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pdf

上传人:zhu****69 文档编号:7029563 上传时间:2019-09-2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39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510136671.1

申请日:

20051228

公开号:

CN1817173A

公开日:

2006081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K1/165,B01J8/00

主分类号:

A23K1/165,B01J8/00

申请人:

湖南尤特尔生化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利芬

地址:

414000湖南省岳阳市云溪工业园

优先权:

CN200510136671A

专利代理机构:

岳阳市科明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彭乃恩;彭正贤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饮料添加剂,特别指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将液态酶和玉米淀粉以3∶5的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液态酶和玉米淀粉送入低温颗粒摇摆机进行摇摆造粒;再将成型后的颗粒使用球形抛丸机抛光;将抛光后的光滑小丸用离心振动筛分选出30-100目的小丸;将分选出的小丸用50℃低温循环烘箱将小丸烘干;准备肠溶包衣膜材:将树脂2和树脂3号用不着:1的比例配好,再取5%的酒精溶液,将配好的树脂与酒精溶液按1∶20的比例混合;用旋流流化床包衣机对小丸进行包膜:取小丸1份、树脂溶液2份,用包衣机把树脂溶液喷洒小丸,干燥后即为肠溶微丸酶成品。本发明可提高两小时对pH=2.5的酸性缓冲液的耐受性55.4%。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下列步骤:1)将液态酶和玉米淀粉以3∶5的比例混合均匀;2)将混合好的液态酶和玉米淀粉送入低温颗粒摇摆机进行摇摆造粒;3)再将成型后的颗粒使用球形抛丸机抛光;4)将抛光后的光滑小丸用离心振动筛分选出30-100目的小丸;5)将分选出的小丸用50℃低温循环烘箱将小丸烘干;6)准备肠溶包衣膜材:将树脂2和树脂3号用1∶1的比例配好,再取95%的酒精溶液,将配好的树脂与酒精溶液按1∶20的比例混合;7)用旋流流化床包衣机对小丸进行包膜:取小丸1份、树脂溶液2份,用包衣机把树脂溶液喷洒小丸,干燥后即为肠溶微丸酶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丸酶包括中性木聚糖酶、酸性木取糖酶、酸性纤维素酶、中温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等酶制剂。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特别指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酶,其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酸、热等条件下容易变性,而酶蛋白变性 后其空间结果发生改变。但酶蛋白要发生其催化功能必须在其特定的空间条件 下才能发生其催化效果,故变性的酶蛋白就不具有其本身所具有的特定功能一 催化生化反应了。目前市场上所有的酶制剂绝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包埋处理后的 产品,当然还有一部分包膜的产品,但这种包膜的产品只是用于部分隔热,以 消除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湿对酶活性的影响。在畜禽的体内,特别是猪, 由于食糜在胃中停留的时间在两小时左右,其强酸性(pH2.0-3.0)环境会使很 多的酶蛋白变性,从而降低酶的生物效价。如某种酸性纤维素酶用pH为2.5的 缓冲液处理2小时,其酶活的损失达到86%,很大程度降低了纤维素酶的生物 学效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提供一种能 够使酶制剂顺利通过胃的强酸环境,而到达小肠后迅速崩解发生作用,从而降 低酶活性的损失,提高酶制剂的生物效价的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液态酶和玉米淀粉以3∶5的比例混合均匀;

2)将混合好的液态酶和玉米淀粉送入低温颗粒摇摆机进行摇摆造粒;

3)再将成型后的颗粒使用球形抛丸机抛圆;

4)将抛圆后的光滑小丸用离心振动筛分选出30-100目的小丸;

5)将分选出的小丸用50℃低温循环烘箱将小丸烘干;

6)准备肠溶包衣膜材:将树脂2和树脂3号用1∶1的比例配好,再取95% 的酒精溶液,将配好的树脂与酒精溶液按1∶20的比例混合;

7)用旋流流化床包衣机对小丸进行包膜:取小丸1份、肠溶包衣膜材2份, 用包衣机把肠溶包衣膜材均匀喷洒到小丸,干燥后即为肠溶微丸酶成品。

本发明所述的微丸酶包括中性木聚糖酶、酸性木取糖酶、酸性纤维素酶、 中温α-淀粉酶、中性蛋酶等酶制剂。

利用本发明处理深层液态发酵生产的纤维素酶,可提高纤维素酶两小时对 pH=2.5的酸性缓冲液的耐受性55.4%,即通过此技术处理的酶制剂的生物效价 提高55.4%,这将很大的减少酶制剂在使用过程中的浪费,产生巨大的经济、社 会效益。

本发明相对颗粒酶而言通过试验后得出以下优点和效果:

(一)溶出时间的试验

准确称取1.000g肠溶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分别溶解在40mL 0.1mol/L 的pH=5.50和pH=6.80的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磁力搅拌10、15、20、25、30、 60分钟后按本公司企业标准测定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酶活力。

在pH=5.50条件下肠溶纤维素酶不同搅拌时间下的相对酶活力的试验结果:  溶出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60  相对酶活力%   66.1   84.5   88.7   96.4   100   100

在pH=6.80条件下肠溶纤维素酶不同搅拌时间下的相对酶活力的试验结果:  溶出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60  相对酶活力%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在pH=5.50条件下肠溶木聚糖酶不同搅拌时间下的相对酶活力的试验结果:  溶出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60  相对酶活力%   54.5   67.8   76.3   89.7   100   100

在pH=6.80条件下肠溶木聚糖酶不同搅拌时间下的相对酶活力的试验结果:  溶出时间(min)   10   15   20   25   30   60  相对酶活力%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该结果说明,该肠溶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pH=5.50时能在30分钟内完 全溶出,在十分钟内也有50%以上的溶出,而在pH=6.80的情况下只需10分钟 就能完全溶出,这说明,在畜禽的消化道中,当肠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到达 小肠段,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全溶出而发挥其功效。

(二)酸耐受性试验

分别取1.000g肠溶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样品,分别用pH为2.5、3.0、3.5、 4.0、4.5、5.0、5.5、6.0、6.5、7.0的10mL柠檬酸-磷酸盐缓冲液于37℃下振荡 2小时后,再用pH=6.80的缓冲液磁力搅拌10-15分钟后定溶至100mL,然后在 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最适条件下检测酶活力。同时,用相同的处理方法检测 颗粒状的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样品的酶活。

肠溶纤维素酶和颗粒酶处理后相对酶活的试验结果:   pH值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肠溶酶%   99   100   100   95.7   98.7   97.5   94.6   99.7   93.4   95.2   颗粒酶%   43.6   46.4   47.2   46.4   46.7   47.9   47.6   47.8   47.8   47.8

肠溶木聚糖酶和颗粒酶处理后相对酶活的试验结果:   pH值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肠溶酶%   92.6   93.2   94.6   95.2   95.7   96.9   95.5   95.5   96.4   97.5   颗粒酶%   39.6   71.4   74.3   74.7   75.6   84.8   80.5   82.7   84.5   82.1

从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经过特殊加工工艺生产的肠溶酶,很大程度的提 高了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酸的耐受性,尤其是对强酸性的如pH=2.5时的耐受 性,纤维素酶提高了55.4%,木聚糖酶提高了53%,而且肠溶酶的失活都在7 %一下。因此,肠溶酶对于减少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在畜禽消化道的前端如胃 中失活有很好的效果。

(三)高温高湿耐受性试验

准确称取肠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各1.000g于70℃、80℃、85℃、90℃、 95℃、100℃下在恒温水浴震荡器中震荡处理10分钟,然后用pH6.80缓冲液磁 力搅拌10-15分钟后,测其活力。同时且颗粒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各1.000g 作同样处理(相对酶活=处理后剩余酶活/处理前酶活)

肠溶纤维素酶和颗粒状纤维素酶处理后相对酶活的试验结果:   温度(℃)   70   80   85   90   95   100   颗粒酶   96   91.3   76.6   59.9   44.2   41   肠溶酶%   97.1   94.6   94.1   75.8   61.4   44.0

肠溶木聚糖酶酶和颗粒状木聚糖酶处理后相对酶活的试验结果:   温度(℃)   70   80   85   90   95   100   肠溶酶%   98.1   98.8   87.3   88.0   85.3   67.2   颗粒酶   86   76.1   67.6   64.7   45.3   41.5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肠溶纤维素酶在85℃时高温高湿的耐受性达到了94.1 %,相对于颗粒酶耐受性提高了17.5%,肠溶木聚糖酶则提高了19.3%,但同 时也可以看出,该肠溶酶在100℃没有很多程度的提高其高温高湿的耐受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中性木聚糖酶肠溶小丸的制作工艺如下:取40000IU/mL的中性木聚糖酶发 酵液600mL和950克玉米淀粉和50克的微晶纤维素酶充分混合后,使用摇摆式 颗粒机进行制丸,然后使用球形抛丸机将丸抛成光滑且有一定强度的小丸,制 成小丸后低温烘干。取中性木聚糖酶小丸1份用旋流流化床喷两份树脂2号和 树脂3号(1∶1)的5%的酒精溶液后干燥。

酸性木聚糖酶肠溶小丸的制作方法如下:取30000IU/mL的酸性木聚糖酶发 酵液600mL和950克玉米淀粉和50克的微晶纤维素充分混合后,使用摇摆式颗 粒机进行制丸,然后使用球形抛丸机将丸抛成光滑且有一定强度的小丸,制成 小丸后低温烘干。取酸性木聚糖酶小丸1份用旋流流化床喷两份树脂2号和树 脂3号(1∶1)的5%的酒精溶液后干燥。

酸性纤维素酶肠溶小丸的制作方法:取1800IU/mL的酸性木聚糖酶发酵液 600mL和950克玉米淀粉和50克的微晶纤维素酶充分混合后,使用摇摆式颗粒 机进行制丸,然后使用球形抛丸机将丸抛成光滑且有一定强度的小丸,制成小 丸后低温烘干。取酸性纤维素酶小丸1份用旋流流化床喷两份树脂2号和树脂3 号(1∶1)的5%的酒精溶液后干燥。

中性蛋白酶肠溶小丸的制作方法:取高浓缩的中性蛋白酶50、玉米淀粉10、 微晶纤维素10、30%聚乙二醇水溶液30充分混合后,使用摇摆式颗粒机进行制 丸,然后使用球形抛丸机将丸抛成光滑且有一定强度的小丸,制成小丸后低温 烘干。取中性蛋白酶小丸1份用旋流流化床喷两份树脂2号和树脂3号(1∶1) 的5%的酒精溶液后干燥。

中温α-淀粉酶肠溶小丸的制作方法:取高浓缩的中温α-淀粉酶50、玉 米淀粉10、微晶纤维素10、30%聚乙二醇水溶液30充分混合后,使用摇摆式 颗粒机进行制丸,然后使用球形抛丸机将丸抛成光滑且有一定强度的小丸,制 成小丸后低温烘干。取中温α-淀粉酶小丸1份用旋流流化床喷两份树脂2号 和树脂3号(1∶1)的5%的酒精溶液后干燥。

本发明上述各工艺制出的是小丸属于单酶,该小丸具有在强酸条件下不崩 解而在PH=5.0以上以及一定的离子浓度条件下迅速崩解的特性。

本发明还可以制作成肠溶微丸复合酶,其各原料的重量份的组成是:0-40 %;酸性木聚糖酶肠溶小丸0-40%;酸性纤维素酶肠溶小丸0-60%;中温α -淀粉酶肠溶小丸0-20%中性蛋白酶肠溶小丸0-20%,玉米淀粉空白小丸: 0-60%。猪胃的pH值为1.5-3.5,而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 pH值为5.0-6.5。

用本发明制作的复合酶制剂亦能顺利通过胃的强酸环境,而到达小肠后迅 速崩解发生作用,故可降低酶活性的损失,提高酶制剂的生物效价。

一种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涉及饮料添加剂,特别指饲用肠溶微丸酶的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生产方法包括:将液态酶和玉米淀粉以35的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好的液态酶和玉米淀粉送入低温颗粒摇摆机进行摇摆造粒;再将成型后的颗粒使用球形抛丸机抛光;将抛光后的光滑小丸用离心振动筛分选出30100目的小丸;将分选出的小丸用50低温循环烘箱将小丸烘干;准备肠溶包衣膜材:将树脂2和树脂3号用不着:1的比例配好,再取5的酒精溶液,将配好的树脂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