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终端接头 本发明涉及一种阴电气连接器。
在本说明书的图15和16中所示类型的阴终端接头的是众所周知的,这种类型的阴终端接头包含一个由薄的导电金属片弯成的主体1和一个遮盖主体1的不锈钢保护罩2。主体1有一个供相应的阳终端接头(未示出)插入的插孔3,插孔3连接于位于插孔3后面的筒形部分4,此筒形部分能使电线的端头连接于此。插孔3有一对由向前部伸出的纵向侧壁5组成的弹性触头6,侧壁5在左侧和右侧(在图15中的上侧和下侧)相互对置。阳终端接头可插入弹性触头之间并撑开它们。
然而,触头的弹力由与侧壁相连接的部分的板厚决定,在这部分很薄的情况下,对阳终端接头保持足够的接触压力是不可能的。特别是,随着连接器小型化客观需要的增加,因此有必要减小与阴终端接头的板材厚度相一致的这部分的厚度。由于这个原因,对阳终端接头保持足够地接触压力变得十分困难。
本发明在对上述问题进行考虑后取得了进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终端接头,其中提供一对能够增加接触压力的弹性触头。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阴终端接头,包括对置的弹性触头,它们用于分开和夹紧阳终端接头,和一个支承部分,它支承每一个所述触头的底部,其中所述的每一个触头还包括至少一个与所述的支承部分相连的支承壁,该支承壁在所述触头分开的方向上伸出。
这些支承壁使触头在分开或弯曲的方向上得到加强,因而它们具有对插入的阳接头增加接触压力的效果。支承壁可以便利地用制造终端接头的薄板材料弯成,因而有助于接头的小型化和使用具有同等功能的最小的薄板厚度。
触头可以在相连于支承部分的区域弯曲,因而在一个实施例中,例如通过支承部分本身的一个或多个细长槽,触头仅在这个区域内被加强。以此方式,触头部分地由支承部分的细长槽区域构成。
由于强度和完整性的原因,优先选用管状支承部分。通过在它的表面压入的凹槽,最好是邻近每个触头的根部或底部,触头可以进一步得到加强。
触头本身可以有接触部分,这些接触部分是由触头的一个面被压入或切开形成的,在优选的实施例中,这些接触部分是由对置的大体平行的细长槽构成的。
保护罩是优选用来增加接头的强度和保护相对可变形的触头以防发生意外损坏。保护罩最好是管状的,以使它包围住接头的所有各边。
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将从仅在附图中用举例的方式展示的几个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中得到体现,在图中:
图1是本发明中的第一个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2是配有保护罩的第一个实施例的斜视图;
图3是第一个实施例的横断面视图;
图4是局部放大斜视图,表示了第一个实施例的弹性触头;
图5是局部放大的横断面视图,表示了在第一个实施例中插入状态下的阳终端接头;
图6是侧视的横断面视图,表示在连接器腔中装配状态下的第一个实施例;
图7是的第二个实施例的分解斜视图;
图8是局部放大横断面视图表示了第二个实施例的插入部分;
图9是局部放大的横断面视图表示了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插入状态下的阳终端接头;
图10是斜视图,表示了第三个实施例的插入部分;
图11是局部剖面视图,表示了第三个实施例的接触部分;
图12是第三个实施例的侧视的横断面视图;
图13是第三实施例的横断面视图,表示阳终端接头处于插入状态;
图14是表示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的侧视的横断面视图;
图15是现有技术的阴终端接头侧视的横断面视图;
图16是现有技术的阴终端接头的水平横断面视图;
参照图1至图6,在下文中说明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
如图1所示,阴终端接头包括一个由导电的金属片(例如,薄的铜合金)弯成的接头主体A;和一个罩着接头主体A的保护罩B,保护罩是由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
主体A是被构造成为具有供相应的阳终端接头C(见图5)插入其中的插入部分10,和一个筒形部分20,它借助于连接部分30与插入部分10相连,通过压紧筒形部分把电线的终端连接于此。筒形部分20包括一个压紧电线芯线的线筒21,和一个连接在线筒21后侧的绝缘筒22,它压住了芯线的包封部分。筒体21和22具有一个习惯的形状,借此它们向上突出作为压紧部分21a和22a。
如图3所示,插入部分10呈斜管形状,它向前端变窄,并且插入部分10有一个从前端向后端延伸的分界线,分界线把裂缝14分为上部和下部。因此,后端有一个斜管状的管状部分11,而前端有弹性的触头12,当看横断面图时它们呈凹形。触头12被做成相连的并在上下方向上相互对置。管状部分11构成一个本发明的支承部分,而且,触头12的左右边缘部分有弹性的加强壁13。如图3所示,位于上部和下部的加强壁13之间设置有一细长槽14,细长槽14大约从中部沿纵向延伸到管状部分11,并在它伸向管状部分11时逐渐加宽,在管状部分的后端呈圆形。
在插入部分10的顶面和底面内,接触部分15被做成向内凸起。如图4所示,接触部分15沿着顶面和底面左右边的长度方向平行剖开,接触部分15的内侧面,通过向内弯曲,向插入部分10的内部凸起。凸起的位置靠近于接触部分15的前部。
连接部分30呈凹槽状,在左右侧面上的相面对的侧壁31上,具有一对向上凸起的稳定面32。
如图1的左侧所示,保护罩B是通过把一不锈钢薄片弯成一个斜管的形状做成的,它的纵向尺寸略长于插入部分10的长度,它的内径略大于管状部分11的外径,换句话说,保护罩B有一个弯曲的空间以允许弹性触头12相对于插入部分10的弯曲,并且可以从前端插入以罩住这个空间。
保护罩B的上面有一个撞杆41,它是由切开上面并使其从前端向外延展而形成的。保护罩B的右侧壁(在图1中位置较近的侧壁)略微凸起高出上面,因而构成了保护壁44。撞杆41的弯曲空间在保护壁之内。在保护罩B的前端,开口的边缘被向内弯,形成了允许阳终端接头C穿过的一个通孔42。保护罩B的后端有一对凸起的固定部分43。当保护罩B罩住插入部分10时,这些固定部分43被从外部重叠在连接部分30的侧壁31上。通过把固定部分43向内弯,保护罩B被卡住(见图2)。
图6表示安装到连接器套50的阴终端接头。此连接器套50具有排列在它的横向方向上的腔51。每个腔51的后端有一个接头连接孔51a用来固定阴终端接头,它的前端有一个终端插入孔51b用来插入阳终端接头C。而且,制动部分52由切去在腔51的外侧上的内壁面而形成。当阴终端接头通过终端连接孔51a连接到腔51时,阴终端接头的撞杆41与制动部分52装配在一起。因此,阴终端接头相互背靠着安装在一起。
接着,来说明本实施例的操作。在每个终端接头被连接到连接器套50后,阴、阳连接器被安装在一起,阳终端接头C经过连接器套的接头插入孔51b插入保护罩B的通孔42中,进而插入终端主体A的插入部分10。进入插入部分10的阳终端接头C进入到触头12之间,撑开接触部分15。
此外,触头12通过改变形状变宽,使其从根部在上下方向上产生弯曲(见图5)。此时,触头12迫使那些与管状部分11相连的弹性加强壁13的部分产生弯曲。此弯曲沿壁面方向产生(图5中的上下方向上)。所以,与加强壁13所受的力相应的弹性力作用于此部分。因此,使作用于触头12的力增大。因此,阳终端接头C被触头12紧紧地夹住。
在本实施例中,在这种方式下通过连接从弹性触头12的底端延伸至管状部分11的加强壁13实现了如下的结果。
1)通过设置加强壁13,触头12的弹力增加,从而使对阳终端接头C的接触力得到增加。
2)由于与加强壁13的底端相连的支承部分(管状部分11)被做成管状,对于此部分来说,很难改变形状并随壁13的形状改变而弯曲。因此,接触力的确会得到增加。
3)由于相对于阳终端接头C的接触力可以在不增加片状材料的厚度的情况下得到增加,因此在需要终端接头小型化的场合,这种结构就特别有效。
4)由于接触部分15从触头12的相对的面凸起,使阳终端接头C肯定与触头12接触,因而保证处于导电状态。而且,由于接触部分15是通过剪切与弯曲而成,因此接触部分15与阳终端接头C的接触更稳定。
5)通过插入阳终端接头C,作用于触头12上的力被分配到触头12和加强壁13的底部,因而减少了由于长期使用造成的畸形,因此提高了它的寿命。
6)由于保护罩B被装配到插入部分10上,它可以防止由于外力造成的触头12的意外变形。
本发明中阴终端接头的第二个实施例借助图7至图9来说明。在第二个实施例中,插入部分的结构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的不同。因为筒形部分,保护部分和其它部件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因此具有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结构的部分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因此它们的说明省略了。
如图7所示,插入部分60有一个位于后端的管状部分61(此端部与连接部分30相连),弹性触头62从左右侧壁61a向前部伸出。触头62是向内弯曲的,因此,触头62之间的间隙在靠近前端的部分减小,而当接近前端时增大。而且,使触头62的底部与管状部分61的左右侧壁61a相连的外部侧壁,具有被压制成使它们向内凹的变形区63。这些变形区63近似弧形,并且在向它们前端的方向上逐渐变窄。此外,如图8所示,在触头62之间,细长槽64从管状部分61底板的前边缘向里面伸进一定的深度。管状部分61相当于本发明的支承部分,而通过在管状部分底板上形成的细长槽64,从触头62底端的下边缘直到管状部分61的延伸部分相当于加强壁65。
如同第一个实施例的情况,当阳终端接头C经过保护罩B的通孔42插到插入部分60时,阳终端接头C推抵触头62并撑开触头62进到内部。触头62变形并弯曲以使其分开,但是由于加强壁65是在触头62的底端部分上形成,所以它们也沿壁面的方向被弯曲。此外,由于触头62的底端有在其上形成的变形区63,所以底端弯曲是困难的。因而,触头62的弹力增大,并稳固地夹住阳终端接头(见图9)。
以这种方式,由于加强壁65与管状部分61相连接,获得了与第一个实施例相似的
如图11和图12所示,插入部分70的内部有一个接触部分75,它是由将插入部分底面切开并向里推压而成的。也就是说,接触部分75是这样形成的,即沿着位于下半部的触头72底面的左右侧边纵向切开,并使切开部分的内部向里凸起。此外,插入部分70的顶面,即触头72顶面的几乎整个表面有一个凹进部分76,它是被从外侧面压制形成矩形形状的。
当一个在其上配有阴终端接头的阴连接器装配于一个阳连接器时,如同第一个实施例的情况,阳终端接头C经过保护罩B的通孔42进入插入孔70。当进入完成时,阳终端接头C与凹进部分76相配合并把接触部分75向下推压。由于接触部分75弹性地弯曲及改变形状,所以触头72向下弯曲,加强壁74也随它弯曲。因此,触头72的力加大到壁74所给予的力的程度,插入在这些触头72之间的阳终端接头C被稳固地夹住了(见图13)。
同样在本实施例中,以这种方式,通过加强壁74与管状部分71相连接,正象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情况那样,同样得到了例如增加对阳终端接头C的接触压力的效果。接头70可方便地由片材折成,具有横穿凹进部分76的抵靠边缘。
此外,本发明不仅限于上述借助附图所描述的实施例。例如下面所描述的可能性也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护罩B做成分离式且可安装于插入部分10上。但是,它可以等同地这样设置,即保护罩与插入部分做成一体。而且,等同地结构可以是根本不安装保护罩的结构。
2)在上面描述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触头12被制成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面对,但它们可以等同地布置成在侧向上相互面对。而且,触头可以等同地是四个且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面对。
3)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虽然接触部分15被设置成从触头12相对的面切开,但是,其等同设置可以为接触部分可通过压制或其它类似的方式制成。
4)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虽然内凹部分63是被置于弹性接头62的底部,但它同样可以不在其上设置。
5)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虽然通过在管状部分61底板上作出细长槽64,加强壁65被做在触头62底部的下边缘上,但是,它可以等同地处理成把细长槽做在管状部分的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在上述实施例中,保护罩B做成分离式且可安装于插入部分10上。但是,它可以等同地这样设置,即保护罩与插入部分做成一体。而且,等同地结构可以是根本不安装保护罩的结构。
2)在上面描述的第一个实施例中,触头12被制成在上下方向上相互面对,但它们可以等同地布置成在侧向上相互面对。而且,触头可以等同地是四个且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面对。
3)在第一个实施例中,虽然接触部分15被设置成从触头12相对的面切开,但是,其等同设置可以为接触部分可通过压制或其它类似的方式制成。
4)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虽然内凹部分63是被置于弹性接头62的底部,但它同样可以不在其上设置。
5)在第二个实施例中,虽然通过在管状部分61底板上作出细长槽64,加强壁65被做在触头62底部的下边缘上,但是,它可以等同地处理成把细长槽做在管状部分的顶部在接头底端上边缘上形成加强壁。而且,同样可以处理成把细长槽做在管状部分的底板和顶板上,而在两个触头上形成加强壁。
6)在第三个实施例中,虽然接触部分底面的左、右侧上具有平行的切口而且它们的内部被推压,但结构同样可以和图14所示的相同。即底面的前部是切断的,而切断部分81的前端轻微地向下弯曲,而且,接受部分82是通过从它的前端向内翻转底板形成的。切断部分81的前端做成与接受部分82相接触。
7)在第三个实施例中,接触部分75同样可以处理成从底面压出。另外,本发明可以在没有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各种其它方式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