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种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授权公告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号 201520960461.3 (22)申请日 2016.04.12 A47L 13/59(2006.01) (73)专利权人 周伟明 地址 321300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东城街道 高鑫路 17 幢 15 号 (72)发明人 周伟明 (54) 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57)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升降拖把单 桶, 包括桶体, 及安装于桶体内的脱水篮架、 脱水 篮和挡水罩 ; 所述挡水罩卡接固定在脱水篮架 上 ; 所述桶体底部安装有导杆 ; 所述脱水篮架通 过滑槽杆套接于导杆上 ; 所述脱水篮浮动套接于 滑槽杆上,。
2、 顶部与限位卡环接触限位 ; 所述限位 卡环卡接在滑槽杆上端卡环槽内。本实用新型的 升降拖把单桶, 采用单桶实现洗涤和脱水, 特别是 挡水罩能随着脱水篮架下降收缩在桶体内, 其更 加合理的利用并节省空间, 减少包装运输成本。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205338870 U 2016.06.29 CN 205338870 U 1.一种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其特征在于: 包括桶体, 及安装于桶体内的脱水篮架、 脱 水篮和挡水罩; 所述挡水罩卡接固定在脱水篮架上; 所述桶体底部安装有导杆; 所述脱。
3、水篮 架通过滑槽杆套接于导杆上; 所述脱水篮浮动套接于滑槽杆上, 顶部与限位卡环接触限位; 所述限位卡环卡接在滑槽杆上端卡环槽内; 所述脱水篮下部与所述脱水篮架之间设置有减 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 及与减震弹簧一端连接的平面轴承, 及与减震弹簧另 一端连接的弹簧定位槽; 所述平面轴承设置于脱水篮底部; 所述脱水篮架固定槽设置于脱 水篮架顶部; 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滑槽杆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水篮底部的中心位 置处向内凹陷形成一漏斗状凹槽; 所述滑槽杆顶部伸入至凹槽内, 通过限位卡环与凹槽固 定; 所述凹槽的上部卡接有提拉卡件。 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侧面, 靠近底部 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桶体顶部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桶体的顶部安装有顶 盖; 所述桶体内侧设置有升降导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水罩安装于脱水篮 外侧; 所述挡水罩的顶部向内延伸有挡水块; 所述挡水块设置于脱水篮顶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05338870 U 2 一种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把桶,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属于清洁用品 。
5、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拖把又称墩布是指擦洗地面的长柄清洁工具, 随着拖把设计技术的不断改进, 市 面上出现了多种形式的拖把, 其中, 旋转拖把应用广泛; 与旋转拖把配合使用的有旋转拖把 桶, 其通过旋转产生的离心力的原理, 利用一点人力使拖把在桶体内甩干; 但现有的旋转拖 把 桶大部分采 用双桶式结构 , 占 用空间大 ; 也有一部分单 桶式 产品 , 如专利号 201420245685.1一种单桶式拖把桶。 但其挡水结构上盖为固定设计, 空间利用率没有达到 最大化, 另外其旋转结构不够稳定, 在旋转的时脱水篮容易左右摇摆抖动, 影响脱水效果, 因此, 设计一款结构简单且使用稳定的单。
6、桶。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采用单桶实现洗 涤和脱水, 其更加节省空间, 且脱水和清洗时旋转更加稳定, 操作更加省力。 0005 (二) 技术方案 0006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包括桶体, 及安装于桶体内的脱水篮架、 脱水 篮和挡水罩; 所述挡水罩卡接固定在脱水篮架上; 所述桶体底部安装有导杆; 所述脱水篮架 通过滑槽杆套接于导杆上; 所述脱水篮浮动套接于滑槽杆上, 顶部与限位卡环接触限位; 所 述限位卡环卡接在滑槽杆上端卡环槽内; 所述脱水篮下部与所述脱水篮架之间设置有减震 机构;。
7、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 及与减震弹簧一端连接的平面轴承, 及与减震弹簧另一 端连接的弹簧定位槽; 所述平面轴承设置于脱水篮底部; 所述脱水篮架固定槽设置于脱水 篮架顶部; 所述减震弹簧设置于滑槽杆外侧。 0007 进一步地, 所述脱水篮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向内凹陷形成一漏斗状凹槽; 所述滑槽 杆顶部伸入至凹槽内, 通过限位卡环与凹槽固定; 所述凹槽的上部卡接有提拉卡件。 0008 进一步地, 所述桶体侧面, 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 所述桶体顶部设置有把 手。 0009 进一步地, 所述桶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 所述桶体内侧设置有升降导槽。 0010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 所述挡水罩安装于。
8、脱水篮外侧; 所述挡水罩的顶部向内延 伸有挡水块; 所述挡水块设置于脱水篮顶部。 0011 (三) 有益效果 0012 与现有技术相比,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采用单桶实现洗涤和脱水, 并且挡 水罩能随脱水篮架收缩入桶体内, 其更加合理的利用和节省空间, 减少包装运输成本; 减震 机构中的减震弹簧与平面轴承能够释放高速脱水和清洗时旋转过程中离心力对滑槽杆和 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05338870 U 3 导杆产生的应力, 提高了产品使用时的稳定性与舒适性, 有效降低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3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4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
9、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5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A-A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8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B-B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 附图中的零部件标注为: 1-桶体, 2-脱水篮架, 3-脱水篮, 4-挡水罩, 5-导杆, 6-滑 槽杆, 7-减震弹簧, 8-平面轴承, 9-脱水篮架固定槽, 10-凹槽, 11-提拉卡件, 12-出水口, 13- 把手, 14-顶盖, 15-升降导槽, 16-挡水块, 17-限位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1: 0021 脱水位时, 。
10、如图1、 图3和图5所示的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包括桶体1, 及安装于桶 体内的脱水篮架2、 脱水篮3和挡水罩4; 所述挡水罩4卡接固定在脱水篮架2上; 所述桶体1底 部安装有导杆5; 所述脱水篮架2通过滑槽杆6套接于导杆5上; 所述脱水篮3浮动套接于滑槽 杆6上, 顶部与限位卡环17接触限位; 所述限位卡环17卡接在滑槽杆6上端卡环槽内; 所述脱 水篮3下部与所述脱水篮架2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减震弹簧7, 及与减震 弹簧7一端连接的平面轴承8, 及与减震弹簧7另一端连接的弹簧定位槽9; 所述平面轴承8设 置于脱水篮3底部; 所述脱水篮架固定槽9设置于脱水篮架2顶部; 所述减。
11、震弹簧7设置于滑 槽杆6外侧; 所述脱水篮3底部的中心位置处向内凹陷形成一漏斗状凹槽10; 所述滑槽杆6顶 部伸入至凹槽10内, 通过限位卡环17与凹槽10固定; 所述凹槽10的上部卡接有提拉卡件11。 0022 所述桶体1侧面, 靠近底部的位置设置有出水口12; 所述桶体1顶部设置有把手13。 0023 所述桶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14; 所述桶体1内侧设置有升降导槽15。 0024 所述挡水罩4安装于脱水篮3外侧; 所述挡水罩4的顶部向内延伸有挡水块16; 所述 挡水块16设置于脱水篮3顶部。 0025 所述挡水罩4和脱水篮3的一端露出于桶体1顶部; 所述脱水篮架2位于桶体1内部 靠近顶部的。
12、位置处; 所述导杆5的一端与滑槽杆6接触。 0026 实施例2: 0027 清洗位时, 如图2、 图4和图6所示的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 其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 同, 其中, 所述挡水罩4和脱水篮3置于桶体1内侧; 所述脱水篮架2位于桶体1底部; 所述导杆 5全部套接于滑槽杆6内。 0028 本实用新型的升降拖把单桶的工作原理: 0029 需要对拖把进行脱水处理时, 只需将配套的拖把放置脱水篮中, 拖把中心卡入脱 水篮中心的提拉卡件中, 向上提起, 将脱水篮架、 挡水罩、 脱水篮以及减震机构全部提到水 面上的脱水位, 由桶体内侧的升降导槽支撑定位。 然后反复向下挤压, 在减震机构、 滑槽杆 和导。
13、杆的共同作用下, 脱水篮在脱水篮架上反复上下运动并高速旋转, 通过离心力, 将拖把 说 明 书 2/3 页 4 CN 205338870 U 4 上的水甩干。 0030 需要对拖把进行清洗时, 将配套的拖把放置脱水篮中, 拖把中心卡入脱水篮中心 的提拉卡件中, 向上提起, 在桶体内侧的升降导槽引导下, 脱水篮架、 挡水罩、 脱水篮以及减 震机构全部下降到桶内清洗位的水中。 然后反复向下挤压, 在减震机构、 滑槽杆和导杆的共 同作用下, 脱水篮在脱水篮架上反复上下运动并旋转, 通过水流旋转的摩擦力和上下震荡, 将拖把上的污渍洗干净。 0031 减震机构能够释放旋转过程中离心力对脱水篮架以及桶体产。
14、生的冲击力, 提高了 清洗时的稳定性和减轻了人们的劳动强度。 0032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并非对本实用 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 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 本领域普通人员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 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本实 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 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说 明 书 3/3 页 5 CN 205338870 U 5 图1 说 明 书 附 图 1/6 页 6 CN 205338870 U 6 图2 说 明 书 附 图 2/6 页 7 CN 205338870 U 7 图3 说 明 书 附 图 3/6 页 8 CN 205338870 U 8 图4 说 明 书 附 图 4/6 页 9 CN 205338870 U 9 图5 说 明 书 附 图 5/6 页 10 CN 205338870 U 10 图6 说 明 书 附 图 6/6 页 11 CN 205338870 U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