动件24圆盘部分24A的壁在条形接触件4B之间的空隙中露出。如上所述,转动件24是由模制树脂制成的。因此,条形接触件4B由绝缘区域互相间隔开。
如图5所示,接触板4与固定底板6的壁轴向隔开一给定间隔。三个弹性接触臂7A、7B和7C自给定底板6延伸。如图7所示,弹性接触臂7A、7B和7C分别具有终端8A、8B和8C。由于弹性接触臂7A的弹性,弹性接触臂7A的终端8A紧抵着接触板4的内环接触件4A。在接触板4转动过程中,也即在操纵轴23转动过程中,弹性接触臂7A的终端8A保持与接触板4的内环接触件4A的接触。由于弹性接触臂7B的弹性,弹性接触臂7B的终端8B紧抵着接触板4的一个条形接触件4B或转动件24圆盘部分的壁中的一个。在接触板4转动过程中,也即在操纵轴23转动过程中,弹性接触臂7B的终端8B顺序地和交替地与接触板4的条形接触件4B和转动件24圆盘部分24A的壁接触,因此,可在弹性接触臂7A和7B之间产生第一电子脉冲信号。由于弹性接触臂7C的弹性,弹性接触臂7C的终端8C紧抵着接触板4的一个条形接触件4B或转动件24圆盘部分的壁中的一个。在接触板4转动过程中,也即在操纵轴23转动过程中,弹性接触臂7C的终端8C顺序地和交替地与接触板4的条形接触件4B和转动件24圆盘部分24A的壁接触,因此,可在弹性接触臂7A和7C之间产生第二电子脉冲信号。弹性接触臂7B终端8B的位置相对接触板4在圆周方向上偏离弹性接触臂7C的终端8C的位置。因此,第一电子脉冲信号的相位不同于第二电子脉冲信号的相位。
转动件24、接触板4和弹性接触臂7A、7B和7C组成一转动编码器25。
一开关底板10在固定底板6下面延伸。开关底板10紧靠着固定底板6。一中心固定接触件11A和一外侧固定接触件11B固定在开关底板10的上表面上。利用插入物、并通过适当的工艺、诸如模制工艺使中心固定接触件11A、外侧固定接触件11B和开关底板10连接。中心固定接触件11A的中心在操纵轴23轴线的延长线上。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的下边缘放置在外侧固定接触件11B之上。这样,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B电气连接。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由弹性金属板制成。如下面将描述的,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可移动到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A接触或脱离接触。中心固定接触件11A、外侧固定接触件11B和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组成按钮开关26。中间板14位于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和操纵轴23下端之间。中间板14可与操纵轴23一起轴向移动。按照中间板14的轴向移动、即操纵轴23的轴向移动,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能发生变形。
当操纵轴23在最上位置(正常位置)时,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A分离。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固定接触件11A与外侧固定接触件仍保持电气断开。当操纵轴23从其最上位置(正常位置)轴向移动到其最下位置时,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变形,并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A接触,同时保持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B的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中心固定接触件11A通过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B电气连接。因此,对应操纵轴23的轴向移动,在中心固定接触件11A和外侧固定接触件11B之间产生了一开/关信号或二进制信号。
开关底板10支承着分别与弹性接触臂7A、7B和7C电气连接的终端16A、16B和16C。开关底板10还支承着分别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A和外侧固定接触件11B电气连接的终端(未画出)。
一固定件15具有大致倒置的U型。固定件15的上端具有向内延伸的、与套筒21向外延伸的凸缘的上表面接触的凸缘15A。固定件15的下部具有向内延伸的、紧抵着开关底板10的下表面的凸缘15B。套筒21向外延伸的凸缘、固定底板6和开关底板10一起固定在固定件15的上凸缘15A和下凸缘15B之间。固定件15和开关底板10形成装置壳体的下部。套筒21向外延伸的凸缘、固定底板6和开关底板10在固定件15的腿之间的区域内延伸。
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通过中间板14向上推压操纵轴23。在没有下压力的情况下,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的力使操纵轴23位于其最上位置(正常位置)。当操纵轴23位于其最上位置(正常位置)时,在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A和大直径部分23B之间的台肩23E紧抵着套筒21的内表面,而该内表面形成在圆柱形孔22的小直径部分22A和大直径部分22B之间的台肩22C。操纵轴23和套筒21之间的这种结合可防止操纵轴23与套筒21分离。
当通过小直径部分23A使操纵轴23转动时,转动件24和接触板4转动。因此,弹性接触臂7A、7B和7C的终端8A、8B和8C相对接触板4的内环接触件4A和条形接触件4B滑动。这样,产生第一和第二脉冲信号,并通过弹性接触臂7A、7B和7C传送给终端16A、16B和16C。一般来说,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保持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A的分离状态,与操纵轴23的转动无关。因此,在操纵轴23转动过程中,按钮开关26保持不动。
如图8所示,当通过驱动上端使操纵轴23轴向下压时,操纵轴23的下端通过中间板14对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向下加压。由此使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变形,并与中心固定接触件11A接触,同时保持与外侧固定接触件11B的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在操纵轴23的轴向加压下,按钮开关26从断开状态变为接通状态。转动件24保持不动,与操纵轴23的轴向运动无关。因此,转动编码器25在操纵轴23轴向加压过程中保持不动。
在操纵轴23和转动件24之间的锁定连接中,偏离中心的销钉23D的位置距操纵轴23轴线的位置、即操纵轴23转动中心的位置有很大的距离。同样的,偏离中心的凹槽24D的位置距转动件24轴线的位置、即转动件24转动中心的位置有很大的距离。因此,在转动操纵轴23以驱动转动编码器25时只可能有小的游隙角。
图5-8中的复合装置的组装和制造如下所述。参看图9,准备一固定件15。固定件15的上端有一向内延伸的凸缘15A和一中心孔15D。固定件15具有相对的腿15C。准备一套筒21。套筒21具有一圆柱部分21A和一自圆柱部分21A的下端向外延伸的凸缘21B。将套筒21从固定件15的下面放入固定件15的腿15C之间的区域内。套筒21的圆柱部分21A通过固定件15的中心孔15D。套筒21向外延伸的凸缘21B与固定件15的向内延伸的凸缘15A接触。
接着,从下面将操纵轴23放入套筒21的圆柱形孔22。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23A通过在套筒21上端的一个孔,而操纵轴23的大直径部分23B移动进入套筒21的圆柱形孔22。然后,从下面将转动件24放在操纵轴23的下部。在这个步骤中,操纵轴23的小直径部分通过在转动件24的圆柱部分24B里的中心孔24C,而操纵轴23的偏离中心的销钉23D插入在转动件24的圆柱部分24B里的偏离中心的凹槽24D里。
接着,将包括一固定底板6和一开关底板10的开关块27从下面放入在固定件15的腿15C之间的区域内。然后,向内弯折固定件15的腿15C上的下边缘15E,使其向上紧抵开关底板10的下表面。结果,形成如图5-8所示的复合装置。
以如下所述方式预先组装和制造开关块27。参看图10,将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和中间板14依序放在开关底板10上。然后,将一固定底板6放在开关底板10上。在这个步骤中,固定底板6上的向下延伸的销钉6A插入在开关底板10里的阶梯孔10A。对固定底板6向下延伸的销钉6A加压并使其变形,从而与开关底板10上的、限定孔10A内的台肩的壁啮合。由此,圆顶状可移动接触件12、中间板14、开关底板10和固定底板6组合成开关块27。
在组装图5-8所示复合装置前制造开关块27。在组装图5-8所示复合装置过程中,将固定件15作为一参照物,而其它零件以一个方向、即向上方向相对固定件15移动。因此,可方便地和容易地完成图5-8所示复合装置的组装。
较佳的是,操纵轴23的偏离中心的销钉23D的数目和在转动件24的圆柱部分24B里的偏离中心的凹槽24D的数目都是2个。此外,偏离中心的销钉23D的数目和偏离中心的凹槽24D的数目也可以都是3个或更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