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pdf

上传人:bo****18 文档编号:701820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5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0710011132.4

申请日:

20070428

公开号:

CN101036448B

公开日:

201106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失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K61/00,A61L2/18

主分类号:

A01K61/00,A61L2/18

申请人:

大连水产学院

发明人:

赵文,霍元子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街52号大连水产学院

优先权:

CN200710011132A

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代理人:

闪红霞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有如下步骤:对培养容器消毒灭菌,培养容器四周为不透明状;调配培养用水:取消毒过滤海水,调整海水pH为7~8,温度10~15℃,盐度为10~15;选取种溞:将采集的西藏拟溞置于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中,用b步骤所述培养用水进行培养,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4D∶10L,用牟氏角毛藻等饵料投喂,投喂量为30×105cell/ml,选已产过1~2窝幼溞之后、体长在2~3mm、游动活泼的健康雌溞为种溞;用牟勒氏角毛藻、盐生杜氏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配成藻液并喂食,喂食密度是3×105cell/ml,接种西藏拟溞的密度为100ind/l,培养期间注意观察西藏拟溞的生长及培养水体状况,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卤虫,提高鱼苗成活率、降低海产鱼育苗成本。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a.对培养容器消毒灭菌,培养容器四周为不透明状;b.调配培养用水:取消毒过滤海水,调整海水pH为7~8,温度10~15℃,盐度为10~15;c.选取种溞:将采集的西藏拟溞置于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中,用b步骤所述培养用水进行培养,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4D:10L,用牟氏角毛藻投喂,投喂量为30×10cell/ml,选已产过1~2窝幼溞之后、体长在2~3mm、游动活泼的健康雌溞为种溞;d.培养:用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注入培养容器体积1/5~1/4的藻液,所述藻液是在b步骤所述培养用水中加入牟氏角毛藻、盐生杜氏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而成,密度是3×10cell/ml,接种种溞的密度为100ind/l;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4D:10L,用牟氏角毛藻、盐生杜氏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替换投喂,投喂量为3×10cell/ml,每日投喂两次;接种初期每隔3~4天换水一次,当密度达到500ind/l之后,1~2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原水量的2/3;接种的种溞产1~2窝幼溞后,除掉种溞,待新生幼溞成龄后15~18天,除去新生母溞,保证新生幼溞的培养密度在450~550ind/l,成龄溞的培养密度在100~200ind/l;e.采收:当培养溞密度达到2000~2500个/升,进行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步骤中培养容器为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用浓度为10%HCl溶液浸泡至少6个小时,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的四周用不透明的布或纸遮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的盐度是将近岸海水经沙滤、沉淀和20μm筛绢过滤与经曝气后的自来水调配所得,调配后充气3~5h。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是使用NaHCO和HCl将盐度为10-15的稀释海水的pH调到7~8,碱度调节到7~12mmol/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步骤是将每升水加入0.6~1.0g的NaHCO,再用HCl将pH调节到7~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100升稀释海水中加入如下种类及重量的无机盐:CuSO 0.05mg、ZnSO 0.15mg、LiCl 0.03~0.06g、HBO 0.515g、CaCl 0.02~0.028g、KCl 0.688g、MgSO 2.13~2.38g、NaCl 6~8g、SrCl 0.18mg、KI 1.96mg、NaSO 1.48~4.43g。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液中含有盐生杜氏藻3.0×10cell/ml;或者含有牟氏角毛藻2.5×10cell/ml与球等鞭金藻0.5×10cell/ml;或者含有牟氏角毛藻2.5×10cell/ml与小球藻0.5×10cell/ml;或者含有牟氏角毛藻3.0×10cell/ml;或者含有盐生杜氏藻2.5×10cell/ml与球等鞭金藻0.5×10cell/ml;或者含有盐生杜氏藻2.5×10cell/ml与小球藻0.5×10cell/ml。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d步骤投喂的饵料及用量如下:盐生杜氏藻3.0×10cell/ml;或者牟氏角毛藻2.5×10cell/ml与球等鞭金藻0.5×10cell/ml;或者牟氏角毛藻2.5×10cell/ml与小球藻0.5×10cell/ml;或者牟氏角毛藻3.0×10cell/ml;或者盐生杜氏藻2.5×10cell/ml与球等鞭金藻0.5×10cell/ml;或者盐生杜氏藻2.5×10cell/ml与小球藻0.5×10cell/ml。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步骤中每月更换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一次。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水温度以13℃为基准,每日升或降2℃变换温度。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西藏拟溞(Daphniapsis tibetana Sars,1903)隶属溞科(Daphniidae)拟溞属Daphniapsis,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青海、新疆等地,国外分布于前苏联、印度、帕米尔(syn.Daphniapamiresis Rylov)、伊朗(syn.Daphnia fusca Gurney)和南极地带(syn.Daphnia studerri Rühe),是一种冷水性盐水枝角类,其分布的自然水温为-2~18℃,盐度9~35,pH9~10.4。由于西藏拟溞喜低温且耐较高盐度,适合高海拔、高寒、贫营养水体生活,可成为北方海水鱼、虾和蟹培养中新的活饵料,尤其当前海产鱼类育苗生产中继用轮虫作为开口饵料之后需要大量的卤虫无节幼体,卤虫卵资源有限,且价格昂贵(每吨50~60万元),因此用西藏拟溞部分或全部替代卤虫,就可提高育苗成活率,降低海水鱼育苗成本,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在北方海水鱼繁殖季节(4~6月)用海水(盐度30~35)对西藏拟溞进行大量的人工培养、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在北方海水鱼繁殖季节(4~6月),用海水人工大量培养西藏拟溞,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卤虫,提高鱼苗成活率、降低海产鱼育苗成本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有如下步骤:

a.对培养容器消毒灭菌,培养容器四周为不透明状;

b.调配培养用水:取消毒过滤海水,调整海水pH为7~8,温度10~15℃,盐度为10~15;

c.选取种溞:将采集的西藏拟溞置于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中,用b步骤所述培养用水进行培养,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4D:10L,用牟氏角毛藻等饵料投喂,投喂量为30×105cell/ml,选已产过1~2窝幼溞之后、体长在2~3mm、游动活泼的健康雌溞为种溞;

d.培养:

用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注入培养容器体积1/5~1/4的藻液,所述藻液是在b步骤所述培养用水中加入牟氏角毛藻、盐生杜氏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而成,密度是3×105cell/ml,接种西藏拟溞的密度为100ind/l;

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4D:10L,用牟勒氏角毛藻、盐生杜氏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替换投喂,投喂量为3×105cell/ml,每日投喂两次;

接种初期每隔3~4天换水一次,当密度达到500ind/l之后,1~2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原水量的2/3;

接种的种溞产1~2窝幼溞后,除掉种溞,待新生幼溞成龄后15~18天,除去新生母溞,保证新生幼溞的培养密度在450~550ind/l,成龄溞的培养密度为100~200ind/l;

e.采收:当培养溞密度达到2000~2500个/升,进行采收。

所述a步骤中培养容器为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用浓度为10%HCl溶液浸泡至少6个小时,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的四周用不透明的布或纸遮挡。

所述b步骤的盐度是将近岸海水经沙滤、沉淀和20μm筛绢过滤与经曝气后的自来水调配所得,调配后充气3~5h。

所述b步骤是使用NaHCO3和HCl将盐度为10-15的稀释海水的pH调到7~8,碱度调节到7~12mmol/l。

所述b步骤是将每升水加入0.6~1.0g的NaHCO3,再用HCl将pH调节到7~8。

最好在每100升稀释海水中加入如下种类及重量的无机盐:CuSO4 0.05mg、ZnSO4 0.15mg、LiCl 0.03~0.06g、H3BO3 0.515g、CaCl2 0.02~0.028g、KCl0.688g、MgSO4 2.13~2.38g、NaC16~8g、SrCl2 0.18mg、KI1.96mg、Na2SO4 1.48~4.43g。

所述藻液中含有盐生杜氏藻3.0×105cell/ml;或者含有牟氏角毛藻2.5×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小球藻0.5×105cell/ml;或者含有牟氏角毛藻3.0×105cell/ml、或者含有盐生杜氏藻2.5×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小球藻0.5×105cell/ml。

所述饵料及用量如下:盐生杜氏藻3.0×105cell/ml;或者牟氏角毛藻2.5 ×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小球藻0.5×105cell/ml;或者牟氏角毛藻3.0×105cell/ml;或者盐生杜氏藻2.5×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小球藻0.5×105cell/ml。

所述d步骤中每月更换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一次。

所述的培养水温度以13℃为基准,每日升或降2℃变换温度。

本发明是用稀释海水(盐度10~15)驯化及培养西藏拟溞,使其适应并正常生长繁殖,可在北方海水鱼繁殖季节(4~6月)用稀释海水大量人工培养,其密度可达2000~2500个/升,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卤虫,提高鱼苗成活率、降低海产鱼育苗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a.对用常规方法培养容器进行消毒灭菌,培养容器四周为不透明状;

b.调配培养用水:取消毒过滤海水,并用酸碱调整海水pH为7~8,用电加热或光照使温度为10~15℃,用淡水调整盐度为10~15;

c.选取种溞:将采集的西藏拟溞置于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中,用b步骤所述培养用水进行培养,培养期间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4D:10L,用用牟氏角毛藻等饵料投喂,投喂量为3×105cell/ml,待已产过1~2窝幼溞之后,选体长在2~3mm、游动活泼的健康雌溞为种溞;

d.进行培养:

用a步骤所述培养容器,注入培养容器体积1/5~1/4的藻液,所述藻液是在b步骤所述培养用水中加入牟氏角毛藻、盐生杜氏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而成,密度是3×105cell/ml,接种西藏拟溞的密度为100ind/l;

培养期间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光照周期为14D:10L,用牟氏角毛藻、盐生杜氏藻、球等鞭金藻、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替换投喂,投喂量为3×105cell/ml,每日投喂两次;

接种初期每隔3~4天换水一次,当密度达到500ind/l之后,1~2天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原水量的2/3;所换用水要经曝气,温度与原培养用水一致,同时要吸底以去除残佴,并及时除去蜕皮产下的黑褐色的壳瓣及西藏拟溞的死体;

接种的种溞产1~2窝幼溞后,要将种溞用较大些的筛绢滤除掉,以防止产过多的雄溞,待新生幼溞成龄后15~18天,用同样方法除去新生母溞,保证新 生幼溞的培养密度在450~550ind/l,成龄溞的培养密度在100~200ind/l;

在培养的过程中,应经常观察水质变化(如温度,盐度,DO,pH值等)和西藏拟溞的生长和产卵情况,培养盐度应保持在10~15,温度10~15℃,DO保持在2mg/l以上,同时还要镜检投喂前后饵料浓度的变化,判断是否要加减饵料的投喂量。西藏拟溞生长情况的观察包括虫体是否健康?游动是否活跃?是否吃饱(有无粪便)?特别是西藏拟溞有无拖便的现象?拖便主要时由饵料浮游植物过渡老化(质量下降)或饵料种类不适造成,应采取投喂处于指数生长期的饵料或改变饵料种类来加以解决,另外也可能是母溞接近死亡,这种情况下,就要将母溞及时吸出。培养的过程中,要经常用解剖镜检查雄溞出现的比例,如果比例较高,如比例>5~7%,就应该提前换水、改投新饵或将母溞提前吸出。

e.采收:当培养溞密度达到2000~2500个/升,最好是2320个/升,进行采收。

实施例2: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所述a步骤的培养容器为20-251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用浓度为10%HCl溶液浸泡至少6个小时,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的四周用不透明的布或纸遮挡。

实施例3: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所述b步骤的盐度是将近岸海水经沙滤、沉淀和20μm筛绢过滤与经曝气后的自来水调配所得,调配后充气3~5h。pH可以使用NaHCO3和HCl将盐度为10-15的稀释海水的pH调到7~8,碱度调节到7~12mmol/l,最好是将每升水加入0.6~1.0g的NaHCO3,再用HCl将pH调节到7~8。

实施例4: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可以用普通的稀释海水,最好在每100升稀释海水中加入如下种类及重量的无机盐:CuSO40.05mg、ZnSO40.15mg、LiCl 0.03~0.06g、H3BO30.515g、CaCl20.02~0.028g、KCl0.688g、MgSO42.13~2.38g、NaCl6~8g、SrCl20.18mg、KI1.96mg、Na2SO41.48~4.43g,以改善培养用水的微量元素和离子数,更便于西藏拟溞的生长及繁育。

实施例5: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只是所述的 藻液中可以含有盐生杜氏藻3.0×105cell/ml,也可以含有牟氏角毛藻2.5×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普通小球藻0.5×105cell/ml;或者是含有牟氏角毛藻3.0×105cell/ml、或者是含有盐生杜氏藻2.5×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普通小球藻0.5×105cell/ml。

实施例6: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所述饵料的品种和用量如下:盐生杜氏藻3.0×105cell/ml;或者牟氏角毛藻2.5×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普通小球藻0.5×105cell/ml混合喂养;或者牟氏角毛藻3.0×105cell/ml;或者盐生杜氏藻2.5×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普通小球藻0.5×105cell/ml混合喂养,最好是隔天替换喂养。

实施例7: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或实施例2或实施例3或实施例4或实施例5或实施例6,最好在培养过程中,每月更换培养容器一次,培养容器应按a步骤所述,经过消毒并四周遮光。培养用水温度以13℃为基准,最好是每日升2℃或者降2℃变换温度进行培养。

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1036448 B (45)授权公告日 2011.06.08 CN 101036448 B *CN101036448B* (21)申请号 200710011132.4 (22)申请日 2007.04.28 A01K 61/00(2006.01) A61L 2/18(2006.01) (73)专利权人 大连水产学院 地址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黑石礁 街 52 号大连水产学院 (72)发明人 赵文 霍元子 (74)专利代理机构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21220 代理人 闪红霞 霍元子 . 海水中大量培养西藏拟溞及作为红 鳍东方鲀鱼苗活饵料的研究 . 大连水。

2、产学院学报 第 21 卷 第 4 期 .2006,21(4), 第 325-330 页 . 赵文 . 温度、 盐度和体长对西藏拟溞耗氧率 的影响.生态学报第25卷 第7期.2005,25(7), 第 1549-1553 页 . 赵文 . 西藏拟溞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 大连水 产学院学报第 17 卷 第 3 期 .2002,17(3), 第 209-214 页 . (54) 发明名称 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 方法, 有如下步骤 : 对培养容器消毒灭菌, 培养容 器四周为不透明状 ; 调配培养用水 : 取消毒过滤 海水, 调整海水 pH 为。

3、 7 8, 温度 10 15, 盐 度为 10 15 ; 选取种溞 : 将采集的西藏拟溞置 于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中, 用 b 步骤所述培养用 水进行培养, 光照强度为 1000 2000Lx, 光照周 期为 14D 10L, 用牟氏角毛藻等饵料投喂, 投喂 量为 30105cell/ml, 选已产过 1 2 窝幼溞之 后、 体长在23mm、 游动活泼的健康雌溞为种溞 ; 用牟勒氏角毛藻、 盐生杜氏藻、 球等鞭金藻、 小球 藻中的一种或两种配成藻液并喂食, 喂食密度是 3105cell/ml, 接种西藏拟溞的密度为 100ind/ l, 培养期间注意观察西藏拟溞的生长及培养水体 状况, 以部。

4、分或全部替代卤虫, 提高鱼苗成活率、 降低海产鱼育苗成本。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喻江霞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4 页 CN 101036448 B1/2 页 2 1. 一种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如下步骤 : a. 对培养容器消毒灭菌, 培养容器四周为不透明状 ; b.调配培养用水 : 取消毒过滤海水, 调整海水pH为78, 温度1015, 盐度为10 15 ; c. 选取种溞 : 将采集的西藏拟溞置于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中, 用 b 步骤所述培养用水 进行培养, 光照强度为 1000。

5、 2000Lx, 光照周期为 14D : 10L, 用牟氏角毛藻投喂, 投喂量为 30105cell/ml, 选已产过 1 2 窝幼溞之后、 体长在 2 3mm、 游动活泼的健康雌溞为种 溞 ; d. 培养 : 用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 注入培养容器体积 1/5 1/4 的藻液, 所述藻液是在 b 步骤所 述培养用水中加入牟氏角毛藻、 盐生杜氏藻、 球等鞭金藻、 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而成, 密 度是 3105cell/ml, 接种种溞的密度为 100ind/l ; 光照强度为 1000 2000Lx, 光照周期为 14D : 10L, 用牟氏角毛藻、 盐生杜氏藻、 球等鞭 金藻、 小球藻中的。

6、一种或两种替换投喂, 投喂量为 3105cell/ml, 每日投喂两次 ; 接种初期每隔 3 4 天换水一次, 当密度达到 500ind/l 之后, 1 2 天换水一次, 每次 换水量为原水量的 2/3 ; 接种的种溞产 1 2 窝幼溞后, 除掉种溞, 待新生幼溞成龄后 15 18 天, 除去新生母 溞, 保证新生幼溞的培养密度在 450 550ind/l, 成龄溞的培养密度在 100 200ind/l ; e. 采收 : 当培养溞密度达到 2000 2500 个 / 升, 进行采收。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a 步骤中培 养容器为玻璃缸或塑。

7、料水槽, 用浓度为10HCl溶液浸泡至少6个小时, 然后用淡水冲洗干 净, 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的四周用不透明的布或纸遮挡。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b 步骤 的盐度是将近岸海水经沙滤、 沉淀和 20m 筛绢过滤与经曝气后的自来水调配所得, 调配 后充气 3 5h。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b 步骤 是使用NaHCO3和HCl将盐度为10-15的稀释海水的pH调到78, 碱度调节到712mmol/ l。 5. 根据权利要求 4 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 。

8、b 步骤是将 每升水加入 0.6 1.0g 的 NaHCO3, 再用 HCl 将 pH 调节到 7 8。 6. 根据权利要求 5 所述的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每 100 升稀释 海水中加入如下种类及重量的无机盐 : CuSO4 0.05mg、 ZnSO4 0.15mg、 LiCl 0.03 0.06g、 H3BO3 0.515g、 CaCl2 0.02 0.028g、 KCl 0.688g、 MgSO4 2.13 2.38g、 NaCl 6 8g、 SrCl2 0.18mg、 KI 1.96mg、 Na2SO4 1.48 4.43g。 7.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

9、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藻液中 含有盐生杜氏藻 3.0105cell/ml ; 或者含有牟氏角毛藻 2.5105cell/ml 与球等鞭金藻 0.5105cell/ml ; 或者含有牟氏角毛藻 2.5105cell/ml 与小球藻 0.5105cell/ml ; 或者含有牟氏角毛藻 3.0105cell/ml ;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036448 B2/2 页 3 或者含有盐生杜氏藻 2.5105cell/ml 与球等鞭金藻 0.5105cell/ml ; 或者含有盐生杜氏藻 2.5105cell/ml 与小球藻 0.5105cell/ml。 8. 根据权利要求。

10、 1 或 2 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d 步骤投喂 的饵料及用量如下 : 盐生杜氏藻 3.0105cell/ml ; 或者牟氏角毛藻 2.5105cell/ml 与球等鞭金藻 0.5105cell/ml ; 或者牟氏角毛藻 2.5105cell/ml 与小球藻 0.5105cell/ml ; 或者牟氏角毛藻 3.0105cell/ml ; 或者盐生杜氏藻 2.5105cell/ml 与球等鞭金藻 0.5105cell/ml ; 或者盐生杜氏藻 2.5105cell/ml 与小球藻 0.5105cell/ml。 9.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

11、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 d 步 骤中每月更换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一次。 10. 根据权利要求 1 或 2 所述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的培 养水温度以 13为基准, 每日升或降 2变换温度。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1036448 B1/4 页 4 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 0002 西藏拟溞 (Daphniapsis tibetana Sars, 1903) 隶属溞科 (Daphniidae) 拟溞 属 Daphniapsis, 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 青海、 新疆等地。

12、, 国外分布于前苏联、 印度、 帕米尔 (syn.Daphniapamiresis Rylov)、 伊朗 (syn.Daphnia fusca Gurney) 和南极地带 (syn. Daphnia studerri Rhe), 是一种冷水性盐水枝角类, 其分布的自然水温为-218, 盐度 9 35, pH9 10.4。由于西藏拟溞喜低温且耐较高盐度, 适合高海拔、 高寒、 贫营养水体生 活, 可成为北方海水鱼、 虾和蟹培养中新的活饵料, 尤其当前海产鱼类育苗生产中继用轮虫 作为开口饵料之后需要大量的卤虫无节幼体, 卤虫卵资源有限, 且价格昂贵 ( 每吨 50 60 万元 ), 因此用西藏拟溞。

13、部分或全部替代卤虫, 就可提高育苗成活率, 降低海水鱼育苗成本, 具有很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但是迄今为止, 还没有在北方海水鱼繁殖季节 (4 6 月 ) 用 海水 ( 盐度 30 35) 对西藏拟溞进行大量的人工培养、 利用。 发明内容 : 0003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提供一种可在北方海水鱼繁殖季 节(46月), 用海水人工大量培养西藏拟溞, 以部分或全部替代卤虫, 提高鱼苗成活率、 降 低海产鱼育苗成本的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0004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 一种西藏拟溞的海水驯化培养方法, 其特征在于有如 下步骤 : 0005 a. 对培养容器消毒灭菌。

14、, 培养容器四周为不透明状 ; 0006 b. 调配培养用水 : 取消毒过滤海水, 调整海水 pH 为 7 8, 温度 10 15, 盐度 为 10 15 ; 0007 c. 选取种溞 : 将采集的西藏拟溞置于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中, 用 b 步骤所述培养 用水进行培养, 光照强度为 1000 2000Lx, 光照周期为 14D:10L, 用牟氏角毛藻等饵料投 喂, 投喂量为 30105cell/ml, 选已产过 1 2 窝幼溞之后、 体长在 2 3mm、 游动活泼的健 康雌溞为种溞 ; 0008 d. 培养 : 0009 用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 注入培养容器体积 1/5 1/4 的藻液。

15、, 所述藻液是在 b 步骤所述培养用水中加入牟氏角毛藻、 盐生杜氏藻、 球等鞭金藻、 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而 成, 密度是 3105cell/ml, 接种西藏拟溞的密度为 100ind/l ; 0010 光照强度为 1000 2000Lx, 光照周期为 14D : 10L, 用牟勒氏角毛藻、 盐生杜氏藻、 球等鞭金藻、 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替换投喂, 投喂量为 3105cell/ml, 每日投喂两次 ; 0011 接种初期每隔 3 4 天换水一次, 当密度达到 500ind/l 之后, 1 2 天换水一次, 每次换水量为原水量的 2/3 ; 说 明 书 CN 101036448 B2/4 页 。

16、5 0012 接种的种溞产 1 2 窝幼溞后, 除掉种溞, 待新生幼溞成龄后 15 18 天, 除去新 生母溞, 保证新生幼溞的培养密度在 450 550ind/l, 成龄溞的培养密度为 100 200ind/ l ; 0013 e. 采收 : 当培养溞密度达到 2000 2500 个 / 升, 进行采收。 0014 所述 a 步骤中培养容器为玻璃缸或塑料水槽, 用浓度为 10 HCl 溶液浸泡至少 6 个小时, 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 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的四周用不透明的布或纸遮挡。 0015 所述 b 步骤的盐度是将近岸海水经沙滤、 沉淀和 20m 筛绢过滤与经曝气后的自 来水调配所得, 调配后。

17、充气 3 5h。 0016 所述 b 步骤是使用 NaHCO3和 HCl 将盐度为 10-15 的稀释海水的 pH 调到 7 8, 碱 度调节到 7 12mmol/l。 0017 所述 b 步骤是将每升水加入 0.6 1.0g 的 NaHCO3, 再用 HCl 将 pH 调节到 7 8。 0018 最好在每 100 升稀释海水中加入如下种类及重量的无机盐 : CuSO4 0.05mg、 ZnSO4 0.15mg、 LiCl 0.03 0.06g、 H3BO3 0.515g、 CaCl2 0.02 0.028g、 KCl0.688g、 MgSO4 2.13 2.38g、 NaC16 8g、 Sr。

18、Cl2 0.18mg、 KI1.96mg、 Na2SO4 1.48 4.43g。 0019 所 述 藻 液 中 含 有 盐 生 杜 氏 藻 3.0105cell/ml ; 或 者 含 有 牟 氏 角 毛 藻 2.5105cell/ml 与 球 等 鞭 金 藻 或 小 球 藻 0.5105cell/ml ; 或 者 含 有 牟 氏 角 毛 藻 3.0105cell/ml、 或 者 含 有 盐 生 杜 氏 藻 2.5105cell/ml 与 球 等 鞭 金 藻 或 小 球 藻 0.5105cell/ml。 0020 所述饵料及用量如下 : 盐生杜氏藻 3.0105cell/ml ; 或者牟氏角毛藻。

19、 2.5 105cell/ml 与球等鞭金藻或小球藻 0.5105cell/ml ; 或者牟氏角毛藻 3.0105cell/ ml ; 或者盐生杜氏藻 2.5105cell/ml 与球等鞭金藻或小球藻 0.5105cell/ml。 0021 所述 d 步骤中每月更换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一次。 0022 所述的培养水温度以 13为基准, 每日升或降 2变换温度。 0023 本发明是用稀释海水 ( 盐度 10 15) 驯化及培养西藏拟溞, 使其适应并正常生长 繁殖, 可在北方海水鱼繁殖季节 (4 6 月 ) 用稀释海水大量人工培养, 其密度可达 2000 2500 个 / 升, 以部分或全部替代。

20、卤虫, 提高鱼苗成活率、 降低海产鱼育苗成本。 0024 具体实施方式 : 0025 实施例 1 : 0026 a. 对用常规方法培养容器进行消毒灭菌, 培养容器四周为不透明状 ; 0027 b.调配培养用水 : 取消毒过滤海水, 并用酸碱调整海水pH为78, 用电加热或光 照使温度为 10 15, 用淡水调整盐度为 10 15 ; 0028 c. 选取种溞 : 将采集的西藏拟溞置于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中, 用 b 步骤所述培养 用水进行培养, 培养期间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 光照周期为14D : 10L, 用用牟氏角毛藻 等饵料投喂, 投喂量为 3105cell/ml, 待已产过。

21、 1 2 窝幼溞之后, 选体长在 2 3mm、 游 动活泼的健康雌溞为种溞 ; 0029 d. 进行培养 : 0030 用 a 步骤所述培养容器, 注入培养容器体积 1/5 1/4 的藻液, 所述藻液是在 b 步骤所述培养用水中加入牟氏角毛藻、 盐生杜氏藻、 球等鞭金藻、 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而 成, 密度是 3105cell/ml, 接种西藏拟溞的密度为 100ind/l ; 说 明 书 CN 101036448 B3/4 页 6 0031 培养期间光照强度为10002000Lx, 光照周期为14D : 10L, 用牟氏角毛藻、 盐生杜 氏藻、 球等鞭金藻、 小球藻中的一种或两种替换投喂, 。

22、投喂量为 3105cell/ml, 每日投喂两 次 ; 0032 接种初期每隔 3 4 天换水一次, 当密度达到 500ind/l 之后, 1 2 天换水一次, 每次换水量为原水量的 2/3 ; 所换用水要经曝气, 温度与原培养用水一致, 同时要吸底以去 除残佴, 并及时除去蜕皮产下的黑褐色的壳瓣及西藏拟溞的死体 ; 0033 接种的种溞产12窝幼溞后, 要将种溞用较大些的筛绢滤除掉, 以防止产过多的 雄溞, 待新生幼溞成龄后1518天, 用同样方法除去新生母溞, 保证新 生幼溞的培养密度 在 450 550ind/l, 成龄溞的培养密度在 100 200ind/l ; 0034 在培养的过程。

23、中, 应经常观察水质变化 ( 如温度, 盐度, DO, pH 值等 ) 和西藏拟溞 的生长和产卵情况, 培养盐度应保持在 10 15, 温度 10 15, DO 保持在 2mg/l 以上, 同 时还要镜检投喂前后饵料浓度的变化, 判断是否要加减饵料的投喂量。西藏拟溞生长情况 的观察包括虫体是否健康?游动是否活跃?是否吃饱 ( 有无粪便 ) ?特别是西藏拟溞有 无拖便的现象?拖便主要时由饵料浮游植物过渡老化 ( 质量下降 ) 或饵料种类不适造成, 应采取投喂处于指数生长期的饵料或改变饵料种类来加以解决, 另外也可能是母溞接近死 亡, 这种情况下, 就要将母溞及时吸出。培养的过程中, 要经常用解剖。

24、镜检查雄溞出现的比 例, 如果比例较高, 如比例 5 7, 就应该提前换水、 改投新饵或将母溞提前吸出。 0035 e.采收 : 当培养溞密度达到20002500个/升, 最好是2320个/升, 进行采收。 0036 实施例 2 : 0037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1, 所述a步骤的培养容器为20-251玻璃缸或塑料水槽, 用 浓度为10HCl溶液浸泡至少6个小时, 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 玻璃缸或塑料水槽的四周用 不透明的布或纸遮挡。 0038 实施例 3 : 0039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 1 或实施例 2, 所述 b 步骤的盐度是将近岸海水经沙滤、 沉 淀和20m筛绢过滤与经曝气后的自来水调。

25、配所得, 调配后充气35h。 pH可以使用NaHCO3 和 HCl 将盐度为 10-15 的稀释海水的 pH 调到 7 8, 碱度调节到 7 12mmol/l, 最好是将 每升水加入 0.6 1.0g 的 NaHCO3, 再用 HCl 将 pH 调节到 7 8。 0040 实施例 4 : 0041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 1 或实施例 2 或实施例 3, 可以用普通的稀释海水, 最好 在每 100 升稀释海水中加入如下种类及重量的无机盐 : CuSO40.05mg、 ZnSO40.15mg、 LiCl 0.03 0.06g、 H3BO30.515g、 CaCl20.02 0.028g、 KCl0。

26、.688g、 MgSO42.13 2.38g、 NaCl6 8g、 SrCl20.18mg、 KI1.96mg、 Na2SO41.48 4.43g, 以改善培养用水的微量元素和离子数, 更 便于西藏拟溞的生长及繁育。 0042 实施例 5 : 0043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 1 或实施例 2 或实施例 3 或实施例 4。只是所述的 藻液中 可以含有盐生杜氏藻 3.0105cell/ml, 也可以含有牟氏角毛藻 2.5105cell/ml 与球等鞭 金藻或普通小球藻 0.5105cell/ml ; 或者是含有牟氏角毛藻 3.0105cell/ml、 或者是含 有盐生杜氏藻 2.5105cell/。

27、ml 与球等鞭金藻或普通小球藻 0.5105cell/ml。 0044 实施例 6 : 说 明 书 CN 101036448 B4/4 页 7 0045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 1 或实施例 2 或实施例 3 或实施例 4 或实施例 5。所述饵 料的品种和用量如下 : 盐生杜氏藻 3.0105cell/ml ; 或者牟氏角毛藻 2.5105cell/ml 与 球等鞭金藻或普通小球藻 0.5105cell/ml 混合喂养 ; 或者牟氏角毛藻 3.0105cell/ml ; 或者盐生杜氏藻2.5105cell/ml与球等鞭金藻或普通小球藻0.5105cell/ml混合喂养, 最好是隔天替换喂养。 0046 实施例 7 : 0047 基本培养方法同实施例 1 或实施例 2 或实施例 3 或实施例 4 或实施例 5 或实施例 6, 最好在培养过程中, 每月更换培养容器一次, 培养容器应按 a 步骤所述, 经过消毒并四周 遮光。培养用水温度以 13为基准, 最好是每日升 2或者降 2变换温度进行培养。 说 明 书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