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渔线轮主体,尤其涉及安装在钓竿上的且在卷筒的前 方放出钓线的双轴承渔线轮上的渔线轮主体。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特开平10-210903号公报)公开了一种渔线轮主体。 一般地,双轴承渔线轮包括:渔线轮主体、安装在渔线轮主体上的 卷筒、使卷筒回转的手柄。在这种双轴承渔线轮中,电动渔线轮或 计数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上具有主体部件及载置于主体部件上部的 外罩部件。在外罩部件的上表面上配置有显示部及设置在显示部周 围的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开关操作部,所述显示部由用于显示水深 的显示器构成。在外罩部件的内部收纳有用于控制显示部等的电气 部件,该电气部件连接在显示部及开关操作部上。
该外罩部件的上表面呈弯曲状,以使其可以覆盖主体部件的上 部及前部,该外罩部件的下部光滑连接在主体部件上。另外,例如 外罩部件还能起到防护部件的作用,防止当渔线轮下落时受到冲击 而使主体部件受损伤。在这里,由于外罩部件与防护部件一体形成, 不仅可以防止主体部件受损伤,还可以使外观更加美观。
前述现有的双轴承渔线轮,由于钓线卷线量的差异而使用不同 大小的卷筒,因此所提供的渔线轮的主体大小也不同。若使渔线轮 主体的大小发生变化,则尤其是构成外形的主体部件及防护部件的 大小也需要发生变化。一方面,即使改变主体部件及防护部件的大 小,由于还可以使用其内部收纳的同样的部件,故没有必要改变外 罩部件的大小。但是,这里,由于外罩部件与防护部件一体形成, 若改变防护部件的大小,包含外罩部件在内的防护部件随着渔线轮 主体大小的每次改变都要分别重新形成,因此会提高渔线轮主体的 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中,降低渔线 轮主体的制造成本。
本发明技术方案1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为安装在 钓竿上的且在卷筒的前方放出钓线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其包括:安装在钓竿上的主体部件,盖部件及外罩部件,所述盖部 件以覆盖主体部件的前部及主体部件的上部的方式安装,所述主体 部件的上部即位于安装钓竿的相反一侧,并且在其大致中央部具有 上部开口的开口部,所述外罩部件的内部收纳有各种电气部件,该 外罩部件独立于所述开口部,且该外罩部件以其上表面露出于外部 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口部处。
在该渔线轮主体中,由于外罩部件与盖部件分体形成,当改变渔 线轮主体大小时,可仅改变盖部件的大小,而维持外罩部件的大小。 因此,外罩部件的大小与盖部件的大小无关,可以通用,这样就能 够降低渔线轮主体的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外罩部件安装在形成于盖部件的大致中央部的开口部 上,所以,外罩部件的周围被盖部件覆盖。因此,盖部件可起到外 罩部件的防护部件的作用,例如,当渔线轮掉落时,可以防止外罩 部件发生损伤。
如技术方案1所述的渔线轮主体,技术方案2的渔线轮主体,其 外罩部件为外形大致呈矩形的筐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在该 外形大致呈矩形的筐状部件的内部收纳有各种电气部件,因此可以 提供一种简单的水密结构。
如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渔线轮主体,技术方案3的渔线轮主体, 在外罩部件的上表面上配置有进行各种显示的显示部。在该情况下, 当通用外罩部件时,可使液晶显示器等显示部与外罩部件作为一个 单元一体形成。
如技术方案1至3任一项所述的渔线轮主体,技术方案4的渔线 轮主体,在外罩部件的上表面上配置有用于进行各种操作的一个或 多个开关操作部。在该情况下,当通用外罩部件时,可使按钮等开 关操作部与外罩部件作为一个单元一体形成。
如技术方案1至4任一项所述的渔线轮主体,技术方案5的渔线 轮主体,盖部件的表面以较外罩部件的表面向内侧凹陷的方式安装。 在该情况下,盖部件与外罩部件的外形配合容易。
如技术方案1至4任一项所述的渔线轮主体,技术方案6的渔线 轮主体,盖部件的表面以较外罩部件的表面向外侧突出的方式安装。 在该情况下,可以防止外罩部件受损,并能保护配置在外罩部件上 的显示部及开关操作部。
如技术方案1至6任一项所述的渔线轮主体,技术方案7的渔线 轮主体,盖部件通过螺钉固定在至少外罩部件及主体部件的任何一 方上。在该情况下,外罩部件及主体部件的安装简单且可靠。
如技术方案1至7任一项所述的渔线轮主体,技术方案8的渔线 轮主体,盖部件具有卡止部,该卡止部可卡止于至少在外罩部件及 主体部件的任何一方上形成的被卡止部上。在该情况下,例如将卡 止部及被卡止部设计成凹凸部,外罩部件及主体部件之间的拆装更 加容易。
本发明所述的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由于外罩部件与盖部 件分体形成,故能够降低渔线轮主体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采用的双轴承渔线轮的立体图。
图2为上述双轴承渔线轮的俯视图。
图3为上述双轴承渔线轮的侧视纵剖面图。
图4为上述双轴承渔线轮的纵剖面图。
图5为上述双轴承渔线轮的外罩部件的放大纵剖面图。
图6为上述外罩部件的后视图。
图7为其他实施方式的与图6相当的视图。
图8为其他实施方式的与图5相当的视图。
图9为其他实施方式的与图1相当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双轴承渔线轮为 小型计数渔线轮,具有对应钓线放线长度或卷线长度显示此时水深 的水深显示功能。双轴承渔线轮主要包括:可安装在钓竿上的渔线 轮主体1,配置在渔线轮主体1的侧面的卷筒回转用手柄2,配置在 手柄2的渔线轮主体1一侧的制动调整用的星形制动机构3。
如图1至图4所示,渔线轮主体1包括:安装在钓竿上的主体 部件1a及用于显示水深的计数外罩4,所述计数外罩4以覆盖主体 部件1a的前部及主体部件1a的上部的方式安装,该主体部件的上 部1a,即位于安装钓竿的相反一侧。
如图1、图2及图4所示,主体部件1a包括:框架7,覆盖框 架7左右的左侧盖8a、右侧盖8b,覆盖框架7的前部的前盖9,所 述框架7由左右一对侧板7a、7b及与其连接的数个连接部件7c构 成。在下侧的连接部件7c上一体形成有用于安装钓竿的竿安装脚15。 如图4所示,在手柄2一侧的侧盖8b上以自由回转的方式支承有属 于手柄2的回转轴的手柄轴20。如图3所示,在前盖9上形成有用 于通过钓线的横长的开口9a。
在主体部件1a的内部,以回转自由的方式支承有卷筒10,该卷 筒10连接在手柄2上。如图3及图4所示,卷筒10以不可回转的 方式安装在卷筒轴12上,卷筒轴12以可自由回转的方式安装在渔 线轮主体1上。另外,在主体部件1a的手柄侧侧面上配置有未图示 离合器的离合器操作杆11,该离合器用于开启、关闭手柄2与卷筒 10之间的驱动与运动传递。若开启该离合器,在凭借诱饵自重进行 放线的时候,可停止放线动作。
另外,如图4所示,在主体部件1a的内部设有与卷筒10连动 的水平卷紧机构13及回转传递机构14等,该回转传递机构将手柄 12的回转经由卷筒轴12传递到卷筒10上。水平卷紧机构13设置在 卷筒10的前方,如图3所示,其作用是与卷筒10连动进而将钓线 均匀地缠绕在卷筒10上。
如图1至图4所示,在主体部件1a的上部,固定有用于显示水 深的计数外罩4。计数外罩4包括:盖部件4b及外罩部件4a,所述 盖部件4b以覆盖主体部件1a的前部及主体部件1a的上部的方式安 装并在其大致中央部设有上部开口的开口部4c,所述外罩部件4a其 内部收纳有显示部5及开关操作部6等各种电气部件,该外罩部件 4a独立于开口部4c,并以其上表面露出于外部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开 口部4c处。
如图5及图6的放大图所示,外罩部件4a为外形大致呈矩形的 筐状部件,包括:安装在主体部件1a上的内部具有水密空间的外罩 主体30,安装在外罩主体30内部的电路基板31,多个电气部件32, 所述电气部件32包括显示部5,该显示部5以与电路基板31之间间 隔缝隙的方式设置在电路基板31上。电路基板31在数个地方通过 螺钉紧固在上外罩部件40上。在电路基板31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水 深显示的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显示部5的驱动电路及开关 操作部6等电气部件32。显示部5为根据从水面及从底部两个基准 进行显示水深及鱼群位置的显示部,为段显示方式的液晶显示器。
如图5所示,外罩主体30包括:内部具有下部开口的空间的上 外罩部件40,用于封闭上外罩部件40的开口的下外罩部件41。
在上外罩部件40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大致呈矩形的显示窗40a, 经由显示窗40a可以看到显示部5。在显示窗40a上嵌装有透明树脂 制的盖40b。如图1、图2及图5所示,在显示窗40a的右侧设置有 开关操作部6。如图1及图2所示,开关操作部6具有上下并排设置 的电源开关6a、模式开关6b及鱼群记录开关6c。
下外罩部件41为板状部件,为用于塞住框状的上外罩部件40 的开口的部件,其通过螺钉部件42固定在上外罩部件40上。如图5 及图6左侧所示,在上外罩部件40的螺钉部件42安装部的一侧形 成有空气注入孔43,螺钉部件42的头部收纳孔的一部分被切口,该 空气注入孔43与螺钉部件42的主体安装孔相连通,且连通上外罩 部件40与下外罩部件41之间的空间。空气注入孔43用于检测上外 罩部件40与下外罩部件41之间的空间是否为水密结构,在螺紧左 右侧的螺钉部件42并用硅酮树脂44将右侧的螺钉部件42的安装部 密封后,从空气注入孔43向内部注入空气检测是否漏气。若确认没 有漏气,将左侧的螺钉部件42的安装部连同空气注入孔一道用硅酮 树脂44密封。在这里,由于在上外罩部件40的螺钉部件42的安装 部形成有空气注入孔43,所以没有必要形成如现有技术那样的空气 注入孔专用的孔缘部。
如图1至图4所示,盖部件4b以可覆盖主体部件1a的前部及 主体部件1a的上部的方式安装。盖部件4b的外形具有沿主体部件 1a弯曲的三维曲面。另外,如图1至图6所示,盖部件4b,在其大 致中央部具有上部开口的开口部4c。开口部4c大致呈矩形,并设置 在显示部5向外部露出的位置上。另外,如图1及图5所示,盖部 件4b以其表面与外罩部件4a的表面持平或较外罩部件4a的表面稍 向内侧凹陷的方式安装。这里,外罩部件4a与盖部件4b的外形配 合较容易。
如图6所示,盖部件4b具有凹状卡止部33,该凹状卡止部33 可配合在形成于外罩部件4a的开口部4c侧部上的凸状被卡止部34 上。在这里,由于卡止部33卡止在被卡止部34上,所以,对外罩 部件4a的定位及防松变得更容易。
在这种结构的双轴承渔线轮中,当放钓线时,通过操作离合器 操作杆将离合器关闭,使卷筒10自由回转,通过安装在钓线上东西 的自重放出钓线。若放钓线卷筒10开始回转,显示部5的水深显示 对应放线量而变化。当到达鱼群时,操作离合器操作杆11将离合器 开启使钓线停止放出。当钓到鱼时,使手柄2回转从而使卷筒朝卷 线方向回转,随后将鱼取下。
在该双轴承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1中,由于外罩部件4a与盖部 件4b分别形成,当渔线轮主体1的大小发生变化时,可仅使盖部件 4b的大小变化,而维持外罩部件4a的大小不变。因此,外罩部件 4a的大小与盖部件4b的大小无关,可以通用,从而能够减低渔线轮 主体1的制造成本。
另外,由于外罩部件4a安装在盖部件4b的大致中央部形成的 开口部4c中,外罩部件4a的周围被盖部件4b覆盖。因此,盖部件 4b可起到外罩部件4a的防护部件的作用,例如,当渔线轮掉落时, 可以防止外罩部件4a的损伤。
[其他的实施方式]
(a)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水深显示的计数渔线轮进行说 明来说明双轴承渔线轮,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计数渔线轮的渔线轮 主体,例如,本发明也适用于电动渔线轮的渔线轮主体。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对较小型的计数渔线轮的盖部件4b 进行了举例说明,但如图7所示,本发明也适用于中型的计数渔线 轮的盖部件104b。在这里,外罩部件4a与前述实施方式中一样可以 通用,因此,能够降低渔线轮主体1的制造成本。
(c)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盖部件4b以其表面与外罩部件4a的 表面持平或较外罩部件4a的表面稍向内侧凹陷的方式安装,如图8 所示,盖部件4b也可以使其表面较外罩部件4a的表面向外侧突出 的方式安装。在这里,可以防止盖部件4a受损伤的同时,也可以保 护设置在外罩部件4a上的显示部5及开关操作部6。
(d)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开关操作部6设置在显示部5的侧部, 例如,也可设置在显示部5的下部等外罩部件4a的任意位置上。另 外,如图9所示,开关操作部6的操作开关设置在盖部件4b上,开 关操作部6的内部开关设置在外罩部件4a上,也可以设置一个未图 示的连动机构,该机构将开关操作部6的操作开关于内部开关连接 在外罩部件4a的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