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驱动电路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电视机或者安装有盒式录像机的电视机中利用CRT的显示装置中所使用的CRT驱动电路,并且具体涉及用来驱动CRT的阴极的一种CRT驱动电路。
众所周知就电视机或安装有盒式录像机的电视机的CRT而论,即使关闭显示器之后显示器仍然闪烁白点。这种现象,所谓的“残留亮点”或“漏辐射”,是归因于当关闭显示器之后在CRT中剩余的电子所导致的剩余高压。
这种残留亮点削减了做为商业产品的显示的价值。按常规,为了避免这种麻烦,当关闭显示器时,已经把一种所谓的“全白”视频信号提供给CRT的阴极控制电路以使整个屏幕显示白色,并随后关闭电源供电电路。
不过,这种防范措施并不能使关闭显示器之后在CRT中剩留的高压放电,因而这只是使残留亮点不引人注目的暂时装置,而不是这种麻烦的根本解决办法。另外,由于全白图像使得这种措施置CRT处于超负荷状态并且因此而对CRT不利。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CRT驱动电路,它可以利用当关闭显示器之后以一种简便的电路使CRT的高压放电来彻底地消除该残留亮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地,本发明提供一种CRT驱动电路,包括:阴极控制电路,用于放大由视频电路产生的视频信号并把该放大的视频信号供给CRT的阴极;电源供电电路,用于为每个阴极控制电路和视频电路产生电源供电电压;切换电路,用于切换开/关从电源供电电路输出至阴极控制电路的电源供电电压;显示控制电路,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显示器-开/关信号开/关控制该切换电路和电源供电电路,并且当输入显示器-关信号时,在关闭该切换电路之后的一个定时关闭电源供电电路;和放电电路,设置在阴极控制电路的地端,当关闭切换电路时,用于引导电荷从CRT的阴极经该阴极控制电路放电至地端。
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CRT驱动电路的一个电路图。
图2是示出CRT驱动电路的操作的显示器控制信号control、电源供电电压以及视频信号的时序图。
现在参照附图,将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做一下描述。图1是CRT驱动电路的电路图,并且图2是示出该CRT驱动电路的操作的时序图。
如图1所示的依照这个实施例的CRT驱动电路,是用来驱动在安装有盒式录像机的电视机中所装的CRT10的阴极。该CRT驱动电路包括:阴极控制电路30,用于放大由视频电路20所产生的视频信号并把该视频信号给CRT10的阴极;电源供电电路40,用于为每个阴极控制电路30和视频电路20产生电源供电电压;切换电路50,设在电源供电电路40的输出端与阴极控制电路30的电压提供端之间;显示器控制电路60,用于根据外部输入的显示器开/关信号来开/关控制切换电路50和电源供电电路40;和放电电路70,设在阴极控制电路30的接地端。
电源供电电路40可以是一种振铃扼流转换器(RCC)类型的开关电源,使用了三极管41和变压器42。例如,电源供电电路40产生180V的电源供电电压并把它提供给阴极控制电路30。
阴极控制电路30是由其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31构成的。三极管31根据输入至它的基极的视频信号(水平振荡)的电平来控制提供至它的集电极的电压,以使连接至集电极的阴极电压被控制在150V(黑)至120V(白)之间。设在阴极控制电路30的接地端(发射极)的放电电路70经过一个可变电阻71连接发射极至地。顺便说说,当电源供电电路40是处于开-状态(on-sfate)时,视频电路20把视频信号提供给阴极控制电路30。
切换电路50是由其基极接地的三极管51构成的。显示器控制电路60包括两个三极管61和62,它们受到由微计算机提供的显示器控制信号(显示器-开/关信号)的控制。一个三极管61(第一切换部分)控制在切换电路50之中的三极管51的基极电压,以使打开或关闭该切换电路50。另一个三极管62经过一个时间常数电路RC电路来开/关控制三极管64(第二切换部分)从而导通或截止在电源供电电路40内的三极管41。
接下来,参照图2,将对依照该实施例的CRT驱动电路的操作做一下描述。
在显示器控制电路40中,当显示器控制信号是开-信号(H)时,在显示器控制电路60中的三极管61和62导通。当三极管61导通时,在切换电路50中的三极管51就导通。当三极管62导通时,三极管64截止而在电源供电电路40中的三极管41导通。这样,阴极电路30的电源供电电压电平变成H(180V)。视频电路20也被打开以产生一个视频信号并提供它至阴极控制电路30。以此方式,CRT10使显示器显像。
当把显示器控制信号切换成关-信号(L)时,在显示器控制电路60中的三极管61和62截止。当二极管61截止时,在切换电路50中的三极管51截止。这样,无论电源电路20的状态如何,供给阴极控制电路30的电源供电电压电平变成L(0V)。以此方式,使CRT10成为显示器-开状态。
另一方面,当三极管62截止时,三极管64导通。这样,在电源供电电路40中的三极管41截止以使变压器42的输出电平低于0V。不过,由于RC电路63设在三极管62与64之间,因此,如图2所示,三极管64比三极管61和64晚一个时间T响应,该时间T由RC电路63的时间常数所确定。
由于这外原因,即使显示器控制信号切换成关-信号(L)并CR10因此处于关-状态,电源供电电路40也不会关闭,反而维持时间T的开-状态。结果,保持了对阴极控制电路30的三极管31的视频信号(水平振荡)的连接供应以使三极管31继续它的开-状态。同时,关闭显示器后残留在CRT10中的高压经三极管31和放电电路70被放电至地。这样,可以消除由于当关闭显示器时剩余的高压所导致的残留亮点。顺便说说,例如,延迟时间T可以设置为约20msec。
在本发明中,CRT驱动电路的具体构形并不能限制上述的实施例,而可以由例如使用微计算机的总线控制来实现。
在依照本发明的CRT驱动电路中,当向显示器控制电路施加显示器-关闭信号时,设置在电源供电电路与阴极控制电路间的切换电路被关闭。这样,供给阴极控制电路的电源供电电压变成零,并且CRT被置成显示器-关闭状态。不过,在显示器-关闭的时刻,电源供电电路还没有关闭。因此,视频电路维持在开-状态并因此维持了来自视频电路的视频信号继续施加给阴极控制电路。这样,阴极控制电路保持开-状态。另外,当CRT被设置为显示器-关闭状态时在CRT中余下的电荷通过处在开-状态的阴极控制电路被放电至地端。由此原因,不必使满屏闪烁成白色就可以消除残留亮点。
由于按照使用诸如一种RC电路的时间常数电路来控制视频信号的时间轴的方式可以实现上述操作,因此可以简化电路的构形。另外,由于不使全白图像,因此可以增强CRT的耐疲劳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