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式导体及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02005 上传时间:2018-03-0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56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98106986.X

申请日:

1998.04.14

公开号:

CN1213211A

公开日:

1999.04.07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授权|||公开|||

IPC分类号:

H02K5/14; H02K15/14

主分类号:

H02K5/14; H02K15/14

申请人: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发明人:

林秀行; 佐佐木胜宏

地址:

日本东京

优先权:

1997.09.30 JP 266785/97

专利代理机构: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

任永武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的插入式导体60具有:含有由多个配线63构成的配线部64、围住该配线部64的外框部65及将外框部65与配线部64予以连接并将配线64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部66的导体61;设在导体61上的、防止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入压力而使导体61形状变形的变形防止体62。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不会使不必要的配线向外部露出且能提供一种降低制造成本的电刷支架的插入式导体。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插入式导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含有多个配线所构成的配线部、围住所述配线部的外框部以及将所述外框部 与所述配线部连接并将所述配线之间予以连接的连接部的导体; 在所述导体上跨过所述配线而设置的、防止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入压 力而使所述导体形状变形的变形防止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系由对一片金属 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导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变形防止体上 形成有卡合部,形成在配线单体上的被卡合部与所述卡合部卡合。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式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单体包含在所述 导体中。
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入式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线单体是电刷支架 的接线柱端子。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防止体由聚苯硫 醚树脂构成。
7: 一种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系使用一次插入式导体生产电刷支架的方法, 所述一次插入式导体具有:含有多个配线所构成的配线部、围住所述配线部的外 框部以及将所述外框部与所述配线部连接并将所述配线之间予以连接的连接部 的导体;在所述导体上跨过所述配线而设置的、防止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 入压力而使所述导体形状变形的变形防止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切断所述一次插入式导体中的所述连接部、形成含有所述配线及所述变形防 止体的二次插入式导体的工序; 对所述二次插入式导体进行树脂插入成型以形成电刷支架本体的工序。
8: 一种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系使用一次插入式导体生产电刷支架的方法, 所述一次插入式导体具有:含有多个配线所构成的配线部、围住所述配线部的外 框部以及将所述外框部与所述配线部连接并将所述配线之间予以连接的连接部 的导体;在所述导体上跨过所述配线而设置的、防止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 入压力而使所述导体形状变形并且含有与接线柱端子的被卡合部卡合的卡合部 的变形防止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切断所述一次插入式导体中的所述连接部、形成含有所述配线及所述变形防 止体的二次插入式导体的工序; 将所述接线柱端子的被卡合部与所述变形防止体的所述卡合部卡合的工序; 对所述二次插入式导体及所述接线柱端子进行树脂插入成型以形成电刷支架 本体的工序。

说明书


插入式导体及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装入例如车用充电发电机内的作为电刷支架部件而使用的插入式导体、及使用该插入式导体来生产电刷支架的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

    图8是现有的车用充电发电机的侧剖视图,该车用充电发电机具有:由铝制的前托架1与后托架2构成的壳体3;设在该壳体3内、在一端部固定有带轮4的轴6;固定在该轴6上的转子7;固定在转子7侧面的风扇5;固定在壳体3内壁面的定子8;在轴6的另一端部固定的、将电流供给于转子7的滑环9;在滑环9上滑动的一对电刷10;容纳该电刷10的电刷支架11;与定子8电气连接的、将在定子8中产生的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地整流器12。

    另外,车用充电发电机还具有:嵌在电刷支架11上的散热片17;与该散热片17粘接的、将在定子8中产生的交流电压的大小予以调节的调节器18;固定在电刷支架11外周部的、将因风扇5的旋转所产生的空气流导向到调节器18及定子线圈16的通风导向体19。

    所述转子7具有:流过电流而产生磁通量的转子线圈13;遮住该转子线圈13设置的、由所述磁通量形成磁极的铁制爪状的磁极铁心14。

    所述定子8具有:定子铁心15;将导线卷绕在该定子铁心15上的、因随着转子7的旋转导致转子7的磁通量的变化而产生交流电的定子线圈16。

    在上述结构的车用充电发电机中,来自蓄电池(未图示)的电流通过电刷10、滑环9供给到转子线圈13产生磁通量,在磁极铁心14形成磁极。另外,由于带轮4由发动机驱动、转子7由轴6来旋转,故在定子线圈16中带来了旋转磁场,且在定子线圈16中产生电动势。该交流的电动势通过整流器12而被整流成直流,并由调节器18调节其大小,向蓄电池充电。

    图9(a)是图8所示的电刷支架11的主视图,图9(b)是图9(a)的电刷支架11的俯视图,图10(a)是图9(a)的通风导向体19的主视图,图10(b)是图10(a)的俯视图。

    电刷支架11具有:与蓄电池电气连接的含有接线柱端子21的配线;对该配线进行树脂插入成型而将配线埋设的电刷支架本体22。电刷支架本体22具有遮住接线柱端子21的接线柱部23和容纳散热片17的散热片容纳部25。

    在电刷支架11上卡合有圆弧状的通风导向体19。在该通风导向体19上,形成有配线露出部28a、28b、28c和在与后托架2之间用来防止短路的第1、第2及第3短路防止罩壳29a、29b、29c。第1短路防止罩壳29a及第2短路防止罩壳29b截面是字状,第3短路防止罩壳29c是圆弧状。

    接着,就上述结构的电刷支架11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用冲压加工将铁制的平板形成图11所示的导体31。该导体31具有外框部32和通过连接部33而与该外框部32连接的配线部34。配线部34由通过连接部33而连接的多个配线37所构成。

    其次,对该导体31进行树脂插入成型,以形成在导体31上形成电刷支架本体22的图12所示的模压成型体36。

    然后,通过用冲压加工切断各连接部33,制成图13所示的电刷支架11。而图13的电刷支架11是图9的电刷支架的后视图。

    然而,在电刷支架的设计方面,不能将例如作为配线的各接线柱端子配置在导体中同一平面上,在电刷支架的制造过程中,必须以各接线柱端子叠合的状态制造电刷支架。

    图14是用于那种情况的导体41的主视图。图15是在导体41上组合第1接线柱端子42及第2接线柱端子43时的主视图。

    导体41具有外框部44和通过连接部45而与该外框部44连接的配线部46。配线部46由通过连接部45而互相连接的多个配线52构成。

    在作为配线单体的第1接线柱端子42及第2接线柱端子43的中间部分别形成有作为被卡合部的卡合孔47、48。

    在这种情况下,在形成图16所示的模压成型体49时,必须准备贯通卡合孔47、48、形成将第1及第2接线柱端子42、43定位在导体41上的销的模具。因此,在图16的模压成型体49的背面,如图17所示,在电刷支架本体50上形成有销孔51。

    以往的图9所示的电刷支架11,在形成电刷支架本体22后,将连接部33切断,配线37的一部分留存着向外部露出的露出部28a、28b、28c,则存在着例如在该露出部28a、28b、28c上附着水分而产生电蚀溶解以致配线37断开之危险的缺点。

    另外,为了在所述露出部28与后托架2之间防止短路,必须在通风导向体19上形成第1、第2及第3短路防止罩壳29a、29b、29c,则相应存在着通风导向体19的整体形状复杂、通风导向体的成型模具的形状也复杂、通风导向体19的制造成本变高的缺点。

    另外,在另一现有例子的电刷支架中,图14的第1及第2接线柱端子42、43利用模具上形成的销而相对导体41进行定位,如图17所示,在电刷支架本体50上残留着销孔51。因此,第1及第2接线柱端子42、43的卡合孔47、48内壁面通过销孔51而向外部露出,从该销孔51进入水分,则存在着与先前说明的电刷支架11相同的、产生电蚀溶解以致配线50断开之危险的缺点。

    另外,必须在模具上形成与卡合孔47、48卡合用的销,因此,也相应存在着模具制造成本变高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不会使不必要的配线向外部露出且能提供一种降低制造成本的电刷支架的插入式导体。

    另一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生产使用该插入式导体的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的插入式导体,具有:含有多个配线所构成的配线部、围住该配线部的外框部以及将该外框部与所述配线部连接并将所述配线之间予以连接的连接部的导体;在该导体上跨过所述配线而设置的、防止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入压力而使导体形状变形的变形防止体。

    对于技术方案2的插入式导体,导体系由对一片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

    对于技术方案3的插入式导体,在变形防止体上形成有卡合部,在该卡合部上卡合有形成在配线单体上的被卡合部。

    对于技术方案4的插入式导体,在导体上还形成配线单体。

    对于技术方案5的插入式导体,配线单体是电刷支架的接线柱端子。

    对于技术方案6的插入式导体,变形防止体由聚苯硫醚树脂构成。

    对于技术方案7的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具有:切断一次插入式导体中的连接部、形成含有配线及变形防止体的二次插入式导体的工序;对所述二次插入式导体进行树脂插入成型以形成电刷支架本体的工序。

    对于技术方案8的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具有:切断一次插入式导体中的连接部、形成含有配线及变形防止体的二次插入式导体的工序;将接线柱端子的被卡合部与所述变形防止体的卡合部卡合的工序;对所述二次插入式导体及接线柱端子进行树脂插入成型以形成电刷支架本体的工序。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插入式导体的主视图。

    图2是使用图1的插入式导体部件而生产出的电刷支架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电刷支架生产过程中插入式导体的主视图。

    图4(a)是设在图2的电刷支架上的通风导向体的主视图,图4(b)是图4(a)的俯视图。

    图5(a)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插入式导体的主视图,图5(b)是图5(a)的侧视图。

    图6是电刷支架生产过程中插入式导体的主视图。

    图7是电刷支架生产过程中插入式导体的主视图。

    图8是现有车用充电发电机的侧剖视图。

    图9(a)是图8的电刷支架的主视图,图9(b)是图9(a)的电刷支架的俯视图。

    图10(a)是图8的通风导向体的主视图,图10(b)是图10(a)的俯视图。

    图11是作为图9的电刷支架部件的导体的主视图。

    图12是图9的电刷支架生产过程中插入式导体的主视图。

    图13是图9的电刷支架的后视图。

    图14是现有技术的另一例子的导体的主视图。

    图15是在图14的导体上组合接线柱端子时的主视图。

    图16是现有技术的电刷支架生产过程中插入式导体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6的插入式导体的后视图。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一次插入式导体60的主视图,该一次插入式导体60具有:对铁制的平板进行冲压加工后的导体61;在该导体61的两面设置的、防止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入压力而使导体61的形状变形的变形防止体62。

    导体61具有:由多个配线63构成的配线部64;围住该配线部64的外框部65;将该外框部65与配线部64连接再将配线63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部66。

    图2是使用该一次插入式导体60而生产出的电刷支架67的主视图,电刷支架67具有:与蓄电池电气连接的含有接线柱端子的配线部64;使用聚苯硫醚树脂以插入成型方式将配线63及变形防止体62予以埋设的电刷支架本体68。电刷支架本体68设有遮住接线柱端子的接线柱部69。

    下面,就上述结构的电刷支架67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对铁制的平板进行冲压加工,形成含有外框部65、连接部66及配线部64的导体61。其次,对该导体61用聚苯硫醚树脂进行树脂插入成型,如图1所示,制造出在导体61的两面形成有加强导体61机械强度的变形防止体62的一次插入式导体60。

    然后,通过冲压加工,切断多个部位的连接部66,形成图3所示的二次插入式导体70。对该二次插入式导体70用聚苯硫醚树脂进行树脂插入成型,形成将二次插入式导体70埋设在电刷支架本体68中的电刷支架67。

    在该实施例中,在配线部64的两面,设置加强导体61机械强度用的变形防止体62,在利用树脂插入成型形成电刷支架本体68之前,对作为导体61不要部分的外框部65、连接部66进行切断、去除,然后对二次插入式导体70进行树脂插入成型,将二次插入式导体70埋设在电刷支架本体68中,就不会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入压力而使二次插入式导体70变形。

    因此,在现有的技术中,为避免导体31因树脂注入压力产生变形,在将电刷支架本体22进行模压成型后,将导体31的不要部分予以切断、去除,则制造出了配线37的不必要的部分向外部露出的电刷支架11,而在本实施例的电刷支架67中无这种情况。因此,可省去为在后托架与配线的露出部之间防止短路所必需的短路防止罩壳29,可形成图4(a)、(b)所示的通风导向体71,降低通风导向体71的制造成本。

    实施例2

    图5(a)是在导体80的两面形成加强导体80机械强度用的变形防止体81的一次插入式导体82的主视图,图5(b)是图5(a)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导体80具有:由多个配线83构成的配线部84;围住该配线部84的外框部85;作为配线单体的接线柱端子87;分别将外框部85、配线部84及接线柱端子87予以连接的连接部88。

    在变形防止体81上形成有作为卡合部的突起部89。另外,在接线柱端子87上形成有作为与突起部卡合的被卡合部的卡合孔90。

    在本实施例中,在将导体80的连接部88切断、再将接线柱端子87从导体80上分离后(参照图6),将接线柱端子87的卡合孔90卡止在突起部89上,再对突起部89进行热铆接,将接线柱端子87固定在配线部84上,形成图7所示的二次插入式导体91。

    以后的电刷支架的制造工序与实施例1相同,对二次插入式导体91用聚苯硫醚树脂进行树脂插入成型,通过将二次插入式导体91埋设在电刷支架本体中制造出电刷支架。

    如上述说明,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1的插入式导体,由于具有:含有多个配线所构成的配线部、围住该配线部的外框部以及将该外框部与所述配线部连接并将所述配线之间予以连接的连接部的导体;在该导体上跨过所述配线而设置的、防止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入压力而使导体形状变形的变形防止体,故在利用树脂插入成型形成电刷支架本体之前,即使对作为导体不要部分的外框部、连接部进行切断、去除,也不会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入压力而使插入式导体变形。因此,就可制造出配线的不必要的部分不会向外部露出的电刷支架,可防止因水分的附着产生电蚀溶解以致配线断开的情况。

    另外,不需要例如以往在电刷支架上设置的通风导向体上配线的露出部与后托架支架之间所必需的短路防止罩壳,故通风导向体的结构简单,使其成本降低。

    采用技术方案2的插入式导体,由于对一片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导体,故可同时简单地形成构成导体的外框部、配线部及连接部。

    采用技术方案3的插入式导体,由于在变形防止体上形成有卡合部,形成在配线单体上的被卡合部与该卡合部卡合,故通过变形防止体配线单体相对导体的定位就成为可能。因此,在电刷支架本体上残留有因模具的销所带来的销孔,不会使与销卡合的配线单体的卡合孔内壁面向外部露出。

    另外,在模具上不必形成销,相应地可降低模具的制造成本。

    采用技术方案4的插入式导体,由于在导体上还形成配线单体,故在形成导体的外框部、配线部及连接部时,也可同时简单地形成配线单体。

    采用技术方案5的插入式导体,因配线单体是电刷支架的接线柱端子,故在形成导体的外框部、配线部及连接部时,也可同时简单地形成接线柱端子。

    采用技术方案6的插入式导体,由于用聚苯硫醚树脂构成变形防止体,故可提供一种绝缘性、耐热性、机械强度及成型性优异的变形防止体。

    由于技术方案7的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具有:切断一次插入式导体中的连接部、形成含有配线及变形防止体的二次插入式导体的工序;对所述二次插入式导体进行树脂插入成型而形成电刷支架本体的工序,故可简单地制造出不必要的配线不会向外部露出的电刷支架。

    由于技术方案8的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具有:切断一次插入式导体中的连接部、形成含有配线及变形防止体的二次插入式导体的工序;将接线柱端子的被卡合部与所述变形防止体的卡合部卡合的工序;对所述二次插入式导体及接线柱端子进行树脂插入成型以形成电刷支架本体的工序,故可简单且低成本地制造出不必要的配线不会向外部露出的电刷支架。

插入式导体及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插入式导体及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插入式导体及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插入式导体及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入式导体及电刷支架的制造方法.pdf(1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本发明的插入式导体60具有:含有由多个配线63构成的配线部64、围住该配线部64的外框部65及将外框部65与配线部64予以连接并将配线64之间进行连接的连接部66的导体61;设在导体61上的、防止因树脂插入成型时的树脂注入压力而使导体61形状变形的变形防止体62。本发明可获得一种不会使不必要的配线向外部露出且能提供一种降低制造成本的电刷支架的插入式导体。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学 > 发电、变电或配电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