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式煮浆塔.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调节式煮浆塔.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611130616.6 (22)申请日 2016.12.09 (71)申请人 重庆市川瑞俞厨食品有限公司 地址 401520 重庆市合川区钓办处思居工 业园 (72)发明人 肖金容 (74)专利代理机构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 所(普通合伙) 50217 代理人 隋金艳 (51)Int.Cl. A23C 11/10(2006.01) (54)发明名称 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57)摘要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具体为一种 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 的。
2、内胆, 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蒸汽夹层, 蒸汽夹 层的底部设有进气口; 内胆顶部设置有进料管, 内胆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 阀, 其中, 内胆的底部连通有伸缩管, 伸缩管位于 蒸汽夹层内, 伸缩管的上端连接有限位板, 限位 板滑动连接在蒸汽夹层内。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 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以解决现有煮浆塔存在有能 源浪费现象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1页 CN 106538700 A 2017.03.29 CN 106538700 A 1.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内胆, 所述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 蒸汽夹层, 所述蒸汽夹层的底部设有进气口; 所述内。
3、胆顶部设置有进料管, 所述内胆底部设 置有出料管, 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 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胆的底部连通有伸缩管, 所 述伸缩管竖直设置在所述蒸汽夹层内, 所述伸缩管的上端连接有限位板, 所述限位板横向 设置在所述蒸汽层内, 所述限位板滑动连接在蒸汽夹层内, 所述限位板的一侧与所述内胆 连接, 另一侧与所述外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管为波纹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为伸缩板, 所述 内胆的纵截面的侧边为波纹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包括第一。
4、连接板 和第二连接板,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空腔, 所述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于所述空腔 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为压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蒸汽夹层 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6538700 A 2 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设备领域, 具体为一种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背景技术 0002 豆制品是以大豆、 小豆、 绿豆、 豌豆、 蚕豆等豆类为主要原料, 经加工而成的食品。 大多数豆。
5、制品是由大豆的豆浆凝固而成的豆腐及其再制品。 其中, 煮浆是通过对豆浆进行 加热, 使豆浆中蛋白质发生合理热变形, 为下一步的点浆工艺创造前提条件。 0003 现有工艺中的煮浆塔包括外壳和外壳内的内胆, 内胆与外壳之间形成蒸汽夹层; 在对豆浆加热时, 对蒸汽夹层内通入蒸汽, 即可完成对豆浆的加热。 但是这种装置存在的问 题是: 在内胆没有装满豆浆的时候, 蒸汽夹层上端的蒸汽此时并没有起到加热的作用, 存在 着浪费的现象。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以解决现有煮浆塔存在有能源浪费现象 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提供基础方案是: 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包括外壳和设置于。
6、外壳内部的内胆, 外壳与内胆之间形成蒸汽夹层, 蒸汽夹层的底部设有进气口; 内胆顶部设置有进料管, 内胆 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 其中, 内胆的底部连通有伸缩管, 伸缩管设置 设置在蒸汽夹层内, 伸缩管的上端连接有限位板, 限位板横向设置在蒸汽层内, 限位板滑动 连接在蒸汽夹层内, 限位板的一侧与内胆连接, 另一侧与外壳连接。 0006 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 工作时, 打开进料管, 待加热的豆浆从进料管进入到内胆中 后, 关闭进料管, 此时内胆内的豆浆进入到底部连通的伸缩管中; 限位板在豆浆的作用下上 移, 直到和内胆内豆浆高度一致时停止上移; 打开蒸汽夹层的进气口, 通入。
7、加热蒸汽, 待加 热蒸汽不再进入蒸汽夹层后, 关闭进气口, 加热蒸汽对内胆以及蒸汽夹层内的伸缩管进行 加热; 完成加热后, 打开内胆底部的出料阀, 加热后的豆浆从出料管排出, 完成对豆浆的加 热工序。 0007 设置和内胆连通的伸缩管, 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保证了伸缩管上限位板的高度与 内胆内豆浆的高度相同; 设置限位板, 将蒸汽夹层分割为上下层, 下层即为加热蒸汽的充入 层, 保证了加热蒸汽的高度和豆浆的高度一致, 避免蒸汽的浪费; 将伸缩管设置在蒸汽夹层 中, 加热蒸汽也可以为伸缩管中的豆浆进行加热, 保证对所有豆浆的加热。 0008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与内胆连通的伸缩管后,。
8、 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保证 了限位板的高度与豆浆的高度一致, 从而保证了蒸汽夹层内加热蒸汽高度与豆浆一致, 避 免了充入过多蒸汽导致蒸汽热能耗费、 充入过少蒸汽则对豆浆加热不彻底的问题; 2.利用 流动到伸缩管中的豆浆推动限位板, 实现限位板的自动运动, 从而无需借助人工进行操作; 3.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限位板与豆浆保持相同高度, 无需观测豆浆高度即可实现, 操作 简便。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106538700 A 3 0009 优选方案一: 作为基础方案的优选, 伸缩管为波纹管。 有益效果: 选用波纹管作为 伸缩管, 增大了波纹管的表面积, 因此加快了对豆浆的加热效率。 00。
9、10 优选方案二: 作为优选方案一的优选, 限位板为伸缩板, 内胆的纵截面的侧边为波 纹线。 有益效果: 内胆的纵截面的侧边为波纹线, 增大了加热蒸汽与内胆的接触面积, 从而 保证了加热蒸汽对豆浆的加热效果; 将限位板设置为伸缩板, 保证了限位板可以沿着内胆 升降。 0011 优选方案三: 作为优选方案二的优选, 限位板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第一 连接板的一侧开设有空腔, 第二连接板滑动连接于空腔内且与第一连接板之间连接有弹性 件。 有益效果: 设置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 实现了限位板的可伸缩, 结构简单, 设置弹性 件, 利用弹性件的弹性, 保证了限位板在移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与蒸汽。
10、夹层的接触, 从而保 证了限位板与蒸汽夹层之间的密封性。 0012 优选方案四: 作为优选方案三的优选, 弹性件为压簧。 有益效果: 选用压簧作为弹 性件, 节约了弹性件的成本。 0013 优选方案五: 作为优选方案四的优选, 限位板与蒸汽夹层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有益效果: 在限位板与蒸汽夹层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后, 保证了限位板与蒸汽夹层之间的 密封性, 从而保证了蒸汽位于限位板的下方空间, 避免了蒸汽热能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14 图1为本发明自动调节式煮浆塔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1、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内胆10、 进料管101、 出料阀103、 蒸汽夹层11、 限位板 13、 第一连接板131、 第二连接板133、 伸缩管15。 0016 如图1所示的自动调节式煮浆塔, 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部的内胆10, 内胆10的 纵截面的侧边为波纹线, 外壳与内胆10之间形成蒸汽夹层11, 蒸汽夹层11的底部设有进气 口; 内胆10顶部设置有进料管101, 内胆10底部设置有出料管, 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103, 内胆10的的底部连通有伸缩管15, 本实施例中伸缩管15选用波纹管, 伸缩管15竖直设置在 蒸汽夹层11内, 伸缩管15位于蒸汽夹层11内, 伸缩管15的上端。
12、连接有限位板13, 限位板13横 向设置在蒸汽夹层11内, 限位板13滑动连接在蒸汽夹层11内; 限位板13为伸缩板, 如图2所 示, 限位板13包括第一连接板131和第二连接板133, 第一连接板131的一侧开设有空腔, 第 二连接板133滑动连接于空腔内且与第一连接板131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本实施例中选用压 簧作为弹性件。 0017 工作时, 打开进料管101, 豆浆从进料管101进入到内胆10中后, 关闭进料管101, 豆 浆同时进入到伸缩管15中; 限位板13在伸缩管15中豆浆的作用下上移, 同时伸缩管15伸长; 打开进气口, 从进气口向蒸汽夹层11中通过加热蒸汽, 待加热蒸汽不再进。
13、入蒸汽夹层11后, 关闭进气口; 此时蒸汽夹层11位于限位板13以下的空间内充满加热蒸汽, 加热蒸汽对内胆 10和伸缩管15内的豆浆加热; 待加热完成后, 打开出料管上的出料阀103, 豆浆则从打开的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106538700 A 4 出料管排出内胆10, 完成对豆浆的加热操作。 0018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设置与内胆连通的伸缩管后, 利用连通器的原理, 保证了 限位板的高度与豆浆的高度一致, 从而保证了蒸汽夹层内加热蒸汽高度与豆浆一致, 避免 了充入过多蒸汽导致蒸汽热能耗费、 充入过少蒸汽则对豆浆加热不彻底的问题; 2.利用流 动到伸缩管中的豆浆推动限位板。
14、, 实现限位板的自动运动, 从而无需借助人工进行操作; 3. 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实现限位板与豆浆保持相同高度, 无需观测豆浆高度即可实现, 操作简 便。 0019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 过多描述。 应当指出,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 还可以 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 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 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 说明书中的 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106538700 A 5 图1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1/1 页 6 CN 106538700 A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