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苯醚菌酯与噻菌灵的杀 菌组合物。
技术背景
苯醚菌酯(kresoxim~methyl)是我国自行创制的具有自主知识 产权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新型杀菌剂。分子式:C20H22O4,化学名称: (E)2-[2-(2,5-二甲基苯氧基甲苯)-苯基]-3-甲氧基丙烯酸甲酯。
苯醚菌酯属细胞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病原菌生理活动中的电 子转移来抑制线粒体呼吸,并干扰细胞能量供应,使病原菌细胞死亡。 具保护及治疗作用,毒性低,活性高,杀菌谱广,对子囊菌、鞭毛茵 和半知菌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对黄瓜白 粉病和葡萄霜霉病具有非常优异的防效。
噻菌灵(thiabendazole)属苯并咪唑类,分子式为C10H7N3S,化 学名称:α-(4-噻唑基)-1H-苯并咪唑。
噻菌灵属苯并咪唑类,作用机制是抑制真菌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和 细胞增殖。具有内吸传导作用,根施时能向顶传导,但不能向基传导。 抗菌活性限于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而对卵菌和接合菌无活性。
不管是苯醚菌酯、噻菌灵还是其他高效杀菌剂,长期单独使用, 容易使病害产生抗药性,导致用药量加大、防效降低、持效期缩短的 问题,不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不同作用机理的有效成分进行复配, 是延缓病害产生抗药性常用的方法,并根据实际生产应用中的效果, 来判断此复配是增效作用还是拮抗作用。复配作用较明显的配方,可 以明显提高防效,大大降低农药的用药量,还可扩大杀菌谱,提高杀 菌效率。苯醚菌酯与噻菌灵作用机理不同,相互复配在一定范围内有 很好的增效作用。且有关苯醚菌酯与噻菌灵的复配,目前在国内外尚 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使用成本低、防效 好的含有苯醚菌酯与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含苯醚菌酯与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其中苯醚菌酯与噻菌灵 重量比为1~40∶10~80。
所述的含苯醚菌酯与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其中苯醚菌酯与噻菌 灵的重量比为1~30∶15~70。
所述的含苯醚菌酯与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其中苯醚菌酯与噻菌 灵的重量比为5~20∶30~60。
所述的含苯醚菌酯与噻菌灵的杀菌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水分 散粒剂或悬浮剂。
组合物制成可湿性粉剂时包含如下组分含量:苯醚菌酯1~40%、 噻菌灵10~80%、分散剂5~10%、湿润剂2~10%、填料8~90%。
将苯醚菌酯、噻菌灵、分散剂、湿润剂、填料混合,在混合缸中 混合均匀,经气流粉碎机粉碎后再混合均匀,即可制成苯醚菌酯·噻 菌灵可湿性粉剂产品。
组合物制成水分散粒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苯醚菌酯1~40%、 噻菌灵10~80%、分散剂3~12%、湿润剂1~8%、崩解剂1~10%、填 料10~90%。
将苯醚菌酯、噻菌灵、分散剂、润湿剂、崩解剂、填料等一起经 气流粉碎得到需要的粒径,得到制粒用料。将料品定量送进流化床制 粒干燥机内经过制粒及干燥后,制得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产 品。
组合物制成悬浮剂时包括如下组分含量:苯醚菌酯1~30%、噻菌 灵10~50%、分散剂2~10%、湿润剂2~10%、消泡剂0.1~1%、增稠 剂0.1~2%、抗冻剂0.1~8%、去离子水加至100%。
将上述配方料中分散剂、湿润剂、消泡剂、增稠剂、抗冻剂经过 高速剪切混合均匀,加入苯醚菌酯、噻菌灵,在球磨机中球磨2~3 小时,使微粒粒径全部在5μm以下,制得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产品。
所述的分散剂选自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嘧 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苯磺酸钙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 酚聚氧乙烯嘧、脂肪胺聚氧乙烯嘧、脂肪酸聚氧乙烯酯、酯聚氧乙烯 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湿润剂选自: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 粉BX、润湿渗透剂F、皂角粉、蚕沙、无患子粉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崩解剂选自:膨润土、尿素、硫酸铵、氯化铝中的一种或 多种。
所述的抗冻剂选自:乙二醇、丙二醇、丙三醇、聚乙二醇中的一 种或多种。
所述的消泡剂选自:硅油、硅酮类化合物、C10-20饱和脂肪酸 类化合物、C8-10脂肪醇类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增稠剂选自:黄原酸胶、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 多种。
所述的填料选自: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凹凸棒土、白炭黑、 淀粉、轻质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组合物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及果树的白粉病、灰霉病、炭 疽病、黑星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苯醚菌酯与 噻菌灵属于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两者相互混配不会产生抵 触;(2)本发明组合物在一定范围内有很好的增效作用,防效高于单 剂,用药量小;(3)本发明不使用有机溶剂,不易产生药害,便于运 输及储藏;(4)本发明组合物对蔬菜及果树的白粉病、灰霉病、炭疽 病、黑星病有特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 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本发明实施例是采用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
实施应用例一 实施配方例
实施例1 80%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苯醚菌酯40%、噻菌灵40%、烷基芳基聚氧乙烯醚5%、无患子 粉3%、皂角粉2%、高岭土10%,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80% 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60%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苯醚菌酯10%、噻菌灵50%、木质素磺酸盐4%、十二烷基硫酸 钠4%、白炭黑8%、高岭土24%,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0% 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3 45%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苯醚菌酯6%、噻菌灵39%、烷基苯磺酸钙盐5%、润湿渗透剂F 3%、白炭黑8%、膨润土39%,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45%苯醚 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4 35%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苯醚菌酯5%、噻菌灵30%、木质素磺酸盐3%、月桂醇硫酸钠 2%、白炭黑5%、硅藻土55%,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35%苯醚 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5 80%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10%、噻菌灵70%、茶枯3%、木质素磺酸盐3%、十 二烷基硫酸钠4%、硫酸铵2%、淀粉8%,混合制得80%苯醚菌酯·噻 菌灵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6 75%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30%、噻菌灵45%、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3%、脂肪 酸聚氧乙烯酯3%、无患子粉4%、碳酸氢钠3%、淀粉12%,混合制 得75%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7 65%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5%、噻菌灵60%、烷基苯磺酸钙盐5%、拉开粉BX 4%、 柠檬酸1%、淀粉25%,混合制得65%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8 55%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苯醚菌酯20%、噻菌灵35%、烷基酚聚氧乙烯嘧5%、十二烷基 苯磺酸2%、氯化钙1%、淀粉20%、硅藻土17%,混合制得55%苯 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9 5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苯醚菌酯5%、噻菌灵45%、烷基苯磺酸钙盐5%、聚丙烯酸钠 2%、十二烷基苯磺酸4%、硅油0.1%、黄原酸胶0.3%,去离子水加 至100%,混合制得5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实施例10 3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苯醚菌酯2%、噻菌灵28%、聚羧酸盐4%、无患子粉5%、硅酮 类化合物0.1%、羟乙基纤维素0.1%、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 混合制得3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实施例11 21%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苯醚菌酯1%、噻菌灵20%、脂肪酸聚氧乙烯酯4%、皂角粉5%、 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烯醇0.4%、丙二醇2%、去离子水加至100%, 混合制得21%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实施例12 1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苯醚菌酯1.5%、噻菌灵8.5%、聚羧酸盐2%、十二烷基苯磺酸 钠2%、硅酮类化合物0.1%、聚乙二醇0.5%、丙三醇4%、去离子水 加至100%,混合制得1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实施应用例二:苯醚菌酯与噻菌灵复配对黄瓜白粉病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药剂均由陕西美邦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提供。
经预试确定各药剂有效抑制浓度范围后,每个药剂按有效成分含 量分别设5个剂量处理,设清水对照。参照《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 准则杀菌剂》进行,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药剂对黄瓜白粉病的毒 力。72h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各处理净生长量、菌丝 生长抑制率。
净生长量(mm)=测量菌落直径-5
将菌丝生长抑制率换算成机率值(y),药液浓度(μg/mL)转换 成对数值(x),以最小二乘法求得毒力回归方程(y=a+bx),并由此 计算出每种药剂的EC50值。同时根据Wadley法计算两药剂不同配比 联合增效比值(SR),SR<0.5为拮抗作用,0.5≤SR≤1.5为相加作用, SR>1.5为增效作用。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a、b分别为苯醚菌酯和噻菌灵在组合中所占的比例
A为苯醚菌酯
B为噻菌灵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苯醚菌酯、噻菌灵及其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毒力测定结果分析表
由表1可知,苯醚菌酯、噻菌灵对黄瓜白粉病的EC50分别为 0.12mg/L和53.28mg/L。苯醚菌酯的毒力高于噻菌灵的毒力。苯醚菌 酯与噻菌灵配比1∶1、1∶5、1∶10、1∶20、1∶30的增效比值分别为1.60、 1.93、2.23、1.80、1.55,说明苯醚菌酯与噻菌灵两者在1∶1~1∶30范围 内混配均表现出明显的增效作用,其中当苯醚菌酯与噻菌灵重量比为 1∶10时增效比值SR最大,增效作用最为明显。
实施例应用三 苯醚菌酯与噻菌灵及其复配防治苹果白粉病药效试 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洛川县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资贸易 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市购)、10% 苯醚菌酯悬浮剂(市购)。
药前调查苹果白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 一次,共施药3次。第三次施药后10天、20天分别调查苹果白粉病 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2 苯醚菌酯、噻菌灵及其复配防治苹果白粉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稀释倍数 第二次药后10天 防效(%) 第二次药后20 天防效(%) 80%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30000倍 87.34 93.24 55%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12000倍 89.76 95.22 21%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1800倍 88.32 93.23 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1200倍 50.13 62.14 10%苯醚菌酯悬浮剂 5000倍 68.51 71.64
由表2可以看出,苯醚菌酯与噻菌灵复配后能有效防治苹果白粉 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 作物无不良影响,并对苹果炭疽病、轮纹病有较好的防效。
实施应用例四:苯醚菌酯与噻菌灵及其复配防治葡萄灰霉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宁夏省银川市郊区,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资贸易 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市购)、10% 苯醚菌酯悬浮剂(市购)。
药前调查葡萄灰霉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每7天施药 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14天、30天分别调查葡萄 霜霉病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3 苯醚菌酯、噻菌灵及其复配防治葡萄灰霉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稀释倍数 末次药后7天 防效(%) 末次药后14 天防效(%) 末次药后30 天防效(%) 45%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6000倍 89.36 96.05 95.57 75%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22000倍 88.54 95.16 93.35 1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1800倍 90.36 96.07 94.13 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倍 56.25 62.30 60.38 10%苯醚菌酯悬浮剂 5000倍 75.36 82.42 81.42
由表3可以看出,苯醚菌酯与噻菌灵复配后能有效的防治葡萄霜 霉病,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用药量小,持效期长。在试验用药 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危害。
实施应用例五:苯醚菌酯、噻菌灵及其复配防治黄瓜炭疽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资贸 易有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市购)、 10%苯醚菌酯悬浮剂(市购)。
药前调查黄瓜炭疽病病情基数、总叶数、病叶数及病叶级数,于 发病初期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2次,第二次施药后7天、 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实验结果如下所示:
表4 苯醚菌酯、噻菌灵及其复配防治黄瓜炭疽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制剂用药 量 第二次药后7天防 效(%) 第二次药后14 天防效(%) 60%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8克/亩 89.72 96.08 80%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7克/亩 90.16 93.32 3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20克/亩 89.30 95.59 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50克/亩 53.44 66.34 10%苯醚菌酯悬浮剂 10克/亩 80.28 85.45
由表4可以看出,苯醚菌酯与噻菌灵复配后能有效防治黄瓜炭疽 病发生,防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在本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 无不良影响。
实施应用例六:苯醚菌酯与噻菌灵及其复配防治梨黑星病药效试验
本实验安排在陕西省蒲城县城关镇,试验药剂由陕西美邦农药有 限公司研发、提供,对照药剂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市购)、10% 苯醚菌酯悬浮剂(市购)。
于梨树发病初期施药,每7天施药一次,共施药3次,施药前调 查病情指数,第三次施药后7天、15天、30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 并计算校正防效,试验结果如下:
表5 苯醚菌酯与噻菌灵及其复配防治梨黑星病药效试验
处理药剂 稀释倍 数 末次药后7 天防效(%) 末次药后15 天防效(%) 末次药后30 天防效(%) 35%苯醚菌酯·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6500倍 89.62 94.78 94.17
65%苯醚菌酯·噻菌灵水分散粒剂 10000倍 90.16 95.64 94.35 50%苯醚菌酯·噻菌灵悬浮剂 8000倍 89.52 95.57 94.13 40%噻菌灵可湿性粉剂 1500倍 63.34 72.13 68.38 10%苯醚菌酯悬浮剂 6000倍 79.75 83.06 81.42
由表5可以看出,苯醚菌酯、噻菌灵能有效的防治梨黑星病,防 治效果均优于对照药剂,用药量小,在试验用药范围内对标靶作物无 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