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pdf

上传人:le****a 文档编号:7009165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3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010583681.0

申请日:

20101213

公开号:

CN102124890B

公开日:

20130508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有效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01G1/00

主分类号:

A01G1/00

申请人: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寿峰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166号行政楼

优先权:

CN201010583681A

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代理人:

范晴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匀后施入农田土壤表面后进行耕地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均匀分布于耕作层;(2)根据作物类型在农田土壤上均匀播种,作物出苗5~10天后进行土壤表层湿润灌溉;(3)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作物进行常规的田间护理直至作物成熟。该方法可培育出高硒含量的作物,且硒含量稳定,有机硒所占比例高。

权利要求书

1.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种植作物前需对农田土壤进行生物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检测,选取土壤pH值大于7的农田土壤作为种植的农田土壤;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匀后施入农田土壤表面后进行耕地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均匀分布于耕作层; (2)根据作物类型在农田土壤上均匀播种,作物出苗5~10天后进行一次湿润灌溉,灌溉量为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3)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作物进行常规的田间护理直至作物成熟,并使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用量在5~15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耕地方式采用旋耕,耕地深度15-20cm;田间每隔1.2米开设灌溉沟,沟深15-20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土壤pH值低于7时,施加有效量的石灰调节土壤酸度,使其pH值大于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3)进行田间护理时,根据监测硒含量结果,比对标准值,在作物的孕穗期对作物进行补肥,补肥量为1~5kg/亩,补肥方式是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直接撒施于作物根部5-10cm处。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目的是培育出硒含量既高 又稳定的作物,且有机硒的比例大于80%,可广泛应用于饲料和食品添加剂。

背景技术

硒,元素符号为Se,国内外科学家对硒与人体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 结果表明,硒在人体组织内含量虽少,但它与铁、锌、碘等微元素一样,对 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专家认为,硒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清除 自由基、保护视神经、保护心脏和肝脏、防止体内产生毒性物质等重要功能, 人类的克山病、肝病、贫血、冠心病、大骨节病、糖尿病、癌症等四十多种 疾病与缺硒密切相关。硒在人体内无法合成,要满足人体对硒的需求,就需 要每天补充硒。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人体膳食中每日需含200微克硒。我 国有72%的县(市)低硒或缺硒,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四川等严 重缺硒地区有克山病、大骨节病发生,一些癌症高发区(如江苏启东市)也 属低硒区。WHO公布的资料表明,全球有40多个国家属于低硒或缺硒地区。 富硒农(副)产品是人体补充硒元素有效途径,因此,富硒技术是科学家们 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富硒饲料添加剂主要是酵母硒,但酵母硒的无机 硒残留较大,在实际应用中如使用方法或使用量不当有造成硒中毒的隐患。 专利CN101138295A公开了一种大田高硒蒜的茎、叶、薹、头的培植方法, 该专利利用页面喷施技术获得高硒含量的蒜茎、叶、薹、头。

现有的高硒作物培育方法,大多是利用页面喷施亚硒酸钠的技术,该技 术最大的缺点是无机硒的残留大,而且利用高浓度的喷施技术会对植株造成 一定的伤害,控制不当有造成烧苗的风险,且喷施次数太多,利用效率差; 另一方面现有的方法只是针对某一个品种的高硒作物田间管理方法,而且仅 仅局限于成规的水肥管理,对于如何提高硒利用率、如何保证培育出的高硒 作物硒含量的均一性及最大限度的开发作物富硒潜力的方法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 作物难以提高硒含量,硒利用率低、作物硒含量不稳定,标准化程度低等问 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匀后施入农田土壤表面后进行耕地 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均匀分布于耕作层;

(2)根据作物类型在农田土壤上均匀播种,作物出苗5~10天后进行 一次湿润灌溉,灌溉量为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3)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作物进行常规的田间护理直至作物成熟, 并使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

优选的,所述方法中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用量在5~15kg/亩。

优选的,所述方法步骤(1)耕地方式采用旋耕,耕地深度15-20cm; 田间每隔1.2米开设灌溉沟,沟深15-20cm。

优选的,所述方法在种植作物前需对农田土壤进行生物条件和物理化学 条件进行检测,选取土壤pH值大于7的农田土壤作为种植的农田土壤。

优选的,当土壤pH值低于7时,施加有效量的石灰调节土壤酸度,使 其pH值大于7。

优选的,所述方法步骤(3)进行田间护理时,根据监测硒含量结果, 比对标准值,在作物的孕穗期对作物进行补肥,补肥量为1~5kg/亩,补肥 方式是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直接撒施于作物根部5-10cm处。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为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生 产型号XGP001A,进行田间护理期间,灌溉次数不少于3次。所述方法在 种植作物前需对农田土壤进行生物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进行检测,选取土壤 PH值大于7的农田土壤作为种植的农田土壤。如果土壤pH低于7时,可 考虑施加有效量石灰调节土壤酸度至7左右。

本发明进行具体操作时,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农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开旷、通风、土层深厚、光照充足、肥力良好、排灌设 施方便的农田作为高硒作物的生产地,便于田间管理;对农田的土壤进行取 样分析,土壤PH值应大于7呈弱碱性,因为弱碱性的环境有利于硒元素的 吸收和转化。如果土壤pH低于7时,可考虑施加有效量石灰调节土壤酸度 至7左右。

第二步、整地施肥

耕地前需将田间的杂草除尽,将基肥与纳米硒植物营养剂拌匀后均匀撒 施于土层表面,每亩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15公斤左右(不同谷物施肥量不 同);施肥后,随即进行翻地,最好采用旋耕的方式,耕地深度15-20cm, 此方法的目的是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尽量均匀的分布于耕作层,然后耱碎土 块,使土块粒径在1cm以下,粗细均匀且质地疏松;每隔1.2米开一条沟, 沟深15-20cm,便于后期的田间水肥管理。

第三步、播种

采用机播,根据作物类型做到均匀播种,播种的密度要适中,不宜过大 或过小;出苗后5-15天左右,选择一个连续晴朗的日子作一次灌溉处理, 水位的高度以刚好能润湿最上层的土壤为宜,目的是让基肥和纳米硒植物营 养剂在灌溉水的浸润作用下更加均匀的分布于耕作层中,还可以让纳米硒植 物营养剂与土壤更加有效的结合,有利于作物的根系吸收纳米硒植物营养剂 中的硒元素;润湿后让水分自发的蒸干,禁止排水。

第四步、田间管理

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作物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方法,如除虫、除草等。 特别注意的是,纳米硒植物营养剂是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富硒肥,良好的浸 润条件有利于硒被作物吸收利用,故而在作物成长过程中土壤湿度以保持田 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最适宜;同时过量雨水或灌溉水的冲刷流失可能会 造成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肥效的降低,因此在人工灌溉或者自然降雨后在保证 作物不受水淹胁迫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保持田间积水,不要轻易的让田间水 土流失,如遇严重涝害不能保留田间积水时,应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作一次 补肥措施。

在田间管理时,需对作物定期取样分析,作硒含量的动态检测,以掌握 作物的富硒效果,如作物硒含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在作物生长的前期遭遇 较大涝害而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肥效降低的情况下,则应在作物的孕穗期进 行一次补肥措施,具体的补施量根据作物的硒含量确定,一般的补肥量为1~ 5kg/亩,补肥时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直接撒施于作物根部5-10cm处即可。

高硒作物是一种利用率极高的作物,除果实可利用外,其秸秆也可以作 为饲料添加剂或作为使用菌添加剂,因此作物收获时应将作物的地上部分全 部收获,切不可流失,防止高硒作物被人畜大量食用而造成硒中毒,不能收 获的部分如作物的根,应全部作还田处理。

本发明利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培育高硒作物,一方面是摒弃了传统的页 面喷施亚硒酸钠的技术,另一方面在高硒作物培育的过程中对农田水系进行 管理,以获得硒含量高且稳定的作物。此方法可培育出高硒含量的作物,且 硒含量稳定,有机硒所占比例高。

本发明采用的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为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 XGP001A。本发明采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合均匀于耕地前撒施施 肥,而且利用灌溉水浸润施肥后的耕作层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肥效更加均 匀,这样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土壤更加有效的结合,有利于作物的根系吸收 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中的硒元素;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根据作物的富硒效果, 在作物的孕穗期补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一次,使作物的富硒效果更加显著。

根据初次施肥量和补肥量的不同,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初次施 肥量少,补肥量就可相应的增加,或者初次施肥量多,补肥量相应减少,均 不会显著影响作物的富硒效果;补肥次数是根据实际作物富硒效果而设定 的,富硒效果不理想时可以相应的增加补肥的次数,富硒效果理想时甚至不 需要补肥;用灌溉水浸润施肥后的耕作层的技术最佳使用时间是作物出苗后 的5~10天,根据实际生产和天气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浸润的时间和次数。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仅在种植技术上作了较大的改进,摒弃了现有的喷施 技术,而采用纳米技术培育高硒作物的方法,辅以必要的水肥管理,提高了 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特性,提高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富硒效果,另外选择 在孕穗期补肥,有效的增加了作物的硒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 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 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 条件。

实施例1:选择一块适宜的地块除去杂草后作高硒玉米生产地,将纳米 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一起拌匀,均匀的撒施于土层表面,纳米硒植物营养剂 使用量按照15kg/亩使用,施肥后随即旋耕,深度15-20cm,耱碎土块,使 土壤粒径保持在1cm以下,每1.2m开一条沟,深度15-20cm。播种深度5cm 左右,亩播玉米3500株左右。出苗后5天进行一次灌溉处理,灌溉量以土 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在玉米的孕穗期再进行一次 灌溉处理,灌溉量同上。灌浆期时按照5kg/亩的量补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一 次,并进行一次灌溉处理,灌溉量同上。待玉米成熟以后,取10个玉米样 品作硒含量检测,平均硒含量21.2ppm,标准差3.8ppm。

实施例2:选择一块适宜的地块除去杂草后作高硒小麦生产地,将纳米 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一起拌匀,均匀的撒施于土层表面,纳米硒植物营养剂 使用量按照15kg/亩使用,施肥后随即旋耕,深度15-20cm,耱碎土块,使 土壤粒径保持在1cm以下,每1.2m开一条沟,深度15-20cm。播种深度5cm 左右,亩播麦种10公斤。出苗后5天进行一次灌溉处理,灌溉量以土壤湿 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在小麦的孕穗期再进行一次灌溉 处理,灌溉方法同上。灌浆期时按照5kg/亩的量补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一次, 并进行一次灌溉处理,灌溉方法同上。待小麦成熟以后,取10个玉米样品 作硒含量检测,平均硒含量23.1ppm,标准差4.2ppm。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 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pdf(6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CN 102124890 B (45)授权公告日 2013.05.08 CN 102124890 B *CN102124890B* (21)申请号 201010583681.0 (22)申请日 2010.12.13 A01G 1/00(2006.01) (73)专利权人 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仁爱路 166 号行政楼 (72)发明人 刘寿峰 (74)专利代理机构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 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范晴 CN 101791081 A,2010.08.04, CN 101781133 A,2010.07.21, CN 。

2、101734971 A,2010.06.16, 刘建福等 . 微量元素硒及其硒肥 .吉首大 学学报 .1998,( 第 3 期 ), (54) 发明名称 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 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将纳 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匀后施入农田土壤表面 后进行耕地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均匀分布于耕作 层 ; (2) 根据作物类型在农田土壤上均匀播种, 作 物出苗 5 10 天后进行土壤表层湿润灌溉 ; (3) 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作物进行常规的田间护理 直至作物成熟。 该方法可培育出高硒含量的作物, 且硒含量稳定, 有机。

3、硒所占比例高。 (51)Int.Cl. (56)对比文件 审查员 李霞 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4 页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10)授权公告号 CN 102124890 B CN 102124890 B *CN102124890B* 1/1 页 2 1. 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1) 在种植作物前需对农田土壤进行生物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检测, 选取土壤 pH 值大 于 7 的农田土壤作为种植的农田土壤 ; 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匀后施入农田土壤表 面后进行耕地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均匀。

4、分布于耕作层 ; (2)根据作物类型在农田土壤上均匀播种, 作物出苗510天后进行一次湿润灌溉, 灌 溉量为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 80 ; (3) 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作物进行常规的田间护理直至作物成熟, 并使土壤湿度保 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 80。 2.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用量在 5 15kg/ 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1)耕地方式采用旋耕, 耕地 深度 15-20cm ; 田间每隔 1.2 米开设灌溉沟, 沟深 15-20cm。 4. 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当。

5、土壤 pH 值低于 7 时, 施加有效量的石灰 调节土壤酸度, 使其 pH 值大于 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3)进行田间护理时, 根据监 测硒含量结果, 比对标准值, 在作物的孕穗期对作物进行补肥, 补肥量为 1 5kg/ 亩, 补肥 方式是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直接撒施于作物根部 5-10cm 处。 权 利 要 求 书 CN 102124890 B 1/4 页 3 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 目的是培育出硒含量既高又稳定的 作物, 且有机硒的比例大于 80, 可广泛应用于饲料和食品添加剂。 背景技术 。

6、0002 硒, 元素符号为 Se, 国内外科学家对硒与人体健康进行了大量研究, 结果表明, 硒 在人体组织内含量虽少, 但它与铁、 锌、 碘等微元素一样, 对人体健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专家认为, 硒具有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清除自由基、 保护视神经、 保护心脏和肝脏、 防止体 内产生毒性物质等重要功能, 人类的克山病、 肝病、 贫血、 冠心病、 大骨节病、 糖尿病、 癌症等 四十多种疾病与缺硒密切相关。 硒在人体内无法合成, 要满足人体对硒的需求, 就需要每天 补充硒。按世界卫生组织要求, 人体膳食中每日需含 200 微克硒。我国有 72的县 ( 市 ) 低硒或缺硒, 黑龙江、 内蒙古、 甘。

7、肃、 青海、 四川等严重缺硒地区有克山病、 大骨节病发生, 一 些癌症高发区 ( 如江苏启东市 ) 也属低硒区。WHO 公布的资料表明, 全球有 40 多个国家属 于低硒或缺硒地区。富硒农 ( 副 ) 产品是人体补充硒元素有效途径, 因此, 富硒技术是科学 家们研究开发的热点领域。 0003 目前市场上比较流行的富硒饲料添加剂主要是酵母硒, 但酵母硒的无机硒残留较 大, 在实际应用中如使用方法或使用量不当有造成硒中毒的隐患。专利 CN101138295A 公开 了一种大田高硒蒜的茎、 叶、 薹、 头的培植方法, 该专利利用页面喷施技术获得高硒含量的 蒜茎、 叶、 薹、 头。 0004 现有的高。

8、硒作物培育方法, 大多是利用页面喷施亚硒酸钠的技术, 该技术最大的 缺点是无机硒的残留大, 而且利用高浓度的喷施技术会对植株造成一定的伤害, 控制不当 有造成烧苗的风险, 且喷施次数太多, 利用效率差 ; 另一方面现有的方法只是针对某一个品 种的高硒作物田间管理方法, 而且仅仅局限于成规的水肥管理, 对于如何提高硒利用率、 如 何保证培育出的高硒作物硒含量的均一性及最大限度的开发作物富硒潜力的方法尚未见 报道。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 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作物难以 提高硒含量, 硒利用率低、 作物硒含量不稳定, 标准化程度低等问题。 0006 为了解决现。

9、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 0007 一种高硒作物的农田种植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 0008 (1) 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匀后施入农田土壤表面后进行耕地使纳米硒植 物营养剂均匀分布于耕作层 ; 0009 (2) 根据作物类型在农田土壤上均匀播种, 作物出苗 5 10 天后进行一次湿润灌 溉, 灌溉量为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 80 ; 0010 (3) 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作物进行常规的田间护理直至作物成熟, 并使土壤湿 说 明 书 CN 102124890 B 2/4 页 4 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 80。 0011 优选的。

10、, 所述方法中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用量在 5 15kg/ 亩。 0012 优选的, 所述方法步骤 (1) 耕地方式采用旋耕, 耕地深度 15-20cm ; 田间每隔 1.2 米开设灌溉沟, 沟深 15-20cm。 0013 优选的, 所述方法在种植作物前需对农田土壤进行生物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进行 检测, 选取土壤 pH 值大于 7 的农田土壤作为种植的农田土壤。 0014 优选的, 当土壤 pH 值低于 7 时, 施加有效量的石灰调节土壤酸度, 使其 pH 值大于 7。 0015 优选的, 所述方法步骤 (3) 进行田间护理时, 根据监测硒含量结果, 比对标准值, 在作物的孕穗期对作物进行补肥,。

11、 补肥量为 1 5kg/ 亩, 补肥方式是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 直接撒施于作物根部 5-10cm 处。 0016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为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生产型号 XGP001A, 进行田间护理期间, 灌溉次数不少于 3 次。所述方法在种植作物前需对农田土壤 进行生物条件和物理化学条件进行检测, 选取土壤PH值大于7的农田土壤作为种植的农田 土壤。如果土壤 pH 低于 7 时, 可考虑施加有效量石灰调节土壤酸度至 7 左右。 0017 本发明进行具体操作时, 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 0018 第一步、 农田选择 0019 选择地势平坦、 开旷、 通风、 土层深厚、 光照充足、。

12、 肥力良好、 排灌设施方便的农田 作为高硒作物的生产地, 便于田间管理 ; 对农田的土壤进行取样分析, 土壤PH值应大于7呈 弱碱性, 因为弱碱性的环境有利于硒元素的吸收和转化。如果土壤 pH 低于 7 时, 可考虑施 加有效量石灰调节土壤酸度至 7 左右。 0020 第二步、 整地施肥 0021 耕地前需将田间的杂草除尽, 将基肥与纳米硒植物营养剂拌匀后均匀撒施于土层 表面, 每亩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 15 公斤左右 ( 不同谷物施肥量不同 ) ; 施肥后, 随即进行翻 地, 最好采用旋耕的方式, 耕地深度 15-20cm, 此方法的目的是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尽量均 匀的分布于耕作层, 然后耱碎。

13、土块, 使土块粒径在 1cm 以下, 粗细均匀且质地疏松 ; 每隔 1.2 米开一条沟, 沟深 15-20cm, 便于后期的田间水肥管理。 0022 第三步、 播种 0023 采用机播, 根据作物类型做到均匀播种, 播种的密度要适中, 不宜过大或过小 ; 出 苗后 5-15 天左右, 选择一个连续晴朗的日子作一次灌溉处理, 水位的高度以刚好能润湿最 上层的土壤为宜, 目的是让基肥和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在灌溉水的浸润作用下更加均匀的分 布于耕作层中, 还可以让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土壤更加有效的结合, 有利于作物的根系吸 收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中的硒元素 ; 润湿后让水分自发的蒸干, 禁止排水。 0024 。

14、第四步、 田间管理 0025 根据作物种类的不同对作物进行常规的田间管理方法, 如除虫、 除草等。 特别注意 的是, 纳米硒植物营养剂是一种具有缓释效果的富硒肥, 良好的浸润条件有利于硒被作物 吸收利用, 故而在作物成长过程中土壤湿度以保持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 80最适宜 ; 同 时过量雨水或灌溉水的冲刷流失可能会造成纳米硒植物营养剂肥效的降低, 因此在人工灌 溉或者自然降雨后在保证作物不受水淹胁迫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保持田间积水, 不要轻易 说 明 书 CN 102124890 B 3/4 页 5 的让田间水土流失, 如遇严重涝害不能保留田间积水时, 应根据情节的严重程度作一次补 肥措施。 。

15、0026 在田间管理时, 需对作物定期取样分析, 作硒含量的动态检测, 以掌握作物的富硒 效果, 如作物硒含量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或在作物生长的前期遭遇较大涝害而使纳米硒植物 营养剂肥效降低的情况下, 则应在作物的孕穗期进行一次补肥措施, 具体的补施量根据作 物的硒含量确定, 一般的补肥量为 1 5kg/ 亩, 补肥时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直接撒施于作 物根部 5-10cm 处即可。 0027 高硒作物是一种利用率极高的作物, 除果实可利用外, 其秸秆也可以作为饲料添 加剂或作为使用菌添加剂, 因此作物收获时应将作物的地上部分全部收获, 切不可流失, 防 止高硒作物被人畜大量食用而造成硒中毒, 不能收。

16、获的部分如作物的根, 应全部作还田处 理。 0028 本发明利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培育高硒作物, 一方面是摒弃了传统的页面喷施亚 硒酸钠的技术, 另一方面在高硒作物培育的过程中对农田水系进行管理, 以获得硒含量高 且稳定的作物。此方法可培育出高硒含量的作物, 且硒含量稳定, 有机硒所占比例高。 0029 本发明采用的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为苏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型号为 XGP001A。 本发明采用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基肥混合均匀于耕地前撒施施肥, 而且利用灌溉水浸润施 肥后的耕作层使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肥效更加均匀, 这样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与土壤更加有 效的结合, 有利于作物的根系吸收纳米硒植物营养剂。

17、中的硒元素 ; 在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根 据作物的富硒效果, 在作物的孕穗期补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一次, 使作物的富硒效果更加 显著。 0030 根据初次施肥量和补肥量的不同,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一些调整, 初次施肥量少, 补 肥量就可相应的增加, 或者初次施肥量多, 补肥量相应减少, 均不会显著影响作物的富硒效 果 ; 补肥次数是根据实际作物富硒效果而设定的, 富硒效果不理想时可以相应的增加补肥 的次数, 富硒效果理想时甚至不需要补肥 ; 用灌溉水浸润施肥后的耕作层的技术最佳使用 时间是作物出苗后的 5 10 天, 根据实际生产和天气情况可以适当调整浸润的时间和次 数。 0031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

18、方案, 本发明的优点是 : 0032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仅在种植技术上作了较大的改进, 摒弃了现有的喷施技术, 而 采用纳米技术培育高硒作物的方法, 辅以必要的水肥管理, 提高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特 性, 提高了纳米硒植物营养剂的富硒效果, 另外选择在孕穗期补肥, 有效的增加了作物的硒 含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 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 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 进一步调整, 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34 实施例 1 : 选择一块适宜的地块除去杂草后作高硒玉米生产地。

19、, 将纳米硒植物营 养剂与基肥一起拌匀, 均匀的撒施于土层表面, 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使用量按照 15kg/ 亩使 用, 施肥后随即旋耕, 深度 15-20cm, 耱碎土块, 使土壤粒径保持在 1cm 以下, 每 1.2m 开一条 说 明 书 CN 102124890 B 4/4 页 6 沟, 深度 15-20cm。播种深度 5cm 左右, 亩播玉米 3500 株左右。出苗后 5 天进行一次灌溉处 理, 灌溉量以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80为宜。 在玉米的孕穗期再进行一 次灌溉处理, 灌溉量同上。灌浆期时按照 5kg/ 亩的量补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一次, 并进行 一次灌溉处理, 灌溉量同上。

20、。待玉米成熟以后, 取 10 个玉米样品作硒含量检测, 平均硒含量 21.2ppm, 标准差 3.8ppm。 0035 实施例 2 : 选择一块适宜的地块除去杂草后作高硒小麦生产地, 将纳米硒植物营 养剂与基肥一起拌匀, 均匀的撒施于土层表面, 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使用量按照 15kg/ 亩使 用, 施肥后随即旋耕, 深度 15-20cm, 耱碎土块, 使土壤粒径保持在 1cm 以下, 每 1.2m 开一条 沟, 深度 15-20cm。播种深度 5cm 左右, 亩播麦种 10 公斤。出苗后 5 天进行一次灌溉处理, 灌溉量以土壤湿度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 60 80为宜。在小麦的孕穗期再进行一次 灌溉处理, 灌溉方法同上。灌浆期时按照 5kg/ 亩的量补施纳米硒植物营养剂一次, 并进行 一次灌溉处理, 灌溉方法同上。待小麦成熟以后, 取 10 个玉米样品作硒含量检测, 平均硒含 量 23.1ppm, 标准差 4.2ppm。 0036 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 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 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 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 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 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说 明 书 CN 102124890 B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农业;林业;畜牧业;狩猎;诱捕;捕鱼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