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佐餐食用酱,特别是一种陈皮豆瓣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传统的豆瓣酱作为烹饪调味和佐餐食品历史悠久,但营养成分和口味相对 单调。陈皮,即晾干的柑桔皮,其药用保健作用也众所周知。《本草纲目》记载:“桔 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 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九八五年版一 部)记载: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陈皮作为一种寻常的果皮入药,是民间居家常备的药品之一。陈皮含有丰富的营养, 特别是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P,极具营养保健作用。
但是,它们都是以单一功能出现的食品和药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仅 希望食品色香味具佳,而且希望富有营养,有强身健体作用的综合食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陈皮豆瓣酱,更加丰富了传统豆瓣酱的口味,增加了豆瓣酱 的营养成分,是一种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多功能绿色环保食品。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以豆瓣酱为主原料,再配以陈皮,再经储藏发酵处理, 成为陈皮豆瓣酱。
本发明具有以下作用和效果:美容润肤、补阳益气、健胃消食、生津止渴、镇 咳化痰、清心润肺、止呕利尿、增加食欲。
本发明不仅适合饭店、酒楼就餐佐食,还是居家必备、老少皆宜的食料佳品。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陈皮豆瓣酱,主要由陈皮、豆瓣酱组成。其组成比例为:蜜陈皮35%,油 豆瓣酱65%。
下面是具体制作方法。
1.陈皮制备的工艺流程:
1.1选用表面光滑、皮纹细腻、颜色橙黄、无色斑、无虫眼,皮厚<2mm的桔皮, 加工成5mm宽,20-40mm长的条状。
1.2.用10%的盐开水,冷却至40℃后,投入桔皮,浸泡半小时捞起,控干水分后 重复一次。
1.3用经消毒的竹席或簸箕,将桔皮丝平摊凉晒,约需3-4天晾干水分后,即 成陈皮,储存备用。
1.4将白沙糖10%,鸡精5%、陈皮85%在干净容器中搅拌均匀制成蜜陈皮。
2.豆瓣酱制备的工艺流程:
2.1将无虫眼、无霉变、无杂质的蚕豆洗净浸泡12小时,剥去外皮,入压力锅 蒸煮,保持压力在0.08-0.12Mpa,维持30分钟。
2.2将煮熟的豆瓣匀摊在经消毒的竹席或簸箕上,晾凉后入发酵室进行发酵,控 温在40℃左右。经过七天左右时间,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黄霉”后,再将豆瓣晒 干或烘干。
2.3将烘干的豆瓣放入消过毒的陶缸或坛,同时加入110%的凉开水,40%的盐, 搅拌均匀后,密封再发酵。经过大约60天,即成为红褐色豆瓣酱。
2.4将色拉油10%,倒入锅中,加热至130℃,然后放入豆瓣酱90%,不停翻炒, 豆瓣酱起泡后,关火摊凉,制成油豆瓣酱。
3.陈皮豆瓣酱的制作:
将油豆瓣酱65%,蜜陈皮35%混合搅拌,装入干净无菌的容器中,密封10-15 天后,制成陈皮豆瓣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