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pdf

上传人:三** 文档编号:7006821 上传时间:2019-09-2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7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摘要
申请专利号:

CN201511034170.2

申请日:

20151231

公开号:

CN105533055A

公开日:

20160504

当前法律状态:

有效性:

审查中

法律详情:

IPC分类号:

A23F3/34

主分类号:

A23F3/34

申请人:

天津保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郭信涛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大街80号天大科技园A2楼202室

优先权:

CN201511034170A

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王淑玲

PDF下载: PDF下载
内容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配以栀子、木瓜、薄荷、甘草、枸杞和菊花,通过粉碎、混合及包装制成夏枯草清肝茶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药香浓郁、口感纯正;具有清肝降火、滋阴养肝的功效;长期饮用有益于肝脏的日常保健,其制备工艺稳定,且成本较低;本发明以茶包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便于储存及携带。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夏枯草20-30份,栀子3-8份,木瓜10-20份,薄荷3-6份,甘草10-20份,枸杞10-15份,菊花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夏枯草25份,栀子5份,木瓜15份,薄荷4份,甘草15份,枸杞12份,菊花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还包括蜂蜜6-10重量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6)将蜂蜜单独包装成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的含水量均为7%以下,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均为40-60℃。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的颗粒细度为0.5-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第二次干燥后,所述混合料的含水量为5%以下,所述第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茶包的重量为200-300克。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夏枯草,又名铁色草、大头花、夏枯头,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其为清肝、护肝“圣药”。《本草纲目》中所释:“夏枯草治目疼,用砂糖水 浸一夜用,取其能解内热,缓肝火也。楼全善云,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 神效,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亦神效。盖目珠连目本,肝系也,属厥阴之经。 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者,夜与寒亦阴故也。夏枯禀纯阳之气,补厥阴血脉,故 治此如神,以阳治阴也。”

目前,市场上的养肝的茶叶品种多样,但大多是以菊花或枸杞为主料,主 要是具有护肝、益肝的功效,其清肝降火的功效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 制备方法。本发明具有清肝降火,滋阴养肝的作用。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夏枯草20-30份,栀子3-8份,木瓜10-20份,薄荷3-6份,甘草10-20份, 枸杞10-15份,菊花6-10份。

进一步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夏枯草25份,栀子5份,木瓜15份, 薄荷4份,甘草15份,枸杞12份,菊花8份。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还包括蜂蜜6-10重量份。

一种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 一次干燥,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 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 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 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 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 次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一种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 一次干燥,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 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 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 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 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 次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6)将蜂蜜单独包装成袋。使用时,将茶包直接泡入开水中,而蜂蜜制成 的包装袋需拆开后放入。因夏菇草偏寒,需添加蜂蜜方可使发挥其清肝降火的 更好的效果,而且互补互益;本发明中所用蜂蜜最好为枇杷蜜。

进一步的,步骤(1)中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 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的含水量均为7%以下,所述第一次干燥的 温度均为40-6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 和甘草料粉的颗粒细度为0.5-3毫米。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第二次干燥后,所述混合料的含水量为5%以 下,所述第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

进一步的,步骤(5)中所述茶包的重量为200-300克。

夏枯草清肝茶中各组分的性能和功用如下:

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归肝、胆经;具有清肝明目,散结解毒的功效; 用于目亦羞明、目珠疼痛、头痛眩晕、耳鸣、瘰疬、瘿瘤、乳痈、痄腮、痈疖 肿毒,急、慢性肝炎,高血压病。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三焦经;果实: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 血解毒。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 疡;外治扭挫伤痛;根: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用于传染性肝炎, 跌打损伤,风火牙痛。本发明中的栀子主要指栀子的根。

木瓜:味酸,性温;归肝、脾经;具有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的功能;用于 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吐泻转筋,脚气水肿。

薄荷:味辛,性凉;归肺、肝经;具有宣散风热,清头目,透疹的功效; 用于风热感冒,风温初起,头痛,目赤,喉痹,口疮,风疹,麻疹,胸胁胀闷。

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 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 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对白喉毒素、破 伤风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对于一些过敏性疾患、动物实验性肝炎、河豚毒 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

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用于 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具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的功效; 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本发明的主要组分为夏枯草,配以甘草和栀子这两种清热解毒的中药药材, 相得益彰,对清肝降火具有更好的功效,其中木瓜、薄荷、枸杞和菊花配以夏 菇草,使得本发明除了具有清肝明目功效外也具有了滋阴养肝的功效。

夏菇草和栀子均具有苦味,木瓜具有酸味,若只是夏菇草、栀子、木瓜及 其他几种原料混合而不加入蜂蜜,则木瓜会加重夏菇草和栀子的苦味,口感苦 中带酸,蜂蜜的加入可以掩盖夏菇草和栀子的苦味;而且夏菇草偏寒,木瓜和 蜂蜜性温,互补互益;使得制成的夏枯草清肝茶甜中带酸,沁人心肺。

制备方法中使用两次干燥,第一次干燥温度较高,缩短了生产时间,降低 了生产成本,第二次只是常温干燥,采用两个梯度进行干燥,更好的保留了本 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原料的营养成分,而枸杞和菊花不通过第一次干燥及粉 碎,直接进行第二次干燥过程,完好的保留了枸杞和菊花的营养成分,使其更 好的发挥养肝的功效;两次混合过程,通过先将粉碎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混合, 再与未粉碎的枸杞和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混合更均匀,使得制成的每一包袋 茶都具有同样的疗效和口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药香浓郁、 口感纯正;具有清肝降火、滋阴养肝的功效;长期饮用有益于肝脏的日常保健, 其制备工艺稳定,且成本较低;本发明以茶包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便于储存 及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原料:

夏枯草25kg,栀子5kg,木瓜15kg,薄荷4kg,甘草15kg,枸杞12kg,菊 花8kg。

其制备方法: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 一次干燥,直到水分含量为7%为止,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 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 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到细度为0.3毫米的颗粒,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 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 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流通蒸汽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 进行第二次干燥,第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实施例2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原料:

夏枯草25kg,栀子5kg,木瓜15kg,薄荷4kg,甘草15kg,枸杞12kg,菊 花8kg、蜂蜜8kg。

其制备方法为: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 一次干燥,干燥温度为40℃,干燥时间为1小时,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 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 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得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 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 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流通蒸汽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 进行常温干燥,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即袋泡茶,每袋200g;

(6)蜂蜜包装: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每袋2g,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 小袋拆开放入待饮品中。

实施例3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原料:

夏枯草30kg,栀子8kg,木瓜10kg,薄荷6kg,甘草10kg,枸杞15kg,菊 花10kg,蜂蜜6kg。

其制备方法: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在60℃ 下进行第一次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 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 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为细度为0.5毫米的小块,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 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 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在室温下 进行第二次干燥直到含水量为3%,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每袋300克;

(6)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每袋5g,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小袋拆开放 入待饮品中。

实施例4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包括以下原料:

夏枯草20kg,栀子3kg,木瓜20kg,薄荷3kg,甘草20kg,枸杞10kg,菊 花6kg,蜂蜜10kg。

其制备方法:

(1)原料预处理:将夏枯草、栀子、木瓜、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在40℃ 下进行第一次干燥至水分含量为6%,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 瓜待处理料、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栀子待处理料、木瓜待处理料、薄荷 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为细度为3毫米的小块,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将所述夏枯草料粉、栀子料粉、木瓜料粉、薄荷料粉和甘草料 粉进行第一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菊花进行 第二次混合,混合均匀制成混合料;

(5)包装: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在室温下 进行第二次干燥直到含水量为5%,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每袋200克, 使用时将整袋茶包放入开水中浸泡即可;

(6)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每袋6g,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小袋拆开放 入待饮品中。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 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上述实施例和说明 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 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 及其等同物界定。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pdf(7页珍藏版)》请在专利查询网上搜索。

1、(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511034170.2 (22)申请日 2015.12.31 A23F 3/34(2006.01) (71)申请人 天津保元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经济技术 开发区第四大街80号天大科技园A2楼 202 室 (72)发明人 郭信涛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代理人 王淑玲 (54) 发明名称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57)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 法, 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 配以栀子、 木 瓜、 薄荷、 甘草、 枸杞和菊。

2、花, 通过粉碎、 混合及包 装制成夏枯草清肝茶包。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 本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 药香浓 郁、 口感纯正 ; 具有清肝降火、 滋阴养肝的功效 ; 长期饮用有益于肝脏的日常保健, 其制备工艺稳 定, 且成本较低 ; 本发明以茶包的形式呈现给消 费者, 便于储存及携带。 (51)Int.Cl.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CN 105533055 A 2016.05.04 CN 105533055 A 1.一种夏枯草清肝茶,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夏枯草20-30份, 栀子3-8份, 木瓜10。

3、-20份, 薄荷3-6份, 甘草10-20份, 枸杞10-15份, 菊 花6-1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夏枯草 25份, 栀子5份, 木瓜15份, 薄荷4份, 甘草15份, 枸杞12份, 菊花8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 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料还包括蜂蜜6-10重量 份。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 将夏枯草、 栀子、 木瓜、 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 制成 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

4、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 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 待处理料分别粉碎, 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 将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 合, 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 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成混 合料; (5)包装: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 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 然后 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5.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 将夏枯草、。

5、 栀子、 木瓜、 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 制成 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2)粉碎: 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 待处理料分别粉碎, 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4)混合: 将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次混 合, 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 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成混 合料; (5)包装: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 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 然后 放入包。

6、装机中制成茶包; (6)将蜂蜜单独包装成袋。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1)中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的含水量均为7以下, 所述 第一次干燥的温度均为40-60。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2)中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 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的颗粒细度为0.5-3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特征在于: 步骤(5)中所述第二次干燥后, 所 述混合料的含水量为5以下, 所述第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 其。

7、特征在于: 步骤(5)中所述茶包的重量为200- 300克。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05533055 A 2 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夏枯草, 又名铁色草、 大头花、 夏枯头, 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的干燥果穗, 其为清 肝、 护肝 “圣药” 。本草纲目 中所释:“夏枯草治目疼, 用砂糖水浸一夜用, 取其能解内热, 缓 肝火也。 楼全善云, 夏枯草治目珠疼至夜则甚者, 神效, 或用苦寒药点之反甚者, 亦神效。 盖 目珠连目本, 肝系也, 属厥阴之经。 夜甚及点苦寒药反甚。

8、者, 夜与寒亦阴故也。 夏枯禀纯阳之 气, 补厥阴血脉, 故治此如神, 以阳治阴也。 ” 0003 目前, 市场上的养肝的茶叶品种多样, 但大多是以菊花或枸杞为主料, 主要是具有 护肝、 益肝的功效, 其清肝降火的功效并不明显。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夏枯草清肝茶及其制备方 法。 本发明具有清肝降火, 滋阴养肝的作用。 0005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0006 夏枯草20-30份, 栀子3-8份, 木瓜10-20份, 薄荷3-6份, 甘草10-20份, 枸杞10-15 份, 菊花6-10份。 00。

9、07 进一步的, 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夏枯草25份, 栀子5份, 木瓜15份, 薄荷4份, 甘 草15份, 枸杞12份, 菊花8份。 0008 进一步的, 所述原料还包括蜂蜜6-10重量份。 0009 一种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0 (1)原料预处理: 将夏枯草、 栀子、 木瓜、 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 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0011 (2)粉碎: 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 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 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10、、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0012 (4)混合: 将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 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 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 成混合料; 0013 (5)包装: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 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 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0014 一种所述的夏枯草清肝茶的制备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原料预处理: 将夏枯草、 栀子、 木瓜、 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 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0016 (。

11、2)粉碎: 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 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 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05533055 A 3 0017 (4)混合: 将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 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 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 成混合料; 0018 (5)包装: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 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次干燥, 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0019 (6)将蜂蜜单独包装成袋。 使用时, 将。

12、茶包直接泡入开水中, 而蜂蜜制成的包装袋 需拆开后放入。 因夏菇草偏寒, 需添加蜂蜜方可使发挥其清肝降火的更好的效果, 而且互补 互益; 本发明中所用蜂蜜最好为枇杷蜜。 0020 进一步的, 步骤(1)中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 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的含水量均为7以下, 所述第一次干燥的温度均为40-60。 0021 进一步的, 步骤(2)中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的颗粒细度为0.5-3毫米。 0022 进一步的, 步骤(5)中所述第二次干燥后, 所述混合料的含水量为5以下, 所述第 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 0023 进一。

13、步的, 步骤(5)中所述茶包的重量为200-300克。 0024 夏枯草清肝茶中各组分的性能和功用如下: 0025 夏枯草: 味苦、 辛, 性寒; 归肝、 胆经; 具有清肝明目, 散结解毒的功效; 用于目亦羞 明、 目珠疼痛、 头痛眩晕、 耳鸣、 瘰疬、 瘿瘤、 乳痈、 痄腮、 痈疖肿毒, 急、 慢性肝炎, 高血压病。 0026 栀子: 味苦, 性寒; 归心、 肺、 三焦经; 果实: 泻火除烦, 清热利尿, 凉血解毒。 用于热 病心烦, 黄疸尿赤, 血淋涩痛, 血热吐衄, 目赤肿痛, 火毒疮疡; 外治扭挫伤痛; 根: 泻火解毒, 清热利湿, 凉血散瘀。 用于传染性肝炎, 跌打损伤, 风火牙痛。。

14、 本发明中的栀子主要指栀子的 根。 0027 木瓜: 味酸, 性温; 归肝、 脾经; 具有平肝舒筋, 和胃化湿的功能; 用于湿痹拘挛, 腰 膝关节酸重疼痛, 吐泻转筋, 脚气水肿。 0028 薄荷: 味辛, 性凉; 归肺、 肝经; 具有宣散风热, 清头目, 透疹的功效; 用于风热感冒, 风温初起, 头痛, 目赤, 喉痹, 口疮, 风疹, 麻疹, 胸胁胀闷。 0029 甘草: 味甘, 性平; 归心、 肺、 脾、 胃经; 具有补脾益气, 清热解毒, 祛痰止咳, 缓急止 痛, 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 倦怠乏力, 心悸气短, 咳嗽痰多, 脘腹、 四肢挛急疼痛, 痈肿疮 毒, 缓解药物毒性、 烈性;。

15、 对白喉毒素、 破伤风毒素有较强的解毒作用, 对于一些过敏性疾 患、 动物实验性肝炎、 河豚毒及蛇毒亦有解毒作用。 0030 枸杞: 味甘, 性平; 归肝、 肾经; 具有滋补肝肾, 益精明目的功效; 用于虚劳精亏, 腰 膝酸痛, 眩晕耳鸣, 内热消渴, 血虚萎黄, 目昏不明。 0031 菊花: 味甘、 苦, 性微寒; 归肺、 肝经; 具有散风清热, 平肝明目的功效; 用于风热感 冒, 头痛眩晕, 目赤肿痛, 眼目昏花。 0032 本发明的主要组分为夏枯草, 配以甘草和栀子这两种清热解毒的中药药材, 相得 益彰, 对清肝降火具有更好的功效, 其中木瓜、 薄荷、 枸杞和菊花配以夏菇草, 使得本发明。

16、除 了具有清肝明目功效外也具有了滋阴养肝的功效。 0033 夏菇草和栀子均具有苦味, 木瓜具有酸味, 若只是夏菇草、 栀子、 木瓜及其他几种 原料混合而不加入蜂蜜, 则木瓜会加重夏菇草和栀子的苦味, 口感苦中带酸, 蜂蜜的加入可 说 明 书 2/5 页 4 CN 105533055 A 4 以掩盖夏菇草和栀子的苦味; 而且夏菇草偏寒, 木瓜和蜂蜜性温, 互补互益; 使得制成的夏 枯草清肝茶甜中带酸, 沁人心肺。 0034 制备方法中使用两次干燥, 第一次干燥温度较高, 缩短了生产时间, 降低了生产成 本, 第二次只是常温干燥, 采用两个梯度进行干燥, 更好的保留了本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的 原料的。

17、营养成分, 而枸杞和菊花不通过第一次干燥及粉碎, 直接进行第二次干燥过程, 完好 的保留了枸杞和菊花的营养成分, 使其更好的发挥养肝的功效; 两次混合过程, 通过先将粉 碎的原料进行第一次混合, 再与未粉碎的枸杞和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更均匀, 使得制 成的每一包袋茶都具有同样的疗效和口感。 003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的夏枯草清肝茶以夏枯草为主料, 药香浓郁、 口感纯 正; 具有清肝降火、 滋阴养肝的功效; 长期饮用有益于肝脏的日常保健, 其制备工艺稳定, 且 成本较低; 本发明以茶包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 便于储存及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

18、一步详细说明。 0037 实施例1 0038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 包括以下原料: 0039 夏枯草25kg, 栀子5kg, 木瓜15kg, 薄荷4kg, 甘草15kg, 枸杞12kg, 菊花8kg。 0040 其制备方法: 0041 (1)原料预处理: 将夏枯草、 栀子、 木瓜、 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 直到水分含量为7为止, 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 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0042 (2)粉碎: 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 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到细度为0.3毫米的颗粒, 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

19、料粉、 木瓜料粉、 薄 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0043 (4)混合: 将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 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 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 成混合料; 0044 (5)包装: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流通蒸汽灭菌, 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第二 次干燥, 第二次干燥为常温干燥, 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0045 实施例2 0046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 包括以下原料: 0047 夏枯草25kg, 栀子5kg, 木瓜15kg, 薄荷4kg, 甘草15kg, 枸杞12kg, 菊花8kg、 蜂蜜 8kg。 004。

20、8 其制备方法为: 0049 (1)原料预处理: 将夏枯草、 栀子、 木瓜、 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进行第一次干燥, 干燥温度为40, 干燥时间为1小时, 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0050 (2)粉碎: 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 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 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说 明 书 3/5 页 5 CN 105533055 A 5 0051 (4)混合: 将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 次混合, 混合均。

21、匀制成预混料;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 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 成混合料; 0052 (5)包装: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流通蒸汽灭菌, 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进行常温 干燥, 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即袋泡茶, 每袋200g; 0053 (6)蜂蜜包装: 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 每袋2g, 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小袋拆开放 入待饮品中。 0054 实施例3 0055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 包括以下原料: 0056 夏枯草30kg, 栀子8kg, 木瓜10kg, 薄荷6kg, 甘草10kg, 枸杞15kg, 菊花10kg, 蜂蜜 6kg。 0057 其制备方法: 0058 (1)原料预处理。

22、: 将夏枯草、 栀子、 木瓜、 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在60下进行第一 次干燥至水分含量为5, 制成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 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0059 (2)粉碎: 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 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为细度为0.5毫米的小块, 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 荷料粉和甘草料粉; 0060 (4)混合: 将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 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 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 成混合料; 0061。

23、 (5)包装: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 然后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在室温下进行第二 次干燥直到含水量为3, 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每袋300克; 0062 (6)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 每袋5g, 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小袋拆开放入待饮品 中。 0063 实施例4 0064 一种夏枯草清肝茶, 包括以下原料: 0065 夏枯草20kg, 栀子3kg, 木瓜20kg, 薄荷3kg, 甘草20kg, 枸杞10kg, 菊花6kg, 蜂蜜 10kg。 0066 其制备方法: 0067 (1)原料预处理: 将夏枯草、 栀子、 木瓜、 薄荷和甘草分别洗净后在40下进行第一 次干燥至水分含量为6, 制成夏枯。

24、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 料和甘草待处理料备用; 0068 (2)粉碎: 将所述夏枯草待处理料、 栀子待处理料、 木瓜待处理料、 薄荷待处理料和 甘草待处理料分别粉碎为细度为3毫米的小块, 得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 料粉和甘草料粉; 0069 (4)混合: 将所述夏枯草料粉、 栀子料粉、 木瓜料粉、 薄荷料粉和甘草料粉进行第一 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成预混料; 再将所述预混料与枸杞、 菊花进行第二次混合, 混合均匀制 成混合料; 说 明 书 4/5 页 6 CN 105533055 A 6 0070 (5)包装: 将所述混合料进行灭菌, 然后。

25、将灭菌后的所述混合料在室温下进行第二 次干燥直到含水量为5, 然后放入包装机中制成茶包, 每袋200克, 使用时将整袋茶包放入 开水中浸泡即可; 0071 (6)将蜂蜜包装成独立小袋, 每袋6g, 使用时需将所述独立小袋拆开放入待饮品 中。 0072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 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 形式的产品, 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 明本发明的原理, 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 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之内, 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说 明 书 5/5 页 7 CN 105533055 A 7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类生活必需 > 其他类不包含的食品或食料;及其处理


copyright@ 2017-2020 zhuanlichaxun.net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68784号-1