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pdf

上传人:Y94****206 文档编号:7013260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47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410166858.5

申请日:

20140424

公开号:

CN103960239A

公开日:

20140806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N43/16,A01N25/04,A01N25/14,A01P1/00,A01N31/02

主分类号:

A01N43/16,A01N25/04,A01N25/14,A01P1/00,A01N31/02

申请人:

山东圣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魏来忠,魏靖,陈海鹏,杜合营

地址:

272063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镇驻地(喻屯工业园)

优先权:

CN201410166858A

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罗文曌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抗植物病毒病药剂领域。该组合物以菇类蛋白多糖与三十烷醇为有效成份,其中,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2%,三十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5-2%,制成水悬浮剂、可湿性粉剂等,对农作物、果树、花卉等明显具有促进生长、提高结实(果)率、增加产量及改善品质等作用,并能有效防治由真菌、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植物病害如棉花黄萎病、水稻纹枯病、黄瓜霜霉病、蕃茄病毒病、辣椒病毒病及烟草、黄瓜、西瓜、玉米等的花叶病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组合物以菇类蛋白多糖和三十烷醇的混配,显著提高了药效,较低剂量的菇类蛋白多糖即可产生良好的防治植物病毒病效果。

权利要求书

1.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菇类蛋白多糖与三十烷醇为有效成份,其中,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2%,三十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5-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1%,三十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水悬浮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菇类蛋白多糖0.5-2%三十烷醇0.05-2%十二烷基硫酸钠3%NNO8%水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悬浮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菇类蛋白多糖1-2%三十烷醇1-2%十二烷基硫酸钠3%NNO8%水余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菇类蛋白多糖0.5-2%三十烷醇0.05-2%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炭黑5-6%NNO5-10%高岭土余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湿性粉剂,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菇类蛋白多糖1-2%三十烷醇1-2%十二烷基硫酸钠3%白炭黑6%NNO8%高岭土余量。 7.权利要求1、2、3、4、5或6所述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在防治番茄病毒病或抑制烟草病毒病中的应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用水稀释500-1000倍,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喷于作物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喷于作物上两次,两次之间间隔7-10天。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植物病毒病药剂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含菇类蛋白多糖和三十烷醇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世界植物病毒种类已经达到909种,我国已报道了100多种,绝大多数经济作物都因受到病毒病的危害使得植株部分或全部生长异常,严重阻碍植物生长,影响品质,降低产量,常见症状有枯萎、斑驳和腐烂。植物病毒病种类多,危害面广,防治困难。

菇类蛋白多糖是从优质菇类实体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份,是一种寄主免疫增强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的功能。菇类蛋白多糖提高免疫性的成份是分子量超过一万的多糖 ,目前我国已将菇类蛋白多糖用于植物病毒病的防治。

本发明申请人已经开发了菇类蛋白多糖母药和水剂产品,并推广用于防治植物病毒病,但发现单一使用菇类多糖剂量低时药效也较低,使用剂量过大时,成本太高。

三十烷醇,英文名称:triacontanol ,CAS 登录号:593-50-0。三十烷醇是一种天然的长碳链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名称正三十烷醇,结构式CH3(CH2)28CH2OH,又称蜂花醇,是从蜜蜂蜡中纯化提取的天然生物产品。对人畜无害及副作用,对环境无污染。发达的农业国家,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已经全面喷施三十烷醇,做为农业丰产丰收,优化品质结构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三十烷醇可经由植物的茎、叶吸收,然后促进植物的生长,增加干物质的积累、改善细胞膜的透性、增加叶绿素的含量、提高光合强度、增强淀粉酶、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单一使用三十烷醇虽然能促进发芽、生根、茎叶生长及开花,使农作物早熟,提高结实率,增强抗寒、抗旱能力、增加产量、改善产品品质,但却难以防治作物免受植物病毒病的侵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其特点是以菇类蛋白多糖与三十烷醇为有效成份,其中,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5-2%,三十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0.05-2%。

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2%,三十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2%。

上述组合物可以是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

上述组合物为水悬浮剂时,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菇类蛋白多糖 0.5-2%

三十烷醇 0.05-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 余量。

优先为:

菇类蛋白多糖 1-2%

三十烷醇 1-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 余量。

水悬浮剂制备方法如下:将菇类蛋白多糖 、三十烷醇 、十二烷基硫酸钠、 NNO 、 高岭土按比例混合后,粉碎至300――400目,加足水,溶解、混匀即成为水悬浮剂。

上述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可溶性粉剂)时,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菇类蛋白多糖 0.5-2%

三十烷醇 0.05-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白炭黑 5-6%

NNO 5-10%

高岭土 余量。

优选为:

菇类蛋白多糖 1-2%

三十烷醇 1-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白炭黑 6%

NNO 8%

高岭土 余量。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将菇类蛋白多糖 、三十烷醇 、十二烷基硫酸钠、白炭黑、NNO、高岭土按比例混合,其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分散剂,白炭黑作为润湿剂,NNO作为扩散剂, 高岭土为辅料,菇类蛋白多糖和三十烷醇作为有效成份。各组分混合后,将他们粉碎至300――400目,即得本发明组合物可湿性粉剂。

上述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在防治番茄病毒病或烟草病毒病中的应用。

具体应用方法:将所述组合物用水稀释500―1000倍,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喷于作物上。(即苗株移栽后10天左右的时间多为病毒病初发期。)

优选的喷洒方法为:在作物上喷洒两次,两次之间间隔7―10天。

本发明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 菇类蛋白多糖和三十烷醇的混配,显著提高了药效,较低剂量的菇类蛋白多糖即可产生良好的防治植物病毒病效果,具有良好地推广应用价值;

(二) 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便于喷洒,使用方便;

(三) 在防治作物免受植物病毒病的侵害的同时,促进发芽、生根、茎叶生长及开花,提高结实率,改善产品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以具体实施例、试验例对本发明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如无特别说明,下述所用各成分的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含量。

实例1

组分及含量:

菇类蛋白多糖0.5%,三十烷醇1%,十二烷基硫酸钠3%,NNO 8%,水补足。

制法:

将菇类蛋白多糖,三十烷醇,十二烷基硫酸钠,NNO按比例混合后,将他们粉碎至300——400目,加足水,溶解、混匀即成为水悬浮剂。

实例2

组分及含量:

菇类蛋白多糖0.5%,三十烷醇0.5%,十二烷基硫酸钠3%,NNO 8%,水补足。

制备方法同实例1。

实例3

组分及含量:菇类蛋白多糖1% ,三十烷醇2% ,十二烷基硫酸钠3%,NNO 8%,水补足。

制备方法同实例1。

实例4

组分及含量:菇类蛋白多糖2% ,三十烷醇2% ,十二烷基硫酸钠3%,NNO 8%,水补足。

制备方法同实例1。

实例5

组分及含量:菇类蛋白多糖1% ,三十烷醇1%,十二烷基硫酸钠 3%,白炭黑 6%,NNO 5%,高岭土余量。

制法:

将菇类蛋白多糖、三十烷醇、十二烷基硫酸钠、白炭黑、NNO、高岭土按比例混合,粉碎至300——400目,即得本发明组合物可湿性粉剂。

实例6

组分及含量:菇类蛋白多糖2% ,三十烷醇1%,十二烷基硫酸钠 3%,白炭黑 6%,NNO 5%,高岭土余量。

制备方法同实例5

实例7

组分及含量:菇类蛋白多糖2% ,三十烷醇0.5%,十二烷基硫酸钠 3%,白炭黑 6%,NNO 5%,高岭土余量。

制备方法同实例5

对比例1

组分为:菇类蛋白多糖0.5% ,十二烷基硫酸钠3%,乙醇10%,水补足(溶剂)。

对比例2

组分为:三十烷醇1% ,十二烷基硫酸钠3%,乙醇10%,水补足(溶剂)。

上述实例和对比例制得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将上述制得的组合物分别用水稀释500倍和1000倍,在番茄病毒病或烟草病毒病发病初期,即苗株移栽后10天,喷洒,隔8天,后再喷洒一次。

危害烟草的病毒主要为烟草花叶病毒(TMV),也叫番茄花叶病毒(TOMV),危害番茄的病毒主要有番茄花叶病毒(TOMV),黄瓜花叶病毒(CWV),马铃薯X病毒(PVY)。下面以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为例对本发明组合物的防治效果进行说明。

表1对烟草病毒病(TMV)防治效果

表2对黄瓜花叶病毒病(CMV)防治效果

*数据后跟随的不同字母,表示方差分析上在F0.05水平上差异显著(DMRT法)。

本发明组合物对马铃薯X病毒(PVY)的防治效果也与黄瓜花叶病毒(CMV)相近。从上表可以看出,菇类蛋白多糖与三十烷醇混用的防治效果良好,从实例1与对比例1和2的对比可以看出,本发明的组合物比单独使用相同药量的菇类蛋白多糖或三十烷醇对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pdf(8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0239 A (43)申请公布日 2014.08.06 CN 103960239 A (21)申请号 201410166858.5 (22)申请日 2014.04.24 A01N 43/16(2006.01) A01N 25/04(2006.01) A01N 25/14(2006.01) A01P 1/00(2006.01) A01N 31/02(2006.01) (71)申请人 山东圣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 272063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镇 驻地 (喻屯工业园) (72)发明人 魏来忠 魏靖 陈海鹏 杜合营 (74)专利代理机构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

2、所有限公 司 37100 代理人 罗文曌 (54) 发明名称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 应用, 属于抗植物病毒病药剂领域。 该组合物以菇 类蛋白多糖与三十烷醇为有效成份, 其中, 菇类蛋 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5 2%, 三十烷醇的 重量百分含量为 0.05 2%, 制成水悬浮剂、 可湿 性粉剂等, 对农作物、 果树、 花卉等明显具有促进 生长、 提高结实 ( 果 ) 率、 增加产量及改善品质等 作用, 并能有效防治由真菌、 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植 物病害如棉花黄萎病、 水稻纹枯病、 黄瓜霜霉病、 蕃茄病毒病、 辣椒病毒病及烟草、。

3、 黄瓜、 西瓜、 玉米 等的花叶病等。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发明的组合物 以菇类蛋白多糖和三十烷醇的混配, 显著提高了 药效, 较低剂量的菇类蛋白多糖即可产生良好的 防治植物病毒病效果。 (51)Int.Cl. 权利要求书 2 页 说明书 5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10)申请公布号 CN 103960239 A CN 103960239 A 1/2 页 2 1.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以菇类蛋白多糖与三十烷醇为有效成份, 其中, 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5 2%, 三十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

4、.05 2%。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 分含量为 0.5 1%, 三十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1 2%。 3.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组合物为水悬浮剂, 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 菇类蛋白多糖 0.5 2% 三十烷醇 0.05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 余量。 4. 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水悬浮剂由下列重 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 菇类蛋白多糖 1 2% 三十烷醇 1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 余。

5、量。 5.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组合物为可湿性粉 剂, 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 菇类蛋白多糖 0.5 2% 三十烷醇 0.05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白炭黑 5 6% NNO 5-10% 高岭土 余量。 6.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其特征在于 : 所述可湿性粉剂, 由下列 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 菇类蛋白多糖 1 2% 三十烷醇 1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白炭黑 6% NNO 8% 高岭土 余量。 7.权利要求1、 2、 3、 4、 5或6所述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在防治番茄病毒病或抑制烟草病 毒病中的。

6、应用。 8. 根据权利要求 7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将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用水稀释 500-1000 倍 , 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喷于作物上。 9. 根据权利要求 8 所述的应用, 其特征在于 : 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喷于作物上两次, 两次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60239 A 2 2/2 页 3 之间间隔 7-10 天。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3960239 A 3 1/5 页 4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抗植物病毒病药剂领域, 具体地说是一种含菇类蛋白多糖和三十烷醇 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该组合物的应用。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世。

7、界植物病毒种类已经达到909种, 我国已报道了100多种, 绝大多数经济作 物都因受到病毒病的危害使得植株部分或全部生长异常, 严重阻碍植物生长, 影响品质, 降 低产量, 常见症状有枯萎、 斑驳和腐烂。植物病毒病种类多, 危害面广, 防治困难。 0003 菇类蛋白多糖是从优质菇类实体中提取的有效活性成份 , 是一种寄主免疫增强 剂 , 具有抗病毒、 抗肿瘤、 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的功能。菇类蛋白多糖提高免疫性的成份 是分子量超过一万的多糖 , 目前我国已将菇类蛋白多糖用于植物病毒病的防治。 0004 本发明申请人已经开发了菇类蛋白多糖母药和水剂产品, 并推广用于防治植物病 毒病, 但发现单一。

8、使用菇类多糖剂量低时药效也较低, 使用剂量过大时, 成本太高。 0005 三十烷醇, 英文名称 : triacontanol , CAS 登录号 : 593-50-0。三十烷醇是一种天 然的长碳链植物生长调节剂, 化学名称正三十烷醇, 结构式 CH3 (CH2) 28CH2OH, 又称蜂花醇, 是从蜜蜂蜡中纯化提取的天然生物产品。 对人畜无害及副作用, 对环境无污染。 发达的农业 国家, 早在 20 世纪七、 八十年代已经全面喷施三十烷醇, 做为农业丰产丰收, 优化品质结构 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三十烷醇可经由植物的茎、 叶吸收, 然后促进植物的生长, 增加干物质 的积累、 改善细胞膜的透性、 。

9、增加叶绿素的含量、 提高光合强度、 增强淀粉酶、 多氧化酶、 过 氧化物酶活性。 单一使用三十烷醇虽然能促进发芽、 生根、 茎叶生长及开花, 使农作物早熟, 提高结实率, 增强抗寒、 抗旱能力、 增加产量、 改善产品品质, 但却难以防治作物免受植物病 毒病的侵害。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 提供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0007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上述组合物的应用。 0008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 : 一种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 其特点是以 菇类蛋白多糖与三十烷醇为有效成份, 其中, 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5 2%, 三十。

10、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为 0.05 2%。 0009 菇类蛋白多糖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 1 2%, 三十烷醇的重量百分含量优选为 1 2%。 0010 上述组合物可以是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 (可溶性粉剂) 。 0011 上述组合物为水悬浮剂时, 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 菇类蛋白多糖 0.5 2% 三十烷醇 0.05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说 明 书 CN 103960239 A 4 2/5 页 5 NNO 8% 水 余量。 0012 优先为 : 菇类蛋白多糖 1 2% 三十烷醇 1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 余量。 0013 水悬浮剂制备方法如下 : 将菇类蛋白。

11、多糖 、 三十烷醇 、 十二烷基硫酸钠、 NNO 、 高岭土按比例混合后, 粉碎至 300400 目, 加足水, 溶解、 混匀即成为水悬浮剂。 0014 上述组合物为可湿性粉剂 (可溶性粉剂) 时, 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组分组成 : 菇类蛋白多糖 0.5 2% 三十烷醇 0.05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白炭黑 5 6% NNO 5-10% 高岭土 余量。 0015 优选为 : 菇类蛋白多糖 1 2% 三十烷醇 1 2%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白炭黑 6% NNO 8% 高岭土 余量。 0016 可湿性粉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 将菇类蛋白多糖 、 三十烷醇 、 十二烷基硫酸钠、 白 炭黑、 。

12、NNO、 高岭土按比例混合, 其中十二烷基硫酸钠作为分散剂, 白炭黑作为润湿剂, NNO 作 为扩散剂, 高岭土为辅料, 菇类蛋白多糖和三十烷醇作为有效成份。 各组分混合后, 将他们 粉碎至 300400 目, 即得本发明组合物可湿性粉剂。 0017 上述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在防治番茄病毒病或烟草病毒病中的应用。 0018 具体应用方法 : 将所述组合物用水稀释 5001000 倍, 在病毒病发生初期喷于作 物上。 (即苗株移栽后 10 天左右的时间多为病毒病初发期。 ) 优选的喷洒方法为 : 在作物上喷洒两次, 两次之间间隔 710 天。 0019 本发明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与现有技术。

13、相比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 果 : (一) 菇类蛋白多糖和三十烷醇的混配, 显著提高了药效, 较低剂量的菇类蛋白多糖即 可产生良好的防治植物病毒病效果, 具有良好地推广应用价值 ; (二) 水悬浮剂或可湿性粉剂, 便于喷洒, 使用方便 ; (三) 在防治作物免受植物病毒病的侵害的同时, 促进发芽、 生根、 茎叶生长及开花, 提 高结实率, 改善产品品质。 说 明 书 CN 103960239 A 5 3/5 页 6 002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以具体实施例、 试验例对本发明的抗植物病毒病组合物及其应用作以下详细地说 明。 0022 如无特别说明, 下述所用各成分的含量为重量百分比含量。 0。

14、023 实例 1 组分及含量 : 菇类蛋白多糖 0.5%, 三十烷醇 1%,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补足。 0024 制法 : 将菇类蛋白多糖, 三十烷醇, 十二烷基硫酸钠, NNO 按比例混合后, 将他们粉碎至 300400 目, 加足水, 溶解、 混匀即成为水悬浮剂。 0025 实例 2 组分及含量 : 菇类蛋白多糖 0.5%, 三十烷醇 0.5%,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补足。 0026 制备方法同实例 1。 0027 实例 3 组分及含量 : 菇类蛋白多糖 1% , 三十烷醇 2% ,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补足。 0028 。

15、制备方法同实例 1。 0029 实例 4 组分及含量 : 菇类蛋白多糖 2% , 三十烷醇 2% ,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NNO 8%, 水补足。 0030 制备方法同实例 1。 0031 实例 5 组分及含量 : 菇类蛋白多糖 1% , 三十烷醇 1%,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白炭黑 6%, NNO 5%, 高岭土余量。 0032 制法 : 将菇类蛋白多糖、 三十烷醇、 十二烷基硫酸钠、 白炭黑、 NNO、 高岭土按比例混合, 粉碎至 300400 目, 即得本发明组合物可湿性粉剂。 0033 实例 6 组分及含量 : 菇类蛋白多糖 2% , 三十烷醇 1%,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

16、白炭黑 6%, NNO 5%, 高岭土余量。 0034 制备方法同实例 5 实例 7 组分及含量 : 菇类蛋白多糖 2% , 三十烷醇 0.5%,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白炭黑 6%, NNO 5%, 高岭土余量。 0035 制备方法同实例 5 对比例 1 组分为 : 菇类蛋白多糖 0.5% ,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乙醇 10%, 水补足 (溶剂) 。 0036 对比例 2 说 明 书 CN 103960239 A 6 4/5 页 7 组分为 : 三十烷醇 1% , 十二烷基硫酸钠 3%, 乙醇 10%, 水补足 (溶剂) 。 0037 上述实例和对比例制得的组合物的使用方法如下 : 将。

17、上述制得的组合物分别用水 稀释 500 倍和 1000 倍, 在番茄病毒病或烟草病毒病发病初期, 即苗株移栽后 10 天, 喷洒, 隔 8 天, 后再喷洒一次。 0038 危害烟草的病毒主要为烟草花叶病毒 (TMV) , 也叫番茄花叶病毒 (TOMV) , 危害番 茄的病毒主要有番茄花叶病毒 (TOMV) , 黄瓜花叶病毒 (CWV) , 马铃薯 X 病毒 (PVY) 。下面以 烟草花叶病毒 (TMV) 和黄瓜花叶病毒 (CMV) 为例对本发明组合物的防治效果进行说明。 0039 表 1 对烟草病毒病 (TMV) 防治效果 表 2 对黄瓜花叶病毒病 (CMV) 防治效果 说 明 书 CN 103960239 A 7 5/5 页 8 * 数据后跟随的不同字母, 表示方差分析上在 F0.05 水平上差异显著 (DMRT 法) 。 0040 本发明组合物对马铃薯 X 病毒 (PVY) 的防治效果也与黄瓜花叶病毒 (CMV) 相近。 从上表可以看出, 菇类蛋白多糖与三十烷醇混用的防治效果良好, 从实例 1 与对比例 1 和 2 的对比可以看出, 本发明的组合物比单独使用相同药量的菇类蛋白多糖或三十烷醇对番茄 病毒病的防治效果显著。 说 明 书 CN 103960239 A 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