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转线圈装置.pdf

上传人:b*** 文档编号:702929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1.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7113499.5

申请日:

1997.05.10

公开号:

CN1182324A

公开日:

1998.05.20

当前法律状态:

撤回

有效性:

无权

法律详情:

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后的视为撤回||||||公开

IPC分类号:

H04N3/19

主分类号:

H04N3/19

申请人:

日本胜利株式会社;

发明人:

古贺崇祐; 杉本哲也; 木原俊之; 畠山直树

地址:

日本神奈川县

优先权:

1996.05.10 JP 140707/96

专利代理机构: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代理人:

林长安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偏转线圈装置包括:一对水平偏转线圈;一对垂直偏转线圈;一个线圈架,它带有一个沿其中心轴界定的通孔;一对补偿线圈,这对补偿线圈围绕线圈架缠绕,并且与水平偏转线圈串联;一个磁心,它插入至线圈架的通孔中,用于通过补偿线圈在线圈架的通孔中的位移差动调整这对补偿线圈之间的电感差值;一个基底,用于安装线圈架;以及一个防护盖,用于封盖线圈架和这对补偿线圈。防护盖设有调整范围调节部件,用于调节磁心在线圈架的通孔中位移的调整范围。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偏转线圈装置,包括:一对水平偏转线圈;一对垂直偏转线圈;一 个线圈架,它带有一个沿其中心轴界定的通孔;一对补偿线圈,这对补偿线圈 围绕线圈架缠绕,并且与水平偏转线圈串联;一个磁心,它插入至线圈架的通 孔中,用于通过补偿线圈在线圈架的通孔中的位移差动调整这对补偿线圈之间 的电感差值;一个基底,用于安装线圈架;以及一个防护盖,用于封盖线圈架 和这对补偿线圈,其特征在于:防护盖设有调整范围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能够 使磁心在线圈架的通孔中位移的调整范围。
2: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这样构成 的,磁心在线圈架的通孔中的第一位置和磁心在线圈架的通孔中的第二位置, 实质上与能够使磁心在线圈架的通孔中位移的调整范围的极限是一致的,所述 的第一位置用于使电感差值处于正最大值,所述的第二位置用于使电感差值处 于负最大值。
3: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由从防护盖 的内顶表面向下延伸的调节棱构成的,这些调节棱分别面对磁心的侧端定位。
4: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由防护盖本 身的侧壁的一部分构成的,防护盖的侧壁的此部分分别面对磁心的侧端定位。
5: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由用于引导 磁心的调整装紧工具的防护盖的水平壁的部分构成的,水平壁的这些部分分别 面对磁心的侧端定位。
6: 根据权利要求1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由一对调节 凸台部分构成的,每一凸台部分具有一对按预定间隔平行设置的凸片,这对调 节凸台部分以如此方式设置在防护盖的侧壁上,即,每对凸片的侧端面对线圈 架的一个侧端。
7: 根据权利要求2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由从防护盖 的内顶表面向下延伸的调节棱构成的,这些调节棱分别面对磁心的侧端定位。
8: 根据权利要求2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由防护盖本 身的侧壁的一部分构成的,防护盖的侧壁的此部分分别面对磁心的侧端定位。
9: 根据权利要求2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由用于引导 磁心的调整装紧工具的防护盖的水平壁的部分构成的,水平壁的这些部分分别 面对磁心的侧端定位。
10: 根据权利要求2的偏转线圈装置,其中调整范围调节装置是由一对调节 凸台部分构成的,每一凸台部分具有一对按预定间隔平行设置的凸片,这对调 节凸台部分以如此方式设置在防护盖的侧壁上,即,每对凸片的侧端面对线圈 架的一个侧端。

说明书


偏转线圈装置

    本发明涉及阴极射线管(CRT)的偏转线圈,尤其是涉及磁心的位移范围的调整,磁心插入线圈架的通孔中,一对补偿线圈围绕线圈架设置,以便通过由磁心的位移引起的水平偏转线圈的电感的不均匀变化校正失会聚。

    通常,在用于电视机和计算机的CRT显示器中,图象是由从CRT显示器的荧光屏上产生的荧光形成的,这种荧光是由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束撞击荧光屏引起的。其中,采用一个偏转线圈装置使电子束在荧光屏上按垂直和水平方向扫描。

    偏转线圈装置通常设有一对用于使电子束在水平方向(横向)扫描的水平偏转线圈和一对用于使电子束在垂直方向(竖向)扫描的垂直偏转线圈。除了这些偏转线圈外,还设有一对补偿线圈,用于校正此对水平偏转线圈之间的细微的电感差值,水平偏转线圈具有比垂直偏转线圈高的灵敏度。

    现在参照图1-13,对现有技术中的偏转线圈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地偏转线圈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补偿线圈是以剖视图示出的;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偏转线圈装置的线圈架的正视剖面图;

    图3是从图2中的“C”方向看到的线圈架的局部侧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护盖的立体图。

    在现有技术中,采用鞍形偏转线圈装置。

    在图1中,参考符号1表示一个具有马鞍形状的隔离器,它用于将水平偏转线圈对3a、3b和垂直偏转线圈对2a、2b隔离开,并将它们固位。从这个图中看,水平偏转线圈对3a、3b设置在隔离器1内侧的上部和下部,垂直偏转线圈对2a、2b设置在隔离器1的外侧的前部和后部。隔离器1是由例如非导电塑料制造的,以隔离水平偏转线圈对3a、3b和垂直偏转线圈对2a、2b,因为它们之间存在几KV的电位差。

    垂直偏转线圈对2a、2b中的每一个均绕成马鞍形状,其外安装有一个外磁心4,外磁心4由例如铁氧体制造,以降低周围的磁阻,从而抑制从垂直和水平偏转线圈对2a、2b、3a、3b产生的漏磁通。

    制造阻抗规则变化的偏转线圈2a、2b、3a、3b是困难的,即使它们按照特定技术条件制造。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阻抗相对于特定技术条件的小的偏差。特别是,水平偏转线圈对3a、3b具有高的灵敏度。结果,阻抗的小的偏差会导致CRT的屏幕上的图象的劣变。因此,在偏转线圈装置中,需要一个补偿电路来校正由阻抗的偏差引起的偏转特性的劣变。具体地讲,如图1中所示,可以在隔离器1上安装一个具有补偿电路的印刷电路板5。另外,在印刷电路板5上,安装有一个具有一对围绕其缠绕的补偿线圈15(16)(其中一个示出)的线圈架8以及一个位于线圈架8中的磁心9。此外,由于一个高电压要施加至印刷电路板5,因此提供了一个例如由塑料制造的防护盖6,以封盖整个印刷电路板5和补偿线圈15、16。防护盖6的外观形状示于图4中。

    参照图2,参考符号8表示采用绝缘塑料例如树脂整体模制的线圈架,符号9表示由铁氧体制造的磁心,其外表面上形成螺纹。这个磁心9可以通过装紧工具120例如六角改锥的馈送,在由双头箭头所示的B-B’方向上移动,如图23所示。沿线圈架8的通孔7的中心线(在B-B’方向上),在通孔7的内壁上,以外伸方式设置有多个棱条10。这多个棱条10具有内螺纹,以在方向B-B’上馈送磁心9,于是磁心9与这多个棱条10压配合。

    这里,参考符号9a、9b表示磁心9的侧端表面,符号11-14表示线圈架8的四个凸缘。参考符号15表示设置在线圈架8的凸缘11、12之间的补偿线圈,符号16表示设置在凸缘13、14之间的补偿线圈。参考符号17、18表示一体地设置在线圈架8下端的具有弹性的钉爪。由此,线圈架8象下面所述的那样固定在印刷电路板5上。参考符号19、20表示一体地设置在线圈架8上的棱条,符号21、22表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5上的配合孔,钉爪17、18固定地插入这两个孔中,以将线圈架8固定至印刷电路板5。参考符号27表示穿过磁心9的六角孔,当在B-B’方向移动磁心9时,此孔容许具有六角形状的装紧工具120插入。参考符号23、24表示设置在防护盖6的两侧表面上的装紧工具插孔,在象后面所述的那样调整偏转线圈的失会聚时,这些孔容许装紧工具120插入磁心9的六角孔27中。

    进一步,如图3和4所示,在防护盖6上,一对凸面25、26界定了一个U形的导槽32。

    图5是从图2中的C方向看到的线圈架的侧视图,其中防护盖的部分被剖开,以显示线圈架。

    在图5中,参考符号28a、28b表示在防护盖6上一体地形成的具有弹性的钉爪。防护盖6通常在预定位置上设有多个钉爪28a、28b,并且由此被弹性地支撑在印刷电路板5上。

    下面,参照图6-13说明补偿线圈15、16的工作原理。

    图6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水平偏转线圈对3a、3b与补偿线圈对15、16之间的电连接的电路图;

    图7是显示现有技术中在CRT的屏幕上示出的失会聚的图形的示意图,其中R(红)、B(蓝)颜色相对于G(绿)颜色的电子束线的水平位移量Xv被校正为零,这种校正是通过在线圈架8中移动磁心9来调整补偿线圈15、16的电感实现的;

    图8(A)和8(B)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中补偿线圈15、16的调整的正视剖面图;

    图9是用于解释设置在线圈架的通孔中的磁心的一部分与补偿线圈间的电感差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补偿线圈绕在线圈架上;

    图10(A)-10(E)是分别表示在图9中示出的点A、B、C、D和E处磁心与补偿线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1(A)和11(B)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中补偿线圈的调整的正视剖视图;

    图12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磁心刚刚从线圈架上滑出的状态的正视剖面图。

    参照图6,水平偏转线圈对3a、3b的一端并联连接至正极,另一端通过串联的相应的补偿线圈15、16连接至负极。

    如图10(A)-10(E)所示,通过采用装紧工具120例如图23中所示的六角改锥,在B-B’方向上旋转移动线圈架8中的磁心9,补偿线圈15、16的电感L15、L16差动变化。由此,流经水平偏转线圈3a、3b的电流发生变化。因此,通过移动磁心9,有可能调整从水平偏转线圈3a、3b中感生的磁场的强度。从水平偏转线圈3a、3b中感生的磁场的强度是这样控制的,即,使图7中所示的位移量Xv最小,这种位移是失会聚的一种。

    在图9中,具体地示出了补偿线圈15、16的电感间的电感差值ΔL(L15-L16)与磁心9沿B-B’方向的一部分之间的关系,其中垂直轴代表电感差值ΔL,水平轴代表磁心9的中心点33沿B-B’方向离开线圈架8的中心点500的位移量,如图11所示。图10(A)-10(E)对应于图9中的点A-E。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当磁心9的中心点33与线圈架8的中心点500重合时,即,当磁心9的中心点33的位移量为零时,电感差值ΔL不为零。其原因是,由于制造误差,补偿线圈15、16之间存在小的电感偏差。

    在图9中,点D是正方向上电感差值ΔL的最大点(称为+MAX),点B是负方向上电感差值ΔL的最大点(称为-MAX)。

    电感差值ΔL的有效范围处于图9中垂直方向上的+MAX和-MAX之间。在图9中,因此,磁心9的有效调整范围F1处于水平方向(B-B’方向)上的点B和点D之间。通常,在调整补偿线圈15、16的电感时,希望磁心9的中心点33处于水平方向上的点B和点D之间。实际上,磁心9是由一个自动机器插入线圈架8中并被置于线圈架的中心点附近。此后,用手进行细微的位置调整。

    在图11(A)和11(B)中,由虚线32a和32b表示的位置分别代表与图9中的点B和点D相对应的磁心9的中心点33的位置。由虚线32a和32b表示的位置被分别称为调整下限和调整上限。

    如上所述,在采用补偿线圈15、16的会聚调整方法中,磁心9是在B-B’方向上在有效调整范围F1内慢慢地旋转移动的。因此,流经补偿线圈15、16的电流可以通过平衡补偿线圈15、16的电感L15、L16来控制。

    实际上,工作人员是这样移动磁心9的,即,在观察屏幕上显示的失会聚状态的同时,将位移量Xv调整为零,如图7所示。因此,工作人员在其工作过程中很难注意磁心9。

    如从图9中所看到的,存在两个电感差值ΔL变为J的点——J1和J2。点J1处于有效调整范围F1内,而点J2处于有效调整范围F1之外。另外,在点D、B之外的区域F2、F3中,磁心9从线圈架8中滑出的方向与电感差值ΔL降至零的方向一致。

    在偏转线圈调整过程中,可能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通常是位于有效调整范围的中心附近的磁心9的中心点33(图11(A)),由于磁心9插入线圈架8的插入误差或者增加的异常振动所致,而处于有效调整范围之外,即,如图11(B)中所示的区域F2和F3中。

    在图9中,如果磁心9的中心点33在调整前位于例如区域F3中的点M处,并且假设电感差值ΔL的最佳点为点J,那么磁心9通常是由工作人员在点J2靠近点M的方向上移动,因为工作人员几乎不注意磁心9而是注意屏幕上显示的如图7中所示的图形。

    但是,在点J2处,棱条10和磁心9之间的配合面积是很小的。因此,在由于施加的外力或者振动导致的最坏情况下,磁心9可能会位移、倾斜或者从线圈架8中滑出。所以,磁心9的中心点33必须处于有效调整范围F1内。因此,范围F2和F3是不被接受的调整范围。

    当工作人员通过其调整装紧工具的手感或者观测,已确认磁心9位于不被接受的调整范围F2或者F3时,他必须按相反方向旋转磁心9,以使磁心9移动至有效调整范围F1,这就降低了偏转线圈的调整工作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如果假设电感差值ΔL的最佳调整点为图9中的点K,与最佳点K相关的点K1处于有效调整范围F1内,但相应于不被接受的调整范围F3中的上述点J2的点K2与磁心9从线圈架8中滑出的位置重合。

    在这种情况下,当工作人员在点K2的方向上移动磁心9时,在到达点K2之前,磁心9从线圈架8中滑出。在图12中,示出了磁心9从线圈架8中滑出的状态。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当工作人员在注意屏幕上的图形的同时调整电感差值ΔL时,他不能确认磁心9的中心点33位于有效调整范围F1之外。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磁心9从线圈架8中滑出的问题。在磁心9的中心点33处于不被接受的调整范围F2的情况下,这种问题是实际情况。

    图13是显示现有技术中偏转线圈的另一补偿线圈的剖视图。

    作为能够防止磁心滑出的偏转线圈装置用的补偿线圈装置,在日本专利公开2-114434/1990中公开了一种偏转线圈装置。在图13中,参考符号101表示一个筒形部件,在其外表面和内表面上具有螺纹,符号102、103表示围绕一对线圈架104、105缠绕的补偿线圈。这对线圈架104、105在内表面上具有螺纹,并在水平方向上可以移动地与筒形部件101的外表面的螺纹配合。盖盒107是如此设置的,即它封盖包括补偿线圈102、103在内的全部元器件。

    在调整电感差值ΔL时,通过旋转一体地设在筒形部件101上的把手108,补偿线圈102、103在筒形部件101的中心旋转移动。此外,磁心106也可以沿水平方向旋转移动。

    磁心106通过设置在线圈架104、105的侧端上的凸缘104a、105a而防止从筒形部件101中滑出,线圈架104、105则是通过设置在盖盒107的侧端上的壁表面107a、107b而防止从筒形部件101中滑出。

    在装配这个补偿线圈装置时,磁心106与筒形部件101的内螺纹配合,然后,线圈架104、105从两侧端与筒形部件101的外螺纹配合。由于该补偿线圈装置具有上述的结构,当磁心106具有裂纹或者由于其插入误差引起的或自身的表面擦伤之类的缺陷而要更换磁心106时,至少需要从筒形部件101中拆除线圈架104、105之一,这就降低了调整工序的工作效率。

    另外,由于磁心106的位置调整是通过线圈架104、105进行的,磁心106的有效长度是受到限制的。因此,难以满足多种补偿线圈装置要求的技术条件,这就妨碍了线圈架作为基本元器件的普遍使用。

    再者,由于补偿线圈装置具有多个螺纹部分,组合结构的操作性能降低了,并且其结构变得复杂,这就导致制造成本显著增加。

    因此,本发明的总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消除了上述缺点的偏转线圈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特定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偏转线圈装置,该偏转线圈装置通过使防护盖具有磁心的位置调整功能,能够有效地调整磁心的位置,防止磁心从非复杂结构的线圈架中滑出,便于更换磁心,并且降低制造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特定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偏转线圈装置,该偏转线圈装置通过使改变电感差值的方向与调整磁心的方向相应,提高了磁心调整的工作效率,而所述的方向相应是通过使磁心的可调整范围与磁心的有效调整范围重合实现的。

    本发明的再一更具体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偏转线圈装置,该偏转线圈装置包括:一对水平偏转线圈;一对垂直偏转线圈;一个带有一个沿其中心轴界定的通孔的线圈架;一对补偿线圈,这对补偿线圈围绕线圈架缠绕,并且与水平偏转线圈串联;一个磁心,它插入至线圈架的通孔中,用于通过补偿线圈在线圈架的通孔中的位移差动调整这对补偿线圈之间的电感差值;一个基底,用于安装线圈架;以及一个防护盖,用于封盖线圈架和这对补偿线圈,其特征在于:防护盖设有调整范围调节装置,用于调节能够使磁心在线圈架的通孔中位移的调整范围。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进一步的特征将从下面的详细说明中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偏转线圈装置的侧视图,其中补偿线圈是以剖视图示出的;

    图2是沿图1中的A-A线截取的补偿线圈装置的线圈架的正视剖面图;

    图3是从图2中的“C”方向看到的补偿线圈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的防护盖的立体图;

    图5是从图2中的C方向看到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侧视图,其中防护盖的部分被剖开,以显示线圈架;

    图6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的水平偏转线圈对与补偿线圈对之间的电连接的电路图;

    图7是显示现有技术中在CRT的屏幕上示出的失会聚的图形的示意图;

    图8(A)和8(B)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中补偿线圈的调整的正视剖面图;

    图9是用于解释设置在线圈架中的磁心的一部分与补偿线圈对间的电感差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补偿线圈对绕在线圈架上;

    图10(A)-10(E)是分别表示在图9中示出的点A、B、C、D和E处磁心与补偿线圈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11(A)和11(B)是用于解释现有技术中补偿线圈的调整的正视剖视图;

    图12是显示现有技术中磁心从线圈架上滑出的状态的正视剖面图。

    图13是显示现有技术中偏转线圈装置的另一补偿线圈装置的剖视图;

    图14(A)是显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补偿线圈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14(B)是显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补偿线圈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15是从图14(A)中的箭头C示出的方向看到的补偿线圈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16是图14(A)和14(B)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侧视图;

    图17(A)和17(B)是显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的补偿线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18是从图17(A)中的箭头C示出的方向看到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侧视图;

    图19是图17(A)和17(B)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一种变形的侧视图;

    图20(A)和20(B)是显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补偿线圈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21是从图20(A)中的箭头C示出的方向看到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侧视图;

    图22是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的第四实施例的补偿线圈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23是图22中所示的补偿线圈装置的防护盖的立体图;

    图24是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补偿线圈装置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下面参照图14(A)-24,对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实施例的偏转线圈装置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

    图14(A)和14(B)是显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补偿线圈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15是从图14(A)和图14(B)中的箭头C示出的方向看到的补偿线圈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偏转线圈装置具有与参照图1-6描述的现有技术的偏转线圈装置大致相同的结构,其区别在于:在防护盖6内侧靠近线圈架8的外侧端,设置有一对调节棱40、41,作为调整范围调节装置。

    因此,这里省略对以下部分的说明:水平偏转线圈对3a、3b,垂直偏转线圈对2a、2b,用于隔离水平和垂直偏转线圈对3a、3b、2a和2b的隔离器1,外磁心4以及印刷电路板5,因为这些结构部分与前面参照图1描述的相同。

    现在对防护盖6及其周围部分进行说明,它们是本发明的部分特征。

    在图14(A)和14(B)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与参照图2和11描述的相同的或者相应的部分。

    图14(A)和14(B)示出剖面结构,并且对应于图8(A)和8(B),图15对应于图3。

    在图14(A)、14(B)和15中,参考符号8表示线圈架,它是采用绝缘材料例如树脂整体形成的,用于在其上缠绕线圈,符号9表示磁心,它是由铁氧体制造的并且其外圆周表面形成有螺纹。沿线圈架8的通孔7的中心线(在B-B’方向上),在通孔7的内壁上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多个棱条10。多个棱条10设有用于在B-B’方向上馈送磁心9的螺纹,这样磁心9与多个棱条10紧配合,并且通过采用装紧工具120例如图23中所示的六角改锥在B-B’方向上被馈送而安装于线圈架8的通孔7。

    这里,参考符号9a、9b表示磁心9的侧端表面,符号11-14表示线圈架8的四个凸缘。参考符号15表示设置在线圈架8的凸缘11、12之间的补偿线圈,符号16表示设置在凸缘13、14之间的补偿线圈。参考符号17、18表示一体地设置在线圈架8下端的具有弹性的钉爪。由此,线圈架8象下面所述的那样固定在印刷电路板5上。参考符号19、20表示一体地设置在线圈架8上的棱条,符号21、22表示设置在印刷电路板5上的配合孔,钉爪17、18固定地插入这两个孔中,以将线圈架8固定至印刷电路板5。参考符号27表示穿过磁心9的六角孔,当在B-B’方向移动磁心9时,此孔容许具有六角形状的装紧工具120插入。参考符号23、24表示设置在防护盖6的两侧表面上的装紧工具插孔,在象后面所述的那样调整偏转线圈的失会聚时,这些孔容许装紧工具120插入磁心9的六角孔27中。

    进一步,如图15所示,在防护盖6上通过形成一对凸面25、26而界定了一个U形的导槽32。

    下面对本发明的结构特征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主要特征在于,磁心9的中心点33可以在线圈架8中移动的可调整范围G1是能调节的。具体地讲,参考符号6a、6b表示防护盖6的倾斜部分的内壁,在这些内壁上设有调节棱(限制器)40、41,用于限制磁心9的移动。这些调节棱40、41从防护盖6的内壁6a、6b向下延伸,并与防护盖一体地模制形成,当防护盖6安装在印刷电路板5上时,调节棱40、41的末端分别靠近通孔7的开口。通过在磁心9从通孔7中移出时与磁心9相抵触,调节棱40、41限制磁心9的移动。实际上,通过与调节棱40、41的相应内表面40a、41a的相互抵触,磁心9被阻止从线圈架8中滑出。因此,磁心9的可允许位移范围,即可移动的调整范围G5是调节棱40、41的内表面40a、41a之间的间隔。

    如图15所示,调节棱40的末端40b位于这样一个范围内,即,其中末端40b可以与磁心9的末端9b相互抵触,而不能与磁心9的六角孔27的外接圆27’相互抵触,此孔27设在磁心9的中心。因此,在调整磁心9时,防止装紧工具120与调节棱40相互抵触是可能的。另一调节棱41和磁心9的另一末端9a之间的关系与上述情况相同,尽管未作说明。

    图16是第一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侧视图。如图16中所示,可以设置多个调节棱40’、40,只要它们处于这样的范围内即可,即它们可以与磁心9的末端9a相互抵触,而不能与磁心9的六角孔27的外接圆27’相互抵触。

    下面,对第一实施例中的补偿线圈的装配和调整进行说明。

    首先,在偏转线圈装置的主体构成后,已安装有线圈架8的印刷电路板5被安装在偏转线圈上。围绕线圈架8,已经缠绕了补偿线圈15、16。另外,在线圈架8的通孔7中,磁心9已经被用手或者用机器拧紧。在正常状态下,磁心9大致位于纵向的中心,以允许作细微的调整。

    然后,在印刷电路板5、线圈架8和补偿线圈15、16由防护盖6封盖之后,通过使钉爪28a、28b与印刷电路板5弹性配合,防护盖6被在侧面固定在印刷电路板5上。

    下一步,工作人员用手将装紧工具120从一个侧端例如侧端9b插入六角孔27中。通过采用装紧工具120旋转和慢慢移动磁心9,工作人员调整磁心9的位置。

    在这个实施例中,调节棱40、41是一体地设置在防护盖6上的。因此,通过磁心9与调节棱40、41之一相互抵触来防止磁心9从线圈架8中滑出是可能的。具体地讲,如图14(A)所示,当磁心9的中心点33在B方向移动到达调整下限32a时,磁心9的左手的侧端表面9a与调节棱41的内表面41a相互抵触。因此,磁心9的中心点33的位置被限制在图9所示的点B处,使得磁心9不能在滑出的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如图14(B)所示,当磁心9的中心点33在B’方向移动到达调整上限32b时,磁心9的右手的侧端表面9b与调节棱40的内表面40a相互抵触。因此,磁心9的中心点33的位置被限制在图9所示的点D处,使得磁心9不能在滑出的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由于第一实施例的偏转线圈具有图14(A)和14(B)所示的结构,通过使磁心9的侧端表面9a、9b之一与调节棱40、41的内表面40a、41a之一相互抵触,将磁心9的位移量限制在可调整范围G1内是可能的。因此,在调整磁心9的位置时,磁心9得以可靠地防止从线圈架8中滑出。

    另外,用于限制磁心的位移的调节棱40、41的内表面40a、41a分别对应于图9中所示的+MAX点B和-MAX点D定位。因此,应当指出的是,在磁心位置可调整范围内,电感差值的变化方向与磁心位置的调整方向一致。由此,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仅仅观察(失会聚图形)显示的同时稍微旋转磁心9来确认磁心9的正确调整方向,而不用观察磁心9的位移方向,从而提高了磁心调整工作的效率。

    如上所述,调节棱40、41的内表面40a、41a分别对应于图9中所示的+MAX点B和-MAX点D定位。但是,其内表面40a、41a的位置不限于点B、D。它们可以分别对应于图9中所示的点B’和D”或者B”和D’定位,其中点B’和D”对应于离开点F1a和F1b的长度为Δ1的外侧位置,长度Δ1对应于补偿线圈15、16中固有的电感差值的容许值,而点B”和D’对应于离开点F1a和F1b的长度为Δ1的内侧位置,长度Δ1对应于电感差值的容许值。

    当调节棱40、41分别对应于点B’和D”定位时,补偿线圈装置的电感差值的调整范围可以定为水平偏转线圈的电感偏差的最大考虑量。当调节棱40、41分别对应于点B”和D’定位时,电感差值的改变方向可以保证与磁心位置的调整方向完全一致,即使在补偿线圈15、16中存在最大偏差(容差)的情况下。这些位置能够使磁心调整工作的效率更高。

    另外,在线圈架8装配后由于磁心插入误差或者磁心本身的缺陷而更换磁心时,通过拆除防护盖6更换磁心9是可能的,与日本专利公开2-114434/1990中公开的技术相比,这种更换更加方便和快速。

    再者,在这个实施例中,可以容易地用一个不同长度的磁心替代磁心9,因为线圈架8本身不调节磁心9的位置。这允许线圈架8得以普遍使用。[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的偏转线圈装置中,调节棱40、41是与防护盖6一体地形成的,作为调整范围调节部件。但是,采用防护盖6的部分作为调整范围调节部件是可能的。

    图17(A)和17(B)是显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的补偿线圈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18是从图17(A)中的箭头C示出的方向看到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侧视图;

    图19是第二实施例的一种变形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与参照图14(A)-图15描述的相同的或者相应的部分,因此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说明。

    这里,作为调整范围调节部件的调节侧壁42、43是以如此方式设置在防护盖6上,即,用于封盖补偿线圈15、16的防护盖6的(两个)侧壁相互平行地沿垂直方向向下延伸,而面对线圈架8的两个侧端表面。在这种结构中,调节侧壁42、43的下端42b、43b形成在与图14(A)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调节棱40、41相同的位置。因此,它们的下端42b、43b可以抵触磁心9的侧端,而且不妨碍装紧工具120的插入。

    另外,调节侧壁42、43的内表面42a、43a之间的间隔作成与图14(A)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调节棱40、41的内表面40a、41a之间的间隔一样大,从而形成可移动的调整范围G5。

    在图17(A)和17(B)中,当磁心9的中心点33在箭头B方向上位移到达调整下限32a时,磁心9的左手侧端表面9a抵触调节侧壁42的内表面42a(图17(A))。因此,其中心点33位于图9中示出的点B处,并且不在滑出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当磁心9的中心点33在箭头B’方向上位移到达调整上限32b时,磁心9的右手侧端表面9b抵触调节侧壁43的内表面43a(图17(B))。因此,其中心点33位于图9中示出的点D处,并且不在滑出方向上进一步移动。

    换句话说,当磁心9受到拧转而在双箭头B-B’示出的方向上位移时,由于磁心9的侧端表面9a、9b之一抵触调节侧壁42、43的内表面42a、43a之一,磁心9的位移量被限制在可移动的调整范围G5内。因此,可以防止磁心9从线圈架8中滑出,从而象第一实施例那样提高了磁心调整工作的效率。

    不必细说,如图18所示,调节侧壁43的内表面43a与磁心9的抵触区域9b设在六角孔27的外接圆27’的外侧,而六角孔27设在磁心9的中心。这在相对的调节侧壁42的内表面42a中也是实际情况。

    此外,只要调节侧壁42、43的内表面42a、43a的抵触区域44位于磁心9的六角孔27的外接圆27’的外侧,抵触区域44可以由图19中示出的抵触区域44’替代,其中抵触区域44’是这样形成的,即,它与磁心9的侧端抵触。[第三实施例]

    图20(A)和20(B)是显示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的补偿线圈装置的第三实施例的正视剖面图;

    图21是从图20(A)中的箭头C示出的方向看到的补偿线圈装置的侧视图,其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与参照图14(A)-图15描述的相同的或者相应的部分,并且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说明。

    这里,磁心9的位置调节是通过防护盖6的水平壁而不是通过其侧壁进行的。

    在第三实施例中,替代防护盖6的侧壁向下延伸形成调节侧壁42、43,设置水平壁46、47作为调整范围调节部件,这是通过侧壁46、47靠近线圈架8的两侧端延伸形成装紧工具120的导槽32实现的。

    在这种情况下,调节水平壁46、47的侧端内表面46a、47a与磁心9的侧端抵触。调节水平壁46、47的侧端内表面46a、47a之间的间隔定为与图14(A)中示出的调节棱40、41的内表面40a、41a之间的间隔相同,从而确定了磁心9的可移动调整范围G5。

    在图20(A)和20(B)中,当磁心9的中心点33在箭头B示出的方向上位移到达调整下限32a时,磁心9的左手侧端表面9a抵触调节水平壁46的侧端内表面46a(图20(A))。因此,其中心点33位于图9中示出的点B处。

    当磁心9的中心点33在箭头B’示出的方向上位移到达调整上限32b时,磁心9的有手侧端表面9b抵触调节水平壁47的内表面47a(图20(B))。因此,其中心点33位于图9中示出的点D处。

    换句话说,当磁心9受到拧转而在双箭头B-B’示出的方向上位移时,由于磁心9的侧端表面9a、9b之一抵触调节水平壁46、47的内表面46a、47a之一,磁心9的位移量被限制在可移动的调整范围G5内。因此,可以防止磁心9从线圈架8中滑出,从而象第一和第二实施例那样提高了磁心调整工作的效率。

    不必细说,如图21所示,调节水平壁47的侧端内表面47a与磁心9的抵触部分48设在面对六角孔27的外接圆27’的外侧的位置,而六角孔27设在磁心9的中心。这在相对的调节水平壁46的内表面46a中也是实际情况。[第四实施例]

    图22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偏转线圈装置的补偿线圈装置的正视剖面图;

    图23是图22中所示的补偿线圈装置的防护盖的立体图;

    图24是显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补偿线圈装置的防护盖的特征部分的局部立体图,其中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与参照图14(A)-图15描述的相同的或者相应的部分,并且为了简单起见,省略对这些部分的说明。如图22所示,多个垂直壁如此设置在防护盖6上,即,它们平行于线圈架8的两个侧端,一对调节凸台部分50、51各自包括一对向内伸出的凸片52、52(53、53),此对凸台部分如此设置在垂直壁上,即,此对凸片52、52(53、53)面对磁心9的侧端表面。调节凸台部分50、51是与防护盖6一体地模制而成的。

    凸片52、52的顶部与凸片53、53的顶部之间的间隔作得稍微小于线圈架8的纵向长度B1。

    另外,凸片52、52(53、53)的每一个具有一对位于其两侧的倾斜壁52a、52a(53a、53a),以便在防护盖6安装在印刷电路板上或者从印刷电路板上拆除时,允许调节凸台部分50(51)容易地向外变形。

    因此,当防护盖6沿箭头A2所示的方向安装于印刷电路板上时,调节凸台部分50、51向外弹性变形,以允许此对凸片52、53在两侧端插入通孔7中。所以,凸片52、53的顶部之间的间隔变成可移动的调整范围H5,用于限制磁心9的位移量。

    此外,在调节凸台部分50、51的中心界定了装紧工具插入孔23、24,用于插入装紧工具120,从而允许通过这些孔进行磁心9的位置调整。

    在第四实施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是有效的,即,当磁心9的中心点33在可调整的范围H1内位移时,磁心9的可移动的调整范围H5小于线圈架8的纵向长度B1。

    再者,在这个实施例中,调节凸台部分50、51具有大到足够防止磁心9位移的弹性强度,甚至在这样的过大的力的情况下,即,磁心9的位移使得凸片52、52(53、53)过负荷。

    这个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和效果与前面所述的实施例相同。因此这里省略其说明。

    正如在本发明的每一实施例的偏转线圈装置的补偿线圈装置中所描述的,防护盖设有磁心的位置调节结构,从而防止了磁心从线圈架中滑出。此外,本发明的偏转线圈装置使得能够在该偏转线圈装置装配之后容易地更换磁心,并且能够通过改变磁心的长度来满足市场需要所要求的各种技术条件,从而使得线圈架作为一个主要元件普遍使用成为可能。

    通常,为满足市场需要所要求的各种技术条件,偏转线圈装置的补偿电路和尺寸一直在改变。换句话说,设有补偿电路的印刷电路板和用于封盖印刷电路板的防护盖的尺寸不可避免地要根据所要求的技术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因此,甚至在防护盖的尺寸改变的情况下实现线圈架的通用是有益的。

    在偏转线圈装置的每一实施例中,均是以鞍形偏转线圈为例作了说明,但是,(例如)鞍环形(saddle toroidal type)装置采用本发明也是可能的,其中,偏转线圈围绕外磁心缠绕。

    总之,根据本发明的偏转线圈具有如下的良好工作性能和效果:

    (1)通过在防护盖上设置调整范围调节部件,可以防止磁心从线圈架中滑出,并且进行磁心的位置调节,同时偏转线圈装置的结构没有变复杂。

    (2)通过从偏转线圈装置上拆除防护盖,可以容易地更换有故障的磁心。

    (3)通过改变插入线圈架中的磁心的长度,可以满足市场需要所要求的各种技术条件,从而使线圈架得以通用,并且降低了制造成本。

    (4)通过在防护盖的如此位置上设置调整范围调节部件,即,在这些位置处磁心的位移被限制并且给出补偿线圈之间的电感差值的正最大值和负最大值,可以使所需的电感差值与线圈架中的磁心满足这种差值的位置呈一一对应关系,从而提高了磁心调整工作的效率。

偏转线圈装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偏转线圈装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偏转线圈装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偏转线圈装置.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偏转线圈装置.pdf(40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一种偏转线圈装置包括:一对水平偏转线圈;一对垂直偏转线圈;一个线圈架,它带有一个沿其中心轴界定的通孔;一对补偿线圈,这对补偿线圈围绕线圈架缠绕,并且与水平偏转线圈串联;一个磁心,它插入至线圈架的通孔中,用于通过补偿线圈在线圈架的通孔中的位移差动调整这对补偿线圈之间的电感差值;一个基底,用于安装线圈架;以及一个防护盖,用于封盖线圈架和这对补偿线圈。防护盖设有调整范围调节部件,用于调节磁心在线圈架的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电通信技术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