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pdf

上传人:Y0****01 文档编号:70144 上传时间:2018-01-2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5.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492995.8

申请日:

2014.09.24

公开号:

CN104192297A

公开日:

2014.12.10

当前法律状态:

授权

有效性:

有权

法律详情:

专利权的转移IPC(主分类):B64C 9/08登记生效日:20170620变更事项:专利权人变更前权利人: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权利人:佛山市南海雅事达模型有限公司变更事项:地址变更前权利人: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富湾江湾路78号402室变更后权利人:528226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联和工业区联和工业大道|||授权|||实质审查的生效IPC(主分类):B64C 9/08申请日:20140924|||公开

IPC分类号:

B64C9/08; B64C9/34; B64F1/04

主分类号:

B64C9/08

申请人: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志成

地址: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富湾江湾路78号402室

优先权:

专利代理机构:

代理人: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属航空技术领域。由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和地面配套设备组成。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包括机身、活动左翼、活动右翼、尾翼、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机身内部的前段为驾驶舱,中后段为客舱。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机身对称纵截面的左右两侧。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的开合,以及控制该飞机转弯和俯仰飞行姿态。地面配套设备包括地面推车、机体发射装置和信号收发设备。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采用地面发射的方式起飞,待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驾驶员操控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同时同步逐渐打开,随后放下起落架,然后寻找着陆跑道由驾驶员驾驶着该飞机缓缓着陆。该装备节能高效环保且安全。

权利要求书

1.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由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和地面配套设备组成,其特征在于: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包括机身(11)、活动左翼(12)、活动右翼(13)、尾翼(14)、起落架(15)、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机身(11)内部的前段为驾驶舱,中后段为客舱;机身(11)内所有坐位配有安全带和安全头盔;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机身(11)对称纵截面的左右两侧,且置于机身(11)顶部;尾翼(14)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由垂直安定面(141)和方向舵(142)组成;水平尾翼由水平安定面(143)和升降舵(144)组成;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采用方便充电的锂电池供电;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的开合,以及控制该飞机(1)转弯和俯仰飞行姿态;机载设备包括通信设备、螺陀仪及仪表盘;地面配套设备包括地面推车、机体发射装置和信号收发设备;机体发射装置由发射架(2)、链轮链条传送带(3)、电机和调速系统组成;发射架(2)固定安装在机场平地(4)上;链轮链条传送带(3)安装在发射架(2)上,链轮链条传送带(3)呈弧形,最低位置即该飞机(1)发射时的起始位置与水平而的夹角接近0°角,随着位置的升高,链轮链条传送带(3)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最高处时与水平面夹角为45°;链轮链条传送带(3)由电机经减速后驱动;链轮链条传送带(3)外表面固定安装着推进桩(31);该飞机(1)机身(11)后下部左右居中设置了一块能与推进桩(31)相吻合的承力块(16);电机由调速系统控制开停和转速;地面的信号收发设备与该飞机(1)上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联络;发射架(2)上表面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导轨(21),起支撑和导向该飞机(1)的左右两个轮子用;该飞机(1)的中间轮子在链轮链条传送带(3)上表面上运行。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起落架(15)采用方便收放的轮式起落架。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起落架(15)采用前三点式或后三点式轮式起落架。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动液压方式控制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的开合。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一套地面配套设备发射和控制多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

6.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其运行方式是:它的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采用地面发射的方式起飞,旅客登机后,驾驶员将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收拢后该飞机(1)由地面推车推至机体发射装置的起始位置,启动机体发射装置的电机,链轮链条传送带(3)上的推进桩(31)顶住该飞机(1)后下部的承力块(16),随着电机的加速转动,该飞机(1)在机体发射装置的链轮链条传送带(3)的带动下向目的地的方向加速前进,到达链轮链条传送带(3)的顶端后虽推进桩(31)转向下行由于受到发射架(2)轨道(21)的导向该飞机(1)继续朝发射架(2)顶端前行,离开发射架(2)后由于惯性以与水平面约成45°角向目的地机场的上空以近似抛物线的轨迹飞去;该飞机(1)离开发射架(2)后驾驶员操控起落架(15)收回机身(11)内;当该飞机(1)达到抛物线顶点时该飞机(1)基本上处于发射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正中位置的上空,待该飞机(1)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驾驶员操控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同时同步逐渐打开,随后放下起落架(15),然后寻找着陆跑道由驾驶员驾驶着该飞机(1)缓缓着陆;该飞机(1)的飞行姿态是这样操控的:升降舵(144)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上下偏转,向上偏转会使该飞机(1)抬头,实现上仰;升降舵(144)向下偏转会使该飞机(1)低头,实现下俯;方向舵(142)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左右偏转,使该飞机(1)向左或向右偏航。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运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整个飞行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飞行的;预先计算初速度及预先设定飞行路径时考虑该飞机(1)在空中的能量损失并留有足够的能量余量以便安全着陆。

8.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运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到达目的地机场上空时动能还较多的话,驾驶员驾驶该飞机(1)在目的地机场上空盘旋以剥减该飞机(1)的动能,降低着陆速度,以便安全着陆。

说明书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
技术领域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属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旅客运输装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客机带有发动机推进装置及储油供油系统等主动力装置。这些装置占客机总重的比例相当大,且会产生阻力,导致飞行的效率不高,且结构复杂,成本高。由于机上有燃油,故障时容易发生爆炸,安全系数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客机的上述不足,发明一种低成本的结构简单、重量轻、飞行效率高且安全系数高的短途旅客运输装备。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由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和地面配套设备组成。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包括机身、活动左翼、活动右翼、尾翼、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机身内部的前段为驾驶舱,中后段为客舱。机身内所有坐位配有安全带和安全头盔。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机身对称纵截面的左右两侧,且置于机身顶部。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由前部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后部活动的方向舵组成;水平尾翼由前部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后部活动的升降舵组成。升降舵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上下偏转,向上偏转会使该飞机抬头,实现上仰;升降舵向下偏转会使该飞机低头,实现下俯。方向舵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左右偏转,使该飞机向左或向右偏航。起落架采用方便收放的轮式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采用方便充电的锂电池供电。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的开合,以及控制该飞机转弯和俯仰飞行姿态。采用电动液压方式控制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的开合。机载设备包括通信设备、螺陀仪及仪表盘。地面配套设备包括地面推车、机体发射装置和信号收发设备。机体发射装置由发射架、链轮链条传送带、电机和调速系统组成。发射架固定安装在机场平地上。链轮链条传送带安装在发射架上,链轮链条传送带呈弧形,最低位置即该飞机发射时的起始位置与水平而的夹角接近0°角,随着位置的升高,链轮链条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最高处时与水平面夹角为45°。链轮链条传送带由电机经减速后驱动。链轮链条传送带外表面固定安装着推进桩。该飞机机身后下部左右居中设置了一块能与推进桩相吻合的承力块。电机由调速系统控制开停和转速。地面的信号收发设备与该飞机上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联络。发射架上表面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导轨,起支撑和导向该飞机的左右两个轮子用。该飞机的中间轮子在链轮链条传送带上表面上运行。所述的中间轮子是指:该飞机的起落架为前三点式时指的是前轮;若该飞机的起落架为后三点式时指的是后轮。
本发明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运行方式是: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采用地面发射的方式起飞,旅客登机后,驾驶员将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收拢后该飞机由地面推车推至机体发射装置的起始位置,启动机体发射装置的电机,链轮链条传送带上的推进桩顶住该飞机后下部的承力块,随着电机的加速转动,该飞机在机体发射装置的链轮链条传送带的带动下向目的地的方向加速前进,到达链轮链条传送带的顶端后虽推进桩转向下行由于受到发射架轨道的导向该飞机继续朝发射架顶端前行,离开发射架后由于惯性以与水平面约成45°角向目的地机场的上空以近似抛物线的轨迹飞去。该飞机离开发射架后驾驶员操控起落架收回机身内。当该飞机达到抛物线顶点时该飞机基本上处于发射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正中位置的上空,待该飞机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驾驶员操控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同时同步逐渐打开,随后放下起落架,然后寻找着陆跑道由驾驶员驾驶着该飞机缓缓着陆。整个飞行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飞行的。预先计算初速度及预先设定飞行路径时应考虑该飞机在空中的能量损失并留有足够的能量余量以便安全着陆。该飞机到达目的地机场上空时动能还较多的话,驾驶员应驾驶该飞机在目的地机场上空盘旋以剥减该飞机的动能,降低着陆速度,以便安全着陆。
该发明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突出优点是:节能高效环保且安全。由于机上没有发动机推进装置及储油供油系统等主动力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节能又降耗;机上没有燃油,大大减少了燃烧及爆炸安全事故。起飞至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的过程由于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处于合拢状态,该飞机受到的阻力小,能量损失小,速度快,用时短,效率高。该飞机从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到着陆的过程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处于打开状态,该飞机速度变慢,方便安全着陆。一套地面配套设备能供多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配套使用,能大大地节约成本。
本发明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尤其适合于两个距离较短的定点机场间的旅客的运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机体发射装置的侧视示意图,该图中本发明的无主动力装置飞机正处于发射架的顶端位置;图2是本发明的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左活动翼和右活动翼收拢时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左活动翼和右活动翼打开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1-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1-机身,12-活动左翼,13-活动右翼,14-尾翼,141-垂直安定面,142-方向舵,143-水平安定面,144-升降舵,15-起落架,16-承力块,2-发射架,21-轨道,3-链轮链条传送带,31-推进桩,4-机场平地。图1中右上角的较大的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本发明的无主动力装置飞机起飞的方向,与水平面成45°角。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由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和地面配套设备组成。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包括机身11、活动左翼12、活动右翼13、尾翼14、起落架15、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机身1内部的前段为驾驶舱,中后段为客舱。机身1内所有坐位配有安全带和安全头盔。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机身1对称纵截面的左右两侧,且置于机身1顶部。尾翼14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由前部固定的垂直安定面141和后部活动的方向舵142组成;水平尾翼由前部固定的水平安定面143和后部活动的升降舵144组成。升降舵144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上下偏转,向上偏转会使该飞机1抬头,实现上仰;升降舵向下偏转会使该飞机1低头,实现下俯。方向舵142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左右偏转,使该飞机1向左或向右偏航。起落架15采用方便收放的轮式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采用方便充电的锂电池供电。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的开合,以及控制该飞机1转弯和俯仰飞行姿态。采用电动液压方式控制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的开合。机载设备包括通信设备、螺陀仪及仪表盘。地面配套设备包括地面推车、机体发射装置和信号收发设备。机体发射装置由发射架2、链轮链条传送带3、电机和调速系统组成。发射架2固定安装在机场平地4上。链轮链条传送带3安装在发射架上,链轮链条传送带3呈弧形,最低位置即该飞机1发射时的起始位置与水平而的夹角接近0°角,随着位置的升高,链轮链条传送带3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最高处时与水平面夹角为45°。链轮链条传送带3由电机经减速后驱动。链轮链条传送带3外表面固定安装着推进桩31。该飞机1机身11后下部左右居中设置了一块能与推进桩31相吻合的承力块16。电机由调速系统控制开停和转速。地面的信号收发设备与该飞机1上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联络。发射架2上表面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导轨21,起支撑和导向该飞机1的左右两个轮子用。该飞机1的中间轮子在链轮链条传送带3上表面上运行。所述的中间轮子是指:该飞机1的起落架为前三点式时指的是前轮;若该飞机1的起落架为后三点式时指的是后轮。
本发明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运行方式是: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采用地面发射的方式起飞,旅客登机后,驾驶员将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收拢后该飞机1由地面推车推至机体发射装置的起始位置,启动机体发射装置的电机,链轮链条传送带3上的推进桩31顶住该飞机1后下部的承力块16,随着电机的加速转动,该飞机1在机体发射装置的链轮链条传送带3的带动下向目的地的方向加速前进,到达链轮链条传送带3的顶端后虽推进桩31转向下行由于受到发射架2轨道21的导向该飞机1继续朝发射架2顶端前行,离开发射架2后由于惯性以与水平面约成45°角向目的地机场的上空以近似抛物线的轨迹飞去。该飞机1离开发射架2后驾驶员操控起落架15收回机身内。当该飞机1达到抛物线顶点时该飞机1基本上处于发射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正中位置的上空,待该飞机1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驾驶员操控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同时同步逐渐打开,随后放下起落架15,然后寻找着陆跑道由驾驶员驾驶着该飞机1缓缓着陆。整个飞行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飞行的。预先计算初速度及预先设定飞行路径时应考虑该飞机1在空中的能量损失并留有足够的能量余量以便安全着陆。该飞机1到达目的地机场上空时动能还较多的话,驾驶员应驾驶该飞机1在目的地机场上空盘旋以剥减该飞机1的动能,降低着陆速度,以便安全着陆。
一套地面配套设备能供多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配套使用,能大大地节约成本。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pdf(9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297A43申请公布日20141210CN104192297A21申请号201410492995822申请日20140924B64C9/08200601B64C9/34200601B64F1/0420060171申请人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地址528500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荷城街道富湾江湾路78号402室72发明人王志成54发明名称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57摘要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属航空技术领域。由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和地面配套设备组成。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包括机身、活动左翼、活动右翼、尾翼、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机身内部的前段为驾驶舱,中后段为客舱。活动左翼和。

2、活动右翼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机身对称纵截面的左右两侧。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的开合,以及控制该飞机转弯和俯仰飞行姿态。地面配套设备包括地面推车、机体发射装置和信号收发设备。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采用地面发射的方式起飞,待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驾驶员操控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同时同步逐渐打开,随后放下起落架,然后寻找着陆跑道由驾驶员驾驶着该飞机缓缓着陆。该装备节能高效环保且安全。51INTCL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2页说明书3页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104192297ACN104192297A1/2页21一种短途旅客运输。

3、装备,由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和地面配套设备组成,其特征在于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包括机身(11)、活动左翼(12)、活动右翼(13)、尾翼(14)、起落架(15)、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机身(11)内部的前段为驾驶舱,中后段为客舱;机身(11)内所有坐位配有安全带和安全头盔;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机身(11)对称纵截面的左右两侧,且置于机身(11)顶部;尾翼(14)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由垂直安定面(141)和方向舵(142)组成;水平尾翼由水平安定面(143)和升降舵(144)组成;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采用方便充电的锂电池供电;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活动左。

4、翼(12)和活动右翼(13)的开合,以及控制该飞机(1)转弯和俯仰飞行姿态;机载设备包括通信设备、螺陀仪及仪表盘;地面配套设备包括地面推车、机体发射装置和信号收发设备;机体发射装置由发射架(2)、链轮链条传送带(3)、电机和调速系统组成;发射架(2)固定安装在机场平地(4)上;链轮链条传送带(3)安装在发射架(2)上,链轮链条传送带(3)呈弧形,最低位置即该飞机(1)发射时的起始位置与水平而的夹角接近0角,随着位置的升高,链轮链条传送带(3)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最高处时与水平面夹角为45;链轮链条传送带(3)由电机经减速后驱动;链轮链条传送带(3)外表面固定安装着推进桩(31);该飞机。

5、(1)机身(11)后下部左右居中设置了一块能与推进桩(31)相吻合的承力块(16);电机由调速系统控制开停和转速;地面的信号收发设备与该飞机(1)上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联络;发射架(2)上表面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导轨(21),起支撑和导向该飞机(1)的左右两个轮子用;该飞机(1)的中间轮子在链轮链条传送带(3)上表面上运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起落架(15)采用方便收放的轮式起落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起落架(15)采用前三点式或后三点式轮式起落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采用电动液压方式控制活动左翼(。

6、12)和活动右翼(13)的开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一套地面配套设备发射和控制多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6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其特征在于,其运行方式是它的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采用地面发射的方式起飞,旅客登机后,驾驶员将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收拢后该飞机(1)由地面推车推至机体发射装置的起始位置,启动机体发射装置的电机,链轮链条传送带(3)上的推进桩(31)顶住该飞机(1)后下部的承力块(16),随着电机的加速转动,该飞机(1)在机体发射装置的链轮链条传送带(3)的带动下向目的地的方向加速前进,到达链轮链条传送带(3)的顶端后虽推进桩(31)。

7、转向下行由于受到发射架(2)轨道(21)的导向该飞机(1)继续朝发射架(2)顶端前行,离开发射架(2)后由于惯性以与水平面约成45角向目的地机场的上空以近似抛物线的轨迹飞去;该飞机(1)离开发射架(2)后驾驶员操控起落架(15)收回机身(11)内;当该飞机(1)达到抛物线顶点时该飞机(1)基本上处于发射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正中位置的上空,待该飞机(1)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驾驶员操控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同时同步逐渐打开,随后放下起落架(15),然后寻找着陆跑道由驾驶员驾驶着该飞机(1)缓缓着陆;该飞机(1)的飞行姿态是这样操控的升降舵(144)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上下偏转,向上偏转会使该。

8、飞机(1)抬头,实现上仰;升降舵(144)向权利要求书CN104192297A2/2页3下偏转会使该飞机(1)低头,实现下俯;方向舵(142)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左右偏转,使该飞机(1)向左或向右偏航。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运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整个飞行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飞行的;预先计算初速度及预先设定飞行路径时考虑该飞机(1)在空中的能量损失并留有足够的能量余量以便安全着陆。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运行方式,其特征在于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到达目的地机场上空时动能还较多的话,驾驶员驾驶该飞机(1)在目的地机场上空。

9、盘旋以剥减该飞机(1)的动能,降低着陆速度,以便安全着陆。权利要求书CN104192297A1/3页4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技术领域0001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属航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旅客运输装备。背景技术0002传统的客机带有发动机推进装置及储油供油系统等主动力装置。这些装置占客机总重的比例相当大,且会产生阻力,导致飞行的效率不高,且结构复杂,成本高。由于机上有燃油,故障时容易发生爆炸,安全系数不高。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传统客机的上述不足,发明一种低成本的结构简单、重量轻、飞行效率高且安全系数高的短途旅客运输装备。0004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由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和地面配套设。

10、备组成。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包括机身、活动左翼、活动右翼、尾翼、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机身内部的前段为驾驶舱,中后段为客舱。机身内所有坐位配有安全带和安全头盔。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机身对称纵截面的左右两侧,且置于机身顶部。尾翼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垂直尾翼由前部固定的垂直安定面和后部活动的方向舵组成;水平尾翼由前部固定的水平安定面和后部活动的升降舵组成。升降舵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上下偏转,向上偏转会使该飞机抬头,实现上仰;升降舵向下偏转会使该飞机低头,实现下俯。方向舵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左右偏转,使该飞机向左或向右偏航。起落架采用方便收放的轮式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采用。

11、方便充电的锂电池供电。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的开合,以及控制该飞机转弯和俯仰飞行姿态。采用电动液压方式控制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的开合。机载设备包括通信设备、螺陀仪及仪表盘。地面配套设备包括地面推车、机体发射装置和信号收发设备。机体发射装置由发射架、链轮链条传送带、电机和调速系统组成。发射架固定安装在机场平地上。链轮链条传送带安装在发射架上,链轮链条传送带呈弧形,最低位置即该飞机发射时的起始位置与水平而的夹角接近0角,随着位置的升高,链轮链条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最高处时与水平面夹角为45。链轮链条传送带由电机经减速后驱动。链轮链条传送带外表面固定安装着推进桩。该飞机机身后。

12、下部左右居中设置了一块能与推进桩相吻合的承力块。电机由调速系统控制开停和转速。地面的信号收发设备与该飞机上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联络。发射架上表面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导轨,起支撑和导向该飞机的左右两个轮子用。该飞机的中间轮子在链轮链条传送带上表面上运行。所述的中间轮子是指该飞机的起落架为前三点式时指的是前轮;若该飞机的起落架为后三点式时指的是后轮。0005本发明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运行方式是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采用地面发射的方式起飞,旅客登机后,驾驶员将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收拢后该飞机由地面推车推至机体发射装置的起始位置,启动机体发射装置的电机,链轮链条传送带上的推进桩顶住该飞机后下部的承力块,随着电机的加。

13、速转动,该飞机在机体发射装置的链轮链条传送带的带动下说明书CN104192297A2/3页5向目的地的方向加速前进,到达链轮链条传送带的顶端后虽推进桩转向下行由于受到发射架轨道的导向该飞机继续朝发射架顶端前行,离开发射架后由于惯性以与水平面约成45角向目的地机场的上空以近似抛物线的轨迹飞去。该飞机离开发射架后驾驶员操控起落架收回机身内。当该飞机达到抛物线顶点时该飞机基本上处于发射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正中位置的上空,待该飞机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驾驶员操控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同时同步逐渐打开,随后放下起落架,然后寻找着陆跑道由驾驶员驾驶着该飞机缓缓着陆。整个飞行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飞行的。。

14、预先计算初速度及预先设定飞行路径时应考虑该飞机在空中的能量损失并留有足够的能量余量以便安全着陆。该飞机到达目的地机场上空时动能还较多的话,驾驶员应驾驶该飞机在目的地机场上空盘旋以剥减该飞机的动能,降低着陆速度,以便安全着陆。0006该发明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突出优点是节能高效环保且安全。由于机上没有发动机推进装置及储油供油系统等主动力装置,结构简单,重量轻,节能又降耗;机上没有燃油,大大减少了燃烧及爆炸安全事故。起飞至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的过程由于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处于合拢状态,该飞机受到的阻力小,能量损失小,速度快,用时短,效率高。该飞机从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到着陆的过程活动左翼和活动右翼处于。

15、打开状态,该飞机速度变慢,方便安全着陆。一套地面配套设备能供多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配套使用,能大大地节约成本。0007本发明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尤其适合于两个距离较短的定点机场间的旅客的运输。附图说明0008图1是本发明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机体发射装置的侧视示意图,该图中本发明的无主动力装置飞机正处于发射架的顶端位置;图2是本发明的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左活动翼和右活动翼收拢时的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无主动力装置飞机左活动翼和右活动翼打开时的俯视示意图。0009图中,1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1机身,12活动左翼,13活动右翼,14尾翼,141垂直安定面,142方向舵,143水平安定面,144升降舵。

16、,15起落架,16承力块,2发射架,21轨道,3链轮链条传送带,31推进桩,4机场平地。图1中右上角的较大的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本发明的无主动力装置飞机起飞的方向,与水平面成45角。具体实施方式0010现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加以具体说明一种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由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和地面配套设备组成。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包括机身11、活动左翼12、活动右翼13、尾翼14、起落架15、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机身1内部的前段为驾驶舱,中后段为客舱。机身1内所有坐位配有安全带和安全头盔。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结构相同左右对称布置于机身1对称纵截面的左右两侧,且置于机身1顶部。尾翼14包括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

17、。垂直尾翼由前部固定的垂直安定面141和后部活动的方向舵142组成;水平尾翼由前部固定的水平安定面143和后部活动的升降舵144组成。升降舵144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上下偏转,向上偏转会使该飞机1抬头,实现上仰;升降舵向下偏转会使该飞机1低头,实现说明书CN104192297A3/3页6下俯。方向舵142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左右偏转,使该飞机1向左或向右偏航。起落架15采用方便收放的轮式起落架。控制系统和机载设备采用方便充电的锂电池供电。控制系统用来控制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的开合,以及控制该飞机1转弯和俯仰飞行姿态。采用电动液压方式控制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的开合。机载设备包括通信设备、。

18、螺陀仪及仪表盘。地面配套设备包括地面推车、机体发射装置和信号收发设备。机体发射装置由发射架2、链轮链条传送带3、电机和调速系统组成。发射架2固定安装在机场平地4上。链轮链条传送带3安装在发射架上,链轮链条传送带3呈弧形,最低位置即该飞机1发射时的起始位置与水平而的夹角接近0角,随着位置的升高,链轮链条传送带3与水平面的夹角逐渐增大,直至最高处时与水平面夹角为45。链轮链条传送带3由电机经减速后驱动。链轮链条传送带3外表面固定安装着推进桩31。该飞机1机身11后下部左右居中设置了一块能与推进桩31相吻合的承力块16。电机由调速系统控制开停和转速。地面的信号收发设备与该飞机1上的通信设备进行通信联。

19、络。发射架2上表面的左右两边设置有导轨21,起支撑和导向该飞机1的左右两个轮子用。该飞机1的中间轮子在链轮链条传送带3上表面上运行。所述的中间轮子是指该飞机1的起落架为前三点式时指的是前轮;若该飞机1的起落架为后三点式时指的是后轮。0011本发明短途旅客运输装备的运行方式是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采用地面发射的方式起飞,旅客登机后,驾驶员将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收拢后该飞机1由地面推车推至机体发射装置的起始位置,启动机体发射装置的电机,链轮链条传送带3上的推进桩31顶住该飞机1后下部的承力块16,随着电机的加速转动,该飞机1在机体发射装置的链轮链条传送带3的带动下向目的地的方向加速前进,到达链。

20、轮链条传送带3的顶端后虽推进桩31转向下行由于受到发射架2轨道21的导向该飞机1继续朝发射架2顶端前行,离开发射架2后由于惯性以与水平面约成45角向目的地机场的上空以近似抛物线的轨迹飞去。该飞机1离开发射架2后驾驶员操控起落架15收回机身内。当该飞机1达到抛物线顶点时该飞机1基本上处于发射地和目的地之间的正中位置的上空,待该飞机1接近目的地机场上空时驾驶员操控活动左翼12和活动右翼13同时同步逐渐打开,随后放下起落架15,然后寻找着陆跑道由驾驶员驾驶着该飞机1缓缓着陆。整个飞行过程基本上是按照预先设定的飞行路径飞行的。预先计算初速度及预先设定飞行路径时应考虑该飞机1在空中的能量损失并留有足够的能量余量以便安全着陆。该飞机1到达目的地机场上空时动能还较多的话,驾驶员应驾驶该飞机1在目的地机场上空盘旋以剥减该飞机1的动能,降低着陆速度,以便安全着陆。0012一套地面配套设备能供多架无主动力装置飞机1配套使用,能大大地节约成本。说明书CN104192297A1/3页7图1说明书附图CN104192297A2/3页8图2说明书附图CN104192297A3/3页9图3说明书附图CN104192297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作业;运输 > 飞行器;航空;宇宙航行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